第12章 综合应用举例
- 格式:ppt
- 大小:290.00 KB
- 文档页数:9
第一节中药合理用药概述一、基本概念合理使用中药,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充分辨析疾病和掌握中药性能特点的基础上,安全、有效、简便、经济地使用中药或中成药,达到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医疗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合理用药这一概念是相对的、动态发展的。
二、目的与意义1.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治疗效能,将中药和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限度,甚至于零。
2.用最少的支出,冒最小的风险,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3.最有效地利用卫生资源,减少浪费,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4.方便患者使用所选药物。
三、基本原则1.安全:无论所使用药物有毒无毒,均应首先考虑所用药物是否安全,是否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
2.有效:必须在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保证所用药物对所防治的疾病有效。
3.简便:必须在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力争做到所推选药物的使用方法简便易行,使临床医师及使用者易于掌握,应用方便。
4.经济:必须在用药安全、有效的前提下,除力争做到所推选的药物用法简便外,还必须做到用药不滥、经济实用,并有利于环境保护。
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降低中药材等卫生资源的消耗。
经典例题【例·最佳选择题】合理用药基本原则中首要考虑的是A.有效B.经济C.安全D.方便E.利于贮存『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安全:无论所使用药物有毒无毒,均应首先考虑所用药物是否安全,是否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
四、执业药师的作用1.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2.与医、护人员密切合作,为广大患者和药品的使用者,提供更直接的药学服务。
3.在药学信息咨询服务、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审查与监督处方不合理用药、向患者宣讲相关的用药知识等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五、不合理用药的主要表现1.辨析病证不准确,用药指征不明确。
2.给药剂量失准,用量过大或过小。
3.疗程长短失宜,用药时间过长或过短。
4.给药途径不适,未选择最佳给药途径。
5.服用时间不当,不利于药物的药效发挥。
6.违反用药禁忌,有悖于明令规定的配伍禁忌、妊娠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1章设计含义第2章设计元素第3章设计原则第4章设计思维与方法第5章设计程序第6章设计师第7章设计的技术特征第8章设计的艺术特征第9章设计的经济特征第10章设计的文化特征第11章工业产品设计第12章环境艺术设计第13章视觉传达设计第14章染织服装设计第15章非物质设计第16章现代设计史略第17章设计心理学第18章设计美学第19章设计教育学第20章设计批评三、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设计原理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艺术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的必修课,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
本课程对现代设计实践活动和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全面介绍和论述,内容包括设计内涵:设计涵义、元素、原则、思维方法、程序、设计师;设计特征:设计的技术、艺术、经济、文化特征;设计形态:工业产品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染织服装设计、非物质设计;设计史论:现代设计史略、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设计教育学、设计批评。
二、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帮助考生全面认识和了解现代设计,把握现代设计的实质和规律,为未来专业设计的学习、训练、实践和创意奠定基础,并起到促进和指导作用。
本课程第一部分具体分析和论述了现代设计的涵义、元素、原则、程序、思维方法、设计师等,让学生对设计实践有清晰、深刻的认识;第二部分从宏观的角度对设计的技术、艺术、经济和文化特征进行了论述,从广度上和深度上提高和加深学生对设计多种特征的认识;第三部分介绍和论述了现代设计在现实社会中呈现的多种具体形态,让学生对具体设计形态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第四部分从历史和跨学科理论的层面,对设计史进行简略回顾,对设计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史论知识和水平。
三、教材重点是第2、3、4、5、6章,次重点是1、7、8、9、10、11、12、13、14、15章,其余为一般章节。
设计元素、原则、思维方法、程序、设计师及设计特征和设计形态是设计概论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的作图实验操作,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规律后,直接以基本事实的方式给出“边
运用。
、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图形的能力和动手能力学
识,所画三
析问题、探究问
中相等的条∴△ABC≌△DEF
的距离
如图,在△ABC和△ABD中,
∠B。
那么△ABC和△ABD全等吗?两边和其中一
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2、如图,B点在A点的正北方向。
两车从路段
的一端A出发,分别向东、向西进行相同的距离,
到达C、D两地。
此时C,D
巩固新知
3、如图,点E、F在BC
B=∠C,求证:∠A=∠D
∴△ABC≌△DEF。
初中科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案例解析综合应用案例一:电流的应用某小区的路灯系统在发生故障后,需要维修。
经过初步检查,发现路灯系统中的电路出现了问题。
根据此情况,请分析并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一:为什么路灯无法正常工作?在排除其他故障的可能性后,我们猜测是电路中的电流出现了问题。
首先,需要检查电路中是否存在打火现象。
如果发现打火现象,很可能是由于导线之间接触不良造成的。
解决方法是拧紧电路中的插头和插座,确保良好的接触。
如果打火现象没有出现,我们需要进一步检查电路中的开关。
正常情况下,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电路通电,路灯就会亮起。
相反,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电路断电,路灯就会熄灭。
因此,检查开关是否处于正确的位置,如果不正确,则需要调整开关状态。
问题二:如何提高路灯的亮度?为了提高路灯的亮度,我们需要研究电流与亮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欧姆定律,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存在关系,即I = U/R。
因此,要提高电流,可以增加电压或减小电阻。
鉴于路灯系统已经设定了稳定的电压,我们可以考虑减小电阻来提高亮度。
在路灯灯泡中,电阻起到了调控电流的作用。
通过更换电阻较小的灯泡,可以增加电流流过灯泡的强度,从而提高亮度。
综合应用案例二:物理学原理在活动中的应用某学校物理社团计划组织一次科学实验活动,并邀请了初中生参加。
在活动中,他们准备进行以下实验:利用平衡原理,设计一个水平悬挂物体的装置。
现请你结合整个活动的情景,进行解析。
实验步骤:1. 首先,准备一块平坦的台面,将其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2. 在台面的一端固定一个弹簧,另一端则绑上一个重物。
3. 调整弹簧的位置,使得重物处于静止状态,不产生任何运动。
问题一:为什么重物能够保持静止?这是由于水平悬挂装置利用了平衡原理。
根据平衡原理的基本概念,当一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时,该物体所受到的合力为零。
在本实验中,重物受到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作用,当二者相等且反向时,重物处于平衡状态,保持静止。
