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感觉
- 格式:ppt
- 大小:884.5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感觉感觉(sensation):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它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视觉、听觉、味觉、肤觉感觉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二、近刺激和远刺激考夫卡(koffka)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
近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投影。
远刺激: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不会有很大变化。
如:一定波长的光线、一定频率的空气振动。
三、感觉的编码编码: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者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
如:电报码感觉编码(sensory encode):将刺激的能量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的过程。
德国生理学家缪勒(Johannes Mvller)最早研究感觉编码,提出了神经特殊能量学说(theory of specific nerve energy)。
1.各种感觉神经具有自己特殊的能量,它们在性质上是相互区别的。
2.每种感觉神经只能产生一种感觉,而不能产生另外的感觉。
(如视神经受刺激产生视觉,听神经受刺激产生听觉)3.感官的性质不同,感觉神经具有的能量不同,由此引起的感觉也不同。
评价:1.在他看来,感觉不决定刺激的性质,而决定于感觉神经的性质。
否定了感觉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在认识论上是错误的。
2.人脑对神经信号的加工是一种编码过程,它能揭示这种神经信号所代表的现实刺激物的特征,帮助人们了解外部世界。
缪勒只承认人脑对神经自身状态的直接感受,否定人的感觉依赖于外物的性质。
3.缪勒承认感官的分化,但不了解感官分化的真正原因。
特异化理论(specificity theory):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来传递信息。
左右半球各负责不同的功能。
模式理论(pattern theory):感觉的编码是由不同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
第四章感觉一、感觉概述1、含义:对刺激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作用:①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②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感觉剥夺实验)③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2、种类(1)外部感觉与内部感觉(2)近刺激(主观的反应)与远刺激(物体本身的物理性质)3、感觉测量(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受阈限(3)韦伯定律:K= I/I,只适用中等强度的刺激。
(4)费希纳对数定律:P=KlgI(5)斯蒂文斯幂定律:P=KI4、感觉现象(1)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2)感觉后像;(看灯光,闭上眼后还会感觉到灯光)(3)感觉对比;(4)感觉相互作用;(感冒了没食欲)(5)感觉补偿;(盲人的听觉、触觉特别灵敏)(6)联觉。
(甜蜜的嗓音、温暖的色彩)二、视觉1、视觉的含义人眼对可见光的感觉。
波长为780-380nm的光波是视觉的适宜刺激(红橙黄绿蓝靛紫)。
2、视觉的生理基础(1)折光机制:眼球(2)换能机制:视网膜(视野)(把物理刺激转换为神经冲动)①棒夜感明暗,锥昼视细颜。
②锥体细胞对长波敏感,棒体细胞对短波敏感。
③网膜中央窝只有椎体,对光最敏感。
(3)传导通路:视网膜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外侧膝状(4)中枢机制:枕叶纹状区3、视觉现象(1)色觉三种属性①色调:主要取决于占优势的波长。
②明度:取决于照明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③饱和度:指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2)视觉现象①普肯耶现象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亮度感受性不同。
椎体细胞对长波敏感,棒体细胞对短波敏感。
当人们从椎体视觉(昼视觉)向棒体视觉(夜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的变化。
在太阳照射下,可能红花(长波)和蓝花(短波)显得一样亮,但是到了夜晚蓝花似乎显得更亮些,这是因为人们从昼视觉向夜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的最大敏感性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缘故。
第四章感觉感觉:感受器所产生的表示身体内外经验的神经冲动的过程。
感觉双重功能:生存和耽于声色。
1、关于世界的感觉知识心理物理学:研究物理刺激和刺激所产生的心理行为和体验的关系。
绝对阈限:产生感觉体验需要的最小的物理刺激量。
(操作定义:有一半次数能够觉察到感觉信号的刺激水平)心理测量函数(S曲线)每一种刺激强度下刺激被觉察到的百分数的曲线。
感觉系统对感觉环境中的变化比对稳态更为敏感。
感觉适应:感觉系统对持续作用的刺激输入的反应逐渐减小的现象。
嗅觉适应体验反应偏差:一些与刺激的感觉特性无关的因素所引起的观察者以特定方式进行反应而产生的系统趋势。
信号检测论(SDT):针对反应偏差问题的一种系统研究方法。
强调刺激事件出现与否的决策判断过程。
区分感觉觉察的两个独立过程:(1)最初的感觉过程(2)随后独立的决策过程四中反应:击中、漏报、虚报和正确否定。
权衡矩阵(击中和虚报测得感受性和反应偏差)差别阈限:有一半次数觉察出差异的刺激值。
也称为最小可觉察(JND)。
JND与标准刺激强度比之时恒定的。
(韦伯定律)感觉生理学:研究物理事件到中枢事件的转换机制。
换能:一种物理能量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化。
感觉系统具有共同的信息传递过程。
感受器把感觉信号的物理形式转化为能够被神经系统加工的细胞信号,神经细胞提取关于刺激的基本性质信息,信息被整合为更加复杂的编码,上传到大脑特定感觉区和联合皮层。
2、视觉系统眼睛的关键作用是把光波转换为神经信号。
色调:表示对光线颜色不同性质的体验。
饱和度:颜色感觉的纯度和亮度。
灰色饱和度0,纯色最大。
明度:光的强度。
白色最大,黑色最小。
互补色:色环上经过中心相互对应的两种波长,混合后产生白光的感觉。
加法颜色混合,减法颜色混合颜色视觉理论:(1)杨---赫尔姆霍兹三原色理论:三种颜色感受器:红、绿、蓝,其他颜色都由这三种颜色相加或减得到。
3种椎体细胞(2)海林—拮抗加工理论:三个系统,每个系统两种拮抗成分。
普通心理学--感觉的一般规律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1)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2)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①绝对感觉阈限和绝对感受性
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这种对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叫做绝对感受性。
②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
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的感觉能力。
2、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的相互作用有两种形式:一是同一感觉中的相互作用;二是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1)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感觉的适应
相同的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特定感受器而使感受性而发生变化的现象,可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可以引起感受性的降低。
②感觉的对比
两种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于一种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可以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
两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一种感受器时,产生同时对比。
两种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种感受器时,产生继时对比。
(2)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任何一种感受器的感受性,都会因同时或继时发生作用的其他感受器的影响而有所变化。
②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
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例如,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
③联觉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
如红色给人以热烈的感觉、紫色给人以高贵的感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