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症
- 格式:pptx
- 大小:10.79 MB
- 文档页数:38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多在30—50%之间。
有研究表明[1]:卒中后抑郁对日常生活能力有不利影响,易损害注意力、学习能力及记忆功能,卒中后抑郁的存在常常可以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最新研究表明:[2]抗抑郁治疗不仅能促进psd患者的功能恢复而且能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因此,早期诊断并给予psd 患者积极治疗可以提高生存质量和医疗质量。
1一般资料90例psd患者均为住院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药物组、针刺组和针药组。
90例患者其中男46例,女44例;年龄43一70岁;其中缺血性卒中59例,出血性卒中31例;病变部位:额叶49例,顶叶19例,枕叶4例,颞叶18例;有高血压病史者64例,糖尿病史者26例,3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构成等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病例选择①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3],.并符合贝政平[4]《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并经脑ct证实及《神经康复学》[5]脑卒中后情感障碍中抑郁症诊断标准。
②诊断工具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共 24项计分,总分20分为轻/中度抑郁;>35分为严重抑郁。
③既往无精神病史。
④排除严重心、肝、肾脏疾病及癫痈、青光眼病人;痴呆及失语;患有其他严重躯体疾病。
既往有精神疾病及严重智力障碍;药物及酒精依赖史。
3治疗方法脑血管病常规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以稳定血压、调节血脂、控制血糖、降低血黏度同时使用用脑细胞活化剂,脑梗死患者加用改善脑循环药物及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语言训练等康复治疗。
肢体功能障碍者常规针灸。
3.1针刺组:选用百会穴,用0.25*25mm毫针针刺百会穴向后平刺0.5-0.8寸,印堂穴沿皮向下平刺,得气后接通电针仪,采用疏密波,频率20-80hz。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常引起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后遗症,其中包括抑郁症状。
抑郁症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是一种传统中医疗法,对于改善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可能有积极的影响。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是中医治疗手法中的一种,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经络学说和针灸理论。
该疗法通过在特定的穴位上用针进行刺激,以调理人体的阴阳气血和经络系统,达到平衡身体各系统功能的作用。
研究显示,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对脑卒中抑郁患者有一定的益处。
该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抑郁症状常常伴随着脑卒中,使患者情绪低落、失去生活动力。
杵针开穴治疗可以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促使身体内部的能量流动,增加患者的活力和情绪稳定。
研究还发现,通过杵针开穴治疗可以增加脑卒中患者的血清5-羟色胺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情绪和抑郁症状。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对于脑卒中后遗症的恢复也有积极的作用。
脑卒中常常导致患者的一侧肢体无力、语言障碍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杵针开穴治疗可以刺激穴位,改善血液循环,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一项研究表明,杵针开穴治疗可以促进脑卒中后手功能的恢复,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
杵针开穴治疗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疗法,适用于脑卒中抑郁患者的长期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心血管疾病患者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忌此疗法。
杵针开穴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对于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是积极的。
它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抑郁症状,并促进脑卒中后遗症的康复。
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证实其疗效和机制,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多学科合作和综合治疗也是提高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针炙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观察抑郁症是一种发病率高,自杀行为高的精神疾病,随着脑卒中发病率的增加,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
据报道,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20%~60%,直接影响了病人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国外文献报道,中风后最初几个月抑郁得到改善的病人,日常活动功能恢复比抑郁持续的病人要好。
笔者在临床中应用针炙结合火罐及药物对照观察治疗该病,现总结如下:1 l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0例病人均为笔者2008年~2009年住院或门诊患者,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39-78岁,发病时间:脑卒中后15-30天者26例(占65%),,30~60天后者14例(占35%),脑梗死24例,脑出血16例。
40例患者按来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详见表1。
1.2 诊断标准:脑卒中后出现抑郁症,主要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凡是持续情绪低落在2周以上具同时具备以下9项中的4项就可以诊断为抑郁症,其症状群可概括为机能(前3项),心理(中3项)和躯体(后3项)三方面。
