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13年高考复习备考浅议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刘亚军通过对2010年、2011年、2012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全国新课标卷)的分析,我们也许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下面就结合这些试题和我校历史教学的一些实际对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仅供商榷:一、历史考什么?难在哪里?历史考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也许有老师觉得可笑,认为历史无非就是考课本上的知识。
其实,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受试卷篇幅的限制,对历史课本知识点的考查范围大大缩小,这三年高考所涉及的知识点大概占高考考点的38%左右,而且也不是考考点的细枝末节,主要是一些主干知识。
但另外一方面,试题对考生能力的考查越来越突出:3年能力考查比重统计分析题型获取和解读调动和运用描述和阐释论证和探讨2010年卷40% 35% 10% 15%2011年卷45% 33% 10% 12%2012年卷50% 26% 9% 15%3年平均值45% 31.33% 9.8% 14%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为全面,如果这些能力只是简单建立在所涉及的知识点上,那也许不成问题,但现在很多历史试题具有大跨度、高概括、深隐藏、强迷惑等特点,造成了考生难得高分。
具体的难处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1.阅读量大、理解困难,考生难从试题中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
现在历史高考试题一般是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来考察知识,但存在的问题是:一是材料的阅读困难,主要是文言文和世界史文献材料的译文,考生难以读懂读透;二是文字篇幅过长,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根本无法仔细阅读,更谈不上从中获取有效信息;三是材料文字叙述远离教材或考生的知识,考生对这些陌生的叙述不知所云,无从下手,这部分尤其在世界史部分更为突出。
2.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推理、判断、概括等思维和论证能力要求高、考生难以达到要求。
综观近三年的新课标高考,所有的试题都不是以往的那种简单的知识再现,试题的思维含金量大大增加,试题的思维深度与广度增加,需要考生在理解题干的基础上运用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推理、判断、概括等思维,将已有知识与试题内容建立联系才能得出答案。
湖北省考试院专家评析2013年高考湖北卷(数学篇)湖北省考试院专家评析2013年高考湖北卷(数学篇)一、基础与能力并重,体现人文关怀密切结合教材,紧扣考试说明。
试卷紧扣《考试说明》,密切结合教材,沿袭了“在丰富背景下立意,在贴近教材中设计”的命题风格,不随意拔高考点,不刻意追求别致,很多试题都紧贴课本。
文理两科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试题源于教材,分值均在110分以上。
试题的设计贴近考生实际,不人为设置障碍,不有意为难考生。
如通过配插图说明、附加注解释、给参考公式和参考数据等方式,降低理解题意和人为运算的难度,体现以考生为本的命题理念。
降低起点难度,突出知能并重。
试题通过控制计算量,增加思维量,控制交汇度、创新度、开放度,突出直观化、生活化、综合化等具体做法,进一步降低三类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起点难度,有利于考生稳定心态和正常发挥。
试题在注重基础、降低起点的同时,结合学科内知识点之间的适度交融,将观察、实验、联想、猜测、归纳、类比、推广等思维活动和能力要求融入三类题型之中,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通过设计一些“多想少算”的试题,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以此甄别不同考生的数学素养。
二、稳定与创新兼顾,凸显导向功能稳定题型结构,注重文理差异。
文理两科的试卷结构和赋分方式与去年完全相同,突出主干知识,新增内容和重点内容组合,文科立体几何解答题与应用题结合等考查形式都与去年保持了相对稳定。
同时,适当加大了文理两科不同试题的题量和难度的差异,文、理科完全相同的试题有5道,姊妹题有2道,完全不同的试题有16道,难度均有所下降,符合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课改趋势。
保持适度创新,规避题型套路。
强调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并不等于一味迎合中学教学盛行的题型套路。
试卷采用“适度创新”和“规避模式”的做法,做到“新、变”但不怪,“新、变”而不难。
具体体现在:一是适当改变一些试题模式。
如将概率统计知识与线性规划知识自然融合,避开现有应用题的模式;适当降低压轴题的绝对难度,让更多的考生涉足压轴题。
2013高考备考(政治学科)总结与反思扣人心弦的2013高考过去了,作为一名工作刚满六年的青年政治教师,这是我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一年。
在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我认真学习他们的宝贵经验和丰富的理论知识。
通过这一年的努力,我对知识的理解、重难点的把握更加深入,对政治教学的思路更加清晰。
在这里,我对自己的备考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
