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基斯 中国服装史教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80.42 KB
- 文档页数:21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一、引言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和民俗内涵。
本文旨在向读者介绍中国传统服饰,并提供一个针对传统服饰的教案。
通过这个教案,读者将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起源、演变和特点,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传统服饰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二、背景知识1. 中国传统服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传统服饰的分类和特点3. 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服饰差异三、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认识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服饰差异;3. 学会欣赏传统服饰的美学价值。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中国传统服饰的美丽和多样性,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汉服、唐装、宋装等不同时代的代表性服饰。
3. 分析不同地区和民族的传统服饰差异,比如汉族、满族、藏族、傣族等。
4. 引导学生讨论传统服饰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理解他人的意见。
5.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服饰展览或实地考察,让他们近距离接触传统服饰,感受其独特之美。
6. 设计服装DIY活动,让学生动手制作传统服饰或服饰配饰,体验传统技艺和文化魅力。
7. 结语: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强调传统服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五、教学资源和评估方式1. 教学资源:- 图片和图片展示设备- 传统服饰的实物或图片- 相关书籍和资料- 服装DIY所需的材料和工具2. 评估方式:- 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学生对于传统服饰的认识和理解- 学生的作品和表现六、拓展练习1. 阅读相关文章,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制作服饰展示墙,将学生制作的服饰作品展示出来,与其他同学共同分享。
3. 邀请专家或传统服饰从业者来校进行讲座或示范,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服饰的制作工艺和技巧。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其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有了更好的认识。
都基斯中国服装史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服装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掌握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服装风格及代表作品3. 认识中国服装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和影响4.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二、教学内容1. 中国服装的起源和发展概况2. 夏商周时期的服装特点3. 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风格4. 秦汉时期的服装演变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风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服装特点和代表作品2. 难点:中国服装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和影响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服装的发展历程和特点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服装风格及代表作品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中国服装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和影响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服装展览,增强直观感受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中国服装的起源和发展概况,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分别讲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等时期的服装特点和代表作品3. 分析:分析中国服装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和影响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中国服装文化的认识和感受5. 实地考察: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服装展览,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作业批改: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4. 实地考察报告:评估学生在实地考察中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全面的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
2. 图片资料:收集各个历史时期的服装图片,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3. 视频资料:寻找相关服装史的纪录片或视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博物馆和展览:利用周边的博物馆和展览资源,为学生提供实地考察的机会。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中国服装的起源和发展概况2. 第二周:讲解夏商周时期的服装特点3. 第三周:讲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风格4. 第四周:讲解秦汉时期的服装演变5. 第五周:讲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风貌6. 第六周:分析中国服装文化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和影响7. 第七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实地考察九、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评估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一、引言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多样性。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服饰,不仅可以增进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历史意识。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掌握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款式、特点和样式。
3. 提升学生对传统服饰的欣赏和辨识能力。
4. 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
三、教学内容1. 中国传统服饰的起源和发展1.1 华夏服饰的起源1.2 历代朝代的服饰演变1.3 中国传统服饰的地域特色2. 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款式和特点2.1 男性服饰2.1.1 童装2.1.2 成人男装2.1.3 外套和配饰2.2 女性服饰2.2.1 童装2.2.2 成人女装2.2.3 外套和配饰3. 中国传统服饰的样式3.1 长袍和袍服3.2 羽衣和补子3.3 褂子和对襟衫3.4 裙子和旗袍四、教学方法和步骤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自主发现、观察和探索,引导他们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演讲和展示邀请专家或资深爱好者进行演讲,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款式、特点和样式,并展示真实的服饰。
3. 视频欣赏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源,展示中国传统服饰在历史时期和不同地域的演变和发展。
4. 课堂活动4.1 设计服饰学生可以根据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理解和创意,设计出自己独特的服饰样式,并进行展示和分享。
4.2 模特展示学生可以分组选择一种中国传统服饰,设计并制作对应服饰的模特秀,并进行表演和评选。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通过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参与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对中国传统服饰的了解和兴趣。
