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小班社会《谁偷吃了我们的菜》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2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社会《谁偷吃了我们的菜》(三篇)目录:幼儿园小班社会《谁偷吃了我们的菜》一幼儿园小班社会《跟着妈妈去商场》二幼儿园小班社会好吃的汤圆三幼儿园小班社会《谁偷吃了我们的菜》一活动目标:1、教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菜被小青虫吃了。
3、通过幼儿的讨论了解小青虫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幼儿园种植园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孩子们,幼儿园种植园里的菜长得可好了,今天天气晴朗,我带你们去种植园里看我们种的菜,好吗?”2、教师带孩子出发去种植园。
3、师:“孩子们,我听说昨天晚上菜园里进了一些小偷,它们偷吃了我们的菜,现在正藏在菜里睡大觉呢!我们把它们找出来吧!”二、鼓励幼儿观察、寻找出小青虫。
1、幼儿自由观察。
忽然听到孩子惊叫:“老师不好了,菜里面有虫子!”“是吗,在哪?”“在这颗最大的白菜上。
”“你知道它在干嘛吗?”“在睡觉!”有的孩子说,“不对,它是在晒太阳,你看我们都出来晒太阳,这虫子肯定也是在晒太阳的。
”李睿聪说。
“老师你看它在吃菜!”细心的刘益含说。
“哦,原来它不是在睡觉,也不是在晒太阳,而是在偷吃菜。
2、抛出一个问题让孩子进行观察思考。
师:“那为什么刚刚没有发现它在这呢?”“因为它刚刚躲起来了。
”有一个男孩的声音说。
3、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这时叶梓凌高高举起小手说:“老师我知道,因为虫子的颜色是绿色的,菜的颜色也是绿色的。
”“对因为菜和虫子的颜色都是绿色的,所以我们不容易发现它。
”4、提问:“这虫子有腿吗?”“抓一条出来看看不就知道了。
”雨珊说。
孩子很激动,纷纷伸出手,“可是这颗菜里只有一条虫,怎么办?”“那我们再去其它的菜里面找看看有没有了。
”不一会儿孩子们又找到了好几条,孩子们把虫子放在手上仔细的观察,5、提问:“你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发现吗?”不一会儿孩子们又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孩子发现了虫子上有黄色的花纹,有的孩子发现虫子的腿和其他的腿不一样。
中班语言《谁偷吃了》说课稿及反思以下是一篇基于中班语言《谁偷吃了》的教案:课题:中班语言活动《谁偷吃了》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较清楚地说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推理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
难点:通过观察和分析进行推理,找出“谁偷吃了”。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小组讨论法、情境创设法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食物相关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然后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这些食物吗?如果这些食物被偷吃了,你们想知道是谁偷吃的吗?”从而引出故事《谁偷吃了》。
二、故事讲述教师生动地讲述故事:“在一个美丽的森林里,小动物们准备了好多好吃的食物,有蛋糕、水果、糖果等等。
可是,等小动物们回来的时候,发现有些食物不见了,到底是谁偷吃了呢?”三、观察与讨论1. 教师展示故事中的场景图片,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提问:“你们能从图片中发现什么线索吗?”幼儿观察后发言,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2. 组织幼儿分组讨论:“你们觉得可能是谁偷吃了食物?为什么?”教师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表达。
四、推理与揭示1. 请各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推理结果,教师记录在黑板上。
2. 教师根据幼儿的推理,逐步揭示故事的真相,引导幼儿理解每个小动物的行为和动机。
五、情境表演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情境表演,再现故事中的情节。
六、总结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强调观察、推理和合作的重要性。
教材分析:《谁偷吃了》这个故事内容生动有趣,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
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推理能力。
同时,故事中涉及到多个小动物,也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图片、小组讨论和情境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内容。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谁偷吃了》含设计意图(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大班教案、中班教案、小班教案、托班教案、优质课件、节日课件、语言课件、科学课件、健康课件、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large class lesson plans, middle class lesson plans, small class lesson plan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high-quality courseware, holiday courseware, language courseware, science courseware, health courseware,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谁偷吃了》含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幼儿与动物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动物活泼可爱、充满生气,极容易勾起幼儿的兴趣和好奇。
