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孝道文化的被冷漠和孝道文化的不应被冷漠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6
论孝道文化的被冷漠和孝道文化的不应被
冷漠
袁庭栋
多少年来,孝道文化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牛一个重要的
组成部分。
可是,由于长期以来极左思潮的泛滥,由于对
我国传统道德的不加分析地过多的否定,在较长的一段时
期之牛,孝道文化被严重地冷漠了,在若于场合甚至被取
消、被攻击、被批判n虽然很多人在自己的内心之中本来
是不会反对对自己的父母应当谈孝尽孝的,可是在公开场
合也不得不加以巡忌,尽可能不谈这个%孝”字,对自己
实行一种白欺欺人式的鸵鸟政策。
今天,我们已经没有必
要再去回顾那一段令很多人深感不愉快的经历。
但是,为
了不再出现过去那样的不愉快的经历,简单地分析一下达
种不正常的现象所以出现的原因,却还是有些必要的。
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在极左思潮之下的“以阶级斗
争为纲”,纲举则阳长,在“以阶级斗争为纲”之下的谙日
之个,是很难让亲情这一日出现的。
虽然还没有完全取消.
但也必须加以冷漠。
既然连亲情都要加以冷漠.当然就更
没有孝道的位置了。
关于在建国以后的建设时期还长期坚
持“以阶级斗争为绸”的这一原则性错误,自从拨乱反正
以来,已经谈得很多了。
单就淡化亲情、不能探亲情.如
果谈亲情就是“人性论”、就是“小资产阶级情调”、就必
须加以批判这一个方面来说,其实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一
种歪曲。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不讲亲情的。
列宁早就说过: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俞吾金同志最近在《人文关怀:马克思哲学的另一个绍
度》。
一文中,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是否应当具有人文
关怀问题有以下一些重要的阐释、可供我们参考。
马克思继承了西方人文主义的伟大传统,人文关怀构
成了马克思哲学的一个根本性的维度。
然而.在马克思哲
学的传播过程中,这一维度不仅被说蔽起来了,而且还被
理解为资产阶级哲学的“专利品”,并使之与马克思哲学尖
锐地对立起来,把马克思哲学误解为一种单纯的、冷冰冰
的科学理论或阶级斗争的工具。
实际上,马克思哲学包含
着对人的尊严、自由和权利的执着追求,洋溢着深厚的人
文关怀。
多年来,人们在解释其学说时,通常会自觉地或
不自觉地遗忘乃至压抑马克思哲学中人文关怀的维度,而
把其阶级斗争的属性加以强化或夸大,甚至于脆把它理解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或手段。
更仑签者,人们干脆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纯粹的阶级斗争学说,井使之与人文关怀尖锐地对立起来,以致谁要谈人文关怀,谁就是在曲解或非难马克思哲学。
社会主义国家是在东欧国家最先建立起来的,由于东欧社会长期以来处在亚细亚式的、专制主义的统治下,所以独立人格及其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人文关怀在东方社会中缺乏相应的土壤。
这就使东方社会的学者在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文本时,自然而然地把这一维度给遮蔽起来了。
这种遮蔽是如此之严重,以至于一些东方国家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后,仍然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而完全不谈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的维度。
上面所说的是在一般的家庭与人际关系之中情况。
更
为严重的是,由于多年来将家庭中应有的亲情代之以“以阶级斗争为纲”,认为阶级斗争必须时时讲、处处讲,提倡“亲不亲,阶级分”,如果自己父母的出身不是“红五类”家庭的活,如果自己的父母的言行不够彻底的无产阶级化的话,如果自己的父母在某些时候有着某些过失的话,作为子女就只能是与之彻底划清界限,坚决斗争到底。
就算是不在家中大闹天官,也必须是批判当头、冷眼相对,当然就更加是决尤孝字可言了。
这方面的若干事例,包括我自己在内的凡是上了一点年纪的人,都见得很多,都会有若干令人极不愉快的回忆。
虽然今天已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人们也不再会是
“亲不亲,阶级分’,人们对于每一个人约分折也不再是只分析其阶级属性而不谈人性,这个问题似乎已不再成为问题。
不过我们对于这种思潮略加分析还是有必要的。
我不否认,当一个人成人之后,对于自己的父母或长辈,当然是有一个是否应当值得自己加以尊敬和爱戴的问题.但是这种是与否的标准并不在于其阶级属性,而在于其言与行是否合符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是否于社会、于大众有利。
如果他们的言与行是对社会进步有害,是对广大人民群众有害,是在犯罪的话,当然不值得后辈加以尊敬和爱戴,反面应当进行反对和加以阻止。
其实,这一点不仅不会与我国传统道德中的孝道有所违背而产生冲突,而正是我国传统道德中的孝道所加以提倡的。
因为我国传统道德中的孝道并不是是非不分的愚孝,在我国孝道文化的经典《孝经》中专门有一章就叫做《谏诤章第十5),其中早就明确地指出过:“故当不义,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
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命,又焉得为孝乎[”当然,这里所强调的是诤谏相劝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讲的大是大非和原则问题,不是不照顾其生活冷暖,不是完
全不尽儿女的责任。
这一点,就是在今天看来,也是完全
正确的。
第二,是将对祖国对民族的忠诚与对父母的孝道机械
地加以对立,认为是尽忠则一定不能尽孝,尽车则一定不
