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性质解题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393.00 KB
- 文档页数:10
《物质结构与性质》在高考中属于选考内容,且处于选做题的位置,但绝大多数学生都选择了《物质结构与性质》试题。
笔者认真分析了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化学试题,总结出《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的考查呈现出以下特点:题型比较稳定、情境新颖,以主干知识为依托突出学生素质和能力考查,突出新课改的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综合性的特征。
一、《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试题特点1.立足基础,突出能力试题突出体现了新课程下高考试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变,立足于考查学生对物质结构和性质的理解和认识;试题注重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查,注重于考查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纵观其试题均离不开三大系列的主干知识,即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分子结构与分子性质、晶体结构与晶体性质。
如2012年江苏卷以一项科学研究成果为背景,设置的若干个小问题,实际上考查的就是三大主干知识:电子排布式,空间构型,杂化方式。
化学键的数法以及配位键的表示,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思维创新的能力。
再如2012年福建卷,试题考查了以下主干知识: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基态离子核外电子排布、分子晶体熔沸点高低的决定因素、轨道杂化配位键、微粒间的作用力等,同时也考查学生思维能力,在新情景中接受、吸收、抽取以及整合化学信息能力、图像处理能力、分析物质结构的能力等。
2.贴近生活,关注科技,重视实践试题紧密联系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素材,关注科学发展现状,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注重体现新课程关注社会生活实际的理念,凸显stse精神关注社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试题具有鲜明的新课程气息,试题内容涉及生产、生活、环保、能源、化工、科研等各个方面,充分体现了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贴近生活是今年试题的又一特点。
化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体现在每一个考题之中,这样的试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学与实际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很好地诠释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这样的试题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物质结构与性质解题策略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对本专题考查呈现率几乎达100%。
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类。
元素周期表属于必修部分内容,常以选择命题。
选修3的内容属于选考内容,在新课改的高考试题中,常在II卷中以选择或填空命题。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周期表的结构,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以及基本概念,如同位素,电子式,结构式,键与分子的极性等知识点;填空题常以推断的方式出现,试题首先要求推断出各元素,然后对它们之间形成的物质进行整合,再对它们提出问题,命题者可考查基本概念,如电子排布式,轨道式,电离能,电负性,杂化方式以及空间构型等,也可联系必修一、选修四或选修五的内容进行考查,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盐类的水解,有机物中C原子的杂化等。
预测2013年对本专题的考查将继续以选择和填空出现,命题可能采取结合新科技,新能源等社会热点为背景,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如元素周期律的变化规律,晶体类型的判断与性质等,同时对整个高中化学整合的考查也不容忽视,因为这样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同时增加了试题区分度。
【考点再现】1.考查元素周期律对物质性质递变的应用: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H4比CH4稳定B.O2-半径比F-的小C.Na和Cs属于第IA 族元素,Cs 失电子能力比Na 的强D.P和As属于第VA 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 AsO4的弱2.考查“位—构—性”的关系:例2:元素X、Y和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3;X、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Y和Z 在同一周期。
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A.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B.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C.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D.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33.考查构成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及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例3: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
高考化学综合解读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解答方法与技巧内容详解:1.判断σ键和π键及其个数共价单键全为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2.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1)根据价层电子对数判断(2)有机物中、及上的C原子都是sp2杂化,中的C原子是sp杂化,中的C原子是sp3杂化。
(3)根据等电子原理判断等电子体不仅结构和性质相似,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也相似。
