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木兰诗》知识点归纳,推荐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57.51 KB
- 文档页数:4
初一语文下册:《木兰诗》知识点
5.赏赐百千强
古义:有余;
今义:力量大。
(三)一词多义
1.帖:
昨夜见军帖(文告)
对镜帖花黄(同“贴”,贴上)
2.市:
愿为市鞍马(买)
东市买骏马(集市)
3.愿:
愿为市鞍马(愿意)
愿驰千里足(希望)
(四)词类活用
1.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记录)
2.愿为市鞍马(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五)文言句式
1.省略句
愿为市鞍马
点拨:“为”后省略“之”,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2.倒装句
问女何所思
点拨:宾语前置句,应为“问女所思何”。
(六)成语积累
1.磨刀霍霍:本形容磨刀声响亮。
后常用来形容准备动手杀人或发动战争。
例句:该国当局已经磨刀霍霍,很多居民担心他们可能采取报复行动。
2.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例句:这一切似乎相当合理,又饱含希望,然而,今年的变化却更加扑朔迷离。
(七)名句积累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七下语文第一至三单元文言文期末复习班级_ 姓名座号_《孙权劝学》内容理解1、本文分为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三个部分。
2、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没有才学又不爱读书的吕蒙。
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新的眼光看待。
3、《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 (以上均填原句)。
4、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的学问大有长进;文末的“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课文原句)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孙权动学》问答题归纳(常与《伤仲永》对比阅读)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答:孙权认为学习对执掌军权的吕蒙来说尤为重要。
孙权劝说吕蒙,首先向吕蒙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当吕蒙“以军中事务”相推辞时,孙权指出学习的目的和方法,而且现身说法,以“卿言多务,孰若孤?”回应了吕蒙的推托,并用自己的体会强调学习的作用,最终,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2、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答: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同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相投。
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和孙权劝学的结果。
3、孙权、吕蒙、鲁肃的人物形象。
孙权:关心部下,对部下要求严格,善劝;吕蒙:乐于接受劝告,勤奋好学;鲁肃:直爽,敬才,爱才。
3、学习本文后,你获得了哪些启示?请从不同的角度谈一谈。
角度一:孙权善劝启示:劝人要讲究策略;角度二:吕蒙就学启示: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或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角度三:鲁肃结友启示: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他人,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唧唧机杼惟亦军帖可汗军书卷市鞍马骏马鞍鞯辔头长鞭旦暮宿鸣溅溅啾啾戎机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壮士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所欲尚书郎驰爷娘郭阿姊红妆霍霍袍着裳鬓帖火伴女郎扑朔雌兔走辨()、朔:。
16、策勋:。
10、溅溅12、啾啾13、戎机17、赏赐百千强:(三)、通假字1、对镜帖花黄:通2、出门看火伴:通3着(zhuó)我旧时裳:通,4惟闻女叹息(四)、古今异义词1、木兰当户织2、军书十二卷3、从此替爷征4、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5、出郭相扶将6、双兔傍地走(五)、一词多义1、市: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2、度:关山度若飞()孤不度德量力()《隆中对》3、策:策勋十二转()策之不以其道()《马说》执策而临之()《马说》4、强:赏赐百千强()余强饮三大白()《湖心亭看雪》项为之强()《童趣》5、安:安能辨我是雄雌()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愿1、愿为市鞍马:愿,愿意。
