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经方选穴法 姚启龙
- 格式:ppt
- 大小:205.00 KB
- 文档页数:15
《医学三字经》(伤寒阳明方)
《医学三字经》为清代医学家陈修园(1753~1823,名念祖,福建长乐人)所著,以《内经》、仲景之书为宗旨,言简意赅,通俗而不离经旨。以下为《医学三字经》的伤寒阳明方:
1.白虎汤
石膏(八钱,碎绵裹)、知母(三钱)、炙草(一钱)、粳米(四钱),水三杯,煎一杯,温服。
2.调胃承气汤
大黄(四钱,清酒润)、炙草(二钱)、芒硝(三钱),水二杯半,先煮大黄、甘草取一杯,去滓,入芒硝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3.小承气汤
大黄(四钱)、浓朴、枳实(各二钱),水二杯,煎八分,温服。初服当更衣,不尔者再煮服,若更衣勿服。
4.大承气汤
大黄(二钱,酒润)、浓朴(四钱)、枳实、芒硝(各二钱),水三杯,先煮枳实、浓朴至一杯半,去滓,纳大黄;煮一杯,去滓、纳芒硝,微火煮一二沸服。得下,勿再服。
伤寒论——大青龙汤
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润[1],此为逆也。(伤寒论:38)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2](擘)石膏如鸡子大(碎)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3]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注释:
[1] 筋惕肉润:指筋肉跳动。惕(ti,音替) ;润(shun,音舜) ,跳动。
[2]大枣十枚:《金匮要略》为大枣十二枚。另外,方后语稍有差异。
[3]温粉:即古时用来扑身止汗的粉剂,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载温粉方为:煅牡蛎、生黄芪各三钱,粳米粉一两,共研细末,和匀,以疏绢包裹,扑于肌肤,汗出自止。
【功效配伍】大青龙汤发散风寒,清解郁热。本方由麻黄汤倍用麻黄,减杏仁量,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方中重用麻黄六两配桂枝、生姜辛温峻汗,以开腠理而散风寒及郁热;杏仁宣肺利气;石膏辛寒清内热而除烦躁,与麻黄为伍,可透发郁热,并能发越水饮;炙甘草、大枣调理中焦,以资汗源,并兼制石膏寒凉伤中。七味相合,共奏解表清里之功。本方麻黄、桂枝、生姜合用,发汗峻猛之力,独冠群方,但因内热已生,故须配以石膏,寒温互用,升降合度,使外寒得散,内热得清,犹如“龙升雨降”,故喻以大青龙命方。如喻嘉言《尚论篇》云:“解肌兼发汗,而取义于青龙者,龙升而云兴,云兴而雨降,郁热顿除,烦躁乃解,匪龙之为灵,何以得此乎?”本方配伍之精髓,凸显于麻黄与石膏两味药,即将辛温发散与清热降逆药合用,以治表寒内热。
【每⽇⼀诵】伤寒论第28条
第28条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汗,⼼下满微痛,⼩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术汤主之。
上六味,以⽔⼋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升,⼩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术。
⾦·成⽆⼰《注解伤寒论》
头项强痛,翕翕发热,虽经汗下,为邪⽓仍在表也。⼼下满,微痛,⼩便利者,则欲成结胸。今外证未罢,⽆汗,⼩便不利,则⼼下满,微痛,为停饮也。与桂枝汤以解外,加茯苓⽩术利⼩便⾏留饮。
清·吴谦《医宗⾦鉴》
