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香港四大房地产公司如何解决资金难题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9
9亿撬动136亿资产郎咸平曝光顾雏军并购神话顾雏军用于其“收购风暴”的资金其实只有9亿多元人民币,而这9亿元换回来的是一些响当当的企业,资产总值共计136亿——在对科龙一系列收购活动进行分析后发现,顾雏军利用了科龙电器的强大现金流而不只是单单靠他个人的资金,来完成他在冰箱产业的收购:作为消费品生产企业,科龙在日常运营中产生了巨大的现金流。
科龙电器2003年主营业务收入为61.7亿元。
一般地,科龙的经销商都是先付款后提货,而在供货商和广告商那里,科龙可以拿到30天到90天的账期。
以60天的平均账期来计算,就有10亿元的现金一直留在科龙的账面上。
2001年以前的顾雏军留给我们的印象似乎仅仅是曾经提出过一个颇具争议的“顾氏热力循环理论”。
但时至今日,在“整合冰箱产业”、“进军汽车产业”等概念之下,与他相关的资金调度动辄数千万,甚至数亿元,而顾雏军本人对于这一切却似乎只是信手拈来:“我唯一不缺的就是钱”,“钱不是问题,只要有好的项目我会毫不犹豫买下来”。
2001年是顾雏军带领格林柯尔一举成名的年份。
在这一年,顾雏军控股的顺德格林柯尔公司收购了时为中国冰箱产业四巨头之一的广东科龙电器(000921.SZ),随后,在《福布斯》杂志2001年中国富豪榜上,顾雏军赫然位居第20名。
此后,顾氏风风火火掀起一轮又一轮收购风暴,美菱电器(000521.SZ)、亚星客车(600213.SH)、ST襄轴(000678.SZ)相继成为其囊中之物。
伴随收购风暴而来的是媒体对于顾氏及其背后的格林柯尔的“质疑”风暴:顾雏军用于收购的大笔资金从何而来?他究竟是做产业整合还是资本运作?科龙电器赢利真相如何?顾雏军进军汽车产业的动机是什么?置身于两个风暴的中心,顾雏军变得日趋神秘。
为解答这些问题,我们查阅大量公开披露的资料并进行了研究分析,以期发现外部表象的内部关联,总结其收购活动中一些规律性的手段。
总体而言,顾雏军通过其个人全资公司GreencoolCapitalLimited(注册于英属处女群岛,非上市公司)控制麾下格林柯尔系三大产业:制冷剂,冰箱和客车。
上千房企倒闭郎咸平:开发商死也不降价的原因日前财经学者郎咸平的文章披露,大陆开发商死也不大降价的两个主要原因。
一是地方政府不容许,二是借你钱的人不容许。
郎咸平的文章提到,许多人问,开发商既然坐地等死,为何不拚死降价卖房。
但如果站在开发商的角度,这房价还真的不能降,原因有二。
一是地方政府不容许你降价。
文章说,在别人的地盘上混,就必须听地盘老大的。
在房地产利益链条上,开发商最多算老二,拿走大头的永远是老大。
土地财政成了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绝对主力,土地价格绝对不能下降,而土地价格不降的前提就是保证房价的稳定甚至上涨。
如你带头掀起价格战,等待你的命运就是出局,永远不要再回来混。
二是借你钱的人不容许。
开发商有两种渠道借钱:一是银行贷款;二是民间融资,即所谓的高利贷。
不管何种借款方式,都需要有抵押物的,有抵押就有评估。
一旦开发商大幅度降价处理,等于将银行的资产贱卖,这等于要了银行的命。
当然这其中还有其它猫腻,银行能够借钱给你,说明开发商、老板和银行关系不错。
文章称,一旦出现抵押物价值大幅度缩水,上面总行就要倒追责任,既然有降价风险,当初谁签字放的款,谁做的资产评估。
如果开发商孤注一掷,拚死降价,作为银行,去当地房管局打个招呼,将抵押物封存,无法进行买卖合同备案,开发商想卖房也无力回天。
此外,还有一些其它原因,比如同行、行业协会也不会让你降价。
文章说,你开发商可以偷偷的死,也不能大张旗鼓的死。
即使未来到处出现房企跑路、崩盘的消息,也不能大肆报导,太影响“和谐盛世的良好氛围”了。
郎咸平说,以前就说过中国实体经济早已经是一滩稀屎,靠房地产这个金盘托着。
如果盘子漏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就要变成难粪一堆。
总之房企倒闭是经济层面小事一桩,而楼市崩盘是政治大事。
据商业见地网消息,据不完全统计,仅北京、武汉、四川三地,过去一年已有上千家房企从楼市“消失”。
进入2015年以来,房企倒闭、停工的消息不绝于耳。
市场研究机构认为,当前楼市分化仍然明显,中小城市房地产市场仍暗藏风险,将有大量中小开发商被淘汰出局。
郎咸平:李嘉诚有三大控制风险的秘密法宝郎咸平大量的现金,低负债比例和互补的行业选择是李嘉诚控制风险的三大法宝蔓延全球的金融风暴来临后,香港经济也走入一个严峻的寒冬,大部分投资者的腰包都缩水过半,就连华人首富李嘉诚控股的公司股票,市值也大幅缩水上千亿港元。
但即便如此,李嘉诚依然表示,他对旗下公司的业务充满信心。
那么李嘉诚的信心究竟源于哪里?面对金融危机,他的“过冬策略”又是什么呢?我觉得他这个处理方法值得我们国内企业家学习。
第一个,他立刻停止了和记黄埔的所有投资,不投资。
而且负债比例极低,只有20%,更重要是什么呢?他手中积累了大量的现金。
我算了一下大概有220亿美元的现金,那么这220亿美元当中,70%左右是以现金形式所保有,另外30%是以国债方式所保有,所以非常具有流动性。
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准备应付大萧条。
这是他目前的企业战略。
李嘉诚对现金流高度在意,富有盛名。
