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文学常识 共29页

  • 格式:ppt
  • 大小:242.00 KB
  • 文档页数:2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散文创作的典范。
《左传》的进步性 1、民本思想:重民、以民为本。
在君民关系上,作者以为,君主有德方能为天 所佑;得民或失民,是立国或灭国的重要原因。
例:“臣闻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 其亡也,以民为土芥,是其祸也。” (《左 传·哀公元年》陈大夫对其国君所言)
2、神民关系:人的地位提高了。 例:虢GUO君祭神,虢国太史“国将兴,听于
2、善于写人物 晋文公、郑之产、齐晏婴、郑伯、共叔段、武姜 表现人物性格的变化、丰富性、复杂性。 晋文公:贵公子—政治家,四处流亡—一代霸主,性
格有一个曲折的成熟过程。
3、善于写战争 记录了几百次战争,五大战役:城濮之战、崤之战、
泌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小战役也各具特色。
4、 善于写辞令。 风格各异:犀利、不卑不亢、刚柔相济,适合人物性
《左传》 作者:左丘明。
1、记录时间: 自鲁隐公元年722BC—453BC,比《春秋》晚
28年。
2、字数: 《左传》近20万,超过《春秋》10倍。
晋·杜预把它分年附在《春秋》后边,称为《春 秋左氏传》。
3、《左转》内容、笔法
以《春秋》记事为纲,增加了大量的历史事实 和传说,把《春秋》中简短的记事发展成为完整 的叙事散文。
的记录。由于社会风气的变化,春秋时期 从容辞令的行人,演变而为剧谈雄辩的说 士。不少文章,观察敏锐,,见解深刻, 方式巧妙,语言机敏,一直被认为是古典 散文中的典范。
1、灵活机智的进言方式:
(1)善于揣摩对方心理,投其所好,避其所忌, 由近及远,因小见大。
例如“触龙说赵太后”(《赵策一》) “邹忌 讽齐王纳谏”(《齐策一》)
《战国策》的思想倾向
(一)“贵士”的倾向:重视平民知识分子,反映了当 时“士的崛起”。
(二)《战国策》反映了纵横家重功利重实用的价值观、 人生观。
公开宣扬追求“势位富贵”,争名逐利: 如:苏秦得意还乡之时的一番感慨:“嗟乎!贫穷则父
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盍可 忽乎哉!” (《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张仪也亮出了“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 室,天下之市朝也”的观点。 《秦策一·司马错与张仪 争论于秦惠王前》 (三)崇智尚贤的政治观。 崇尚计谋策略,尊奉机巧权变。(以智服人) “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 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苏秦之策。” (《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三年》
3、 揭露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和残暴荒淫的本性。 例:《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隐公元年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4、 表彰了对国家有贡献的历史人物: 齐桓公、晋文公、管仲、郑子产、烛之武(退
秦师)、鲁仲连(义不帝秦)、铉wk.baidu.com(犒师)、 知罃… …
从文学的角度看: 1、 故事性强 ,颇具戏剧性情节;
(2)善用譬喻、寓言来形象地说理,消除对方 心理上的抵触感。
战国策士为达到游说目的,还善以生动形象的语 言表述抽象道理,其手法就是巧于比喻和善用寓 言。例如《庄辛说楚襄王》、《靖郭君将城薛》 (《齐策一》)。
2、大量使用对偶、排比、夸张等技巧加强修 辞效果。
“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辩:雄辩; 丽:夸饰;横肆:铺张扬厉,气势纵横。
何谓“纵横”
所谓“横”,乃“连横”之简称,即以秦国 为中心,分别联合山东任何一国,东西连成 一条横线,攻击其他各国。所谓“从”,乃 “合纵”之简称,即山东六国从燕到楚,南 北合成一条直线,联合抗秦,在强秦虎视眈 眈之下,图谋自存。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一)精彩绝伦的游说之辞 《战国策》的文章,许多是当时游说之辞
忠实地记载了春秋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 各方面活动,记述了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的争霸 及大夫的兼并,表现了新旧政治势力的消长。
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趋势,反映了当时的进步思 潮。
4、特色: 《左传》是站在儒家的立场上,对历史事件和
历史人物作出道德、伦理评价,为后人提供历史 借鉴。
5、评价: 文质并盛,把历史散文推上一个高峰,成为后
(二)《国语》有时在记叙某一国事件时,会集中 一定篇幅写某个人的言行,显示向纪传体过渡的趋 势。
(三)《国语》各篇文章水平参差不齐,文体风格 不一。
(四)《国语》的语言平实自然,明白流畅,既与 《尚书》的诘屈聱牙大不相同,也有别于《春秋》 的凝练含蓄。
《战国策》
《战国策》同《国语》一样,也是一部 有关记言的史料汇编,主要记录战国时 期策士游说各国诸侯时陈谋献策或互相 辩论的言辞。
《春秋》与《左传》
春秋时期: 因孔子修订《春秋》而得名,一般指: 770BC.—477BC.这一时期 (周平王元年东周立国—周敬王四十三年)
《春秋》: 鲁国编年体历史,相传由孔子据鲁国史官所编
《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
记载时间: 自722BC.(鲁隐公元年)—481BC.鲁哀公十
四年共242年间的史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 书,为后代编年史的滥觞。
格特征。可见出当时的外交辞令已经很讲究。
《国语》的体例
《国语》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也是继 《春秋》之后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
《国语》的思想倾向
《国语》的思想基本上体现的仍是儒家思想, “重民”、“尚礼”、“崇德”是其主要表 现。
《国语》的文学特色
(一)《国语》以记言为主,穿插着一系列的故事, 有时候也能写出生动的情节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亦 有虚饰现象。
《春秋》原文18000多字,语言极为精练。现 存16000多字。
●《春秋》三传: 《左传》鲁·左丘明 《公羊传》齐·公羊高 《谷梁传》鲁·谷梁赤
三传异同: 《公羊传》《谷梁传》用今文(隶书)撰写,
解释《春秋》之微言大义;《左传》用古文(篆 书)撰写,增补不明史实。
对孔子所修《春秋》的不同解读,在汉代形成 历史上有名的“今古文之争”。
春秋时期从容不迫的行人辞令,到此时已演 化为议论纵横的游说之辞。最值得注意的是 铺陈、排比和夸饰的熟练运用。
3、《战国策》游说之辞,还有一大特色—— 明畅通俗。
《史记》
《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