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与地图学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8
测量与地图学青岛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绪论单元测试1.关注大地水准面绘制的是()。
A:大地测量学B:工程测量学C:摄影测量与遥感学D:地形测量学答案:A2.地形测量学的具体工作不包括()。
A:高程测量B:距离测量C:角度测量D:地球半径测量答案:D3.无人机摄影测量属于()。
A:摄影测量与遥感学B:地形测量学C:大地测量学D:工程测量学答案:A4.大桥变形监测属于()。
A:大地测量学B:地形测量学C:工程测量学D: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答案:C5.测绘在哪些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A:地震预报B:城乡规划C:资源勘查与开发D:交通运输答案:ABCD6.使用经纬仪做三角高程测量属于大地测量学。
()A:错 B:对答案:A7.使用卫星测定地球上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属于摄影测量与遥感学。
()A:错 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地球是一个高低起伏的不规则的椭球体。
()A:对 B:错答案:A2.对地球自然表面的一级逼近叫做()。
A:大地水准面B:静止水平面C:水准面D:静止水准面答案:A3.对地球自然表面的二级逼近叫做()A:水准面B:参考椭球面C:地球椭球面D:大地水准面答案:C4.地球椭球面和参考椭球面的关系是()A:一对多B:多对多C:多对一D:一对一答案:A5.天文坐标系的基准面是()A:水平面B:水准面C:椭球面D:大地水准面答案:D6.测量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Y轴箭头指()方向A:东B:南C:西D:北答案:A7.以下哪个不是我国常用坐标系()A:WGS84坐标系B:墨卡托坐标系C:高斯克吕格坐标系D:CGCS2000坐标系答案:B8.海拔高程的基准面是()A:水准面B:水平面C:椭球面D:大地水准面答案:D9.我国水准原点是()的平均海平面A:黄海B:渤海C:东海D:南海答案:A10.下面关于测量工作说法不正确的是()A:测量工作需要确定点的高程B:测量工作不需要任何已知点的信息C:测量工作需要确定点的平面坐标D:测量工作的目的是测量点的位置答案:B第二章测试1.用水准仪测量a和b两点的高差时,两点间的高差等于()A:后视读数-前视读数+已知点的高程B:后视读数-前视读数C:后视读数+前视读数D:后视读数-前视读数+a点的高程答案:B2.用水准仪测量时,如果已知点与未知点的相距较远,只需在多次测量时认真细心读数,结果与实际情况就不会存在任何误差。
地图学导论1、概念:地图地图学①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星体)表面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②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2、地图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数学要素图形要素辅助要素补充说明3、地图的基本特性是什么?数学法则地图概括符号系统地理信息载体4、地图的成图方式有哪些?实测成图法编绘成图法5、实测成图过程可分哪四个步骤?编绘成图过程可分哪四个步骤?①传统实测成图法常分为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内业制图和制版印刷几个过程。
②传统编绘成图过程:资料收集地图设计地图原图编绘地图出版准备地图制印遥感制图法编制专题地图的流程如下:遥感图像资料获取遥感图像处理专题要素信息识别与提取地理底图编绘与专题要素转绘6、地图按照内容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普通地图专题地图7、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哪几个分支学科组成?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应用地图学8、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测量与地图的用途有哪些。
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国防建设政治活动、文化教育、日常生活第六章、地形图的应用一、名词解释1.普通地图普通地图使用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来表示地球表面的地势、水系、土质植被、居民点、交通网、境界线等自然地理要素和社会人文要素一般特征的地图。
又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两种类型。
2.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及它们相互关系的地图。
3. 地理图相对概括地表示制图区域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基本特征、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普通地图,也称普通地理图。
