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1
- 格式:doc
- 大小:333.50 KB
- 文档页数:85
1、古诗词三首编写:执行 : 总序:第个教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 3课时第一课时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⑵、理解“看不厌”: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⑶、品析: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
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
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学目标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教案一、设计理念本课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思想是多读感悟。
通过教师的适当引导,带领学生读背吟诵,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以此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
二、教学目标㈠会认“螺、谙”等2个生字,会写“亭、庭”等5个生字。
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和《望洞庭》。
㈢理解诗意,能想象三首古诗词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或课件);“独坐敬亭”、“洞庭胜景”、“江南春色”等三幅写意画(或课件)。
四、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流程: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课件演播,引入课题师:同学们,假期我们游览了不少地方吧?㈠课件呈现庐山,西岭雪山等风景图。
师问:这是哪里?你能用一些古诗句来说一说这些景象吗?(学生说《望庐山瀑布》,《绝句》等。
)㈡再以课件形式呈现“江南春色”“洞庭胜景”“独坐敬亭”等三幅写意画。
师:这些地方漂亮吗?知道这是哪些地方吗?(如果不知道,教师点明这分别是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
)师:现在我们就去领略这些美丽的风光吧!翻书读1课《古诗词三首》。
(师板书课题“一、古诗词三首”)[设计意图]课件演播风景图画,看图说诗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课呈现敬亭山、洞庭湖及江南风光等写意画,可以帮助学生读诗词时有一个总体印象,为学生理解诗词起到定向发动的作用。
二、借助注释,自读明义师:我们今天先学习第一首诗《独坐敬亭山》。
㈠简介作者及敬亭山。
㈡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
亭,读tíng ,我们学过的“停”去掉“亻”即是这个字。
这个字常见于亭子的名称上,如爱晚亭、醉翁亭等。
敬亭山,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
㈢教师范读古诗,生试读正音,再流利朗读。
㈣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诗句意思。
1、古诗词三首上课时间:3月3日4日 7日周次 : 1 总课时: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⑵、理解“看不厌”: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⑶、品析: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
新人教版本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教案针对新人教版本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旨在帮助学生系统研究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
1. 能熟练阅读和理解本册课文内容;
2. 能正确运用所学字词和句型进行书写和表达;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4.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惯和阅读惯。
三、教学重点
1. 掌握本册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研究并运用新的字词和句型;
3.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1. 课文阅读和理解
- 学生熟读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 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
- 学生自主创作与课文相关的问题。
2. 词语和句型研究
- 研究本册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常用句型;
- 练正确书写所学字词;
- 运用所学句型进行口语表达练。
3. 提问和讨论
- 教师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 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和讨论,培养思维能力。
4. 课后练和作业
- 布置课后练和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 定期检查和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五、教学评价
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价;
2. 定期与学生及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问题,
并及时解决。
六、教学资源
1. 教学课本和练册;
2. 录音机或电脑音频设备;
3. 黑板和粉笔/白板和马克笔。
以上为《新人教版本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的大致内容。
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教学安排和调整。
祝愿教学工作顺利!。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的内容,培
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本教案包含了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的全部内容,包括课文
阅读、诗歌欣赏、作文写作等。
三、教学步骤
1. 阅读课文:通过教师朗读和学生跟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
意思和结构。
2. 综合练:组织学生进行综合练,包括课文默写、词语搭配等,巩固所学内容。
3. 诗歌欣赏:教师朗读诗歌,学生欣赏并跟读,培养学生的感
受诗意的能力。
4. 作文写作:引导学生进行作文写作训练,锻炼学生的表达能
力和思维能力。
5. 总结复:进行课堂小结和内容复,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法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朗读、跟读、讲解、练等,使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课程内容。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进行指导。
六、教学资源
使用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材作为教学资源,辅助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以上为《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的概要内容,旨在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
具体教案的编写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古诗词三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词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句意教学准备:把古诗写在小黑板上,学生收集与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独坐敬亭山》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