去桂当是去芍药。此⽅去桂,将何以治仍头项强痛、发热⽆汗之表乎?细玩服此汤,⽈余依桂枝汤法煎服,其意⾃见。服桂枝汤已,温覆令⼀时许,通⾝微似有汗,此服桂枝汤法也。若去桂则是芍药、⽢草、茯苓、⽩术并⽆⾟⽢⾛荣卫之品,⽽⽈余依桂枝汤法,⽆所谓法也。且论中有脉促胸满,汗出恶寒之证,⽤桂枝去芍药加附⼦汤主之,去芍药者、为胸满也。此条证虽稍异,⽽其满则同,为去芍药可知矣。
此条为汗下后表不解,⽽⼼下有⽔⽓者,⽴治法也。服桂枝汤或下之,均⾮其治矣。仍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汗之表证;⼼下满,微痛,⼩便不利,停饮之⾥证。设未经汗下,则是表不解,⽽⼼下有⽔⽓,当⽤⼩青龙汤汗之;今已经汗下,表⾥俱虚,⼩青龙汤⾮所宜也。故⽤桂枝汤去芍药之酸收,避⽆汗⼼下之满,加苓术之燥渗,使表⾥两解,则内外诸证⾃愈矣。『外台⽅议』问⽈:⼼下满微痛,乃是欲成结胸,何缘作停饮治之?答⽈:诸证皆似结胸,但⼩便不利⼀证,乃停饮也,故此条仲景只作停饮治之。
喻昌⽈:服桂枝汤,病不解⽽证变,⼜或下之,则邪势乘虚⼊⾥,是益误矣。在表之邪未除,⽽在⾥之饮上逆,故仿五苓两解表⾥之法也。
伤寒六经为病与配穴主治概要
单志堂
《伤寒论》的六经分证,较《素问·热论》是大大丰富和发展了。《素问·热论》的六经分证,是以经络为中心,每一经中各有其不同的经络证候,进而据这些证候来随经治疗,原是比较简单的。《伤寒论》则是将脏腑、经络、气化学说等内容有机地融合,进而贯通于“辨证论治”的体系。所以,读《伤寒论》宜从脏腑、经络、气化三者间的联系入手,而对这种联系的深刻认识,又不能离开六经六气。《伤寒论》以六经分篇,分六个阶段,辨六经气化特性,设六个提纲证,而应以主法主方,不是没有用意的。且别出手眼,全书以客观脉证一贯首尾,则于六经六气之旨,可证诸事实,证诸病人。
对待历史的东西,我们要用历史的眼光,或者说要放到一定的历史范畴去看。《伤寒论》已经历一千七八百年,张仲景是在吸收前人的深邃学理(勤求古训)与汤液经验(博采众方)的基础上,进而在自己的医疗实践中实事求是地结合。他的辨证论治,是研究继承和发展创造而形成的体系,他将繁难幽渺的六气标本,主客加临,活化于辨脉证中,将气化原理运用于脉证,又于脉证经验证实气化。《伤寒论》以六经名篇,即昭显六气性质,而六气病变,则又构成六经为病的证型。故伤寒的六经,即是实在的六气,绝非名词代号一类可以概括。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此之谓也。”由此可见,三阴三阳最初是由古代测天以定节气、观察日影“移光定位”而来。其顺序是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再回到少阳。张仲景借用了三阴三阳而言六经为病之异,于是反其常态而成: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是讲排列顺序与定位。至于三阴三阳气化层面的相互关系,《六微旨大论》
平脉法
平脉法标本法、聚类法、抓独法、平脉法与截断法,这五法就是理、法、方、药一脉贯通得。标本法属于理,聚类法属于法,抓独法、平脉法与截断法就是方与药。抓独法直接把方抓出来,即先证后诊——用抓独法直接把方确定,再用四诊去证实,而不就是根据四诊得资料来辨证。平脉法就更奇特了,以脉定药,以药定方。把脉定在人身上得几个穴位,进一步确定药物;药物一旦确定,方就可以确定。大家瞧五法得特点,标本法与聚类法就是由理法到方药,抓独法与平脉法就是由方药到理法,所以理法方药可以顺着来,也可以倒着来,非常有趣。因为抓独法出来得就就是方,先证后诊。而平脉法出来得就是药,以药定方,就是反着来得。还有一个截断法,直取其病。平脉法以外还有一课就是奇经八脉,其中得奇经八脉图就是对平脉法图得补充,两图合起来就就是一个完整得平脉辨证图。上篇平脉法总论《伤寒论》原序讲:“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可见张仲景得主要诊病方法就是平脉辨证。又讲:“观今之医……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跗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这段讲得就是当时大夫诊脉得一些陋习。“按寸不及尺”,没