经过实地测绘或根据遥感资料,配合其他有关资料编绘而成的一种普通地图。
4. 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和曲线。
5. 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等高线的高程差。
6. 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
7.首曲线按基本等高距描绘的等高线,也称基本等高线,用细实线表示。
水准面:设想将静止的海水面向陆地延伸,形成一个封闭的曲面,称为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由于水面可高可低,因此水准面有无穷多个,其中通过平均海水面的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测定即测绘:是指使用测量仪器与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测设:测设又称施工放样,是把图纸上规划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高差闭合差:高差闭合差为高差的观测值与其理论值之差。
数字地图:以磁盘、磁带、光盘等数字载体存储地图数据的地图。
水平角:空间两相交直线投影到水平面上所形成的夹角,水平角角值为0º~360º。
竖直角:竖直角是同一竖直面内倾斜视线与水平线间的夹角,其角值在 -90°≤a≤+90°之间。
制图综合: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特点,以概括、抽象的形式反映出制图对象的带有规律性的类型特征和典型特点,而将那些次要、非本质的物体舍掉,这个过程叫作制图综合。
地图投影: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网转换到平面上,使地面点的地理坐标(ϕ,λ)与地图上相对应的点的平面直角坐标(x,y)建立起一一对应函数关系。
真误差:观测值与真值之差,真误差=观测值―真值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的一系列观测中,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固定不变,或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观测,单个误差的出现没有一定的规律性,其数值的大小和符号都不固定,表现出偶然性,这种误差称为偶然误差。
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位置的科学。
中误差:各真误差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
容许误差:在测量规范中,将2~3倍中误差的值定为偶然误差的限值,称为容许误差。
直线定线:在两点间的直线上再标定一些点位,这一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测量与地图学复习提纲(仅供参考)第一章测量工作的前期准备1、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基准面。
2、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3、椭球定位—含义:将地面的观测成果划算到椭球体上。
参考托球体4、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确定地面点的位置。
在测量学中地面点的位置由坐标和高程表示。
(坐标及高程的含义)5、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天文坐标大地坐标—用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表示地面点在参考托球体上的位置。
基准线为法线。
6、投影(此处融合地图学有关投影章节)投影的分类:(1)按地图投影的构成方法分①几何投影: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②解析投影或数学投影(2)按投影变形性质分①等角投影(或正形投影)--特点:经纬线正交、长度比固定、面积和长度变化、比例尺不变适用场合:交通图、洋流图、风向图②等积投影–特点:角度和形态发生变化适用场所:资源分布图③等距投影(任意投影)高斯投影是正形投影的一种高斯投影的规律、投影分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见书P11-P13)7、高程(绝对高程、相对高程)8、地球曲率对测量工作的影响—①距离:以10KM为半径的测区内可忽略不计②角度:测区面积<100K㎡ ,可忽略不计③高程—任何时候都要考虑地球曲率地他的影响9、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内容:高程、距离、角度原则:①精度—先高级再低级次序—先控制再碎步②步步有检核注:控制点与碎步点:若要确定1点的位置,需知道A、B的位置。
那么A、B为控制点,1点为碎步点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点位的测量工作碎步测量:确定碎步点点位的测量工作第二章测量的具体工作一、测高程—水准测量 P1、水准测量原理:利用能提供一条水平视线的仪器,测定地面两点间的高差,已知一点的高程推算另一点的高程的一种方法。