新课标政治备考具有知识点多、理论性和时代性强等特点,而复习时间有限,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必须制定一个完整的复习计划。
本届高三政治复习从高二下学期开始,总共分为三轮。
一轮复习(2012年2月—2012年12月):狠抓基础,全面复习教材知识。
高考试题可以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基础知识仍然是文科综合能力形成的根基。
我们应当根据这些考点,回归课本,要有层次、有针对性地复习,防止遗漏出现知识盲点。
另外,在全面复习的同时又要整理框架、突出主干知识,文综命题都注重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有人说“现在的高考注重能力立意,理解就行,背书不重要。
”但其实,记忆与理解本身就是相互促进的,我们不应把背书简单地理解为死记硬背。
实际上有些学生对知识点本身是理解的,自我感觉良好,平时作业翻开书也会做,可一考试就捉襟见肘,记忆模糊,无法准确调用知识点,甚至有些选肢中明显的错误也看不出来,而导致丢分。
这应了那句老话“一开书了然,一关书茫然”。
所以我认为识记是提高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在一轮复习中首先要强化记忆,夯实基础。
必要时可采用默写的方式,这种方法是在一次高考研讨会上听来的,乍一听很“低级”,也很费时间,可实施下来效果却比较明显,而且成绩相对较好的同学更欢迎,算是对他们的一种检测和监督。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以默写核心考点或学生盲点的方式,也可以课堂或课下抽问的方式进行。
当然,在背书的同时要辅之以必要的习题。
个人很喜欢《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我认为它最好的地方在于根据考点把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模拟题进行整理分类,学生通过它可以最直观地感受真题的难度、答案设置、以及高考考什么、怎么考,以便准确把握高考走向。
一、2013年高考备考工作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2013年6月我们将迎来贵州省新课程实验背景下的第一次高考,新课程实验的新高考已经引起了全省考生、家长及社会的普遍关注。
如何应对新的挑战,开辟新的局面,对我们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
我就2012年高考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重点围绕2013年高考备考工作谈几点想法和建议。
希望我们能够齐心协力,扎实有效地做好2013年高考备考工作。
一、2013年高考备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备考策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新课程新理念在高考中的渗透和体现估计不足。
2012年高考虽然在贵州省是“旧教材”的最后一届高考,但在全国范围内,随着课改先行省和自主命题省份的不断增加,全国卷也发生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变化,文综、理综都有明显的体现,许多学校对新形势估计不足,依旧按照“旧教材”复习的经验与套路进行复习备考。
(二)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没有处理好统一学习时间与自主学习时间的比例关系。
教师教学内容过多,教学时间安排过紧,学生自主消化的时间少,导致学生基础知识遗忘率高,尤其是尖子生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难以完成个人学习计划,满足自身需要,实现个人提高。
2、没有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复习时教师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对知识的理解,而忽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导致学生疲于记忆,思维不够灵活,应用能力不强,在2012年高考中数学、理综学科均有明显体现。
(三)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1、对尖子生的跟进力度不够,虽然有的学校布置相应的科任教师对尖子生进行培养,但落实情况不理想,提高幅度不大,尖子生的诸多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2、对边缘生、后进生的指导与监督不到位,个别班级纪律松散,部分学生学习劲头不够,影响年级平均分的整体提高和上线率的提升。
3、对学生心理的调试与疏导不全面、不及时。
学校心理教师人数有限,对高三学生心理辅导的计划性不强,阶段性研究不够,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和解决,导致考场失误。
从2013年高考试卷来再谈高三数学高效复习策略说起2013年江苏高考,许多师生的共同感觉是:今年的数学试题如同今年的高考天气——爽!其实,今年的数学试卷依旧遵循了新课程理念,但与往年相比,试卷结构更加科学,试题难度更加合理,整张试卷注重双基,凸显能力,看似简单,欲拿高分却绝非易事,是近几年高考命题较为成功的案例。
与此同时,许多师生还有一个同感:复习又搞难了。
而这,更值得我们全面审视与深刻反思。
下面,笔者从2013年高考试卷出发,结合平时教学实践,对照本人在《加强研究给力高考》中的观点,浅谈一下高三数学复习策略,意在共同研究,以期高效备考。
一、解析考试说明,落实高效指导“考试说明是贯彻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的纲领性文件,系统准确地体现选拔性考试的要求,具有规范高考命题和指导复习备考的双重作用”,由此可见,考试说明是每年高考命题的官方规定和重要依据,理所应当是高三复习备考的行动纲领和主要参照,因此,把握高考应该从把握考试说明开始。
以2013年江苏高考为例,考试说明对各考点的考查要求仍然分为A级(了解)、B级(理解)、C级(掌握)三个等级。
