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农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拓展农广校办学空间
- 格式:pdf
- 大小:156.52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农广校培训总结模版一、培训目标及内容2024年农广校培训的目标是提升广大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增加其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市场营销和职业技能培养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培训方式与时间安排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线上通过网络课程、视频等形式进行教学,线下则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进行训练。
培训时间为6个月,每周安排3天的集中培训,每天6个小时。
三、培训效果评估通过培训期间的笔试、实训考核及课后调查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并对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调整和改进。
四、培训收益1.提升农民工就业竞争力:通过培训,农民工学习到了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从而增加了就业机会。
2.增加农民工收入:培训内容中包括市场营销等知识,使农民工了解到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销售技巧,能够更好地销售自己的农产品,提高收入水平。
3.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培训过程中,还注重培养农民工的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通过学习劳动纪律和技能,提高了农民工的综合素质。
五、培训亮点与特色1.创新培训方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方便农民工的学习和实践。
2.专业师资团队:拥有一支专业的师资团队,既有农业专家带来的丰富农业知识,又有职业培训专家教授的实用技能,保证了培训质量。
3.强化实践环节:培训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训练,加深学员对农业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的理解和掌握。
4.全程辅导与跟踪:培训期间设立专门的辅导团队,对学员进行全程辅导和跟踪,解答学员的问题,确保培训效果。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培训时间不够充足:由于培训时间较短,导致有些学员在掌握技能和知识方面有所不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将适当延长培训时间,增加学员的实践操作时间。
2.线上教学平台需要改进:线上教学平台的使用体验还有待改进,包括课件的设计和互动形式的改善。
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正文:---------------------------------------------------------------------------------------------------------------------------------------------------- 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农科教发[201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村工作)厅(局、委、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着力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农民教育培训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任务更加紧迫而繁重。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以下简称农广校)是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基本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建制农广校和乡村教学点五级办学体系,在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
为全面提高新阶段农民教育培训服务能力,现就加快构建以农广校为基础依托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关系长远关系根本的基础性战略性重大工程(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意义重大。
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大量转移,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和务农经历缺失加剧农业后继乏人,“谁来种地”、“地如何种”已成为现实而紧迫的重大问题。
大力培育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的必由之路。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从业者,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本细胞,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支撑,是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本力量。
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全过程,持续提供人力资源支撑和人才保障。
发挥农广校优势搞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作者:张春梅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42期摘要: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举措。
新形势下搞好农民科技培训,不断推动农民料技教育培训中心发展和体系建设,对国家繁荣富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一系列搞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现实意义的措施。
关键词:农民教育;科技培训;加强体系建设中图分类号:G7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092-02抓好农民科技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当前,由于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较低,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农民收入长期增长缓慢。
目前如何搞好农民科技教育工作是摆在全体农民科技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切实搞好农民科技培训1.扩大宣传提高认识是搞好农民科技培训的前提。
为了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搞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我们深入到各镇村去宣传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和农民朋友拉家常,了解农民需要学什么,并将科技致富带头人的典型事例讲给他们听。
经过扎实细致的宣传工作,使农民对科技培训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
因此要搞好农民培训工作,就必须做好“面对面”的直接宣传,充分调动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否则农民培训工作就无从谈起。
2.突出重点,按需培训是搞好农民培训工作的关键。
对农民开展科技培训要切合实情,如果不管农忙农闲,不问农民需要培训什么,而是指定培训内容,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差,这样的培训肯定效果不佳。
经过长期深入调查和农民朋友沟通,根据我市实情紧紧围绕菜、果、畜三大产业和各村组主导产业开展培训,让村长或乐于为群众服务的村民组织了解农民需要什么时间、培训什么内容,我们就去按农民需求办培训班。
这才是农民真正所需,效果当然很好。