(板书课题)二、学习课文(1)出示小黑板,全班齐读古诗正音(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1.独:独自一人。
题意: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
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①指名读②汇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孤云:孤独的白云(孤帆远影碧空尽);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
③师小结: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④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相看:对看;厌:满足。
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春天里的故事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 能够运用春天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学会通过观察、体验春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内容- 《找春天》- 《邓小平爷爷植树》- 《古诗两首》教学安排- 第1-3课时:《找春天》- 第4-6课时:《邓小平爷爷植树》- 第7-9课时:古诗两首单元总结本单元通过学习《找春天》、《邓小平爷爷植树》和古诗两首,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同时,通过学习生字词和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二单元:美丽的家乡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 能够运用家乡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学会通过观察、体验家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 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教学内容- 《小村之春》- 《鲸》- 《古诗两首》教学安排- 第10-12课时:《小村之春》- 第13-15课时:《鲸》- 第16-18课时:古诗两首单元总结本单元通过学习《小村之春》、《鲸》和古诗两首,让学生感受到家乡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同时,通过学习生字词和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第三单元:有趣的动物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 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 能够运用动物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
(全册)
简介
本教案教学设计针对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全册内容进行设计,以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水平。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 加强学生的听说能力。
教学重点
1. 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2. 运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进行写作。
3. 练口头表达和听力理解。
教学方法
1. 阅读课文,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和结构。
2. 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 练写作,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语法和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
4. 进行口头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5. 进行听力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
本教案教学设计覆盖了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的所有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写作任务等。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进度进行灵活调整。
教学评价
通过查阅学生的作文和口头表达,教师可以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评价。
同时,可以结合课堂讨论和听力练,评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参考资料
1.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2. 相关辅助教材和练册
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的概述,具体的教案和教学活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计和安排。
希望通过这份教学设计,学生们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人教版)第一章:语文1.1 《小燕子》【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2. 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课文题目。
2. 学生自读课文,老师辅导生字词。
3. 老师讲解课文,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学生朗读课文,老师指导发音和语调。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2 《荷花》【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2. 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
2.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课文题目。
2. 学生自读课文,老师辅导生字词。
3. 老师讲解课文,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学生朗读课文,老师指导发音和语调。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章:数学2.1 《加法与减法》【教学目标】1. 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2.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2. 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 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老师辅导。
3. 老师讲解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学生理解。
4. 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老师指导。
5.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2.2 《认识数字4、5、6》【教学目标】1. 认识数字4、5、6。
2. 能够进行数字4、5、6的书写。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数字4、5、6的书写。
2.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 正确书写数字4、5、6。
2. 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共40篇。
教材设计了8个专题。
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
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
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
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二、教学目标1.认字200个,会写200个,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
