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问题与欧洲认同的“多样统一”
- 格式:pdf
- 大小:4.39 MB
- 文档页数:12
欧洲的语言与语言政策欧洲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拥有许多不同的语言和方言。
这种丰富的多样性也带来了语言使用和管理的挑战。
因此,欧洲各国制定了各自的语言政策,以促进语言多样性的保护和发展,同时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一、语言多样性的背景欧洲拥有超过200种语言,其中包括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广为人知的主要语言。
此外,许多少数民族和地区性的语言也在欧洲各国境内使用,如加泰罗尼亚语、威尔士语、巴斯克语等。
这些语言在本地区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代表了各个民族和地区的身份认同。
然而,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一些主要语言逐渐在国际交流和商务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而少数民族和地区性的语言面临着逐渐边缘化的风险。
为了平衡语言多样性和统一性之间的关系,欧洲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语言政策措施。
二、官方语言和地区语言的地位在欧洲国家,通常会将一种或多种语言确定为官方语言,这些语言在政府、法律和教育等领域都享有较高的地位。
比如,法国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德国的官方语言是德语。
这些语言具有统一国家的象征意义,也是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与此同时,一些地区性的语言也在欧洲各国境内得到了保护和鼓励使用。
例如,西班牙承认加泰罗尼亚语、巴斯克语和加利西亚语等地区语言为官方语言,英国承认威尔士语为官方语言。
这些地区语言在相关地区的政府、学校和媒体等领域具有一定的法律地位和权益。
三、多语言教育与语言保护欧洲各国重视语言教育的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一些多语言国家,如比利时、瑞士等,学生需要学习多个官方语言或地区语言,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理解能力。
此外,为了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和地区性的语言,欧洲各国也采取了一些政策措施。
这包括在学校开设相关语言的课程,设立语言研究机构,并提供资金支持和法律保障。
通过这些措施,欧洲各国试图保护和传承本土语言的独特性,促进本地区文化的多元发展。
四、欧洲联盟的语言政策欧洲联盟作为欧洲地区的一个重要组织,也关注着欧洲的语言多样性和语言政策。
民族大迁徙对欧洲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民族大迁徙已成为当代社会热议的话题之一。
特别是欧洲大陆,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多样文化传统的地区,面临着来自亚洲、非洲等地的大量移民涌入。
这些移民携带着不同的文化、语言和宗教信仰,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民族大迁徙给欧洲带来了人口结构的变化。
大量移民的到来,使得欧洲的人口结构逐渐多元化。
传统的欧洲社会主要由具有相似文化和历史背景的民族构成,现在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国族群。
这使得欧洲成为了一个文化交融、语言多样的地区。
人口结构的变化也意味着欧洲国家需要重新评估和调整自身的公共政策和社会服务,以应对移民群体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民族大迁徙对欧洲经济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移民往往是为了寻找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就业机会而选择移居欧洲。
他们带来了劳动力资源的增加,填补了一些欧洲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空缺。
同时,移民也为欧洲的企业和工商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力。
他们创办了许多小型企业,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与此同时,移民的消费行为也带动了欧洲国家的消费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然而,民族大迁徙也给欧洲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文化冲突。
移民携带的文化、宗教等差异与欧洲主流文化有时会发生冲突。
这种冲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价值观差异、社会规范不一致以及宗教信仰的碰撞等方面。
它对社会的稳定和一体性构成了威胁,也对欧洲国家的社会管理和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在移民涌入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偷渡、非法劳工和潜在的恐怖主义等。
这些问题给欧洲国家的治安和社会秩序带来了挑战。
欧洲国家需要加强边境管控和合作,严厉打击非法行为,保护好国家和地区的安全。
最后,民族大迁徙还对欧洲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产生了冲击。
欧洲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文化传统的地区,面临着移民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的冲击。