因此突出重点,抓住时节,按农民所需培训是搞好农民培训工作的关键。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2.03.31•【文号】农办科〔2022〕10号•【施行日期】2022.03.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22〕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垦总局: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部署要求,扎实有序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效提高农民(含国有农场农工)科技文化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促进乡村人才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
现就做好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按照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工作定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紧密围绕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持续抓好保供、衔接、禁渔、建设、要害、改革重点任务,坚持“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聚焦全产业链技能水平提高,以培育质量效果提升为关键,以选育用一体化培育为路径,培训与教育并举,引进培育与就地培养并重,加快培养农业农村现代化亟需的高素质农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二、主要任务紧密围绕稳粮保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重点面向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和种养大户,统筹推进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能力提升、种养加能手技能培训、农村创新创业者培养、乡村治理及社会事业发展带头人培育等行动,大力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
农广校的年度工作总结XX年我区在市农广校的大力支持和市农业局的领导下,**区农广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的办学宗旨,坚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出发,着眼市场需要,立足培养新型农民。
重点抓好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培训工程,农民绿色证书培训,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及其他各类实用致富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接受现代科技知识的能力、勇于创新和实验示范的能力。
通过全体职工的努力,使我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我区XX年工作情况汇报一、加强学习,做好农民培训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都市农业,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落脚点,积极适应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农民培训,推进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农业龙头企业骨干、农村致富能手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
重点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绿色证书、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远程科技教育等培训工作,踏踏实实为农民做好事,办实事,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出贡献。
二、采取强有力措施,开展农民培训活动**区农广校紧紧围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积极引进发展都市农业、现代农业紧缺急需的新技术、新学科、新产业的农村实用人才,逐步建立农业现代化生产基地,积极引导全区农业朝着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培训班”的作用,制定相关工作管理办法和工作任务目标;二是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村实用人才牵头培训,带动农民建立各类新型的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和协会组织,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周围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
并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提高农民的竞争意识、营销能力和组织化程度,有组织地进入市场,确保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三是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培训,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身就是从事同类产品或服务农民的联合,自身就具备了很强的同质性、互补性,其本身的发展就需要各类人才,为培养实用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由合作社根据自身的发展来组织社员、农民进行培训,提高农民学习的主动性、实效性。
农广校培训工作意见建议1.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的概述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旨在提出关于农广校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农广校作为农业广播电视领域的专业培训机构,对提高广大农民的农业知识储备和广播电视技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农广校培训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因此,本文将围绕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改进措施,以期能够提高农广校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首先,我们将讨论培训内容部分。
农广校应当注重向农民提供全面的农业知识培训,包括农作物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农广校还应该关注广播电视技能的培训,包括语音表达、主持演讲、节目制作等方面的技能,以提高农民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参与度和表现力。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培训方式部分。
为了满足不同农民的需求,农广校应当采用多种培训方式,包括线下培训和在线培训。
线下培训适合那些能够方便前往培训地点的农民,可以通过集中授课、现场实操等方式进行培训。
而对于一些交通不便或时间有限的农民,可以提供在线培训,通过网络课程、视频教学等形式进行培训,提供更灵活的学习机会。
综上所述,本文将通过对农广校培训工作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这些改进措施的实施,相信能够提高农广校培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好的农业知识和广播电视技能培训服务。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农广校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展开讨论。
首先,引言部分会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并说明文章的结构安排。
接着,正文部分将分为两大部分: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在培训内容部分,将重点介绍农广校的两个核心培训领域,即农业知识培训和广播电视技能培训。