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
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
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三、重、难点1.再识字300—500个,会写字达到150-200个。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带三维目标)1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⑵、理解“看不厌”: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⑶、品析: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
【精品】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走遍千山万水单元教材分析: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
那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山水,那充满神奇色彩的天然溶洞,那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那奇特的新疆天山风光,犹如一幅幅画卷,带我们走进祖国的万水千山。
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一定能引起孩子们阅读的兴趣。
语言是文学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
课文中准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有着很强的表现力,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仔细咀嚼,余味无穷。
教学本组课文,应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
对于精彩的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词句。
本组教材除课文外,还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如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文字资料。
通过这些语文活动,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感受大自然的美。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部分生字,会写部分生字及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有关课文及自己喜欢的段落。
3、感受文中所描写景物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了解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
5、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语的意思,积累佳句。
6、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描写景物的特点,感受美德熏陶。
7、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8、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9、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10、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单元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部分内容。
2、感受文中所描写景物的美好,激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3、学会按一定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
单元课时安排:11~13课时单元进度安排:《古诗词三首》------------------3课时《桂林山水》--------------------2课时《记金华的双龙洞》--------------2课时《七月的天山》------------------2课时《语文园地一》------------------3课时1《古诗词三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1、古诗词三首上课时间:3月3日4日 7日周次 : 1 总课时: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课时; 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⑵、理解“看不厌”: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⑶、品析: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背诵这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二)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插图,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
重点难点品位诗句,指导朗诵,积累语言。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整体诵读古诗三首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
3、借助诗文注释,说说你知道了什么?⑴敬亭山:你能说说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吗?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写的古诗吗?⑶景物描写:众鸟、孤云、敬亭山二、分步解读,感悟诗情1、学习“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⑴、画一画这两句。
⑵、理解“众鸟”:说一说为什么画好多只鸟?⑶、理解“孤云”:说一说为什么只画一片云?⑷、理解“尽”和“去”:看一看老师的画面(空白的画面)。
⑸、品析:并不是同学们画错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动态的画面,而我们所画的是静止的画面,可见作者用字的精妙。
过渡:众鸟飞走了,孤云离去了,现在只剩下诗人李白一个人了,难怪题目里是──“独”坐敬亭山。
2、品读“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边的景物都离李白远去了,李白看起来非常?(板书:独)⑵、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读出孤独的味道:过渡:前两句看起来李白很孤独,后两句还是写孤独吗?难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独吗?读后两句。
三、学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见这里的“相看两不厌”是谁和谁互相看不满足呢?⑵、理解“看不厌”:①看敬亭山为什么看不满足?──景美②李白仅仅把敬亭山当作一个景物来看吗?⑶、品析:李白把敬亭山当作了──神,所以看不厌,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当作了──神。
而神总是“超凡”的,神总是“脱俗”的。
⑷联系《夜宿山寺》和《望庐山瀑布》更深地体会超凡脱俗、寄情山水。
四、品读“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⑴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还孤独吗?这时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⑵品析:那《独坐敬亭山》中的“独”是不是作者用词不当啊?以“不独”写“独”又是作者独具匠心之处。
⑶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带着高兴的心情读。
五、表情朗读,升华诗意1、古诗是激情和想像的艺术。
只有用你的激情与想像去品读,“诗的感觉”才会喷涌而出。
《独坐敬亭山》看似写景,实在抒发作者的感情,就让我们也带上作者的感情来读一读这首诗吧。
2、背诵全诗。
3、默写全诗。
六、回顾总结,受之以渔以前,我们通过老师的讲解,同学们的讨论,或者是画诗、表演来学习古诗,今天,我们又是怎样学诗的呢?学生自己总结:晓诗题──知诗人──明诗意──悟诗情,还有画一画的方法。
【板书设计】独坐敬亭山(表面)独(内心)不独第二课时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
你知道洞庭湖吗?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