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公司即使有盈利,也可以破产,但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
”而面对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李嘉诚又一次遵循了“现金为王”的投资理念。
从去年开始,李嘉诚大手笔减持手中的中资股,回笼资金至少上百亿港元;2008年初,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多次抛售手中的物业与楼盘;而在今年11月,李嘉诚在北京投资的第一个别墅项目“誉天下”, 也实行“一口价”,以最低5.7折甩卖。
而这几次腰斩似的甩卖,正是李嘉诚一贯坚持“谨慎”投资、现金为王的理念在起作用。
那么除了重视现金,李嘉诚还有哪些独特的投资手法呢?我们还看到现在李嘉诚的和记黄埔的核心业务有几个方面,一个是港口,再有一个是地产和酒店,还有零售能源和电讯。
李嘉诚这个投资,我以前做过比较深入的调研,他这个投资很有意思的,这么多业务,他不是简单多元化投资。
我们内地也有很多企业在做多元化,结果呢,全盘失败。
那么为什么很多内地企业家做多元化投资不行,而他可以呢?因为他投资的几个行业之间,都有很强的互补性。
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揭秘写字楼投资的原因与价值关于写字楼的投资事项,最近某集团特邀请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出席会议并讨论,会议上郎咸平用着专业独特的战略性眼光分析者眼下房地产市场的经济形势,并对于如何投资写字楼做出回答。
关注房地产的人应该知道,中国的消费者都在谈论一个新兴市场投资下的热门话题——商业地产。
现如今,中国无疑是最大商业地产开发国,供需失调使黄金地段的房租不断上涨。
如何正确、理性的投资商业地产是众多投资者所关注的问题。
在讨论会上,郎咸平为投资者提供了写字楼投资的3条建议。
【“城市综合体”成就写字楼价值】这几年“城市综合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地产的模式,因集合商务、购物、娱乐、休闲、餐饮等多种功能为一体,配套齐全,又位于繁华位置,所以可快速聚拢人气,形成积聚效应。
以南宁高新区远信大厦为例,楼宇共25层,总建筑面积65981.38㎡,其中办公面积40242.19㎡,内部品质优越;1层商铺、银行规划,2层高档员工食堂规划,3-5层培训、健身、美容、科技展厅规划,一建立便作为高新区唯一标杆城市综合体写字楼存在。
周边汇集南宁市政务审批大厅、南宁人才市场及众多高校学府、高端成熟社区,辐射人口达约60万,配套区域利好将随之聚集大批商务、金融、服务机构,社区和商圈商业、商务的叠加效应,必将催化新商务”疯长“。
这种商业间交替、拉动和融合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
“因此选择处于‘城市综合体’中的写字楼,写字楼地位才可进一步稳固,并最终将融合为一个相互推动的商务大环境。
”郎教授表示。
【不要炒黄金,房子可作为资产配置的一部分】目前中国经济处于“滞胀状态”,各行各业都面临很大的经济下行压力。
在这种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投资者多关注黄金、股票和房地产领域,郎咸平建议:不要炒黄金,要关注美元的地位,关注美股;目前房地产持续走低的情况,为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就南宁而言,自中国-东盟自贸区正式启动后,南宁写字楼便入高速发展时期。
郎咸平:步步惊心楼市大洗牌房价为何阴跌郎咸平:各位观众大家好,我是郎咸平。
欢迎收看本节目,那么今天我想谈一个非常非常有趣的题目,可是那绝对不是股市,因为大家观众朋友被深度套牢的结果,现在已经没有人想看股市的这个话题了,所以我就谈谈楼市。
那么今天我们请到三位专家来参加本节目,第一位是张子华,张子华先生,你是星浩资本做房地产营销策划的。
那么第二位韩健君,你是房盟中国总经理。
韩健君:主要是通过房地产的营建商来销售房子。
郎咸平:就卖房子的意思。
韩健君:卖房子,还有做贷款。
郎咸平:帮大家找钱,卖房子,就这个意思,不要讲得那么文绉绉的。
第三位,张鲁宁,你是上海合厚的董事长,你是做什么的,你们公司?张鲁宁:房地产策划。
郎咸平:策划,给谁策划?张鲁宁:像绿城、金地都是我们的客户。
郎咸平:好吧,那我想请问三位,你们最近觉得我们房地产的这个价格走势如何,销量如何?张子华:从上半年的走势说,还是相对来说还可以,就是吃饭的行情还是有的,但是和往年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
郎咸平:那么你是交易量下跌,是吧?那房价呢,也是我们老百姓最关切的话题?张子华:价格的话。
郎咸平:到现在为止,到我今天讲话为止?张子华:基本上是只有略微下跌。
郎咸平:阴跌一点,那你呢?韩总你说呢?韩健君:我觉得这里面有两点吧,第一点从成交量上来讲的话,在九月份,日成交量、新房成交量在140套这样子的一个水平。
那么像在六月份、七月份的时候大概在240套一天的。
郎咸平:所以你说交易量下跌?韩健君:交易量下跌的速度还是比较明显的。
郎咸平:但是你价格没跌?韩健君:但这个价格呢。
郎咸平:也只是阴跌像他所说的。
韩健君:阴跌。