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综合应用案例数学综合应用是数学学科中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通过真实生活中的案例,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综合应用案例,旨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以人教版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综合应用案例为主线,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小明买水果的数学综合应用案例小明去水果市场买了一些水果,他买了5个苹果,3个橘子和2个香蕉。
已知每个苹果价格为2元,每个橘子价格为3元,每个香蕉价格为4元。
请计算小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并求出他所买各种水果的总数。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要求,我们可以先计算小明购买水果的总费用,然后再计算各种水果的总数。
首先,小明购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价格为2元,所以他购买苹果所花费的钱为5 × 2 = 10元。
同理,他购买了3个橘子,每个橘子价格为3元,所以他购买橘子所花费的钱为3 × 3 = 9元。
最后,他购买了2个香蕉,每个香蕉价格为4元,所以他购买香蕉所花费的钱为2 × 4 = 8元。
因此,小明总共花费了10 + 9 + 8 = 27元。
接下来,我们计算各种水果的总数,即5个苹果 + 3个橘子 + 2个香蕉 = 10个水果。
所以小明购买的各种水果的总数为10个。
二、小红的数学综合应用案例小红每天骑自行车上学,她发现每天上学的时间与距离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已知她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为12千米/小时,她骑自行车上学的时间为20分钟,求她每天上学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我们可以使用速度的定义来计算小红的上学距离。
速度的定义是“速度=路程÷时间”。
已知小红骑自行车上学的平均速度为12千米/小时,骑自行车上学的时间为20分钟,我们要将时间统一为小时,所以将20分钟转换为小时,即20 ÷ 60 = 0.33小时。
根据速度的定义公式,路程 = 速度 ×时间,即路程 = 12 × 0.33 =3.96千米。
第十二讲:功能关系和综合应用一、功能关系1.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及其表达式力做功能的变化定量关系合力的功动能变化W=E k2-E k1=ΔE k重力的功重力势能变化(1)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2)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3)W G=-ΔE p=E p1-E p2弹簧弹力的功弹性势能变化(1)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2)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3)W弹=-ΔE p=E p1-E p2只有重力、弹簧弹力做功机械能不变化机械能守恒,ΔE=0除重力和弹簧弹力之外的其他力做的功机械能变化(1)其他力做多少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增加多少(2)其他力做多少负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减少多少(3)W其他=ΔE例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从A点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其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为34g,此物体在斜面上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A.重力势能增加了mghB.机械能损失了12mghC.动能损失了mgh1一对相互作用的滑动摩擦力的总功机械能减少内能增加(1)作用于系统的一对滑动摩擦力一定做负功,系统内能增加(2)摩擦生热Q=F f·x相对2.功能关系理解(1).只涉及动能的变化用动能定理分析.(2).只涉及重力势能的变化,用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分析.(3).只涉及机械能的变化,用除重力和弹簧的弹力之外的其他力做功与机械能变化的关系分析.二、两种摩擦力做功特点的比较类型比较静摩擦力做功滑动摩擦力做功不同点能量的转化方面只有机械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没有机械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1)将部分机械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2)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此部分能量就是系统机械能的损失量例题、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度v0沿水平面向左开始运动,起始点A与一轻弹簧O端相距s,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与弹簧相碰后,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则从开始碰撞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物体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为(重力加速度为g)()A.12m v02-μmg(s+x) B.12m v02-μmgxC.μmgs D.μmg(s+x)一对摩擦力的总功方面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是负值相同点正功、负功、不做功方面两种摩擦力对物体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针对训练题型1:功能关系应用(多选)1.从地面竖直上抛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空气阻力大小恒定为f。
初中科学知识点的综合应用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综合应用科学知识点的综合应用是指将从不同科学领域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解决问题或者提供解释的过程。
本文将围绕初中科学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展开讨论。
科学知识点的综合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十分重要。
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解释一些常见现象的原因,以及应对和解决相关问题。
下面将以初中科学知识点的几个典型应用为例来详细介绍。
第一,物质的变化。
初中物理化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物质变化的概念和知识点。
例如,我们学到了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水的状态变化。
当水受热并达到100摄氏度时,它开始沸腾并转变为水蒸气。
而当水受冷并降至0摄氏度以下时,则会转化为冰。
这些变化背后的原理就是分子之间的互相作用力的变化。
准确理解这些原理,我们就能够通过控制温度来使物质转变为我们所需的状态。
第二,能量的转化。
初中物理课程中,能量的转化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我们学到,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总能量守恒。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到这个知识点。
以电视遥控器为例,当我们按下遥控器上的按钮时,电池中的化学能被转变为电能,然后通过无线电波的传输,转变为图像和声音。
这个转化的过程正是能量的转化。
理解这个原理,我们就能更好地使用电子设备。
第三,生物相关的知识点。
初中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生物的知识。
例如,我们了解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这两个重要的生物过程。
这些知识点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
以光合作用为例,通过了解光合作用的原理,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来进行光合作用,并产生氧气。
这样的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照料植物,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的指导。
综合应用科学知识点不仅仅局限于个别领域的知识,还可以扩展到跨学科的领域,解决更加复杂的问题。
例如,在初中生活科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人体的呼吸系统。
当空气中的微粒物质增加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