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景象?你能用上一些词来形容看到的景物吗?)4、老师送一组词: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
5、引出课题: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
听,他正在吟诵呢!二、精读会意(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1)理解“湖光秋月两相和”。
相:相互。
和:和谐、协调。
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2)理解“潭面无风镜未磨”潭面:是指洞庭湖面。
未:没有。
磨:磨拭。
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给人怎样的感觉?朦朦胧胧、模模糊糊。
)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看一看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第三课时一、导入,简介相关资料1、背诵有关描绘春天景色的诗句。
2、齐读诗题:忆江南3、介绍诗人和创作背景:二、初读全诗,感知词的特点1、自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读流畅。
2、初步感知词的特点:3、指名读。
(重点提示“谙”这个生字的读音)。
三、自学交流,探究诗意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五、作业布置展开想象,把“日春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景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可以写,也可以画。
)【板书设计】赞美忆江南────好词思念2、桂林山水教学时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感情朗读课文;熟练有感情的背诵课文;注意分号的用法。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表达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在脑中想象这种美丽景色。
2、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时间: 2课时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进入图文描绘的桂林山水的美景之中,出示挂图或放映课件图像,教师范读,对图文进行整体感知,然后让学生谈感受。
导入(学习第一自然段)导语:那么,课文是怎样评价桂林山水的?找出来读一读。
“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天下第一)桂林山水天下第一,那将是多么美的景象啊,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荡舟漓江,去观赏名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吧。
①自读全文,学习字词。
②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可以联系上下文理解或者请教同学、老师。
观赏漓江的水(学习第二自然段)导语:我们先来欣赏漓江的水。
用自己的话来描述。
①作者是怎样描写的?齐读找出概括漓江水的三个特点的词。
品读作者怎么写出漓江水与众不同的“静、清、绿”?(特点之一“静”。
课文用“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从感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静”)(特点之二“清”。
课文用“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从视觉上突出了漓江水的“清”)(特点之三“绿”。
课文用“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一形象的比喻,从色彩和品质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绿”和“纯”。
翡翠:绿色的硬玉,有光泽。
无瑕:没有斑点,非常纯净)根据课堂实情,教师点拨:为什么开头先提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在读议中让学生体会,用对比的方法突出漓江水的三个特点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感受。
读出漓江水的静、清、绿,读出对漓江水的喜爱之情。
③引导学生“发现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让学生谈对排比句的感性认识)注意通过范读指导读好“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三个“啊”的变调。
能背的可以看着画面当堂背诵。
巩固识字,练习书写漓:注意右边的写法。
澜:前鼻音。
右边“门”里面是“柬”。
瑕:可与“假”进行比较。
注意右上是“匚”。
翡:上下结构,下边是两个“习”,整个字要写紧凑。
峦:前鼻音,与“澜”比较读音。
与“恋”比较字形。
筏:上下结构,右下不要丢撇。
第二课时一、观赏桂林的山(学习第三自然段)①导语:那么桂林的山又是怎样的呢?②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画一画,结合插图来欣赏。
③互相交流:课文怎么写桂林山的特点的?(和第二自然段比较,也是用这样的段落句式)特点之一“奇”。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指导学生读出感受,理解词语,并展示泰山和香山的图像,以帮助学生理解“峰峦雄伟”“红叶似火”。
特点之二“秀”。
课文打了两个比方“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通过图像,让学生感受到“秀”得郁郁葱葱,色彩明丽。
特点之三“险”。
重点理解“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指导学生通过字面、结合语句领会。
④练习朗读,读出桂林山的奇、秀、险,读出对桂林山水的喜爱之情。
重点指导读好“真奇啊”“真秀啊”“真险啊”。
二、山和水相映的景象(学习第四自然段)导语:我们观赏了漓江的水,观赏了桂林的山,再看看图片,当山和水相映衬时,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作者又有什么感受?①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②理解句子:“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③引导边读边想象“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陶醉山水之间的感觉,然后说说自己的体验。
三、指导背诵用师生引读的方法练习背诵。
四、抄写句子。
注意分号的用法。
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时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教学难点: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
2、体会作者的游览感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理清课文的条理,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以学生的“春游”创设情境。
“老师当导游,带你们到金华的双龙洞游玩,好吗?汽车开动着,看看那里的景色怎么样。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同学们现在下车,我们一边登山一边欣赏这优美的景色吧广这一创设的春游情境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兴趣盎然。
二、整体感知,拟定郊游教师让学生通读全文,在课堂练习本上拟出游踪,请一生到黑板前画出导游图,教师和其余学生一起协助修正、定图。
从整体上感知全文,拟出游览路线,学生头脑中有清晰思路,为下面的分景点学习打好基础。
三、游览景点,挖掘特点紧紧扣住每个景点不同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想象等多方面感官,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习游记的写作方法。
(一)领悟美,感受情──学习“路上”1.课文中哪些是写路上的?2.把描写路上美的句子找出来,想想美在哪里?全班齐读这些美句。
(教“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这句话写作顺序怎样?这么多颜色,你感觉怎么样?这么美的句子值得我们好好品读。
(学生比赛回答、比赛读)4.为什么“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哪位同学能读出溪流变化?5.闭上眼睛,听老师把前三个自然段朗读一遍,边听边欣赏路上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