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3
教案:初中数学概念的界定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初中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如实数、代数式、方程、函数等;2. 学会通过实例来分析和解释数学概念;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实数的定义和性质;2. 代数式的概念和分类;3. 方程和函数的定义及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数学概念,如整数、分数、小数等;2. 提问:这些数学概念是如何定义的?我们可以通过哪些实例来理解和解释它们?二、实数的定义和性质(15分钟)1. 提问:实数包括哪些类型?实数与整数、分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2.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和解释实数的性质,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3. 总结实数的定义和性质。
三、代数式的概念和分类(15分钟)1. 提问:代数式是什么?它有哪些形式?2.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分析和分类代数式,如整式、分式、无理数等;3. 总结代数式的概念和分类。
四、方程和函数的定义及特点(15分钟)1. 提问:方程是什么?它有哪些类型?2.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和解释方程的特点,如解方程、一元方程、二元方程等;3. 提问:函数是什么?它与方程有什么关系?4.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和解释函数的定义及特点,如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5. 总结方程和函数的定义及特点。
五、课堂练习(15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分析和解决练习题,巩固所学概念;3. 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数学概念的界定方法;2. 提问: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的清晰度和连贯性;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概念延伸教学探究
数学概念的延伸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延伸和拓展数学概念,让学生在深刻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其内涵,并能够将其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中。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数学概念的延伸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讨论、探究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扩展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拓展数学概念的应用范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数学概念的延伸教学需要善于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任务。
开放性任务指的是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能够有多种方法和角度去解决的问题。
通过这样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在解决开放性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对所学的数学概念进行延伸和拓展,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和运用。
数学概念的延伸教学需要结合实际情境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
在学习平方根的概念时,可以结合建筑工程、地质勘探等实际情境,让学生了解平方根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数学概念。
数学概念的延伸教学还需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手段逐渐走入了教学实践。
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现代技术手段,在教学中呈现一些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概念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并有能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数学概念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主题:有理数的分类2. 教学内容:(1) 了解有理数的分类标准;(2) 掌握有理数的分类结果;(3) 能够运用分类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分类结果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小学学过的数的概念,引出有理数的分类。
2. 新课讲解:(1) 讲解有理数的分类标准,如正数、负数、整数、分数等;(2) 通过实例讲解有理数的分类过程,让学生参与分类,加深理解;(3) 给出有理数的分类结果,让学生记住各个类别的特点。
3. 课堂练习:(1) 让学生自主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概念;(2) 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应用拓展:(1) 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有理数的分类结果解决问题;(2) 引导学生发现有理数分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有理数分类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6.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概念。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掌握了有理数的分类标准和分类结果,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有理数分类解决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分类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分类。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等方面,评价学生对有理数分类的掌握程度。
对于掌握较好的学生,可以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掌握不足的学生,要个别辅导,帮助其提高。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通过“四步法”教学,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目标之三:通过使用实物、教具、多媒体等教辅工具,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探究精神。
四、课题的实施过程我们在实施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景模拟、探究思考、剖析理解、拓展创新等,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我们成功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研究过程中,深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课题的成果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我们成功地探索了“四步法”教概念的有效性,提高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如教师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资源不够充足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和解决。
通过研究课题,加强教师自身的研究,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加强组内合作交流意识,提高教师的实践和理论水平,力争成为科研型教师。
四、课题研究的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概念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只有每个环节扎实,才能实现课题的目标。
2、主体性原则: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愉悦和谐的研究气氛,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自我表现欲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尊心。
3、对比性原则:采取实验班级和非实验班级对照的形式,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数据。
4、探索性原则:使教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为学生创设进行观察、探索、发现的研究环境,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数学概念,使学生自觉进行探索新知的过程。