郎咸平:那么张总,你呢?张鲁宁:确实没怎么跌。
郎咸平:你也是一样的,按照你们第一线的工作人员的数据来看,确实没什么跌,所以三位朋友你们的观点都是比较一致的,也就是说交易量,你是大幅下挫的。
那么可是房价,你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跌,但是跌得没那么爽,就是有点阴跌的感觉。
中国国有银行必须改革,否则将拖垮得之不易的经济建设成果。
但我认为我国银行改革还应多借镜其它地区的改革成果,否则将容易走上叉路而破坏了我国银行体系的长治久安。
国有银行改革相当艰难,但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在现行银行体系之外做一个试点以求相符相成的配合国有银行改革。
我认为香港成功的财务公司制度似乎可以作为参考的重点。
首先我想谈一下香港银行业发展历史和财务公司的成长过程。
1842年,根据南京条约,香港割让给英国,3年后,香港的银行业才有正式的发展。
香港正规的银行业始于1845年,其时总行位于伦敦的东方银行(Oriental Banking Corporation)来港设立分行,是为英资在港设立的首间银行,也是本港的第一家商业银行。
后来其它英资银行相继来港,除了东方银行外,有利银行和渣打银行也是很早已在港开设分行的英资银行。
有利银行成立于1853年,渣打银行总行于1853年在伦敦成立,1859年始在港设立分行发展业务。
然而,那时香港的银行体制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规范,除了英镑、中国银圆和其它银币可以共同作为通货外,香港连法定通货也没有,这奇怪的现象和香港多年来没有银行监管其实是一脉相承。
在1851年香港终于有自己的法定通货,因为东方银行在同年获得“特许”地位,可以发行钞票。
除了东方银行外,有利银行于1856年获得“特许”地位,成为发钞银行,而渣打银行于1862年获“特许”资格开始发钞。
要注意的是,除了辅币是由港府发行外,发钞活动则由商业银行负责,这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1865年,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即现时的汇丰银行,HSBC)成立,成为第一家在香港本地注册的商业银行。
1866年,汇丰获准加入发钞行列,迅速取代东方银行的地位并成为本港最大的银行,后来更将东方银行成功收购。
从此以后,香港的银行数目逐步增加,业务不断扩大,但港英政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除了保留汇丰、渣打和有利作为发钞银行外,基本上是对银行业务不加以监管,有趣的是,香港当时连一条规管银行业务的条例也没有,这种自由、宽松的状况一直持续了近100年的时间。
郎咸平语出惊人:房价若降中国完了!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教授在香格里拉大酒店举行了一场高端讲座,来自我市制造业、教育界、房地产界、金融界等各行各业的上千人听取了讲座。
郎咸平教授围绕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对2011年我国经济何去何从,作出了独特的见解。
郎咸平讲,我们过去的一个重大失误,在于将中国定位于一个制造业大国,由此,将与制造环节无关的产品设计、原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终端零售六大环节拱手让给欧美。
这样做的一个恶果,是我们的企业丧失了定价权,而一件产品90%多的利润都被这个环节掌控,制造这个环节只有不到 10%的利润可拿。
中美之间关于人民币汇率的争议,实际上也是一种定价权之争。
美国希望能够控制人民币的价值。
近来,随着高盛进入中国,美国甚至启动了对于中国的第三场定价权战争:他们希望能够控制中国的股市。
去年,高盛曾牛刀小试,导致中国的H股大跌。
这给中国的投资者带来更大的风险。
现行劳工政策未能追求企业和劳工双赢郎咸平认为,正因为企业缺乏定价权,作为制造商品的加工企业员工薪水“10年维持不变”。
不是企业不想给自己的员工加薪,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更多的利润拿出来提高员工的福利。
而政府作出的应对方案也欠周全。
比如普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得湖北的最低工资标准只比江苏低5%,一个湖北的工人愿意为了这5%而跑到江苏打工吗?现行劳工政策的一个误判在于,不是追求企业和劳工的双赢,而是打击企业。
比如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可以炒老板,老板炒员工不行,让企业负担政府所有错误决策的成本,这使1/3的制造业陷入困境。
现在推行的“工资协商制度”,规定只要有20%的工人有协商意图,资方必须与其协商,否则当场罚款20万元。
土地出让金拿出1/3可以解决老百姓“三座大山”郎咸平称,今天中国绝大部分产能严重过剩,只剩下最后一个产业还有强劲需求,那就是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是中国最后一个支柱产业。
近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打压楼价。