2. 作品展示评估根据学生的设计作品和模特表演,评估他们对中国传统服饰样式的把握和创新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传统手工艺品展览,亲身感受中国传统服饰的历史价值和工艺美学。
中国传统服饰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2、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辨别不同时期的传统服饰。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中国传统服饰各个时期的典型款式和特点。
(2)传统服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2、难点(1)如何让学生理解传统服饰背后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2)如何引导学生将传统服饰与现代时尚相结合,进行创新设计。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脉络。
2、图片展示法展示大量的传统服饰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其魅力。
3、视频欣赏法播放相关的纪录片或影视作品,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学习。
四、教学过程1、导入(1)展示一组现代时尚服饰和中国传统服饰的对比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问学生对传统服饰的了解程度和看法,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2、知识讲解(1)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历程先秦时期:介绍商周时期的上衣下裳和深衣,强调其形制和礼仪规范。
秦汉时期:讲解秦汉时期的袍服和曲裾深衣,以及服饰的色彩和图案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阐述这一时期的衫、袍、裤褶等服饰的变化,以及受到少数民族服饰影响的情况。
隋唐时期:重点介绍隋唐时期的华丽服饰,如襦裙、半臂、披帛等,以及服饰文化的开放与融合。
宋元时期:讲解宋代的窄袖长袍和元代的质孙服等,体现民族融合对服饰的影响。
明清时期:介绍明清时期的官服、常服和民间服饰,如旗袍、马褂等。
(2)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形制多样:从上衣下裳到袍服、裙装等,展现了丰富的款式和变化。
色彩丰富:不同的颜色在传统服饰中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如红色代表喜庆、黄色代表尊贵等。
图案精美:传统服饰上的图案常常蕴含着吉祥、美好的寓意,如龙凤、牡丹等。
材质讲究:丝绸、棉布、麻布等不同材质的运用,体现了服饰的品质和档次。
都基斯中国服装史教案第一章:中国服装史概述1.1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服装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掌握中国服装的发展历程及特点3.理解中国服装史的文化内涵1.2 教学内容1. 中国服装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2. 中国服装的起源与发展3. 中国服装的特点与分类4. 中国服装史的文化内涵1.3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中国服装史的意义与价值2. 讲解与演示:中国服装的发展历程及特点3. 案例分析:中国服装史的文化内涵4. 小组讨论:研究中国服装史的方法与技巧第二章:原始社会与夏商周时期的服装2.1 教学目标1.了解原始社会与夏商周时期的服装特点2.掌握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过程3.理解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的关联2.2 教学内容1.原始社会服装的特点与制作方法2.夏商周时期服装的演变与风格3.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制度的关联2.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原始社会与夏商周时期的服装风貌2.讲解与演示: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与演变3.案例分析: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制度的关联4.小组讨论:对这一时期服装的认知与理解第三章:秦汉时期的服装3.1 教学目标1.了解秦汉时期的服装特点2.掌握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过程3.理解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3.2 教学内容1.秦汉时期服装的特点与制作方法2.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与风格3.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3.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秦汉时期服装的魅力2.讲解与演示: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与演变3.案例分析: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4.小组讨论:对这一时期服装的认知与理解第四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4.1 教学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服装特点2.掌握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过程3.理解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4.2 教学内容1.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的特点与制作方法2.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与风格3.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4.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魏晋南北朝时期服装的风格特色2.讲解与演示: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与演变3.案例分析: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4.小组讨论:对这一时期服装的认知与理解第五章:隋唐五代时期的服装5.1 教学目标1.了解隋唐五代时期的服装特点2.掌握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过程3.理解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5.2 教学内容1.隋唐五代时期服装的特点与制作方法2.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与风格3.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5.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隋唐五代时期服装的华丽风貌2.讲解与演示: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与演变3.案例分析: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4.小组讨论:对这一时期服装的认知与理解第六章:宋元时期的服装6.1 教学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服装特点2.掌握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过程3.理解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6.2 教学内容1.宋元时期服装的特点与制作方法2.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与风格3.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6.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宋元时期服装的多元风貌2.讲解与演示: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与演变3.案例分析: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4.小组讨论:对这一时期服装的认知与理解第七章:明清时期的服装7.1 教学目标1.了解明清时期的服装特点2.掌握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过程3.理解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7.2 教学内容1.明清时期服装的特点与制作方法2.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与风格3.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7.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明清时期服装的保守与创新2.讲解与演示: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与演变3.案例分析: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4.小组讨论:对这一时期服装的认知与理解第八章:近代中国的服装变革8.1 教学目标1.了解近代中国服装的变革过程2.