2、愿驰千里足:愿,希望。
儿1、阿爷无大儿:儿,儿子。
2、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儿,青年男女自称。
市1、愿为市鞍马:市,买。
2、东市买骏马:市,集市。
(五)特殊句式省略句:愿为市鞍马倒装句: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六)成语扑朔迷离:今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六)、词类活用策勋十二转:策:名词做动词,译为:记修辞手法:互文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修辞:对偶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修辞:顶真:1、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2、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3、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修辞:复沓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2、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3、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明确:早上辞别父母离家,晚上宿营在黄河边。
【最新】木兰诗中的对偶句和互文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木兰诗中的对偶句和互文
上一篇文章,小编给大家讲解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对偶在诗歌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另外一种修辞手法——互文,在古代骈散文中的使用频率也很高,比如是
我们即将要学习到的《木兰诗》。
为方便大家的学习,今天,语文小编跟大家
分享木兰诗中的对偶句和互文,希望看完之后你能有所收获。
木兰诗中的对偶句和互文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这两句是很工整的对偶句。
此外,“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也是很工整的对偶句。
另有“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等不
甚工整的对偶句。
但在翻译时候,可以当互文翻译,即为内容相融。
木兰诗中的对偶句和互文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木兰诗重点知识点归纳一、原文:《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二、衍生注释:1. “唧唧”:这里是叹息声的模拟,可不要理解成小动物叫的声音。
这木兰在家织布,突然就叹气,肯定有心事。
2. “军帖”:就是征兵的文书,就像现在的入伍通知书。
不过那时候征兵可不像现在,那是可汗要打仗,到处抓人充军。
3. “爷”:在古代这不是爷爷的意思,而是指父亲。
这木兰家,她老爹被征兵,可他又没大儿子,木兰只能自己上了。
4. “朔气传金柝(tuò)”:“朔气”是北方的寒气,“金柝”就是一种打更用的器具。
大冬天的,寒夜中只能听到打更的声音,那木兰打仗的环境可是相当艰苦的。
5. “策勋十二转”:这是古代一种对功劳的计法。
木兰的功劳那可是相当大,转了十二转,赏赐也特别多,可木兰一心只想回家。
6.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
“花黄”是当时妇女在脸上贴的一种装饰。
木兰回来赶紧恢复女儿身的打扮,等伙伴们看到,估计眼睛瞪得老大。
三、赏析:1. 主题与情感- 主题上,这《木兰诗》主要讲的是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木兰诗》常考知识盘点1.资料链接(1)文学常识《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2)文体知识《乐府诗集》为宋代郭茂倩所编。
乐府本是掌管音乐的机关名称,最早设立于汉武帝时,南北朝也有乐府机关。
其具体任务是制作乐谱,收集歌词和训练音乐人才。
歌词的来源有二:一是文人专门创作;二是从民间收集。
后来,人们将乐府机关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或称“乐府诗”“乐府歌辞”等。
2.文章中心概括本诗通过对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家爱国、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纯朴的优秀品质。
3.写作特点(1)浓郁的民歌特色。
本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开篇以悬念“叹息”起笔,接着一问一答,这是民歌创作中常见的手法。
全诗用口语写成,生动质朴,生活气息极浓。
如“溅溅”“啾啾”“霍霍”这些拟声词,“十二”“百千”这些夸张的数字,“阿爷”“阿姊”这些口语化的称呼,都具有通俗文学的特色,不事雕琢,自然流畅。
(2)大量铺陈排比,感染力强。