一些欧洲国家和地区面临着文化认同和价值观统一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国家需要积极推动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积极倡导文化融合和多元共存的理念,以实现共赢发展。
第二十六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本单元主要讲述三大主题: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文化认同。
1.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古代主要有印欧人迁徙、亚欧游牧民族迁徙等;近代伴随英美等国的殖民扩张带来了强制性的人口结构、族群结构的变动及文明的碰撞;现代社会因战争等因素产生的难民迁徙及二战以来劳动力在全球流动使得移民文化不断发展。
2.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途径:受生存环境、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规模不等的区域性乃至全球性人口迁徙不断,推动了文化交融。
3.移民对文化认同的影响:人口迁徙带来异质文化的接触、交流与传播,在机遇与挑战中,往往会催生出多元一体的移民文化。
民族主义欧洲认同的觉醒欧洲作为一个多民族和多文化的大陆,历史上一直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民族主义情绪。
然而,在最近几十年中,欧洲的民族主义情绪似乎有所复兴,并对欧洲认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欧洲民族主义认同的觉醒,包括其起因、表现和影响。
一、起因欧洲的民族主义认同的觉醒可以追溯到20世纪后半叶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首先,欧洲的后殖民主义浪潮导致了多个国家的独立,强调民族认同和文化传统的重要性。
这种独立运动使许多民族主义者开始反思自己的传统和价值观,重新定义自己的民族认同。
此外,全球化的进程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族特色和认同感,导致一些人寻求回归本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二、表现欧洲的民族主义认同的觉醒表现在各种形式和层面上。
首先,政治上的民族主义情绪在一些欧洲国家显著增强,例如英国的脱欧运动和法国的经济保护主义。
这些政治事件反映了一部分人民对全球化和欧洲一体化的不满,以及对本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重新关注。
其次,社会上的民族主义情绪也愈发显现,例如对移民问题的焦虑和对本土文化的担忧。
许多人认为移民潮导致了文化和社会的混乱,因此他们更加强调本土文化和传统的重要性。
三、影响欧洲民族主义认同的觉醒对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欧洲一体化的目标是通过加强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联系,实现欧洲的统一和共同认同。
然而,民族主义情绪的上升导致一些国家对欧洲一体化采取了怀疑和保守的态度,甚至选择退出欧洲联盟。
其次,民族主义情绪也对欧洲的社会稳定产生了影响。
社会上的种族和宗教紧张局势加剧,造成了社会的分裂和不和谐。
最后,民族主义认同的觉醒也对欧洲的多元文化和多元社会构成了挑战。
它提出了如何在保护本土文化和传统的同时实现社会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问题。
总结起来,欧洲民族主义认同的觉醒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现象。
它起源于欧洲历史的特殊背景和全球化的冲击,表现为政治和社会上的民族主义情绪的增强。
中国国际移民政策变迁研究:内在逻辑与未来走向汪建昌内容提要资本和商品的全球流动必然带动人口的全球转移,积极主张改革开放并融入全球化的中国更需要认真思考中国的国际移民政策,以迎接大移民时代的到来。
中国已经形成了以国籍法、出入境管理法和移民权益法为基础的国际移民政策体系,从政治优先走向经济导向、从公共行政到公共服务、从国家安全到大国责任分析其历史变迁的内在逻辑有助于把握中国国际移民政策的未来走向。
随着中国成为移民目的国,我国的国际移民政策在管理主体、管理对象、管理内容和涉及范围都将出现显著的变化。
关键词国际移民政策华侨华人人口迁移外国人在全球人口迁徙的大背景下,移民以及承载于其上的资金和智力流动,事关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及其未来发展。
“有一种全球化形式比其他任何全球化形式都更为普遍,这种全球化形式就是人口迁移。
”①不过,引进国际移民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各国引进劳动力尤其是高端人才以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它也给各国社会治理甚至国家安全带来挑战。
因此,国际移民政策和管理将超越既有的历史学和社会学研究范围,成为公共行政学和公共政策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国际移民理论与政策的相关研究在当代国际移民理论中比较成熟的有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历史一结构主义理论、双重劳动市场理论和移民系统理论等,还有一些衍生的国际移民理论。
李明欢认为:“尽管各类论著洋洋洒洒,观点众说纷纭,但基本理论取向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强调市场导向的经济理性选择论;注重政治内涵的文明冲突论;强调全球化趋向的跨国主义论。
”②从经济利益权衡角度分析国际移民问题的理论主要有新古典主义经济均衡理论、历史一结构主义理论和双重劳动市场理论。
1962年拉里•萨斯塔(Larty Sjaastad)提出新古典主义经济均衡理论,其后这一理论得到进一步发展。
