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必修二《六国论》完美版
- 格式:ppt
- 大小:2.02 MB
- 文档页数:17
苏辙<<六国论>>原文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死亡。
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昔者范睢jū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而范雎以为忧。
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 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偏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yì)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译文: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
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情势啊!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
六国论本课话题——合作共赢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点评:苏洵在《六国论》中谈到六个大国竟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直到灭亡。
其实,有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六国虽然强大,但并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钩心斗角,这就不是六比一的对垒,而是一比一,甚至零点几比一的对垒了。
这种貌似强大而其实一盘散沙的现象,我们平常不是也看得多了吗?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合作的力气加州红杉成群结队,长成一片森林。
在地底下,它们的根彼此紧密相连,形成一片根网,有的可达上千顷。
除非狂风暴雨大到足以掀起整块地皮,否则没有一棵红杉会倒下。
加州红杉的根可发挥全部个体的最大能量,让我们看到团结合作的力气。
一只蚂蚁的防备没有多大价值,但成千上万的蚂蚁并没有受到鸟类或食蚁兽的太大摧残,而且为很多虫、兽所畏惧;蜜蜂由于实行了集体生活、共同工作,它们的个体力气、平安系数都增加了若干倍。
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刘基2.全都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制服。
——《伊索寓言》3.蚊子假如一齐冲锋,大象也会被制服。
——萨迪4.要像蜂房里的蜜蜂和土窝里的黄蜂那样,聪慧人应当团结在一起。
——高尔基5.弟兄不和邻里欺,将相不和邻国欺。
——谚语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革灭殆.尽( ) 燕.、赵之君( )弊在赂.秦( ) 六国互丧.( )思厥.先祖父( ) 草芥.( )洎.牧以谗诛( ) 胜败之数.( )【答案】dài yān lùsànɡjuéjièjìshù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暴秦之欲无厌( )(2)当与秦相较( )【答案】(1)“厌”同“餍”,满足(2)“当”同“倘”,假如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兵⎩⎪⎨⎪⎧非兵.不利,战不善斯用兵.之效也而秦兵.又至矣(2)故⎩⎪⎨⎪⎧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不战而强弱胜败已判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两狼之并驱如故.广故.数言欲亡(3)视⎩⎪⎨⎪⎧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4)殆⎩⎪⎨⎪⎧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知彼知己,百战不殆.(5)得⎩⎪⎨⎪⎧此言得.之诚不得.已较秦之所得.(6)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7)或⎩⎪⎨⎪⎧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8)为⎩⎪⎨⎪⎧邯郸为.郡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9)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10)以⎩⎪⎨⎪⎧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以.趋于亡(11)于⎩⎪⎨⎪⎧赵尝五战于.秦齐人勿附于.秦 其势弱于.秦【答案】 (1)名词,兵器/名词,战斗,战事/名词,军队(2)形容词,旧的/连词,所以/原因,与“是”连用,因此,所以/名词,从前/副词,有意 (3)动词,看待,对待/动词,看 (4)副词,近于/形容词,危急 (5)形容词,适宜、得当/动词,能够/动词,得到、获得 (6)副词,才/副词,起初,开头 (7)代词,有人/副词,或许 (8)动词,成为/介词,与“所”一起表被动/动词,治理 (9)动词,结交,亲附/介词,同、和/连词,和 (10)介词,由于/介词,用、凭/连词,相当于“而”,连词,把、拿、用/连词,表结果,以致 (11)介词,同、和/介词,引出对象,不译/介词,比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 )_______________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_______________ (3)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_______________ (4)日.削月.割 ( )_______________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 )_______________(6)并力西.向 ( )_______________ (7)盖失强援. ( )_______________ (8)李牧连却.之 ( )_______________ (9)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_______________ (10)不能独完. ( )_______________ (11)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 )_______________【答案】 (1)名词作动词,坚守节义 (2)名词作动词,礼遇,以礼相待 (3)名词作动词,自取下策 (4)名词作状语,一每天地;一月月地 (5)名词作状语,按道理 (6)名词作状语,向西 (7)动词作名词,救济 (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 (9)形容词作名词,小的;大的 (10)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11)副词作动词,坚持到底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日(1)其实..亦百倍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承上文,表示所说的是实际状况,多含转折意。
《六国论》教案及练习(苏教版必修二)导读:《六国论》教案【课前导学】本文是一篇史学论文——史论,主要论述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七雄”中除秦以外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从而得出必须团结抗敌的历史教训,借题发挥,以古讽今,以批评北宋朝廷屈辱求和的外交路线。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积弱的王朝,经常受到契丹、西夏的威胁与侵略,朝廷不敢坚决抵抗,采取妥协的办法,以财赂敌,求得苟安。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朝廷答应每年给契丹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契丹要求割地,结果每年又增加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庆历三年(1043年),宋朝同意每年赠给西夏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叶三万斤。
这种做法增加了敌方的财富,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和平”并未换来,终不免于灭亡。
这同六国的“赂秦”而亡,本质上是一样的。
苏洵主张坚决抗敌,反对妥协投降,因而写下这篇《六国论》。
1、正音:①六国互丧(),率()赂秦耶②暴()霜露暴()秦之欲无厌③洎()牧以镵()诛④胜负之数()数()吕师孟叔侄⑤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从()散约败2、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以辨析形似字:①与()而不助五国也②()粮而景从③悉使()兵负草填之④革灭()尽之标⑤()然自得()笑大方(《风景谈》)3、有些文言词(或短语)与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不同,翻译时要注意其区别。
看课文注释,做课文后“思考和练习”四和以下的补充练习(提示:其现代汉语常用的意义可查《现代汉语词典》):①六国互丧②思厥先祖父③始速祸焉④至于颠覆4、文言句中若有一些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常需要补出。
•试补出下面文言句中的省略成分(补在括号中),然后翻译。
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②()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③至丹以荆卿()为()计5、翻译全文【课堂讲学】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用意,领会作者关心国家命运,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抗击强暴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