如文中的“东市买骏马……”“爷娘闻女来……”“开我东阁门……”,这些排比句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起着重要作用,使得整首诗的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韵节奏等都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3)叙事详略得当。
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离家出征、辞官和还家都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
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1)通假字①著我旧时裳“著”通“着”,穿②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③出门看火.伴“火”通“伙”,伙计,同伴(2)古今异义①木兰当.户织古义:门今义:门第②阿爷..无大儿古义:父亲今义:父亲的父亲③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④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⑤雌兔眼迷离..古义:眯着眼今义: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⑥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⑦赏赐百千强.古义:有余今义:强壮,强大⑧策勋十二转.今义:旋转(3①市:东市买骏马(集市)愿为市鞍马(买)②将:将军百战死(高级将领)出郭相扶将(搀扶)③帖:昨夜见军帖(文书,告示)对镜帖花黄(通“贴”,粘上)④机:不闻机杼声(织布机)万里赴戎机(重要的事务)⑤愿:愿为市鞍马(愿意)愿驰千里足(希望)⑥策:策勋十二转(记)策马扬鞭(鞭打)执策而临之(鞭子)⑦何:问女何所思(什么)水何澹澹(多么)(4)词类活用①名词作动词愿为市.鞍马市:原意为集市,文中指买策.勋十二转策:原意为竹简,文中指登记②名词用作状语当窗理云.鬓箕畚:原意为云彩,文中指像云一样的(5①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织机的梭子。
惟:只。
〕〔译文〕唧唧声又是唧唧声,木兰当门把布织。
听不见织机上的梭子响,只听到木兰女在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何所思:“ 所思者何”,意思是“想的是什么”。
忆:思念〕〔亦:也。
所思(忆):所思念的(所字结构)。
军帖(tiě):军中的文告。
可汗(kè hán):古代某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
大:大规模。
点兵:征兵。
军书:指征兵的名册。
十二卷:指多册(十二为虚数)。
爷:与下文“阿爷”,均指父亲。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长兄:大哥。
愿为(wèi):即“愿为(之)”,意思是“愿意为此(指替父出征)”。
市:名词用为动词,“买”。
鞍马:马鞍子和战马。
从此:从今(以后)。
征:出征、征战。
〕〔译文〕问女儿思什么,问女儿想什么。
女儿我没思什么,女儿我没想什么。
军中文告昨夜已见,可汗正在大规模征兵。
征兵名册实在很多。
册册都有爹爹的名。
爹爹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大哥哥,女儿我愿为出征买鞍备马,从今后替爹去从军。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东市:往东边集市。
(“东市”,名词做状语,以下“西市”、“南市”、“北市”用法同。
)骏(jùn)马:良马。
鞯:马鞍下的垫子。
辔(pèi)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早晨。
辞:辞别。
暮:傍晚。
宿:住。
唤:呼唤。
但:只(副词,表范围)。
鸣溅溅:响声溅溅。
溅溅(jiānjiān):象声词,流水声。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ft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ft胡骑鸣啾啾。
〔黑ft:与下文“燕ft”,均为北方的ft 名。
胡骑(jì):胡人的战马。
胡:古时对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骑:此指战马。
鸣:叫。
啾啾(jiū jiū):”象声词,战马嘶叫声。
《木兰诗》知识整理(答案卷)一、重点字词及文学常识1、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惟:只。
何所思:想什么。
忆:思念。
军帖:军中的文告。
军书:征兵的名册。
爷:父亲。
为:为此市鞍马:买。
旦:早晨。
溅溅:水流声。
去:离开。
但:只。
不闻:听不见。
戎机:战争。
度:过。
朔气:北方的寒气。
朔,北方。
铁衣:铠甲。
策勋:记功。
转:勋级。
强:有余。
不用:不愿做。
郭:外城。
扶将:扶持。
著:穿。
帖花黄“帖”通“贴”,粘贴。
花黄,当时妇女脸上的一种装饰。
火伴:同伍的士兵。
扑朔:动弹。
迷离:眯着眼。
傍地走:并排跑。
2、《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它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双璧”。
