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读后感
- 格式:doc
- 大小:25.97 KB
- 文档页数:12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理性投资的智慧之路2023年的今天,当我们回顾人类金融市场的发展史,难免会感叹现代投资人和年代以前相比已有着天翻地覆的变化。
事实上,投资本身在经济竞争的大背景下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投资者有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去进行风险管理、盈利预期和市场战略制定,加之技术的不断进步,更需要我们理性、冷静和全面地看待投资,去寻求更好的收益和回报。
而众所周知,本书《聪明的投资者》正是投资领域中的经典之作,对于投资者有深刻的启迪和引导,让我们一起来谈谈此书在当今时代投资领域中的价值。
首先,本书的价值在于提醒投资者始终保持冷静理性的头脑,始终关注价值投资的本质。
投资领域的基本矛盾在于,经济的动荡让投资者感到焦虑,急于寻求稳定的回报,而市场又充满了波动和不确定性。
本书作者本杰明·格雷厄姆非常清楚地指出了这一点,他强调投资人应该始终关注长期的投资价值,而不是纠结于短期的市场波动。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未来方向常常不明朗,而这种不安稳令人担忧,但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提供的方法和理念很好地突破了这种焦虑。
其次,《聪明的投资者》强调了对投资者自身行为的影响,指出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策的时候,应该的确思考自己的长期投资目标,并制定好自己的风险控制策略。
这种思考和计划是投资者成为长期成功者的基础,因为它强调了实现财务提高的根本方法——冷静、合理、鼓励理性思考和伸缩的操作策略。
另外,本书还提醒投资者需要保持开放的思维和做好充分的研究工作。
如今,利用互联网等通信工具,随时随地可以获得投资信息、数据的存储和分享,互联网等科技手段拓宽了信息获取途径。
但同时也有一些问题,信息的量过载主导了投资信息的传达。
此时,我们需要注意到,在信息的大风暴中,一些信息的可信度存在争议。
因此,投资者要根据自己的收益和风险容忍度来筛选有用的信息和数据,并为这些信息提供合适的解释。
最后,本书还强调了投资者的机会感和把握能力,指出风险与机会并存,需要投资者根据实际的自身需求和市场的波动性进行合理分配,寻求更好的投资机会。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聪明的投资者》是由本杰明·格雷厄姆所著的一部经典投资理论著作,它被誉为价值投资的圣经,被广泛认为是投资领域的经典之作。
本书首次出版于1949年,至今已经成为了无数投资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本书提供了许多有关股票投资的宝贵建议和指导,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读物。
在阅读完《聪明的投资者》之后,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价值投资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于投资者的意义。
首先,书中强调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即投资者应该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而非市场波动。
这一理念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投资者避免盲目追求短期收益,而是更加注重长期投资的回报。
这种理念提醒了投资者要有耐心和长远的眼光,不要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左右。
其次,本书还强调了投资者应该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者听信市场的传言。
这一点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才能够找到真正具有潜力的投资标的。
同时,书中还提到了投资者应该避免过度交易,因为过度交易会增加投资者的交易成本,同时也会增加投资的风险。
因此,投资者应该遵循价值投资的理念,进行长期持有,而不是频繁的买卖。
除此之外,本书还提出了许多关于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的建议,对于投资者来说也是非常有价值的。
例如,书中提到了投资者应该关注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而不是盲目追求市场热门股。
同时,本书还强调了投资者应该有一定的风险意识,不要盲目追求高回报而忽视风险。
这些建议都对于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的来说,阅读《聪明的投资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帮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同时也为我提供了许多关于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的宝贵建议。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相信我可以更加理性地进行投资决策,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交易。
同时,我也会更加注重长期投资的回报,而不是被短期的市场波动所左右。
因此,我认为《聪明的投资者》是一本非常重要的读物,它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本必读的经典之作。
2024年《聪明的投资者》读后心得范文《聪明的投资者》是由美国著名投资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在1949年出版的一部经典投资指南。
这本书被视为投资领域的圣经,是许多成功投资者的启蒙读物和重要参考资料。
我在2023年读完这本书后,获得了很多收获和启示。
首先,《聪明的投资者》深入解析了投资的本质和投资者的心理,区分了投机和投资的概念。
本书强调了价值投资的重要性,即根据企业的价值和长期前景来进行投资。
格雷厄姆将投资者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投资者,他们通过研究和分析来寻找低估的股票进行投资;另一类是消极投资者,他们选择通过指数基金等被动方法进行投资。
通过对这两类投资者的比较,格雷厄姆鼓励投资者避免跟风和市场情绪的影响,而是通过理性的分析和决策来取得长期的投资回报。
其次,本书强调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格雷厄姆在书中提出了风险控制的一些原则,如分散投资、投资负债比例控制、冷静从容地面对市场波动等。
他认为投资者应该把风险放在首位,不要追求高收益而忽略风险。
在当今不确定性加大的投资环境中,这些风险管理原则对于投资者来说非常重要。
此外,本书还强调了长期投资的重要性。
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应该以长期的眼光来看待投资,而不是追求短期的利润。
他强调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即购买低估的股票,通过持有股票的时间来实现长期的投资回报。
这种长期投资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和短期的情绪影响,从而取得更好的投资结果。
