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 格式:pdf
- 大小:1.62 MB
- 文档页数:1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摘要】阅读很重要,但真正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大量阅读却很不容易。
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引导他们去拓展语文阅读。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不能走极端,要结合文本进行主题拓展阅读,才能达到我们高中学生拓展语文阅读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结合文本拓展书就像船只,能带人到远方,我们老师和家长带学生到达不了的地方,它也可以带他们到达。
而鲁迅先生关于读书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这句话点中了语文教学的关键——大量阅读。
书海无涯,舟楫安在?而语文老师都知道,大量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很重要,但语文老师也知道,真正让学生有效地进行大量阅读却很不容易。
由于高中学生的学习日程安排比较紧,各科课业负担很重,课外自由阅读的时间有限,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做,许多的学生又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如果硬要学生完全在课外独立阅读,学生只会流于形式应付,甚至放弃阅读。
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引导他们去拓展语文阅读。
当然把阅读用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去处理是非常不现实的,于是我在教学中随时不忘授之以渔,再充分利用晚自习和早自习里的部分时间给学生指导阅读的点和面,让学生在课外能有目的的去阅读,并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1 教材讲授不走极端有人曾将叶圣陶先生“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的名言加以引申,提出“课文无非是一个引子”“一切为迁移而教”的新观点,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特殊的学科,由语言、文化、社会、学习者、教师等诸多要素构成的综合体,林林总总,包罗万象,这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与之相媲美的,也为我们打开思维拓展的窗口提供了契机。
因此,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根植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新课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初探发表时间:2011-04-19T10:48:37.000Z 来源:《教育大视野》2010年第12期供稿作者:高连营[导读] 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最重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们忽视了语文阅读教学是对“人”的教育,语文阅读教学应该是以“人”为主体。
高连营(望都中学河北望都 072450)教学是一门课,也是一门艺术。
就语言课阅读教学而言,新课标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阅读。
因此教师要切实转变教学模式,当好教学的向导和总设计师,尊重学生的个性,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悟情入境,陶冶情操。
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行为,是人类吸取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被称为“智慧之源”。
因此,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头戏——阅读教学自来倍受大家的关注,。
追根溯源,最根本的原因是学生主体地位在阅读课堂教学中的失落。
传统的“师道尊严”,远没有在主流文化中退位。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阅读教学就了改革的重点,因此,我就新课标审视下如何进行阅读教学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是人本身的一种需要。
著名作家余华曾感叹说:“这是时间对我们的迫害,同样的距离,展望时是那么漫长,回忆时却如此短暂。
”每个人都经历只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世界的丰富多彩与个人经历的有限这对矛盾也只能在人的头脑中在人的想像中得以解决。
而想像的最佳方式就是阅读,阿根延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说;“在人类浩繁的工具中,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无疑是书,其余的皆为人体的延伸,诸如显微镜、望远镜是人视力的延伸;电话则是语言的延续;犁耙和刀剑则是手臂的延长。
而书则完全不同,它是记忆与想像的延伸。
”总而言之,阅读成为人们的精神追求与“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最重要的方式。
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发现学生所处的阅读需要层次,并启蒙和引导他们向更高一层的阅读前行。
2.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分析我们知道阅读是读者与作品作者说话的一种活动。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的素养提升和语文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有效地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是当前广大中学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谈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学生没有阅读的兴趣,就很难让他们主动去进行阅读。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鼓励他们多读一些与个人兴趣相关的文章或文学作品,还可以通过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比如组织阅读分享会、进行阅读比赛等等。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
阅读习惯是在长期读书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需要老师们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每天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自主阅读,鼓励他们阅读各种类型的文章,提倡一本好书可以读上百遍的思想,鼓励学生对好文学作品进行多次阅读。
三、注重阅读技巧的训练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读懂文章,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能力。
注重阅读技巧的训练至关重要。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如快速阅读、细致阅读、归纳总结等,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教会他们对所读的文章进行分析、思考和评价。
四、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的阅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不应局限于传统的文学作品阅读,还应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度的阅读。
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与时事相关的文章或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历史材料或哲学著作,让学生了解文化传统和思想精髓。
五、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