5、激励性原则:帮助学生实现成功,让学生在学和做___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愉悦,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热情。
6、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原则:通过理论指导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摸索“四步法”数学概念教学的操作方法,把所讲授的数学概念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的去理解和掌握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实践的机会。
教案模板:初中数学新概念教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新概念的基本含义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新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新概念的引入和定义。
2. 新概念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3. 运用新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或复习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新概念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概念的引入:通过具体的实物或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引入新概念。
3. 新概念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出新概念的定义。
4. 新概念的性质和特点:通过示例或练习,引导学生探索新概念的性质和特点,巩固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
5. 运用新概念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新概念进行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新概念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指导。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展示新概念的应用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2. 练习作业:检查学生对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反馈,为改进教学提供依据。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提供丰富的新概念教学内容,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2. 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动画等形式,直观展示新概念的应用场景。
3. 练习题库: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新概念。
七、教学时间1课时八、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确保学生掌握相关概念和性质。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注重练习的布置和批改,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初中数学概念课
初中数学概念课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
以下是一个初中数学概念课的简要描述:
在初中数学概念课上,学生将学习各种数学概念,如代数、几何、函数等。
通过清晰的讲解和实例,学生逐渐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性质和应用。
教师会使用生动的例子和图表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逐渐掌握了如何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上,教师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
这样的互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概念,教师会布置一些练习题和作业。
这些练习题和作业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
初中数学概念课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数学基础,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逐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学生能够在
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并为高中和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初中数学中概念的教学1、概念教学要结合实际,让概念有意义化。
苏科版教材中一般的数学概念,都是通过对实验现象或某些具体的事例的分析,经过抽象概括而导出的,它有一个形成的过程。
它们一般是从几个原始的概念或者公理出发,通过一番推理而扩展成为一系列的定义或者定理.而每一个新出现的概念都依赖着已有的概念来表达,或是由已有的概念推导出来的。
例如苏科版九上中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它就是由前置概念推导而来的,它缘自于苏科版八下中“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又是以苏科版七下“整式方程、方程”等作为预备概念而得出的。
如果对以上某一概念不理解或者一知半解,那得出新的概念或者它的解法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概念教学的顺序性。
正是这些概念的出现的顺序性才将我们的教材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图。
针对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连贯性,我们教师教学中应当注意:在学生对某些预备概念模糊不清的情况下,千万不要急于引入新概念,最好先复习涉及新概念的相关预备概念,尤其是对特别重要的、关键性的预备概念,教师要反复强调,以求得学生较为彻底的理解,方可为新概念的导入作出良好的铺垫。
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概念时,我以前的做法一般是在黑板上例出各种小数,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这种做法,生搬硬套,效果不是很好。
听了讲座后,我试想一下是否可以这样教,先准备好0—9的卡片,让学生上讲台摸出一张,把卡片上的数记在小数点后面,随着摸卡片的学生越多,学生就会发现小数点后面的数越多,教师借止机会归纳:“不错,这样得到的小数,一般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这种无限不循环小数与我们已经学过的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不同,是一类新数,我们称它为“无理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题。
对这种摸奖式的摸球,学生对它有着非常丰富的感性经验.以摸乒乓球得到的数来产生一个具体的位数可以不断延伸的小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感触”的非常直观的无理数模型,使本来遥不可及的数学概念具体地走到学生的面前,赋予无理数一个真实可信的意义,使概念更容易接受、更有意义。
初中数学定义简记总结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初中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归纳、总结和分类,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初中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2. 教学难点:如何有效地进行归纳、总结和分类,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基本概念、性质、定理和公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方法。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数学知识点进行研究和总结。
2. 学生通过查阅教材、参考书和网络资源,了解和掌握该知识点的定义、性质、定理和公式。
3. 学生将研究结果整理成简洁的文字,并准备进行展示。
三、小组展示(15分钟)1. 每组学生进行展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2.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评价和提问。
3. 教师引导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四、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和自主研究的结果,整理出一份数学知识点简记总结。
2. 学生将自己的总结提交给教师,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学生在展示和评价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培养了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