波尔雅斯(G.J.Borjas)认为新古典经济均衡理论与推拉理论一样,移民在权衡利弊后,有的人得出留在国内仍较划算的结论;相反,有的人则认为出国更为有利可图。
欧洲和中国的移民政策影响:人口流动的对比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的人口流动呈现出明显的趋势,其中欧洲和中国作为两个重要的地区,其移民政策对人口流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欧洲和中国移民政策的对比分析,探讨两个地区在移民问题上的异同,并进一步探讨移民政策对人口流动的影响。
一、欧洲移民政策1. 政府机构的合作与调整欧洲各国在移民政策方面注重政府机构之间的合作与调整。
欧盟成员国在制定移民政策时会进行广泛的讨论和协商,以形成共同的政策框架。
此外,欧洲还建立了一些专门的机构,如欧洲边境与海岸警卫队,负责监控和管理移民流动。
2. 跨国合作与共享责任由于欧洲国家之间地理接近,不同国家之间的移民问题具有高度的互动性。
欧洲各国积极开展跨国合作,共享责任,共同承担移民问题带来的挑战。
例如,一些欧洲国家会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来共同承担难民流入的压力。
3. 人道主义原则的体现欧洲国家在移民政策制定中注重人道主义原则的体现。
他们在接收难民的过程中,强调保护难民的权益,提供紧急救援和基本生活保障,并为难民提供语言培训和工作机会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
二、中国移民政策1. 优先发展本国劳动力市场中国移民政策在保护本国劳动力市场方面更为重视,通常会采取限制措施来控制外来移民数量。
政府会制定严格的移民政策,包括签证限制、工作许可要求等,以确保本国劳动力的就业机会和薪资水平。
2. 引进高级人才和技术专家中国政府鼓励引进高级人才和技术专家,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
为吸引这些人才,政府会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如简化签证流程、提供永久居留权等。
3. 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中国移民政策重视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维护。
政府会严密监管边境,加强签证审查,并对非法移民进行打击。
此外,中国政府也会加强侨务管理,保护华人利益和权益。
三、移民政策影响:人口流动的对比1. 人口流动规模由于欧洲国家更加开放和宽松的移民政策,欧洲地区的人口流动规模更为庞大。
多元统一 :欧洲认同的极限洪霞内容提要随着欧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 欧洲认同 的问题尤显重要。
尽管欧盟倡导的 多元统一 概念广受赞誉,但这一概念在欧洲认同的内部定义上,因民族认同中谁为主、谁为次的问题难以解决而受到了包容与排斥的困扰;同时,在与欧洲外部的 他者做比较来定义欧洲认同的问题上,遭遇了 他者 概念难以确切定位的困境,从而使认同的边界无法确定。
多元统一 这一看似完美、理性的提法,实际上反而成为欧洲认同的藩篱,不仅使其在实践中难以深入,也暴露了 欧洲认同 的极限所在。
!里斯本条约∀得以通过虽使困扰欧盟的制宪危机得到了解决,但 欧洲认同 中的问题依然如故。
关键词欧洲一体化欧洲认同多元统一民族认同欧盟的缔造者之一让#莫奈(Jean M onnet)曾言: 如果我们重新开始欧洲共同体,我们将从文化开始。
∃对于欧洲公民来说,未来的欧洲应该是一个寄托情感和灵魂的精神家园。
这或许是欧盟要想在建制上超越民族国家而必然要面对的问题和需要更加努力的方面。
二战后,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欧洲认同 的呼声日益高涨。
也就是说,欧洲联盟不仅是一个利益共同体,还应该是全体欧洲公民的文化和理念的共同体。
正如哈贝马斯(J.H aber m as)所指出的: 要把欧洲统一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作为继续扩大欧盟的理由,就不能离开大大超越经济范畴的文化凝聚力。
这种(欧洲)生活方式所面临的威胁以及人们要捍卫它的愿望,激发了一种未来欧洲的新观念,从而可以再一次创造性地迎接当前的挑战。
%早在2003年5月31日,两位思想巨匠哈贝马斯和德里达(J.D err i d a)就曾联手发表了!论欧洲的复兴:首先在核心欧洲捍卫一种共同的外交政策∀一文。
哈贝马斯和德里达的思路非常明确,就是要超越民族国家的范畴,建立一种新的世界结构,即 后民族结构 ,藉此对美国的单边霸权主义进行批判,对欧洲的未来地位进行阐述。
&欧盟建构 欧洲认同 的最重要的缘由在于,在从主权民族国家的架构迈向 超民族实体 时,必然要面对欧洲各主权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的挑战。
东扩欧盟的扩张近年来,东扩欧盟的扩张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政治联盟之一,欧盟扩大其边界并吸收新成员国的努力在不同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东扩欧盟的扩张对欧盟和其成员国以及欧洲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利与弊。
一、东扩欧盟的背景东扩欧盟指的是欧盟在19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向中欧、东欧和巴尔干半岛国家扩张的历程。
当冷战结束后,中欧和东欧国家脱离了苏联的掌控,追求民主和市场经济改革。
这提供了一个机会,为这些国家与欧盟接触并最终加入欧盟铺平道路。
二、东扩欧盟的影响1. 经济影响东扩欧盟扩张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影响。
加入欧盟后,成员国能够享受到欧盟的经济福利,包括自由贸易、资金援助和市场准入。
同时,欧盟也从新成员国的市场中受益,扩大了内部市场的规模。
这种相互依赖关系促进了欧洲大陆的经济一体化。
2. 政治影响东扩欧盟的扩张对欧盟的政治影响深远。
加入欧盟可以使新成员国参与到决策层面,对国际事务发表意见并分享欧洲一体化的收益。
同时,欧盟对新成员国的政治转型和民主改革起到了推动作用,加强了这些国家的政治稳定和治理能力。