作为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摘要:作为语文老师,应想方设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找到“悦读”的感觉,籍以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激发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进而实现“浅阅读”到“深阅读”的转变。
为此,本文将从诵读、提问和课外延伸等方面进行阐述,探索文本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诵读;提问;课外延伸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3-048-1一、用情诵读,在读中感悟文本众所周知,阅读教学的全部过程都必须是以读为本,以学生的读为本。
必须开动学生的大脑,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笔者认为诵读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之一。
出色的诵读能够让学生把平面文字转化成立体的美的综合体——音韵美、画面美、情感美。
专心致志的诵读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融入文章优美的意境中,学生会随着文章情感的抑扬而意兴遄飞,浮想联翩,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
我们说的诵读不是机械朗读,而是口脑并用,读思结合,即要做到口读心悟。
其次就是要强调示范,教师朗读或录音示范读都能为训练提供榜样。
要引导学生怎样去处理好语速、语调、强弱、停顿、节奏,因文体而异,因情感而异,因氛围而异,带着“这种”感情去读。
如李清照《声声慢》词起头连叠七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觅觅”是唇音,“冷冷”是舌音,其余是擦音和塞擦音,发音时舌尖抵住牙齿,气流摩擦而出甚至先堵塞再摩擦而出,听上去有艰涩之感,加上“觅觅”“戚戚”四个原入声字,调子急促凄厉,折射出女词人在国亡家破时复杂难言的心灵世界。
透过这些语言符号,我们读出的是时代家国乃至民族的节拍。
读《荷塘月色》,则需要用舒缓的语气和深沉的语调朗读,在淡淡的不急不缓的声调中,跟随作者的脚步感受淡月朦胧营造出梦幻般的美景,自然让人想起江南的小桥流水、青砖黛瓦,进而体悟到文本所具有的细腻温婉的特质和作者当时心中淡淡的哀愁。
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学生会慢慢喜欢诵读,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学会以一定的“角色”进入文本的情境,披文入情,涵泳玩味。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策略分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活动。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开展课外阅读策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设置合理的阅读任务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等方面,探讨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策略的具体方法。
一、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是进行课外阅读的前提和基础。
只有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才能让他们主动去进行课外阅读。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要灌输给学生正确的阅读观念。
要告诉学生,阅读是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活动,不一定局限在课堂之中。
而且,阅读并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只要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就可以轻松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要给学生提供宽松的阅读环境。
学校图书馆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场所,要让学生知道学校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和规定,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进行阅读。
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有趣的阅读推荐,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要通过一些奖励机制来激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可以设立一些奖励项目,比如每学期末对阅读量最大的几名学生进行表彰奖励,或者每月评选出一本最受欢迎的图书,然后赠送给献书最多的学生等。
二、设置合理的阅读任务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设置合理的阅读任务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阅读任务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下面是一些建议。
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阅读指导。
阅读之前,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阅读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等。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指导学生去思考和回答,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要鼓励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阅读。
除了文学作品外,还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进行科普类图书、社会类图书的阅读。
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在坚持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要不断挑战自我,大胆创新,才能提高高中语文阅读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好语文的关键与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采取怎样的策略实施阅读教学,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我就针对高中语文现行教材的主要特点,对阅读教学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从教材入手,挖掘范例实施教学教材是学生进行阅读和鉴赏的主要材料,也是基本材料,其中包含诸多文学名篇,闪耀着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感悟与认识。
例如:《边城》这篇文章,作者沈从文创作出了被神性之光包围的理想人物,即包含人性庄严、美丽、健康、虔诚的一面,也反映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并存的柔美情怀;《荷塘月色》这篇文章描写了荷塘美景,实则寄予了作者朱自清在大革命失败时期“偷来”的片刻安宁与淡淡的喜悦之情;《故都的秋》和《再别康桥》也是旷世佳作,从这些文章入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走上正确的鉴赏之路。
二、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新课标教学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可以采取探究式阅读、体悟式阅读、问题式阅读等多种方式实施教学,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在切身体会和感受中品味文学作品的内在情感与艺术形象。
1.探究式阅读所谓探究式阅读,是指让学生通过课内外阅读自主探寻问题答案。
作为语文教师,应在课前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引发学生迫切得到问题答案的求知欲。
2.体悟式阅读所谓体悟式阅读,是指让学生通过自主体验、感悟来品味文学作品的内在含义。
如:《文心雕龙》中有所记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疑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文学语言曼妙无穷、美轮美奂,只要学生体会到位,就能从中感悟到作者所指的美妙意境,并能表达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初探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应是教师永恒的追求。