3.判断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1)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2)利用等电子原理判断陌生分子的立体构型。
如N 2O 与CO 2是等电子体,立体构型均为直线形,N 2O 的结构式也和CO 2相似,为N==N==O 。
(3)根据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判断,如:①CH 4、CCl 4、SO 2-4的中心原子均为sp 3杂化,它们均为正四面体结构;②CH 2==CH 2、、HCHO 中心碳原子均为sp 2杂化,这三种物质均为平面结构; ③CH ≡CH 、BeCl 2中碳原子、铍原子均为sp 杂化,二者均为直线形结构。
4.晶体结构中的有关计算(1)根据晶体晶胞的结构特点确定晶体的化学式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注意 ①当晶胞为六棱柱时,其顶点上的粒子被6个晶胞共用,每个粒子属于该晶胞的部分为16,而不是18。
②审题时一定要注意是“分子结构”还是“晶体结构”,若是分子结构,其化学式由图中所有实际存在的原子个数决定,且原子个数可以不互质(即原子个数比可以不约简)。
(2)根据晶体晶胞的结构特点和有关数据,求算晶体的密度或晶体晶胞的体积或晶胞参数a (晶胞边长)对于立方晶胞,可建立如下求算途径:得关系式:ρ=n×Ma3×N A(a表示晶胞边长,ρ表示密度,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n表示1 mol晶胞所含基本粒子或特定组合的物质的量,M表示摩尔质量)。
(3)金属晶体中体心立方堆积、面心立方堆积中的几组公式(设棱长为a)①面对角线长=2a。
物质结构与性质在高考试题中的分析及教学策略摘要:《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考化学知识体系当中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学生深入的认知物质结构和性质的关系来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本文简要分析这部分教学内容在高考试题中的考察情况,然后研究开展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关键词: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试题;分析应用;教学策略。
引言:在高中化学教育过程中,关于《物质结构与性质》这节内容的新课标设计目标是:通过对原子与分子的化学教学,就可以使学生掌握化合物结构的基本规律。
利用不同微粒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也是不同的,分析各种类物质的结构特性。
丰富化学这个模块的学科内涵,就需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训练,以促使学生更深入的认识化学物质分子结构和特性之间的联系,并以此发展学生的核心素质。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高中化学必修二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加深和扩展,在这模块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学生遇到什么知识点,所以老师就会帮助学生解决什么知识,结果就会造成学生不可以从化学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去更深刻的认识教材内容,同时总结知识点间的联系,从而不能形成用化学思维去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
而近些年,高考针对化学这模块知识背景的考查形式也就更加新颖,在出题的时候也就越来越注重于运用知识点去处理现实的问题。
现如今,更多学生会选用这一模块,可是却沦为了能得分但却没有得高分的板块。
为了防止这个模块的内容成为学生考试的弱点,那么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有效的引导学生掌握解决这部分题目的技巧,就成为了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
一、高考考试大纲对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模块要求众所周知,新考纲一直都是考试的指挥棒,同时也是风向标。
通过对高考化学考纲内容进行了一个比较深入的认识之后,可以看出在考试目标和要求当中,更加突出了对化学课程的考查重点,要以全方位测试学生的化学素质。
并且在命题时候,也要更加着重考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需要更加重视学生和化学有关的科技、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方面的发展情况,侧重训练学生的化学认识技能,过程方式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物质结构与性质》二轮高效复习策略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要实现有效、高效,要认真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各考点知识一轮复习基本到位,如何克服知识间的相互干扰,熟练应用知识,减少无谓失分?二是各题型各热点考点强化训练基本到位,如何总结解题思维方法,防止答非所问,准确规范答题?三是如何合理安排理综考试时间,正常发挥水平,考后不留遗憾?在复习中,都要靠师生结合实际共同摸索、体会、积累、提高。
现就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复习谈点体会。
一、增强主干知识意识,全面构建知识框架。
主干知识是化学的“支柱”。
物质结构与性质的主干知识有三大系列,不可忽视。
即: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分子结构与分子性质、晶体结构与晶体性质。
如:2012年省质检30题以碳、硅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知识为命题基础,实际上测试的就是三大主干知识:第(1)小题两问考查晶体结构部分:晶体类型、MgO熔点高于CaO的原因,第(2)小题两问考查原子结构内容:未成对电子、自由电子,第(3)小题考查分子结构与原子结构部分:杂化轨道、电负性,第(4)小题考查原子结构内容:电离能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纵观2009年至2011年三年省质检试题和三年福建省高考试题,其命题均离不开这三大系列的主干知识。
用心构建网络,解题方便提取。
完整的知识框架,清晰的知识网络,在知识脑海里根深蒂固,解题时就会紧扣信息要点,思维快速触及已储备知识,尽快调动出有用知识进行解题。
我省新课程后的高考化学命题越来越重视从知识点记忆的考查转移到知识运用的能力考查,这就要求二轮复习对主干知识要全面梳理,重在理解;要以干带支,重在贯通;要构建框架,重在应用,真正让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来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请大家记住:整理知识网络不等于死记硬背,凡是未理解的知识点,均是经不起高考检验的。
记牢基础知识是关键,灵活应用知识是目的。
主要任务:如何结合本校学生实际,高效复习,查缺补漏,提高成绩。
在二轮冲刺面前,一定要狠抓物质结构与性质重要知识点,设置有关小专题复习训练,强化主干知识的巩固和迁移应用。