2、熟悉DS3型水准仪的构造及操作P21-P25注:粗平时圆水准器气泡居中,气泡运动方向与左手大拇指运动方向一致,一定要遵循先两个再一个的顺序。
气泡永远位于高的一侧。
测量与地图学前11章复习总结绪论第一节测绘科学的研究对象与分类一、测绘科学的研究对象二、测绘学科研究的对象是地球整体及其表面和外层空间的各种自然和人造物体的有关信息。
三、它研究的内容是对这些与地理空间有关的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
四、它既要研究测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地球重力场,以及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几何形态;又要结合社会和自然信息的地理分布,研究绘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和技术。
前者和后者构成测绘学。
五、测量与地图是测绘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测量与地图学的任务与分类: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以及地球表面各种形态的科学。
A.其任务主要表现为: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将地球表面的起伏状态和其它信息测绘成图。
B.测量学的任务,具体有:1)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确定地面上和空间各点的相对位置或某一坐标系统的统一位置:即把地面上施测区域绘制成图;3)构筑物放样:将土地及其附属物的开发、利用、建设的设计方案在实地标定,即将各种工程设计测设到现场;4)变形监测:已有工程或其它设施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化测量。
C.概括起来地图学的任务是:1)研究地图本身及其各要素的表示方法的演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向;2)研究地球椭球体(或球体)表面描写到平面上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地图投影的变形规律以及不同投影的转换问题;3)研究地图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各要素的制图综合,地图的编绘和复制等一系列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并尽可能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于地图的生产,以缩短成图周期,提高成图质量和增加新的地图品种;4)研究地图的使用、量算以及对地图产品的评价问题等。
三、测量学的发展已经包括以下几个分支学科:大地测量学地形测量学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工程测量学海洋大地测量学地图(制图)学测量学地图学现代科学体系框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学、地图应用学三个部分第二节地图的产品一、随着测绘技术的进步,现代地图及其产品有了明显的变化,已出现缩微地图、数字地图、电子地图、全息像片等新品种。
绪论1.测绘的定义: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点(近地点、地下点等)相对位置的科学测绘的任务:1、测定:又名测绘,测定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的位置与高程,并用图的形式表达出来。
2、测设:又称放样,将工程设计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
3、变形监测:测量学的分支:1、大地测量学:1 研究在地球表面大范围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测定地球的形状与大小及其重力场的科学。
2 研究对象:地球表面一个较大的区域甚至整个地球,必须考虑地球的曲率。
3 基本任务:建立国家大地控制网,测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和研究地球的重力场理论、技术和方法。
2、地形测量学1 研究小地区地表各类地物形状和大小的科学2 研究对象:地球自然表面上一个区域,由于地球半径很大,可以把这块球面当作平面看待而不考虑其曲率。
3 基本任务:测绘地表面各类物体形状和大小。
3、摄影测量与遥感学1利用摄影象片来研究地表形状与大小的科学。
其任务与地形测量学相同,只是采用的方法不同。
4、工程测量学5、海洋大地测量和制图学新的地图产品形式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线划地图DLG数字栅格地图DRG数字正射影像DOM地图学概念 :地图学是地图制作的艺术、科学和技术,以及将地图作为科学文献和艺术作品的研究。
它概括了以上各种观点①着重强调了艺术;②强调了地图的制作;度地图的类型1、按地图信息存储形式分类:模拟地图、数字地图2、按内容分类:普通地图、专题地图3、按比例尺分类在我国地图学领域的习惯划分是:①比例尺≥1:10万的地图为大比例尺地图②1:10万>比例尺>1∶l00万的地图为中比例尺地图③比例尺≤l:100万的地图为小比例尺地图。