二、一词多义愿.为市鞍马愿意昨夜见军帖.文书出郭相扶将.扶持愿为市.鞍马买愿.驰千里足希望对镜帖.花黄粘贴将.军百战死将领东市.买骏马集市三、句子翻译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到东市买了骏马,去西市买了鞍鞯,往南市买了辔头,从北市买了长鞭。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3、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对着窗户梳理像云一样的鬓发,对着镜子贴上好看的面花。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
像飞一样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
5、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士们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多年后才胜利归来。
6、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把兔子耳朵拎起时,雄兔的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的两眼时常眯着。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四、内容理解1、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运用了排比、互文的手法,写出了木兰紧张而有序的购买战马和马具。
2、文中结尾是吟唱者的赞词,有何作用?吟唱者以双兔为喻,体现了对木兰的喜爱之情,赞美了木兰多年从军中未被发现时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诵读指导步骤:①归纳各段大意,再合并为四大段,分段进行背诵练习;②每段光齐读,再以点拨方式作诵读指导,然后自由练习背诵;③检查背诵。
下面只写出诵读指导的要点。
总提示:叙事诗的人物形象是在情节发展的全过程中逐步显现出来的,诵读叙事诗应把握两点,一是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二是情节发展的节奏。
关键在于感情的投入,视故事中的种种图景如在眼前。
第一段(第1至4节):木兰决定代父从军。
要先设想这个五口之家在征兵令下达后的困难处境。
①前两句写木兰平日在家劳动的情形,应读得缓慢些,读后作稍长停顿。
为什么?(要让读者想象她不仅勤劳,而且技巧娴熟。
)②“不闻”——谁“不闻”呢?(父亲)这是木兰见到“军帖”之后,出现了不寻常的情况:停机而叹。
父亲感到奇怪——这正是情节的开端,当轻声徐徐而读。
读完,径直接读“问女”二句。
③木兰答父问的基调是深沉的,但其间又有变化。
木兰本有所思,为什么偏要说“无所思”、“无所忆”?(宽慰老父)“昨夜”一节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忧国化家)如此低沉的诗句该怎么读呢?(低而缓)到段末,感情有变化吗?(转为坚定)“愿为”两句应当读得恳切些。
至此,木兰已说出自己的打算,可是父亲(还有母亲、阿姊)同意吗?(同意)但诗中不提,这是一次“跳跃”。
为制造悬念,读后可作稍长停顿。
第二段(第5至7节):木兰置办战具后奔赴战场。
要设想青年人纷纷置办战具的热烈图景和北方广阔原野的画面,但最重要的是,要在自己头脑里出现木兰策马飞奔的英雄形象。
①“东市”、一句是承上文“市鞍马”而来,但中间又有“跳跃”,该怎么读呢?(要突然振起)下面三句呢?(要加快节奏)为什么?(军情紧急,刻不容缓。
)②第6、7两节既有叙事,又有抒情,诗中是怎样叙述万里征途的?(辞爷一宿黄河;辞黄河一宿黑山,两天就走完了,概括得多好。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思亲;向往战斗)“黄河流水鸡溅溅”给人怎样的感受?(悲壮)“胡骑鸣批晰”呢?(战斗的激情。
)叙述和抒情二者哪一件为主?(抒情)思亲和向往战斗二者哪一种为主?(向往战斗)可见,这段当用抒情的调来读,既刚强又柔婉。
《木兰诗》知识点整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北朝的一首民歌,叙述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机杼(zhù)贴:军帖(tiě);贴(tiē)花黄;字帖(tiè)可汗(kèhán).......鞍鞯(ān jiān)辔(pèi)头鸣溅溅(jiān)啾啾(jiūjiū)胡骑(jì)........朔气(shuò)金柝(tuò)阿姊(zǐ)策勋十二转(zhuǎn)霍霍(huò).....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同行(háng)十二年...三、重点字词解释::记功勋于策书之上。
.策勋当:对着。
171.当户...转,形容功劳极高。
:不是确数,织布机上的梭子。
18.十二转2.机杼声杼:....勋位升一等叫一转。
:只。
3.惟.:有余。
.强tiě):军中的文告。
194.军帖(...郭:外城。
可汗:古代北方和西北地20.可汗5.大点兵...扶将:搀扶。
区某些民族君主的称号。
21...红妆:女子用的胭脂等装饰物。
十二:表多数,不是确指。
下22.6.十二卷:....霍霍:磨刀声。
23.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文的“..,穿。
同“着”(zhuó):著.我旧时裳著7.愿为市鞍(ān)马市:买。
24...古代指裙子,也泛指衣服。
:早晨。
裳:8.旦.花黄,。
:“帖”同“贴”(.帖tiē)花黄9.辞:离开,辞行。
25....当时女子贴在脸上的一种饰物。
:只,仅仅。
10.但.:爬搔。
.扑朔溅溅:急速的流水声。
2611.....迷离:眯着眼。
胡,古代对北27.(12.胡骑jì):胡人的战马。
....即伙伴,同伍的士。