但与2012年的考试说明相比,略有改动,必做题部分直接删去了两个考点,分别是计算较为繁琐的“变量的相关性”和文理科有别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说明中典型题示例也作了一定调整,立几题将2012年展示的2010年考题(第一问:证线线垂直,第二问:求点面距)改成了2012年考题(第一问:证面面垂直,第二问:证线面平行),这是个明确的信号:2013年试题对点到平面的距离原则上不作要求,重点应是位置关系的证明,而实际考题是第一问:证面面平行,第二问:证线线垂直。
附加题部分,对参数方程极坐标部分降低了难度,而对空间坐标系部分提高了要求,一升一降,保持平衡。
试卷结构与难易配比基本保持不变,其中基础题、中档题和能力题所占比例仍旧大致为4:4:2,附加题基本维持5:4:1。
事实证明,2013年的高考试题完全框在了“考试说明的笼子”里。
2013湖北高考文综题目:2013湖北高考文综引言:2013年湖北省高考文综考试是一场全国性的考试,对于考生们来说意义重大。
本文将从当年文综考试的内容、题型以及备考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即将迎来高考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考试内容概述2013年湖北高考文综考试主要涉及语文、历史、地理三个科目,其中历史和地理以选择题为主,而语文则有较多的阅读理解和写作题。
历史部分考察了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的知识点,而地理则主要涉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
整个考试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考试题型分析1. 语文部分:主要以阅读理解为主,包括课文阅读、诗歌赏析、杂文阅读等。
写作部分有记叙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题型,要求考生能够熟练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
2. 历史部分:选择题占据较大比例,主要考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的理解和记忆。
其中,对于古代史和现代史的重点内容需重点掌握。
3. 地理部分:也以选择题为主,主要考查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知识的掌握,例如地球与地图、人口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等。
涉及知识点较多,需要广泛而深入的学习。
三、备考策略1. 制定科目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时间安排,合理制定每个科目的复习进度,科学安排时间,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2.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历史和地理时,要把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实例理解相关概念,以加深记忆。
3. 多做模拟试题:通过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熟悉考点和解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4. 做好笔记整理:在复习时要做好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制作详细的笔记,方便日后的复习和查漏补缺。
5. 保持良好心态:在备考过程中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遇到困难要坚持不懈,并与同学们相互鼓励,共同度过这段关键时期。
结语:通过对2013年湖北高考文综的内容、题型和备考策略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备战高考需要考生要全面掌握各科目的知识点,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2013年高考语用题复习备考的思考高考复习(高三)在高考语文试题的各个组成板块中,语言文字综合运用类的题目是最富活力、最贴近生活、最能突出对语文素养的考查、最能体现课改精神的一个部分,因而,每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这一部分的题目总是异彩纷呈,佳作频现。
各省市的高考命题专家都把这一块当作试验田,努力创新,勇于尝试,为我们语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探索了道路,为高考语文试卷增添了亮点,但同时也给我们的复习备考提出了严峻挑战。
为了搞好2013届的语用题的复习备考,我们有必要对2012年的16套(上海除外)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语用题做一个详细的梳理,从里面找出一些共性的东西,再结合我们教学的实际,恰当安排复习内容,努力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实效性。
2012年高考语用题的梳理2012年各省市高考试卷中的语用题形式多样,分值、在试卷上的位置也各不相同,为了便于比对,在这里按实用文体写作、图文转换、仿写、信息提取及句式变换、压缩与衔接过渡、文段修改、事件现象点评、情景拟写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1、实用文体写作类(共7题)公关文体拟写广东卷22题,改写招聘启事,6分。
湖南卷3题,选出表达通顺、得体的“遗失启事”,3分;拟写推介语、宣传语、祝福语湖北卷20题,拟写书籍宣传语,4分;天津卷23题,对特定对象拟写表示敬意与祝福的一段话,4分;广东卷23题,拟写摄影作品展的前言,6分。
对联对偶类湖北卷21题,用对偶句描述宝黛初会的情景,4分;四川卷19题,补写有关节日的对联,5分。
2、图文转换类(共4题)漫画题福建卷16题,(1)为讽刺性漫画选标题(成语);湖北卷22题,为漫画配文或题诗;江苏卷4题,揭示漫画寓意。
