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电子教案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119.00 KB
- 文档页数:4
《化学》(医药卫生类)电子教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化学》(医药卫生类)电子教案内容涵盖新《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中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所有理论教学的知识点,即新《大纲》建议基础模块讲课的36学时及医药卫生类职业模块讲课的24学时的全部内容。
教案内容以2学时(个别设为1或3学时)为单元进行设计,共计30单元。
各教案的单元内容及教学时数见下表。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①本电子教案配套的电子演示文稿为PPT或PPS文件,将PPS文件更改为PPT文件的方法为:○a显示文件扩展名:任意进入一个盘(例如D盘)→ 单击菜单栏“工具” → 单击“文件夹选项” → 单击“查看” → 将“隐藏已知文件类型和扩展名”前面的“√”去掉→ 单击“确定”;○将PPS文件更改为PPT文件:方法是右击PPS文件→ 单击菜单栏中“重命名” → 将“×××.pps”更改为“×××.ppt” → 单击“是”。
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 学 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教师课时授课计划续表教学过程教师课时授课计划。
初中化学电子入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及电子分布情况。
2.掌握电子排布的规律和方法。
3.能够根据元素的电子排布情况判断其化学性质。
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掌握电子排布规律和方法。
2.根据元素的电子排布情况判断其化学性质。
三、教学内容
1.电子结构和原子结构介绍。
2.电子排布规律:德布罗意波动方程、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
3.元素的电子排布方式。
4.电子排布在化学性质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引入:通过实验或图片介绍电子在原子中的位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2.概念解释:讲解原子结构和电子排布的基本概念及规律。
3.示范操作:通过示范实验或教学视频展示电子排布的方法和规律。
4.练习与实践:让学生进行练习题和实验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延伸:让学生通过讨论和总结,拓展电子排布在其他元素中的应用。
五、教学资源
1.教学PPT或教材内容。
2.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
3.网络教学资源和视频。
六、教学评估
1.参与课堂讨论的活跃程度。
2.练习题的正确率和完成情况。
3.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结果分析。
七、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实验报告或思考题,巩固和拓展所学内容。
八、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化学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了解电子在原子结构中的重要性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概念1.2 教学内容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电子的性质和功能核外电子排布的意义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和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组成通过实物模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电子的性质和功能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重要性和应用第二章:电子的基本性质2.1 教学目标掌握电子的基本性质,如电荷、质量和波动性理解电子的量子化特性,如能级和轨道2.2 教学内容电子的电荷和质量电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电子的量子化特性,包括能级和轨道的概念2.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室演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观察和理解电子的电荷和质量利用数学模型和物理定律,引导学生理解电子的波动性和粒子性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电子的量子化特性和能级概念第三章: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则3.1 教学目标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规则,如泡利不相容原理、奥克塔规则和洪特规则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能级分布和轨道填充顺序3.2 教学内容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它们的自旋量子数相反奥克塔规则:电子优先填充能量最低的轨道洪特规则:在相同能量的轨道上,电子优先填充不同的轨道,且自旋量子数相同3.3 教学方法通过图示和示例,让学生理解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含义和应用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引导学生掌握奥克塔规则和洪特规则的推导和运用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帮助学生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能级分布和轨道填充顺序第四章:核外电子排布的实践应用4.1 教学目标能够运用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解释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能够利用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分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4.2 教学内容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核外电子排布与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核外电子排布与化合物的电子结构和反应性4.3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的分析,让学生了解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性的关系通过化学实验和分子模型,引导学生掌握核外电子排布与化学键的形成和性质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讨论,帮助学生应用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分析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总结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加深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展望核外电子排布在化学科学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概念、规则和应用探讨核外电子排布在化学科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展望核外电子排布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5.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让学生总结和分享对核外电子排布的理解和感悟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文献,引导学生了解核外电子排布在化学科学中的应用和贡献通过问题启发和思考,帮助学生思考核外电子排布在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和发展趋势第六章:元素周期表与核外电子排布6.1 教学目标理解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掌握主族元素和过渡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学会利用元素周期表预测元素的化学性质6.2 教学内容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结构主族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关系过渡元素核外电子排布的特殊性和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6.3 教学方法通过历史介绍和图解,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展和结构利用电子排布图和周期表,引导学生分析主族元素的电子排布规律通过实例解析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过渡元素电子排布的特殊性和应用第七章:原子光谱与核外电子排布7.1 教学目标理解原子光谱的产生原理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掌握原子光谱的主要特征和应用学会利用原子光谱信息推断核外电子排布7.2 教学内容原子光谱的产生原理和基本特征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区别与联系原子光谱在化学分析和物理研究中的应用7.