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概论

  • 格式:pdf
  • 大小:565.03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运动疗法概论

1、概念

运动疗法(physical therapy)是为了缓解症状或改善功能而进行全身或局部的运动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是物理疗法的主要方法之一。

运动疗法是康复治疗技术中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他依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各部功能的现状,利用生物力学的原理,通过患者自身的力量或康复治疗者的辅助操作所进行的主动运动或被动运动,以促进患者各功能的恢复,使患者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运动能力。

二、特点

(1)主动积极治疗

要求患者主动、资源的参加治疗的全过程,通过主动积极锻炼,以促进患者心理障碍和躯体障碍恢复。

(2)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相结合

通过肌肉、关节活动达到局部器官的锻炼,也可通过神经反射和体液调节机制来改善全身的功能状态,达到增强体质、促进功能康复的目的。

(3)防病和治病相结合

能增强体力和免疫功能,可预防疾病和具体健身益寿的作用。

(4)简便易行

运动疗法可不受时间、地点、设备、器材等条件限制,简便、经济、易行。

3、运动疗法在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一)维持和改善运动器官的形态和功能,运动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提高和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二)促进代偿功能的形成和发展,以补偿丧失的功能。

(三)促进器官的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

(四)提高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通过运动训练可保持和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灵活 性和协调性。

(五)增强内分泌系统的代谢功能,如促进糖代谢,增加骨组织对矿物质的吸收。

四、分类及临床应用

根据运动过程中用力的方式和程度,可将运动氛围被动运动、辅助主动运动、自主主动运动和抗阻主动运动,但后三种都有主动用力的形式,亦可大致划分为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两大类。

(一)被动运动

1.概念 由外力作用于人体某一部分所引起的动作称被动运动。一般用于维持正常或增大已受限的关节活动范围、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2.服务对象

(1)瘫痪(肌力0-1级)

(2)关节功能性障碍

(3)需要保持关节活动范围但又不能或不宜进行主动运动的患者。

3.注意事项

(1)明确治疗的目的及顺序 运动方向先做向心性后做离心性,常用于改善肢体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运动顺序错那个肢体近端至远端,刺激神经和肌肉,有利于瘫痪患者的康复。

(2)舒适自然的体位

(3)运动饿肢体要自然放松

(4)用力应缓慢轻柔

(2) 主动运动

依靠患者自身的肌力进行运动的方法称主动运动,患者肌力在3级以上者,均可进行主动运动,单纯的主动运动一般不给予辅助、也不施

加阻力,主要用于维持关节的活动范围、进行增强肌力和持久力的训练和增强肌肉之间的协调性的训练。属于主动运动的尚有下列形式:1.辅助主动运动 肌力达到1-2级时,患者依靠主动力量进行运动,实质上是从被动运动向主动运动过度的一个中间阶段。助力来自于治疗者、他人或患者自身健康肢体或辅助器械。

2.主动运动 肌力不到3级或3级以上时,可由物理治疗师(pt),健侧肢体或运动器械,帮助患者进行活动。

3.抗阻运动 在肌力达到4级以上时,为增强患者的肌力,可以进行抗阻运动锻炼。这种运动对增强肌力和耐久力有效,但是应在医师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抗阻运动的方式有徒手抵抗和器械抵抗两种形式。

五、适应症与禁忌症

(一)适应症

1.神经系统:中枢神经损伤(三瘫)、周围神经损伤、脊髓灰质炎后遗症等。

2.运动系统:截肢后、关节术后、四肢与脊柱骨折、关节脱位、类风湿关节炎、脊柱畸形、颈椎病、腰腿痛、肩周炎、软组织损伤与烧伤后等。

3.内脏器官疾病:慢支、肺气肿、哮喘、冠心病、高血压、各种心肺和腹腔术后等。

4.代谢疾病: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等。

5.其它:神经官能症、子宫位置异常等。

(二)禁忌症

疾病的急性期和某些疾病的亚急性期、发热、严重衰弱、脏器功能失代偿、休克、神志不清或明显不合作者、有大出血倾向、剧烈头痛、运动中可能会产生严重合并症、恶性肿瘤尚未妥善处理者等。

6、 运动处方

(1) 概念

在运动疗法中,康复医师根据康复对象的健康状况、内脏器官与运动器官的功能状态、年龄、性别以及运动史等设计出的运动训练方案称

为运动处方。

(2) 运动类型

1. 耐力性运动 主要是健身,改善心肺功能和代谢能力。

2. 力量型运动 主要是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功能,消除局部脂

肪积聚。

3. 恢复功能性运动 主要是治疗某些疾病,对伤残患者的功能恢

复。

4. 放松性运动 主要是松弛肌肉,放松紧张情绪,消除肌肉与精神

疲劳,防治高血压及神经衰弱等疾病。

(三)运动量

运动量又称运动训练量或运动治疗量,是指在一次端丽中肌肉作功的总量,也是锻炼中的总负荷量。

1.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量,即:运动强度=运动量/运动时间。而运动量是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的乘积,即: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绳索度可根据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代谢当量、心率、自觉疲劳程度等来确定。

(1)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在运动处方中常用最大吸氧量的百分数来表示运动强度,50%~70%VO2max的运动是有危险的。

(2)代谢当量代谢当量是指运动时代谢率对安静时代谢率的倍数。1MET是指每kg,从事1min活动消耗3.5mL的氧,其活动强度称为

1MET[MET=3.5mL/(kg·min)]。1MET的活动强度相当于健康成人坐位安静代谢的水平。任何人从事任何强度的活动时,都可测出其吸氧量,从而计算出MWN数,用于表示其运动强度。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如已测出某人的适宜运动强度相当于多少MET,即可找出相同MET的活动项目,写入运动处方。

(3)心率除去环境、心理刺激、疾病等因素,心率与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在运动处方实践中,一般来说达最大运动强度时的心率称为最大心率,达最大功能的60%~70%时的心率称为“靶心率”或称为“运动中的适宜心率”,日本称为“目标心率”,是指能获得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