另外,《聪明的投资者》中还提到了技术分析和基本面分析的比较。
格雷厄姆认为,技术分析只是短期的市场预测,而基本面分析才是真正的投资决策依据。
他批评了过分追求技术指标和图表分析的投资者,认为他们容易陷入市场情绪和短期波动的影响中。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种警醒,让我更加注重基本面的分析和研究,而不是盲目追求短期收益。
总的来说,读完《聪明的投资者》后,我对投资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更加注重长期投资而非短期投机,更加重视价值投资和风险管理,更加理性地对待市场波动和情绪影响。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精选11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篇1《聪明的投资者》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雷厄姆创作的著作,起先我选择看这本书,是因为沃伦巴菲特对此书的评价:“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的最佳著作。
”格雷厄姆不仅是巴菲特的导师,更是一名成功的投资者。
通过他的书,我从中清楚地认识到投资与投机的本质区别:投资是建立在敏锐与数量分析的基础上的,而投机是试图在股价的跌涨中获利。
格雷厄姆是一名成功的投资者,不仅在于成就,更在于他对待投资时的情绪。
在跌宕起伏的股票市场当中,他能保持自己不受到市场情绪的左右,所以他是一名成功投资者,我认为即使有超高的分析能力,如果被市场情绪所左右,也很难获得投资收益。
书中用两则寓言故事去讲述了两种行为:一则是“市场先生”他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些人的愚蠢;另一则是“旅鼠投资”告诉我们投资者盲目投资的行为。
我明白了一个公司的股价一般都是由业绩和财务状况支撑,因此在寻找一支好股票时,更重要的是准确衡量公司的绩效。
在《聪明的投资者》中,以一家航空公司为例介绍了公司绩效的基本因素:收益性,稳定性,成长性,财务状况,股利以及发行价格等。
从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从财务状况入手,着实分析是有效的。
关于收益性,衡量一家公司收益性的指标最直接的便是每股的净收益,也可以考虑一下投资报酬率,公司的闲置资产怎么处理,能准确的分析出公司的获利能力。
关于成长性一般从盈余增长率分析,每股的盈余,在反映出公司的生存能力,管理水平,竞争实力,发展速度的同时有刻画出公司从小到大的历史足迹。
公司的财务状况决定公司的风险系数,也决定了公司的偿债能力。
一个公司的偿债能力如果不过关,那么公司在面对财务危机时,导致破产是必不可免,这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风险。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心得参考范文《聪明的投资者》是由贝恩斯.格雷厄姆所著的经典投资理论著作,在投资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书通过深入剖析投资的本质和思维方式,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投资原则和技巧,对于那些希望在投资领域取得成功的人来说是必读的书籍之一。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对于投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
首先,本书强调价值投资的重要性。
价值投资是一种基于分析和研究的投资策略,通过发掘低估的投资机会来获得长期的回报。
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应该注重股票的内在价值而不是短期的市场波动,只有在合理的价位购买股票才能确保投资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这个观点对于投资者来说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避免盲目追求短期收益,更加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和投资的长远潜力。
其次,本书强调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应该将风险管理置于投资决策的核心位置,始终把保护资本放在首位。
他提出了一些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原则,如分散投资、避开高风险股票等。
通过对不同风险的认识和控制,投资者能够保持冷静的思维,避免陷入市场的情绪波动中,并提高投资的成功率。
这个观点在我看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投资本身就存在风险,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控制,才能够做到风险的可控和收益的最大化。
再次,本书强调投资者应该具备独立的思维和判断力。
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不应该盲目追从其他人的意见和投资建议,而应该具备独立的研究能力和分析能力,以便能够找到真正的投资机会。
他提出了一些评估公司价值的方法和原则,如分析财务报表、研究行业发展趋势等。
通过独立思考和判断,投资者能够更好地掌握投资的主动权,避免成为市场的奴隶。
这个观点让我深思,因为在投资领域,独立思考和判断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并获得长期的回报。
最后,本书强调长期投资的重要性。
格雷厄姆指出,长期投资是获得稳定回报的最好方式,只有持有股票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够让市场有效地评估股票的价值,并为投资者带来真正的收益。
《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读后感《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读后感(一)投资策略:格雷厄姆在开篇便提及两个投资谏言:1、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
2、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格雷厄姆在开篇提到人性问题,他认为尽管时代变迁使得证券类型等出现巨大变化,但人性基本是相同的,有些类似于LIVERMORE 所说的华尔街没有新鲜事一样。
格雷厄姆另外精炼的总结了三个不变的基本原则:1、如果投机,最终你将(可能)失去钱。
2、当大多数人(包括专家)悲观时,买;而当他们相当乐观时,卖。
3、调查,然后投资。
这三点,不必多言。
格雷厄姆的论断使得现在所谓的“波段操作=投机”的论断显得那么的粗暴和武断。
实际上,不同的投资策略对不同的投资者效果是不同的。
表面上看,格雷厄姆赞同不同于大众观念的逆向投资,但他同时指出,投资者不应该将这样的成功当成是常态,他认为:“这种预见力不应作为理性投资的特点。
”。
他进一步强调,投资者应更多的倾向于风险的考虑,而不是未来的预期。
另外,他进一步扩展了自己的范畴: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那些前景较好的公司(也意味着价格更高),这应该是在1934年的《证券分析》基础上的理念延伸,在以前的格雷厄姆,是不可想象的。
这也提醒一点,所谓的逆向投资者不应该将违背大众的观念作为自己正确的理由。
也就是说,正确是因为正确的逻辑推理和客观事实,而不是有人赞同或者反对你。
格雷厄姆指出,如果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只是从股息或者企业长期盈利角度出发,那么交易商最终将很难获得盈利。
