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级历史复习提纲(1—12课)含思维导图教学文案
- 格式:doc
- 大小:948.50 KB
- 文档页数:11
《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一)战后世界的新格局一、“两极”与“冷战”1、 1945年2月,世界反法西斯即将胜利之际,苏、美、英三国领导人斯大林、罗斯福和邱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签订了雅尔塔协定,建立在美苏实力均衡基础上的雅尔塔协定对战后世界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两极格局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为了推行称霸全球的战略,美国放弃了战时与苏联的同盟,转向反共反苏。
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针对苏联的军事政治集团——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1955年,苏联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称这“华沙条约”,建立了抗衡北约的军事政治集团。
简称“华约”。
“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东西方对峙格局的形成。
3、战后,美国为什么要推行“冷战”政策?(二战后,美国确立了霸权地位,欲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称霸世界,而共产主义制度将是它控制全球的最大障碍,社会主义国家是它的主要敌人。
)4、冷战与争霸:北约建立前,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宣称,美国要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人们称之为冷战政策(杜鲁门主义——冷战的标志)。
5、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的霸权主义也膨胀起来,在军事上成为与美国并列的超级大国,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
(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争霸的极端体现。
)以冷战为主要形式的美苏争霸,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
6、冷战的结束:20世纪90年代初,东欧各国和苏联的执政党丧失了政权,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味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
7、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意味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
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俄罗斯还具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日本拥有强大的经济力量,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欧洲则加快了一体化进程,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提纲第1课古代埃及1.位置:非洲东北角2.河流:尼罗河(孕育古埃及文明)3.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4.主要成就(1)数学(2)医学(3)天文学:太阳历(4)文化: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文字之一)①狮身人面像(5)建筑用途:法老的陵墓②金字塔意义:象征国王权力,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地位: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古埃及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同时体现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多读几遍有印象)(1)含义:国王的称呼5.法老(最高统治者)(2)权力:集军政财神等大权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又称“美索不达米亚”)(1)河流:幼发拉底河古巴(2)国王:汉谟拉比比(3)政策:内:建立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伦外:各个击破王(4)政治制度: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国(5)结果:他在位期间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①人物:汉谟拉比②目的(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③地位: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1)《汉谟拉比法典》 a有公民权自由民A社会等级分明 b无公民权自由民④内容 c奴隶B奴隶制发达,维护奴隶主地位C商品经济比较活跃(租赁、雇佣、交换、借D 宣扬“君权神授”,现世报应(以牙还牙)A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⑤作用B人类社会法制传统源远流长(2)文字:楔形文字(苏美尔人)(3)阴历(苏美尔人)(4)60进位制第3课古代印度一、古代印度1.位置:南亚次大陆2.河流:印度河和恒河4.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5.鼎盛时期:孔雀王朝,首都:华氏城(最繁荣、人口最多)二、古代印度主要成果发明者:印度人1.阿拉伯数字传播者:阿拉伯人⑴制定者:雅利安人种第一等级:婆罗门(祭祀)统治姓阶级(2)等级第二等级:刹帝利(军事、行政)------ 国王制度第三等级:吠舍(农业、商业)被统治第四等级:首陀罗(为前三等级服务)阶级(3)贱民:最卑贱(在社会上遭受歧视和凌辱)特点:① 各等级之间有贵贱之分② 低等级不得从事高等级职业③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3.佛教(1)教义:反对“婆罗门”等级,宣扬“众生平等”,忍耐顺从(2)地点:古印度(3)创立者:乔达摩.悉达多(悉迦牟尼)中古亚非文明(属于大河流域文明)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希腊1.地理环境:环海、多山、多岛屿2. 最早的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迈锡尼文明2.公元前8世纪,出现城邦3.希腊城邦特点:小国寡民最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尚武)二、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1.背景:①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
九年级历史下册学习提纲第1课俄国俄国向何处去——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加深了社会矛盾。
2、二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俄历二月)3、二月革命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政权并存工兵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阿芙乐尔号”的炮声——十月革命1、爆发:1917年11月6日晚,(俄历十月)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2、胜利:1917年11月7日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1917年11月8日凌晨,攻占冬宫3、政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4、性质: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5、影响(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为世界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三、“退一步,进两步”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原因:十月革命后,为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时间:1918年——1920年(3)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对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4)结果:帮助苏维埃政权渡过了难关。
2、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1921年)(1)、内容: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方面: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
贸易方面:恢复自由贸易。
(2)、成效: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3)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