掌握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与影响3.理解这一时期服装变革的原因与意义8.2 教学内容1.近代中国服装的变革过程与特点2.这一时期服装的影响与演变3.这一时期服装变革的原因与意义8.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近代中国服装的变革与挑战2.讲解与演示:这一时期服装的变革过程与特点3.案例分析:这一时期服装的影响与演变4.小组讨论:对这一时期服装变革的认知与理解第九章:现代中国服装的发展9.1 教学目标1.了解现代中国服装的特点与趋势2.掌握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过程3.理解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9.2 教学内容1.现代中国服装的特点与趋势2.这一时期服装的演变与风格3.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9.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现代中国服装的创新发展2.讲解与演示:这一时期服装的特点与演变3.案例分析:这一时期服装与社会文化的关联4.小组讨论:对这一时期服装的认知与理解第十章:中国服装史的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1.总结中国服装史的主要内容与特点2.理解中国服装史的价值与意义3.展望未来中国服装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1.中国服装史的主要内容与特点2.中国服装史的价值与意义3.未来中国服装的发展趋势10.3 教学活动1.引入话题:中国服装史的总结与展望2.讲解与演示:中国服装史的主要内容与特点3.案例分析:中国服装史的价值与意义4.小组讨论:对未来中国服装发展的预测与展望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服装史十个时期的内容,涵盖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中国服装的发展历程。
《中国服装史》教学方案一、教师简介二、教学大纲(一)、大纲说明1、适用对象2004 级服装工艺与设计专业学生2、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服装工艺与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属于必修课程。
3、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本课程讲授中国服装史知识,通过介绍各历史时期各个区域的服装的特点、风格、工艺及演变发展的过程,使学生了解服装的历史与现状,开阔视野积累知识,能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提高审美眼光和设计思想水平。
4、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重点: 唐、宋、明、清各历史时期的服饰状况和特征(尤以唐代为主)难点: 服饰起源的探索(各种说法);服饰专业术语的理解;服饰发展内涵的理解.(二)、各章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名称学时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和难点主要教学内容第一章衣服的起源了解衣服的起重点是衣服原衣服起源的说法:蔽体说、巫术第二章衣服原料的发展2 源情况和面料的发展状况 ,要料的发展 ; 对衣服起源的几说、乞求丰收说等;苎麻等原料的发展及几种刺绣的出现。
第三章古代的刺绣求学生理解即种说法的理解可了解掌握古代冕服的组成; 冕服的三大组成部分;冕冠的组第四章古代的章服 2 的章服制度,特难点是冕服图成;薰衣的组成;下裳的组成;各制度别是冕服的形成及用途案的象征意义图案的象征意义.第五章古代的制衣学了解掌握古代制衣官吏的和制衣官吏的构成官吏和组织生的制衣官吏和组织机构组成制衣官吏的组织构成种类机构自学组织机构部分或是种类了解掌握中国重点是唐宫、汉室皇族服饰特点第六章皇室衣装10 各个历史朝代的皇室家族的明宫和清室;难点是武则天唐宫皇族服饰特点(奢侈)明宫皇族服饰特点服饰特征补服的形成清室皇族服饰特点第七章古代的军服 2 了解掌握古代军服的款式和军服的款式(两当)军服的特点用途特征军服的用途(作战)春秋战国服饰的演变历程及其特色秦汉服饰的演变历程及其特色重点是隋唐元魏晋南北朝服饰的演变历程及了解掌握历代明清服饰的演其特色第八章历代的服饰演变14 服饰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各个变; 难点是各历史朝代服饰隋唐五代服饰的演变历程及其特色过程所展现的变化的线索及宋代服饰的演变历程及其特色特征其继承语发展元代服饰的演变历程及其特色关系明代服饰的演变历程及其特色清朝服饰的演变历程及其特色清之后的变革第九章历代妇女发 1 了解掌握历代唐宋明清四个历代妇女服饰的发式与饰物变式与饰物妇女服饰的发朝代妇女服饰化(唐宋明清四个朝代为重点)式与饰物变化的发式与饰物变化第十章古代的面饰了解掌握古代原始社会面饰历代面饰与纹身的演变过程及与纹身 1 的面饰与纹身与纹身的含义寓意的演变过程及及用途寓意第十一章古代男子了解掌握各个周代男子冠制历代男子冠制特征及发展变化;的冠制 1 朝代古代男子特征; 各朝代首服的种类及其不同用的冠制特征及唐宋明清代四途;皇族官宦和普通民众首服的发展变化代男子冠制特区别等征了解掌握各个周代男子履制历代男子履制特征及发展变化; 第十二章古代的履 1 朝代古代男子特征; 各朝代履制的种类及其不同用制的履制特征及唐宋明清代四途;皇族官宦和普通民众履制的发展变化代男子履制特区别等征三、总体教学安排(一)本学期教学周数:17 周(二)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分配与时间安排: 本课程为理论课程(34 学时)(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方法:理论讲授为主,启发、引导手段: 多媒体教学(课件演示贯穿始终),增强学生直观性。
都基斯中国服装史教案第一章:中国服装史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服装史的研究对象与方法掌握中国服装的发展历程及特点认识中国服装史的重要人物与著作1.2 教学内容中国服装史的定义与研究方法中国服装的起源与发展中国服装的主要特点与风格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服装史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服装史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小组讨论:分析中国服装史的重要人物与著作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服装史的基本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重要人物与著作的理解程度第二章:中国传统服饰文化2.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掌握中国传统服饰的分类与特点认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节日与场合2.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内涵与特点中国传统服饰的分类与特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节日与场合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传统服饰的分类与特点小组讨论:分析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节日与场合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的特点与场合的理解程度第三章:中国传统服饰的工艺与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服饰的工艺与技术掌握中国传统服饰的主要制作工艺与技术认识中国传统服饰工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3.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服饰的主要制作工艺与技术中国传统服饰工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服饰工艺技术的保护与传承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传统服饰工艺技术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传统服饰的主要制作工艺与技术小组讨论:分析中国传统服饰工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工艺技术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工艺技术的传承与发展的理解程度第四章:中国近现代服装史4.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发展脉络掌握中国近现代服装的主要特点与风格认识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重要事件与人物4.2 教学内容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发展脉络中国近现代服装的主要特点与风格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重要事件与人物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发展脉络及特点小组讨论:分析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重要事件与人物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近现代服装史的特点与事件的理解程度第五章: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5.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掌握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主要特点与趋势认识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重要企业与品牌5.2 教学内容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主要特点与趋势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重要企业与品牌5.