图表类天津卷24题,根据统计表说明调查结果,概括统计对象的特点并略作说明。
3、仿写类(共6题)全国新课标卷17题,5分;重庆卷20题(2),2分;辽宁卷17题,6分;四川卷20题,6分;山东卷16题,4分;全国大纲卷20题,6分。
2013年湖北高考英语试卷评析及备考回顾一、总体评价2013年是湖北省高考自主命题第十年,实施新高考的第二年。
去年最突出的特点是“平稳平和”,今年在去年的“稳”的基础上,可以说是稳中有新,稳中有进。
继续贯彻了“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着力内容创新”的命题指导思想,坚持了“重视文学渗透,强调语料的原汁原味;关注热点,体现语篇的文化意识;夯实基础,注重语言的交际运用”的命题原则,与课改精神高度一致,将学科知识和能力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学科素养,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的生活。
有力发挥高考甄别选拔的测试功能。
具体而言,今年的高考英语科试卷有以下几大特色:1、依纲据本,考查全面,着眼运用,反拨中学教学全卷总词量为4384,有效词数1154个,约占我省《考试说明》词汇表的32.8%,比去年的比率略高。
所考词汇都是学生真正学过了的,注重了对教材中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覆盖。
“词汇知识运用”部分的考点涵盖名词、动词(词组)形容词、副词、介词(词组)等;“完成句子’”部分涉及了时态、语态、非谓语动词、倒装、虚拟语气、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主谓一致等。
“听力”、“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不仅要求考生听懂、读懂材料,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联系相应的文化背景进行思考答题,充分考查了《考试说明》中对听力(理解主旨和要义;获取具体的、事实性信息;对所听内容作出判断;理解说话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阅读(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作出判断和推理、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等)的能力要求,另外,根据上下文正确使用词语、获取、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有写作所要求的清楚、连贯地传递信息,表达意思等多种能力也进行了充分的考查。
相信高考试卷的这一能力立意的特点,有助于反拨我们的中学教学,有利于落实基础教育阶段课程改革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从2012年高考试题谈2013年高考复习策略2012年高考对我们来说真正的结束了,因为我们已经选择了复读.所以它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不能因为我们没有做好2012年的高考试题就把它束之高阁,我们应该对它进行深入的研究,认真体会,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利于我们的高考复习.找到相应的复习对策,在2013年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那么2012年湖北高考数学试题究竟有哪些特点呢?以下是我的一点分析,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一 主干知识重点考查我们把高中数学大致可以分成六大版块,这就是1集合、函数、不等式,2三角、平面向量,3数列,4立体几何,5解析几何,6概率统计、算法、复数、推重点内容重点考查的基调没有变化。
所以我们在进行2013年备考时:1对主干知识的学习要多花精力,要重视基础,注意通性通法。
应该说在主干知识的考查上,一直是以基础为主的,比如17题,考查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的基础知识及简单的三角恒等变形能力,属于非常常规且容易的题型;18题考察等差、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
这些需要平时的积累。
2对主干知识的学习要思维缜密,计算准确。
高考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大都集中在常规题型上,但也要注意思维缜密,仔细认真,如第18题,有的同学在解答过程中就没注意到是求数列{}||n a 的和,没注意到绝对值。
3在简单题目上要加强表达的规范性训练,题目简单容易,大家都有能力做出,那么靠什么来区分考生呢,那就靠表达的规范,书写的规范。
二 新增知识点突出考查2012年湖北高考试题是我省进入课改后的第一份新课标高考试题,我们把它叫做新高考,新高考相对于旧高考(2011年及以前的高考)在知识点上有一些变化,那是因为,在教材上新教材相比老教材增加了九个部分的知识,它们分别是: 1 必修1 函数的零点2 必修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3 必修3 算法初步概率中的几何概型、条件概率4选修2-1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5 选修2-2 导数及其应用中的定积分推理与证明6选修2-3 统计案例7选修4-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8选修4-4 坐标系参数方程9选修4-5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而在2012年湖北高考《考试说明》中的内容没有包括算法案例、统计案例、 与排序不等式。
湖北省2013年高考复习备考浅议
广水市第四高级中学吴荣华
高考前的复习好比是临阵磨枪,是最后的冲刺,也是巩固几年来所学知识的关键环节。
语文复习涉及的面比较广和散。
语文知识如何复习才能奏效?笔者结合近几届高考的情况,谈几点自己的意见。
一、紧扣教材,精读深思