针对农业知识培训,我们将提出相关的建议,以加强学员对农业领域的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此外,对于广播电视技能培训,我们将探讨如何提高学员在广播电视行业的技能水平,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针对培训方式,我们将分析和比较线下培训和在线培训两种方式的优缺点,重点关注培训效果、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培训成本等方面,并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培训的效果和效率。
农广校农民培训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农广校是农业广播电台开展的一项服务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
根据农村发展的需求,农广校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工作,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工作内容1. 组织各类农业技术培训课程。
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农村发展的方向,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课程,包括农作物种植、养殖技术、农业机械使用等。
2. 宣传农业政策和新技术。
通过广播、电视、互联网等渠道,向农民宣传国家的农业政策和最新的农业技术,让农民了解政府的支持政策和新技术的应用。
3. 培训农民种植和养殖技术。
开展实地培训,带领农民学习和实践最新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益。
4. 组织农民参观交流。
组织农民参观先进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企业和农业科研机构,让他们学习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和科技成果。
5. 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问题。
为农民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三、工作成效1. 农民技术水平提高。
经过农广校的培训,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得到了提升,生产效益明显提高。
2. 农产品质量提高。
通过农广校的培训,农民学会了科学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并采取了合理的管理措施,使农产品质量得到了提高。
3. 农民收入增加。
由于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农民的产量和产品质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随之增强,农民的收入得到了增加。
4. 农村经济发展加快。
农广校开展的农民培训工作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就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
5. 农业科技进步。
农广校通过宣传农业科技和组织农民参观交流,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应用和推广,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1. 资金不足。
由于农广校的工作大多是由农业广播电台自行承担,资金来源有限,导致农民培训的规模和质量有一定的限制。
2. 培训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农广校的培训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师资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3. 培训内容和方式应更加贴近农民的需求。
国家教育委员会、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1996.04.29•【文号】•【施行日期】1996.04.2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中等教育正文国家教育委员会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办好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农业类专业的意见(1996年4月29日)为了使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含县办成人(农民)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更好地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现就如何办好农业类专业提出如下意见:一、强化兴农意识,重视办好农业类专业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农业、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
农林中专、农民中专、农村职业高中招生数分别由1985年的5.66万人、3.86万人、64.09万人增加到1995年的15.06万人、8.70万人和89.09万人;在校生分别由1985年的13.68万人、6.11万人、118.52万人增加到1995年的41.08万人、19.18万人和198.25万人。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1980年至1995年累计招生262万人,共为社会输送了100.6万名毕业生。
但近两年来,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的农业类专业在发展中遇到较大困难,一些地方出现了滑坡现象。
这与实现农业现代化对农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很不适应。
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农业、科技部门应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
中央一再强调,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作为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并指出“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民实现小康进而达到比较富裕,是整个现代化进程中最艰巨的任务”。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提出:“在人口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保障全国人民丰衣足食,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上新台阶,根本出路在于依靠科技进步”。
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为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强省建设,扎实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加快形成与产业需求相适应、与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强化粮油生产与和美乡村建设人才支撑,全面提升农民素质素养,进一步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根据《关于做好2023年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城的总要求,按照〃需求导向、产业主线、分层实施、全程培育〃的原则,聚焦〃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两个主要目标,全面提升坚持生产技术技能、产业发展能力、农民素质素养协同提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城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二、重点任务围绕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应、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筹推进种养加农户生产技术技能、生产经营主体产业发展能力、村民组织乡村建设发展服务能力及农民素质素养提升培训,全面支撑粮油生产大面积提单产,全面支撑农业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支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全年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20000人,围绕粮油稳产保供任务开设的班次和培育人数不低于85%。