《选物质结构与性质》答题模板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核外电子排布需要掌握原子结构“三、二、一”要点:三个原理:核外电子排布三个原理—能量最低原理、泡利原理、洪特规则;两个图式:核外电子排布两个表示方法—电子排布式、电子排布图;一个顺序:核外电子排布顺序—构造原理。
一、有关电离能的考点的答题模板①第一电离能I1(N) >I1(P),原因是:N的原子半径比P小,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较大。
②氮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都大的原因是:基态氮原子电子占据的最高能级为半充满,较稳定。
③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氮元素,原因是:氮原子的2p轨道处于较稳定的半充满状态而氧原子的不是删:氧原子的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弱于氟离子。
④第一电离能F>N>O的原因:同一周期从左至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N元素2p轨道为半充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反常增大,因而F>N>O。
⑤砷、硒是第四周期的相邻元素,已知砷的第一电离能(947kJ·mol-1)大于硒(941 kJ·mol-1) 。
请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加以解释:砷的价电子排布式是4s24p3,4p 轨道上的电子处于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比较大。
⑥As为什么第五电离能与第六电离能相差较大:As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失去5个电子后形成稳定结构,再失去电子较困难,所需能量较高。
⑦已知Al的第一、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1=578kJ/mol,I2=1817kJ/mol,简述I2远大于I1的原因:因为Al失去一个电子后最外层是3s2,s是全充满状态,比较稳定,第二个电子很难失去,所以I2远大于I1。
⑧铁的第三(I3)和第四(I4)电离能分别为2957kJ /mol、5290kJ/mol,比较数据并分析原因: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64s2,失去3个电子后核外电子呈半充满稳定状态,因此I4远大于I3。
⑨铜与镍的第二电离能分别为I Cu=1958KJ/mol、I Ni=1753KJ/mol,I Cu>I Ni的原因:Cu失去的是全充满的3d10电子,Ni失去的是4s1电子。
《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策略物质结构与性质是化学科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复习该部分知识对于化学考试的顺利高分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物质结构与性质》复习的一些建议和策略。
1.理清知识体系:《物质结构与性质》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知识体系,首先需要理清各个章节和概念的关系和逻辑结构。
可以通过整理思维导图或制定大纲等方式来帮助理清思路。
2.制定学习计划:考虑到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复杂性,制定一个周密的学习计划是必要的。
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知识的分量,合理分配时间,并确保每个章节和知识点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关注。
3.建立基础知识:在复习之初,需要回顾和强化基础知识。
对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等基础概念进行系统的学习和理解,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勤做练习:物质结构与性质是一个需要记忆和理解的科目,因此做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通过做习题、模拟试卷和真题等方式来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并提高解题能力。
5.多使用工具: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使用各种物质结构与性质相关的工具来辅助学习。
比如分子模型、化学演示实验等,可以帮助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6.理论与实践结合: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习需要与实验相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可以通过实验课程、参观实验室等方式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7.合理利用资源:在复习过程中,可以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加强学习效果。
可以阅读相关的教材、参考书和论文,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来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和课程视频。
8.互助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是一个相对难度较大的科目,可以邀请同学或老师一起学习,进行讨论和思考,相互促进学习效果。
9.多思考应用:当学习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后,要多思考其在实际中的应用,这样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应用案例和文献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0.错误总结:在做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错误。
要及时总结错误原因和解决方法,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高考化学综合解读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解答方法与技巧内容详解:1.判断σ键和π键及其个数共价单键全为σ键,双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三键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2.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1)根据价层电子对数判断价层电子对杂化轨道类数型2sp3sp24sp3(2)有机物中、及上的C原子都是sp2杂化,中的C原子是 sp 杂化,中的C原子是sp3杂化。
(3)根据等电子原理判断等电子体不仅结构和性质相似,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也相似。
3.判断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1)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