火伴:“伙”.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28火:通.兵。
.啾啾:马叫声。
《木兰诗》知识点归纳1.出处: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中的一首叙事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2.字词句:A.字音:机杼[音zhù]鞍鞯[音ān jiān]辔[音pèi]头鸣溅溅[音jiān]阿姊[音zǐ]可汗[音kèhán]B.词义:(1)古今异义:1.爷:古义: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义: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2.走:古义: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3.但:古义: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义:用作转折连词。
4.郭:古义: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义:仅用作姓氏。
5.强:古义:数词,有余,多余eg:赏赐百千强;今义:与“弱”相对。
6.转:古义:量词,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eg:策勋十二转;今义:转过。
(2)一词多义:市:a.集市,eg:东市买鞍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将:a.高级将领,eg:将军百战死;b.扶持,eg:出郭相扶将帖:a.文书,告示eg:昨夜见军帖;b.通“贴”,粘贴eg:对镜帖花黄机:a.织布机,eg:不闻机杼声;b.重要的事物,eg:万里赴戎机(3).词语活用:①.“何”疑问代词作动词,是什么。
问女何所思。
②.“策”名词作动词,登记。
策勋十二转③.“骑”动词作名词,战马。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4)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出门看火伴:火通“伙”,同伙(同一灶吃饭)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1.愿为市鞍马。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2.问女何所思(“何所思”是“思所何”的倒装。
宾语前置。
)问一声闺女想的是什么?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跨越关山岭(疾行)如飞。
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寒冷的月光照射着铠甲。
将军(身经)百战出生入死,壮士(转战)多年(凯旋而)归来。
4.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对着窗户,梳理着乌云般(美丽)的头发,对着镜子(在前额)贴上花黄。
《木兰诗》全诗详细解析并考点归纳《木兰诗》见于七年级《语文》下册。
全文分为原文、译文、解析三部分,最后附上“考点归纳”。
一篇在手,熟读自通。
一、《木兰诗》全文讲解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译文: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传出,木兰对着房门织布。
听不见织布机织布的声音,只听见木兰在叹息。
解析:“唧唧”(jījī)是拟声词,也叫象声词,就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
诗中是用来表示叹息声。
“唧唧”也有一种理解是织布声。
复,副词,又,再。
当,读作dāng,介词,介绍处所,在,对着。
比较:课文《孙权劝学》中,“当涂掌事”的“当”是动词,意思是“掌管”。
当户织,对着房门织布。
织,动词,织布。
“当户”是介宾短语做动词“织”的状语。
机杼(zhù),织布机的梭子,代指织布机。
这里采用了借代手法,用部分代指整体。
再如《古诗十九首》:“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译文为:舞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地响个不停。
这里的“机杼”也是指织布机。
“机杼”还可用来比喻创意构思,如《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这里的“自出机杼”是指自己创出新意。
唯,副词,只。
原文: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译文:问木兰在想什么,问木兰在思念什么?木兰没有在想什么,也没有在思念什么。
解析:“问”的主语是谁呢?有不同理解:一种理解是木兰的母亲或者父亲问她;另一种理解是叙述者在问,属于自问自答,是设问修辞。
忆,动词,思念,惦记。
原文: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译文:昨天晚上看见征兵文书,可汗在大规模征兵。
那么多卷征兵文册,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
解析:帖(tiě),名词,文告。
可汗(kèhán),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点兵,征集军队。
“点兵”也可指检阅军队,如辛弃疾《破阵子》词:“沙场秋点兵。