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小组讨论:分析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重要企业与品牌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现代服装产业的特点与企业第六章:中国传统服饰的图案与寓意6.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分类与特点掌握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寓意与象征认识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文化价值6.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分类与特点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寓意与象征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文化价值6.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分类与特点小组讨论:分析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寓意与象征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寓意与象征的理解程度第七章:中国传统服饰的配饰与装饰7.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种类与特点掌握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搭配方法认识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文化意义7.2 教学内容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种类与特点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搭配方法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文化意义7.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种类与特点小组讨论:分析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搭配方法与文化意义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服饰配饰与装饰的种类与搭配方法的理解程度第八章: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8.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形成与发展掌握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主要特点认识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代表人物与作品8.2 教学内容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主要特点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代表人物与作品8.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小组讨论:分析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主要特点与代表人物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现代服装设计风格与流派的特点与代表人物的理解程度第九章:中国服装产业的市场与趋势9.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主要竞争策略与市场分析认识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机遇与挑战9.2 教学内容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主要竞争策略与市场分析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机遇与挑战9.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小组讨论:分析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主要竞争策略与市场分析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服装产业市场的现状与趋势的理解程度第十章:中国服装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0.1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服装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掌握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法与途径认识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代表人物与案例10.2 教学内容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法与途径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代表人物与案例10.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意义与价值讲授与展示: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及方法小组讨论:分析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代表人物与案例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认识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对中国服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方法与案例的理解程度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至第五章的内容涵盖了对中国服装史的基本了解和认识,包括概述、传统服饰文化、传统服饰工艺与技术、近现代服装史和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
汉服的起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汉服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掌握汉服的特点和传统服饰的搭配;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掌握汉服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理解汉服的特点和传统服饰的搭配;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汉服的外观特点,引起学生对汉服的兴趣。
2. 概念讲解(15分钟)讲解汉服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包括汉服的起源、发展和演变过程,以及不同朝代的服饰特点和演变。
3. 重点讲解(20分钟)详细介绍汉服的特点,包括面料、款式、颜色等方面的特点,并讲解传统服饰的搭配方法和礼仪。
4. 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不同朝代的汉服样式和特点,让学生对汉服的发展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
5. 分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汉服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以及汉服对现代服饰的影响。
6. 总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汉服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的价值。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讨论,评价他们对汉服起源和发展历史的理解程度。
2. 作业评价布置作业让学生对汉服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通过作业评价学生对汉服的认识和了解程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汉服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传统文化也有了更多的兴趣和了解。
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汉服和传统文化。
中外服装史和服装材料学教学设计一、前言服装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了解服装史对于理解人类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服装材料学也是服装设计的基础,掌握其知识可以提高设计的质量。
因此,本文将介绍中外服装史和服装材料学教学设计。
二、中外服装史2.1 中国服装史中国的服装史可以追溯到距今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服饰文化不仅是一个精深且博大的学问现象,也反映了中国文化发展的长短窄较。
在不同的朝代中,服装风格的变化与时俱进,符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审美需求。
例如,唐朝时期,服装具有文人雅士气质,衣袂长裾,流线贴身,彰显出尊重知识分子的恭敬。