(2)利用等电子原理判断陌生分子的立体构型。
如N2O 与 CO2是等电子体,立体构型均为直线形, N2O 的结构式也和 CO2相似,为 N==N==O。
(3)根据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判断,如:①CH4、CCl4、SO24-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它们均为正四面体结构;②CH2==CH2、、HCHO 中心碳原子均为 sp2杂化,这三种物质均为平面结构;③CH≡CH、BeCl2中碳原子、铍原子均为 sp 杂化,二者均为直线形结构。
4.晶体结构中的有关计算(1)根据晶体晶胞的结构特点确定晶体的化学式晶胞中粒子数目的计算(均摊法 )注意①当晶胞为六棱柱时,其顶点上的粒子被 6 个晶胞共用,每个粒子属于1 1,而不是8。
该晶胞的部分为6②审题时一定要注意是“ 分子结构”还是“ 晶体结构”,若是分子结构,其化学式由图中所有实际存在的原子个数决定,且原子个数可以不互质 (即原子个数比可以不约简 )。
(2)根据晶体晶胞的结构特点和有关数据,求算晶体的密度或晶体晶胞的体积或晶胞参数 a(晶胞边长 )对于立方晶胞,可建立如下求算途径:n×M得关系式:ρ=a3×N A (a 表示晶胞边长,ρ表示密度,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n 表示 1 mol 晶胞所含基本粒子或特定组合的物质的量,M 表示摩尔质量 )。
2023年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真题解题策略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作为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2023年高考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解题策略,并结合真题进行讲解,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重点知识回顾在深入讨论解题策略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
物质结构与性质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或分子组成,原子是构成物质最基本的单位,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合而成的。
2.元素与化合物: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的。
3.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
4.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发生组成变化时自身所表现的性质,如密度、熔点等;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的性质,如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新的物质等。
解题策略针对物质结构与性质这一考点,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题策略:1. 理解题目要求首先,我们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
分析题目中所提到的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键词,看清楚题目是要求我们解答什么。
2. 确定解题思路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解题思路。
例如,如果题目要求我们分析某种物质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先根据该物质的成分和结构来分析其性质,然后再根据已知的性质来推测其结构。
如果题目要求我们判断某种物质的性质,我们可以根据已知的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来进行推理。
3. 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运用相关知识对题目进行分析。
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例如给出某种物质的结构式或已知的性质,我们可以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进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在分析时要注意综合运用相关的化学概念和原理,不要仅凭直觉进行判断。
4. 结合实际例题进行讲解下面我们结合一道实际的高考化学真题来进行讲解,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解题策略。
化学中考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总结与解题思路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科学,而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是化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化学中考试中,了解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以及分析解题的思路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进行总结,并提供解题思路,帮助读者在考试中取得良好成绩。
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总结1. 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中,电子则在核外环绕。
2. 周期表: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在周期表中,能够看出元素的周期性规律。
具有相似性质的元素位于同一垂直列,即同一族。
3. 分子结构:分子是由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结构单元。
分子结构的稳定性来自于共价键的强度。
4. 结构与性质关系: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有密切联系。
例如,分子的极性和分子间力决定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气体的沸点和凝固点。
5. 离子与化合物: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电的原子或分子,化合物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
6. 酸碱性:酸是能够释放H+离子的物质,碱是能够释放OH-离子的物质。
酸碱反应以及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二、解题思路1. 阅读题目: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和限制条件。
2. 分析物质结构与性质:根据题目要求,分析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确定影响性质的要素。
