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工程师之四质量检验
- 格式:doc
- 大小:194.50 KB
- 文档页数:33
(一)质量管理概论1.根据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程度不同,可对质量特性进行分类管理,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称之为()A 关键质量特性B 重要质量特性C 次要质量特性 C 一般质量特性 B2.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及( )、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A 质量策划B质量计划C质量管理 D 质量体系 A3.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以()为中心.A 全员参与B 质量C 顾客D过程 B4.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这一理念最早是由()提出的。
A 朱兰B 石川馨C 戴明D 菲根堡姆 D5.()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A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B 全员参与C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D 与供方互利 C6.我国标准的性质分为强制性和()两种。
A 参考性B 建议性C 推荐性D 参照性 C7.质量是一组()满足要求的程度。
A 特性B 固有特性C 赋予特性D 资源特性 B8、因果图的发明者是()A 戴明B 朱兰C 石川馨D 菲根堡姆 C(二)质量管理体系1.2000版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发布于2000年()A 2月15日B 6月15日C 8月15日D 12月15日 D2.描述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的标准是( )A ISO9001B ISO9004C ISO9000D ISO19011 B3.ISO9000:2000标准表述了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应遵循()方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A 8个B 10个C 12个D 14个 C4.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供组织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的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时所应用的标准()A ISO 9000标准B ISO 9001标准C ISO 9004标准D ISO 19011标准 B5.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审核称为( )A 第一方审核B 第二方审核C 第三方审核D 外部审核 A6.适用于所有运行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指导其内审和外审的管理工作的标准是( )A ISO9000标准B ISO 9001标准C ISO 9004标准D ISO 19011标准 D7.现场审核是()进行的。
工程质量的验评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工程质量检验制度1. 检验制度的实施:工程质量检验应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方案进行,现场质量工程师负责工序的检查,分部、分项、单位工程的验收,工程检查,报验和监理签证工作。
同时,应组织职工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技术、技能培训,及时发现质量隐患,提出改进意见并督促整改。
2. 施工测量放线:施工测量放线应实行双检制度。
大中型建筑工程由公司、项目部双检,一般工程由经理部采用不同人或不同方法测量、核对结果。
测量记录要规范,字迹工整清晰,主测人员要签字。
3. 原材料检验:水泥、钢筋、砂石料等各种原材料进场,应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质量不合格或质量合格证明书、质量检验报告等凭证不全者,不得进场。
4. 施工过程中的检验:对施工中的特殊过程、关键工序,必须事先编制检验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检验。
同时,对已完成的工程应进行验收,确保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二、工程质量验收制度1. 三级检查、四级核查验收:工程质量检验执行三级检查、四级核查验收制度。
监理工程师负责验评标准项目划分表中规定的第四级检查验收项目的验评、核查与核定。
2. 验收标准:工程质量验收应按照国家相关的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包括施工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等方面。
3. 验收程序:工程验收程序包括自检、互检、专检和验收委员会验收四个阶段。
施工单位完成工程后,应进行自检;项目法人组织进行互检;上级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专检;最后,由验收委员会进行验收。
4. 验收内容:工程质量验收内容包括工程实体质量、施工工艺、工程材料、工程设备、工程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
三、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1. 事故报告:工程质量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应立即报告项目法人,并按照规定程序上报。
项目法人应立即组织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制定处理方案,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2. 事故处理: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应按照处理方案进行,确保事故不再发生,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一)质量管理概论1.根据对顾客满意的影响程度不同,可对质量特性进行分类管理,若超过规定的特性值要求,将造成产品部分功能丧失的质量特性称之为()A 关键质量特性B 重要质量特性C 次要质量特性 C 一般质量特性B2.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及()、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A 质量策划B质量计划C质量管理 D 质量体系A3.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是以()为中心。