3. 安全影响东扩欧盟对整个欧洲的安全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加入欧盟使得新成员国能够与其他欧洲国家共同合作,建立安全机制,共同应对军事和非军事威胁。
欧盟的东扩也加强了欧洲对外政策的一体性和统一性,提升了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4. 文化与价值观的交流东扩欧盟促进了不同欧洲国家之间文化与价值观的交流。
新成员国带来了多样性和多元文化,丰富了欧洲大陆的文化遗产,并促进了文化交流。
这种文化交流有助于加强欧洲的凝聚力和共同认同感。
三、东扩欧盟的挑战与问题1. 经济差异与转型加入欧盟后,新成员国需要适应欧盟内部的市场规则和经济制度。
然而,一些国家的经济体系与先进国家存在差距,面临转型和改革的挑战。
同时,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差异也会对一体化进程产生一定的阻碍。
2. 政治和社会稳定东扩欧盟也面临一些政治和社会稳定的挑战。
中东地区的冲突与难民危机对欧洲的影响近年来,中东地区的冲突愈演愈烈,导致大量难民涌入欧洲。
这场冲突与难民危机对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个方面分析这些影响。
一、经济影响中东地区的冲突引发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其中很大一部分难民寻求庇护于欧洲。
这对欧洲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挑战。
首先,由于难民的大规模涌入,欧洲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了巨大压力,需要提供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这将对各国的财政产生负担,并影响到国内的经济发展。
其次,难民的涌入也对欧洲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影响。
由于难民通常与当地劳动力具备不同的技能和经验,他们的就业状况往往不稳定,这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国家的就业压力。
此外,欧洲国家还需要加大对难民的培训和教育,以提升他们的就业技能和适应能力,这也需要投入大量资源。
二、社会影响难民危机对欧洲社会秩序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难民融入当地社会变得困难。
这不仅可能导致社会紧张局势的产生,还可能加剧种族和宗教冲突。
此外,由于大规模涌入的难民通常生活在较为贫困和拥挤的条件下,这可能引发社会不平等和社会犯罪等问题的出现。
难民危机还给欧洲社会的多元性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导致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一方面丰富了欧洲的文化多样性,但同时也可能引发对文化认同的争议。
欧洲国家需要寻求平衡,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融合和共存。
三、政治影响中东地区的冲突和难民危机对欧洲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难民的涌入加剧了欧洲国家的政治分歧。
一方面,有些国家主张接纳更多难民,体现了人道主义和国际责任;另一方面,也有些国家对难民的涌入表示抵制,担心其给本国社会和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这种政治分歧不仅影响到欧洲国家之间的合作,还可能导致民粹主义抬头,动摇欧洲一体化进程。
此外,难民危机还加剧了欧盟的管理难度。
欧盟需要协调各成员国的行动,共同应对危机带来的挑战。
然而,不同成员国的态度和利益差异使得协商和决策变得困难。
外交战略与移民政策:多元文化的融合与挑战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各国的外交战略和移民政策对于多元文化的融合和挑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人们跨越国界来到异国他乡谋求生活,这导致了各国面临着多元文化的挑战和机遇。
外交战略的重要性
外交战略是一个国家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原则的总称。
一个国家的外交战略直接影响着其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
在面对移民潮的挑战时,国家需要通过外交手段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也要尊重和包容各种文化。
移民政策对多元文化的影响
移民政策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多元文化融合进程。
一方面,开放包容的移民政策可以吸引各种文化背景的人才来到国家,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另一方面,严格的移民政策可能导致族群隔离、社会紧张等问题,挑战着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稳定。
多元文化的挑战与机遇
多元文化的存在既带来了挑战,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国家需要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和包容,调整政策和法律以适应多元文化的现实。
同时,多元文化也为社会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潜力。
综上所述,外交战略和移民政策在多元文化的融合与挑战中起着关键作用。
国家需要通过明智的政策和灵活的外交手段,促进各种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实现多元文化共生共赢的目标。
随着全球化的继续发展,多元文化将成为各国共同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只有通过合作和包容,才能实现文化多样性的共同繁荣。
