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经验借鉴
- 格式:pdf
- 大小:797.65 KB
- 文档页数:3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
我国的资源型城市是随着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而兴起并逐步壮大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经过短短几十年的发展,我国资源型城市逐渐受到资源枯竭的威胁,此外,长期以来资源能源的高强度开发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地制约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加快经济转型发展,寻找接续和替代产业,对于资源型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改变过度依赖资源能源的状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资源型城市现状及特点 目前,全国现有矿业城镇426座,处于成长期的84座,鼎盛期的291座,衰退期的5l座。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资源部、原国务院振兴东北办会同财政部等单位在2007年底完成的《我国资源型城市和资源枯竭城市界定1 112徐慧娟刘娜 何云 王军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对策分析——德国鲁尔区转型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在剖析德国鲁尔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及主要特点,提出了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研究》,国务院公布了首批12家资源枯竭城市,2008年和2009年又分两批公布了44个国家资源枯竭城市(区)。
随着2007年12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走进公众的视线,成为社会的热议话题。
资源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一般具有四大共性特点:一是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二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三是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四是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
由于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因此,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每一个资源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
低碳经济不仅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更是经济发展模式、能源消费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1].产业结构变迁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转变产业结构也常常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政策。
在发达国家中,德国较早开始发展低碳经济,也取得了显着成效[2].和大多数发达国家不同,尽管第二产业是相对高碳的产业,但德国在低碳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了较高比重的第二产业,维持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实现了发展实体经济与低碳转型的双成功,也使得德国较好地抵御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3 - 4].因此以德国为例,通过从产业变迁的角度探究德国低碳经济发展,不仅是产业结构变迁与低碳经济发展理论关系的实证研究,也对我国在低碳转型过程中保持国家竞争力、防止产业空心化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1 产业结构变迁与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关系在2003年《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造低碳经济》中,英国以官方文件形式首次提出要创造低碳经济[5].大体上可以认为低碳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降低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模式[6 - 8].在理论上,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与产业结构变迁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同产业所需要的生产要素投入产出不同,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规模也相去甚远。
国民经济中产业构成、三次产业内部的行业构成对一个经济体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污染物排放规模起着决定性作用[9].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主要体现在产业结构变化的过程中,经济发展出现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的现象,反映为“环境库兹尼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Curve,简称EKC)规律[10].在发达国家中,德国在二战后产业结构发生了显着变迁,碳排放趋势也吻合EKC规律,较为成功地实现了低碳转型[11].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角度探讨德国低碳转型的原因,认为对低碳发展的战略性重视、社会性共识、较为完善的政策法律体系、高新技术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变等多个因素共同推进了德国的低碳转型,其中产业结构变迁在德国低碳转型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2 - 14].2 德国低碳经济发展:与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近年来,发达国家普遍经历了经济增长而碳排放下降的“脱钩”型发展过程[15],这一趋势符合EKC的规律,其中德国的“倒U型”曲线最为典型。
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对中国的启示【摘要】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对中国的启示包括借鉴德国推动产业4.0的经验、加强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结合、注重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关系、重视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结合以及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
通过深化技术创新,加速产业升级,重视人才培养,推动产业发展,注重企业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市场竞争力,中国可以借鉴德国的成功经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中国、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市场竞争力。
1. 引言1.1 了解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的背景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是德国政府为了推动国家工业升级和经济发展而制定的战略规划。
这一战略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德国产业发展的历史。