许多人关心这种打压是否有效果。
香港为何无大超市作者:陆勇强杨振红来源:《北方人》2014年第07期这是郎咸平的一个演讲主题。
去过香港,那里真的没有大超市。
街头到处是小店,尤以三四十平方米的便利店居多。
当时在想,是不是香港地皮贵,大超市占地多,入不敷出才无法在香港立足?郎咸平说了一些有意思的数据:在中国,如果开一家小商店,有15种税费,和家乐福、沃尔玛这样的大超市一样,其中包括5%的营业税,17%的增值税。
而在香港,小超市、小商店税费全免,只有两种税,一是千分之一的注册资本金,二是利润税,赚了钱之后只要上缴17%的利润税,如果不赚钱呢,就不用交税。
两种完全不同的税负,就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在内地,小店税负高,它无法从规模上取胜。
而大超市有规模优势,又可以聘请会计师帮着合法避税,所以大超市的日子过得非常滋润。
小店因为“斗”不过大超市,久而久之,大超市就有了定价权,还可以绑架供货商,拥有了价格垄断权,本来超市里的物价应该比小店要低,但实际上我们在小店购物时,小店老板经常会告诉你:“这商品在超市里要贵多少钱。
”这其实是非常可笑的事情,超市事实上已经成为一个“宰人”场。
而香港刚好相反,小店税负非常低,东西也便宜,大超市在价格方面根本无法与小店竞争,这就是香港没法开大超市的真正原因。
在内地,有“沃尔玛一公里死亡圈”的说法,意思是如果一个城市里开出一家沃尔玛,那么在它一公里范围内,其他零售小店将遭遇毁灭性的打击。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大鱼吃小鱼”的现象,但实际上根源却是税负问题。
去过邻国越南,此前总认为越南人民非常贫苦,到了越南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
越南是一个“国穷民富”的国度,在河内,据说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在从事零售业。
走在河内街头,到处是小商铺,人们过着悠闲的生活。
带团的导游告诉我,越南人开店不需要什么费用,税负非常低,价格也便宜。
因此在越南也是见不到大超市的。
越南人出行主要靠摩托车,他们一次办证终生使用,此后不需年检,也没有什么年检费。
郎咸平 -谈如何解决“买房难” .txt38当乌云布满天空时,悲观的人看到的是“黑云压城城欲摧” , 乐观的人看到的是“甲光向日金鳞开” 。
无论处在什么厄运中, 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总能找到这样奇特的草莓。
郎咸平在厦门大学“民营企业的创新与发展”论坛上发表讲演时说,要解决一般老百姓买不起住房的问题,主要靠建好廉租房、低价房及其相关配套, 而不是通过货币政策来调控。
郎咸平:“你在开发房地产, 是什么结果你知道吗?这全世界各国必然经历的结果, 那就是房地产价格大幅上升之一。
因为市建设搞好了,土地增值了,那政府通过卖土地,可以收取大量的财政收入,这是好事。
开发商拿了高价土地,高价房屋建起来了,这就是为什么你们的房价从二千涨到四千涨到六千的原因。
好吗?但是跟你讲,你的配套措施做了没有”? 在谈到房地产特色和政府在这方面的影响及作用时,郎咸平更强调的是政府要做好配套措施。
郎咸平:“我想请问地方政府, 你的配套措施做了没有?当你把房地产市场, 一旦开放民营化之后呢,政府的职能就非常重要。
政府要提供服务才叫政府,你不是透过开发来提升房价。
各位了解, 房价一旦涨到六千以上, 这中价房、低价房一样“水涨船高” , 这就是房地产特色” 。
针对包括厦门在内的福建楼市出现的销量萎缩而房价飚升的情况,郎咸平作了这样的分析:“最后你们发现福建或者厦门吧, 一般老百姓买不起房子, 到最后你图利的是谁呢?是不是又是透过这种所谓的市场化的机制呢?你图利的是少数人,大部分是买不起房子的。
看起来这边是很富裕,看起来是富丽堂皇的,风景优美的。
你会发现老百姓住得起房吗?你看这是我们政府该做的事嘛” !在谈到如何做到市民有房可住, 社会和谐和稳定时, 郎咸平说:“大家都有房住之后, 整个社会和谐了,整个社会稳定了,市场化才有基础。
但如果说你没有这一步呢?你直接市场化的结果,我告诉你,它的下场是什么?就是房价大幅飚升。
如果政府在房价大幅飚升的这一刻, 希望透过货币政策以及政府的其它政策来达到抑制房价的目的, 我可以跟你讲四个字:“缘木求鱼” 。
郎咸平福州演讲:卖地的GDP使经济崩溃原作者:郎咸平各位来宾、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今天很高兴能够到美丽的福州来谈谈地产,而且我觉得今天这个主题《海西房地产经济前景》定得特别好。
这次来福州演讲我就想从一个现象做一个破题,就是某房地产企业以27.2亿元的天价购买了一块地,这块地从去年的9亿到今天的27个亿,对于城市未来的经济发展而言,有着什么意义?再反问各位一下,媒体一再谈到的海峡西岸经济大开发和这种27亿天价购买地的现象,是否冲突?是否互补?这点值得我们关切。
我想请大家跟着我的思路走,我们讨论一个假设的情况,今天地方政府透过市场化公开竞价用27亿的天价把这块地卖给了开发商,下一步就是,地方政府拿到这27亿,准备做什么用?如果答案是修桥铺路从事地方建设,现在我就跟你讲,这座城市必然重蹈其他城市的失败覆辙,这一切将会以老百姓为最终买单者,最后老百姓会发现,这一切修桥铺路看起来辉煌的外表都不属于自己,因为最终老百姓要为这27亿买单,怎么买,27亿的地产所标高的房价无可避免会使得福州其他的二线、三线的地产同时水涨船高。