欧盟文化政策研究欧盟文化政策研究引言欧洲联盟(欧盟)是由28个成员国组成的政治和经济联盟,旨在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作为一个庞大的多文化联盟,欧盟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促进成员国的文化多样性,并通过制定和实施文化政策来实现这一目标。
本文将探讨欧洲联盟的文化政策,并分析其对成员国及欧洲文化的影响。
一、欧洲联盟的文化政策背景1. 欧盟成立的背景欧盟成立于1957年,最初是由六个国家(比利时、法国、意大利、卢森堡、荷兰和德国)组成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其目标之一是通过促进成员国之间的和平合作来确保二战后的国际和平。
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成为了公民之间的纽带,也是构建和平与繁荣的基石。
2. 文化政策的重要性欧盟成立初期,文化政策并不是其主要关注领域。
但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和成员国的不断增加,文化政策变得越来越重要。
文化政策能够促进成员国和公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尊重和合作,有助于构建欧盟的身份认同感,并推动欧洲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二、欧盟的文化政策框架1. 文化政策的法律基础欧盟的文化政策受到《欧洲联盟功能条约》的规范。
根据该条约,欧盟在文化领域的目标包括:促进成员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保护和促进成员国的文化多样性;支持跨国和跨文化合作;促进欧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 文化政策的实施机构欧盟的文化政策由欧洲委员会、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共同负责。
其中,欧洲委员会负责制定和推动欧盟的文化政策,欧洲议会负责审议和表决相关法律和政策文件,欧洲理事会负责协调成员国之间的立场,并决定政策的最终通过。
三、欧盟文化政策的主要内容1. 文化产业的支持欧盟通过各种政策和资金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例如,欧洲委员会设立了“文化创意欧洲”计划,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项目资助和经济支持。
此外,欧盟还制定了促进数字化文化内容的政策,鼓励成员国之间的文化和创意产品的跨国流通和交流。
2. 文化教育的推广欧盟致力于推广文化教育,并通过多个项目和活动增强公民对欧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选择性必修3 文化沟通与传播》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课程标准】1.生疏印欧人和亚欧游牧民族的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形成与进展产生的影响。
2.分析西方殖民者对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等地的殖民侵略带来的人口转移,生疏这些地区的族群变化和人口结构的转变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冲突。
3.了解现代移民社会形成和进展的经济动力和政治因素,把握各类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特征及不同的文化认同问题。
【学问提纲】【核心考点】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1.印欧人的早期迁徙(1)背景条件:印欧人驯养了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2)活动区域: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间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宽敞地区(3)结果:或制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制服者融合,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进展产生了重要影响2.对早期区域文化进展的影响(1)赫梯文明: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赫梯帝国;公元前14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公元前13世纪末,因陷入内战渐渐衰落。
(2)波斯文明: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波斯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
(3)希腊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形成古代的希腊人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在哲学、科学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
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
(4)雅利安文明: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动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
公元前600年左右,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