有去比较寸与尺,这就是阴阳脉法得问题;“握手不及足”,我们不只就是要握手,还要摸足,来判断疾病就是不就是在少阴、厥阴,这一点在讲三阴直取少阴得时候已经讲过;“人迎跗阳,三部不参”,这就是遍诊法;“动数发息,不满五十”,为什么要满五十呢?因为有得脉要候,比如肿瘤得脉,要等它来。我们先讲《伤寒论·平脉法》总论。第一,“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说得就是阴阳脉法。阴阳脉法有两种方法来定阴阳,一种就是脉位,另一种就是脉性。“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呼吸出入”指得就是出入法,如“呼吸者,脉之头也。初持脉,来疾去迟,此出疾入迟……来迟去疾,此出迟入疾”,这就就是讲出入法。“上下于中”指得就是阴阳法,就就是寸脉与尺脉得比较,如《伤寒论·平脉法》说“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这属于阴阳法得范畴。“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这就是四时脉。后面还有五脏脉,“肾沉心洪,肺浮肝弦”,这叫“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合起来就就是四时五脏脉,就是常象。“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尺寸参差,或短或长”指得就是气运脉法,把寸脉与尺脉得长短来进行比较。“出入升降,漏刻周旋”,这也就是气运脉法,讲脉得升降出入。“变化相乘,阴阳相干”,“变化相乘”指五行得生克乘侮,这就是讲五行脉法;“阴阳相干”
?一穴一针之绝技1、急性咽炎治疗方法:耳背静脉放血,在耳背选取最明显的静脉,用指端搓揉以引气,拇食指固定该处,用三棱针点刺,放出几滴血即可。鬼医智玄—邝统华,按:耳尖放血亦极效,配少商、商阳点刺出血效更佳。2、急性结膜炎治疗方法:患侧耳尖,用三棱针刺耳尖,挤出3—5滴血即可。若配合患侧太阳穴点刺出血效更佳。3、鼻出血穴位:大敦和隐白穴。方法:紧握住出血鼻孔对侧的大脚趾,一直握住不放,直至出血停止。鬼医智玄—邝统华,按:直立位拍腘窝治疗流鼻血简单方便有效。4、头痛穴位:风池 舒胃穴(奇穴,位于剑突和第七肋骨之间)。方法:患者坐位,女性应松开乳罩,医师站于患者右侧,左手拇食指紧按脖颈两侧的风池穴,右手中指如勾状按压舒胃穴,好像要把患者从地上提起。鬼医智玄—邝统华,一般不超过15秒钟患者就会感到头痛减轻。5、呃逆穴位:攒竹穴。治疗方法:用双手拇指的指甲按住攒竹穴(两眼眉头端处),同时深吸一口气,摒住呼吸,并弯下腰,直至憋不住气为止。一般不超过一分钟就能止住呃逆。6、戒烟穴位:(1)戒烟1号(奇穴,位于列缺到阳溪连线中点)。(2)率谷 。治疗方法:用1寸针。垂直进针3—5mm深,同时请患者深呼吸,行针将气导入,使手腕甚至手臂有麻木感。患者可能会有倦意或嗜睡,但口中会有金属味或其他味道。留针30分钟。鬼医智玄—邝统华,每日针一次,患者会有厌恶烟味感从而减少吸烟欲望,坚持一周左右就成功了。7、落枕穴位:外关(手臂外侧中线,腕横纹上两横指处是穴)。治疗方法:用1.5寸针,患侧取穴直刺1—1.2寸深。提插捻转行针导气,运针5分钟,其间让患者转动颈部。然后出针。鬼医智玄—邝统华,按:该穴治疗落枕极效,针入稍捻转令转动颈部马上活动自如。8、胃痛穴位:足三里穴(膝眼下四横指,胫骨旁开一立横指处是穴)治疗方法:仰卧位,用1.5寸针直刺,加以捻转刺激,留针半小时。鬼医智玄—邝统华,对胃肠痉挛性疼痛,一般针下痛止,
一穴灵
1.急性腰椎痛穴位:人中。特点:开通闭塞,清热祛风。用针:2寸针,在腰椎痛部位的对侧向迎香穴水平运针。方法:站立位,进针1.5寸,轻轻用针刺激,直至患者感到疼痛。边捻针边让患者弯腰,至最大幅度时再回到直立位,同时向相反方向运针。反复操作2—3次,疼痛很快就会消失。