3、思考:苏联经济政策的调整给我们什么启示? 经济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从基本的国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第2课苏联的崛起——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理想与成就1、1925年制定工业化总方针2、1928年——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1)中心:发展重工业(2)成就: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印度、中国(自西向东)——大河流域文明第 1 课古代埃及1.兴亡:发源于尼罗河,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公元前3500年出现文明。
2.文明成果:狮身人面像、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金字塔(法老的陵墓):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4.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神之子。
第 2 课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立: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出现文明,约公元前 2400 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3.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阴历、60 进制、楔形文字二.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BC18 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三.《汉谟拉比法典》——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楔形文字书写)1.目的(实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评价: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 3 课古代印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兴起:发源于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 23 世纪出现文明。
2.文明成果: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梵文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创立:公元前 6 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 4 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希腊城邦(海洋文明)1.兴起: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出现城邦,特点是“小国寡民”;2.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1.背景:伯里克利主政时期(伯里克利改革),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表现:扩大公民的权利;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建立了津贴制度。
3.局限性:只有成年男性公民具有公民权,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亚非文明与大河有关)称为文明古国的原因:出现了国家,最先进入了奴隶社会。
一、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古埃及文明二、﹡国家的出现、统一及灭亡①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沿岸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②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金字塔:是古埃及国王权力的象征。
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国王尊严的象征。
二、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古巴比伦----古两河流域文明﹡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地位: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步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目的: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名言:“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三、古代印度—古印度文明﹡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开始出现一些小国。
后来,雅利安人入侵古代印度,先后在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建立起奴隶制国家。
﹡印度的等级制度:种姓制度嘴(婆罗门),手(刹帝利),腿(吠舍),脚(首陀罗)四、古代中国----古中国文明分封制:公元前2070年。
地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五、古代文明多发生在大河流域的原因答:①大河流域气候湿润,光热充足,地势平坦,适合人类生存;②河水定期泛滥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古希腊文明(西方文明与海洋有关)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历时约800年)发祥于克里特岛二、雅典城邦的繁荣1、建立:前8世纪。
2、发展:公元前6世纪,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共和国3、繁荣鼎盛: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政治:扩大公民的权利,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启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杰出人物对社会的发展能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九上历史《第1—12课知识提纲》第1——3课1、四大文明古国比较简表2、种姓制度建立者:雅利安人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创立: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2)教义: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同时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佛教一度成为印度最重要的宗教之一。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中国内。
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佛教往南经锡,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4、《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1.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2.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小国寡民。
2.古希腊繁荣的成邦:雅典、斯巴达3.城邦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
4.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原因:进行一系列改革。
内容为:扩大公民权力—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公民大会;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5.伯利克里时期雅典繁荣的表现:①政治上: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②经济上:奴隶制经济高度繁荣;③文化上:文化昌盛。
6.斯巴达成邦:崇尚武力,训练男人为军人,训练妇女为合格母亲。
7.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继承马其顿王位,史称亚历山大帝国,出兵东征,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8.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印度文明)。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1、罗马历史发展线索:公元前8世纪建立罗马城——公元前509年建立罗马共和国——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公元前27年屋大维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四世纪末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灭亡(欧洲奴隶社会结束)2.主要战争及人物:布匿战争(罗马——迦太基)汉尼拔3.主要法律:《十二铜表法》。