德国作为工业强国,拥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传统的制造业优势。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科技革新的迅速发展,德国的传统制造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德国政府开始思考如何引领工业进入数字化时代,推动工业4.0的发展,提升德国工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的制定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旨在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数字化转型等方式,实现德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升级。
这一战略的制定不仅关乎德国经济的未来,也对全球产业格局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了解德国《国家工业战略2030》的背景,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德国的产业发展路径和战略思维,同时也能够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德国产业升级之路历程德国产业升级之路历程始于19世纪工业革命,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德国逐渐建立起了强大的制造业基础。
在20世纪初,德国在化学工业、汽车工业、机械制造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世界制造业的领先者之一。
附件三:当代德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李培林20世纪90年代对德国来说是非常不平凡的,1990年10月3日,经原东德人民议院通过,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原东德)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原西德),合并为统一的德国,德国因此进一步奠定了它作为欧洲第一大强国的地位,德国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德国统一后,从原西德地区向原东德地区进行了大量的财政投入,到1995年已调拨8250亿马克,并通过托管局对原东德的大约14000家企业进行了私有化。
与此同时,原东德地区在经历了1992-1994年的较快增长时期以后,开始经济滑坡并转向低速,经济增长速度按1991年可比价格计算,从1994年的10.0%、1995年的5.4%下降到1996年的2.0%,1997年仍为2.0%,尚未完结体制转轨又不得不面对产业结构转型。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趋势下,德国原来发达的制造业和高人工成本的福利体制面临严峻的挑战,近几年经济在1-2%的低速增长和失业率在10%左右的居高不下,使社会生活受到影响,整个德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巨大变化,。
一、德国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变化1、产业结构的变化德国现拥有居民8180万人(其中720万外国人),原西德地区占德国现人口的80%以上,土地面积的70%,19个3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中,有16个在原西德地区。
全部人口中,有1/3的人口(约2600万人)生活在84个10万居民以上的大城市里,绝大多数(4070万人)生活在2000支10万人口的小城镇里,只有730万人在2000人以下的居民点生活。
到1996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410亿马克,其中原西德地区31433亿马克,原东德地区3977亿马克。
按1991年可比价格计算,德国国内生产总值1994年增长2.9%,1995年增长1.9%,1996年增长1.4%,1997年增长2.2%。
从产业结构上看,德国与一般发达国家相比工业占到比重仍然较高,1991-1995年,在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农业的比重保持在1.5%,工业的比重从39.0%下降到35.5%,服务业的比重从59.5%上升到63.0%。
德国鲁尔区的整治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启示摘要:东北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重工业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看与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有异曲同工之妙。
德国鲁尔工业区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由资源开发到资源枯竭、由钢铁振兴到企业没落的经济阵痛。
但是通过清理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鲁尔工业区经济迅速走出了低谷由此想到,德国鲁尔工业区的经验对于我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德国鲁尔区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东北三省是中国最重要的机械、冶金、化工和能源基地,建国以来,东北三省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兴产业逐渐替代了老的夕阳产业,加之长期过度的开发使得能源基地资源枯竭,大批国营企业工人下岗失业,随之而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东北经济的发展。
如何重振东北工业的雄风,发挥老工业基地的作用,是摆在东北人面前的一大难题。
我们从鲁尔工业区建设经验中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寻找一些可以借鉴的东西,以促进东北工业的发展。
一、鲁尔区的发展鲁尔区正是经历了兴——衰——兴的周期过程。
其经济衰落,归根到底是以煤炭、钢铁为主的单一性经济结构造成的。
(一)鲁尔区衰落的表现资源递减与产业经济增长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产业结构单一与综合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恶化与人居环境改善的滞后相抵触;失业人口的增加与社会稳定相矛盾等。
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已成为鲁尔工业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二)重整经济的措施制定规划,统一整治。
因地制宜,发挥本地区的优势,在转型改造的同时,注意保持本地区传统历史文化。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煤炭和钢铁生产基地,当资源枯竭以后,当地政府不是简单地拆毁工厂,回填煤矿,而是政府投资,将工厂和矿山改造成为风格独特的工业博物馆,变成旅游资源,成为当地的著名风景线,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不仅减少了拆迁所带来的工业垃圾的污染,而且为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丰富的资源,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德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德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引言:德国是欧洲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一直受到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
在过去几十年中,德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从传统的重工业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转变。
本文将探讨德国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一、德国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1.1 重工业时代德国的工业化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以重工业为主导。