A 全员参与B 质量C 顾客D过程B4.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这一理念最早是由()提出的。
A 朱兰B 石川馨C 戴明D 菲根堡姆D5.()应当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目标。
A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B 全员参与C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D 与供方互利C6.我国标准的性质分为强制性和()两种。
A 参考性B 建议性C 推荐性D 参照性C7.质量是一组()满足要求的程度。
A 特性B 固有特性C 赋予特性D 资源特性B8、因果图的发明者是()A 戴明B 朱兰C 石川馨D 菲根堡姆C(二)质量管理体系1.2000版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发布于2000年()A 2月15日B 6月15日C 8月15日D 12月15日D2.描述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的标准是( )A ISO9001B ISO9004C ISO9000D ISO19011 B3.ISO9000:2000标准表述了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应遵循()方面的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A 8个B 10个C 12个D 14个C4.提供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供组织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的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时所应用的标准()A ISO 9000标准B ISO 9001标准C ISO 9004标准D ISO 19011标准B5.由组织自己或以组织名义进行,可作为组织自我合格声明的审核称为()A 第一方审核B 第二方审核C 第三方审核D 外部审核A6.适用于所有运行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的组织,指导其内审和外审的管理工作的标准是()A ISO9000标准B ISO 9001标准C ISO 9004标准D ISO 19011标准D7.现场审核是()进行的。
01品质管理认知1. 什么是质量?质量的定义是符合要求。
(克劳士比)2. 什么是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体系相互的活动。
通常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
3. 什么是检验?检验是通过观察和判断,必要是结合测量、实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4. 什么是验证?验证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5. 确认的定义?确认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使用及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02 QC基础知识1. 什么叫做QC?简易的讲就是质量控制。
2. 质量管理发展历程①认识质量管理想获得品质必须认识品质管理,品质管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系统,经历了几个阶段。
②质量检验阶段QI(1920----1940年)特点:专业检验工人按照技术文件的规定,采用各种检测技术,对产品进行各项检验和试验。
做出合格与不合格判断,合格才能出厂,才能保证到达客户手中的都是合格产品。
优点:不合格品通向市场之路被切断。
局限性:能够"把关",不能"预防"。
③统计控制阶段SPC(1940-----1960年)特点:将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质量控制之中,主要是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统计手法(柏拉图、排列图、层别图、控制图)等。
通过统计手法获得品质波动信息,对这些信息加以汇总,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波动异常因素,提高一次合格成品率,减少废品造成的损失。
优点:既能把关,又能预防。
④全面质理管理TQM(60年代)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型复杂的机械,电子新产品的出现,使人们对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些光靠生产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已经无法控制,要达到上述要求,必须将质量活动向市场调查,产品设计,售后服务等过程扩展,以实现在产品形成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是"以客户为中心、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全部文件化、全过程控制、预防为主、上下工序是客户、一切为用户"的管理思想和理念。
质量考试1、若故障率为λ,则有:()A. 可靠度函数R(t)=e-λtB. 累计故障分布函数F(t)=1-e-λtC.可靠度函数R(t)=eλtD. 累计故障分布函数F(t)=1-eλt2、若故障率λ=0.001/h,则其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A. 4000hB. 3000hC. 2000hD. 1000h3、若故障率λ=0.0002,则t=100h的可靠度R(100)=( )A. e-0.2B. e-0.02C. e-0.002D. e-0.0304、若故障率λ=0.0005,则t=100h的累计故障概率F(100)=( )A. 1-e-0.005B. 1-e-0.5C. 1-e-0.05D. 1-e-0.0555、某机械厂机加工车间长期从事传动轴的切削加工。
最近,为了进一步提高加工质量,车间自发成立了QC小组,在确定课题后,对不同设备和班次的产品进行轴的重量和外径尺寸的波动调查。
认为在调查阶段应该适用的统计工具和方法有( ) A.控制图 B.分层法 C.网络图 D.KJ法 E.因果图6、该小组为了整理大家提出的多种问题的原因使用了()A. 控制图B.直方图C. 鱼刺图D. 检查表7、经过验证,最后找到了问题原因所在,接着利用()帮助制定了一系列对策,并进行了评价。
A. 直方图B.因果图C. 排列图D. 树图8、为了将对策进度纳入控制,他们可以使用()A. 树图B.亲和图C. 网络图D. 矩阵图9、这时有的小组提出,如果对策出现另一种状况,该什么办,这样必然会影响整个问题解决的进度,为此,该小组又结合(),制定了几套行动方案。
A. 网络图B.亲和图C. PDPC法D. 流程图E.直方图10、经过对策的实施,该小组使用()对改进的效果进行验证。