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对周边地区特殊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进展的影响【农耕世界与游牧世界的相互交往和渗透】(1)先进的农耕世界与落后的游牧世界①农耕世界:广泛使用铁器工具,农耕不断进展;手工业成就突出,纺织、冶金及金属加工、制陶、造船等已普遍存在,精神文化亦获相当成就;社会组织比较完备;呈现出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先进性。
试析美利坚民族的多元性与统一性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美利坚民族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强大、繁荣的民族之一。
作为这样一个备受全世界人民瞩目的民族,美利坚民族所拥有的与众不同的特性使它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和独特的魅力,这种特性便是美利坚民族包罗万象的多元性与对美利坚合众国强烈认同感的统一性这二者融合的体现。
一、美利坚民族的形成在探讨美利坚民族的特性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清楚该民族的历史由来。
《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民族的定义如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出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
“民族是这四个特征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民族是长期形成的社会统一体,是基于不同地域的各个种族在经济生活、心理习惯、语言文字及历史发展上的不同而形成的。
美国是唯一可以使人看清它的民族成长的国家。
语言是能够把人们联结在一起的纽带。
一七、十八世纪以来,大批移民从欧洲涌向北美,主要包括英吉利人、爱尔兰人、苏格兰人、法兰西人、荷兰人、德意志人、瑞士人、瑞典人、犹太人等,但总体以英吉利人为多。
基于新英格兰的经济发达和人口众多,因此在殖民地中处于领导地位。
各族移民一踏上美洲土地就开始了新的生活。
他们通常不坚持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同时混合居住,这就使英吉利语成为殖民地各种语言中的佼佼者,成为美利坚民族的民族语言。
北美临大西洋的十三个州则是美利坚民族形成所需的共同地域。
移民们一来到这里就立即开始了建立新的家园的活动。
优越的地理条件对发展农工商业极其有利,也大大促进了美利坚民族的形成。
共同的经济生活是构成一个民族的必要条件。
移民们运用各种自然资源而进行的生产活动,推动了各殖民地之问的经济联系。
随着生产活动的开展,南部农业和北部工商业都发展起来。
到18世纪中叶,新英格兰各主要城市已由许多渡船、桥梁和道路网连接起来。
研究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德国的公民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姓名:商奉献学号:2013110103导师:唐克军2014年11月20日德国的公民教育摘要公民教育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公民教育也经历了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
尤其是战后德国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公民教育,塑造新一代德国公民,以此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一直是教育行政机关以及学校工作实践的重点。
本文主要从德国公民教育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德国公民教育的现状分析、德国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介绍德国的公民教育,希望对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所启示。
关键字德国公民公民教育民主一、德国公民教育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一)德国公民教育的概念公民教育,在德国也被理解为政治教育(Politische Bildung),是一门有关政治科学的公民学科。
1945 年以后,德国教育界已达成一种共识:一方面,中小学的公民教育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但另一方面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
独立性课程是指: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公民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
所谓综合性课程,主要是指公民教育课程涉及一些其他学科知识,比如历史、宗教、伦理、政治、公民、社会科学、地理等学科。
德国公民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公民教育的里程碑——《博特斯巴赫共识》被誉为德国公民教育的“圣经”,共识中达成以下三项重要原则。
第一,禁止灌输,不允许教师用任何手段对学生进行灌输,因为这会妨碍学生形成独立的判断;第二,保持争议;在科学和政治上有争议的一切内容,在教学中也必须保持争议;第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维护个体利益的能力,政治教育必须使学生能够分析政治形势以及他自己的相关利益,能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寻求影响既定形势的手段。
(二)德国公民教育发展历程1.封建君主专制时期,政治教育始终以培养“驯服的臣民”为最高目的在德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时期,统治者把公民教育归结为“国民教育”,其始终把培养“驯服的臣民”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