按:本人不同意这种所谓穴性的说法,穴位不像中药一样有寒热温凉偏性及以偏治偏达到治病目的,穴位主治跟腧穴不同分布、机体功能状态、施用工具甚至医师功夫水平等等关系很大。个人认为以药性定穴性是歧途!本人常用手背部腰痛一、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立竿见影,两穴同用效更大。
2.急性视神经炎穴位:光明。特点:清肝明目,消肿镇痛。治疗眼睛发痒疼痛、白内障、夜盲症、青盲及偏头痛。用针方法:采用2寸针,直刺1.5寸,提插捻转,轻运针以导气,留针15—20分钟。
3.急性咽炎有两种治法:(1)耳背静脉放血,在耳背选取最明显的静脉,用指端搓揉以引气,拇食指固定该处,用三棱针点刺,放出几滴血即可。
按:耳尖放血亦极效,配少商商阳点刺出血效更佳。
(2)穴位针刺额中穴,在印堂和神庭的中点。采用1.5寸针,刺向印堂。进针3/4寸,提插20秒钟,患者平卧留针30分钟。
按:本法疗效确彰,有人以此法治疗白喉极效!
4.急性结膜炎用针方法:患侧耳尖,用三棱针刺耳尖,挤出3—5滴血即可。
5.闭经穴位:上窷。用针方法:用1.5寸针,直刺入骶后孔。尽可能确定行经的时间,如果不能,建议选择女性感觉不舒服或感觉心情不好的日子。患者站立,双脚微分,双肘支于桌上,以使耻骨和下腹部不受任何挤压,进针前医生应按压患者腹部5—8次,按下时要缓,放开时要快,这样可以对子宫产生有效刺激。进针1寸,顺时针捻转至最大幅度,留针,直至患者感到子宫收缩,反复操作3次。两侧穴位都要针刺。注意月经后25天再进行治疗。
《医学三字经》(伤寒少阳方)
《医学三字经》为清代医学家陈修园(1753~1823,名念祖,福建长乐人)所著,以《内经》、仲景之书为宗旨,言简意赅,通俗而不离经旨。以下为《医学三字经》的伤寒少阳方:
1.小柴胡汤
柴胡(四钱)、人参、黄芩、炙草、生姜(各一钱)、半夏(二钱)、大枣(二枚),水二钟,煎一钟,去滓,再煎八分,温服,一日夜作三服。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蒌二钱。渴者,去半夏,加人参七分、栝蒌根二钱;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一钱半;胁下痞、,去大枣,加牡蛎二钱;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一钱);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一钱五分,温覆取微似汗愈;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一钱,干姜一钱五分。
2.大柴胡汤
柴胡(四钱)、半夏(二钱)、黄芩、芍药、枳实(各一钱)、生姜(二钱,五分)、大枣(二枚、一本有大黄五分),水三钟,煎八分,温服一钟,一日夜作三服。
《伤寒论》第6条
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chì zòng),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
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讲解:
