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少版八年级下册美术:第2课 轻描重彩总相宜
- 格式:pptx
- 大小:4.85 MB
- 文档页数:22
第一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教学时间:第2课时/共2课时
一、导入
展示摄影《夏荷》与宋人花鸟画《出水芙蓉图》,比较
异同。
导入课题“轻描重彩总相宜”-工笔荷花。
二、. 探讨交流
师生一起赏析宋代画家吴炳的工笔画《出水芙蓉图》。
1.仔细品味《出水芙蓉图》,你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在团形的画面中,画家截取一花一叶,并巧妙地组合,构图简洁而富有张力,自然生态下的荷花形象被画家赋予了一种超自然的美。
看见:荷花、莲蓬、花蕊、荷叶、花茎。
发现:作品的布局稳定、空灵,用笔精妙,用色沉着,精湛细密。
荷花精微的晕染勾勒,夸张的莲蓬、花蕊的造型,借助立粉表现技法,舞动的荷叶,使小小的画面传达出一种空灵清虚的境界,揭示出自然界生生不息之情境。
一花一叶,凝聚了画家对生命的关注,融入了画家的生命整体。
2.感受:画家在荷花中捕捉着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境界,蕴含着宁静、平淡、和谐的诗意和超出具体细节刻画之上的一种“禅境”。
三、教师演示讲解
1.教师复习提问:工笔重彩花的绘画步骤(勾线、渲染、罩色、刻画)
2..教师演示《出水芙蓉图》步骤,将步骤图一一展示。
绘画步骤:考点:
《出水芙蓉图》①作者:吴炳②时代:宋代③画种:国画
考点:
工笔重彩画。
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教学设计熟绢熟宣勾线笔染色白云笔水盂墨汁国画颜色二、新课导入摄影《夏荷》与宋人花鸟《出水芙蓉图》哪幅作品印象更深刻?导入课题“轻描重彩总相宜”。
三、新授课程1. 探讨交流仔细品味《出水芙蓉图》,你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活中来,从实践中来的问题”,是从观察生活中解决如何表现生活的问题,也是学习花鸟画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国画是有写生传统的,古人所谓“应物象形”就是面对实物的写生方法。
历来有成就的花鸟画家都十分重视写生,一个画家没有生活,没有体验,不了解花卉的风、晴、雨、露,禽鸟的飞、鸣、宿、食就很难表现出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自然界。
通过荷塘写生,初步尝试用白描的方法完成一幅荷花白描小品,也为工笔荷花创作做铺垫。
欣赏与探究:欣赏课本和课外的花鸟画名作。
如宋代的名作《鸡雏待饲图》《双喜图》《出水芙蓉》等,初步感受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和意境美,画家通过作品的意境抒发主观感受,表现一种潜在精神,或托物言志,或托物喻情。
如画荷花,表达作者“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画竹子,体现高风亮节;画梅花,表现清风傲骨;画菊花,以示淡泊言志;画藤花蜜蜂,会感到春意无限;在团形的画面中,画家截取一花一叶,并巧妙地组合,构图简洁而富有张力,自然生态下的荷花形象被画家赋予了一种超自然的美。
看见:荷花、莲蓬、花蕊、荷叶、花茎。
发现:作品的布局稳定、空灵,用笔精妙,用色沉着,精湛细密。
荷花精微的晕染勾勒,夸张的莲蓬、花蕊的造型,借助立粉表现技法,舞动的荷叶,使小小的画面传达出一种空灵清虚的境界,揭示出自然界生生不息之情境。
一花一叶,凝聚了画家对生命的关注,融入了画家的生命整体。
感受:画家在荷花中捕捉着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境界,蕴含着宁静、平淡、和谐的诗意和超出具体细节刻画之上的一种“禅境”。
2. 分析讨论分组分析《鸡雏待饲图》《碧桃图》,从画面细节处谈一谈各自的感受。
《鸡雏待饲图》画面只画了两只小鸡,画家对鸡雏动态捕捉、神形的毕现,让我们想起儿时饲养的鸡雏,如闻啾啾的鸡叫,儿时的幸福温湿眼眶,整个画面在工整细腻中充满了浓浓的诗意。
第2课轻描重彩总相宜一、教学目标1、认识目标:了解工笔花鸟的概念、分类以及发展历史。
2、能力目标:体验工笔花鸟画创作过程,感受工笔花鸟的艺术魅力。
3、情感目标:感受工笔花鸟的情趣,热爱工笔花鸟艺术。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工笔花鸟的绘画步骤及艺术特征。
2、教学难点:欣赏工笔花鸟画的绘画步骤。
三、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团扇、熟宣、勾线笔、羊毫笔、中国画颜料、水盂。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摄影《荷花》与宋代吴炳的《出水芙蓉图》哪幅作品印象更深刻?导入课题“轻描重彩总相宜”。
(二)讲授新知1.探讨交流:仔细品味《出水芙蓉图》,你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在团形的画面中,画家截取一花一叶,并巧妙地组合,构图简洁而富有张力,自然生态下的荷花形象被画家赋予了一种超自然的美。
看见:荷花、莲蓬、花蕊、荷叶、花茎。
发现:作品的布局稳定、空灵,用笔精妙,用色沉着,精湛细密。
荷花精微的晕染勾勒,夸张的莲蓬、花蕊的造型,借助立粉表现技法,舞动的荷叶,使小小的画面传达出一种空灵清虚的境界,揭示出自然界生生不息之情境。
一花一叶,凝聚了画家对生命的关注,融入了画家的生命体。
感受:画家在荷花中捕捉着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境界,蕴含着宁静、平淡、和谐的诗意和超出具体细节刻画之上的一种“禅境”。