当熊市进入低谷时,市场将仅存真正的投资者,投机者最终将消磨殆尽,而此时也意味着交易的冷清,券商将无利可图。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换手的极度低迷和券商的艰难日子是熊市见底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这点看,目前仍处于熊市中期。
道氏理论和技术分析(二)1、股息收益率与债券收益率比较确定市场高估或低估格雷厄姆给出一个比较普通股价格是否合理的标准:市场整体股息率与高级公司债券收益率进行比较。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精选12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1这个月,在理财读书会学习了《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作者杰明.格雷厄姆,因为是股神沃伦.巴菲特的恩师,也是巴神财富神话的思想指导者,所以,我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学习完这本书。
格雷厄姆是神级的价值投资大师,他的这本书从1949年第一版到1970年的第四版,流传至今仍被投资者们奉为伟大的投资金典。
巴老也曾经说过:“在我的血管里,百分之八十流淌的是格雷厄姆的血液”,巴神在漫长的投资生涯里取得的成就,来证明格雷厄姆式的价值投资体系是多么的成功,按照格雷厄姆价值投资体系是可以在资本市场长期取得成功的,这也是本杰明·格雷厄姆被誉为“现代证券分析之父”,价值投资理论奠基人的重要原因。
通过学习这本书,尽管里面大量的历史案例跟现在时代似乎很难契合,但所阐述的观点在投资市场是永久的金点,比较重要的3个观点:1.“股票并非仅仅是一个交易代码或电子信号,而是表明拥有一个实实在在的企业所有权;企业的内在价值并不依赖于其股票价格”,我们可以把买入的公司当成非上市公司来看待,要多关注企业的内在价值,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未来的发展前景,而不是关注我要转让这个非上市公司能换回多少钱。
过滤股票交易价格带来的情绪影响,是成功投资的第一步。
2.给起伏波动的市场先生下了定义,市场就像一只钟摆,永远在短命的乐观(它使得股票过于昂贵)和不合理的悲观(它使得股票过于廉价)之间摆动。
所以每天过度的关注股价波动是不理智的行为,因为市场是由千千万万的投资者组成,我们不可能对每天的价格波动作出预测,既然做不出预测,那么就可以否定短线交易的可行性,长期看K线炒股成功的概率无限接近于零,所以我们要学会过滤和屏蔽市场带来的‘价格’噪音。
聪明投资者读书笔记【篇一:《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读后感】《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读后感当我走进图书馆,首先映入我的眼帘的就是这本书,因此我对它充满了好奇。
这本书的封面很特别,我特别喜欢。
它是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著作。
封面上就可以看到沃伦﹒巴菲特写的一句话“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的最佳著作”。
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书籍。
阅读了这本书我最大最大的感想就是:这本书像所有的经典著作一样,会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而且,通过教育我们,这本书也能够获得新生。
你读得越多,就理解得越深刻。
以格雷厄姆为向导,你必定会成为一个非常聪明的投资者。
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秘密的信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
本书能够准确和清晰地提供这种知识体系,但对情绪的约束是你自己必须做到的。
此外,我还总结出了:投机者最实际的区别在于他们对股市运动的态度上。
投机者的兴趣主要在参与市场波动并从中谋取利润。
投资者的兴趣主要在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和持有适当的股票;市场波动实际上对他也很重要,因为市场波动产生了较低的价格使他有机会聪明的购入股票,又产生了较高的价格使他不买进股票并有机会聪明的抛出股票;购买的证券类型和想得到的回报率不是取决于投资者的金融实力,而是与知识、经验、气质相联系的金融技能;对进攻型投资者,他购买的股票价格所表示的企业总的市场价值,不要过于高出实际记录和谨慎的前景预测的价格。
我认为,格雷厄姆并非仅仅是一位作者或老师。
他对我一生的影响,仅次于我的父亲。
格雷厄姆1976年去世后不久,我写下了下面这篇纪念短文,发表在《金融分析师杂志》上。
我相信,当你阅读本书时,一定能感受到这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关于格雷厄姆的一些优秀品质。
【篇二:《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读后感《聪明的投资者》是一本投资实务领域的世界级和世纪级的经典著作,自从1949年首次出版以来,本书即成为股市上的《圣经》。
聪明的投资者读书笔记最近读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真的是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这本书可不像那些晦涩难懂的金融学术著作,它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大哥,在你耳边絮絮叨叨地分享着投资的智慧和心得。
书中开篇就提到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
这让我想起了我身边的一位朋友,暂且叫他老张吧。
老张这人,一直觉得自己在投资领域很有一套,整天跟着各种所谓的“内部消息”,一会儿买这个股票,一会儿买那个基金。
结果呢?往往是亏得一塌糊涂。
有一次,他听说了一家新上市的公司,据说前景一片大好,他二话不说,把自己的大部分积蓄都投了进去。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盯着股票走势图,心情随着那起起伏伏的线条而波动。
涨了一点,就兴奋得不行,到处跟人吹嘘自己的眼光有多准;跌了一点,又愁眉苦脸,吃不好睡不好。
最后,这家公司因为财务造假被曝光,股价一落千丈,老张的钱也打了水漂。
这就是典型的投机行为,只看眼前的利益,没有对投资对象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而真正的投资,就像是格雷厄姆说的,是基于对资产价值的准确评估和对市场波动的理性看待。
比如说,我们买一只股票,不能仅仅因为它最近涨得好就跟风买入,而是要去研究这家公司的财务状况、行业前景、管理团队等等。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一次投资经历。
几年前,我看中了一家生产小家电的公司。
当时,大家都在追捧互联网企业,对这种传统制造业不太感兴趣。
但是我通过仔细研究发现,这家公司虽然规模不大,但是产品质量很好,市场份额也在逐步扩大。
而且,公司的财务状况非常健康,没有高额的负债,现金流也很充裕。
于是,我在股价相对较低的时候买入了一些股票。
买入之后,股价并没有马上上涨,反而还跌了一段时间。
这时候,身边的朋友都劝我赶紧卖掉,说这只股票没什么前途。
但是我坚信自己的判断,没有被短期的波动所影响。
果然,过了几个月,公司发布了一份业绩超预期的财报,股价开始大幅上涨。
我没有在上涨的初期就急于卖出,而是继续关注公司的发展情况。
聪明的投资者读书心得(精选5篇)聪明的投资者读书心得篇1在阅读《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之后,我对投资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本书由著名的投资大师本杰明·格雷厄姆所著,它对于投资的基本原则提供了极其基础的教育。