2.2 西方服装史西方的服装文化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帝国时期。
在中世纪,欧洲的服装风格主要由教会和贵族统领。
在文艺复兴时期,服装风格日趋丰富多彩,在华丽的宫廷和壮观的巡游活动中尤为显著。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服装的生产和设计变得更加精细和专业。
2.3 服装史对于服装设计的影响了解中外服装史对于服装设计有着很大的帮助。
首先,服装史可以给服装设计师提供灵感和创意。
其次,服装史可以让设计师更好地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下的审美趣味,这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把握受众的需求和喜好。
三、服装材料学教学设计3.1 教学目的•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服装材料的性质和特点;•熟练掌握服装材料的分辨、检测和选择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挑选合适的材料。
3.2 教学内容•材料的分类和性质:介绍服装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如棉、麻、丝、毛等)和化学纤维材料(如涤纶、锦纶、氨纶等)。
•材料的检测和分辨方法:介绍常见的检测方法,如拉力试验、织物密度等,并培养学生的分辨能力。
•不同材料的特点和选用方法:根据设计项目的需求,介绍哪些材料适用于哪些服装和场合,并通过实践让学生练习选择合适的材料。
3.3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通过介绍材料的分类、性质和检测方法等,让学生了解材料的基本知识;•实践教学:通过实际制作简单的服装,让学生掌握材料选择和使用的技巧;•课程设计:组织学生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设计不同的服装,并在设计过程中挑选合适的材料。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汉服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
2. 认识汉服的种类、特点及其在历史时期的变化。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对象大班幼儿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准备1. 汉服图片、视频资料。
2. 汉服实物(如汉服、汉帽等)。
3. PPT课件。
4. 白板、粉笔、黑板擦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展示汉服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2)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汉服的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
2. 认识汉服(1)教师展示不同朝代的汉服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汉服的特点。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汉服的种类、特点及其在历史时期的变化。
3. 汉服实物展示(1)教师展示汉服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汉服有什么特点?”(2)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解汉服的制作工艺和材料。
4. 总结本节课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强调汉服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第二课时1. 汉服文化传承(1)教师展示汉服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如汉服摄影、汉服文化周等。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传承和弘扬汉服文化?2. 互动环节(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汉服文化知识竞赛,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汉服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3.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强调汉服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4. 课后作业(1)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汉服在各个朝代的特点和变化。
(2)学生尝试制作一份汉服文化手抄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汉服历史、种类、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汉服文化的魅力。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
中国中古服饰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中国中古服饰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中古时期的服饰特点和演变;2.学习中古时期不同社会阶层的服饰;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服饰的能力;4.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中国中古时期的服饰概述;2.不同社会阶层的服饰;3.互动讨论与小组报告。
三、教学步骤:1.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幅中国中古时期的画作,引发学生对中古时期服饰的思考和兴趣,让学生讨论画中人物的衣着和装饰品。
2.知识传授(25分钟):讲解中国中古时期服饰的特点和演变,包括不同朝代的服饰风格和用料等。
同时,介绍不同社会阶层(如皇室贵族、文人雅士、农民等)的服饰特点及其背后的文化含义。
3.互动讨论(20分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社会阶层,讨论该阶层的服饰特点和与其相关的文化内涵。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4.小组报告(2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鼓励学生以口头或视觉方式展示对该社会阶层服饰的理解和创意。
5.总结与拓展(1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中古时期服饰的主要特点,并与现代服饰进行对比,了解服饰的时代变迁和文化传承。
四、教学资源:1.图片和绘画作品:中国中古时期的服饰图片、绘画作品。
2.教材和参考资料:有关中国中古服饰的教材、参考书籍或网络资源。
五、教学评估:1.观察和记录学生对中古时期服饰的兴趣和参与程度;2.评估学生在讨论和小组报告中的表现,包括思维逻辑、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等方面;3.通过学生的总结和拓展部分,对他们对中古服饰的理解和应用进行评估。
六、教学延伸:1.组织参观博物馆或服饰展览,让学生亲身接触并观察中古时期的服饰;2.了解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中古服饰,与中国中古服饰进行对比分析;3.让学生制作中古服饰手工模型,展示其对中古服饰的理解和创意。
七、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以图片、讲解和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结合互动和个人表达,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中古服饰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服装的发展历程走秀教案教案标题:服装的发展历程走秀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服装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时期的服装风格和特点。
2. 学习如何进行服装走秀,包括走姿、表情和舞台表演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设计和展示自己的服装作品。
教案步骤:1. 引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服装的发展历程,并提出问题:你知道不同时期的服装有哪些特点和风格吗?2. 探究(15分钟)-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收集不同时期的服装图片和信息。
-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时期的服装进行介绍,包括该时期的特点、流行元素和代表性服装款式。
3. 讲解(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所选择的时期和服装款式。
- 教师补充相关知识,强调不同时期服装与社会背景、文化等的关联。
4. 实践(20分钟)- 学生们分成小组,选择一个时期的服装风格进行走秀表演。
- 每个小组设计自己的服装,包括服装款式、颜色和配饰等。
- 学生们练习走姿、表情和舞台表演技巧。
5. 展示(15分钟)-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服装走秀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评价。
- 学生们可以用英语进行介绍和评论,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6. 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总结服装的发展历程和走秀表演技巧。