(一)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技能。
按照〃藏粮于技〃的要求,紧密衔接农业生产技术技能提高确定培训I内容,针对种植农户及合作社、生产服务组织、农业企业等生产主体的生产人员,紧扣农时,围绕作物生产全过程全周期,实施分区域灵活组织、分品种专题组班、分技术专家授课、分阶段开展针对生产主推技术培训。
紧扣农时,围绕作物生产全过程全周期开展培训,突出良种选购及制种、关键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耕地保护建设等内容;强化在田间地头实践实训,用好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切实提升农民粮油生产技术技能水平。
在全力做好粮油生产技术技能培训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果菜茶等经济作物及畜禽水产养殖生产管理培训,并注重发挥高素质农民培训对贫困帮扶的重要作用,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农村低收入人员、退捕退养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与技术指导,提升其就业创业能力。
农民教育培训亮点突出农广校体系支撑有力有效作者: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2期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调研组根据工作安排,调研组一行于2023年5月24—26日前往陕西省西安、渭南、延安3市3县(区)调研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情况。
调研组先后到陕西省农广校、澄城县农广校、黄陵县农广校和延安市农广校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深入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与村“两委”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访谈,到黄陵区科技创新中心、安塞区南沟农民田间学校,了解农民教育培训实情实效,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陕西农民教育培训政策制度健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亮点特色突出陕西省相较于其他省份最大优势在于制度建设贯穿农民教育培训始终。
从政策层面看,形成了以省政府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意见为引领,以全省“十四五”高素质农民培育发展规划、高素质农民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助推落实的政策体系,确保了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系统化政策保障、有条件能力建设资金支持、有专门机构支撑。
从教育培训制度看,建立了“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制度保障、产业带动”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机制,探索出“在经营主体中培育、在产业链中成长、在服务体系中成熟、在政策扶持中壮大”的培育路径。
2014年起,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列支专项资金支持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仅2020—2023年投入资金达7882万元。
全省培育高素质农民26万人,其中从事特色产业的占36%、果业占34%、粮食产业占12%、生猪产业占10%,覆盖全省所有产业类型。
(一)坚持目标导向,推动高素质农民“组组有”。
在全国首先提出到2025年实现高素质农民“组组有”目标,并在政策文件、培育方案、绩效管理中部署、落實、考核。
各地深入开展摸底调研,梳理高素质农民村组分布,制定精准培育方案。
农广校体系绘制作战图并挂图作战,逐步消灭空白村组。
目前全省已有70%的行政村组实现至少有一名高素质农民。
履职尽责强担当开拓创新有作为作者:赵国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3年第11期近年来,通江县农广校始终坚持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宗旨,在积极探索适应新时代农民教育培训新模式新机制的同时,不断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助力打造更高标准“天府粮仓”提供人才支撑,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基本情况通江县农广校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在县局科教股的指导下,具体负责编制实施方案、组建师资库、遴选培育对象、教学设计、班级管理、绩效自评等工作。
师资库现有专兼职教师40余名,学员用书全部选用部、省级推荐教材和两本自编教材。
学员主要从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种养大户、返乡入乡人员、村“两委”成员中遴选。
培训班主要围绕优质粮油、畜禽养殖、水果蔬菜、中药材、茶叶、食用菌(通江银耳)等主导产业分类设置,健全“课堂教学+实习实训(参观交流)+后续服务”三段式培训模式,集中培训期间组织学员深入农民田间学校、县内外农业产业园区开展实习实训。
严格落实行政主管部门第一课制度,局分管领导、科教股长对每个培训班开展专项指导,加强过程管理。
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培训教材、教学耗材及设备、教师授课与培育工作相关的费用支出。
培训结束后,学员利用“云上智农”App,对所在班次的培训教师、培训基地、培训班组织和培训效果开展线上评价,评价率、满意度均为100%。
二、主要经验做法(一)强化“四个保障”,优化培育环境。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牵头、多方参与、注重实效”原则,成立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农办、组织、农业、财政等部门和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将高素质农民培育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和乡村振兴党政领导实绩考核指标体系,形成了“上下联动,协同推进、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是强化政策保障。
以县委、县政府名义出台了《通江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中共通江县委通江县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通江县农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工作方案》《通江县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
在全省农广校农民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全省农民专业在全省农广校农民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各位校长、同志们,大家好!:???今年恰逢农广校成立三十周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农业农村实用人才6万多人,先后承担阳光工程培训任务18.86万人,新型农民培训3.14万人,创业培训0.12万人,每年培训绿证学员近5万人,每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30多万人次。
特别是2006年全省农民培训工作会议之后,农牧厅对农民培训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工作有了大的进展,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这次农民培训工作会议,就是要认真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领会*厅长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抢抓机遇,真抓实干,迅速掀起冬春农民大培训的高潮,扎实做好2010年的工作。
一、2009年工作回顾2009年在厅党组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的要求,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农民科技培训、抓点示范等工作有了新的进展,被中央农广校评为“农民教育培训先进单位”。
(一)多层次、多形式开展了农民科技培训。
一是动员和组织全省各级农广校大力开展了以抗旱春耕为主题的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培训农民10多万人次。