首先,我学到了一些投资的基本原则,比如不要被市场的短期波动所影响,而应该基于公司的基本价值和潜在增长来进行投资。
这本书还强调了安全边际的重要性,这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过度投资,尤其是在市场下跌时。
其次,本书对于投资策略的分类和选择提供了有益的见解。
它强调了应该选择高质量、低成本的伟大公司,而不是追求高回报而投资于低质量、高成本的股票。
这一点对于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此外,本书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投资策略,如定期投资、定期定额投资和长期投资等,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投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过度追求短期回报,而忽视了长期的投资回报。
最后,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耐心和坚韧。
投资是一项长期的事业,需要我们保持耐心和坚韧。
只有通过长期的、持续的投资,才能获得真正的回报。
总的来说,我从这本书中学到了很多,不仅学到了投资的基本原则,还学到了如何选择优秀的投资标的,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投资策略。
我相信,这些知识将对我未来的投资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聪明的投资者读书心得篇2一、背景介绍《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经典之作,他被誉为价值投资的奠基人之一。
在投资领域,这本书的影响力不言而喻。
作为一名投资者,我深感这本书的价值,并从中获得了不少启示。
二、对比与参照与其他投资书籍相比,《聪明的投资者》更加注重基本原则和核心概念。
例如,它强调了安全边际、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的重要性。
尽管这些原则可能听起来老套,但在实践中,它们却是保证投资成功的基础。
三、创作风格《聪明的投资者》的创作风格独特,格雷厄姆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读者轻松理解投资的核心问题。
他并没有陷入复杂的理论,而是用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使投资理念更加具体和实用。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聪明的投资者》是美国著名投资专家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投资者的圣经。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投资者如何聪明的投资和选择股票,以及如何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投资体系。
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读这本书。
一、投资者应该如何聪明的投资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应该具备一种冷静的、有耐心的性格,并能够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待市场波动。
投资者应该避免被华尔街的投机氛围所迷惑,不应该追逐市场热点,或听信一些不靠谱的投资顾问的建议。
投资者需要具备一种质量上的投资理念,即不是为了短期利益而投资,而是为了实现我们宏大的、长期的、不受情绪干扰的财务目标而进行投资。
格雷厄姆强调了“理性投资”的重要性。
他认为投资者应该基于对公司的深入了解,评估公司的质量,并基于这些信息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投资者应该有耐心并具备有限责任的观念。
不要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一只股票上,以降低风险。
投资者需要建立一个可持续的投资体系,不要试图预测市场的高点和低点,而是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内均衡地投资。
格雷厄姆还提出了“价值投资”的理念。
价值投资是指通过深入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和业务情况,找到那些被低估的、具备长期发展潜力的股票。
他认为,投资者应该选择那些质量好、价格合理的股票。
不要因为股票价格低就盲目买入,也不要因为价格高就盲目卖出。
二、如何聪明的选择股票除了讲述聪明的投资外,这本书还讲述了如何聪明的选择股票。
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应该选择那些质量好、价格合理的股票。
他提出了“价值投资”的理念,即通过深入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和业务情况,找到那些被低估的、具备长期发展潜力的股票。
投资者应该分散投资,不要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入到一只股票上,以降低风险。
投资者还需要定期定额投资,不要试图预测市场的高点和低点,而是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内均衡地投资。
格雷厄姆在书中还讲述了如何评估公司的质量。
他认为,投资者应该深入了解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竞争优势等方面的情况。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xx帮大家整理的《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感1《聪明的投资者》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格雷厄姆创作的著作,起先我选择看这本书,是因为沃伦巴菲特对此书的评价:“有史以来,关于投资的最佳著作。
”格雷厄姆不仅是巴菲特的导师,更是一名成功的投资者。
通过他的书,我从中清楚地认识到投资与投机的本质区别:投资是建立在敏锐与数量分析的基础上的,而投机是试图在股价的跌涨中获利。
格雷厄姆是一名成功的投资者,不仅在于成就,更在于他对待投资时的情绪。
在跌宕起伏的股票市场当中,他能保持自己不受到市场情绪的左右,所以他是一名成功投资者,我认为即使有超高的分析能力,如果被市场情绪所左右,也很难获得投资收益。
书中用两则寓言故事去讲述了两种行为:一则是“市场先生”他通过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些人的愚蠢;另一则是“旅鼠投资”告诉我们投资者盲目投资的行为。
我明白了一个公司的股价一般都是由业绩和财务状况支撑,因此在寻找一支好股票时,更重要的是准确衡量公司的绩效。
在《聪明的投资者》中,以一家航空公司为例介绍了公司绩效的基本因素:收益性,稳定性,成长性,财务状况,股利以及发行价格等。
从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从财务状况入手,着实分析是有效的。
关于收益性,衡量一家公司收益性的指标最直接的便是每股的净收益,也可以考虑一下投资报酬率,公司的闲置资产怎么处理,能准确的分析出公司的获利能力。
关于成长性一般从盈余增长率分析,每股的盈余,在反映出公司的生存能力,管理水平,竞争实力,发展速度的同时有刻画出公司从小到大的历史足迹。
公司的财务状况决定公司的风险系数,也决定了公司的偿债能力。