- 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教案评估:-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
- 学生设计的服装作品和走秀表演的质量。
- 学生对不同时期服装特点和走秀技巧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 组织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探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服装发展历程。
- 鼓励学生进行服装设计比赛或展示活动,展示他们的创意和才华。
- 邀请专业人士或服装设计师来学校进行讲座或工作坊,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见解。
1《服装设计与服装史》教案教案课题第一章先秦服装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先秦服装情况教学重、难点1.人类着装的最初动机是什么?2.早期衣服佩饰的材料有哪几类?3.早期的中国冠服制度有哪些特点?4.深衣、胡服有何区别?课时 4 课时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服装起源●御寒说●遮羞说●异性吸引说●巫术说●劳动说●保护说●本能说★ 新课讲述第一节概述原始社会——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先秦服装,是中国服装史的奠基阶段,一些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均在此期间逐步走向成熟。
第二节中国早期服饰草裙兽皮披原始人的兽皮装缝制特征贯口衫其他着装形式佩饰12《服装设计与服装史》教案教案第三节周代趋于完备的冠服制度冕服冕服构成冕服上的纹饰——十二章夏商周时代,冕服将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绘之于衣,还将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绣之于裳。
图案纹样是基于现实主义的想象。
下面介绍一下这十二章纹绘绣于服装上的含义及象征性。
第四节春秋战国的深衣与胡服深衣胡服佩饰与襦裙戎装★ 课的结束教师小结学生实训思考几个重点、难点问题:1.人类着装的最初动机是什么?2.早期衣服佩饰的材料有哪几类?3.早期的中国冠服制度有哪些特点?4.深衣、胡服有何区别?训练以本章介绍的历史装为设计灵感来源,结合服装设计知识,设计两套现代服装。
课后反思:服装设计教学有两个难点,一是理解且会运用设计思维方法,二是丰富的设计素材积累。
服装史上的服装是人类文化的结晶,经过历史千锤百炼得到的瑰宝,是设计者的巨大财富,作为教师要很好的引导学生学习它。
- 23《服装设计与服装史》教案教案课题第二章秦汉服装教学目的了解和掌握秦汉服装教学重、难点1.汉代男服主要是什么?有何特点?2.女服为什么能承袭深衣?3.秦汉军服发展有哪些突破?课时 4 课时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公元前 221 年,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秦国——西汉——东汉汉武帝时,开辟了一条沟通中原与中亚、西亚文化、经济的大道——丝绸之路。
服装发展简史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服装的发展历史,从史前时期到现代时代的服装演变。
2. 掌握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特点和影响。
3. 培养学生对服装发展历史的兴趣和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介绍古代、中世纪和现代时期的服装发展特点。
难点:使学生理解服装发展与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关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
2. 包括古代时期、中世纪和现代时期不同服装图片和资料。
3. 试穿或模特展示不同时期服装的服装样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引起学生对服装发展历史的兴趣。
2. 提出问题:服装与时代、文化和地域的关系是什么?服装的变化又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二、古代服装1. 简要介绍古代不同文明和地区的服装特点。
2. 通过图片展示古代服装的样式和特点,让学生能够对比不同文明的服装。
三、中世纪服装1. 介绍中世纪时期欧洲的服装特点,着重介绍贵族和平民的服装差异。
2. 展示中世纪服装的样式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不同社会阶层的服装。
四、现代服装1. 介绍现代服装的发展历程,包括工业革命对服装生产的影响和服装风格的演变。
2. 展示不同时期流行的服装样式和特点,通过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的服装风格。
五、活动设计1. 安排学生试穿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样品,让他们亲身感受不同时期的服装风格。
2. 带领学生进行讨论,探讨服装变化与社会、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关系。
六、总结1. 综合讨论不同历史时期的服装发展特点,引导学生总结服装与历史、文化的关系。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服装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历史和时尚意识。
七、作业设计服装发展简史的思维导图或写一篇议论文,表达自己对服装与历史、文化关系的理解和见解。
认识历史服饰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服饰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掌握历史服饰的分类和特点。
3.培养学生对历史服饰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历史服饰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掌握历史服饰的分类和特点。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历史服饰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2.历史服饰的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关系。
四、教学内容1.历史服饰的发展历程(1)古代服饰古代服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的服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
古代服饰以华丽、富丽堂皇为主,如中国的龙袍、和服等。
(2)中世纪服饰中世纪的服饰以宗教和封建制度为主题,服饰简朴、朴素,反映了当时的信仰和社会结构。
(3)近现代服饰近现代服饰受到了工业革命和文化交流的影响,服饰风格多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国际交流。
2.历史服饰的分类和特点(1)男女服饰男女服饰在设计和风格上有很大的差异,反映了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的不同。
(2)宫廷服饰宫廷服饰是各国宫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文化。
(3)民族服饰不同民族的服饰风格各异,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民俗风情和文化传统。
3.历史服饰的鉴赏和欣赏通过对历史服饰的学习和了解,培养学生对历史服饰的鉴赏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和文化素养。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历史服饰的发展历程和特点,使学生了解历史服饰的基本知识。
2.实物展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历史服饰,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服饰的风采和魅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3.讨论法通过讨论历史服饰的分类和特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4.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制作历史服饰,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历史服饰的魅力和风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讲解历史服饰的发展历程和特点通过讲解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服饰的特点,使学生了解历史服饰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3.实物展示历史服饰通过实物展示历史服饰,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服饰的魅力和风采,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服装发展简史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服装的发展简史,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服装特点。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理解服装与文化、历史的关系。
3.引导学生关注时尚潮流,提高对服装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1.服装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2.古代服装的特点与风格。