一、教案主题:小班绘本《谁吃了我的粥》教案与反思二、课时安排:1课时(25分钟)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
2. 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故事内容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的理解: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2. 角色认知:使学生能够识别故事中的角色,并了解各角色的特点。
3. 语言表达:通过模仿、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过东西被偷吃的经历?今天,我们就要来解决一个关于粥被偷吃的故事。
”2. 呈现故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观看绘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3. 听力训练: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学生闭眼聆听,并尝试复述故事内容。
4. 角色扮演: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角色进行扮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六、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课后作业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对于表现消极的学生,要适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2. 在听力训练环节,要注意调整录音的速度和清晰度,以确保学生能够听懂并复述故事。
3. 在角色扮演环节,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八、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并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九、教学资源:绘本《谁吃了我的粥》、录音设备、表演道具。
十、教学难点: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角色扮演的技巧。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呈现生动的绘本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 互动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模仿表演: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在呈现故事环节,要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绘本图片,以便于他们观察和描述。
小班活动《谁偷吃了蛋糕》2(五篇范文)第一篇:小班活动《谁偷吃了蛋糕》2小班语言活动《谁咬了我的蛋糕》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情节,了解小动物爱吃的食物,愿意模仿角色进行问答。
2、学习礼貌用语“你好!请问-----”,懂得未经他人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
活动重点:愿意模仿故事中的角色进行问答。
活动准备:咬过的蛋糕教具、活动场景布置“小羊的家”、“小兔的家”、“小狗的家”、“小猫的家”(小红、小羊、小兔、小狗、小猫、小老鼠的头饰个三个及拱门四个)故事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一、发现问题,引起幼儿游戏的兴趣。
师:“这是我家,我家附近还住着谁?(小羊、小兔、小狗、小猫、),它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今天我(小红)妈妈买了一块蛋糕,请你们来我家品尝我的蛋糕,好东西我们一起分享!”(打开蛋糕)“哎呀,不好了,我的蛋糕怎么啦?” 幼儿根据自己看到的情况,说出蛋糕到底怎么了。
(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讲述)二、看看找找:1、噢!我的邻居还住着些小动物呢,我们一起看看会是谁咬了我的蛋糕?是谁呢?2、幼儿自由观察讨论,会是谁偷吃了蛋糕。
三、解决问题:1、通过拜访动物邻居找出是谁偷吃了蛋糕,幼儿跟这老师一起学习动物的对话语言:(1)“小羊小羊,请问是你咬了我的蛋糕吗?小羊:“不是不是,我爱吃青草,蛋糕不是我咬的。
”(2)“我们一起来问问小兔把?” 鼓励幼儿一起说与小兔的对话:“小兔小兔,请问是你咬了我的蛋糕吗?小兔:“不是不是,我爱吃萝卜,蛋糕不是我咬的。
”(3)“谁愿意来问问小狗呀?”“小狗小狗,请问是你咬了我的蛋糕吗?小狗:“不是不是,我爱吃骨头,蛋糕不是我咬的。
”(4)“我们又一起来问问小猫吧!”“小猫小猫,请问是你咬了我的蛋糕吗?小猫:“不是不是,我爱吃鱼,蛋糕不是我咬的。
”“那会是谁呢?” 幼儿与自己身边的同伴商量。
2、情景表演:(小老鼠的声音)看来我的房里还藏着一只小老鼠:师“小老鼠,小老鼠,快出来,别躲着啦,我们已经发现你啦。
幼儿园小班语言《是谁偷了水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参与故事讲述,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通过故事情节,提高幼儿对动物特征的认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3. 培养幼儿大胆猜测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4. 教育幼儿懂得分享和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小动物们发现水果被偷,通过调查和观察,找出偷水果的凶手。
2. 动物特征:兔子、猴子、狐狸、熊等。