一个公司的偿债能力如果不过关,那么公司在面对财务危机时,导致破产是必不可免,这将给我们带来极大的风险。
读了《聪明的投资者》有感读了《聪明的投资者》有感范文这部《聪明的投资者》,是有史以来第一本面向个人投资者并为其提供投资成功所需的情绪框架和分析工具的专业书籍。
至今,它仍然是面向投资大众最好的一本书。
以下是CNFLA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后感,希望你喜欢,欢迎阅读欣赏。
读了《聪明的投资者》有感一《聪明的投资者》1949年第一次出版,是格雷厄姆的第一部专著《有价证券分析》的普及版,专门写给个体投资者,被称为“简单的圣经”、“安全和价值的乐园”。
巴菲特就是本书最早的受益者之一。
“早在1950年这本书首次出版时我就阅读了此书,当时我19岁。
那时我就认为这是所有投资方面最好的书。
现在我依然这样认为。
”本书在第一章首先提出要正确区分投资与投机:“投资操作是基于全面的分析,确保本金的安全和满意的投资回报。
不符合这些要求的操作是投机性的。
”投资以事实和透彻的数量分析为基础,而投机靠的则是奇思异想和猜测。
第二章讨论了投资者对于变幻莫测的股票市场的态度:“从根本上讲,价格波动对真正的投资者只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当价格大幅下跌后,提供给投资者购买机会;当价格大幅上涨后,提供给投资者出售的机会。
而其他时候,他如果忘记股票市场而把注意力放在股息收入和公司运作状况上,将会做得更好。
”第五至第七章介绍了防御型投资者和进攻型投资者的通用组合策略,特别是在第十章重点介绍了关于如何廉价购进股票的技巧,提出了评估普通股的十一条规则,并提出了成长股价值计算的简单公式:价值=当前(普通)收益×(8.5加上预期年增长率的2倍)。
在最后一章,他提出了投资的核心概念———“安全边际”。
巴菲特后来说,“安全边际”是有关投资的最重要的字眼。
通俗地讲,安全边际就是花五角钱购买一元钱人民币的哲学;就是饭吃八分饱;就是如果你离悬崖还有一公里,那么你肯定不会跌下悬崖。
投资者忽视安全边际,就像天天暴饮暴食,最终会伤及肠胃;或者你一直在悬崖边上行走,总有一天会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聪明的投资者阅读笔记最近读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这本书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就像在投资的迷雾中找到了一盏明灯,给我这个在投资世界里摸爬滚打的小菜鸟指明了方向。
书里提到的很多观点,都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比如说,格雷厄姆强调投资和投机的区别。
以前我总觉得,只要能赚钱,管它是投资还是投机呢。
但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投资是基于对资产内在价值的深入分析,而投机更多是依赖市场的波动和运气。
这就好比是走路和撞大运,走路虽然慢但稳当,撞大运可能一下子飞黄腾达,但更多的时候是摔得鼻青脸肿。
还有关于安全边际的概念,这可太重要啦!格雷厄姆说,我们在买股票的时候,要给自己留有余地,不能按照股票的“理想价格”去买,而要在价格低于价值的时候出手。
这就像我们去菜市场买菜,同样的菜,一个摊位卖 5 块一斤,另一个摊位因为快收摊了卖 3 块一斤,那当然选便宜的啦,这中间的 2 块差价就是我们的安全边际。
有了这个安全边际,就算市场有点风吹草动,咱也不至于亏得太惨。
书中还讲到了如何评估企业的价值,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不能光看表面的财务数据,还得深入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管理层的能力、行业的前景等等。
就拿我前段时间关注的一家公司来说吧,从财务报表上看,业绩那叫一个漂亮,利润年年增长。
可我仔细一研究,发现他们所处的行业竞争太激烈了,新进入的对手越来越多,而且公司的管理层变动频繁,战略也不清晰。
这让我瞬间对它失去了兴趣,这不就是个表面光鲜,实则暗藏危机的例子嘛。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我曾经的一次投资“惨痛经历”。
那时候,我刚刚接触股票,听别人说某只股票要大涨,连公司是做什么的都没搞清楚,就一股脑儿地冲了进去。
结果呢,市场一有个小波动,我就慌了神,赶紧割肉离场,损失了不少钱。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简直就是个无头苍蝇,只知道跟风,根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投资。
读了《聪明的投资者》之后,我开始学着用书中的方法来分析股票。
2024年《聪明的投资者》读后心得《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读后感《聪明的投资者》是一本投资实务领域的世界级和世纪级的经典著作,自从____年首次出版以来,本书即成为股市上的《圣经》。
它的作者是本杰明•格雷厄姆。
《聪明的投资者》首先明确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指出聪明的投资者当如何确定预期收益。
本书着重介绍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论述了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波动。
本书还对基金投资、投资者与投资顾问的关系、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选择、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在本书后面,作者列举分析了几组案例,论述了股息政策,最后着重分析了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性”问题。
《聪明的投资者》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旨在对普通人在投资策略的选择和执行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
本书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投资的原理和投资者的态度方面,指导投资者避免陷入一些经常性的错误之中。
阅读了这本书我最大的感想就是。
这本书像所有的经典著作一样,会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
你读得越多,就理解得越深刻。
以格雷厄姆为向导,你必定会成为一个非常聪明的投资者。
要想在一生中获得投资的成功,并不需要顶级的智商、超凡的商业头脑或秘密的信息,而是需要一个稳妥的知识体系作为决策的基础,并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其不会对这种体系造成侵蚀。
本书能够准确和清晰地提供这种知识体系,但对情绪的约束是我们自己必须做到的。
此外,我还总结出了。
投机者最实际的区别在于他们对股市运动的态度上。
投机者的兴趣主要在参与市场波动并从中谋取利润。
投资者的兴趣主要在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和持有适当的股票;市场波动实际上对他也很重要,因为市场波动产生了较低的价格使他有机会聪明的购入股票,又产生了较高的价格使他不买进股票并有机会聪明的抛出股票;购买的证券类型和想得到的回报率不是取决于投资者的金融实力,而是与知识、经验、气质相联系的金融技能;对进攻型投资者,他购买的股票价格所表示的企业总的市场价值,不要过于高出实际记录和谨慎的前景预测的价格。
聪明的投资者读书心得及收获5篇聪明的投资者读书心得及收获篇1读完了《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我觉得作者并不是要具体的教会我们如何去进行证券交易。
作者只是想把最根本最普世的原则教给我们,这些原则很显然是不会过时的。