然而,由于时间有限,课堂上未能对所有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需要在课后进行补充和学习。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及策略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及策略:
1.抽象概念的讲解:对于初中数学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如无理数、代数式等,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将这些概念转化为实际的问题,使得学生更易于接受和理解。
2.巩固基础知识:初中数学的概念很多都建立在基础知识之上,因此要在讲解概念的同时,加强对于基础知识的巩固。
例如,讲解三角函数时可以先回顾一下正弦、余弦、正切等基本概念。
3.灵活运用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例如,对于视觉型学生,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讲解;对于听觉型学生,则可以通过口述、演示等方式进行讲解。
4.拓展应用:将所学概念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例如,对于几何知识的讲解,可以结合建筑、绘画等实际应用进行讲解。
5.互动交流:在讲解过程中,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并及时纠正错误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6.多元化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小测验、作业、考试等,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设计案例篇一: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首先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学生如果不能正确地理解数学中的各种概念,就不能很好地掌握各种法则、定理,也就不能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抓好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有一个现象:当解决数学某一问题遇到困难时,如果追根求源,就会发现,往往是由于他们在某一个或某一些概念处产生问题,而导致思维受阻。
基于此,我们就要对数学概念的本质进行分析,并且希望找到合理的概念教学的模式,以使教师的教课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轻松而有成效。
通过参与这学期的国培培训计划,对初中数学概念课堂教学有更深层次的认识,数学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或结构关系的特征概括,是对一类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反映。
初中数学中有大量的概念,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生活经验和智力发展等方面的限制,要接受教材中的所有概念是不容易的.况且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去分析事物的本质特征,只是照本宣科地提出概念的正确定义,缺乏生动的讲解和形象的比喻,对某些概念讲解不够透彻,使得一些学生对概念常常是一知半解、模糊不清,也就无法对概念正确地理解、记忆和应用.下面就如何做好数学概念的教学谈几点体会.一、概念的引入探究数学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其实质就是概念的引入),是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的第一步,这一步走的如何,对学生学好数学概念有重要的作用。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课教学的起始步骤,是形成概念的基础。
传统教学中在教学方式上是以教师传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学习,这显然不利于新课程背景下创造型人才的培养。
课程标准中提出“ 抽象数学概念的教学,要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概念的学习方式”。
通过概念引入过程的教学,应该使学生明确:“概念在生活中的实际背景是什么?”“为什么引入这一概念”以及“将如何建立这一概念”,从而使学生明确活动目的,激发学习兴趣,提取有关知识,为建立概念的复杂智力活动做好心理准备。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定义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是指在初中阶段,针对数学学科的相关概念进行教学,包括数的概念、运算的概念、几何的概念以及代数的概念等内容。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思维方式,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数学推理和证明的能力。
首先,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要从基本的数的概念入手。
数的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包括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和实数等。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型数的含义、特点和应用。
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辨数的属性的能力,例如学会辨别相邻数的大小关系。
其次,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要注重运算的概念。
运算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以及根号、幂等运算等。
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运算规则和运算法则,通过实际问题的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掌握不同运算的应用场景和解题策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第三,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要注重几何的概念。
几何是数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图形的形状、性质、关系和变换等内容。
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和感知不同的图形,并通过实际操作、示意图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几何概念。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几何问题的探究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最后,初中数学概念教学要注重代数的概念。
代数是数学的核心内容,涉及变量、代数式、方程等内容。
教师应帮助学生理解代数的基本概念,通过例题的讲解和解答,帮助学生掌握代数表达式和方程的求解方法,培养学生的代数思维和推理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建模和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总之,初中数学概念教学是通过传授数学知识、引导问题解决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
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示例分析、实践探究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数学概念的运用方法,并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中。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
浅谈初中数学概念课教学一、教学内容1. 数学概念课的内容主要包括:a. 数的认识和比较:包括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等的认识和比较。
b. 数的运算:包括加减乘除、整数的运算、有理数的加减乘除等。
c. 代数式和方程:包括代数式的认识和运算、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等。
d. 图形的认识:包括平面图形、立体图形以及它们的性质和计算等。
e. 几何变换:包括平移、旋转、对称、相似等的认识和运用。
2. 这些内容构成了初中数学概念课的主要内容框架,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们可以逐步建立数学概念体系,初步形成数学思维方式。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系统。
通过数学概念课的学习,让学生逐步建立数的概念、运算概念、代数式和方程的概念、图形的概念以及几何变换的概念等。
2. 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方式。
数学概念课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方式,包括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通过生动、形象、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三、教学方法1. 表示方法。
数学概念课要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理解数学概念,可以通过数轴、比例尺、透视图等形象直观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概念的意义和应用。