3. 运用相关知识与规律:根据已有的化学知识和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4. 进行分析与计算: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分析,得出结论或解答问题。
5. 检查答案:检查答案的准确性和合理性,确保解题过程和结果正确无误。
三、案例分析假设题目要求是分析硫酸铜溶液的性质和结构,请回答以下问题:1. 硫酸铜的分子式和结构是什么?为什么硫酸铜能溶解在水中?根据硫酸铜的名称可知,它的分子式为CuSO4。
硫酸铜分子是由一个铜离子(Cu2+)和一个硫酸根离子(SO4^-2)组成的。
硫酸铜能溶解在水中是因为水分子可以与硫酸根离子形成氢键,使硫酸铜分子分散在水溶液中。
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试题分析及有效复习策略探讨张云燕(安徽省马鞍山市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㊀243000)摘㊀要: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在高考试题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ꎬ该模块高考试题的分析与有效复习对于学生理解元素周期律㊁化学键以及物质性质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为此ꎬ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高考试题进行了分析ꎬ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复习策略ꎬ希望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关键词:物质结构与性质ꎻ高考试题ꎻ复习ꎻ分析ꎻ高中化学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0)28-0101-02收稿日期:2020-07-05作者简介:张云燕(1980.11-)ꎬ女ꎬ硕士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㊀㊀«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课程设计ꎬ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物质构成规律ꎬ加深学生对于原子和分子的学习理解ꎬ在高中化学必修二的教学基础上进行了内容的深入与扩展ꎬ有助于提高学生化学成绩.在此背景下ꎬ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情ꎬ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考试题的分析ꎬ并制定出有效的复习策略ꎬ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改模块知识的学习.㊀㊀一㊁«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试题分析1.试题类型以及考点分布通过分析近些年的高考化学试卷ꎬ可以看出ꎬ«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知识点考察范围并不大ꎬ而且发散性比较弱ꎬ考点呈现比较集中ꎬ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相对独立ꎬ是比较容易进行复习的.分析2013~2019年的高考化学试卷ꎬ«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知识点考察主要以填空题为主ꎬ少数情况下会有计算题出现ꎻ在高考化学试卷中出现的高频考点包括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㊁共价键㊁杂化轨道类型㊁电负性㊁晶胞化学式及配位数推断以及晶体密度㊁体积以及质量间计算等ꎬ尤其是其中的电负性以及原子轨道排列式ꎬ是近些年高考化学的必考知识点ꎬ应该重点关注ꎬ争取拿分.2.试题特点以及难易程度从近些年的高考化学试卷中所表现出来的题目设计规律来看ꎬ对于«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知识点的考查基本上都源于教材ꎬ并且要高于教材ꎬ涉及到的考查知识点并不多ꎬ并且难度适中ꎬ通过有效的复习和知识点梳理都可能完成高效的复习ꎬ达到复习目的ꎬ在考试中获得分数.例如ꎬ2017年高考理综合全国卷Ⅰ中的35题[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钾和碘的相关化合物在化工㊁医药㊁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K的焰色反应呈紫红色ꎬ其中紫色对应的辐射波长为nm.A.404.4㊀B.553.5㊀C.589.2㊀D.670.8㊀E.766.5该题考察了学生对于波长范围的记忆ꎬ题目设置简单易懂ꎬ无需做过多的题目分析ꎬ学生只要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牢记紫色波长的范围在400~435nm范围之间即可作出正确的解答ꎬ解题过程十分容易ꎬ题目难度一般.学生在作«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试题时ꎬ要注意审题ꎬ找准题目中的关键词ꎬ例如本题中的 紫色 波长ꎬ而不是 红色 ꎬ该模块的知识点均属于基础的内容ꎬ是学生容易拿分的题目ꎬ但是也是学生容易因为审题不认真㊁知识点记忆不牢等而出现丢分的点.所以ꎬ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的时候ꎬ要通过大量的基础练习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点的印象ꎬ帮助学生进行记忆ꎬ坚实基础ꎬ争取在考试过程中拿到该得的分数.㊀㊀二㊁«物质结构与性质»有效复习策略1.精准把握教材ꎬ注重基础知识101高中化学教师在开展«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试题分析以及复习的过程中ꎬ要精准把握高中化学教材的深度与广度ꎬ准确定位考试方向以及考试大纲所设定的考查知识点ꎬ注重学生对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程度.首先ꎬ教师在制定详细的高中化学复习计划时ꎬ要将«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复习内容与高中化学必修内容摆在同样的高度上ꎬ要求学生给予其足够的重视ꎬ要在学生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的基础上ꎬ有针对性的制定专项复习计划ꎬ绝不能盲目的开展复习ꎬ随意的增减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ꎬ偏离复习的根本目的ꎬ使得复习内容杂乱无章ꎻ其次ꎬ教师要做好考试试题的分析工作ꎬ通过分析和讨论近些年的本地高考理综合试卷ꎬ找到具体的考试规律以及重点考点ꎬ然后进行标准化㊁规范化的复习ꎬ帮助学生掌握核心的考点.例如ꎬ在进行共价键的复习时ꎬ通过分析以往的高考试题以及考试大纲ꎬ可以发现考试的要求与范围只涉及到σ键和π键ꎬ而没有考到π键的相关内容ꎬ所以ꎬ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的时候ꎬ只需要着重进行讲解σ键和π键的知识点ꎬ而π键的知识内容可以作为补充进行简单带过即可.最后ꎬ教师要组成高考试题与复习研究小组ꎬ通过教学组化学教师的共同努力ꎬ总结考试经验ꎬ将试题类型进行汇总和分析ꎬ细化考点ꎬ发掘高考最新动态ꎬ从而确保复习工作可以高效㊁高质的落实.2.