A. 亲和图B.直方图C. 网络图D. 流程图11、有些组员提出,是否可以利用前不久学过的概率统计基础知识,对活动或结果进行验证.该建议得到大家的同意,大家分别使用了()对改进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都表明改进取得了显著成效。
工程质量检查检验制度一、概述工程质量检查检验制度是指为保障工程建设质量,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维护国家利益的制度。
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工程质量检查检验制度,对于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工程建设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建设工程质量问题频发,事故率较高,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加强工程质量检查检验,完善制度,提高检验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
二、制度建立的目的1.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制定和实施质量检查检验制度,可以有效监督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标准,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2.降低工程事故率通过质量检查检验制度的实施,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风险进行预警和控制,使得工程建设更加安全可靠。
3.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和完善工程质量检查检验制度,可以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4.维护国家利益完善质量检查检验制度,加强对工程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可以保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形象。
三、制度的内容1.质量检查检验的责任主体质量检查检验制度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共同负责。
建设单位应当对工程质量检查检验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和监督,监理单位应当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督和把关,施工单位应当切实履行好质量监督把关的责任。
2.质量检查检验的时机质量检查检验应当在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包括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施工过程中的监督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
在每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质量检查检验工作。
3.质量检查检验的内容质量检查检验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操作技术规范、设计规范和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卫生条件,工程设施和设备的质量状况,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等。
4.质量检查检验的方法质量检查检验主要采用现场检查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
现场检查是通过实地查看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观察工程质量状况,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2024年质量工程师(初级)-质量专业基础理论与实务(初级)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 )是指过程平均优于AQL时使用的抽样方案,此时的抽样方案使过程平均优于AQL的产品批以高概率接收。
A. 正常检验B. 加严检验C. 放宽检验D. 特殊检验2.(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利用控制图对过程进行监控,发现异常现象及时消除,这一活动()。
[2008年真题]A. 是质量控制活动B. 是质量改进活动C. 解决的是突发性问题D. 解决的是系统性问题E. 是质量计划活动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在批质量要求为1.0%的条件下对某批零件进行抽样批质量等于质量要求时,接收概率为98%,则()。
A. 生产方风险为2%B. 使用方风险为2%C. 使用方风险为1%D. 使用方风险为98%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在确认效果阶段,将质量改进的成果换算成金额的原因在于()。
A. 能让改进的成果一目了然B. 能让员工意识到改进的重要性C. 能让企业经营者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D. 能让改进的量化简捷5.(单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某企业生产一种电子元器件,生产线上产品不合格品率约为20%,而顾客要求成品供货合格品率必须在99. 9%以上。
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分别对零件和半成品进行全数检验,挑选合格品投入下道工序,并在此基础上对成品采用了 GB/T 2828. 1进行出厂检验,并对拒收批次进行全数筛选。
据此可以分析出:顾客对成品提出的质量要求是()。
A. AQL 等于 0. 1(%)B. LQ 等于 0. 1(%)C. AOQL 等于 0. 1(%)D. AOQ 等于 0. 1(%)6.(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某QC小组为提高产品质量,对本车间的产品质量状况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和分析。
工程工序质量检验制度内容一、总则工程工序质量检验制度是为了规范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工作,保障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等。
各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确保质量检验工作的准确、严谨。
二、质量检验的对象1. 所有施工工序均应进行质量检验,包括但不限于土方施工、混凝土浇筑、砌体砌筑、钢结构安装、管道敷设、油漆涂刷等。
2. 质量检验的内容应包括原材料的检验、工序的检验、工艺的检验和成品的检验等方面。
三、质量检验的要求1. 施工单位应建立质量检验档案,对每一项质量检验的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并定期进行整理和审核。