3. 水果名称:苹果、香蕉、橙子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引导幼儿参与故事讲述,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难点:帮助幼儿认识动物特征,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是谁偷了水果》2. 水果模型或图片:苹果、香蕉、橙子等。
3. 小动物手偶:兔子、猴子、狐狸、熊等。
4. 记录卡片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水果模型或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水果。
2. 讲述故事:教师使用小动物手偶,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动物特征和水果被偷的情节。
3. 讨论:教师引导幼儿猜测谁是偷水果的凶手,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
4. 观察与分析: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动物特征,帮助幼儿找出偷水果的凶手。
六、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课件和手偶道具,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故事讲述和讨论,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3. 观察教学法:帮助幼儿观察动物特征,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七、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水果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水果。
2. 讲述故事:使用小动物手偶,讲述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动物特征和水果被偷的情节。
3. 讨论:引导幼儿猜测谁是偷水果的凶手,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
4. 观察与分析:带领幼儿观察动物特征,帮助幼儿找出偷水果的凶手。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评估幼儿对动物特征的认知和观察力。
小班绘本《谁吃了我的粥》教案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他们的行为。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通过画面细节猜测故事情节。
3.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在集体中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4. 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让他们明白分享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绘本故事,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和道德观念。
难点:引导幼儿通过画面细节猜测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谁吃了我的粥》的PPT或实体书籍。
2. 为每个孩子准备一碗粥和一些小动物的玩偶。
3. 准备分享环节的讨论卡片。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孩子们坐好,给他们每个人一碗粥和一个动物玩偶。
让他们模仿小动物吃粥的样子,引发孩子们对故事的好奇心。
2. 朗读绘本:用PPT或实体书籍朗读《谁吃了我的粥》的故事,注意语气和表情,让孩子们投入到故事中。
3. 观察与猜测:在朗读故事的过程中,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细节,让他们猜测哪个小动物吃了粥。
在猜测过程中,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4. 讨论:故事结束后,引导孩子们讨论故事中的小动物们的行为,让他们明白分享的重要性。
五、作业与反思:1. 作业:邀请孩子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故事,并讨论故事中的道德观念。
2. 反思: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孩子们观察和猜测,是否给予了每个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以及是否成功地传达了分享的重要性。
六、教学延伸活动:1. 角色扮演:将孩子们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小动物角色,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达出故事中小动物的行为和情感。
2. 绘画活动:邀请孩子们画出他们最喜欢的小动物吃粥的场景,培养他们的艺术创造力。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评估他们在观察、猜测和讨论环节的表现。
2.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孩子们在家中对故事和道德观念的分享情况。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发现孩子们对绘本故事充满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观察和猜测环节。
谁吃了谁小班科学教案引言: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科学教育是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教师需要引导幼儿主动探索科学世界,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本篇文章将以“谁吃了谁”为主题,为小班幼儿设计一堂有趣而富有启发性的科学教案。
一、教案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深入了解食物链和生物关系。
二、教学准备:1. 班级:准备小组,每组4-5名幼儿。
2. 实验物品:玻璃瓶、水、小鱼、小虾、小虫等。
3. 图片或卡片:展示食物链的图片或卡片。