这个病,也是头项强痛,也是脉浮,很像太阳病,但是主要症状是渴,是一个里热证的表现。例如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实验,用电线强烈刺激饥饿的狗之后给予食物,开始狗很痛苦,经过一段时间,形成条件反射后,对食物的渴望大大超出了刺激身体的反应,机体的感觉即被抑制。阳明病的里热对大脑刺激非常大,所以阳明病可以见到谵语,说胡话,里热刺激过于亢奋时,恶寒就被抑制了,所以他不恶寒反恶热。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是个里热证。上文“名为中风”、“名曰伤寒”,这条为“温病”,是相对于太阳病而言的,而不是太阳病证,是另一种病,即是温病。不能根据太阳病的方法来治疗,就不能发汗,里热是忌发汗的。若误认为是太阳病而发汗,最伤人津液,此时越发汗则越热,如同洒水,本来在炉子上就热,如果一洒水,就会热得更快。发汗后,身灼热,身上干热难耐如被火烤,名曰风温,就从温病变为风温。“风温”的命名,就是根据太阳中风的证候而来,均有发热、汗出,是类似于中风的一种温病。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浮既主表,又主热,在这里就是主热。自汗出,和中风证的汗出不透,病
邪未解不同,阳明病时就会讲到身灼热而自汗出,汗是由里往外蒸腾。身重,说明身体皮肤组织里有湿,虽然里面热,身上还有湿,说明里面还不实,阳明病的里热最伤人津液,热实到极点时,津液也就枯燥了,大便也就干燥了,因为水和火这两种物质是相互排斥的,火盛水就少,水多火就熄,所以从里热而身重上可以看出里热还不实。“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都是热向上壅的反映。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使用甘温的桂枝汤治疗风温,是不可以的,不仅不能用桂枝汤,而且连银翘散、桑菊饮也不可以用,这个病就要用白虎汤,因为它是一个里热而非表热,解表无效,越表越坏。“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所谓泻下,就是将肠中应吸收而未能吸收之物以药力催下,无论发汗、泻下,都会伤人津液、血液,泻下之后,津液大伤,小便没有即因津液丧失太甚。双目失于荣养则直视,泻下还可伤人脏器,如果真里实,下之则可,里尚未实,下伤脏器,虽然津虚小便不利,但是膀胱受累,稍有尿液,不能藏储,故而失溲,小便淋漓而出,这个病就比上面的病更重了。“若被火者”,即火攻,如火针、熨背等,均取大汗,犹如抱薪救火,微发黄色,非黄疸之色,乃是萎黄之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阵发惊恐、抽搐。若火熏之,身上像火烤一般,呈现黄褐色。“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就是指泻下虽然病重,却尚能存活,若火攻之后,身如熏肉色,则难活命。
浅谈《伤寒论》中对“期门”穴的应用
刘蕾
【期刊名称】《天津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22)1
【总页数】1页(P46-46)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期门;应用
【作者】刘蕾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13
【相关文献】
1.《伤寒论》针刺期门穴的应用 [J], 陈树楷;曾子育;刘乃刚;郭长青
2.对《伤寒论》中刺期门穴治热入血室证的探讨 [J], 罗伟康
3.浅谈《伤寒论》中温阳方在妇科中的应用 [J], 杨英
4.浅谈甘草在《伤寒论》中的应用 [J], 孙燕
5.浅谈《伤寒论》中温阳方在妇科中的应用 [J], 杨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伤寒论条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注解
太阳,广义的太阳指的是经络中的太阳经,代表全体阴阳状态的太阳,狭义的太阳是指足太阳膀胱经。八纲辨症中表里的“表”指的就是太阳。