第一章测量与地图学基础知识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一、地球自然表面地球真正的形状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标准的圆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略扁的,赤道半径略长,北级略突出、南极略扁平,近于梨形的椭球体。
由于只有地球具有这种独特的形状,称之为地球体二、地球体的物理表面1.水准面:为了寻求一种规则的曲面来取代地球的自然表面,人们设想当海水在“完全”静止状态下,把它延伸到大陆内部,形成包围整个地球的连续闭合表面,它处处与铅垂线(重力方向)正交,这个静止的水面叫做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线垂直的连续曲面)2、大地水准面:设想处于完全静止的平均海水面向陆地和岛屿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曲面是描述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物理参考面,也是海拔高程的起算面。
《测量与地图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测量与地图学》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专业类基础课。
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因此,测量与地图学的任务是系统传授先进、实用的地图学知识与技能,为后续课程服务。
2、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了解地图学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学领域中的应用。
学会地图设计和地图分析应用技能,能够运用地图工具进行地理学教学研究,尤其是在GIS 中的展示和基本分析。
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应用方法。
(2)、使学生掌握地图制作、地图分析的基础软件的各项功能的应用方法及基本操作。
(3)、使学生初步掌握地图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和地图产品输出。
本课程实践性强,教学中除注意突出重点,讲清基本原理外,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操作、应用地图软件的能力上,加强上机练习,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地图特性、地图投影、地图概括、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地形图、地理图、专题地图和计算机制图。
教学难点:地图投影的基本理论、地图概括、地图制图数据处理和地图编制。
4、与其它课程的关系地图具有表达空间地理信息精确、丰富、灵活和动态等特点,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传统数据源,很多地理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地图,地理学其它学科如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等研究、分析结果的表达手段主要是地图,地图方法已成为地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地图学理论和地图分析方法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学科基础。
5、学时分配、学分学时分配表6、使用教材:蔡孟裔,毛赞猷,田德森,周占鳌.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 蔡孟裔,毛赞猷,田德森,周占鳌.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67、教学方法与手段:该课程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注重能力培养,采用课堂讲授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完成教学任务。
第一章测试1.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A: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B:测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
C:施工区域绘制成图。
D:变形监测。
答案:ABCD2.现代测量学主要包括以下分支学科: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海洋大地测量学、制图学、()。