2.思考讨论(1)思考《鸡雏待饲图》,作品在取材上、取景上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画面有哪些地方吸引了你?《鸡雏待饲图》画面只画了两只小鸡,画家对鸡雏动态捕捉、神形的毕现,让我们想起儿时饲养的鸡雏,如闻啾啾的鸡叫,儿时的幸福温湿眼眶,整个画面在工整细腻中充满了浓浓的春意。
(2)思考《碧桃图》这幅作品给你的感受是什么?《碧桃图》这幅作品透露出画家观察的睿智,画面洋溢着春天的生活气息,花朵的用心刻画,与画家观察体验生活并反复笔墨修炼紧密相联。
3.欣赏感悟《百花图卷》(纵31.5 厘米、横1679.5厘米)。
观察:画卷在用笔、用墨和表现技法上的特征。
《轻描重彩总相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1. 了解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感受中国画的韵味;2. 学习并掌握简单的中国画技法,能够独立完成一幅简单的作品;3.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作业内容1. 作业主题:轻描重彩总相宜——山水画学生需选择一幅山水画作为主题,通过观察、临摹、尝试等方法,学习并掌握简单的勾勒、涂色等中国画技法。
作业时间为2小时。
2. 作业要求:(1) 绘画工具:学生需自带毛笔、墨汁、宣纸等基本绘画工具;(2) 作品尺寸:A4纸大小;(3) 绘画过程:需独立完成,注意绘画技巧和细节的处理;(4) 提交方式:将作品拍照后上传至班级微信群。
三、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1) 作品主题明确,符合轻描重彩总相宜的主题;(2) 绘画技巧熟练,能够较好地运用勾勒、涂色等技法;(3) 作品整体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得当;(4) 作品具有创意和个性,能够体现学生的独立思考。
2. 评价方式: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
四、作业反馈1. 学生自评:学生在提交作业后,需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总结自己在绘画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2. 小组互评:班级内学生可自愿组成小组,对其他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反馈:教师将对大家的作品进行点评,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
同时,教师也将对学生在作业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反馈,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努力。
4. 课后拓展:学生可根据教师的反馈和自己的兴趣,选择继续深入学习中国画或其他相关内容,进一步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有机会亲自体验中国画的魅力,学习并掌握简单的中国画技法,同时也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共同享受这个美好的学习过程。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1. 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2. 培养学生对绘画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第二课《轻描重彩总相宜》教学设计熟绢熟宣勾线笔染色白云笔水盂墨汁国画颜色二、新课导入摄影《夏荷》与宋人花鸟《出水芙蓉图》哪幅作品印象更深刻?导入课题“轻描重彩总相宜”。
三、新授课程1. 探讨交流仔细品味《出水芙蓉图》,你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来的问题”,是从观察生活中解决如何表现生活的问题,也是学习花鸟画的重要方法之一。
中国画是有写生传统的,古人所谓“应物象形”就是面对实物的写生方法。
历来有成就的花鸟画家都十分重视写生,一个画家没有生活,没有体验,不了解花卉的风、晴、雨、露,禽鸟的飞、鸣、宿、食就很难表现出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自然界。
通过荷塘写生,初步尝试用白描的方法完成一幅荷花白描小品,也为工笔荷花创作做铺垫。
欣赏与探究:欣赏课本和课外的花鸟画名作。
如宋代的名作《鸡雏待饲图》《双喜图》《出水芙蓉》等,初步感受中国花鸟画的立意和意境美,画家通过作品的意境抒发主观感受,表现一种潜在精神,或托物言志,或托物喻情。
如画荷花,表达作者“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画竹子,体现高风亮节;画梅花,表现清风傲骨;画菊花,以示淡泊言志;画藤花蜜蜂,会感到春意无限;画油菜花燕子想到在团形的画面中,画家截取一花一叶,并巧妙地组合,构图简洁而富有张力,自然生态下的荷花形象被画家赋予了一种超自然的美。
看见:荷花、莲蓬、花蕊、荷叶、花茎。
发现:作品的布局稳定、空灵,用笔精妙,用色沉着,精湛细密。
荷花精微的晕染勾勒,夸张的莲蓬、花蕊的造型,借助立粉表现技法,舞动的荷叶,使小小的画面传达出一种空灵清虚的境界,揭示出自然界生生不息之情境。
一花一叶,凝聚了画家对生命的关注,融入了画家的生命整体。
感受:画家在荷花中捕捉着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一种境界,蕴含着宁静、平淡、和谐的诗意和超出具体细节刻画之上的一种“禅境”。
2. 分析讨论分组分析《鸡雏待饲图》《碧桃图》,从画面细节处谈一谈各自的感受。