二是以种草养畜、瓜菜栽培、全膜双垄沟播栽培等技术为重点,开展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培训,培训绿色证书学员4.7万人。
三是采取致富早班车下乡进村、在乡村建立培训点、联系点、培训教师进村入户、包村蹲点等方式,进行了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
四是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科技入户直通车等开展了农业科技知识普及宣传、信息服务。
(二)大力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全省各级农广校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承担培训输转任务3.35万人,占全省任务的47%。
一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新情况和新挑战,对返乡农民工情况进行了调研,全面了解了我省返乡农民工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培训输转。
教育部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14号(教育类496号)提案答复的函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21.09.28•【文号】教高提案〔2021〕89号•【施行日期】2021.09.28•【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农业管理其他规定正文关于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4514号(教育类496号)提案答复的函教高提案〔2021〕89号您提出的《关于优化高校农业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提案》收悉,经商农业农村部,现答复如下:教育部一直高度重视农业人才培养,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重要回信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引,以新农科建设为统领,推动各地各高校持续深化农林教育改革,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一、关于调整优化农学学科布局、加大农学学科支持力度的建议教育部高度重视农业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工作,构建了较为完备的涉农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了学术型人才与专业型人才并重的涉农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格局。
(一)持续优化农学学科布局。
目前,农学学科门类下有作物学、园艺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等9个一级学科,全国有农学门类学科点335个,其中博士点209个、硕士点126个;涉农专业学位类别有农业、兽医、林业等3个类别,共有207个相关专业学位点,其中博士专业学位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点195个;每年授予博士学位3100余人、授予硕士学位2.7万余人。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二级学科和按二级学科管理的交叉学科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
教育部支持有条件的高校根据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开展涉农相关学科自主设置工作。
目前,已有中国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自主设置了农村发展、农产品加工装备、大数据技术与智慧农业、农村与区域发展等127个农业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点。
2024年农广校农民培训工作总结范本农广校2024年农民培训工作总结一、工作概述2024年,农广校坚持以农民为中心,以提升农民素质和技能为目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了一系列农民培训工作。
我们积极组织培训班、举办实地考察活动、开展技能竞赛等多项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次总结旨在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参考。
二、工作亮点1.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今年我们积极引进了优秀的农业专家和技术员,充实了师资力量。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培训师资的培训和提升,提高了培训水平和质量。
2. 突出实践教学。
我们注重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组织了大量的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实地考察、农田作业等方式,让农民们亲身体验并掌握农业生产技术。
3. 强化项目管理。
我们建立了科学的农民培训项目管理体系,明确了培训目标、内容和时段,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培训工作,确保了培训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4. 积极开展技能竞赛。
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技能竞赛活动,鼓励农民们相互学习、切磋技艺,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技术水平。
三、存在问题1. 培训内容需要进一步丰富。
目前,我们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还需要加强对农民的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如市场营销、金融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2. 培训方式需要创新。
传统的面对面培训模式在某些情况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培训方式,如网络教育、远程培训等,提高培训的覆盖面和灵活性。
3. 培训效果需要进一步跟踪评估。
目前,我们在培训结束后并没有进行有效的跟踪和评估,无法及时了解培训效果,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跟踪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改进措施1. 丰富培训内容。
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和农民的实际情况,增加培训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对农民经营管理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 创新培训方式。
积极探索和应用新的培训方式,如网络教育、远程培训等,以满足农民不同时段、不同地域的培训需求,并提高培训的灵活性和效果。
202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心得模版从事农技人员培训工作,以农为根,以教为本,强化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抓好新型农民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学历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多渠道、多层次、多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以人为本,创新农民教育培训____核心是以人为本。
用____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关键是要以人为本,调查,阻碍农民增收的主要瓶颈,农民的需求,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从内容、方法和手段上贴近农民、农民和农民。
要农民的需求和农业生产特点,“四个”,即:农闲培训和农忙分散相,理论培训与生产观摩相,专家讲授与印发资料相,热线电话与进村入户相;培训、现场、内外交流并重,讲究性,实效性;走出去请进来的,组织观摩交流,让农民开拓视野,坚定信心;四是文字教材、音像教材都应浅显易懂,使之学了就会,会了能用,用了就可以致富。
要以往教材大、本子厚、理论多、实践少,不适合农民学习的弊端;五是农民科技培训要紧密运用多媒体、多途径、多手段,进村入户搞培训,田间地头做。