A:一般测量学B:工程测量学C:高程测量学D:坐标测量学答案:B3.在生产部门,4D产品即DEM、DLG、DRG和DOM已经逐步取代传统意义上的纸质地图,DLG是指:()A:数字高程模型B:数字栅格地图C:数字线划地图D:数字正射影像图答案:C4.世界上第一个提出海拔高程概念的是:()A:沈括B:高斯C:郭守敬D:墨卡托答案:C5.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斜、迂直,其中分率是指:()A:方位B:高低C:距离D:比例尺答案:D6.我国是现代测绘技术体系是从()时间快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A:20世纪80年代B:20世纪70年代C:21世纪D:20世纪50年代答案:A7.测量学与地图学是两门彼此密切联系的学科,没有精密的测量就没有精确的地图。
()A:对B:错答案:A8.测绘科学的研究对象仅仅是地球表面。
()A:错B:对答案:A9.沈括最早提出了制图六体。
()A:错B:对答案:A10.测量与地图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先行。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测量外业的基准线是:()A:法线B:纬线C:铅垂线D:子午线答案:C2.点位沿椭球的法线至椭球面的高度称为:()A:纬线B:正常高C:大地高D:铅垂线答案:C3.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是:()A:包括海洋和大气的地球的质量中心B:北京市C:普尔科沃D: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答案:A4.地面点间的位置关系是以()来确定的:()A:距离B:水平角C:竖直角D:高程答案:ABD5.在半径小于()的区域内,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
()A:10kmB:50kmC:20kmD:100km答案:A6.能够再现制图区域的地理全貌的地图是:()A:专题图B:平面图C:地理图D:地形图答案:D7.在测量工作中,读错或记错了数据,称为:()A:绝对误差B:偶然误差C:粗差D:系统误差答案:C8.下列哪种成图方法是从实地到图:()A:常规编图B:摄影测量成图C:遥感制图D:野外地形测图E:数字制图答案:BD9.参考椭球体表面,是用于测量内业计算的基准面。
第一章绪论1. 地图、地图学、测量学的基本定义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上的地理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以传递它们的数量和质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学科。
测量学主要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确定地球表面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
2.地图的主要构成要素:1)数学要素:确定地图空间信息的依据。
包括:①地图投影;②坐标系统(经度纬度组成的地理坐标系;以X,Y 横纵坐标组成的平面直角坐标系);③比例尺;④控制点(精度具有控制意义的点位。
天文点、三角点、导线点、水准点等)。
2)图形要素:表达地理信息的各种图形符号、文字注记。
3)辅助要素:(说明地图编制状况及为方便地图应用所必须提供的内容:)图名、图例、地图符号,编制单位、时间等。
4)补充说明:对主要图件在内容与形式上的补充。
3.地图的基本特征与主要类型基本特征:①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可量测性);②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③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直观性);④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
主要类型:①按地图的表达内容: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②按比例尺分类:大(≥1:10万);中(1:10万~1:100万);小(≤1:100万);③按区域分类:⑴星球图,地球图;⑵世界图,大洲图,大洋图,半球图;⑶国家图,次级行政区图等;⑷局部区域图: 海域图,区域图等;④按地图的视觉化状况分类:实地图与虚地图;⑤按地图的瞬时状态分类;静态地图和动态地图;⑥按地图维数分类: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
4.地图的功能(结合专业内容)1)地图的信息载负功能:直接信息:地图上图形符号所直接表示的信息。
如道路、河流网、居民点等用图形符号直接表示。
间接信息:要经过分析解译所获得的信息,有关现象或物体规律的信息。
2)模拟功能:根据模型与原型间的相似关系来模拟对象,用模型间接研究原型的规律性。
2004级《测量与地图学》试题二一. 名词解释(3分*10)DOM:数字正射影像图,digital orthophoto map,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对扫描处理后的数字化航空相片或遥感影像(单色、彩色),经逐像元纠正,再进行影像镶嵌,按图幅范围裁剪生成影像数据,该图大都是带有方里网、图廓整饰和注记的平面图。
邻带补充坐标网:为了地图拼接的方便,在某些地形图上不仅标有本带的坐标网还标有邻带的平面直角坐标值,当需要拼接的时候将标在外图廓线上的邻带补充坐标网连接起来使得两个投影带在同一个坐标系下,可以进行图幅的拼接。