提高主干知识意识ꎬ建立复习体系高考化学试题中涉及的«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点ꎬ试题的设置难度适中ꎬ设置原则以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主ꎬ试题具有基础性㊁综合性以及灵活性等特点ꎬ但无论题型如何变化ꎬ其内在的考点是固定的ꎬ考查的是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和题目分析能力.所以ꎬ教师在帮助学生进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复习时ꎬ要带领学生回归教材本质ꎬ对教材中讲到的基础知识进行全面且细致的梳理ꎬ提高学生的主干知识意识ꎬ建立良好的复习体系.例如ꎬ教师在对«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知识点进行整理的过程中ꎬ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将主要的知识点进行汇总ꎬ凸出考试重点以及高频考点ꎬ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复习架构.如原子结构与性质的知识点总结ꎬ如图1.图13.增加习题练习ꎬ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对于«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复习而言ꎬ由于其涉及到的考试重点与高频考点并不多ꎬ而且试题难度适中ꎬ大多数学生通过有效的复习都可以答对ꎬ但是在遇到综合题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错误.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于该模块的知识点掌握程度有限ꎬ并且运用知识点的能力不足所导致.所以ꎬ教师在进行复习教学的过程中ꎬ要帮助学生将主要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化㊁细致化的整理ꎬ并在第一轮全面复习完成以后ꎬ将往年的各地区的有关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高考真题整理出来ꎬ制作成专项练习试卷ꎬ让学生进行作答ꎬ然后教师需要在阅卷的过程中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知识薄弱点ꎬ再进行二次的专项复习教学以及错题解析等ꎬ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ꎬ并且找到正确的复习方法.同时ꎬ教师要通过多渠道去收集和整理经典的试题ꎬ增加学生的课堂练习ꎬ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与考试内容ꎬ并且逐渐形成良好的复习习惯ꎬ可以自主的进行课后练习ꎬ巩固课堂复习过的知识点ꎬ有效提高复习效率与质量ꎬ有助于学生的化学成绩提高.综上所述ꎬ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试题难度适当ꎬ考察题型以填空题为主ꎬ主要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与运用情况.为此ꎬ教师在开展专项复习的时候ꎬ要立足于教材ꎬ从教材出发ꎬ注重教导学生基础知识ꎬ并且提高其主干知识意识ꎬ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知识体系ꎬ同时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相关知识点ꎬ实现高效复习的目的ꎬ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㊀㊀参考文献:[1]迟慧娜.高中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试题分析及有效复习策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ꎬ2019.[2]蒲亚芹.高中化学选修3模块«物质结构与性质»教学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3]付光.突破«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复习[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ꎬ2017(5):40.[4]陈芳.«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高考总复习教学方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ꎬ2017(12):36-37.[5]杜仕科.精研高考试题ꎬ预测高考走向ꎬ剖析物质结构与性质[J].读书文摘ꎬ2016(10):224-225.[6]贾红梅.例谈«物质结构与性质»高考复习策略[J].高中数理化ꎬ2018(22):44-45.[责任编辑:季春阳]201。
物质结构与性质解题策略作者:王晓斌来源:《考试与评价》2018年第11期【摘要】从历年的高考中可以发现,物质结构与性质内容的相关考题几乎是每年都有涉及,而部分内容并不属于教学重点,但是会作为一项基础性内容进行考察。
从整体的分数比例来看,大概在二十分左右,分数比例不是很大,但是每年都会考。
因此对该种类型的题目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探索其解题思路和常用方法,对于学生理综成绩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题目实例,进行物质结构与性质解题策略的探讨,希望本文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物质物质结构物质性质解题策略一、探讨物质结构与性质解题策略的意义在教学课程安排中,物质结构与性质课程其实是一门选修形式出现的课程,该部分内容对于学生而言,入门可能会比较难,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应用的也不是特别多,所以没有作为课程重点。
但是该部分内容有一定规律可探索,只要真切地理解,然后经过仔细的复习,一般情况下都能轻易地进行解答,所以得分也不会特别难,因此对该种试题解题思路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物质结构与性质的概述从历年的考试情况和教学大纲来看,物质结构与性质不是必考内容,但是作为了一种常考内容的形式频繁的出现在高考考试中,选择题和填空题是物质结构与性质考试的常见题型,其实元素周期表是属于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周期表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其中包含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以及基本概念,如同位素、电子式、结构式、键与分子的极性等知识点;而填空题常则是主要以推断为主,试题首先要求推断出各元素,然后对它们之间形成的物质进行整合,再对它们提出问题,命题者可考查基本概念,如电子排布式、轨道式、电离能、电负性、杂化方式以及空间构型等三、物质结构与性质解题策略探讨1.利用元素周期表的编排结构解题例1: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顺序是按照其所包含的电子数目进行排列的;B 化学元素周期表有16个纵行,即有16个族;C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一定是同族元素;D 电子层数相同的粒子,其对应的元素肯定属于同一个周期首先,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按照原子系数数目由低到高进行排列的;其次Be和He2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2,但它们却不是同一族;对于Ne和Na+ 来说,它们的电子层数虽然相同,但对应元素却不是同一个周期,正确答案为 A。