2. 质量检验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专业资质和经验,确保质量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质量检验应按照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进行,确保检验的合法性和科学性。
4. 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关键工序的质量检验,确保关键位置的质量控制。
5.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检验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对检验结果合格或优良的工作进行奖励,对检验结果不合格或差的工作进行惩罚。
四、质量检验的程序1. 施工单位应在每个工序前制定质量检验计划,确定检验的内容、方法和标准等。
2. 施工单位应根据质量检验计划安排相应的检验人员,对工序进行检验。
3. 检验人员应按照质量检验计划进行工作,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人员对检验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形成报告并上报质量管理部门。
五、质量检验的内容1. 对原材料的检验:施工单位应对原材料进行全面的检验,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对工序的检验:施工单位应对每一个工序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施工过程、施工工艺、施工规范等方面,确保工序的合格性。
3. 对工艺的检验:施工单位应对施工工艺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施工方法、施工工具设备、施工环境等方面,确保工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1.质量检验的定义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2.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①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作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产品相应的质量特性;②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③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零、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④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⑤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成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3.质量检验的分类①按检验阶段分类:分为进货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②按检验场所分类:分为固定场所检验和流动检验;③按检验产品数量分类:分为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④按检验的执行人员分类:分为自检、互检和专检;⑤按对产品损害程度分类:分为破坏性检验和非破坏检验;⑥按检验技术手段分类:理化检验、感官检验和生物检验。
2.1.必要性(1)产品生产者的责任就是向社会、市场提供满足使用要求和符合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等规定的产品。
但交付(销售、使用)的产品是否满足这些要求,需要有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证据证实,而质量检验就是在产品完成、交付使用前对产品进行的技术认定,并提供证据证实上述要求已经得到满足,确认产品能交付使用所必要的过程。
产品消费者(使用者)在接收产品、投入使用前,也要尽其所能对产品是否满足使用要求进行必要的技术认定,确认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确定产品是否接收或投入使用。
百度文库工程质量检验制度一、总则工程质量检验是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规范工程质量检验工作,确保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质量安全,制定本工程质量检验制度。
二、检验范围1. 工程质量检验范围包括但不限于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装饰等方面。
2. 工程质量检验的内容包括工程材料的质量检验、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竣工验收等。
三、检验标准1. 工程质量检验应参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相关规范进行,同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进行检验。
2. 工程质量检验应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四、检验程序1. 工程质量检验分为材料质量检验和施工质量检验两个环节。
2. 材料质量检验包括材料的检测、验收和质量评定等。
3. 施工质量检验包括工程进度的检验、施工质量的检验、质量问题的整改等。
五、检验方法1. 工程质量检验可以采用抽样检验、全面检验、随机检验等方法。
2. 对于重要部位、关键节点应加强检验频次,确保工程质量的可控性。
六、检验责任1. 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检验负总责,要确保检验工作的开展和检验结果的真实性。
2.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要对工程质量检验进行全程跟踪和监督,对检验结果做出评价和处理。
七、检验记录1. 工程质量检验应做好检验记录,包括检验人员、检验时间、检验结果等。
2. 工程质量检验报告要及时提交相关部门,并做好归档工作,保留必要的检验资料。
八、检验奖惩1. 对于工程质量检验结果良好的项目可以给予奖励,提高工程建设单位的积极性。
2. 对于工程质量检验结果不合格的项目要及时采取整改措施,直至达到标准要求为止。
九、附则1. 本工程质量检验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经项目经理签字确认。
2. 本制度的解释权归项目经理和监理单位共同所有。
以上为工程质量检验制度,希望工程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能够认真执行,确保工程质量的安全与可靠。
质量工程师四不原则