中医之所以称太阳为寒水,可以这样理解:常人皮肤表面是冰凉的,手脚是温热的, 因为体表遍布着大量的水液,这种水液就是太阳的寒水,因为太经阳的阳气上温热上升的作用,加热水液,使其得循环,所以可以调节体温,保卫我们不受外界寒热的影响,它不是停滞的,是不断的代谢更新的,一旦停滞了,说明阳气不足,循环出现问题,水液所停之处就出低温寒冷,也因此产生血液循环的压力而疼痛。
所以,太阳之为病即人体的体表出现了问题。何谓脉浮?手指头轻轻的碰,就摸到脉就是浮脉,所以病人有感冒表证的时候,摸到的脉就是浮脉。为什么会脉浮?因为风寒从表面进来,所以免疫系统一抗,一定是在表面上堵到,在皮肤表面上抗争,气血的运动状态通过脉的跳动来体现出浮的现象,所以摸到的脉是浮脉,浮在表面上。张仲景的脉法,最常用的就是浮沉迟数,浮脉与数脉是阳,沉脉与迟脉是阴。浮脉就是轻轻地摸在皮肤表面就摸到脉。初病如果脉是浮脉,或加上一点“大”“动”、“滑”、“数”,这是阳脉,代表阳病;若病久了,变成沉脉,或加上一点“涩”、“微”、“弱”、“弦”这是阴脉,代表阴病;就是病势在进、在恶化中。若反之,原来是阴脉,后来变成阳脉,则是病势在退, 在恢复中。正常人的脉是“不浮、不沉、不迟、不数”,就是常脉。
为什么头项强痛而恶寒,人身上的穴道,风池、风府、风门,都在背后,后脑是受风的地方, 所以有句话说“神仙也怕脑后风”,这地方一受到寒,温度就低,温度低,寒则缩,缩则血管、神经就被绑到了,血管变小了,血过不去,病人就会感到酸痛, 痛在皮肤表面。
14位知名针灸专家的烧山火与透天凉操作手法
14位知名针灸专家的烧山火与透心凉操作手法
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素问·小针解篇》
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凡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
二曰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皆细细
搓之,去病准绳。——《金针赋》
【烧山火】
操作方法:将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作浅、中、深三层(天、地、人三部)。
(1)进针时,医者重用指切押手。
(2)令病人自然地鼻吸口呼,随其呼气时,将针刺入浅层(天部)得气。
(3)得气后,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行九阳数)。(4)再将针刺入中层(人部),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行九阳数)。
(5)其后将针刺入深层(地部),重插轻提,连续重复9次(行九阳数)。此时,如果针下产生热感,稍待片刻。(6)随病人吸气时将针1次提到浅层,此为一度。如果针下未产生热感可随病人呼气时,再施前法,一般不过三度。(7)手法操作完毕后,留针15~20分钟,待针下松弛时,侯病人吸气时将针快速拔出,急按针孔。
【透天凉】
操作方法:将所刺腧穴的深度分作浅、中、深三层(天、地、人三部)。
(1)在进针时,医者轻用押手。
(2)令病人自然地鼻呼口吸,随其吸气将针刺入深层(地部)得气。
(3)得气后,轻插重提,如此6次(行六阴数)。
(4)再将针提至中层(人部),轻插重提,连续6次(行六阴数)。
(5)再将针提至浅层(天部),轻插重提,如此6次(行六阴数)。
伤寒钤法起例方法说明
经方家仲万春先生说:‚《伤寒论》是一个挖掘不尽的
宝矿,深藏着无穷的医学秘密,我们要慢慢地寻找。
《伤寒钤法》正是打开伟大医学宝矿《伤寒论》大门的
钥匙。但是在钤法的传承过程中很早就失去了本来面貌。目前能见到的版本有 1、《伤寒钤法》 2、《普济方》 3、《素问图括定局立成》 4、《运气掌诀录》 5、《(新刊)图解素问要旨论》等。各版本之间关于起例方法和汗瘥法及伤寒钤法条文,都不尽相同。修复《伤寒钤法》的原貌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诸贤们共同去研究。下面就《伤寒钤法》起例方法中的几个难点问题说明一下:
