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
- 格式:ppt
- 大小:39.55 MB
- 文档页数:38
1.请说明十种表示方法各自的特点;
答:(1)定点符号法:几何符号图形结构简单、区别明显、便于定位;文字符号便于识别和阅读;艺术符号形象生动、易于辨认和记忆、有吸引力。
(2)线状符号法:只能表示质量特征,不含有明确的数量概念。(3)区域法:只表示现象的质量特征,不表示数量特征;可重叠、交叉、有空白。
(4)质地法:着重显示现象质的差别,一般不表示数量特征;无重叠、交叉和空白。
(5)等值线法:适于表达布满整个制图区域的渐变的现象;等值线间隔通常保持常数;强调数量指标。
(6)定位统计图法:定位图表反映的是某点上观测的数据,但反映的是面上的现象,较直观。
(7)点法:简单明了,可以表示现象的分布范围和质量特征。(8)动线法:简明、直观性强,适用于反映分布特征的移动现象,可以反映现象的数量及质量特征。
(9)分级统计图法:只能显示单元之间的差异,不能显示单元内部的差异;只能说明现象分布的程度对比,因此更适用于相对数量指标;采用的统计单位越大,反映的现象分布越概略。
(10)分区统计图法:只表示区划单元的总值,并没有分布以及定位的概念;每个单元内只有一个或一组统计表。
2.试比较符号法、图形统计图法、定位统计图法的异同点;
答:符号法与定位统计图法:都用有定位意义的符号或图表表达现象的特征。但前者反映点状分布现象,后者反映面上或线上现象且主要用于说明制图区域某点上周期性发生的现象。
符号法与图形统计图法:都可以表示现象的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但前者每个符号在地图上的位置代表具体物体的实地位置,大小表示数量指标,符号之间可压盖,表示的是在空间呈点状分布现象的特征,后者每个图形代表某区划单位内某全部现象的总和,图表之间不可相互压盖,表示的是在空间呈点、线、面状分布现象的特征。
专题地图面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面状要素按空间分布特征可归纳为三种形式:一为布满制图区的要素,可用质底法、等值线法和定位图表法表示;二为间断呈片状分布要素,可用范围法表示;三为离散分布要素,常用点值法、分级比值法、分区统计图表法和三角形图表法表示。
质底法
质底法又叫底色法,是在区域界线或类型范围内普染颜色或填绘晕线、花纹,以显示布满制图区域专题要素的质量差别,常用于各种类型图和区划图的编制,如地貌类型图、农业区划图、气候类型图等。
编图时,首先要按所示内容的性质,进行分类和分级(分区);其次在图上勾绘出各分区界线;最后在各分区界线内拟定的图例符号表示出各类型或各区划的分布。
质底法按面状符号分类分区界线的准确程度,可分为精确和概率质底法两种。行政区划图、地貌类型图、地质图、气候区划图、农业区划图等常用精确质底法表示。概率质底法的图斑轮廓线,可用网格线的变化来表示面状要素的分布,其符号轮廓呈直角状,仅能表示事物的相对分布范围。如土地利用图、土壤类型图等。质底法的特点是所表示的专题要素布满制图区域;二是符号不能重叠,故难以表达事物现象的渐进性和渗透性。
等值线法
等值线是连接某种专题要素的各相同数值点所成的平滑曲线,如等高线、等值线、等降水量线、等海深线等。常用于表示地面上连续分布而逐渐变化的专题要素,并说明这种要素在地图上任一点的数值和强度,它适用于表示地貌、气候、海滨等自然现象。编图时,首先根据某要素同一的质和量,在地图上,把各地较长时间观测记录的平均数值,标定于相应各测点;然后在各测点之间,用比例内插法找出等值点,并把等值点连成平滑曲线,即得等值线;再在等值线上添加数值标记,就可显示其数量指标。为了反映要素的发展趋势及增强质和量的明显性,可在等值线图上进行分层设色或加绘晕线,颜色由浅到深、由明到暗、由暖到寒(晕线由细渐粗、由疏渐密)变化,就可反映出要素逐渐发展变化的特征。等值线的数值间隔最好保持一定的常数,以利于依据等值线疏密程度判断要素急剧与和缓的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