九年级历史全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秦朝的统一中国1. 秦朝的建立与统一战争•秦赵之战•秦朝的建立•项羽和刘邦的争斗2. 中国历史上的分裂与统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秦朝的统一与中国历史的分水岭•秦朝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3. 秦始皇及其统治•秦始皇的治理手段•墓室的建造第二单元:秦汉之际的中国1. 秦汉之际的政治改革•三公九卿制度•儒家学说的兴起•法家学说的兴起2. 秦汉边疆的拓展•西南地区的征服与开发•北方边疆的防御3. 刘邦与汉朝的建立•刘邦的功绩与政策•汉朝的建立与发展第三单元:西汉时期的中国1. 西汉的政治制度•三公九卿制度的发展•儒家思想在西汉的影响2. 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国家经济的发展与农业技术的进步•商业与手工业的繁荣3. 西汉的外交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发展•西汉与罗马帝国的交流第四单元:东汉时期的中国1. 建武中兴与赤眉起义•王莽篡位与新朝的建立•赤眉起义与刘秀的建武中兴2. 东汉的政治与文化•吴汉政权的建立与粉碎•东汉的文化与科技3. 长平之战与三国分立•董卓之乱与十八位诸侯的争夺•曹操、刘备、孙权的兴起与对峙第五单元:三国与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1. 三国鼎立与西晋的建立•三国蜀汉、魏国、吴国的对峙•西晋的建立与政治内乱2. 南北朝时期的分裂与统一•南朝与北朝的对立•南北朝统一的历次尝试3. 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与文化•北方民族政权的兴起与文化交流•南方的稳定与经济发展第六单元:隋唐时期的中国1. 隋朝的统一与政治改革•隋文帝杨坚的统一战争•隋朝的政治制度与改革2. 唐朝的政治与社会•唐朝的政治制度与政治家•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繁荣3. 长安与东都的文化繁荣•唐朝的文化与科技•长安与东都的区别与联系第七单元:五代十国与北宋时期的中国1. 五代十国的分裂与政权更迭•五代十国政权的兴亡•民族政权的兴起2. 北宋的建立与政治制度•北宋的建立与政治改革•巨臣政治与改革的限制3. 北宋的经济与文化•农业生产与商业的繁荣•文人墨客与科技的发展第八单元:南宋时期的中国1. 南宋的统治与政治制度•南宋的统治者与政治家•南宋的政治制度2. 南宋的经济与文化•南宋的社会与经济•南宋的文化与科技3. 金朝与南宋的对立与和平•金朝的建立与南宋的对峙•金宋对立演变为南北和议第九单元:元朝时期的中国1. 元朝的建立与世袭制•蒙古帝国的建立与统治者•元朝的国号与政治制度2. 元朝的政治与经济•元朝对中国的统治与影响•元朝的经济制度与发展3. 元朝的灭亡与明朝的建立•农民起义与元末之乱•明朝的建立与政治制度以上就是九年级历史全册的复习提纲,涵盖了秦朝至元朝的中国历史要点。
九年级历史下册学习提纲第1课俄国俄国向何处去一一十月革命一、二月革命1、革命爆发原因和背景: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加深了社会矛盾。
2、二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俄历二月)3、二月革命结果: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两政权并存工兵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4、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 "阿芙乐尔号”的炮声一一十月革命1、爆发:1917年11月6日晚,(俄历十月)彼得格勒起义(斯莫尔尼宫)2、胜利:1917年口月7日清晨,占领彼得格勒;晚上九点“阿芙乐尔”号向冬宫开炮,1917年口月8FI凌晨,攻占冬宫3、政权:建立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府(人尺委员会),4、性质: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5、影响(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它把社会主义理论变成现实,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Z路,为世界落后国家的发展树立榜样,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
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三、“退一步,进两步”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原因:十月革命后,为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 时间:1918 年1920 年(3)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对中小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宙贸易。
(4)结果:帮助苏维埃政权渡过了难关。
2、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1921年)(1)、内容: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方面: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木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
贸易方面:恢复口由贸易。
(2)、成效: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3)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木主义直接联系起來。
3、思考:苏联经济政策的调整给我们什么启示?经济政策的制定一定要从基本的国情岀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第2课苏联的堀起一一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理想与成就1、1925年制定工业化总方针2、1928年——1937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1)中心:发展巫工业(2)成就: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笫二。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历史上册思维导图(图片版)一、中国历史1. 夏、商、西周时期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夏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商朝时期出现了甲骨文。
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建立西周,实行分封制。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周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相互争霸。
3. 秦汉时期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魏、蜀、吴三国鼎立。
两晋:公元265年公元420年,西晋和东晋两个时期。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南朝和北朝两个时期。
5. 隋唐时期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统一全国。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李渊建立唐朝,实行科举制度。
6. 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公元907年公元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相继统治。
十国:公元902年公元979年,南方地区出现的十个割据政权。
7. 宋朝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赵匡胤建立北宋,实行重文抑武政策。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赵构建立南宋,偏安江南。
8. 元朝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统一全国,实行行省制度。
9. 明朝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实行科举制度和卫所制度。
10. 清朝公元1644年,顺治帝入关,建立清朝,实行八旗制度和科举制度。
二、世界历史1. 古代世界古埃及:公元前3100年,古埃及建立,实行法老制度。
古巴比伦:公元前18世纪,汉谟拉比建立古巴比伦,颁布《汉谟拉比法典》。
古印度:公元前1500年,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建立种姓制度。
古希腊: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城邦兴起,实行民主制度。
九年级历史上册1-12课复习提纲(在最美的年龄为最纯的梦想尽最大的努力)第1课古代埃及1.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
在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古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
古埃及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3.古埃及的文明成果:①天文学上太阳历,②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4.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金字塔,是国王的陵墓,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古埃及国王称法老。
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
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1.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他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2.《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的一大特征。