投资投机双通道——书中作者首先讨论了究竟什么是投资者,什么又是投机者。
在我个人看来,我们既应该做一名投资者——把股票作为企业来投资,而不是简单的作为证券投资;同时我们也要做一名投机者——把握市场上自己可以把握的投机机会,不论是时政还是人性心理。
但是当我们投机时必须知道是在投机,把风险控制在自己可控制范围。
证券交易中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错把投机当投资。
并且我们一定要记住最好做到安全和细致,不要企图把全世界所有的钱赚完。
股价——因为当期股价是由实际事实和人们的预期情绪来主导的,所以市场先生总是情绪化的。
当期的市场价格波动并不能够成为我们买入卖出的原因,我们需要做的是更多的去关注企业自身,企业的发展总会反映到股价上来,不必在意一时得失,至于到来的时间并不是我们所能预测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结合事实客观的去预测股价的目标价位,同时又要根据事实不断的去修正自己的预测,股价是不可能通过努力而成功准确预测的。
股价预测——第一通过公式来进行预测;第二结合我们对人性和市场的预估进行调整;第三不断的结合事实进行修正。
信息****——证券投资本身应该是孤独的事情,永远不要去单纯的相信任何的信息****,我们需要做的是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去过滤信息。
我们必须认识到不论是市面信息,还是金融公司报告,他们都只是我们信息的****,最终的决定必须由我们自主的进行。
安全边际——在我看来,安全边际也就是我们不能过分乐观,我们必须给自己留有足够的错误空间,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少投资风险。
集中投资——如果能够准确的挑选出最佳股票,那么分散化投资只能带来不利后果.所以当我们有能力选出真正的好股票的时候,必须集中投资。
投资计划——最有条不紊的投资就是最明智的投资。
聪明的投资者阅读笔记最近读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这可真是一本让我大开眼界的书!书里提到的很多观点,都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就比如说,关于投资和投机的区别。
以前我总觉得,投资和投机不就是一回事嘛,都是为了赚钱。
但格雷厄姆告诉我,这两者差别大了去了!投资是基于对资产内在价值的深入分析,追求长期的稳定回报;而投机呢,则是更多地依赖市场的短期波动,试图通过预测价格走势来获取快速的利润。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我一个朋友的经历。
我这朋友,暂且叫他小李吧。
小李那阵子特别热衷于炒股,整天盯着那些红红绿绿的K线图,嘴里念叨的都是什么“阻力位”“支撑位”。
有一只股票,他听了个不知道从哪来的小道消息,说马上要大涨,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大部分积蓄都投了进去。
一开始,那股价还真涨了一点,小李得意得不行,觉得自己简直就是股神转世。
可没几天,股价就开始暴跌,小李一下子就慌了神,又赶紧割肉止损。
这一来一回,损失惨重。
这就是典型的投机行为啊!他根本没有去研究那家公司的基本面,不知道它的盈利能力、资产负债情况,只是盲目地跟风,结果可想而知。
再来说说资产配置。
格雷厄姆强调,投资者不能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要进行多元化的投资。
这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理财经历。
之前我把大部分钱都存进了银行定期,觉得这样安全又省心。
但读了这本书我才发现,这样虽然风险低,但收益也很有限。
后来我开始尝试着买一些基金,还拿出一小部分钱投资了黄金。
虽然过程中也有涨有跌,但总体来说,我的资产组合更加稳健了,不会因为某一项投资的波动而受到太大的影响。
还有关于安全边际的概念。
格雷厄姆说,投资者应该在买入股票时,给自己留足够的安全边际,也就是要以低于股票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中的一只股票。
我对它做了很多研究,分析了它的财务报表,评估了它所在行业的前景,觉得它的内在价值应该在 50元左右。
可当时它的股价一直在 40 元上下徘徊。
我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没敢买,想着再等等看能不能更低。
读了《聪明的投资者》有感(精选10篇)读了《聪明的投资者》有感篇1价值投资从单身以来,其令人困惑程度有增无减,其中有两个点是很多人搞不清楚,说不明白的。
第一、价值投资是否包含成长性。
第二、价值投资是否包含预测性。
应该说,格雷厄姆非常可惜的没有将价值投资的核心理念完整的,毫无保留的告诉读者。
不管是阅读《证券分析》还是《聪明的投资者》时,明显可以感觉到格雷厄姆的谨慎态度,他总是欲言又止,而他早起的一些文章反而更显直率。
格雷厄姆愿意分享方法心得,但他却是一股脑的抛洒,拜读者往往是应接不暇,东挑西拣,无所适从。
因此,后人写手便开始了重新诠释价值投资的工作。
这样的结果就是一大堆讲述价值投资的书籍直接将自己置身于“心灵鸡汤”的地位。
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在《聪明的投资者》中,格雷厄姆始终是忧心忡忡,随时穿插警告读者,让读者位于保守主义的区间,多学习技巧、方法,少定位,少做无谓的思辨。
但是随后的著作则是放弃了格雷厄姆的干货,转而对价值投资进行“概念”炒作。
结果和很多技术分析的书一样,读起来有种心灵鸡汤的感觉,写手们无时无刻不在兜售一种理念,他们不是教你投资,他们只是一个销售员,目的是在读者的心中塑造一种理念。
结果就成了霸王硬上弓。
和“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精神一样,只要你使用价值投资,你就能成为第二个巴菲特。
不管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书籍,明显的一个特点是,抛弃了格雷厄姆分析的手法,或者对其进行简化再简化,然后用大量成功典范,将价值投资塑造成为一种科学的投资方法。
甚至连我们的官方也会讲价值投资。
尤其是郭树清上台的时候,满满的都是价值投资。
这是格雷厄姆留下的后遗症。
与现代金融理论不同的是,格雷厄姆没有纠结于严谨的定义和数理化,很多时候格雷厄姆的话有些许自相矛盾的地方。
比如,格雷厄姆“希望读者能够建立度量或者量化的观念”,但他同时也认为任何使用深奥数学方法的人是在用理论去替代现实,必须警惕这种做法。
问题就在于,这个量化的度在哪里,格雷厄姆没有告诉我们。
《聪明的投资者》读后心得《聪明的投资者》是由美国投资界传奇人物本杰明•格雷厄姆所著的一本经典投资名著。
这本书被誉为价值投资的圣经,至今已经成为许多投资者的必读书目。
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了解到很多关于投资的原则和智慧。
以下是我读完《聪明的投资者》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格雷厄姆强调投资者应该成为一位“价值投资者”,而不是“投机者”。
价值投资者追求的是安全的、回报稳定的长期投资,而不是短期的赚快钱的投机。
他提出了重要的概念——“边际安全边际收益”,即投资者购买一支股票时,应当关注到它的价格,以及价格和价值之间的差异。
只有在价格明显低于价值时,才能获得良好的边际安全边际收益。
其次,本书中给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市场效率理论”。
格雷厄姆认为,市场并不总是有效的,投资者可以通过认真研究和分析,发现被市场低估的好股票,并以低价购买。
他提出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来评估一只股票的价值。
定性分析注重公司财务指标、管理层和行业前景等方面的分析,而定量分析则更加侧重于对公司财务数据进行详细的计算和预测。