质量工程师四不原则是指在进行质量管理时需要遵循的四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有助于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客户满意度。
具体来说,质量工程师四不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不接受不合格品:质量工程师应该要求生产人员和检验人员对不合格品进
行筛选和拒收,以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不制造不合格品:质量工程师应该加强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生产
过程中不出现不合格品,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浪费。
3.不传递不合格品:质量工程师应该对不合格品进行及时处理和隔离,防止
不合格品传递到下一环节或者进入市场,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4.不流出不合格品:质量工程师应该确保不合格品得到及时处理和纠正,防
止不合格品流出到市场和客户手中,从而维护企业形象和信誉。
总的来说,质量工程师四不原则是质量管理中的基本原则,它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维护企业形象和客户满意度。
在实际工作中,质量工程师应该加强质量意识的培训和教育,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员工遵守四不原则并贯彻质量管理要求。
助理质量工程师工作职责助理质量工程师是质量控制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协助质量工程师开展日常工作的任务,其工作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检查产品质量助理质量工程师必须深入了解产品制造过程,掌握产品质量标准,并且发现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保证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2.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为了确保产品质量,助理质量工程师必须对质量管理制度的实施和执行进行监督。
在此过程中,质量工程师负责向员工解释质量方针,分析过程所需的规定,以及制作过程中的关键点。
助理质量工程师协助质量工程师评估制造流程中的风险,寻找可能存在的缺陷并提出改进措施。
3.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助理质量工程师的重要工作之一。
当产品制造完成后,必须通过质量检验以确保产品符合标准。
助理质量工程师会通过各种方法(比如使用可靠的检测仪器)来检测产品属性的符合性,以确保产品与标准一致,并且制定不合规的原因和对策。
4.数据分析与改善助理质量工程师必须对运营指标进行数据分析。
此项工作涵盖了从百万分之一的质量控制到月度效率指标的分析思路。
在数据分析完成后,需要为改进制造过程和产品质量做出详细的报告。
5.问题调查和解决方案助理质量工程师必须具备独立解决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他们与生产部门紧密合作,协助寻找问题的原因,并提交解决方案以确保问题得以解决。
6.培训员工助理质量工程师需要提高员工对质量控制的意识。
他们需要培训员工,确保员工了解质量控制流程,并了解过程缺陷对产品和业务的影响。
因此,助理质量工程师工作职责非常重要,是企业质量管理部门不可或缺的人才之一。
质量工程师培训教材第一章:质量工程师的角色和职责1.1质量工程师的定义质量工程师是指在企业中负责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和维护的专业人员,他们通过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等工作,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1.2质量工程师的职责(1)参与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2)建立和维护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其有效运行;(3)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4)参与新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制定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5)组织内部质量审核,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和改进;(6)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审核;(7)对客户投诉和退货进行分析和处理,提出改进措施;(8)组织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第二章: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1质量管理的定义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建立和维护质量管理体系,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保证等活动,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2质量管理的原则(1)客户导向: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为首要目标;(2)领导力:领导层应建立质量方针和目标,并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3)全员参与:所有员工都应参与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意识和技能;(4)过程方法:将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以提高效率和控制效果;(5)系统方法:将相互关联的过程作为系统进行管理,以提高整体效果;(6)持续改进:不断改进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7)决策依据:基于数据和事实进行决策,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有效性;(8)供应商关系:与供应商建立互利的关系,提高供应链的质量水平。
2.3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1)统计过程控制(SPC):通过对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2)六西格玛管理:通过减少过程变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3)质量功能展开(QFD):将客户需求转化为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具体要求;(4)故障模式和影响分析(FMEA):识别产品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模式及其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5)根本原因分析(RCA):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6)持续改进团队(CIT):通过组建跨部门的团队,推动持续改进活动。