能尽忠。
一个人只能是为国为党尽忠而不能为父为母尽孝,进而言之就是只能言忠而不能言孝。
我们认为这一命题看
来有理,实则无理。
在古代有关孝道的重要论述中,本来
就是主张要把忠孝二者联系起来、不可分割的。
《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就说过:“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梯,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盲。
”在我国古代的确有过“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但是,那是指的
在国家有难需要献身时的非常时刻,在这种非常时刻,志
土仁人往往以国事为重,先国后家,甚至踊跃地舍家为国,慷慨地为国捐躯,故而才有“忠孝不能两全”之叹。
但是,在绝大多数时候和绝大多数家庭,人们并没有处于这样的
非常时刻,并没有这样的难以解决的尖锐矛盾,往往都是
可以二者兼顾的6若是因为有某些原因而在二者之间有所
偏重的话,也是会得到大家的原谅和理解的。
要知道,因
为各种原因而不能尽孝,和本来就没有孝心而不讲孝道,
这是并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将这样的
两种情况硬要拉到一起来看作一回事的人,如果不是思想
混乱,就只能是别有用心。
更为重要的是,古代的仁人志
士之所以说出”忠孝不能两全”这样的话来,其前提就是
把忠与孝看成为了一个具有有机联系的共同体,其中还包
含着“大孝为忠”这样的至理,包含着”忠至出于孝子之门”这样的古训(按,这句古代常见的话最早的出处,拇
我所见,就出于《汉书·韦彪伶》颜师古注引《孝经纬》:“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如果忠与孝作为一种道德不是具有着有机联系的共同体,而是两种互不相关的东西的话,那
又何必去讨论二者之间的关系呢”所以.将息与孝加以机
械地对立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对我国传统道德的无知,或
者说是原本是有所知而加以了有意地曲解。
在这里,我想谈一个可能是很多同志都已知道的事实,
就是在过去那“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革命斗争之中.中国
共产党的主要领相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等也那是很重
孝道的孝子,他们在当时的革命年代中也尽可能地做到了
一个孝子所能做到的一切。
以毛泽东主席为例,他为了革命,18岁离家,但是当他得知母亲病逝之后,立即带上正
在读小学的三弟译罩昼夜兼程,从长沙奔回韶山,在母亲
灵前抚棺惕哭,并写下了一篇声沼俱下的《祭母文》,其中写道:“吾母高风,首推博爱,退还亲疏,一皆覆载。
——”他还写下了两则有名的挽联:“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
端遗限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倍世,一钩慈容何处
寻[”“春风南岸留浑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建国之后,他9t父风均已去世.但他对岳母杨老夫人一直是多方问候,并长期礼敬供养。
1959年,在离家32年之后他方能返回
故乡,第一件事,就是到父母的坟墓前礼拜—亡坟。
第三,是由于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未能分清楚古
代传统道掘小的精华和糟粕。
我认为,这一问题的影响面比较大,在这里有多说几句的必要。
无论是我国的整个古代文化还是单从古代道德来看.
其内容都是相当庞杂的。
在几千年的形成、发展与传播过程中,必然要汀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所以,我们今天公继承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的遗产时,必然要有一个识别、选择与扬弃的过程,绝对不可能说凡足中华传统文化就都是好的,更不能说凡是中华传统道德就都是应当继承和发扬的。
作为曾经是古代道德观念的基础阴孝道也是一样,我们今天在考虑如何加以继承和发扬时、包必然是应当有一个继承其精华、批判其糟粕的问题。
如果认为传统文化一切都好,甚至认为在211迂纪只有小曰的传统文化才是发展新经济的思想基础,这是一种偏颇之论;同样,如果说今天已经是网络时代和基因工程时代,传统文化早已过时,一无所用,这也是一种偏顾之论。
关于这一点,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年就曾有过若干很具体的论述。
他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曾经说过:“讲到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是,忠孝,,其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
这些旧道德.中国人至今还是常讲的。
但是现在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那些新文化的势力,此刻横行中国,一般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
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
……我们在民国之内,照道理说.还是要尽忠,不忠干君,要忠于国.要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去效忠。
为四万万人效忠,比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
故‘忠’字的好道德,还是要保存。
讲到‘孝’字,我们中国尤为特长,尤其比各国进步得多。
《孝经)所讲“孝’宁,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至。
现在世界中最文明的国家,洪到‘孝’字,还没有假中国讲到这样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