物质结构与性质解题策略纵观近几年各地高考试题,对本专题考查呈现率几乎达100%。
题型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类。
元素周期表属于必修部分内容,常以选择命题。
选修3的内容属于选考内容,在新课改的高考试题中,常在II卷中以选择或填空命题。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周期表的结构,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以及基本概念,如同位素,电子式,结构式,键与分子的极性等知识点;填空题常以推断的方式出现,试题首先要求推断出各元素,然后对它们之间形成的物质进行整合,再对它们提出问题,命题者可考查基本概念,如电子排布式,轨道式,电离能,电负性,杂化方式以及空间构型等,也可联系必修一、选修四或选修五的内容进行考查,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盐类的水解,有机物中C原子的杂化等。
预测2013年对本专题的考查将继续以选择和填空出现,命题可能采取结合新科技,新能源等社会热点为背景,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如元素周期律的变化规律,晶体类型的判断与性质等,同时对整个高中化学整合的考查也不容忽视,因为这样可以很好地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同时增加了试题区分度。
【考点再现】1.考查元素周期律对物质性质递变的应用: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H4比CH4稳定B.O2-半径比F-的小C.Na和Cs属于第IA 族元素,Cs 失电子能力比Na 的强D.P和As属于第VA 族元素,H3PO4酸性比H3 AsO4的弱2.考查“位—构—性”的关系:例2:元素X、Y和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3;X、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Y和Z 在同一周期。
下列有关推测正确的是()A.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合物XYB.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XZC.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D.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YZ33.考查构成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及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例3: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
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A.sp,范德华力B.sp2,范德华力C.sp2,氢键D.sp3,氢键解析:由“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知,B原子为sp2杂化,又因分子中存在羟基,故分子间存在氢键。
答案:C4.考查由性质或结构推断物质:例4: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结构信息如下表。
氢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C单质常温、常压⑴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写出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____ 。
⑵写出C单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与C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的pH 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⑶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晶体的硬度(填“大于”、“小”),其理由是____ 。
⑷A、B两元素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写元素符号) 。
写出证明这一结论的一个实验事实___ 。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物质的性质或结构可进行推断,元素A,由“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可直接确定为硫元素。
元素B,“原子的M层有1个未成对的p电子”则可能为[Ne]3s23p1或[Ne]3s23p4,又“单质常温、常压下是气体,能溶于水”,则应为Cl。
元素C,根据物质的性质,“银白色、焰色为黄色”,则肯定为Na;元素D,“原子最外层电子层上s电子数等于p电子数”,则可能为1s22s22p2(C元素)或是1s22s22p62s22p2(Si元素),它们可以分别形成金刚石和晶体硅,且熔、沸点均很高,则均符合题意。
能准确推断上述元素后,问题的回答并可顺利解决。
答案:⑴第三周期ⅦA 1s22s22p63s23p4⑵2Na+2H2O=2NaOH+H2↑ 大于⑶大SiO2是原子晶体(或小CO2是分子晶体)⑷Cl 高氯酸的酸性大于硫酸的酸性或氯化氢稳定比硫化氢强5.以推断的形式综合考查:例5:已知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A<B<C<D <E。
其中A、B、C是同一周期的非金属元素。
化合物DC的晶体为离子晶体,D的二价阳离子与C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AC2为非极性分子。
B、C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它们同族相邻周期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
E的原子序数为24,ECl3能与B、C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
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问题:(答题时,A、B、C、D、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1)A、B、C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 。
(2)B的氢化物的分子空间构型是。
其中心原子采取______杂化。
(3)写出化合物AC2的电子式___;一种由B、C组成的化合物与AC2互为等电子体,其化学式为_______。
(4)E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 ,ECl3形成的配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稀溶液与D的单质反应时,B被还原到最低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元素推导,涉及电离能,空间构型,杂化方式,电子式,等电子体,核外电子排布式以及氧化还原反应书写等知识点。