地图符号:是地图的图解语言,是用来沟通客观世界、制图者和用图者,传输地图信息的媒介。
地形图:一般是指按照统一的大地控制基础、地图投影、分幅编号,统一的测制规范、图式符号系统,统一的比例尺系列,统一组织测制的1:100万和更大比例尺的普通地图。
地图投影:在平面和球面之间建立点与点之间函数关系的数学方法就是地图投影。
助曲线:也叫辅助等高线,是按规定的等高距的1/4高程加绘的短虚线。
投影变换:通过寻找相应的函数关系,把一种投影转变成另一种投影,就是投影变换。
地球椭球体: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接近一个扁率极小的椭圆绕大地球体短轴旋转所形成的规则椭球体,这个椭球体被称为大地椭球体。
磁方位角:从磁子午线北端顺时针方向量至某一直线的水平角称磁方位角。
地图概括:是通过对制图区域内客观事物的取舍和化简来实现的。
取舍是从大量的客观事物中有重点保留主要的,舍去次要的;而化简则是对选取的地图要素在保证其地理特征的前提下,对其形状,数量,质量特征进行化简。
二.简答题(4分*9)1.我国1:100万地图采用的投影方式是什么?这种投影有什么特点?我国1:100万地形图最早使用的是国际投影(改良多圆锥投影),1978年以后采用了国际统一规定的等角圆锥投影。
为了提高投影精度,我国1:100万地形图的投影是按百万分之一地图的纬度划分原则分带投影的。
即从0°开始,每隔纬差4°为一个投影带,每个投影带单独计算坐标,建立数学基础。
同一投影带内再按经差6°分幅,各图幅的大小完全相同,故只需计算经差6°、纬差4°的一幅图的投影坐标即可。
每幅图的直角坐标,是以图幅的中央经线作为X轴,中央经线与图幅南纬线交点为原点,过原点切线为Y轴,组成直角坐标系。
每个投影带设置两条标准纬线,其位置是:Φ1=ΦS+30′Φ2=ΦN-30′该投影的变形分布规律:没有角度变形;两条标准纬线上没有任何变形;由于采用了分带投影,每带纬差较小,因此我国范围内的变形几乎相等,最大长度变形不超过±0.03%(南北图廓和中间纬线),最大面积变形不大于±0.06%(图2-39)。
2.高斯克吕格投影的变形性质、变形分布规律及其用途?高斯克吕格投影属横轴等角切椭圆柱投影。
其变形分布规律是无角度变形;中央经线长度比等于1,没有长度变形;其余经线长度比均大于1,长度变形为正;距中央经线越远,变形越大;最大变形在边缘经线与赤道的交点上,但最大长度、面积变形分别仅为+0.14%和+0.27%(6o带),变形极小。
我国1:50万及更大比例尺的地形图主要采用这种投影。
3.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有哪些,它们主要表达制图对象的数量还是质量特征?视觉变量主要有:位置P,形状F,色彩H,尺寸S,网纹T,方向D。
位置、色彩和尺寸主要表达制图对象的数量特征,方向和形状主要表达制图对象的质量特征,网纹则主要表达制图对象的质量特征和数量特征。
4.加色原理和减色原理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用途?色光的合成原理属于加色原理。
三原色混合得到白色;白色减掉任意一个原色(红绿蓝)得到颜料的某一原色。
所以颜料三原色属于减色三原色(黄品青)。
颜料三原色等量混合得到黑色。
加色法原理主要应用于电子地图,计算机制图和电子出版系统;而减色法原理主要应用于地图编绘,样图制作和地图印刷。
5.在地图概括中,形状简化常采用哪些方法?并举例说明。
形状化简是对线状和面状地物最有效的综合方法。
在地图编绘中,由于比例尺的缩小而使地图图形难以分辨,或因弯曲过多,过细而妨碍了主要特征的显示,所以必须对地图图形加以化简。
形状化简的目的是保留该地物特有的轮廓特征,并能区别出从地图用途来看是实质的或必须表示的特征。
形状简化常采用的基本方法有:删除,夸大,合并,分割;删除:即删去因比例尺缩小无法清晰表示的细微弯曲或减少弯曲的数目,使曲线趋于平滑并能反映制图对象的主体特征。
如河流、地物轮廓线等。
夸大一些具有特征意义和定位意义的小弯曲,不但不能删除,必要时还要夸大表示就是合并同类地物的细小碎部。
当图形的细小弯曲或图形间距小到不能清晰显示时就采用合并的方法来概括地图图形。
分割:当采用合并法有损制图对象的图形特征时(如排列、方向、大小对比等),为保持图形的主要特征,可采用分割方法将图形重新组合。
它是以牺牲局部图形的真实性来换取主要特征的保持。
6.地貌的基本形态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地貌的基本形态主要有山顶,凹地,山脊,山谷,鞍部和坡面;山顶、山顶的等高线是一组内高外低闭合曲线,示坡线指向外侧。
凹地的等高线也是一组闭合曲线,但内低外高,示坡线指向内侧。
山脊指从山顶到山脚延伸的凸起部分。
山脊的等高线为一组凸向低处、依分水线对称的曲线。
山谷是两个山脊间的低凹部分。
山谷的等高线正好与山脊相反,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依集水线对称。
鞍部是两山顶间的低地,形状似马鞍。
由一对表示山脊的等高线和一对表示山谷的等高线组成。
坡面是倾斜的地表面,又叫斜坡或山坡。
山脊或山谷的两个侧面就是坡面。
坡面的等高线图形由一系列呈直线状的等高线组合而成。
7.1991年实施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是如何进行分幅和编号的?从1991年起,新测制和更新的地形图,都须按《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的国家标准实施分幅编号。