2. 形象化比较方法。
通过图形、实物等形象化的比较方法,让学生感受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深化对数学概念的认识。
3. 问题导入法。
通过提出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从而引出数学概念的内容,让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发现数学规律。
4. 探究式教学法。
通过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课堂实践1. 比较法的课堂实践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图形,比如彩虹、斜塔、金字塔等,通过这些图形的比较,让学生感受到不同图形之间的特点和联系,培养他们的图形认识能力和形象思维。
初中数学大概念教学
初中数学大概念教学是指对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进行系统化、全面化、深入化的教学活动。
初中数学大概念是初中数学教学的核心,它是初中数学知识结构的基础和支撑点。
初中数学大概念教学是在明确初中数学大概念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大概念,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数学大概念包括数、代数、几何、函数、统计与概率等方面。
数是初中数学的基础,代数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几何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难点,统计与概率是初中数学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大概念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和思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大概念教学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解、演示、示范、实验、讨论、探究、练习等。
其中,探究和练习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探究教学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练习教学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大概念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关键和难点,需要重视并注重实践。
只有通过系统、全面、深入的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初中数学大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数学定义归纳整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初中阶段数学中的基本定义,理解并能够运用这些定义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数的概念:整数、分数、小数、实数、相反数、绝对值等。
2. 代数概念: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同类项、方程、不等式等。
3. 几何概念: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圆、相似形、相交线等。
4. 统计与概率概念:数据、众数、平均数、中位数、方差、概率等。
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对每个概念进行理解和记忆,尝试解答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
2.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提问、解答疑惑,共同整理出每个概念的定义和特点。
3.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强调每个概念的关键点和难点。
4.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每个概念的定义和特点,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四、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图形、模型等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数学概念。
2. 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概念。
3. 采用提问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采用分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作业:检查学生的练习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考试成绩:通过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数学定义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初中数学教材,为学生提供权威的学习资料。
2. 教具:准备相关的图形、模型等教具,辅助教学。
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简介初中数学的研究对于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介绍几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旨在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1. 引入概念在开始教授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之前,教师应引入该概念的背景和重要性。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实例或讲述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
2. 数学游戏和活动通过数学游戏和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和应用他们所学的数学概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比如数学拼图、数学迷宫等,让学生在玩中学。
3. 实际应用将数学概念与实际应用情境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实际意义。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应用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商品折扣、设计房间布局等。
4. 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直观地展示数学概念和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教师可以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展示数学演示、视频教学等内容,增强学生的研究效果。
5.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并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比如解题讨论、分角色合作等,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合作能力。
6. 不定期复定期进行复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数学概念,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不定期的复活动,如小测验、复讲解等,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数学概念。
结论初中数学概念教学策略的选择和运用对于学生的研究成果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数学发展和研究兴趣。
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反思初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而对于老师来说,如何有效地教授数学概念并帮助学生掌握这些概念是一项挑战。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需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找到更好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我们需要认识到数学概念对学生而言可能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
在教学中,我们需要结合生活实际,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来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在教学直角三角形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绘制直角三角形、测量边长,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建筑、道路等实例来讲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让学生从实际中感受数学概念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不仅仅是机械的运算和记忆。