《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1.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2.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印度,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城市之一。
3.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社会分四个等级。
最高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祭司、贵族);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
4.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
教义:早期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服从”、“因果缘由”。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1.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第1课古代埃及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地理位置: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
2.自然环境: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
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
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3.国家出现: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
4.初步统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5.经历的时代: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
6.强盛: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7.被侵略灭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8.科学文化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最为突出。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1.用途:国王法老的陵墓2.地位: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1.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什么问题?体现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
2.法老的权力:(1)政治: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
(2)宗教: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
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
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仗责打大臣。
3.王权的衰落: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地理范围:“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九年级上册历史思维导图欣赏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11课开辟新时代的宣言1、宪章运动:1837年,英国是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
2、马克思、恩格斯(两颗巨星)研究的理论成果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
3、《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联合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2课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1、巴黎公社:①时间:1871年3月28日。
②性质: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政权(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
③失败:五月流血周。
④意义: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首创精神;公社战士所体现的英勇不屈、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永垂青史。
2、《国际歌》:词作者鲍狄埃;曲作者狄盖特;全世界的无产阶级革命战歌。
3、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的意思: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1、根本原因: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时间: 1861年3、颁布者:亚历山大二世4、主要内容:①农奴获得人生自由。
②农民可通过赎买的方式得到一块土地(份地)。
③获得解放后的农民仍归当地的村社管理。
5、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6、实质:沙皇政府和地主对农民的双重敲诈和掠夺。
7、影响:(1)进步性:农奴制的废除缓解了国内的社会矛盾,避免了革命的发生,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2) 局限性: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8、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要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减轻农民的负担,维护社会稳定。
第15课坚定美利坚民族命运的内战1、根本原因:南北不同的经济制度焦点问题: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2、导火线:1860年,林肯当选总统。
3、过程:①内战爆发:1861年②扭转战局:林肯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③结束:1865.4 南方军队投降,北方胜利。
4、性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5、意义:经过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美国国家和民族的统一,为其后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初三历史九年级全册思维导图第一章中国古代史的时间与空间• 1.1 中国古代史的时段划分• 1.2 中国古代史的空间范围第二章秦汉时期的统一大一统与遗产• 2.1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 2.2 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和问题• 2.3 刘邦和汉朝的建立• 2.4 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第三章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 3.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 3.2 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发展• 3.3 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承第四章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迁• 4.1 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经济状况• 4.2 宋代科技与农田水利• 4.3 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与社会变迁第五章近代世界的变革与中国的困境• 5.1 近代世界的变革与中国传统社会的矛盾• 5.2 鸦片战争与中国的危机• 5.3 中国近代史的转折与困境第六章伟大的变革——中华人民共和国• 6.1 中共领导下的中国革命• 6.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建设• 6.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未来第七章与全球化时代的连接与挑战•7.1 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改革•7.2 中国与全球化时代的连接•7.3 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初三历史九年级全册中,我们将学习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时代划分和空间范围。
在第一章中,我们将探讨中国古代史的时间与空间,了解中国古代史的时段划分和空间范围。
在第二章中,我们将研究秦汉时期的统一大一统与遗产,包括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和问题。
此外,我们还将研究刘邦和汉朝的建立以及秦汉时期的文化成就。
在第三章中,我们将探讨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
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以及魏晋南北朝的社会生活与文化发展。
同时,我们还将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承的情况。