因此这个现象对福州市而言,我认为是个警讯,如果你不小心,这座城市将沦为新一轮地产价格高峰的牺牲品,所以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在这个重要的时刻,一定要思考,究竟什么模式才是一个正确的经济发展的模式,这里我想透过我的演讲给大家一个思路。
我想先广泛地谈一下今天中国地产所面临的困境,各位来宾或者各位同学你认为我们28年的改革开放真正做到了市场化吗?因为昨天的媒体跟我讲说,开发商高价标地是市场化行为,我说是吗?这是你所理解的市场化吗?那我清楚地告诉你我们28年的改革开放没有做到的就是市场化。
这是什么意思?我们改革开放的结果就是供给面的市场化严重不足,而需求面的严重过多,没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这就是市场化的局面。
地产供给面就是供给面严重不足的市场化,地产面有三大因素值得我们关切。
第一,地产特有的两大核心资源,一个是地产开发权,第二个是银行信贷权,这两个权利都操控在地方政府的手中,权利操控在地方政府的手中,就有可能徇私,就有可能腐败。
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是春天的颜色。
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
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
有一个世外桃源。
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
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
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
偶尔,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
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
在一个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
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白色世界。
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
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
产品多元化战略:大型房企稳健发展的战略选择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稳健经营变得尤为重要。
一个优秀的企业,并不仅仅在于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能获取多少利润,更在于如何确保在经济不景气时能安然度过。
这对于房地产企业亦不例外,甚至更为重要。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单纯的住宅开发由于现金流不稳定以及对政策影响十分敏感等原因,抗风险能力较差。
而且由于竞争的加剧,土地价格不断被抬高,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一旦房地产价格增长趋缓或者停止,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将面临破产的危险。
郎咸平教授通过对香港地产“四大天王”的研究指出,他们成功的秘密就是“保守”二字。
保守具体表现在“低负债、高现金流、互补、打底”四个方面。
首先,负债率应是2O%;第二,现金流比例应该占总资产比例的5%~15% ;第三,项目之间要互补,行业之间要互补,公司之间要互补;第四,得有现金流的打底,就是应该有一个收入比较稳定的项目,来减低自己的风险。
从郎成平教授提出的四个方面条件来看,互补的多元化和稳定的现金流来源是成功的两大关键。
房地产领域产品多元化战略能有效地实现这两大条件。
因为相对于短期住宅开发的高风险、现金流不稳定的特点,长期投资物业开发具有低风险、现金流来源稳定等优点,两者可以形成良好的互补。
因此,房地产领域产品多元化战略已成为内地众多大型房地产企业实现持续稳健经营的重要战略选择。
大型房地产企业多元化战略动向事实上,很多优秀的房地产企业已经或正在进军长期投资物业领域,开始部署多元化发展战略。
世茂房地产从2005年开始全面实施“专注主业,兼顾房地产领域多元组合”战略,并已逐步建立了高端住宅、豪华酒店及商业办公三大集团核心产业,而其长期目标则是要实现“长线收益物业开发将占整体三成”,即形成商业和住宅三七布局。
华润置地明确提出未来仍会以发展住宅及零售物业为主,以“住宅+大型商场”的住宅产品组合,谋求以大型住宅拉动商业地产的开发,把公司的住宅开发能力及购物商场开发能力在项目上结合,从而发挥两者的优势互补。
郎咸平 - 宏观经济形势及企业突围之路宏观经济形势及企业突围之路郎咸平主持人:谢谢张总,接下来请出一位嘉宾他是一个勇敢直言的经济学家,他痛陈国企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弊病,他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教父,在中国的经济学界中,刮起了猛烈的"郎旋风"。