A、B、C位于同一周期的三种非金属元素,且B、C在同族中氢化物的沸点最高,可以推断其中含有氢键,由此推测A、B、C位于第二周期的元素,又D的二价阳离子与C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结构,则说明D为Mg。
由AC2为非极性分子,可推知为CO2,B元素则为N。
24号的E则为Cr元素。
(1)同一周期第一电离能具有增大的趋势,但由于N具有半充满结构,因而第一电离能最大,即为C<O<N;(2)B的氢化物即为NH3,中心氮原子采取sp3采化,由于有一对孤对电子,所以NH3应为三角锥形;(3)AC2即为二氧化碳,电子式中碳以二对电子分别和两边的氧共用;等子电子体的概念中要明确两点:原子数相等,价电子数相同。
(4)24号Cr要注意核外电子的特殊性,即d电子为半充满的稳定结构排布,即[Ar]3d64s1。
根据题目中所给信息,CrCl3的配体为NH3和H2O,两者之比为2:1,又总配体为6,则NH3为4个,H2O 为2个,又Cl为外界,则配合物不难写出为[Cr(NH3)4(H2O)2]Cl3。
(5)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NO3,还原为最低价时应为-3价,即NH4NO3,D的单质即Mg,应被氧化成Mg2+,然后根据化合价升除总值进行配平即可。
【答案】(1)C<O<N (2)三角锥形sp3 (3)N2O (4)1s22s22p63s23p63d54s1(或[Ar] 3d54s1)[Cr(NH3)4(H2O)2]Cl35)4Mg+10HNO3=4Mg(NO3)2+NH4NO3+3H2O【专题训练】1.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热稳定性:H2O>HF>H2S ②原子半径:Na>Mg>O③酸性:H3PO4>H2SO4>HClO4④结合质子能力:OH->CH3COO->Cl-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2.在基态多电子原子中,关于核外电子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最易失去的电子能量最高B.电离能最小的电子能量最高C.p轨道电子能量一定高于s轨道电子能量D.在离核最近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最低3.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的原子质量数为A,含N个中子,它与1 H原子组成H m X分子,在agH m X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A-N+m)molB.(A-N)molC.(A-N)molD.(A-N+m)mol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除零主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除短周期外,其它周期均为18种元素C.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的元素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HF、HCl、HBr、Hl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CS2、H2O、C2H2都是直线型分子6.根据表1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表1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A.氢化物的沸点为H2T<H2RB.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为L<QC.M与T形成的化合物具有两性D.L2+与R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7. 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m X a+与n Y b-得,m+a=n-bB.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X一定大于H n Y8.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⑤>④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9.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①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②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③金刚石、SiC、NaF、NaCl、H2O、H2S晶体的熔点依次降低④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肯定没有离子键⑤CaTiO3晶体中(晶胞结构如图所示)每个Ti4+和12个O2-相紧邻⑥SiO2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与两个氧原子以共价键相结合⑦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⑧氯化钠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A.①②③⑥B.①②④C.③⑤⑦D.③⑤⑧10.砷化镓属于第三代半导体,它能直接将电能转变为光能,砷化镓灯泡寿命是普通灯泡的100倍,而耗能只有其10%,推广砷化镓等发光二极管(LED)照明,是节能减排的有效举措,已知砷化镓的晶胞结构如右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选填序号)。
A.砷化镓晶胞结构与NaCl相同B.第一电离能:As>GaC.电负性:As>GaD.砷和镓都属于p区元素E.半导体GaP、SiC与砷化镓为等电子体(2)砷化镓是将(CH3)3Ga和AsH3用MOCVD方法制备得到,该反应在700℃进行,反应的方程式为:。
AsH3空间形状为:(CH3)3Ga中镓原子杂化方式为______ 。
(3)Ga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
(4)AsH3沸点比NH3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 X、Y、Z、Q、E五种元素中,X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Y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是地壳内含量(质量分数)最高的元素,Q的核电荷数是X 与Z的核电荷数之和,E在元素周期表的各元素中电负性最大。
请回答下列问题:(1)X、Y的元素符号依次为_____ 、_____ ;(2)XZ2与YZ2分子的立体结构分别是_____ 和_____ ,相同条件下两者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 (写分子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3)Q的元素符号是,它属于第周期,它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在形成化合物时它的最高化合价为_____ ;(4)用氢键表示式写出E的氢化物溶液中存在的所有氢键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