德国的钢铁、煤矿、化工和汽车等传统重工业在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些产业位于西部和南部地区,如鲁尔区、巴登-符腾堡州等地,成为德国经济的支柱。
1.2 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转变20世纪后半叶以来,德国的产业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由传统的重工业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转变。
这是由多种因素驱动的,包括全球化、科技进步、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意识的提高等。
首先,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德国的传统重工业在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下逐渐衰落。
由于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标准的限制,德国的传统产业难以与低成本国家竞争,因此出现了大规模的产能转移和裁员现象。
其次,科技进步对德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变化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德国一直以来都是创新和研发的先驱者,尤其在汽车、机械工程和化工等领域。
随着科技进步的加快和高科技产业的崛起,德国的经济开始向高附加值的行业转型,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能源等。
此外,人口老龄化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也对德国的产业结构变化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随着德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加剧,医疗服务和老年护理等服务业的需求增加。
同时,面对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德国政府加大了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产业的支持力度。
1.3 地理分布差异德国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带来了地理分布的差异。
传统的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西部和南部地区,而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则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北部地区。
在东部地区,由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遗留问题和转型的需要,德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后积极推动了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浅谈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工业经验及启示摘要: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坏与政府的治理是密切相关的。
在德国鲁尔区治理发展的过程中,德国各级政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模式和路径。
为了改变鲁尔区高耗能的老路,德国政府明确政策导向、设立专业机构、重视科技的成果转化、建设基础设施、加大了环保力度。
而且通过培植新兴产业,拉动结构转型,解决了由大规模工业衰退带来的环境恶化等问题。
鲁尔区整治的政府治理路径对我国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方法借鉴。
关键词:德国鲁尔区;资源型区域经济;政府治理;新兴替代产业;借鉴一、鲁尔工业区整治的政府治理路径(一)政府治理的行为方式1、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建立多种相关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各种服务。
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政府已经意识到鲁尔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压力。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短缺等问题,德国政府采取了一些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德国政府设立了“新企业投资项目”,“欧洲复兴计划”等项目,向中小企业提供了贷款担保,不断扩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助,帮助中小企业引进先进的设备,增强中小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由于政府的扶持和保护,鲁尔区的中小企业实力增强,数量也明显增多。
2、政府财政补贴。
德邦州政府为了缩小各地区的差异,促进地区的平衡发展,加强了对老工业地区的改造。
在整治初期,联邦政府通过对煤炭、造船、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辅助想重新焕发传统工业的竞争力,但投入高的结果却是鲁尔区仍在不断的衰弱。
于是,政府又进一步的调整对传统工业的资助方法,减少了对煤炭、造船、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资助,将资助对象转向环保、废弃场等项目,把废物重新回收再利用,将节约下来的资金扶持新型产业和中小企业、服务业的发展,以便创造新的岗位,让更多德国人民有工作。
3、重视教育、技术培训和科技成果转化。
德国鲁尔区在复兴的过程中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传统教育方法,创新新兴学科,加强对建设地区的创新和研究,建立了一个贯穿全区的“技术之路”,把区域内的经济和研究两个中心联系起来,不断加快研究创新的脚步,将当地高等院校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非常重视教育、技术和科技成果之间的转化。
《第二节德国鲁尔区的产业结构变化》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德国鲁尔区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历了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其中最显著的变化是:A. 煤炭工业的衰退B. 钢铁工业的扩张C. 汽车制造业的兴起D. 化学工业的发展2、为了应对经济转型的挑战,鲁尔区采取了多种措施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下列哪一项不是鲁尔区采取的措施?A. 发展高科技产业B. 建设休闲娱乐设施C. 扩大煤炭开采规模D. 加强教育与培训体系3、鲁尔区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丰富的自然资源B. 国家政策支持C. 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D. 水陆交通便利4、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后,以下哪个产业不属于其重点发展方向()A. 高新技术产业B. 现代物流产业C. 传统重工业D. 旅游文化产业5、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发展了多种新兴产业,但以下哪个产业不属于鲁尔区转型后主要发展产业?A、汽车制造B、电子信息C、新能源D、采掘业6、鲁尔区为实现产业优化和环境保护,在工业布局上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A、向农村布局B、向河流沿线布局C、向沿海布局D、向城市外围布局,实现分散发展7、鲁尔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哪些措施来恢复和增强其竞争力?A、加大传统化工产业的投入,扩大生产规模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C、提高技术水平,进行产业升级D、以上都是8、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后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A、汽车制造业B、信息技术产业C、旅游业D、钢铁产业9、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措施是()A. 