让我们来聆听他对宏观经济形势的深刻见解,让我们来学习他对浙江经济的深度剖析。
下面有请香港中文大学首席客座教授郎咸平先生为我们做题为《宏观经济形势及企业突围之路》的演讲,有请!!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先生郎咸平:各位来宾大家好,很谢谢主持人刚刚的介绍,我还记得7月份来过萧山演讲,可能在场很多企业家也去听过我做的主题演说,当初对地产行业提出我的看法,我说半年之后,经济情况会急速恶化,所以对于一个真正卓越的地产商或者企业家而言,你所以卓越不是看你赚多少钱,不是评价的标准,我认为一个真正卓越的企业家是能够在事先做好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比什么都重要,而这个时刻就是考验各位风险管理是否到位的时候,如果各位地产商能够在半年之前当时听我的劝告,减少投资、减低负债,甚至多积累一些现金流的话,到今天就不会太被动。
如果当时你不信的话,你什么都没有做,那么到了今天你不但被动,而且资金链很紧张,甚至会断裂了可能,在这个时刻,希望你要尽快收回各种应收帐款。
刚刚一进来媒体就问郎咸平教授,你看严冬要过多久,甚至还问郎咸平教授春天什么时候来?我说媒体朋友,冬天都还没有来,就等春天了,如果你们各位觉得日子难过的话,我会告诉你现在只是秋天,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办?今天既然是地产论坛,我就想和各位谈一谈香港的地产商他们目前怎么应对。
我想告诉各位地产商,和香港的十大天王相比,包括李嘉诚、李兆基还有郑裕彤,这四位地产商,香港叫他们“四大天王”,他和我们的地产商或者上市公司,有什么最大的不同点,那就是由于我们3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所以我们中国基本上没有经历过真正意义上的箫条,因此在座的每一位地产商、企业家,每一位各位的辛勤的奋斗历程,没有经过大萧条,就是我为什么7月份会发生什么现象时?当时的抉择很奇怪,宁愿选择幻想不愿意听我讲的实话,为什么你会宁愿选择幻想?因为你没有经历过大箫条,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目前政府为了应付大萧条,出了很多政策,我姑且不谈效果如何,但是至少对于政府积极面对的态度我还是给予高度的评价,而且这是中国政府,比如美国、欧盟其他地区的政府都在10月份之后对于地产、对于企业、对于劳工都给予特殊的照顾,这就是一个全新的形势,由于各位没有经历过,所以这个属于企业家机智是不完整的,不成熟,你会把事情看得太简单,而且你要晓得,我所说的话,我从来不是猜的,我都是经历了大量的数据调研告诉你,我7月份告诉你年底经济会持续箫条、持续恶化,你为什么不听,其实你比我聪明多得多,为什么选择不听,只有一个原因,因为你没有经历过大萧条。
知进退,才能成功郎咸平谈中国经济形势、资本市场状况和
企业应对策略
佚名
【期刊名称】《潮商》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全世界唯有中国的投资市场是冰火两重天。
冰:股市,“限购令”之下的楼市;火:汽车、奢侈品、古董、艺术品等一片火爆。
【总页数】3页(P56-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
【相关文献】
1.郎咸平现身榕城分析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J],
2.知己知彼,才能成功 [J], 姜汉忠
3.知己知彼,才能成功 [J], 姜汉忠
4.中国眼镜科技杂志社、上海康耐特公司联袂倾情钜献倾听智者的声音分享智慧的力量——“战略突围”郎咸平经济形势演讲会即将举行 [J],
5.知己知彼——谈目前经济形势和企业的对策(二) [J], 刘孟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年后地产商将会被大量淘汰
郎咸平
【期刊名称】《中国房地产业》
【年(卷),期】2005(000)010
【摘要】8月27日,香港经济学者郎咸平教授表示,'如果不能正确应对,5年后,地产商会被大量淘汰!'他认为,未来在地产业立足的地产公司,不再是现在大而全的公司,而应该是现金流充足、负债率极低、规模不大的更加专业化的地产商,包括生产和服务分开的地产商。
■5年后地产商将会被大量淘汰@郎咸平$长江商学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讲座教授
【总页数】1页(P37-37)
【作者】郎咸平
【作者单位】长江商学院;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财务学讲座教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3.3
【相关文献】
1.成年后,你的家人会被偷偷换掉 [J],
2.淘汰论:农资商谁会被淘汰? [J], 闵加礼;
3.TD-SCDMA四年后不会被淘汰 [J], 郑重
4.5年后地产商将会被大量淘汰 [J], 郎咸平