三、教学过程:1. 引入(10分钟)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谁吃了谁吗?”通过幼儿的回答,激发他们对食物链和动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兴趣。
2. 探索(20分钟)分组活动:(1)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玻璃瓶,让他们在瓶内加水,并放入小鱼。
(2)观察和记录小鱼生活的情况,如它们的行为、食物来源等。
(3)接着,将小虾加入瓶中,并观察小鱼对小虾的反应。
(4)再次观察和记录小鱼与小虾的相互关系。
3. 分享(15分钟)(1)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观察和记录的结果。
(2)教师展示食物链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理解不同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4. 总结(10分钟)通过分享和讨论,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这个实验中观察到的事实,帮助他们认识到不同动物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五、拓展活动:1. 观察校园中的生物关系:带幼儿到校园中,观察不同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到食物链的存在。
2. 模拟食物链游戏:让幼儿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食物链中的相互关系。
3. 命名食物链:让幼儿根据他们所了解的食物链信息,自行设计和命名一个食物链,并通过图片或模型展示出来。
六、教学反思:1. 这堂科学课通过探索和实践活动,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 小组活动的形式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小班社会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爱惜粮食》教案:课题:《爱惜粮食》教材:小班社会详案教案教具:图片、绘本《小米粥怎么煮》、玉米、大米等食物教学目标:1.了解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
2.认识粮食的种类和来源。
3.培养爱惜粮食的意识和好习惯。
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1.引入话题:提问学生,你们平时都吃些什么食物?2.观看图片:展示一些粮食的图片,让学生猜猜是什么食物。
二、讲授(10分钟)1.引入绘本:介绍绘本《小米粥怎么煮》,讲述小米粥是怎么煮出来的。
2.认识粮食:向学生介绍粮食的种类,如大米、小米、玉米等。
3.认识粮食的来源:简单介绍粮食是怎样生长的,如大米是从稻谷中研磨出来的。
三、操作(15分钟)1.观看演示:向学生展示如何将玉米煮熟后剥粒。
2.亲自动手:让学生分组,每组分配一些玉米,让他们自己动手剥粒。
四、互动(15分钟)1.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如果不爱惜粮食会有什么后果?2.展示总结:请每个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
五、总结(5分钟)1.教师总结: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2.回答问题: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怎样才能爱惜粮食呢?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绘本和实践操作的方式,生动有趣地向学生介绍了粮食的种类和来源,培养了他们爱惜粮食的意识和好习惯。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很高,他们表现出对粮食的好奇和对爱惜粮食的重视。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总结等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然而,本节课的时间安排稍显紧张,未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动手操作和思考,以及课后的巩固复习。
因此,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调整课时,增加一些实践和思考的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幼儿园:小班语言《是谁偷了水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听懂并参与故事《是谁偷了水果》,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故事内容。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听懂故事,能够参与故事情节,通过观察和想象,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能够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心理和情感,培养幼儿的分享意识。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故事课件、水果图片、角色头饰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活动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部分:通过歌曲或游戏,引出故事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2. 故事讲述:利用课件,逐页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情节和角色。