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演示和原理讲解,让学生了解原子光谱的产生和特征利用光谱仪器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原子光谱的分析方法通过案例研究和讨论,帮助学生了解原子光谱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第八章:化学键与核外电子排布8.1 教学目标理解化学键的形成原理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条件与特点学会利用核外电子排布解释化学键的性质和变化8.2 教学内容化学键的定义和分类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形成原理和特点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8.3 教学方法通过模型演示和原理讲解,让学生了解化学键的定义和分类利用实验和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不同类型化学键的形成和特点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应用核外电子排布解释化学键的性质和变化第九章:分子轨道理论与核外电子排布9.1 教学目标理解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原理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掌握分子轨道的构建方法和能量计算学会利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性质和反应9.2 教学内容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构建方法分子轨道的能量计算和填充规律分子轨道理论在分子性质和反应解释中的应用9.3 教学方法通过图解和数学模型,让学生了解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构建方法利用计算机模拟和实验数据,引导学生掌握分子轨道的能量计算和应用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应用分子轨道理论解释分子的性质和反应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教学目标总结核外电子排布在化学科学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展望核外电子排布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10.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核外电子排布的基本概念、规则和应用探讨核外电子排布在化学科学中的作用和意义展望核外电子排布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10.3 教学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报告,让学生总结和分享对核外电子排布的理解和感悟利用多媒体资源和文献,引导学生了解核外电子排布在化学科学中的应用和贡献通过问题启发和思考,帮助学生思考核外电子排布在其他领域的潜在应用和发展趋势重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包括电子的基本性质、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则、实践应用、元素周期表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原子光谱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化学键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分子轨道理论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等内容。
初中化学新课标电子教案
《原子结构》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子结构中的基本粒子;
2. 掌握原子结构的基本模型和电子排布规律;
3. 能够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化学现象。
二、教学重点:
1. 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
2. 原子结构中的基本粒子;
3. 电子排布规律。
三、教学难点:
1. 电子在原子结构中的排布规律;
2. 原子核的结构及其作用。
四、教学内容:
1. 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
2. 原子结构中的基本粒子;
3. 电子排布规律;
4. 原子核的结构及其作用。
五、教学方法:
1. 课堂讲授;
2. 实验演示;
3. 小组讨论;
4. 互动问答。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原子模型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的基本概念;
2. 讲解:介绍原子结构中的基本粒子和电子排布规律;
3. 演示:进行实验演示,观察电子在原子结构中的排布情况;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结构对化学反应的影响。
七、课堂作业:
1. 完成课后习题;
2. 查阅资料,了解原子结构的发现历史;
3. 思考原子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原子结构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学会了如何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化学现象。
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原子结构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知道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2. 使学生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能运用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解释核外电子的排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对原子结构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关图片和动画。
2. 教学素材:有关核外电子排布的案例和练习题。
3.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原子结构模型,引导学生回顾原子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2. 讲解:讲解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包括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和洪特规则。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解释原子光谱、化学性质等现象。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核外电子排布的重要性。
6.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核外电子排布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材料科学、生物化学等。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1. 教学内容:第六章:核外电子的能级和轨道第七章:能量最低原理第八章:泡利不相容原理第九章:洪特规则第十章:核外电子排布的应用2. 课时安排:每章内容安排2课时,共10课时。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题的正确率:分析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与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电子教案初中化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物质的性质是指物质固有的特征,包括颜色、形状、硬度、熔点、沸点等。
2.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初步了解不同物质的性质有所不同。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记录能力。
教学内容:
1. 物质的性质概念及分类
2. 实验一:不同物质的颜色、形状、硬度等性质对比观察
3. 实验二:不同物质的熔点、沸点等性质测定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试管、温度计、天平等
2. 实验药品:水、盐、糖、蜡烛等
3. 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引入:
1. 通过展示不同物质的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探讨物质的性质概念。
2. 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种物质的性质会有所不同?不同物质的性质有何区别?实验一:不同物质的颜色、形状、硬度等性质对比观察
1. 将水、盐、糖等物质分别放入试管中,并观察它们的颜色、形状和硬度。
2. 记录观察结果,比较不同物质的性质有何不同。
实验二:不同物质的熔点、沸点等性质测定
1. 将水、盐、糖等物质分别置于不同的试管中,测定它们的熔点和沸点。
2. 记录测定结果,比较不同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有何不同。
总结:
1. 回顾实验结果,总结出不同物质的性质有所不同的原因。
2.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
作业布置:完成实验报告,总结不同物质的性质及其应用。
教学反思:
1. 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实验设计?
2. 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记录,初步了解物质的性质?