下面就自己上课的几点体会,说说关于提高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几点摸索。
一、深究忽略点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保障所谓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忽略”,就是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原本可以判断,却因为思考不全面、不深入等原因,对理解上存在不完整、不深刻的现象。
对学生的忽略点,教师要冷静面对,剖析忽略的原因,并适时提醒,并给予思考此类问题的方法。
着眼点在思考问题的方向,不仅止步于一个问题的解决,更要形成处理一类问题的经验。
在讲高一第一学期《一碗阳春面》的时候,学生对小说主旨的理解不外乎两种答案:对母子三人团结、坚强品格的歌颂;对老板夫妇善良人格的肯定。
于是,我引导大家关注文章中这样的话语——“就这样,关于二号桌的故事,使二号桌成了‘幸福的桌子’。
顾客们到处传诵着。
有人特意从远方赶来。
有女学生,也有年轻的情侣,都要到二号桌上吃一碗阳春面。
二号桌也因此而名声大振。
”“店里,突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和掌声”……小说除了写到母子三人和老板夫妇外,不时会写一写店里的顾客对“二号桌”的关注与反应,这在文中不是一处可有可无的闲笔,我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内容的目的,是相信学生通过这样的关注,会明白作品的深层内涵。
而且这篇文章除了反映出母子三人的自强不息、老板夫妇的善良之外,还歌颂了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积极向上与自强不息。
我没有做深入的提醒,只是引导学生关注一些被他们所忽略的内容,唤起他们对深层意义的理解。
我试图去解决“鱼”与“渔”的关系,打算深究学生的这一忽略点,继续引导大家思考——在语文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如何阅读可以关注到一些深层次的内容?经过探讨,学生对这种问题达成共识——不去体会那些看似简单其实内涵丰厚的文字,哪里算是走进了文本!二、慎对空白点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学生阅读的“空白点”,从广义上讲,指的是学生在阅读行为中所有未知的领域。
探索篇誗课题荟萃一、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严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修辞学使人善辩。
凡有学者,皆成性格。
”可见凡阅读皆能成就人。
但仅仅是阅读课内的教材选文是远远不够的。
正如教育家夏丏尊先生说:“今日选一篇冰心的小说,明日来一篇柳宗元所著的游记,再过一日又来一篇《史记》列传,教师走马观花式般讲授,学生边打着呵欠边敷衍,……”夏丏尊先生告诉青年学生“要以选文为主,多方学习,……如学习《桃花源记》可以进一步去读《陶集》……”这些见解正好准确地表达了语文学习和阅读,应从课内阅读拓展到课外阅读,从教材选文扩大到整本书阅读。
所以,早在1941年,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就对“读整本的书”有明确的要求:“把整本书作为主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
1949年,他在《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中作了这样的表述:中学语文教材除单篇的文字外,兼采书本的一章一节,高中阶段兼采现代语的整本的书。
可见叶老对高中阶段整本书阅读的重视,但这一思想在当时并没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能在实际教学中得到实践与检验。
2001年7月出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作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可见,整本书阅读仍然是课程标准的要求,但这句话在现实教学实践中仍然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
2003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读好书,读整本书,……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
”这次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有了更详细量化的要求。
2017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根据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设计了15项学习任务群,其中学习任务群1就是“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此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反思自己的阅读习惯,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新课程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摘要:在高中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师十分重视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施自主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分析了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实施自主阅读的意义,探讨了新课程下高中语文实施自主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自主阅读指的是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继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读,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一、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现状中国学生从启蒙教育开始接受语文教学,直到高中教育,语文教育一直占领着重要的地位,他不仅能够让学生读懂文字含义,更能够让学生从文字中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然而,当前我国语文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高中语文教学大多采用灌输式,将文章段落分成几个小节,再分别讲授每小节的段落大意,语句含义。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二次第一单元《装在套子的人》时,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将部分精力用于分析课文中语句和文法,对文章的写作特色和主要思想一笔带过。
造成这种教学现象是因为现在高考重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训练、重视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样的教学效果虽然学生的语文成绩能够很快的提升,但是却不能够享受课文所带来的艺术感受,不能了解外国文学了的魅力,不能领悟到自身从阅读中获取知识的快乐,忽视了学生主体体验和感受。
二、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实施自主阅读的意义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标志着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语文教学不再只局限在知识灌输的层次上,而是更加强调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策略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的进程,学生们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广泛,但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却并不尽如人意。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素养,成为了语文教师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展他们的视野,还可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思想,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课外阅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需要探索适合学生的课外阅读策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并建立起正确的阅读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背景介绍完毕】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策略,分析其对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学习能力的影响。