质量管理的发展,按照所依据的⼿段和⽅式来划分,⼤致经过三个阶段。
第⼀阶段为质量检验阶段。
在这⼀阶段,⼈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
就是说通过严格检验来控制和保证转⼊下道⼯序和出⼚的产品质量。
1、操作者的质量管理:⼆⼗世纪以前,产品的质量检验,主要依靠⼿⼯操作者的⼿艺和经验,对产品的质量进⾏鉴别、把关。
2、⼯长质量管理:1918年,美国出现了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强调⼯长在保证质量⽅⾯的作⽤。
于是执⾏质量管理的责任就由操作者转移到⼯长。
3、检验员的质量管理:1940年,由于企业⽣产规模的不断扩⼤,这⼀职能由⼯长转移到专职检验员。
⼤多数企业都设置了专职的检验部门,配备有专职的检验⼈员。
⽤⼀定的检测⼿段负责全⼚的产品检验⼯作。
专职检验的特点就是“三权分⽴”,即有⼈专职制定标准;有⼈负责制造;有⼈专职检验产品质量。
这种做法的实质是在产品中挑废品、划等级。
这样做虽然对保证出⼚产品质量⽅⾯有⼀定的成效,但也有不可克服的缺点:其⼀,出现质量问题容易扯⽪、推委,缺乏系统的观念;其⼆,只能事后把关,⽽不能在⽣产过程中起到预防、控制作⽤,待发现废品时已经成为事实,⽆法补救;其三,对产品的全数检验,有时在技术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如破坏性检验),有时在经济上是不合理、不合算的(如检验⼯时太长、检验费⽤太⾼等)。
随着⽣产规模的不断扩⼤和⽣产效率不断提⾼,这些缺点也就越来越显得突出。
第⼆阶段为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由于第⼆次世界⼤战对军需品的特殊需要,单纯的质量检验不能适应战争的需要。
因此,美国就组织了数理统计专家在国防⼯业中去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数理统计专家就在军⼯⽣产中⼴泛应⽤数理统计⽅法进⾏⽣产过程的⼯序控制产⽣了⾮常显著的效果,保证和改善了军⼯产品的质量。
后来⼜把它推⼴到民⽤产品之中,这给各个公司带来了巨额利润。
这⼀阶段的特点是利⽤数理统计原理在⽣产⼯序间进⾏质量控制,预防产⽣不合格品并检验产品的质量。
在⽅式上,责任者也由专职的检验员转移到由专业的质量控制⼯程师和技术⼈员。
研发质量工程师岗位职责
研发质量工程师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制定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负责制定和改进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相关的工作流程、标准和规范,确保产品设计和开发的过程符合质量要求。
2. 进行质量控制:负责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包括制定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进行质量检验和测试,及时发现并解决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3. 参与产品设计和开发:与产品设计和开发团队紧密合作,参与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提供质量技术支持和建议,确保产品的质量满足客户需求和标准要求。
4. 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负责分析产品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协调相关部门进行问题的解决和改进措施的实施,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持续改进。
5. 进行质量培训和评估:负责组织和开展相关的质量培训,提高研发团队的质量意识和能力;参与质量评估和审查,对研发过程和产品进行质量评估和审核,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6. 跟踪和监控质量指标:负责跟踪和监控产品质量指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确保产品
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 与供应商合作:与供应商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合作关系,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评估和审核,确保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和零部件符合质量要求。
研发质量工程师需要在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中负责质量管理和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满足标准要求,同时不断改进和优化研发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开发效率。
工程质量检验制度一、目的和范围1.1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可靠。
1.2范围适用于所有建筑工程项目,包括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工程质量检验。
二、检验标准2.1建筑工程质量标准根据国家相关建筑工程质量标准规定的要求,对建筑工程进行检验。
2.2施工图纸及设计要求根据施工图纸及设计要求,进行逐条检验。
三、检验程序3.1项目质量检查计划由项目质量控制部门制定项目质量检查计划,并报批施工方、设计方、监理方。
3.2施工前检验3.2.1准备工作检验:包括场地准备、基础设施布置等。
3.2.2材料检验:对进场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3.2.3施工方案检验:对施工方案进行检验,确保施工方案合理可行。
3.3施工中检验3.3.1施工工序检验:对每个施工工序进行检验,确保符合施工要求。
3.3.2隐蔽工程检验:对隐蔽工程进行检验,确保隐蔽工程符合要求。
3.3.3现场施工质量巡检:每周对施工现场进行质量巡检,确保质量达到标准。
3.4施工后检验3.4.1竣工验收检验:对工程竣工前进行验收,确保符合相关要求。
3.4.2结构安全检验:对工程结构进行安全检验,确保结构安全可靠。
3.4.3可使用性检验:对工程可使用性进行检验,确保符合要求。
四、检验方法和要求4.1抽样检验对施工材料、施工工序、隐蔽工程等进行抽样检验,确保材料和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4.2检测仪器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检测仪器进行检验。