3. 故事讨论:讲述故事后,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参与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部分:通过故事总结,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主题,培养分享意识。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2. 家长协助幼儿制作水果手工作品,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3. 家长引导幼儿观察家中水果,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和讨论环节的参与情况,了解他们对故事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语言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和讨论环节中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观察幼儿在故事总结环节对分享意识的理解和表现,了解他们的情感态度。
七、教学拓展1. 相关书籍推荐:推荐与故事主题相关的儿童书籍,让幼儿进一步扩展阅读经验。
2. 活动延伸: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水果品尝会,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的指导和鼓励,使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谁是我的菜》一、活动目标:1、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节奏,用动作随乐表现狐狸、鹅女士、鹅宝宝等故事情节。
2、幼儿能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奏乐器,初步掌握节奏音型。
3、积极大胆地表现与表达,体验同伴间合奏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音乐、铃鼓、手铃、响板等乐器、音乐图谱三、活动过程一、绘本导入1.教师通过图谱提问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师:故事里都有谁?指认图谱一一回忆故事人物。
提问:谁和谁要做一锅汤?狐狸和鹅妈妈。
谁去提醒鹅妈妈别上当?鹅宝宝。
狐狸在汤里放了什么?切柠檬。
怎么切的?指导动作:切切切柠檬,切切切柠檬(一只手心朝上,另一只手做切的动作)鹅妈妈在汤里放了什么?辣椒。
怎么做的?指导动作:拍拍拍辣椒。
拍拍拍辣椒(一只手心朝上,另一只手拍下去的动作)鹅宝宝怎么去提醒鹅妈妈的?指导动作:别上当别上当,千万千万别上当!(两只手放在胸前摇晃)播放音乐,师幼共同做动作。
2、提问故事细节,幼儿自由创编动作及表情。
师:柠檬是什么味道?酸酸的味道。
酸是什么表情呢?引导幼儿自由表现创编动作表情。
师:辣椒是什么味道?辣辣的味道。
辣是什么表情呢?引导幼儿自由表现创编动作表情。
再次播放音乐,师幼共同用动作表现音乐。
二、分组分角色表演,用乐器表现音乐律动1教师分组分角色完成音乐律动。
2.教师出示乐器铃鼓、响板、铃铛,讲解玩法。
3.按角色分配乐器,播放音乐,在师的指导下完成演奏。
三、游戏升级,分组竞赛。
1.教师出示道具锅,说明游戏规则。
2.分组竞争,看哪个队胜利。
四、教师带领幼儿退场,活动结束。
幼儿园:小班语言《是谁偷了水果》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简单复述故事内容。
2. 学会生词:水果、小偷、警察、调查、线索等。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 教育幼儿懂得诚实守信,不做小偷。
二、教学内容1. 故事《是谁偷了水果》2. 生词:水果、小偷、警察、调查、线索等。
3. 活动:角色扮演、侦探游戏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够复述故事内容,学会生词。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是谁偷了水果》。
2. 生词卡片。
3. 角色头饰。
4. 侦探工具(如放大镜、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教室里的水果,引导幼儿说出水果的名称,为新故事铺垫。
2. 讲述故事《是谁偷了水果》:通过课件或图书,引导幼儿观看画面,教师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
3. 学习生词:请幼儿找出故事中的生词,教师出示生词卡片,带领幼儿学习生词。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穿上角色头饰,表演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和表演能力。
5. 侦探游戏:组织幼儿进行侦探游戏,让幼儿运用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寻找故事中的小偷。
6. 总结:教育幼儿懂得诚实守信,不做小偷,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
7. 作业:请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故事《是谁偷了水果》,并找出故事中的生词。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语言发展和品德教育。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水果超市”,让幼儿扮演顾客和营业员,练习交流和礼貌用语。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生词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家长对幼儿语言发展的关注程度。
八、教学建议1. 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应采用简短、生动的故事,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小班谁偷吃了我的奶酪教案活动目标1、能在观察中寻找线索,大胆推测,验证结果,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2、能积极主动探索事物之间的联系,培养严谨的科学精神。
重点难点1、通过脚印的重叠情况,推断出谁先到过柜子旁边,进而推测谁偷走了奶酪。
2、通过三种动物的脚印轨迹,推测出动物可能偷走奶酪的多种可能。
活动准备材料准备:PPT(小老鼠家的三种动物脚印情况),案发现场图(老鼠家中布局图),多功能电子白板,记录表,猫、狗、熊图片各一张,红叉两个。
经验准备:了解生活中动物的脚印及侦探的职责。