①对日常生活丧失兴趣或无愉快感;②精力明显减退,无原因的持续疲劳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活动明显减退;④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可达到妄想程度;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维能力明显下降;⑥反复出现轻生念头和自杀行为;⑦失眠,最常见的是患者难于入睡,或早醒,醒后难于入睡,多梦;⑧食欲减退或体重明显减轻;⑨性欲明显减退。
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会精神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抑郁症的中西医结合辩证分型标准”将抑郁症分为肝郁气结、肝郁痰阻、心脾两虚、肝肾阳虚四型。
排除既往有抑郁病史,使用含利血平等可致抑郁症状的药物者以及急性期意识障碍不能完成hamd量表评定者。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
2.1.1 药物治疗:氟西汀20mg,每日早晨一片,连服6周;治疗开始停用其他具有抗抑郁或抗焦虑的药物。
2.1.2 针炙治疗:内关、神门、太冲、人中。
2020年10月第27卷第19期耳穴贴压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观察金崇敏 朱仙芬 邬朝阳卒中后抑郁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情绪异常,甚至拒绝服药、治疗等。
本文应用耳穴贴压结合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 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卒中后抑郁患者68例。
排除:二次卒中或缺血性及出血性并见的卒中,合并重要脏器严重基础病及既往有精神疾病不配合者等。
本观察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
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59.7±9.8)岁,卒中病程(8.2±2.6)个月;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58.4±10.1)岁,卒中病程(8.0±2.5)个月。
两组基本情况接近。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照神经内科常规处理,并进行心理疏导,对患者家属进行宣教,告知照护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嘱其积极鼓励患者。
1.2.1 对照组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
主穴:百会、四神聪、神庭、内关(双侧)、神门、合谷、太冲(双臑侧)、三阴交(双侧),对症配穴:肩手综合征选臂、肩贞、手三里、外关等穴;吞咽障碍选翳风(双侧)、廉泉等穴;足踝僵直或无力选解溪、丘墟、绝骨等穴;二便不利选中极、关元、天枢等穴。
主穴针刺方法:患者仰卧位,取0.3mm×40.0mm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百会穴向后正中线平刺0.5~1.0寸、四神聪向百会穴方向平刺0.5~0.8寸、作者单位:318000 浙江台州市中心医院(台州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通信作者:金崇敏,神庭穴向后正中线平刺0.3~0.5寸,以上头部穴位以小幅度快速捻转手法1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内关、神门、合谷、太冲、三阴交四穴直刺,深度因患者而异,使用提插泻法,以局部酸胀或酸麻为度。
诸穴针刺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周治疗6次,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综 述近年来针灸治疗卒中后抑郁症概况3张加英,倪光夏△(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关键词:卒中;抑郁症;针灸疗法;针药结合中图分类号:R 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779(2010)03-0063-033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科技研究专项课题,项目编号:HL07005;江苏省针灸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编号K 5。
作者简介张加英(3),女,级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倪光夏(6),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针灸治疗脑血管病。
卒中后抑郁症(post str oke dep r e ssion,PS D )是脑血管病常见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兴趣减少或消失、精力减退、睡眠障碍、食欲减退、性情急躁易怒等为主要表现,发病率为30%~65%[1]。
不仅给患者带来躯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增加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更为严重的是,初次卒中后出现抑郁症的患者容易诱发第2次卒中,发病率可达30%~50%[2]。
近年来,PS D 愈来愈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
针灸治疗PS D 因其副作用小、疗效明显,日益得到广泛的重视与应用。
现将针灸为主治疗PS D 的概况综述如下。
1 发病机制卒中后抑郁症属中医学“郁证”范畴[3],多因情志失调,肝之气血不能条达舒畅而致病。
《医经溯回集五郁论》云:“凡病之起也多由于郁,郁者,滞而不通之意”,明确指出气机郁滞不通为郁症之因。
《丹溪心法》提出“六郁”之说,指出:“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拂郁,诸病生焉”,强调了气血不和在郁证发病中的作用。
现代中医学者对中风后抑郁症的形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认为卒中病发初期,患者由于受躯体病残的困扰,精神压抑,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肝失条达,病程日久易致虚致瘀。
肝肾亏虚、精血暗耗、髓海失养,加之情志不遂、肝气郁滞、气滞血瘀、元神失养或受扰,而导致郁证的发生。
镇肝熄风汤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疗效观察脑卒中后早期抑郁是指在脑卒中发作后的3个月内出现的抑郁症状,这种抑郁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影响,还可能影响康复的进程,甚至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后果。
如何有效地治疗脑卒中后早期抑郁成为了临床上的热点问题之一。
镇肝熄风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具有疏肝解郁、清热燥湿的功效,而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治疗也有着一定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观察镇肝熄风汤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疗效,为临床上的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一、镇肝熄风汤联合针灸治疗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理论依据1.1 镇肝熄风汤镇肝熄风汤是一种治疗肝阳上亢、肝火犯肺、肝郁化火、气滞化热所致的病证的经典方剂。