国民在民国之内,要能够把,忠孝”二字讲到极点,国家便自然可以强盛。
”中山先生十分强调“忠孝”二字,但是他又特别说要保存的是“好道德”,而一切“不好的”.则应当“放弃”。
中山先生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也是十分正确的。
古代有关孝道的论述极多,古人有关重视孝道的论述
与事例也极多。
在早期的儒家经典小,对孝道的论述是比
较朴实而可行的,如孔子所说的:“父在,观其志;父投,
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①<论语。
学而>“生,事之以札,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
为政》孟子所说的:“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奔
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
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
孝也;好勇斗很(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①《孟子。
离娄下》就是在两干多年之后的今天,孔子和孟子的这些言论,也仍然是
正确而应当加以提倡的。
可是,自汉代“使天下诵降经》”④以来,长期以来
国家对天下士民的要求都是“孝梯力田”,在不少人的心目
中,甚至认为“读《孝经》一卷,足以立身治国,何用多
为”。
④!从晋代的晋元帝、晋武帝亲注《孝经》以来,历代
帝王亲自注解、讲说《孝经》者比比皆是。
懒lJ是在唐代,
科举制度是以明经科为首,明经科又以《孝经》为首。
庸
玄宗更是两注《孝经》颁行天下,命令普天之下必须家藏
《孝经》而诵读之,还亲自书写《孝经序》立于国学,以至
于臣下李齐古等四十余人在上表中称:“《孝经》者,天经
地义之极,至德要道之源,在六经之上,为百行之本。
”一
直到涪代,顺治、雍正二帝还在亲自主持注释《孝经》,颁
行天下。
由于历代统治者是如此地重视,甚至可以说是过
度地加以重视.而和万事万物一样,超过了一定的度就必
然出现错误,甚至于走向荒谬。
最典型的例证,一类是见
于行动的.如东汉的向拥。
据《后汉书·独行·向糊传》载,
当此公官居朝中侍中的重位时,张角军起,上下震动,纷
纷议论退兵之计,向初“上便宜,颇讥刺左右,不欲国家
兴兵,但遗格于河上北向读《孝经》,碱自当消灭。
中常侍
张让谗颧不欲令国家命将出师,疑与角同心,欲为内应。
收送黄门北寺狱,杀之。
”第二类是只有议论的,如元人陈
继儒,此公在为沈易的《孝经夯训》所作的《序》中说:
“余尝观六朝高人名士,祟信《孝经》,或以殉葬,或以荐
灵,病考诵之枫愈,斗考诵之辆解,火考诵之辆止,盖
《孝经》之不可思议如是。
若使家诵户读,童而习之,白首
而不已焉,上非此无以举,下非此无以学,孝感所至,能
令酸泉出,异草生,大泵同乳,乌鹊同巢,盗贼驰,兵过
而不敢过孝于乡。
”所以会有这类过度而出现的荒谬,除了
在一些民间传说中出于对孝道的崇敬而出现的一些有明显
夸饰的故事之外,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统治集团中一些人
别有用心地进行歪曲而加以利用,从而也就造成了在有关
孝道的论述之中出现了苦干的不实、不妥、不应当、不正
确的种种糟粕。
归纳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类:
将对父母的孝加以强化,纳入了维护封建政治秩序的
族权,成为了著名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理论基
础和组成部分。
将原本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互敬互爱、相辅相成的互
动关系加以正面地强调,甚至走向极端。
本来,在《左传·隐公三年>中讲的著名的“六顺”是“君义、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在的L1己·礼运》中讲的著名的“十义”是“父慈,子孝;兄良,弟梯;夫义,
如听;长惠.劝顺;君仁,臣忠.十考谓之人义。
”一直到了南北朝时,著名学者额之推在《额氏家训》中还明确指出:“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可是后来的有关说教却愈来愈片面,只讲于孝而不讲父慈,进一步就更是走向极端.出现了著名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于亡,子不得不亡”的一系列主张。
与上述情况相仿,就是不再强调晚辈对长辈的诤谏,
即我们在前面曾经引述过的《孝经·谅诤章第十五》中明确地指出过的:“故当不义,了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
故当不义则争之。
从父之命,又焉得为孝乎厂而
是一味强调愚孝,不但不能诊谏,而且还要“子为父隐,
臣为君隐”。
片面强调宗法制度下的父传子继的重要件,以无儿子
传宗接代为大不孝,这就是几乎是尽人皆知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并由此而推衍为不娶要为大不孝、妻子无生
育为大不孝、生女儿不生儿子为大不孝,从而为歧视虐待
妇女、男子三妻四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将在孔孟学说和《孝经》论述中原本是比较朴实可行
的孝道言行逐渐加以复杂化和制度化,要求子孙要以极为
复杂的繁文绳节去尽章,甚至在父母死后要用一整套几乎
是不近情理、不顾人道地去尽孝,例如古时最常见的“三
年不丧”的那一整套规定,就是古代很多真心的孝子也是
很难做到的,在今天当然更是不值一提了。
应当指出,上述的这些东西严格说来都是有其政治目
的的,其主要目的就是将人皆有之的孝心都与忠君联系起来,将原本是对于对孝道的要求更进一步地移于对封建帝
王的忠君意识上去。
例如,宣扬“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其主要目的就在于“君要臣死p臣不得不死”;宣扬“子为父隐”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臣为君隐”。
所以,对于这一类糟粕,我们是很容易加以区别并加以唾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