高考命题是以教学大纲和课本为依据的。
去年高考语文四道大题,无一不是紧扣教学大纲和教材、以全面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读写能力的。
因此,复习时切忌猜题押题,必须以课本为主要依据,做别精读深思。
精读,就是要透过课文的语言材料,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用字、词、句、篇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分析问题、进行思维的方法。
阅读时,要摸清作者的思路,透彻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并从中积累知识,加深理解,锻炼记忆,积累词汇,丰富语言,进而开拓思路。
对精彩的范文,应多读几遍;第一遍得其概要;第二遍掌握其结构层次;第三遍体会哪些字、词、句用得准确、鲜明、生动,进一步加深对全文的理解。
精读还须深思,这样才能领会文章的精神实质,吸收语言精华,学到写作技巧。
深思就是“眼到、口到、心到”,听字音、辨字形、明词义、析句子、理思路,揣摩表现手法。
例如:用换词对比的方法体会课文运用词语的精当;反复吟诵一些含意深刻、耐人寻味的佳句,以便精心领会;对全篇文章,要把写什么,怎样写和为什么要这样写结合起来思考,从中探讨选材立意,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规律。
二、归类练习,举一反三
考题并不是照搬书本的,因此,不要机械地复叙课文内容,死记硬背段意、中心之类,而要着眼于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读写能力,通过知识归类,反复练习,以迭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去年的高考答卷中,较普遍的毛病是知识掌握不牢,或未能灵活运用。
如字——一些
考生不会拼音,不懂形声字知识,将“蜃楼”填成“唇楼”;词——辨析词义能力差,将“中伤”填成“挫伤”。
句——语感差,错的不改,反将正确的改错了,如将“严肃法纪”误改为“严格法纪”等等。
当然,归类多练并不是多多益善,陷于题海而不能自拔。
应以大纲和教材为依据,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有目的、有重点,有系统地去练。
练的内容要选择精当,步骤要循序渐进。
1.字,词、句的复习要抓重点,突破难点,归类辨析,注意运用。
近几年的高考答卷,突出的问题是错别字多。
因此,要学一些汉字结构的知识,了解形、音、义的特点,把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归类辨析,读准字音,记清字形,辨明字义。
对词的掌握,难点在从古汉语中吸收过来的、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词语(如“缥缈”“觊觎”之类),要在复习课文和平日阅读书报时注意积累。
要确切理解词义的细微差别,了解构词方式,分清感情色彩。
复习时,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以便在具体的语言实践中巩固和运用这些基础知识。
读多了,练多了,就能逐步娴熟于心,把文章中的词语,句式、表达方法逐渐消化、吸收。
写作时就会涌现于笔端,考试时也可增强语感而得心应手。
反之,脱离上下文的语言环境去死背字、词,必然事倍功半。
2.文言文复习的重点是,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要借助复习范文,了解古今汉语的差异,掌握古今异义的文言词语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了解一词多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等特点。
作翻译练习,一定要忠实于原文,以直译为主,不可随意增减或引申。
译文的文字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
对古文在语法上的省略,应作必要的补充。
例如:“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送车阳马生序》)句首省略了主语“我”,译时需补上。
古今汉语有些句子的词序是有差异的,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语法调整词序。
例如:“子何恃而往”(《为学》),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翻译时要把词序调整为“子恃何而往?”译作“你凭什么前去呢?”
复习文言文,也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诗经•硕鼠》中读到“莫我肯硕”的句式时,可联系《隆中对》中“时人莫之许也”的同类句式,从中找出否定句中的词序规律,即
代词宾语一般放在动词前面。
那么,读《石钟山记》“古之人不余欺也。
”一句,就可以把“不余欺”理解为“不欺余”了。
3.作文练习,要勤笔勉思,在思考和表达上下功夫。
一些考生作文失分最多,审其原因,除语文基础不够好外,还存在文风不正,构思能力和论证能力不强的通病。
复习时要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学会“写比较复杂的的记叙、说明、议论的文章,做到观点鲜明、内容充实、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语句流畅。
”“要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言之有物,实事求是。
”既要以课本的范文为借鉴,掌握三种常用文体的基本写法;又要通过课外阅读和经常练笔,不断提高思考和表达能力。
要注意观察生活,扩大眼界,增长知识,积累素材,开拓思路。
看到妙语佳句,适当摘记,读有感受,写些体会,每日见闻,择其印象较深者,或状其物,或叙其事,或抒其感,写个片断或独立成篇。
要力求文从字顺地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力戒堆砌词藻、华而不实。
切忌讲空话、套话、假话,防止公式化、概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