4.3数据记录和报告每次检验后记录检验结果和相关数据,并汇总成检验报告,报告内容包括检验日期、检验内容、检验结果等。
五、责任和处罚5.1施工方责任施工方负责组织实施工程质量检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5.2设计方责任设计方负责提供符合标准的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
5.3监理方责任监理方负责监督施工方和设计方的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5.4处罚措施对于未通过质量检验的材料和工程,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四章质量检验第一节质量检验概述一、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一)质量检验的定义(1)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对产品而言,是指根据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对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观察,适当时进行测量或试验,并把所得到的特性值和规定值作比较,判定出各个物品或成批产品合格与不合格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二)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1)一种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及对环境和人身安全、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组成对产品相应质量特性的要求。
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质量特性要求,同一产品的用途不同,其质量特性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2)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设计图样、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
经对照比较,确定每项检验的特性是否符合标准和文件规定的要求。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分(如零、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因此,不仅要对过程的作业(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合格上岗,对设备能力进行核定,对环境进行监控,明确规定作业(工艺)方法,必要时对作业(工艺)参数进行监控,而且还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判定产品的质量状态。
(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
因此,需要有适用的检测手段,包括各种计量检测器具、仪器仪表、试验设备等等,并且对其实施有效控制,保持所需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从而对单件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
(三)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1)鉴别功能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
鉴别是"把关"的前提,通过鉴别才能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
不进行鉴别就不能确定产品的质量状况,也就难以实现质量"把关"。
鉴别主要由专职检验人员完成。
(2)"把关"功能质量"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
产品实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复杂过程,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人、机、料、法、环)都会在这过程中发生变化和波动,各过程(工序)不可能始终处于等同的技术状态,质量波动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必须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实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产品组成部分及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合格的成品不交付(销售、使用),严把质量关,实现"把关"功能。
(3)预防功能现代质量检验不单纯是事后"把关",还同时起到预防的作用。
检验的预防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过程(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预防作用。
无论是测定过程(工序)能力或使用控制图,都需要通过产品检验取得批数据或一组数据,但这种检验的目的,不是为了判定这一批或一组产品是否合格,而是为了计算过程(工序)能力的大小和反映过程的状态是否受控。
如发现能力不足,或通过控制图表明出现了异常因素,需及时调整或采取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提高过程(工序)能力或消除异常因素,恢复过程(工序)的稳定状态,以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②通过过程(工序)作业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
当一个班次或一批产品开始作业(加工)时,一般应进行首件检验,只有当首件检验合格并得到认可时,才能正式投产。
此外,当设备进行了调整又开始作业(加工)时,也应进行首件检验,其目的都是为了预防出现成批不合格品。
而正式投产后,为了及时发现作业过程是否发生了变化,还要定时或不定时到作业现场进行巡回抽查,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③广义的预防作用。
实际上对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进货检验,对中间产品转序或入库前的检验,既起把关作用,又起预防作用。
前过程(工序)的把关,对后过程(工序)就是预防,特别是应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对检验数据进行分析,就能找到或发现质量变异的特征和规律。
利用这些特征和规律就能改善质量状况,预防不稳定生产状态的出现。