活动过程:一了解案情师:刚才我们说来当侦探,今天,在这里就发生了一个案件,我们这就要来破案咯!你们准备好了吗?师:是谁报的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ppt,显示小老鼠哭泣的照片)师:到底怎么回事呢?我们听听小老鼠怎么说。
(播放音频)老鼠:我们家柜子上的盒子里放了一块魔法奶酪,拥有它就可以拥有超强的魔法。
可是我们今天回到家,却发现,奶酪不见了!我们听说这里住着特别厉害的侦探,请问是你们吗?老鼠:那太好了,请你们一定要查出,到底是谁动了我的奶酪!可以吗?师:刚才小老鼠请我们帮忙做什么?师:你们有没有这个信心帮小老鼠破案?师:我们先来你看一看老鼠家是什么样子的。
(播放ppt中小老鼠家的家具布局情况)二查案1、认识家具,确认奶酪的位置。
师:你看到些什么?师:小老鼠的奶酪是放在哪里的?师:那小偷想要拿走奶酪,要到什么地方才拿得到啊?2、幼儿首次现场观察“案发现场”,明确进过老鼠家的动物脚印。
师:为了查到这个真相,我们还需要到“案发现场”去一趟。
大侦探把小老鼠家的案发现场图布置在了这两边。
请你仔细观察,寻找线索。
师:你发现了什么?师:有几种?师:这些脚印都是谁的呢?师:到底是谁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ppt脚印对应动物图解)师:它们三个都出现在了小老鼠家里,说明它们三个可能都想怎么样?师:只是,它们三个当中,只有一个成功偷走了奶酪,会是谁呢?师:侦探们,我们查案可不能随便猜测哦。
偷粮食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标题:小班幼儿园《偷粮食》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培养对小动物的兴趣和关爱之情。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偷粮食》。
2. 角色扮演:小老鼠、农场主。
3. 游戏:找食物。
三、教学准备:1. 故事书《偷粮食》。
2. 角色扮演服装:老鼠耳朵帽子、农场主帽子。
3. 食物图片或玩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食物图片或玩具,引发幼儿对食物的兴趣。
- 引导幼儿谈论小动物会吃什么食物。
2. 故事讲解(10分钟):- 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解故事《偷粮食》,并展示故事书。
-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小老鼠和农场主的形象特点。
3. 角色扮演(15分钟):- 教师邀请几名幼儿扮演小老鼠,几名幼儿扮演农场主。
- 指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可以使用角色扮演服装增加趣味性。
4. 游戏活动(15分钟):- 将教室或活动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小老鼠”和一名“农场主”。
- 在教师的指导下,小老鼠们要尽量偷到“粮食”,而农场主则要尽量抓住小老鼠。
- 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游戏中的经验和感受。
五、课堂总结(5分钟):-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教学内容,提问幼儿对小动物的印象和对故事的理解。
- 引导幼儿思考小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培养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
六、延伸活动:1. 绘画:让幼儿自由绘制《偷粮食》中的场景或角色。
2. 制作小老鼠面具:提供面具模板和彩色纸,引导幼儿制作自己的小老鼠面具。
七、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和游戏中的表现,是否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并积极参与。
2. 收集幼儿绘画作品,评估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思: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趣味性。
大班数学《谁偷了点心》说课稿一、设计意图开展此次数学活动意在进一步提高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运用,课件中蕴含着浓郁的中国民俗特色,丰富的数学元素,和充满正能量的情感,绘本结合数学既能增强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孩子的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说教材教材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幼儿生活实际,选择了观察绘本的形式,使幼儿能直观和快速地掌握9的减法,体验学习数学快乐,培养幼儿对数学情感。
三、说活动目标认知:跟随故事情节感受9的减法运算。
技能:能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感受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四、说重点难点重点:掌握9的减法运算。
难点:在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
五、说教法为了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谁偷了点心”为主线的情境教学法贯穿活动,我将会用到观察法、赏识激励法、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等教法,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乐于参与到活动中来。
六、说学法在整个活动中,以幼儿为主题,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法游戏法、操作法、观察法等各种方法,调动各种感官的参与,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七、说活动过程(一)出示封面,引出主题,激发阅读兴趣。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活动开始时为了能一下子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我设计了游戏情境:1.出示封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瞧,这个小女孩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她叫做妞妞,妞妞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妞妞的妈妈开了一家点心店。