大力开采煤炭资源B. 将部分产业进行转移C. 重视教育文化发展D.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10、鲁尔区将钢铁企业向荷兰沿海集中,主要是为了()A. 集中处理固体废弃物B. 改善大气污染C. 降低运费D. 加强科技协作11、鲁尔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德国政府采取的主要策略?()A.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 改善基础设施C. 优化地区环境D. 增加劳动力供给12、鲁尔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以下哪项现象不是其面临的问题?()A. 环境污染问题B. 产业结构单一问题C. 人力资源过剩问题D.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问题13、鲁尔区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其重工业和煤炭工业衰退的主要原因是:A.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B. 劳动力成本上升C. 能源结构的变化D. 国际市场的竞争加剧14、关于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和服务行业B. 重点发展钢铁和煤炭等传统产业C. 引进和发展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D. 加强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15、鲁尔区从煤炭和钢铁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为以化工、汽车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这一转型的主要推动力是:A、煤炭资源的枯竭B、钢铁市场需求下降C、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D、政府政策的直接干预答案及解析:16、鲁尔区在转型过程中,没有增加产值但成功控制了环境污染的关键措施是:A、扩大钢铁产业规模B、迁移大量人口C、发展高科技及服务业D、提高煤炭开采效率答案及解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第一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德国鲁尔工业区转型的启示在德国学习研修期间,我们考察了曾经支持德国二战的著名工业区———鲁尔工业区。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总面积4400平方公里,人口530万,是欧洲现在最大的经济区。
鲁尔区不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机构,是由北威州中部的11个直辖市和4个县级市的总计54个镇组成,因坐落于鲁尔河两岸而得名,其中较为著名的城市有多特蒙德、埃森、杜伊斯堡、波鸿、格尔森基尔欣等。
鲁尔区富有煤炭、铁矿等资源,著名的克虏伯家族创造的钢铁神话迄今仍是鲁尔人的骄傲。
鲁尔区的概念首次进入官方文件是出现在一战结束后签署的《凡尔赛条约》中。
根据该条约,战败国德国用鲁尔区的煤向法国进行战争赔偿。
庞大的移民计划和煤炭开采业为鲁尔区带来了第一次经济飞跃。
二战后,欧洲重建和经济振兴带动了鲁尔区再度繁荣。
煤炭、钢铁和能源工业使鲁尔区成为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其钢铁产量占全国70%,煤炭产量更高达80%以上,经济总量曾占到德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为战后德国的“经济奇迹”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随着世界煤炭产量迅速增长、石油和天然气的广泛使用,鲁尔区煤炭储量急剧下降、开采成本日益昂贵、环保压力加大,百年不衰的鲁尔区爆发了历时10年之久的煤业和钢铁危机。
原有的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基础的重化工业经济结构日益显露弊端,煤矿关闭,冶炼厂停产,大量工人失业,鲁尔区陷入了低谷。
鲁尔区原本以生产煤和钢铁为主,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这里先后遭遇“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使鲁尔区经济受到严重影响,矿区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重型工业经济结构日益显露弊端。
主导产业衰落,失业率上升,大量人口外流,环境污染严重,社会负债增加等,使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对此,德国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经济政策,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对老工业区的改造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
德国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经验与启示作者:孟凡达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18年第07期分析德国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可以发现,必须始终保持实体经济的核心地位。
而在工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政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后德国及时调整产业政策,率先遏止了制造业下滑趋势,第二产业占GDP 比重长期维持在30%左右的水平,远高于同期美英法等发达国家水平。
而德国第三产业的崛起也正是在制造业的带动下发生的,说明服务业发展与工业有着密切的联系。
德国既是制造大国,也是制造强国。
回顾其工业发展过程,德国经历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大规模产业转型,90年代统一后东西两部分发展严重失衡。
进入21世纪,德国率先提出“工业4.0”战略,旨在引领制造业发展方向。
分析德国发展模式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可以更为清晰地了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优势与劣势,有利于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应对。
政府推动产业转型,实体经济居于主体地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联邦德国开始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其中重点是围绕鲁尔区展开,以转变鲁尔区既有的以采煤、钢铁、煤化工、重型机械为主的产业结构。
其转型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与我国目前具有相近之处:一是随着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产能过剩;二是二战后全球钢铁产能攀升,钢铁面临产能过剩;三是长期重工业化发展模式导致环境恶化,污染严重;四是中东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优势显著,国际竞争压力增大。
上述原因导致鲁尔区原有发展模式弊端日显,大批煤矿、钢铁厂倒闭停产,大量工人失业,区域经济陷入危机。
鲁尔区产业结构转型,联邦德国政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前瞻性制定了多个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方案。
鲁尔开发协会(联邦德国法定鲁尔区最高规划机构)于1960年承担鲁尔工业区整体发展规划编制任务,于1969年正式公布,方案基本原则为:以煤钢为基础,发展新兴工业,改善经济结构,拓展交通运输,消除环境污染。