同时,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应该有冷静的头脑和坚定的意志,不受市场情绪和噪音的影响。
他强调要分散投资风险,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并且提倡进行长期投资,而不是频繁交易。
这种理性的投资策略可以减少投资者的情绪波动和错误决策的概率,从而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
此外,格雷厄姆还通过书中的案例分析,解析了一些常见的投资错误和陷阱。
例如,他提到了“市场过度反应”现象,即市场对于一些负面新闻过度反应,导致股价暴跌。
这时候,价值投资者可以抓住机会买进,因为市场很可能已经过度惩罚了股票的价格。
另外,他还讨论了投资者的风险容忍度和投资目标对投资决策的影响。
他指出,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时间规划来确定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
通过阅读《聪明的投资者》,我深刻认识到投资不仅需要智慧和分析能力,还需要耐心和纪律。
只有坚持价值投资原则,才能在投资中获得长期稳定的回报。
聪明的投资者阅读笔记最近读了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这真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经典之作。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做了不少笔记,也有了很多深刻的感悟。
格雷厄姆在书中强调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
他指出,投资是基于详尽的分析、本金的安全和满意的回报等要素之上的操作,而投机则是在缺乏充分分析的情况下,期望通过价格的快速上涨来获取利润。
这让我明白了,在投资的道路上,我们不能盲目跟风,不能仅仅凭借着一时的冲动或者所谓的“内部消息”就贸然行动。
真正的投资需要我们冷静地分析,深入地研究,搞清楚所投资的对象的价值和潜在风险。
书中还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安全边际。
简单来说,就是股票的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所存在的差值。
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应该在购买股票时寻找具有较大安全边际的股票,这样即使市场出现波动或者公司的发展不如预期,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本金的安全。
这让我反思自己过去的投资行为,是不是过于关注股票的价格走势,而忽略了对其内在价值的评估。
关于如何评估股票的内在价值,格雷厄姆给出了一系列的方法和指标。
比如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关注营收、利润、资产负债等关键数据;研究公司所处的行业竞争格局,判断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评估管理层的能力和诚信度等等。
这让我意识到,投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和商业洞察力。
另外,格雷厄姆强调了分散投资的重要性。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通过投资多种不同的股票、债券等资产,可以降低单一资产对整个投资组合的影响。
这让我明白了在构建投资组合时,要考虑不同资产的相关性和风险特征,实现风险的分散和平衡。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投资者心态的重要性。
市场总是充满了波动和不确定性,面对股价的涨跌,我们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能被情绪所左右。
在市场繁荣时,不盲目乐观;在市场低迷时,也不盲目恐慌。
要相信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
同时,格雷厄姆还提醒投资者要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
[《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读后感]按照劳伦斯.科明汉姆的划分,世界上存在五种投资模式:第一种是价值投资,依靠对公司财务分析寻找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股票,《聪明的投资者》——本杰明.格雷厄姆读后感。
以格雷厄姆、巴菲特为代表。
第二种是增长投资,投资者寻找那些经营收益能够保证公司内在价值迅速增长的公司,以菲利普.费舍尔和彼得.林奇为代表。
第三种是指数投资,通过购买股票来复制市场指数,以约翰.伯格为主。
第四种是技术投资,采用各种图表来收集市场的行为,为此来显示投资者预期是上升还是下降,市场趋势如何,以威廉.奥尼尔为代表。
第五种是组合投资,试图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管控风险,这种策略始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伯顿.莫卡尔的《华尔街漫步》。
其中,科明汉姆将技术分析划入了投资模式的一种:技术投资派。
他认为技术投资人士并不关心价值,只关心价格。
但显然威廉.奥尼尔不仅仅关心价格,他很强调基本面的分析。
实际上技术分析分支出两个不同的流派,一个是基本不关心企业基本面问题,一个是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后者更派生出所谓的“动力交易”(有些叫动量投资模型)(momentum trading)。
科明汉姆认为价值投资是一种思维方式,其特征是习惯性的将股票价格与背后公司业务的价值联系起来。
价值投资与所谓增长投资之间根本不存在天然的差异,两者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价值投资在1929年之前已经得到很多投资者的实践了,但在此之前,世界股市的主流还是投机,投资者甚少对公司价值和股票价格之间的联系感兴趣。
价值投资真正的确立就是格雷厄姆主要著作:《聪明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顺便哀悼一下证券分析中文版序言作者王益同志)。
其中前者是投资策略描述,后者是具体技术实现。
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第一本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另外两个基石,一个是约翰.威廉姆斯的企业价值评估理论,一个是菲利普.费舍尔发现的成长股理念。
这本书,尽管已经看过很多遍,但仍然值得再次阅读一次。
我认为必读的经典,一定是这样的:经典作品;作者长期从事投资、投机(至少30年以上),并且善始善终,最终获得较大财富;具有独立的投资理念;或者在数据分析和事实描述方面有独到性和客观性。
(一)投资策略:格雷厄姆在开篇便提及两个投资谏言:1、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
2、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格雷厄姆在开篇提到人性问题,他认为尽管时代变迁使得证券类型等出现巨大变化,但人性基本是相同的,有些类似于livermore所说的华尔街没有新鲜事一样。
格雷厄姆另外精炼的总结了三个不变的基本原则:1、如果投机,最终你将(可能)失去钱。
2、当大多数人(包括专家)悲观时,买;而当他们相当乐观时,卖。
3、调查,然后投资。
这三点,不必多言。
格雷厄姆对美国战后强劲的牛市(指从1931-1932年股灾后而言)提出了警告,他说:“我们现在仍然经历着历史上最长最强的牛市,其注定将走以前牛市走的路,紧接着一个非常深且持久的熊市。