新国家标准和以前分幅编号规定相比,增加了1∶5千比例尺地形图;分幅仍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经差、纬差没有改变,但分幅方法变为:7个系列比例尺地形图均由1∶100万地形图划分而成;过去的纵行、横列改为横行、纵列;编号仍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加上比例尺代码,续接各相应比例尺的行、列数字码构成。
即1∶50万—1∶5千地形图编号均由5个元素10位码构成:前3位为1∶100万地形图编号,第4位为比例尺代码(用B、C、D、E、F、G、H分别代表1∶50万、1∶25万、1∶10万、1∶5万、1∶2.5万、1∶1万和1∶5千比例尺),第5—7位是图幅行号数字码,第8—10位是图幅列号数字码(图5-24)。
1∶100万地形图分幅仍按国际1∶100万地图分幅标准划分,即一幅标准分幅纬差4°、纬差6°;纬度60°—76°间纬差4°、经差12°;纬度76°—88°间纬差4°、经差24°。
编号由该图所在的行号(字母码)和列号(数字码)构成,如西安所在的1∶100万地形图图号为I49。
1∶50万地形图:每幅1∶100万地形图分为2行2列,共4幅该图,该图每幅纬差2°、经差3°,比例尺代码为B,行、列号数字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为001—002。
编号如I49B001001。
1∶25万地形图:每幅1∶100万地形图分为4行4列,共16幅该图,其每幅纬差1°、经差1°30′,比例尺代码为C,行、列号数字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为001—004。
编号如I49C002001。
1∶10万地形图:每幅1∶100万地形图分为12行12列共144幅该图,其每幅纬差20′、经差30′,比例尺代码为D,行、列号数字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为001—012。
编号如I49D006002。
1∶5万地形图:每幅1∶100万地形图分为24行、24列共576幅该图,其每幅纬差10′、经差15′,比例尺代码为E,行、列号数字码001~024。
编号如I49E011004。
1∶2.5万地形图:该图中每幅1∶100万地形图分为48行、48列共2304幅得来,其每幅纬差5′、经差7′30″,比例尺代码为F,行、列号数字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为001—048。
编号如I49F021008。
1∶1万地形图:该图由每幅1∶100万地形图分为96行、96列共9216幅得来,其每幅纬差2′30″、经差3′45″,比例尺代码为G,行、列号数字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为001—096。
编号如I49G042015。
1∶5千地形图:该图由每幅1∶100万地形图分为192行、192列共36864幅得来,其每幅纬差1′15″、经差1′52 5″,比例尺代码为H,行、列号数字码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分别为001—192。
编号如I49H084030。
8.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用途?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主要有: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质底法,等值线法,定位图表法,范围法,点值法,分级比值法,分区统计图表法,动线法以及三角形图表法;用途分别为:质底法又叫底色法,是在区域界线或类型范围内普染颜色或填绘晕线、花纹,以显示布满制图区域专题要素的质量差别,常用于各种类型图和区划图的编制,如地貌类型图、农业区划图、气候类型图等。
等值线是连接某种专题要素的各相同数值点所成的平滑曲线,如等高线、等温线、等降水量线、等海深线等。
常用于表示地面上连续分布而逐渐变化的专题要素,并说明这种要素在地图上任一点的数值和强度,它适用于表示地貌、气候、海滨等自然现象。
定位图表法是把某些地点的统计资料,用图表形式绘在地图的相应位置上,以表示该地某种专题要素的变化。
间断成片状分布专题要素(如森林、资源、煤田、石油、某农作物、自然保护区等)的表示常采用范围法。
范围法(区域法)是用轮廓界线来表示制图区内间断而成片状分布专题要素的区域范围,用颜色、晕线、注记、符号等整饰方式来表示事物类别;用数字注记表示数量。
在图上用一定大小、相同形状的点子表示专题要素的数量、区域分布和疏密程度的方法叫点值法(点数法)。
该法用于表示分布不均匀的专题要素,如人口分布、资源分布、农作物分布、森林分布等。
分级比值法(分级统计图法),是把整个制图区域按行政区划(或自然分区)分成若干小的统计区;然后按各统计区专题要素集中程度(密度或强度)或发展水平划分级别,再按级别的高低分别填上深浅不同的颜色或粗细、疏密不同的晕线,以显示专题要素的数量差别。
同时,还可用颜色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或晕线由疏到密(或由密到疏)的变化显示出要素的集中或分散的趋势。
分区统计图表法是把整个制图区域分成几个统计区(按行政区划单位或自然分区),在每个统计区内,按其相应的统计数据,设计出不同形式的统计图形,以表示各统计区内专题要素的总和及其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