(4)报告功能为了使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评价和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把检验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经汇总、整理、分析后写成报告,为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考核以及管理层进行质量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
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①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进货验收的质量情况和合格率;②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和等级率,以及相应的废品损失金额;③按产品组成部分(如零、部件)或作业单位划分统计的合格率、返修率、报废率及相应废品损失金额;④产品报废原因的分析;⑤重大质量问题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意见;⑥提高产品质量的建议。
(四)质量检验的步骤(1)检验的准备。
熟悉规定要求,选择检验方法,制定检验规范。
首先要熟悉检验标准和技术文件规定的质量特性和具体内容,确定测量的项目和量值。
为此,有时需要将质量特性转化为可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有时则要采取间接测量方法,经换算后才能得到检验需要的量值。
有时则需要有标准实物样品(样板)作为比较测量的依据。
要确定检验方法,选择精密度、准确度适合检验要求的计量器具和测试、试验及理化分析用的仪器设备。
确定测量、试验的条件,确定检验实物的数量,对批量产品还需要确定批的抽样方案。
将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用技术文件形式做出书面规定,制定规范化的检验规程(细则)、检验指导书,或绘成图表形式的检验流程卡、工序检验卡等。
在检验的准备阶段,必要时要对检验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确认能否适应检验工作的需要。
(2)测量或试验。
按已确定的检验方法和方案,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观察、测量、试验,得到需要的量值和结果。
测量和试验前后,检验人员要确认检验仪器设备和被检物品试样状态正常,保证测量和试验数据的正确、有效。
(3)记录。
对测量的条件、测量得到的量值和观察得到的技术状态用规范化的格式和要求予以记载或描述,作为客观的质量证据保存下来。
质量检验记录是证实产品质量的证据,因此数据要客观、真实,字迹要清晰、整齐,不能随意涂改,需要更改的要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办理。
质量检验记录不仅要记录检验数据,还要记录检验日期、班次,由检验人员签名,便于质量追溯,明确质量责任。
(4)比较和判定。
由专职人员将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进行对照比较,确定每一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从而判定被检验的产品是否合格。
(5)确认和处置。
检验有关人员对检验的记录和判定的结果进行签字确认。
对产品(单件或批)是否可以"接收"、"放行"做出处置。
①对合格品准予放行,并及时转入下一作业过程(工序)或准予入库、交付(销售、使用)。
对不合格品,按其程度分别情况做出返修、返工、让步接收或报废处置。
②对批量产品,根据产品批质量情况和检验判定结果分别做出接收、拒收、复检处置。
(五)产品验证及监视1.产品验证验证是指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产品验证就是对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后所提供的客观证据,证实规定要求已经得到满足的认定。
它是一种管理性的检查活动。
(1)产品放行、交付前要通过两个过程,第一是产品检验,提供能证实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客观证据;第二是对提供的客观证据进行规定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的认定,二者缺一不可。
产品在检验所提供的客观证据经按规定程序得到认定后才能放行和交付使用。
(2)证实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就是对提供的客观证据有效性的确认。
其含义如下:①对产品检验得到的结果进行核查,确认检测得到的质量特性值符合检验技术依据的规定要求;②要确认产品检验的工作程序、技术依据及相关要求符合程序(管理)文件规定。
③检验(或监视)的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数据完整、填写及签章符合规定要求。
(3)产品验证必须有客观证据,这些证据一般都是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试验、测量后取得的。
因此,产品检验是产品验证的基础和依据,是产品验证的前提,产品检验的结果要经规定程序认定,因此,产品验证则是产品检验的延伸,又是产品检验后放行、交付必经的过程。
(4)产品检验出具的客观证据是产品实现的生产者提供的。
对采购产品验证时,产品检验出具的客观证据则是供货方提供的,采购方根据需要也可以按规定程序进行复核性检验,这时产品检验是供货方产品验证的补充,又是采购方采购验证的一种手段。
(5)产品检验是对产品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所做的技术性检查活动,而产品验证则是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是管理性检查活动,两者性质是不同的,是相辅相成的。
(6)产品验证的主要内容:①查验提供的质量凭证。
核查物品名称、规格、编号(批号)、数量、交付(或作业完成)单位、日期、产品合格证或有关质量合格证明,确认检验手续、印章和标记,必要时核对主要技术指标或质量特性值。
它主要适用于采购物资的验证。
②确认检验依据的技术文件的正确性、有效性。
检验依据的技术文件,一般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采购(供货)合同(或协议)。
具体依据哪一种技术文件需要在合同(或协议)中明确规定。
对于采购物资,必要时要在合同(或协议)中另附验证方法协议,确定验证方法、要求、范围、接收准则、检验文件清单等。
③查验检验凭证(报告、记录等)的有效性,凭证上检验数据填写的完整性,产品数量、编号和实物的一致性,确认签章手续是否齐备。
这主要适用于过程(作业)完成后准予放行。
④需要进行产品复核检验的,由有关检验人员提出申请,送有关检验部门(或委托外部检验机构)进行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2.监视(1)监视是对某项事物按规定要求给予应有的观察、注视、检查和验证。
现代工业化国家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产品的符合性、过程的结果及能力实施监视和测量。
这就要求对产品的特性和对影响过程能力的因素进行监视,并对其进行测量,获取证实产品特性符合性的证据,及证实过程结果达到预定目标的能力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