”意思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语文木兰诗的知识点归纳语文木兰诗的知识点唧唧①复唧唧,木兰②当③户织。
不闻④机杼声,⑤唯闻女叹息。
①复:又。
②当:对着。
③户:门。
④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杼,织布的梭子。
⑤唯:只。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①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②军帖(tiě),③可汗大①忆:思念。
②军帖:军中的文告。
③可汗: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①点兵,②军书③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④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5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①点兵:征兵。
②军书:军中的文书,这里指征兵的名册。
③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④爷:和下文的“阿爷”一样,都指父亲。
5市:买东①市买骏马,西市买鞍②鞯(ān_jiān),南市买③辔(pèi)头,北市买长鞭。
①市:集市。
②鞯:马鞍下的垫子。
③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①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②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①旦:早晨。
②但:只。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①燕山胡骑(jì)鸣②啾啾。
①燕山:当时北方的山名。
②啾啾:马叫的声音。
万里赴①戎机,关山②度若飞。
③朔气传④金柝(t uò),寒光照⑤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①戎机:战事。
②度:越过。
③朔气:北方的寒气。
朔,北方。
④金柝:古时军中白天用来烧饭、夜里用来打更的器具。
⑤铁衣:铠甲,古代军人穿的护身服装。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①明堂。
②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③强。
①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朝堂。
②策勋:记功。
③强:有余。
可汗问所①欲,木兰不②用尚书郎,③愿驰④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①欲:想要。
②用:愿做。
③愿:希望。
④千里足:千里马。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jiāng);阿姊(zǐ)闻妹来,当户理①红妆;①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
小弟闻姊来,磨刀①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②著(zhuó)我旧时③裳。
《木兰诗》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北朝的一首民歌,叙述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
在中国文学史上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机杼.(zhù) 贴.:军帖.(tiě);贴.(tiē)花黄; 字帖.(tiè) 可汗..(kè hán) 鞍鞯..(ān jiān) 辔.(pèi)头 鸣溅溅..(jiān) 啾啾..(jiū jiū) 胡骑.(jì) 朔.气(shuò) 金柝.(tuò) 阿姊.(zǐ) 策勋十二转(zhuǎn) 霍霍..(huò) 著.(zhuó)我旧时裳.(cháng) 同行.(háng )十二年 三、重点字词解释:
1.当.
户 当:对着。
2.机杼.声 杼:织布机上的梭子。
3.惟.
:只。
4.军帖..
(tiě):军中的文告。
5.可汗..大点兵 可汗:古代北方和西北地区某些民族君主的称号。
6.十二..卷:十二:表多数,不是确指。
下文的“十二转”、“十二年”,用法与此相同。
7.愿为市.鞍(ān )马 市:买。
8.旦.:早晨。
9.辞.:离开,辞行。
10.但.:只,仅仅。
11.溅溅..
:急速的流水声。
12.胡骑..(jì):胡人的战马。
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13.啾啾..
:马叫声。
14.戎机..:作战时机,这里指战场。
15.度.:越过。
16.朔.
:北方。
17.策勋..
:记功勋于策书之上。
18.十二转...:不是确数,形容功劳极高。
转,勋位升一等叫一转。
19.强.:有余。
20.郭.:外城。
21.扶将..
:搀扶。
22.红妆..:女子用的胭脂等装饰物。
23.霍霍..
:磨刀声。
24.著.我旧时裳. 著(zhuó):同“着”,穿。
裳:古代指裙子,也泛指衣服。
25.帖.(tiē)花黄..:“帖”同“贴”。
花黄,当时女子贴在脸上的一种饰物。
26.扑朔..:爬搔。
27.迷离..
:眯着眼。
28.火.:通“伙”。
火伴:即伙伴,同伍的士兵。
29.同行. 行:行伍,即军队。
30.傍地走. 走:跑。
31.安.