扩展活动:邀请学生自行选择不同物质进行研究,探究更多物质的性质及其特点。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概念及其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2. 使学生掌握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和能级分布。
3. 培养学生运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知识分析化学性质和反应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能级分布及化学性质。
2. 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数学表达式及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模型和图示讲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2. 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化学反应实例分析原子核外电子的作用。
3. 开展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四、教学准备1. 准备PPT课件,展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图示和案例。
2. 准备相关化学实验器材,进行演示实验。
3. 准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内容1. 原子核外电子的概念及其化学作用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定义讲解原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如共价键的形成、化学键的类型等。
2.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介绍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讲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和排布顺序3.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数学表达式讲解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介绍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方法和应用4.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化学性质的关系分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联讲解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对元素反应性的影响5. 案例分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实例,分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对反应路径和产物的影响。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原子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2. 讲解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结合PPT课件,讲解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并通过图示展示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和排布顺序。
3. 数学表达式的讲解:通过示例,讲解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和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的书写方法,并分析其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案例,探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化学》电子教案导入:一滴水由许许多多水分子组成,一块金刚石由许许多多碳原子组成,一勺食盐是由许许多多的Na+和Cl--组成。
分子、原子、离子都属于微粒,这就说明物质是由微粒组成的。
可见的宏观物质与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之间用一座什么样的桥梁来建立相关的联系呢?讲述:看来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把宏观可称量的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
提到物理量同学们不会感到陌生。
你们学习过的物理量有哪些呢?质量、长度、温度、电流等,它们的单位分别是千克、米、开、安(培)。
回答:讲述: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需要把微粒(微观)跟可称量的物质(宏观)联系起来。
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科学上用“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物质的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等方面,特别是在中学化学里,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是化学计算的核心和基础。
这同初中化学计算以质量为基础不同,是认知水平提高的表现。
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应注意这一变化。
板书:第二节宏观与微观的桥梁——摩尔提问:通过观察和分析表格,你对物质的量的初步认识是什么?回答: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的名称,摩尔是它的单位。
讲述:“物质的量”是不可拆分的,也不能增减字。
初次接触说起来不顺口,通过多次练习就行了。
板书:一、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引入:日常生活中用打表示12个。
“打”就是一定数目的物品的集合体。
用固定数目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
宏观是这样,微观也是这样。
板书:1.物质的量是表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多少的物理量,符号用n表示。
2.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其单位符号用mol表示。
提问:1摩尔粒子的数目大约为多少?回答:约为6.02×1023提问:6.02×1023这个数值是以什么为依据得出来的?科学上,物质的量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这个粒子的集合体作为计量单位,它就是“1摩尔”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这是从实验得出数据。
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讲述: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
基础化学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1.了解实验室常用的基本器材和仪器,并能正确使用。
2.了解实验室常见的实验操作和基本操作技能,并能熟练掌握。
3.培养实验室安全意识和实验操作的严谨性。
二、实验内容1.实验器材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能。
2.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的学习和实践。
三、实验步骤1.实验器材和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能。
(1)熟悉实验中常用的基本器材,如试管、烧杯、容量瓶、量筒等。
(2)学习如何正确使用热源设备,如酒精灯、燃气灯等。
(3)了解仪器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如PH计、电子天平等。
(4)学习如何进行溶液的配制和稀释操作。
(5)学习如何进行常见的化学反应,如置换反应、络合反应等。
2.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的学习和实践。
(1)学习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如实验室内禁止吸烟、禁止饮食等。
(2)学习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3)了解实验室中常见的安全标志和紧急处理措施。
(4)学习如何正确处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和化学品储存的方法。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2.实验中要注意实验室的清洁和整齐,保持良好的实验环境。
3.实验操作时要小心谨慎,防止溅溢和烧伤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4.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和仪器,并妥善处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
五、实验评价1.实验中能够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和仪器,并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2.实验中能够遵守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注意安全防护措施。
3.实验结束后能够自觉清理实验器材和仪器,并正确处理实验产生的废弃物。
六、实验扩展1.可根据学生的实验经验和兴趣进行实验室小研究,如调查实验器材的使用和操作技巧的发展趋势等。
2.可开展化学实验的创新设计,如设计新型实验器材或开展新颖的实验操作方式。
七、实验反思在实践中,学生应根据实验操作的特点和要求,合理选择实验器材和仪器,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
实验操作时,要注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并始终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整齐。
初中化学教案电子版(优秀8篇)初中化学教案电子版篇1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化学式与化合价》是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题4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化学式、化合价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三部分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以及一些物质化学式的写法,这位过渡到本课题起到了铺垫作用。
为之后学习第五章《化学方程式》的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九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化学式的涵义;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能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并能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利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计算物质的组成;能看懂某些标签或说明书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和含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交流,活动探究,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化学,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化学式,知道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
2.用化学是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利用化合价求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会应用解决问题。