3.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
4.工业革命与现代服装的发展。
5.当代服装的流行趋势与文化背景。
三、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服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服装的发展与文化、历史的关系,激发学生对服装发展简史的兴趣。
2.讲解环节(20分钟)(1)讲解服装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包括古代的原始服装、古代文明时期的服装等。
(2)介绍古代服装的特点与风格,如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古代文明的服装特点。
(3)讲述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包括中世纪的骑士装、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服饰等。
(4)讲解工业革命与现代服装的发展,包括工业化生产、流行趋势的变化等。
(5)介绍当代服装的流行趋势与文化背景,如时尚潮流的变迁、设计师的影响等。
3.活动环节(15分钟)(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服装风格或设计师,并分享其背后的文化或历史背景。
(2)课堂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最喜欢的服装图片或设计作品,并解释其特点或风格。
(3)互动问答: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回答。
例如,“你如何理解时尚与文化的关系?”等问题。
4.总结环节(5分钟)(1)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服装发展简史的重要性。
(2)鼓励学生关注时尚潮流,提高对服装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3)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服装风格或设计师的短文,谈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四、教学反思1.本次课程通过讲解、讨论、互动问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服装发展简史。
但在活动环节中,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但也有些学生不够主动,需要进一步引导和鼓励。
汉服时代的变迁教案教案标题:汉服时代的变迁教案目标:1. 了解汉服时代的起源、发展和变迁;2. 探究汉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演变;3. 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4. 提高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汉服时代的起源和发展;2. 分析汉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演变。
教学难点:1. 探究汉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迁原因;2. 分析汉服的设计和制作工艺。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汉服时代的图片和资料;3. 学生参考书籍和互联网资源。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汉服时代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汉服的兴趣,并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学生对汉服的了解程度和想法。
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汉服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包括汉服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和演变。
重点讲解汉服时代的背景、社会地位和文化影响。
Step 3: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历史阶段的汉服进行研究。
学生可以使用参考书籍和互联网资源,了解该历史阶段的汉服特点、变迁原因和制作工艺。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和分享信息。
Step 4:小组展示(15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研究的历史阶段汉服的特点和变迁。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讨论。
Step 5:总结和评价(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汉服时代的变迁,并引导学生思考汉服的意义和影响。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Step 6:拓展活动(可选)(10分钟)鼓励学生进一步研究汉服时代的相关话题,如汉服的传承和复兴等。
学生可以撰写小论文、制作展板或参观相关展览等。
教学延伸:1. 邀请专家或相关人士来校进行讲座或分享,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汉服时代的变迁;2.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亲身感受汉服时代的文化遗产。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汉服时代的变迁的小论文,包括汉服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原因等。
服装史讲解课程教案教案标题:服装史讲解课程教学目标:1. 了解服装史的重要性和意义;2. 掌握不同时期的服装风格和特点;3. 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和时尚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服装史的概述和重要时期的介绍;2. 不同时期的服装风格、材料和设计特点;3. 服装与社会、文化、经济的关系;4. 服装设计师和时尚界的影响。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图片和视频素材;3. 服装样品或模特示范。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一张图片或视频素材引起学生对服装史的兴趣;2. 提出问题:为什么服装历史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主体:1. 服装史的概述和重要时期的介绍(10分钟):a. 介绍服装史的定义和研究内容;b. 简要介绍不同时期的服装风格和特点。
2. 不同时期的服装风格、材料和设计特点(20分钟):a. 以时间顺序介绍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现代等时期的服装风格;b. 使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各个时期的典型服装样式;c. 强调每个时期的材料、颜色、剪裁和装饰特点。
3. 服装与社会、文化、经济的关系(15分钟):a. 解释服装与社会身份、地位的关系;b. 分析服装对文化和经济的影响;c. 引导学生思考服装在不同时期的意义和象征。
4. 服装设计师和时尚界的影响(15分钟):a. 介绍一些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和时尚界人物;b. 分析他们对时尚界的影响和贡献;c. 鼓励学生表达对时尚和服装设计的看法和兴趣。
总结:1. 简要回顾课堂内容和重点(5分钟);2. 引导学生思考:你对服装史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教学扩展:1. 组织学生进行服装史研究小组项目,让他们深入了解某个时期的服装风格和特点;2. 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或时装展览,亲身感受不同时期的服装;3. 组织时尚设计比赛或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对服装设计的理解和创意。
评估方法:1. 课堂参与和讨论;2. 小组项目报告;3. 个人写作或绘画作品。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图片和视频素材;3. 服装样品或模特示范;4. 书籍和互联网资源。
教案本科目中国服装史总课时10课时讲师都基斯班级31班授课计划& 教学进度表填报时间:2013年9月2日教学过程课程安排:1周,每天2课时,共5天。
课程工具:A4复印纸、铅笔、橡皮、针管笔、彩铅等。
第一天: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服饰第一章原始社会的服饰(约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2000年)第一节中国服饰的起源服饰是人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大约在900万年以前,猿的一支——拉玛古猿开始向人类演化。
4-5百万年前,猿人→直立原人→智人(河套人、欧洲的尼安德塔人)→现代人,智人阶段人类开始用兽皮裹身御寒,这是人类向创造服饰迈出的第一步。
第二节中国新石器时期服饰1、纺织衣料的发明创造麻布布毛织品2、独具特色的服装配套原始社会的服装大体在母系氏族的繁荣时期形成配套:冠帽、衣裳、套裤、护腿、鞋靴、发式、首饰、纹彩等。
第二章夏、商、西周的服饰(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771年)第一节原始信仰对服装观念的影响服装体现了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敬。
始于商代的上衣下裳是中国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
上衣象征天,天未明时是玄(黑)色;下裳象征地,地是黄色。
上玄下黄的服制就来源于对天地的崇拜。
对神灵和祖先的敬畏,是以祭祀仪式来表达的。