看,点心店的生意怎么样?你怎么看出来的?3.咦,妞妞哪去了呢?她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呢?(二)倾听、参与讲述包子店发生的事,感受9的不同分解方式。
1.这一天,晚上快关门的时候,我们一起帮妞妞数一数,盘子里还有几个香喷喷的煎饺了?这时,听,什么声音?谁来了呢?他买走了几个煎饺?那应该还剩几个呢?2.妞妞妈妈每做一次生意都要记账,我们一起来帮她记一记好不好?原来一共有几个煎饺?9个煎饺用数字9表示,裁缝店老板买走了5个,少掉了应该用什么符号?,还剩下4个,这样减法算式就写好了。
谁偷吃了大班教案教案标题:谁偷吃了大班教案教学目标:1. 学习和巩固描述外貌特征的词汇;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描述外貌特征的词汇;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词汇描述人物特征;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1. 图片或卡片,上面有不同人物的插图;2. 小组合作的评价表格。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出示一张插图,上面有一个人物的图片,询问学生:“你们看到了这个人吗?请描述一下他/她的外貌特征。
”2. 引导学生用简单的词汇描述人物的外貌特征,如眼睛大、鼻子长、头发黑等。
讲解:1. 教师给学生介绍一些常用的描述外貌特征的词汇,如高、矮、胖、瘦、长、短、漂亮、帅等。
2. 教师通过图片或卡片展示不同人物的插图,让学生根据所学词汇描述这些人物的外貌特征。
实践: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张插图,用所学词汇共同描述这个人物的外貌特征,并填写评价表格。
2. 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选择的插图,并用描述词汇介绍这个人物的外貌特征。
3. 其他小组根据描述词汇猜测是哪个插图,并给予反馈和评价。
总结: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所学的描述外貌特征的词汇,并复习刚才的活动。
2.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总结他们在活动中的观察和思考。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找到一些图片或卡片,用所学词汇描述其中的人物特征,并与同学分享。
2. 学生可以编写一个小故事,描述一个神秘人物,其他同学根据描述猜测是谁。
评价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合作能力;2. 评价表格上学生填写的描述词汇的准确性和丰富性;3.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反馈。
教学反思:通过这个教案,学生能够学习和巩固描述外貌特征的词汇,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的评价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的设计,学生还能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表达。
谁偷吃了教案模板教案标题:谁偷吃了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教案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2. 学生将能够理解教案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并能够合理运用教案模板进行教学设计。
3. 学生将能够分析和讨论教案模板的优缺点,提出自己的改进建议。
教学重点:1. 教案的基本结构和要素。
2. 教案模板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 教案模板的优缺点及改进建议。
教学准备:1. 教案模板及范例。
2. 讲台、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教案的概念,解释教案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 引发学生对教案模板的思考和讨论,提出他们对教案模板的期望和建议。
二、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 分析教案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等。
2. 展示教案模板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解释每个部分的作用和填写要求。
三、教学实践(25分钟)1. 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提供的教案模板和范例,设计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2. 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教案,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3. 教师针对学生的教案进行点评和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一步完善教案。
四、总结与归纳(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教案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2.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自我评价自己在教案设计方面的提升和不足之处。
五、拓展延伸(5分钟)1.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其他教案模板,了解不同教学阶段的教案设计要求。
2. 提供相关的教案资源和参考书目,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教案设计的理论和实践。