《鸡雏待饲图》画面只画了两只小鸡,画家对鸡雏动态捕捉、神形的毕现,让我们想起儿时饲养的鸡雏,如闻啾啾的鸡叫,儿时的幸福温湿眼眶,整个画面在工整细腻中充满了浓浓的诗意。
《轻描重彩总相宜》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
在八年级美术教材中,以较大的篇幅、较多的内容涉及了中国花鸟画的教学,中国花鸟画历史悠久,历代名家辈出,技法日臻完美。
本教材有宋画名作《鸡雏待饲图》《碧桃图》《出水芙蓉》。
近代画家陈之佛的《白鹰》、齐白石的《莲蓬蜻蜓图》等一系列内容,将工笔花鸟的艺术做了较完整的呈现。
通过宋画赏析,使学生看到流传千余年的宋代花鸟画的生命力,看到古人无意天成的艺术天赋,更看到宋人不仅将花鸟形象达到精微传神,还将自然属性与道德品格相联系,创作出大量不同风格的作品,宋代是工笔花鸟画最为繁荣的时期。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凝聚着浓郁的文精神,作为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洋溢着特有的审美,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
工笔花鸟画有其独特的艺术绘制程式,讲究用笔用墨,笔墨不仅是视觉形式,更是气韵、精神的载体。
教材选材灵活,宋人花鸟,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视角。
引导学生感受宋人花鸟画“以技进乎道”的高妙,感受画面空灵、至美的视觉遐想。
看: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中属于工整细致的类型,它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常常先勾线后渲染,设色精微细腻,富有装饰美。
工笔画的绘画工具有:墨、砚、染色用的羊毫笔、勾线用的狼毫笔、水盂、颜料、调色盘等。
学:工笔画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
工笔花鸟画要求表现对象的生命与特质,并借助联想与想象构筑充满感情的诗意画面。
宋人花鸟画中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常常被人们寄寓丰富而深邃的精神涵义,因此,工笔画是“笔工而意写”。
一幅工笔花卉的绘画过程清晰易辨:勾线、渲染、罩色、刻画。
实践:通过赏析、理解,观察花鸟画在造型、敷色、布局等方面体现的装饰美,尝试用兼工带写的方法完成一幅花卉草虫小品,体会花鸟画的诗情画意。
创新:选用不同的材料,熟宣、绢等,创作或临摹一幅工笔花鸟画,美化居室。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在思维上出现了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加强,学生能够运用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去分析和表现美术作品,同时在美术活动中敢于尝试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及表现自己的见解。
(苏少版)海安县城东镇西场初级中学美术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第2课第2课轻描重彩总相宜教材分析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作为中国传统的花鸟画,洋溢着特有的审美,可以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
工笔花鸟画有其独特的艺术绘制程式,讲究用笔用墨,笔墨不仅是视觉形式,更是气韵、精神的载体。
教材选材灵活,宋人花鸟,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视角。
引导学生感受宋人花鸟画“以技进乎道”的高妙,感受画面空灵、至美的视觉遐想。
1. 教学路径看:工笔花鸟画在中国画中属于工整细致的类型,它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常常先勾线后渲染,设色精微细腻,富有装饰美。
工笔画的绘画工具有:墨、砚、染色用的羊毫笔、勾线用的狼毫笔、水盂、颜料、调色盘等。
学:工笔画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
工笔花鸟画要求表现对象的生命与特质,并借助联想与想象构筑充满感情的诗意画面。
宋人花鸟画中一草一木、一花一叶,常常被人们寄寓丰富而深邃的精神涵义,因此,工笔画是“笔工而意写”。
一幅工笔花卉的绘画过程清晰易辨:勾线、渲染、罩色、刻画。
实践:通过赏析、理解,观察花鸟画在造型、敷色、布局等方面体现的装饰美,尝试用兼工带写的方法完成一幅花卉草虫小品,体会花鸟画的诗情画意。
创新:选用不同的材料,熟宣、绢等,创作或临摹一幅工笔花鸟画,美化居室。
2. 课时建议本课设计为2 课时,第一课时为工笔花P8~9鸟画的发展史及分类赏析,教师演示工笔花鸟画步骤。
第二课时为临摹、创作及评价。
临摹是学习、借鉴和继承优秀传统绘画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临摹练习中鼓励学生体验宋人在造型、设色、布局方面的装饰美,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提高审美品位。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宋人花鸟画的表现语言、构图形式、造型特征、色彩运用及画面情趣的表达。
技能目标:临摹一幅宋代花鸟画小品,体验工笔花鸟画的表现技法,感受画面的书卷气息。
情感目标:感受宋代花鸟画崇尚诗意的情趣,品味画面“笔工而意写”的意境、气韵。