通过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开展课外阅读的意义以及具体的策略和方法,进一步探讨如何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材料和如何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阅读态度。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文学和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课外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课外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文学作品,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经典名著、当代文学作品等不同类型的作品,从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审美情趣。
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提高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提升文字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基础教育参考·2018/02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提高阅读效率,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此,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将学生的自主阅读融入课堂阅读教学,找到一条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阅读教学之路。
一、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1.文本选择与模式单一现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处境尴尬,首先体现在教材文本的选择上。
例如,苏教版用专题教学替代了以往的单篇教学,这种专题式编排的初衷是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让其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要从传统的单一式文本教学转到专题教学,需要教师对文本有一个取舍、解读、重组、补充、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建立在深度解读文本思想、深入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之上。
专题教学的选材要有针对性,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适时而教,它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从对高中阅读教学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还有一部分教师未能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
他们或照本宣科,毫无创新;或舍本逐末,注重细枝末节。
这种阅读教学没有顾及到学生思维开发的过程,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以致出现教师不深入研究教材、学生不深入学习文本、教师自问自答的情况。
而自主式阅读教学因为有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的环节,故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思维,但这一环节却被有些教师忽略了。
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编者有意设计了文本对话栏,即让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可惜这个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被有的教师忽视了。
不管选取哪一种教材,自主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处境的尴尬,还体现在教学模式的统一上。
笔者在对本地区高中语文教研组进行调研时,发现很多学校都要求教学模式统一化,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进度,都无一例外。
“统一教学”只是便于学校管理,但语文学科理应追求创新思维与个性发展,“统一”的桎梏会限制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内容的确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掌握自学的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不断提高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高中语文课堂自主式阅读教学探究作者:张华兵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18年第02期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对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提高阅读效率,是摆在师生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此,就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将学生的自主阅读融入课堂阅读教学,找到一条适合师生共同发展的阅读教学之路。
一、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1.文本选择与模式单一现今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处境尴尬,首先体现在教材文本的选择上。
例如,苏教版用专题教学替代了以往的单篇教学,这种专题式编排的初衷是促进教师进行教学改革,让其从“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
要从传统的单一式文本教学转到专题教学,需要教师对文本有一个取舍、解读、重组、补充、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建立在深度解读文本思想、深入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之上。
专题教学的选材要有针对性,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适时而教,它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从对高中阅读教学的调研情况来看,目前还有一部分教师未能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
他们或照本宣科,毫无创新;或舍本逐末,注重细枝末节。
这种阅读教学没有顾及到学生思维开发的过程,忽视了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培养,以致出现教师不深入研究教材、学生不深入学习文本、教师自问自答的情况。
而自主式阅读教学因为有学生自主设计问题的环节,故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思维,但这一环节却被有些教师忽略了。
例如,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编者有意设计了文本对话栏,即让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可惜这个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被有的教师忽视了。
不管选取哪一种教材,自主阅读教学必须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权。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处境的尴尬,还体现在教学模式的统一上。