其组成包括黄芩、升麻、神曲、生姜等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疏肝解郁、祛风定痉的功效。
在中医药理论中,肝郁化火会导致气机不畅,从而引发情绪失调,产生抑郁等症状。
而镇肝熄风汤正是可以平肝熄风,清热理气,从而达到解郁的效果。
1.2 针灸治疗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治疗手段,具有疏通经络、平衡阴阳、调节气血的作用。
对于脑卒中后早期抑郁,针灸可以通过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舒缓情绪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善抑郁症状,帮助患者恢复心情和情绪平衡。
二、方法2.1 研究对象选取脑卒中后早期抑郁患者40例,均为首次发病的患者,年龄在45-65岁之间,男女比例相近,且符合脑卒中后早期抑郁的诊断标准。
2.2 治疗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观察组给予镇肝熄风汤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
观察组镇肝熄风汤口服,每日3次,每次200毫升;针灸治疗采用选择穴位,如太冲、风池、百会、印堂等,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如选择氟西汀、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物。
2.3 观察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采用汉密斯抑郁量表(HAMD)评定两组患者的抑郁程度,依据HAMD评定标准,分别在3个方面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包括躯体症状、认知障碍和情感障碍。
子午流注法杵针开穴治疗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脑卒中抑郁是指在脑卒中恢复期出现的情绪障碍,常见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卑、焦虑等。
针灸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子午流注法与杵针开穴是其中常用的两种针灸治疗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子午流注法和杵针开穴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
子午流注法是通过在人体经络上针刺特定的穴位,用各类药物或生理盐水等药物进行注射,利用穴位的经络联系达到治疗效果的针灸方法。
杵针开穴是在特定穴位用杵针进行刺激,通过“刮、捶、平”的方式达到治疗效果的针灸方法。
子午流注法和杵针开穴在治疗脑卒中抑郁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从子午流注法来看,其通过穴位注射药物,可以直接对抗抑郁症状。
药物注射可以使药物直接进入相应的经络,达到直接调节脑神经系统功能的效果。
子午流注法还能通过经络的调理,促进全身气血运行,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从而缓解脑卒中抑郁症状。
杵针开穴则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抑郁患者的精神状态。
按中医理论,刺激特定穴位可以调整气血运行,平衡阴阳,从而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
而且,杵针开穴还可以改善脑血流供应,促进脑细胞的营养供应,提高脑功能,缓解脑卒中抑郁的症状。
研究表明,子午流注法和杵针开穴对脑卒中抑郁患者的影响是积极的。
一项研究观察了子午流注法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减轻。
另一项研究观察了杵针开穴治疗脑卒中抑郁患者的疗效,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需要强调的是,子午流注法和杵针开穴治疗的疗效是有个体差异的,不同的患者可能对治疗有不同的反应。
子午流注法和杵针开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且治疗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和耐心。
不同频率头电针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不同频率头电针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引言:卒中后抑郁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卒中康复过程中给患者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及社会负担。
目前,神经康复治疗是卒中后抑郁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其中的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被广泛用于卒中后抑郁的治疗。
然而,单一tDCS治疗的效果有限且存在副作用。
因此,针灸也被认为可能是一种有效附加治疗手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不同频率头电针联合tDCS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疗效。
方法:选取200名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A组(头电针联合tDCS治疗组)、B组(单纯tDCS治疗组)和C组(对照组,无治疗),每组70人。
A组患者每天接受头电针联合tDCS治疗,B组患者每天接受单纯tDCS治疗,C组患者不接受任何治疗。
治疗周期为4周。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估治疗前后的抑郁程度,并对三组患者的HAMD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结束后,A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而B组和C组患者的HAMD评分变化不明显。
A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
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晕、恶心和皮肤过敏,但均能耐受,且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频率头电针联合tDCS治疗卒中后抑郁具有一定的疗效。
头电针的针刺能够通过激活经络、改善气血循环和调节神经系统等作用来缓解抑郁症状。
tDCS通过直接影响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极化状态来调节神经传导、改善认知功能。
两种治疗手段的联合使用促进了彼此的作用,提高了治疗效果。
结论:不同频率头电针联合tDCS治疗卒中后抑郁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