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规律和解决方法,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从而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我们还需注重数学概念的延伸应用。
数学概念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延伸的。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概念应用到其他问题中去。
在教学平行线相关的知识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并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平行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他们进行延伸拓展,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
教师在教学数学概念时,也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学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而数学概念的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参加一些教学研讨会、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与同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来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探索,找到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
希望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喜欢数学,理解数学,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益匪浅。
初中数学概念的教学
作者:杨正金
来源:《大东方》2015年第07期
概念是数学知识系统中的基本元素。
数学概念的建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前提。
学生运用数学概念进行推理、判断过程中要得出正确的结论,首先要正确地掌握概念。
这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基础因素和贯穿始终的因素。
所以,概念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概念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数学中的命题,都是由概念构成的;数学中的推理和证明,又是由命题构成的。
因此,数学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
一、概念的引入
数学概念的引入一般有以下四种方式:
一是联系实际事物或实物,模型介绍,对概念作唯物的解释。
数学来源于客观世界,应用于客观世界。
离开了客观存在,离开了从现实世界得来的感觉经验,数学概念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只是主观自生的靠不住的东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形成准确概念的首要条件,是使学生获得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觉材料。
因此,在数学概念的教学中,要密切联系数学概念的现实原型,引导学生分析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常见的事例,让学生观察有关的事物、图示、模型的同时,获得对所研究对象的感性认识,逐步认识本质,建立概念。
恰当地联系数学概念的原型,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理解概念的实际内容;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体会学习新概念的目的意义,弄清每一概念是从什么问题提出的,又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的,从而激发学习新概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是用类比的方法引入概念。
类比不仅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引入概念的一种重要方法。
三是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引入新概念。
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行讲授便可以建立起新概念,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四边形后,只要把平行四边形的条件特殊后便可引入菱形、矩形、正方形。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同一数学概念可以有多种不同的定义,但在同一数学体系中,一般只能采用一个定义。
事物方面的本质属性,可以由所给的定义推出,作为性质定理处理。
这样分析后,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这些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对知识的掌握很有条理性。
四是,从数学的本身内在需要引入概念。
在学生的历程中,以及人类史上数学的发展,概念都是在不断的需求中引进的。
比如人类起初没有数的概念,便用结绳的办法记数,当有了自然数的概念后,记数问题解决了,可是在减法中自然数不能满足,便引入负数。
当作除法时,整数不够用了,便引入了分数,使数扩展为有理数。
但进一步学习,计算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
对角线时就不是有理数了,又引入了无理数。
通过这样的讲述,让学生切身的体会到了,数学确实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这样的一步步需求一步步满足,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概念的形成
概念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总结出来的。
在给学生讲课中,在引入阶段教师必须对概念的形成过程,对概念的本质属性剖析彻底,然后用定义将其揭示出来,这样学生才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忽视概念的形成过程,把形成概念的生动过程变为简单的“条文加例题”,对概念的理解是极为不利的。
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可以完整的、本质的、内在的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使学生对理解概念具备思想基础,同时能培养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
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
抓住概念的本质属性,通过归纳排除定义的非本质属性。
从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作深入的分析对概念深化认识。
剖析概念的内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
抓住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数学概念不是孤立的,存在着横关系和纵关系。
横关系表现为并列关系,应利用对原有概念的理解,区分易混淆的概念;纵关系表现为从属关系,启发学生进行系统归纳,能让学生明确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举正、反例,弄清楚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在形成概念的抽象规定前,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概念的内涵,所出现的实际例子中的一些概念本质无关的性质,会对概念的建立起着干扰作用。
因此在这阶段的教学中,要想降低学生的心理干扰,有必要从概念的外延的角度分析概念。
让学生从较难的实例中分离出概念的本质。
揭示概念中的每一词、句的真实含义。
有的概念叙述简练,寓意深刻;有的用式子表示,比较抽象。
对于这类概念的教学,只有在具体操作中认真理解每一词、句,深刻揭示其真实含义,才能让学生深刻的把握概念。
注重概念的比较。
有比较才能鉴别。
数学中有很多概念是相似的,很容易混淆。
对于容易混淆或难以理解的概念,应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指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助于学生抓住概念的本质。
分析概念的矛盾运动。
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充实、逐步完备的。
教学时要把概念的确定性和灵活性辨证地统一起来,恰当分析概念的矛盾运动。
三、概念的巩固和发展
由于数学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这就为牢固掌握它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数学概念较多,不易于记忆,因此巩固概念的教学就显得很重要并且要在在运用中进一步理解概念。
关于数学概念的教学,一直是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只是学习《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及结合将近几年的教学,浅谈一些自己在教学中的认识和看法与大家共享,对有些概念的教学不一定适用,况且教学一直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加强教学研究,加强学术交流,不断提高数学概念的教学质量,这更是执教者的共同奋斗目标。
(作者单位:四川省会理县鹿厂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