”,他认为强劲牛市背后一定有一个大熊市,而且如果熊市出现被延迟,其将更加不可避免。
当然,这也是为什么50年代初期巴菲特试图创立自己的基金时,格雷厄姆以及巴菲特的父亲,都极力反对他这么做。
在经历过大萧条的投资者看来,50年代的美国牛市并不安全,也可见,每一轮大萧条,必然以新生代投资者的更替而结束其影响力。
注意到格雷厄姆提到美联储1946年首次干预经济的问题,他认为,这是和30年代大萧条最大的不同点,他描述:“我不知道这样的干预是成功还是失败,但我的确知道,当必要时,干预仍将会进行。
其结果可能是一系列巨大的联邦赤字,接下来可能迅速产生通货膨胀....第二个大的可能性是有效地减缓了美元的购买力,如果这是真的...那么投资者持有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危险。
”看来,对于此的认识,和2008年的巴菲特说法是一致的。
在投资策略的最后,格雷厄姆总结了他的要点:“坚定的以安全边际原理为基础,能够产生可观的回报”格雷厄姆下面的话更加令人深思:“证券投资的变迁和灾难,虽然它们像地震一样是不可预测的,但留给我们的信念是:正确的投资原则一般产生正确的投资结果。
”投资和投机格雷厄姆多次描述投资和投机的区别,他认为投资就是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保证本金安全前提下,去争取满意的回报。
而投机则完全试图从市场价格波动中牟利。
实际上格雷厄姆并没有对所谓价值投资充满了神圣感,他很清醒的认为:“从崇高到荒谬只有一步之遥,而普通股投资和普通股投机也只有一步之遥。
”而他分析,投机主要是由于人的本性使然:“投资者潜意识和性格里,多半存在一种冲动,它常常在...欲望的驱使下,未意识的去投机,去迅速且刺激的暴富。
”格雷厄姆最后很通俗的描述了投机者的特征:1、意识不到自己的投机行为;2、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技巧时,严重投机;3、动用不能承受的更多资金。
普通股的长期收益率格雷厄姆认为过往80年的(在1964年之前),普通股长期收益率总是可观的,耐心长期持有的投资者总是能获得成功,当然,在极端的情况下,在1929年持有股票,则需要25年才能超过债券收益率。
他认为1941年-1964年美国股市长期复合收益率在15%以上的情况,是不可持续的,如果真的这样,那所有人都能通过股市获利。
这样的增长率意味着股票价格已经较高。
(巴菲特也是在1969年开始意识到整个市场难以寻找到合理估值的股票)。
格雷厄姆认为,通货膨胀在1941年-1964年之间导致美元实际购买力下降了2/3水平。
而通货膨胀导致持有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例如债券)实际亏损严重,而资金不得不涌入股市购买普通股避险。
波段操作?格雷厄姆认为,投资者是应该做波段操作,又或者是不理会行情如何持有合理的证券,并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取决于个人的性格、背景等。
但他也提到,专业人士或者是富有的人士更能从一年一年的价格波动中清理他们的思路,当资金允许时,小心翼翼的购买,并注重几年的回报。
格雷厄姆的论断使得现在所谓的“波段操作=投机”的论断显得那么的粗暴和武断。
实际上,不同的投资策略对不同的投资者效果是不同的。
逆向投资?格雷厄姆认为,对一个公司长期的预测,最多是“付学费的猜测”,有一个障碍就是如果一个公司前途明显比较好,那几乎肯定已经在当前的股票价格中得到反映——经常过分贴现。
但如果大多数人不赞成你的判断,你仍应遵循自己的独立判断:如果你是正确的,你就有机会获得丰厚的收益。
表面上看,格雷厄姆赞同不同于大众观念的逆向投资,但他同时指出,投资者不应该将这样的成功当成是常态,他认为:“这种预见力不应作为理性投资的特点。
”。
他进一步强调,投资者应更多的倾向于风险的考虑,而不是未来的预期。
另外,他进一步扩展了自己的范畴:投资者可以适当参与那些前景较好的公司(也意味着价格更高),这应该是在1934年的《证券分析》基础上的理念延伸,在以前的格雷厄姆,是不可想象的。
这也提醒一点,所谓的逆向投资者不应该将违背大众的观念作为自己正确的理由。
也就是说,正确是因为正确的逻辑推理和客观事实,而不是有人赞同或者反对你。
另一类投资人格雷厄姆认为,当投资者作为整体成为企业的所有人,那么他们将不再是从证券买卖中获利,而是通过企业赚钱,那么他们的主要精力将变为确保公司得到诚实和良好的管理。
格雷厄姆显然脱离了经典的股票投资理论,而是提出,投资者如果能够做到参与企业管理,那么这样的行为将更加高明。
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巴菲特应该叫做资本家,而绝不仅仅是“投资家”。
证券公司等交易商格雷厄姆指出,如果投资者都是理性的,只是从股息或者企业长期盈利角度出发,那么交易商最终将很难获得盈利。
当熊市进入低谷时,市场将仅存真正的投资者,投机者最终将消磨殆尽,而此时也意味着交易的冷清,券商将无利可图。
因此,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换手的极度低迷和券商的艰难日子是熊市见底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这点看,目前仍处于熊市中期。
道氏理论和技术分析格雷厄姆认为,道氏的理论揭示了一些牛市和熊市的周期判断特征,他认为在以前的“古典”理念中,一个“精明投资者”,就是在牛市买进,在熊市卖出的人。
但随着道氏理论的普及,如果当所有人都遵从同样的买入、卖出指令的话,市场结果即使灾难性的。
格认为,推广到技术分析方法,只要是普及推广的,都会失去相应的效应。
这就是以前思考的一个命题:技术分析方法本身存在见光死和自我毁灭的特征。
如何把握牛市和熊市?格雷厄姆认为,历史数据表明,不同时期股市的表现是不同的,在1946年以前,美国股指波动明显更大,但1946年以后,熊市最底部往往比上一轮牛市最高位置更高很多倍。
例如1964年熊市最底部也比1946年最顶峰高2.5倍。
因此,试图把握牛市和熊市之间不断转换的做法,越来越受到挑战。
就我国而言,近20年不到的股市,必然导致较大的波动性,但随着投资者的成熟,这样的波动会降低一些。
而2007年开始的大熊市可以说是完美风暴,但几乎可以预计,这样的特殊例外,以后很长时间内都不会再存在了。
因此,2007年顺利逃顶的精明投资者,应该在以后不会这么好运了。
这一点必须值得注意。
(二)1、股息收益率与债券收益率比较确定市场高估或低估格雷厄姆给出一个比较普通股价格是否合理的标准:市场整体股息率与高级公司债券收益率进行比较。
按照他的统计,1941年和1950年,美股牛市启动前,股息平均回报率比高等级债券收益率高出2倍左右。
例如美国1949年牛市前夕,标准普尔指数股息率达到7.18%,而当时aaa级公司债券收益率只有2.66%,这对中国股市而言,真是个难以置信的数据。
中信证券在2008年9月底统计a股股息率达到2.1%,而我们的aaa级企业债5年期的多在4.5%,2年期的在2.2-2.6%之间。
因此,在10月大跌后,a股的确有一些吸引力,但并不是很大,因为09年业绩可能会继续下滑,企业现金分红可能难以保证。
2、不确定性半个世纪前,格雷厄姆就提醒投资者,投资的策略应注重不确定性,而非确定性。
在一个转变和多变的时代,投资者的投资目标一定要准备应付各种情况。
他决不能断了自己的后路,也不能把一切冒险都基于对股市未来进程的乐观或悲观态度上。
这提醒自己,对任何企业的分析都存在片面和主观性,不能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某个企业身上。
对股市的未来预测,不能持有绝对的信心,要有多种准备方案。
3、通货膨胀和牛市成因格雷厄姆强调,并不是通货膨胀本身使它成为股市强有力的影响因素,而是受其影响的投资者的心理倾向使其成为牛市发生的内在因素。
按照这个思路,牛市通常伴随这通货膨胀,也即对应一轮加息周期。
这和中国股市的历史,也是比较吻合的。
而格雷厄姆指出,伴随通货紧缩的,常常就是股市崩溃。
如果他和巴菲特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显然中国此次巨额的财政赤字必然削弱人民币的购买能力,并且在未来某个时刻导致比较大的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