《轻描重彩总相宜》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基本绘画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铅笔、毛笔等。
2. 了解轻描与重彩的绘画技巧,学会运用不同的线条和色彩表现画面。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兴趣,提升美术素养。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的作业内容主要围绕“轻描重彩”的绘画技巧展开。
1. 基础练习:学生需使用铅笔或毛笔进行线条练习,掌握不同压力下线条的粗细变化,以及线条的流畅性。
同时,尝试使用不同的笔触和用笔方式,感受不同绘画工具带来的效果。
2. 色彩搭配:学习色彩的基本原理,如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等。
学生需挑选一种主题(如自然风光、静物等),并为其设计合理的色彩搭配,理解色彩在画面中的作用。
3. 轻描重彩实践:学生根据所选主题,先进行轻描,即用淡雅的色彩和线条勾勒出大致轮廓和结构。
随后进行重彩绘制,运用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笔触来表现画面,使画面更加生动和立体。
4. 创作作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技巧,创作一幅以“轻描重彩”为特点的作品。
作品应主题明确,色彩搭配合理,线条流畅,能够体现出轻描重彩的艺术效果。
三、作业要求1. 按时完成作业,不得拖延。
2. 线条练习要求细致入微,注重细节表现。
3. 色彩搭配要合理,能表现出主题特点。
4. 轻描重彩实践环节中,要求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
5. 创作作品应符合美术课程标准要求,体现出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从线条的流畅性、色彩的搭配、画面的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 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五、作业反馈1. 教师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2. 对学生的个性问题给予关注和帮助,提供具体的改进建议。
3. 鼓励学生将作业中的经验和技巧应用到后续的美术学习和创作中。
4. 及时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对作业设计进行优化和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轻描重彩总相宜——“工笔花鸟画”设色【教材分析】《轻描重彩总相宜》是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八年级下册第2课。
中国传统绘画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其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别具一格的审美趣味多年来一直备受世人的瞩目。
本课的教学内容为中国传统工笔画,工笔画具有独特的艺术绘制程式,讲究用笔、用墨、用色,其中线条的绘制与色彩的使用是工笔传统魅力的精髓所在。
教材编写者设计本课,就是希望中学生通过学习这些传统艺术,培养艺术修养,提高审美品位和审美能力;感知传统绘画艺术魅力之时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材编写者将其归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考虑到学生对于传统工笔画的知识知之甚少,笔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教学经验,从工笔的作画步骤入手,把课程分为三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为工笔画的发展史及分类赏析,带领学生在欣赏与评述中认识中国工笔画。
在学生对工笔画有了一定了解之后,二、三课时再将学习重点转到工笔画的技法上。
第二课时为工笔画勾线技法的学习与练习,线条是工笔画的骨架与基础,有了这一基础之后,在进入到第三课时学习工笔的渲染技法,进行完整工笔画的创作。
本案例是第三课时《轻描重彩总相宜——“工笔花鸟画”设色》。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二年级学生。
初二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造型能力,但大多都会喜欢一些流行文化,对于中国画还是处在比较陌生的阶段。
因此,笔者通过反复的思考,以工笔画的欣赏课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认识工笔画,逐步转入到实践课程,以教师的示范讲解和学生的尝试互动,他们激发对于学习创作工笔画的兴趣。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国画颜料,学习工笔画着色的渲染语言、造型特征及画面情趣的表达。
2、技能目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习渲染的技法,临摹一幅工笔花鸟画作品,体验渲染的表现技法。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工笔的设色,感受工笔花鸟画的传统艺术魅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工笔花鸟画设色的渲染步骤、技法及其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