5.10年后电商会被淘汰,"它"将成为新的霸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郎咸平:香港四大房地产公司如何解决资金难题【郎咸平(郎咸平博客,郎咸平新闻,郎咸平说吧)】:首先我给各位举一个例子,我们国内得上是公司,他的资本负债比是多少?或者比较有规模的地产公司负债比是多少,按照刚刚上海市的,他们的自有资金是30以上,其他都进不来,所以国内上市公司资本负债比例,就是负债除以资本,国内是100%到300%,我还记得,万科,王石(王石博客,王石新闻,王石说吧)很喜欢演讲,演讲的时候,总是不会忘提香港的,他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万科在国内是有规模的地产公司,可是和香港的四大天王相比,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比他大一百倍,换句话说,香港的四大天王都比万科大一百倍,我们在讲,香港的整个法制系统,信用系统比我们规范很多,比如我们刚才谈的那么多的违规操作,在香港是没有的。
是非常规范的。
你们认为,香港包括,他们的四大天王,新世纪,恒基,长江实业等,他们的平均负债比例是多少?国内是100%到300%,香港是20%,在一个如此规范的市场下才是20%,你怎样建造这样高的比例呢?这是结构性的问题,也是地方政府和地产商的博弈关系。
如此高的负债比例,你们认为健康吗?如果国内是100%到300%,而香港只有20%,有何感想,大家有没有觉得,从规范到不规范这样的路径是遥不可及的,甚至想成为一个健康的地产商,是很难的。
(PPT),这里我找了四大天王的。
我找了四家,新鸿基,新世界,以及长江实业,四大天王里面的三大天王,资本负债比例是20%上下,我们发现,有两家的曾经超过了20%,这家叫做会德丰,这家的也是你们楼下的就是新世界,会德丰在97年的时候,高达70%,新世界高达90%,和国内地产商比较类似。
但是有趣的现象是,在03年之后,会德丰也好,新世纪也好,他们的资本负债比率大幅下降,拉到了20%,大家看到了没有,只要脱离了行业的20%,靠负债融资,所取得的成长,和资产一定会在经济危机之后,逼得你不得不把这些资产卖掉,拿先进去还债。
只要脱离20%,将来一定要回来,这个就是这个图所要告诉大家的。
如果不回来,像国内地产公司一样忽然倒下,所以地产公司这么脆弱是怎样造成的,是因为历史一流的问题,也就是地方政府和企业博弈所形成的高负债的产品,使得地产商本身风险过大,大到不可承受。
【郎咸平】:各位再注意看一下,会德丰花了3年时间降低负债比率,新世界也是花了两三年的时间降低。
为什么香港的四大天王可以有三年的时间来做调整?而国内的地产商只要一碰到资金断裂就迅速倒闭了。
各位要知道时间很重要,利用两三年的时间,才能够从容的把你的项目卖掉,取得现金还债。
如果没有,就会哄然到他。
现在上海市接待资金高达30%,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就是中央政府插足进来,所以我预期,未来几个月回来非常严峻的情况出现,大量地产商会倒闭。
如果这个现象一旦波及到广州,我想请问各位,你有没有三年时间可以调整。
我跟各位讲没有的。
我们的地产商,一年就差不多,不可能有三年的时间做调整,知道为什么呢?这个就是今天要跟各位讲的主题。
一个睿智的企业家,不是看能赚多少钱,而是看经济危机的时候,能不否抗的下去。
也就是他的风险管理做得好不好,国内地产商普遍而言在这个方面做的比较差。
所以今天我探讨一下为什么他们有几年的时间做调整,而我们没有呢?资产负债比率,现金占你们的多少?1%是不错了,总资产的多少比例是以现金走向为主的?大家看一下四大天王的比例。
看一下负债表。
94年是一个分水岭,94年之后,平均现金流比例是5%,94年之前平均现金流的比例是15%。
和国内的地产公司相比,这么低的现金流,这么高的负债比率,一旦严格的宏观调控来了之后,你怎么办?就会哄然到他了。
我们过去只是看到了政府宏观调控所带来的东西,今天要讲一个新思维,也是我所支持的,就是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规范化处理,我认为势必加强。
不要认为是一个短期现象,应该是一个长期的现象,我个人非常支持这点,房地产走势两大类型政策,一是严厉打击操房团,第二是地产商的操作。
我说的是事实的话,未来资金会不会变得更紧张,还会波及到其他地区,如何应对,如何减低风险,我想用同样的方式给大家解说。
【郎咸平】:四大天王,他们的经济行为的类似让人很惊讶,为什么他们的负债比率是20%?为什么?因为他们失败的原因很多,成功的原因似乎只有一个,如果不符合这个规范,不可能做大,就像刚才我说的,对于地产商而言,哪一句话是各位的应该注意的,就是保守。
不信的话,听一下四大天王的讲话,有机会提问的话,你们问一下你们成功的秘密是什么?我相信他们告诉你,保守是他们成功的秘密。
财务报表里面他们重视的是,我认为是稳定的现金流。
因此,当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走向规范化,保守稳定的现金流应该成为大家房地产商的座右铭。
各位肯定要问我了,就是为什么他能够有三年时间做调整呢?而我们没有。
这一切都需要未雨绸缪了。
一个伟大的企业家就是要做到点。
所以我跟各位讲,大家都写过可行性报告,如果一家公司还在写这个东西,他们的未来就值得人担忧。
以后你的思维要改变了,一个保守注重现金流的公司,应该怎样改变思维呢?不再是可行性报告,而是不可行性报告。
转变思维,要找尽各种理由不做这个项目,如果发现实在是太好了,再做,这个是一个保守的心态。