在第四章中,我们将研究唐宋元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变迁。
了解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与经济状况,宋代科技与农田水利,以及元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与社会变迁。
初三历史一到十课知识点框架初三历史课程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以下是一到十课的知识点框架:1. 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人类文明的起源,包括农业革命和城市的出现。
- 古代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的文明特点。
- 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影响。
2. 古代帝国的兴衰- 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扩张与衰落。
- 帝国内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
- 帝国之间的战争与和平。
3. 宗教与哲学的诞生- 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创立及其教义。
- 古希腊哲学和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
- 宗教与哲学在社会中的作用。
4. 中世纪的欧洲与亚洲- 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亚洲的蒙古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崛起。
- 中世纪的科技、艺术和文化成就。
5.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文学和科学革命。
- 宗教改革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6. 大航海时代与殖民扩张- 欧洲国家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过程。
- 殖民地的建立与殖民统治。
- 殖民扩张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7.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工业革命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 工业革命对社会结构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8. 民族主义与独立运动- 民族主义的兴起及其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 亚洲和非洲的独立运动。
- 独立运动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
9. 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秩序的重建-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进程和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
- 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10. 冷战与全球化的挑战- 冷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束。
- 冷战期间的科技竞赛和军备竞赛。
- 冷战结束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带来的挑战。
以上是初三历史一到十课的知识点框架,涵盖了从古代到近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历史学习框架。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亚非古代文明第一课古代埃及1.世界上文明古国是指: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
其被称为尼罗河的馈赠的古代文明是古埃及第二课古代两河流域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代表是古巴比伦,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中发现最早的比较完整的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制定的《汉谟拉比法典》2.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制造的主要文明成果有楔形文字和60进位制第三课古代印度1.古代印度的鼎盛时期是在:孔雀王朝时期2.古代印度制定的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3.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在中国古书上把古印度称为天竺。
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教育是众生平等,忍耐顺从,在公元前一世纪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四大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中断,延续下来的文明是古代中国文明。
4.古代埃及创造的文明成果:医学——木乃伊,天文历法——太阳历,文学——象形文字,其中体现出古代埃及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是金字塔。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四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1.希腊文明是古代欧洲文明的源泉,希腊文明包括:古希腊文明、荷马时代、希腊城邦三个时代,其中古希腊文明也称为爱琴文明,希腊城邦的代表国家是雅典、斯巴达。
2.伯里克利改革后雅典进入全盛时期,奴隶主制发展到全盛时期。
3.亚历山大帝国是由马其顿王国发展而来,我们把亚历山大发动的长达10年的对外战争称为亚历山大东征,东征最远打到印度,经过这次东征它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
4.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是什么?答: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大量工商业都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往来。
第五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1.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合称罗马文明,也是欧洲文明的源头之一。
2.罗马共和国出现在公元前509年,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其中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毁灭,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度瓦解。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
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课程标准】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兴起: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2)建国: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来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3)鼎盛:孔雀王朝统治时期,印度基本上实现了统一,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
2.森严的种姓制度(1)建立: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的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2)主要内容(3)特点: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创立: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
(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3)发展:信仰佛教的民众日益增多,一度成为印度的国教。
(4)传播: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外传。
经中亚传入中国,后传到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往南经锡兰,传到东南亚的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单元总结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思维导图】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课程标准】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1.希腊城邦(1)范围:包括希腊半岛(主体)、爱琴海诸岛等地区。
(2)特点: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3)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此后进入荷马时代。
(4)兴起: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了城邦,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