能 安:怎么,哪里。
四、重点字词分类归纳: 1.通假字
(1)对镜帖.花黄 (“帖”同“贴”,粘贴) (2)著.我旧时裳 (“著”同“着”,穿) (3)出门看火.
伴 (“火”同“伙”,伙伴)
2.古今异义
(1)木兰当户.织户:古义:门今义:窗户
(2)从此替爷.征爷: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古义:副词,只,仅仅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4)策勋十二转.转:古义:勋位升一等叫一转今义:转动
(5)出郭.相扶将但:郭: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6)双兔傍地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3.一词多义
(1)帖:昨夜见军帖(名词,文告)对镜帖花黄(动词,“帖”同“贴”,粘贴)(2)市:愿为市鞍马(买)东市买骏马(集市)
(3)策:策勋十二转(记)策之不以其道(用马鞭打,这里是驱使、驾驭)《马说》执策而临之(马鞭)《马说》
(4)强:赏赐百千强(有余)余强饮三大白(尽力)《湖心亭看雪》
项为之强(强同“僵”,僵硬)《幼时记趣》
(5)安: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4.词类活用
愿为市.鞍马(名词用作动词,买)
策.勋十二转(名词做动词,记载在策书上)
五、重点语句翻译
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译文: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溅溅”的流水声。
2.万里赴戎(róng)机,关山度若飞。
译文:(木兰)疾行万里,奔赴战场。
像飞一样越过关隘山川。
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译文: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将士们的铠甲。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文:将士们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些壮烈牺牲了,有些凯旋而归。
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译文:(天子给木兰)记很大的功勋,还赏赐很多财物。
6.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译文:在窗前梳理云一样的头发,对着镜子在脸上贴上花黄。
7.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译文:雄兔的脚乱扑腾,雌兔的眼眯缝着。
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当雄雌两兔一起挨着奔跑的时候,怎能分辨得出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六、重点句子默写:
1.《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3.《木兰诗》中运用对偶写边塞夜景和军营苦寒: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4.《木兰诗》中从侧面描写木兰功勋卓著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木兰诗》中描写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7.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身之后爱美之情的诗句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
8.《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七、重点问题梳理:
1.《木兰诗》的情节结构?
答:①停机叹息,决定从军;②出征准备,奔赴沙场;③征战沙场,凯旋回朝;④建功封赏,还朝辞官;⑤解甲还乡,亲人团聚;⑥双兔难辨,隐喻作结。
2.诗歌语言的修辞特色。
①比喻: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②顶真: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③对偶: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
④排比: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⑤互文: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3.文中用了两个“旦辞……,暮宿(至)……,不闻……,但闻……”重复句式,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以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急、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
4.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声音目的是什么?
答;衬托了木兰的思乡、思亲之情。
5.全诗最后一段有什么特点?这样结束全诗好不好?
答:使用比喻(隐喻)作结。
这样结束全诗,不但十分形象地解释了“火伴”们的惊讶,
还表明了木兰富有机趣智慧而又充满自豪的神态表情,丰富了木兰的形象;同时使全诗锦上添花。
6.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文中哪些诗句可以体现出来?
答:⑴勤劳善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⑵深明大义,既爱家也爱国: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⑶坚毅勇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⑷淡泊名利:(向往和平宁静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⑸机智谨慎: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7.《木兰诗》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和家人团聚的内容都写得比较详细,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
全诗详略得当,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因为本诗的重点不在于在表现木兰驰骋沙场、克敌制胜的英雄气概,而是重在表现木兰深明大义、孝敬双亲的女儿情怀。
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表现她的内心世界,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8.举出你所知道的我国的其他巾帼英雄。
答:穆桂英、梁红玉、秋瑾……
9.出自本文的两个成语:
扑朔迷离,意思是: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磨刀霍霍,意思是:常用来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
也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