广播、电视、农民科技书屋、科技直通车、科技大集、VCD光盘等行之的手段,大面积普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大范围农民培训,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二)可持续,保障农民培训经费____要求是可持续。
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公益性社会事业,农民培训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各级加大财政支持。
要努力把农广校工作切入到和农业关注的问题上,切入到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服务上,切入到新农村建设上,地方财政支持和项目扶持,保障农民培训经费,办学条件。
(三)统筹兼顾,科学整合农民培训资源____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农民科技培训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方面,统筹兼顾,科学整合培训资源,才能实效。
农业部的要求,我市农广校加挂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的牌子,承担起农民培训职能,起覆盖全市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
要“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的,农广校(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其农民科技培训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科学整合农技校、成人学校、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农业科技培训资源和师资力量,打破行业和之间的界限,资源共享,农民科技培训体系。
开展职业农业培训计划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我国农村地区重要的产业。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农业发展模式的单一和传统农业观念的固化,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滞后,农民技术产业化程度不高,农业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培养更多的专业农业人才,我们决定开展职业农业培训计划,以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二、目标本次职业农业培训计划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其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专业农业人才。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一批懂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知识的专业化农民。
2. 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和管理水平,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3. 培育一批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促进农业产业的绿色、有机和智能化发展。
三、培训内容1. 农业技术培训通过开展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对农作物生长、病虫害防治、土壤养分管理、种植技术选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鼓励农民学习新型农业技术,如设施农业、水肥一体化、绿色农业等,引导他们走向现代化、规模化的农业生产。
2. 农产品加工技术培训提供农产品加工、冷链物流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农民了解农产品的加工方法,提高产品附加值,丰富农产品品种,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
通过加工技术培训,增加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农业管理技术培训通过开展农业生产、市场营销、农业规划等方面的管理技术培训,加强农民对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管理技能和知识,提高他们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能力,促进农业产业的市场化和产业化。
四、培训方式1. 传统课堂培训在农村地区设立培训点,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和场地设施,邀请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课堂授课,培训农民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
2. 实地实训组织农民赴现代农场、农业示范区、农业科研院所等地进行实地参观和实践培训,让他们通过亲自操作和观摩学习,深入了解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管理方法。
承德市农广校不断拓宽中等职业学校办学管理路子作者:张学东孙宝良李明莲孙国昌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2年第10期河北省承德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与承德科技管理工程学校、承德机电工程技工学校是一套人马,三个牌子。
其中承德科技管理工程学校于2008年5月,经河北省教育厅评估批准为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几年来,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管理改革,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软硬件建设,积极巩固办学成果,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路子,使学校的教师水平、教育质量、科研能力、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的举措都有了明显提高,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又上了新台阶。
一、重视师资培训工作,加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关键靠教师。
近年来,承德市农广校下大力量抓了教师培训工作。
一是送出75人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业务培训。
其中安排35人次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已有45名教师获得了职业技术等级证书(其中2人获得二级技师证书,42人获得高级工证书,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已达到了68.2%)。
二是通过召开国家和省骨干教师培训的汇报会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在每期国家、省培训结束后,学校都专门召开培训汇报座谈会,交流学习体会,介绍外校经验,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提出建议。
三是聘请教育名人名师送教上门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请名师到学校讲公开课,同时召开座谈会进行答疑。
四是通过举办校内任课教师教学大比武,对教师进行全员实战练兵。
学校每学期初都组织全体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说课、教学讲课大比武大练兵,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省市中等职业学校优质课、教学设计与说课和信息化教学设计等教学大赛活动,争取多给教师一些参与学习和展示自我的提高机会。
五是通过计算机和课件制作等专项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课件制作水平。
六是通过制订激励政策,鼓励教师进步成才,从而使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二、重视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使教育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只有不断服务于农业生产才能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