甚至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当你做一项投资的时候,你怎样思考,我相信你这么回答,当他作为一个新的投资商,首先想的是,绝对和你不一样,不是有投资项目赚多少钱,他们是这样想的,先投资一个项目,把它做得垮掉的时候,拿什么来补他,就是应对危机的能力。
这个很重要。
我想有两个例子做一个说明。
一个是恒基,新世界,还有一个是长江实业。
看看他们是怎样做的。
(PPT)第一个,叫做不同的业务组合,第二个是稳定的现金流。
不同的业务组合就是通过不同业务的周期,降低集团的整体风险。
他们通过什么方法来降低集团的风险,除了我刚才讲的,看一下。
这个是和记黄,他们有七大产业,包括港口、电信,零售,能源,基础建设,以及财务都是等七大行业。
他们的第一步增长画出来,我们在这个图上画了七条彩色的线。
大家什么都看不出来。
这就告诉你,水平就在这里。
房地产本身是很糟糕的,在和记黄里面,请看,98年至2000年是副增长,最后持平了,可是为什么三年那么差还没有倒闭,你的话,一年就倒闭了。
为什么?各位。
我今天讲的先是低负债率,然后是高现金流,现在是第三个方法,就是行业互补。
他们最好的时候是这个,百分之后五十就知道你完了。
中国的民营企业就是在高速增长的时候就容易倒闭了,-50%是不好的,同样200%也是不好的。
可是它的真正价值就是在这里,当我把这七条线取一个平均线之后,就有一个资产组合了,他们是-5%到20%,这样的话,风险减少了10倍,知道为什么呢?因为这7各行业里面,是有互补的,各位请看有好,就必有坏的。
同样有坏必定有好。
再仔细看一下这七条,已经不是杂乱无章的了,已经是对称的了。
相互抵消就是为了大家稳定的现金流。
所以地产这么糟糕,没问题,有其他更好的行业做互补,所以最后最终的现金流是稳定的。
这个叫做行业的互补。
我讲具体一些。
行业互补就是它的现金流必须是负向的,所以建议各位,当你从事下一个投资的时候,要确定,下一个的现金流必须要和原来的是负相关的。
只有只有,才能做到这样好。
我希望这句话能够点醒大家,做投资是有条件的,不是一个好的投资都能够做,投资除了好之外还有一个条件,就是和你原来的项目必须负相关的,才能够达到稳定现金流的目的。
(PPT)我们把和记黄的互补理念告诉你们之后,大家会发现,四大天王都是这样的。
所以也是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
看一下恒基不集团。
恒基是一个纯粹的地产公司,我们看一下他们地产项目之间有没有互补。
恒基集团,有几大块,第一个是工程、财务、租金收入,酒店以及地产销售。
这个就是标准得很纯粹的地产公司。
他们和和记黄不一样。
可是单就房地产行业而言,发现其中的项目,也应该是互补的。
所以大家要有行业之间的互补,任何一个行业地产之间的项目也得有互补。
和记黄埔减少了10倍,恒基地产他们项目之间也是负相关的,他们也是缩小了9倍,各位你们能够做到吗?所以互补,不但是在和记黄埔的产业之间是互补的,行业之间项目也是这样的,四大天王无一例外,最差的是新世界是7倍,最好的是恒基造业是11倍,他们有六家上市公司,是形态不一样的,但也是互补的。
为了证明这点,我也是取了一个平均数,这个资产组合把风险降低了11倍,各位再思考一下,他这么作是什么目的呢?各位请注意一下,我把整个互补的概念给各位说一下,公司之间的互补,里面几大行业之间也是互补的,把任何一个行业拿出来,中间几个项目也是互补的。
公司之间是互补的,行业之间是互补的,项目只是也如此,什么目的呢?都是为了创造出一个稳定的现金流。
这个才是企业家关注的,也是一个保守的心态,所以以心态而言,你需要保守。
保守的目的是为了稳定的现金流。
第四项还有一个互补,就是现金流打底。
有一家公司叫做长江生命科技,他们成立的不能是为了研发癌症和艾滋病的药物,这样的话,风险很大的,像美国的大药厂,有千倍的资金和研发人员他们都研发部出来,我们怎么可能呢?所以一旦投入了这个项目,风险是及其巨大的,我们看一下长江生命科技这么大的风险,上市以后,他们的领导人是怎样处理问题的。
他们没有马上投在艾滋病以及癌症药物上,而且拿一部分资金渠做现金流的打底。
就是去开发有机肥料。
因此在这个基础之上,再做。
这个就是第四个方法,现金流的打底。
地产公司会怎样做呢?我现在拿恒基造业做一个例子。
(PPT)红色的点是风险。
在这8个项目里面,哪一个资产回报率最高,是物业销售吗?第二高的是煤气,但是风险很低。
排第三的是租金收入项目,风险也是很低的。
干吗搞租金收入?请看下面的图。
(PPT)蓝色是现金流,是物业销售的现金流,到了这里变得很高。
所以地产销售风险是很大的,有五年负的现金流。
恒基造物业为什么可以撑得起五年的资金断裂呢?而你不行呢?他们的方法就是我一再告诉大家的,现金流的打底。
什么叫现金流打底。
除了房地产销售之外,还有两个打底的项目,第一个是绿色租金收入非常敏锐的现金流,贰个是煤气,也是非常稳定的现金流。
这样红色的现金流就是最后的现金流。
各位请继续看一下,红色的现金流在任何的时点都没有负的,都是正的现金流。
所以虽然地产销售本身带来负的现金流,但是由于打的底,是正的,所以最终你的现金流也是正的。
【郎咸平】:最后,在一个地产商场即将规范化的中国,我们以上海市场为例,政府更多的查处地产业违规之后,立刻到达了30%,很多地产公司处于资金链断裂的恐慌。
而在一个规范的市场上,一个健康成长的地产商应该具备四项能力。
第一是资本负债比率,应该是20%。
第二现金流比例应该占总资产比例是5%到15%。
第三项目之间要互补,行业之间要互补,公司之间要互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