笔者在对本地区高中语文教研组进行调研时,发现很多学校都要求教学模式统一化,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进度,都无一例外。
“统一教学”只是便于学校管理,但语文学科理应追求创新思维与个性发展,“统一”的桎梏会限制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任敏
(长郡湘府中学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问题,培养他们成为适应生活、生产,满足未来需要的实用性人才。
设计教学过程、组织小组合作、拓展课堂内容,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方能有效提升阅读效率。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A
新课标对传统的填鸭式阅读课堂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改变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阅读方式为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是指学生作为阅读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我设计规划、自我调节,积极对话,领会文本,探究文本,并且能自我检测、自我评价的主动建构过程。
它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阅读迁移能力和阅读创新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自主阅读的理念
(1)主动阅读,满足学生的内在需要。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强调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人本主义也同样认为,教学应当把人当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应更关注人的高级心理活动,如热情、信念、尊严。
突出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亲自体验和理解文章的奥妙,才能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品质。
所以,自主阅读应当以尊重主体性、保护求知欲、鼓励学生个性创造为第一要务。
(2)深入阅读,提升学生内在修养。
情动于中,发而为文,文字可反映客观事物,可表达主观情思。
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展现了博大的世界、复杂的人生和深邃的哲思。
阅读则是倒推的过程,借助文字,读者入乎其中,感受并理解作品,体会人间的真、善、美,从而影响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但反观当前阅读教学,教师更多地把语文当作工具,把文章当作解剖对象,强调阅读技巧和答题能力,而忽略了文字的人文性。
所以,以人文的精神为引导,用富有时代性的眼光,改造阅读教学的内容,用富有深刻性、广博性和启发性的优质课堂重塑学生的内在素养刻不容缓。
(3)拓展阅读,推动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传统智力观认为智能只是一种单一的逻辑推理或语文能力,而多元智力理论则认为智力必须与实际生活相关联,而非透过将一个人放在一种非自然的学习环境中,让他做“从未做过,而且将来可能不会再做”的事情方式来决定。
语文教学历来以阅读为主,然而长期以来的阅读教学却呈现出“少、慢、差、费”的现象。
伴随着多媒体的迅速发展,学生有更多途径进行阅读,范围和深度是任何纸媒都难以企及的。
相形之下,仅以课本为依托的阅读教学更显得单调而薄弱。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将课本和现实生活充分地结合,推动文字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无限拓展阅读的课堂,方能让阅读更加深刻,并拥有持续的强劲的生命力。
2策略研究
2.1激趣设疑,打开思路
学习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
只有对阅读有兴趣,学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阅读动力。
为激发兴趣,教师可以在阅读之前,运用多媒体的幻灯片、录音、课件、图片或用丰富的语言进行描述,使学生随情入境,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在阅读《小狗包弟》前,教师可以冯冀才《100个人的10年》中的故事导入,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机警有谋的毛主席浏阳遇险水沟藏身的故事,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最终被判刑8年。
从故事出发,可以引发学生思考。
又如阅读《小狗包弟》,教师可以摘录部分情节导入,我们把最喜欢的小狗包弟送往解剖室,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通过设置悬念,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强烈的期待与向往。
此外,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还可适时提问,尤其是在矛盾处、分歧处设疑,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热闹的展示中、辩论中,学生的思维被极大打开,阅读兴趣不断增强。
2.2审思明辨,比较阅读
教学中,为了更深入阅读,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探究阅读,深化对文章的理解。
比较法是较普遍的一种研究性阅读方法。
比较有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类比和对比等。
如在教授《荷塘月色》时,不单徜徉于荷塘的静谧,体会朱自清内心的不平静,感受潜滋暗长的时代焦虑。
还可以让学生回忆所学朱自清的其他散文。
将《荷塘月色》与《绿》、《春》进行宏观比较和横观比较,能够归纳出作者一以贯之的“诗情的地用感情承受现实的印象”的写作特点,不管是月光下的荷塘,还是梅雨潭闪闪的绿,又或者是欣欣然的春,他笔下的自然不是单纯的自然,而是充满情意的人的自然。
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带领学生阅读朱自清的散文《松堂游记》,对其书怀抒情散文进行微观比较、横向比较,感受其散文情真意切、委婉细腻、浓而不烈的特点。
通过比较,加深对其散文的理解,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3增删重组,延展课堂
延展课堂,就是改变对教材的认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综合起来看,当前的语文教材观都认为教材课本是课堂教学之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依据。
但囿于课本的有限性,所选取的课文难以做到全部是最优秀的,更难做到每一篇课文都能引起学生共鸣。
课堂上,师生都过多地依赖书本,教师授课每届都一个模式,学生听课索然无味。
用好教材很重要,但绝不应该成为唯一的不变的金科玉律。
师生都应跳出这个限制,把课本当做一个范本,一种课程资源,仅是师生进行教学对话的文本。
教师应对教材和课本进行精心组织,活用教材,重组、增删、活化、延伸教材。
老师还可将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在课外阅读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广泛阅读。
老师可向学生推荐与所学课文作者有关的文学作品,拓展学生阅读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
同时根据学生的个性,开不同的书目,让他们进一步地开拓视野。
3结语
总之,自主学习是在新课程的总目标下提出的符合语文课程特点的学习方式,适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需要,符合学生终身学习素养的要求。
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积极研究教学规律和学生特点,探索并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模式,以提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薛守红.高中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2013(31).
[2]高尚才.高中语文“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语|言|文|学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8年第09期/3月(下)—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