(5)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二者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只有公民才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各项活动都以公民为主体。
2.雅典的民主政治(1)背景:经过几次改革后,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达到全盛,奴隶制政治发展到高峰。
(2)表现:雅典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
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3)局限: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3.亚历山大帝国(1)兴起: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2)东征: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先后打败波斯帝国、埃及,进入两河流域,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
(3)成果:建立亚历山大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4)局限性: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5)积极性: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帝国境内建造的新城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课程标准】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1.罗马城邦(1)建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2)统治: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中,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设立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3)扩张: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征服了整个意大利半岛;随后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地中海地区;公元前2世纪成为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4)危机: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使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2.罗马帝国(1)政权更迭:公元前49年,凯撒控制元老院。
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元首制”,掌握最高统治实权。
(2)建国: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屋大维采取了许多措施解决矛盾,罗马帝国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时代。
(3)扩张: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
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湖”。
3.罗马帝国衰亡(1)原因: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长期的政治经济大危机;日耳曼人侵入罗马帝国。
(2)灭亡: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课程标准】以建筑艺术、公历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1.文学和雕塑(1)文学:《荷马史诗》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2)雕塑: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是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一。
《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
2.建筑艺术(1)希腊:体现在神庙建筑,雅典的帕特农神庙是典型代表。
(2)罗马:特点是石拱门、穹顶等。
代表性建筑有罗马大竞技场、引水道工程、凯旋门、方尖碑和万神庙等。
3.哲学和法学(1)哲学:德谟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论”;苏格拉底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创立了逻辑学等新的学科。
(2)法学:《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万民法、经济法以及众多的法律概念,构成了完整的罗马法学系统。
4.公历的缘起: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
儒略历后来成为今天人们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
单元总结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思维导图】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课程标准】了解基督教的兴起。
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
1.基督教的兴起:1世纪时,兴起于巴勒斯坦地区。
传道者宣传说,耶稣是“救世主”。
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2.法兰克王国(1)建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建立的许多王国中最强大的是法兰克王国。
(2)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保留了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原属罗马国有的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自己的亲兵和官吏。
(3)版图: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
3.封君与封臣(1)形成: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改革。
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兵役服务。
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成为封臣。
(2)关系:封臣对封君要忠诚,在封君需要的时候,无偿地为封君服兵役、提供金钱等;封君不能任意侵害封臣的荣誉、人身和财产安全;当封臣受到外来攻击时,封君必须提供保护。
(3)特点: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
(4)影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存在。
4.查理曼帝国(1)继位: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继承王位,成为法兰克国王。
(2)扩张:800年前后,版图扩展到今天的意大利北部、西班牙北部和德国西部的广大地区,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3)统治: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贡献“什一税”。
(4)加冕:800年的圣诞节,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加冕礼,因此查理又称“查理大帝”或“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5)分裂:843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缔结条约,将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第8课西欧庄园【课程标准】了解西欧庄园生活,知道庄园是欧洲中世纪社会的基础。
1.庄园的领主与佃户(1)形成:9世纪开始形成,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2)特点: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生产关系: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土地分为领主的“直领地”和佃户的“份地”;庄园周围土地被称为“公用地”;自由农民是独立的小生产者,拥有自己的生产工具和财产,有份地保有权,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他们的土地。
2.庄园法庭(1)权利:有司法权,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佃户在劳役中侵犯领主利益的行为都会受到起诉与处罚。
(2)开庭:一般是每隔一段时间为解决一批问题而开庭一次,地点不固定。
(3)惩罚: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
出席法庭是佃户的义务,无故缺席的佃户也会被罚款。
(4)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领主可以凭借法庭奴役佃户,佃户也可以利用法庭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有权参与案件的审理。
(5)作用: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