1、经钤法推演出六气辨病结果后,再取证时,各版本
方法不一致。薛氏医案载《伤寒钤法》中的运算方法是:以病人生年天干加于司人上,顺数至司天所得干,为六气辨病归证之号;而《普济方》《素问图括定局立成》《运气掌诀录》所载运算方法是:以病日天干加于病人属相上,顺数至司天所得干,为六气辨病归证之号。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不同。是初学伤寒钤法者的一个难点。经过认真研究实践,破解了这一难题,应该以《普济方》《素问图括定局立成》《运气掌诀录》所载运算方法为确。
2、按照上述版本所述《伤寒钤法》起例方法,太阳病、
少阴病篇无法取到阴干条文;阳明病、厥阴病篇无法取到阳干条文。经过认真研究实践,破解了这一难题,将在面授时进一步阐明:太阳病、少阴病篇阴干条文的用法;阳明病、厥阴病篇阳干条文的用法。
3、卯日发太阳病,一说为下太阳坎字号,一说为痉湿
暍病。此两者取证重叠。令学人无法取舍。经过认真研究实践,破解了这一难题,将在面授时进一步阐明。
灸法在《伤寒论》中的应用(二)
《伤寒论》中运用灸法的原文有9条,其中有6条都在三阴病,三阴病多系正气损伤的虚证、寒证,故用灸法,以温中散寒或回阳救逆。
1.温阳复脉
《伤寒论》292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灸少阴七壮。”343条:“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死。”前条是少阴吐,利太过,阴伤而阳气无所依附,甚至阳气暴脱脉不至,用汤剂治疗则不能应急,当用灸法,以急救回阳;后条是厥阴阴盛阳微,故见手足厥冷,烦躁无脉的现象,用灸法以回厥阴阳气,厥不止则说明灸法也无力回阳,故曰:“死”。
清代喻昌在《尚论篇》记载:“仲景曰:下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此论其暴也。盖暴病有阳则生,无阳则死……此但可收拾其阳,协和其阴;若虑其发热,反如常法,行清解之药,鲜有不杀人也。”
2.温阳举陷
《伤寒论》325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呕而汗出,必数更衣(上厕所),反少者,当温其上,灸之。”这是少阴病阳虚血少证的证治,其治疗若先治阳虚则不利于血少,若先治血少则不利于阳虚,权衡利弊,用方药不如用灸法,灸百会穴以温阳举陷。
清代程应旄在《伤寒论后条辨》记载:“少阴病下利,阳微可知,乃其脉而且涩,则不但阳微,而目阴竭矣。阳微,故阴邪逆上而呕,阴竭,故汗出而勤努责,一法之中,既欲助阳,兼欲护阴,则四逆,附子辈俱难用矣。唯灸及顶上百会穴以温之,既可代姜附辈之助阳而
上行,更可避姜附辈之辛窜而燥下,故下利可止。究于阴血无伤,可见病在少阴,不可以难用温,遂弃去温也。”
《伤寒论》针灸条文选探
【伤寒论针灸条文】
一、腧穴按摩
1. 对头痛:腧穴“来历”为主,右内头摩,左上臂摩,左下臂摩,左少
陰摩,右少陽摩,左丰隆摩,右丘墟摩。
2. 对眩晕:腧穴“迎香”为主,右内头摩,左上臂摩,右下臂摩,右少
陰摩,左少陽摩,右丰隆摩,左丘墟摩。
3. 对胸满气滞:腧穴“六间”为主,右印堂摩,左太沖摩,右內關摩,
左外關摩,右膈俞摩,左陷谷摩。
二、针刺法
1. 对风湿证:针刺“大连”为主,针刺曲池,大隐,太白,魚際,太冲,三阴交,针刺收支。
2. 对神经痛:针刺“金瘡”为主,太渊,膈俞,俠溪,腰45,腰肩,承山,督脉。
3. 对胃痛:针刺“足三里”为主,丰隆,禾陵,迎香,膻中,太淵,足
三里,照海。
三、灸法
1. 对咳嗽:灸法“四神”为主,灸王经,锁乳,子宫,迎香,手心,膈俞,曲池,四神联穴。
2. 对精神不振:灸法“涌泉”为主,灸胸中,合谷,太白,太渊,膝关,涌泉,肩中,中府。
3. 对胃虚脾弱:灸法“胃脘”为主,灸太阳,脾俞,肩井,太冲,气海,少商,足三里,胃脘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