教学评价:1. 学生的教案设计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和要求。
2. 学生在教案评价和改进中的参与度和思考深度。
3. 学生对教案模板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实践,帮助他们理解教案的重要性和教案模板的使用方法。
通过学生的合作设计和互相评价,提高了学生的教案设计能力和思考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加强对教案的重视,培养学生合理运用教案模板的能力。
被谁吃了小班教案教案标题:被谁吃了小班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观察和认识不同动物的食物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关注力和动手能力。
3. 促进幼儿语言表达和思维发展。
教案步骤:引入 (10分钟)1. 引入话题:与幼儿互动,谈论关于动物和食物的话题。
例如,“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们知道不同动物吃什么食物吗?”2. 展示图片:提供一些关于动物的图片,与幼儿一起讨论这些动物可能吃什么食物。
探究 (15分钟)1. 游戏活动:提供一些动物模型或图片,让每个孩子选择一个动物,并告诉大家这个动物吃什么食物。
然后,每个孩子都展示自己选择的动物,并说出它吃什么食物。
2. 观察活动:准备一些小碗,每个碗上贴上不同的动物标签,例如“狗”,“猫”,“猴子”等。
然后,在每个碗里放一些动物食物或代表该动物食物的物品,例如狗粮、鱼饵等。
让孩子们围绕这些碗观察,猜测每个碗里有什么食物。
实践 (20分钟)1. 制作动物饲料:提供一些幼儿安全的食材和工具,让幼儿制作一些动物食物。
例如,用大米做成白色小颗粒,代表鱼食;用纸板剪成小骨头形状,代表狗食等。
2. 角色扮演游戏:为幼儿提供一些动物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让他们扮演不同动物,并模拟动物找食物的情景。
鼓励幼儿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动物寻找食物的过程。
总结 (10分钟)1. 回顾所学:与幼儿回顾今天的活动,提问他们在制作动物饲料和角色扮演游戏中学到了什么。
2. 概括知识:通过课堂讨论,向幼儿概括动物和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动物的食物习性。
拓展活动:1. 图画绘制:鼓励幼儿绘制一幅画,描述他们理想中的动物世界,包括不同动物的食物来源。
2. 动物观察:组织一个实地观察活动,带幼儿参观动物园或者宠物店,让他们近距离观察动物的食物来源及其行为。
教学资源:1. 动物图片2. 动物模型或图片3. 小碗和动物食物4. 幼儿安全的食材和工具5. 动物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评估方法:1. 日常观察: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020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小班社会《谁偷吃了我们的菜》_0614文档EDUCATION WORD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小班社会《谁偷吃了我们的菜》_0614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活动目标:1、教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菜被小青虫吃了。
3、通过幼儿的讨论了解小青虫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幼儿园种植园活动过程:一、导入1、师:“孩子们,幼儿园种植园里的菜长得可好了,今天天气晴朗,我带你们去种植园里看我们种的菜,好吗?”2、教师带孩子出发去种植园。
3、师:“孩子们,我听说昨天晚上菜园里进了一些小偷,它们偷吃了我们的菜,现在正藏在菜里睡大觉呢!我们把它们找出来吧!”二、鼓励幼儿观察、寻找出小青虫。
1、幼儿自由观察。
忽然听到孩子惊叫:“老师不好了,菜里面有虫子!”“是吗,在哪?”“在这颗最大的白菜上。
”“你知道它在干嘛吗?”“在睡觉!”有的孩子说,“不对,它是在晒太阳,你看我们都出来晒太阳,这虫子肯定也是在晒太阳的。
”李睿聪说。
“老师你看它在吃菜!”细心的刘益含说。
“哦,原来它不是在睡觉,也不是在晒太阳,而是在偷吃菜。
2、抛出一个问题让孩子进行观察思考。
师:“那为什么刚刚没有发现它在这呢?”“因为它刚刚躲起来了。
”有一个男孩的声音说。
3、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这时叶梓凌高高举起小手说:“老师我知道,因为虫子的颜色是绿色的,菜的颜色也是绿色的。
”“对因为菜和虫子的颜色都是绿色的,所以我们不容易发现它。
”4、提问:“这虫子有腿吗?”“抓一条出来看看不就知道了。
”江雨珊说。
孩子很激动,纷纷伸出手,“可是这颗菜里只有一条虫,怎么办?”“那我们再去其它的菜里面找看看有没有了。
小班社会《谁偷吃了我们的菜》
小班社会《谁偷吃了我们的菜》
活动目标
1、教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菜被小青虫吃了。
3、通过幼儿的讨论了解小青虫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幼儿园种植园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孩子们,幼儿园种植园里的菜长得可好了,今天天气晴朗,我带你们去种植园里看我们种的菜,好吗?”
2、教师带孩子出发去种植园。
3、师“孩子们,我听说昨天晚上菜园里进了一些小偷,它们偷吃了我们的菜,现在正藏在菜里睡大觉呢!我们把它们找出吧!”
二、鼓励幼儿观察、寻找出小青虫。
1、幼儿自由观察。
忽然听到孩子惊叫“老师不好了,菜里面有虫子!”“是吗,在哪?”“在这颗最大的白菜上。
”“你知道它在干嘛吗?”“在睡觉!”有的孩子说,“不对,它是在晒太阳,你看我们都出晒太阳,这虫子肯定也是在晒太阳的。
”李睿聪说。
“老师你看它在吃菜!”细心的刘益含说。
“哦,原它不是在睡觉,也不是在晒太阳,而是在偷吃菜。
2、抛出一个问题让孩子进行观察思考。
师“那为什么刚刚没有发现它在这呢?”“因为它刚刚躲起了。
”有一个男孩的声音说。
3、提问”它是什么颜色的?“这时叶梓凌高高举起小手说“老师我知道,因为虫子的颜色是绿色的,菜的颜色也是绿色的。
”“对因为菜和虫子的颜色都是绿色的,所以我们不容易发现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