祭祀是商周最大的政治活动,为五礼之首,成为吉礼。
第二节礼服与冠服制度礼制是周代形成的一套典章制度,是治理国家和人民的规则与道德行为准则。
在礼的约束下人的着装行为自然受到及其严格的规,由此产生了关于服装的典章制度。
礼服制度,通常称为冠服制度,成为统治阶级整个行政系统划分等级贵贱的法则。
冠服是服装根据帽子的不同而命名的各类服装的总称。
冕服主要有六种:(1)大裘冕(2)鷩[bì]冕(3 )希冕(4)衮冕(5)毳[cuì]冕(6)玄冕此外,六冕与大带、革带、韨[fú] 、佩绶、赤舄[xì]等相配。
周代的国王除了六种冕服还有四种弁[biàn]服: (1)皮弁(2)爵弁(3)韦弁(4)冠弁十二章纹介绍“十二纹章”就是以十二种固定的文饰,或画、或织、或绣在天子及诸侯的官服上。
一种文饰称为一章,并以饰章的多寡来表示等威,而且一章有一个含义。
十二纹章来源于古代华夏族部落的图腾崇拜,是中华皇权的神圣象征。
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华虫(一种雉鸟)-取其文丽;宗彝[yí] (一种祭祀礼器,后来在其中绘一虎一猴)-取其忠孝;藻(水草)-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白米)-取其滋养;黼[fǔ] (斧形)-取其决断;黻[fú] (常作亚形,或两兽相背形)-取其明辨。
一般服装玄端:自天子至士皆可穿,为国家的法服,天子平时燕居之服。
诸侯祭宗庙也穿玄端,大夫、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也穿这种衣服,玄端衣袂和衣长都是2.2尺,正幅正裁,玄色,无纹饰,以其端正,故名为玄端。
襦[rú] :短衣,短袄。
袍:襦的加长。
禅衣:无里层,后写作单衣,即指女子锦衣之外的单层罩衣。
裳:人类最早的服装,由原始社会的兽皮、树叶制成的“遮羞布”发展而来。
裳的主要功能是蔽体。
商周时裳是男子成人所服的下衣,形如后来的裙。
袴[kù] :商周时期男女下衣是一种原始的形制,仅为两条套腿的裤套,又称为“胫衣”,外再着裳,成为一套下衣服装。
由胫衣到有裆不缝合而以带系缚,即开裆,称为“穷袴”,继而缝合成一裆,即合裆,又叫做“裈” [kūn] 。
舄[xì] 、屦[jù] :都是鞋的古名。
舄是夹层的底,屦是单层的底。
舄全用兽皮制成,屦则有皮质和质的两种。
所以舄贵而屦贱。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服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服装款式:(1)袍:交领、右衽、直裾式,上衣与下裳连为一。
(2)禅衣: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与下裳相连,双袖呈胡状。
(3)夹衣:衣长及膝,交领、右衽、直裾,上衣与下裳相连。
(4)深衣:春秋战国特别是战国时期盛行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服式。
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因为“被体深邃”,因而得名。
胡服与中原人宽衣大带相异的北方少数民族服装。
胡服特点是短衣,长裤,用带钩,有短靴和皮弁。
其长不过膝;胡服束腰须有带钩,不同于中原束带,裤子代替长袍的下裳,靴代替鞋。
<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容就是,学习胡人骑射的长处,在穿着和武器方面进行革新,大力发展骑兵,改变以往以步兵和甲兵为主的作战态势。
“胡服骑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场服饰革命,对后世服饰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带钩:小有寸许,大有尺余,有仿棒、竹节、琵琶等形象。
制作原料有玉、铁、铜等。
嵌以宝石、琉璃、或金银。
佩饰:笄古时,女子到了成年时必须接受一种名为“笄礼”的仪式。
女子尚未行过笄礼之前,她们的发式大多作成“垂髫[tiáo]或丫髻[jì] ”。
作业:任选十二章纹中的任意两种,运用到现代的服装款式中。
规格:A4,2。
第二天:汉、三国、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第四章汉时期的服饰(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代服饰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中国服饰深衣的基本形制。
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
汉代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
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
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
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
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男子服饰•汉时期的男子服装,以袍为贵。
袍服一直被当作礼服。
•它们基本样式,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袖口紧窄部分名叫“袪[qū] ”,袖身宽大部分名称“袂”,所谓“袂成荫”,就是对这种宽大衣袖的形容。
女子服饰•襦裙:一般上襦极短,只到腰间,而裙子很长,下垂至地,汉裙多以素绢四幅,连接拼合,上窄下宽,一般不施边缘,裙腰用绢条,两端缝有系带。
汉代妇女的曲裾深衣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
另外,汉代宽袖紧身的绕襟深衣。
衣服几经转折,绕至臀部,然后用绸带系束,衣上还绘有精美华丽的纹样。
代发式长冠:一般以竹皮作成骨架,冠顶的造型扁而细长。
相传汉高祖邦先前戴之,故称“氏冠”。
•武冠:原为武灵王所戴,灭后,将此冠颁赐近臣,汉代袭用,一般用于武官。
其制以漆纱为之,形如簸[bò]箕,使用时加着于帻[zé]之上。
因其形高大如弁(biàn),又称“大冠”,“武弁”或“繁冠”。
官宦近臣都可戴,但必须在冠上加黄金珰,并插以貂尾,以示区别。
•梁冠:也叫进贤冠,是文吏、儒士所戴的一种礼冠。
用铁丝和细纱制成,冠上缀梁,以梁示身份等差,有一梁、二梁、三梁之别,以三梁为贵。
冠前高后低,前柱倾斜,后柱垂直。
戴时加于介帻上。
•“介帻”是巾顶端隆起,造型似夹角的屋顶。
“平巾帻”是指顶部平坦的巾帻。
按照规定,文官戴进贤冠,必须衬介帻,武官戴武冠,必须衬平巾帻。
女子发式堕[duò]马髻:产生于汉。
多认为是梁冀(桓帝皇后之兄)之妻寿所创。
垂于脑后一侧的下垂式髻,形如人将从马上堕落。
•垂髾(shāo):也叫“分髾”,是汉代妇女的另一流行发式。
特点是将头发梳成各种发髻后,在髻后垂下一绺[liǔ]头发。
第五章三国、晋、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公元220年~589年)一、大袖衫衫为交领直襟式,长衣大袖,袖口不收缩而宽敞,有单、夹两层。
另有对襟式衫,可开胸穿不系衣带。
大袖衫因穿着方便又能体现人的洒脱和娴雅之风,所以大受欢迎,以至从文士到劳役都相习成风。
晋代文学中的竹林七贤,崇尚虚无而轻视礼法,放任自我,吟啸山林,他们的服装就是大袖衫,敞领开怀,解衣当风,全然一副与世隔绝、隐居山林的悠闲洒脱之态。
二、妇女的衫裙晋时期的妇女服装仍以襦、衫、裙为主,但受时风影响而趋向于宽博,其特点为:对襟,束腰,衣袖宽大,并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色的缘饰,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用一块帛带系扎。
当时妇女的下裳,除间色裙外,还有其它裙式。
本图为宽袖对襟女衫、长裙穿戴展示图及穿对襟子衫、花纹长裙的妇女(北朝俑)三、杂裾晋南北朝时期,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着。
这种服装与汉代相比,已有较大的差异。
比较典型的,是在服装上饰以“纤髾[shāo] ”。
所谓“纤”,是指一种固定在衣服下摆部位的饰物。
通常以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形如三角,并层层相叠。
所谓“髾”,指的是从围裳中伸出来的飘带。
由于飘带拖得比较长,走起路来,如燕飞舞。
到南北朝时,这种服饰又有了变化,去掉了曳地的飘带,而将尖角的“燕尾”加长,使两者合为一体。
四、帔[pèi]是始于晋代,而流行于以后各代的一种妇女衣物,形似围巾,披在颈肩部,交于领前,自然垂下。
五、裤褶[xí]北方各民族多游牧民族,善骑射,常年涉水草,故以衣裤为主,即上身着褶[xí] ,下身着裤。
史称“裤褶服”。
其服式如汉族长袄,对襟或左衽,腰间系革带,也被汉族军队所用,在裤管处膝盖下紧紧系扎,史称“缚裤”,方便利落。
男女皆服,可作日常服用。
六、裲裆[liǎng dāng]裲裆用前后两片衣片,在肩部和腋下用袢[pàn]带联结。
多为夹服,以丝绸为之或纳入棉絮。
后来,裲裆形式运用于军服之中,制成裲裆铠,改为铁皮甲叶,套于衬袍之外。
这种服式一直沿用至今,南方称马甲,北方称背心或坎肩。
也有单、夹、皮、棉等区别,并可着于衣或衣外。
衣外者略长,衣者略短。
七、男子冠饰•小冠:前低后高,中空如桥,因形小而得名,不分等级均可服用。
•高冠:继小冠之后兴起,也配宽衣大袖。
还有漆纱笼冠(如右图)、白纱高顶帽等。
八、女子发式九、首饰、佩饰这时期除了发饰、指环、耳坠、鸡心佩、金奔马饰件、金花饰片和金博山等以外,还有带具。
簪钗: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
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
梳篦[shūbì]:理发的用具。
齿稀的称“梳”,齿密的称“篦”。
用骨、木、竹、角、象牙等制。
步摇:步摇是在发簪上发展而来的,古代妇女的一种首饰。
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
在花枝状的饰物上垂以珠玉,插于发上,一步三摇,增添女性婀娜之美。
作业:复原这一时期的两款服装,并将其转化为现代的服装款式。
规格:A4,2。
第三天:隋、唐、五代、宋代时期的服饰(公元589~960年)第一节唐代官员服饰•唐代官吏服装大致可分两类,一类为祭祀与重大政事活动的服装(祭服或朝服);一类为比较普通的工作与社交活动的服装(公服或常服)。
•隋唐时天子服用黄袍,他人服用则视为犯罪,其色成了皇权的象征,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以服色定等级,百官以服色来区分等级。
•以服装颜色来区分官职,在唐时形成制度。
鱼袋•唐代官员的一种有特色的饰物,挂于腰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