德国鲁尔工业区整治经验及启示20 世纪50 年代末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区域整治为改造传统老工业作了有益的尝试,其成功转型的经验对我们振兴东北,重振中国重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鲁尔工业区的基本情况介绍鲁尔地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威斯特伐伦州内,面积4432.79 平方公里,人口540 万,处于德国以及整个欧洲交通枢纽地带。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以及整个欧洲重要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具有悠久的工业史,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在20 世纪50—60 年代鲁尔工业区的煤炭钢铁工业迅速膨胀,呈现出空前繁荣,被称为“欧洲工业的心脏”。
有12 座工业城市、12,000 个工厂和600 多个矿井。
矿山地下交通线总长6,800 公里。
鲁尔工业区的煤炭采掘量占联邦德国总采掘量的80%,钢铁生产占全国总量的1/3。
从20 世纪50 年代末起,由于以煤、钢为主单一经济结构受到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科技革命的冲击,鲁尔工业区经济发展速度放慢,生产萎缩,失业大幅增加等其他一系列问题。
60 年代以来,鲁尔工业区围绕着发展多样化经济,开展了区域全面整治与更新。
二、鲁尔工业区的整治规划与措施(一)以法治区、整体规划德国在鲁尔工业区改造振兴中先后制定了《联邦区域整治法》、《煤矿改造法》、《投资补贴法》等。
有效保证各项整治政策的实施,纳入到法制轨道。
1920 年,德国政府颁布法律,成立了鲁尔煤管区开发协会(现在简称KVR),作为鲁尔区最高规划机构。
这个权力机构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成员中60%是市、县政府代表,40%是企业代表,有利于其决策顺利贯彻落实。
1960 年该机构提出了鲁尔工业区整体发展规划,担负起全面规划,决定整治措施并组织实施的重任。
1966 年,鲁尔开发协会编制了鲁尔工业区第一个总体发展规划。
1969 年又对它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并且予以正式公布。
这是联邦德国第一个在法律上正式生效的区域整治规划。
德国产业结构调整及其经验借鉴作者:刘永焕来源:《对外经贸实务》2014年第01期德国是二战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利用时间最短的国家。
受19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国家的经济都出现了动荡不安的局面,而德国企业却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继续保持着蓬勃向上的势头。
2009年的欧债危机爆发以后,德国经济下滑了4.7%,失业率也上升为7.7%,但是,2010年德国经济就开始增长,在同期欧洲其他国家的失业率都很高的市场状况下,2012年底德国的失业率下降到6.9%,为19年来最低。
究其原因,一方面德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另一方面,德国政府和企业十分关注技术进步下的产业结构的调整。
笔者认为,德国战后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与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对提升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德国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德国产业结构一直朝着农业比重不断下降,工业比重也有下降,服务业比重不断上升的方向发展变化。
德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变化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这一时期是德国工业快速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德国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由于德国资源匮乏,国土狭小,只有依靠“加工贸易”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即采用第二产业带动型的产业结构模式,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二战以后,德国快速发展第二产业,1960年,德国三次产业结构比重分别达到:5.5%、53.5%、40.9%,第二产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有明显的优势地位,这是典型的工业社会产业结构特征,到1970年,,德国第一产业已经进一步下降到3.9%,第二产业比重达到57.6%,第三产业略有下降占38.7%。
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大大超过了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之和,达到最高值。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德国劳动力价格逐渐上升,成本劣势逐渐凸显,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大量向外转移,使得国内经济产业结构开始发生改变,1975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9.4%,第二产业比重为47.7%,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开始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占比最高的产业。
一、国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经验(一)20世纪50-70年代,日本、德国等国的在产业政策引导下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日本系统制定并落实产业政策。
一是制定支持产业尤其是主导产业发展的政策。
主要内容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等。
二是建立审议会制度。
1949年12月,日本成立了“产业合理化审议会”,成员分别由政界、产业界、学术界以及劳工界(工会代表)组成。
通过审议会制度,发挥了政府和民间的积极性,保证了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三是运用法律手段。
日本政府较多地运用了法律手段,如1956年《振兴机械工业临时措施法》出台后,有关部门又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以保证贯彻实施。
2.德国注重市场作用,辅以政策引导。
战后西德政府在贯彻产业政策时,强调以市场作用为基础,注重保证市场自由竞争,限制垄断。
一是支持关键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开发。
为促进科技能力和工业竞争力的提高,政府制定计划支持能源、航空、通讯、材料、电子、光学、生物等关键领域的技术研究和开发。
二是重视中小企业发展。
采取多种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支持中小企业研发活动,有力促进了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
三是重视人才培养和就业培训,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劳动者增强对产业结构变化而引致的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
四是信息指导。
经济研究机构定期向政府提供报告,分析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由此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和可能出现的机会,从而为政府、产业界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信息资源。
(二)20世纪60-80年代,亚洲“四小龙”等国“赶超式”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1.台湾有选择地发展重要的产业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一是发展“策略性工业”与“高科技工业”。
1973年开始的第六个4年经济建设计划中,把“加速发展资本及技术密集工业”作为重点,并于1974年提出推进“十项建设计划”。
到70年代末,“十项建设”工程相继完成。
1978年,台湾重工业比重首次超过轻工业,工业结构开始转变,有了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