二、说学情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元素的概念和物质的微观构成的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对数字的基本运算能力有一定的把握,这为化学式的有关知识学习打下了基础。
但学生在化学学科中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
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多采用直观方法指导学生学习。
三、说教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
在学生看书,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谈话法与讲解法。
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面向全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难度的问题,有效的开发各层次学生的潜在智能,力求使学生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化学实践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运用无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培养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潜能。
二、教学内容1.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化学键、化合物等。
2.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等。
3.无机化合物:包括元素及其化合物、无机酸碱盐、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等。
4.无机化学实验: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方法、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无机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无机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素养。
四、教学安排1.总学时:64学时。
2.理论教学:48学时。
3.实验教学:16学时。
4.课外实践: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五、教学评价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40%。
2.期中考试:笔试,占总成绩的30%。
3.期末考试:笔试,占总成绩的30%。
六、教学资源1.教材:《无机化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参考文献:《无机化学实验教程》、《无机化学学习指导》等。
3.网络资源:无机化学相关网站、在线课程、教学视频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第一周:无机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化学键、化合物等)。
2.第二周: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
3.第三周: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
4.第四周:化学平衡、酸碱平衡。
5.第五周: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合物。
6.第六周:无机酸碱盐、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化合物。
7.第七周:无机化学实验(基本实验技能、实验方法等)。
8.第八周:无机化学实验(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等)。
高一化学电子版教案(精选7篇)高一化学电子版教案篇1知识目标: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
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
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
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
(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
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
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
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
初中化学中的电子教案学习目标:1. 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的位置和数量。
2. 掌握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排列规律。
3. 能够根据原子的结构和元素周期表进行元素的分类和定位。
教学内容:1. 原子的组成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位置和数量。
2.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排列规律。
3. 元素的分类和定位。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元素周期表,让学生观察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引导他们思考元素的分类和定位。
二、讲解原子的结构(15分钟)1. 介绍原子的基本结构:质子、中子和电子的位置和数量。
2. 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原子的结构。
3. 引导学生讨论原子是如何组成分子和化合物的。
三、讲解元素周期表(15分钟)1.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结构和元素的排列规律。
2. 解释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和族的含义。
3. 让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类和定位。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让学生自主进行元素周期表的填空练习,巩固元素的周期和族的位置。
2. 分组讨论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强化对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完成一道元素周期表的填空题,并写出对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理解总结。
六、课堂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和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展开,通过讲解、练习和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重要概念,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
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要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高中化学电子式教案高中化学电子式教案模板5篇教案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指导工具,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电子式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高中化学电子式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3)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3)通过对空气污染情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单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重危害;(2)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3)养成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
【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
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又不十分清楚空气到底是什么。
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具体物质知识的开端,不仅因为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知识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动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因为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是人类须臾不可离开的天然物质;还因为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
通过对它们的认识和了解,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索物质的奥秘。
选择以空气为题,开始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科学教育”的原则的。
学生对空气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自然课中的知识重复,又应以此为基础。
本课题包含了三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
基础化学电子教案要求一、教学要求:1、把握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阻碍;2、学习测定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方法;3、利用实验数据会运算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的活化能。
二、预习内容: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2、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阻碍理论基础;3、反应速率常数的意义;4、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意义5、速率常数与活化能的关系;6、如何使用作图法求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和反应的活化能;7、计时秒表的使用;8、恒温水浴槽的使用;三、差不多操作: 四、实验原理:在水溶液中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为:(NH 4)2S 2O 8 + 3KI === (NH 4)2SO 4 + K 2SO 4 + KI 3其离子反应为: S 2O 82- + 3I - === SO 42- + I 3- (1) 反应速率方程为: nI m O S c kc r --⋅=282式中r 是瞬时速率。
若-282O S c 、-I c 是起始浓度,则r 表示初速率(v 0)。
在实验中只能测定出在一段时刻内反应的平均速率。
tc r O S ∆∆-=-282在此实验中近似地用平均速率代替初速率:tc ckcr O S n I mO S ∆∆-==---2822820为了能测出反应在△t 时刻内S 2O 82-浓度的改变量,需要在混合(NH 4)2S 2O 8 和KI 溶液的同时,加入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Na 2S 2O 3溶液和淀粉溶液,如此在(1)进行的同时还进行着另一反应:2S 2O 32- + I 3- === S 4O 62- + 3I - (2)此反应几乎是瞬时完成,(1)反应比(2)反应慢得多。
因此,反应(1)生成的I 3-赶忙与S 2O 32-反应,生成无色S 4O 62-和I -,而观看不到碘与淀粉出现的特点蓝色。
当S 2O 32-消耗尽,(2)反应不进行,(1)反应还在进行,则生成的I 3-遇淀粉呈蓝色。
实验 化学反应速率与活化能
一、教学要求:
1、掌握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学习测定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方法;
3、利用实验数据会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和反应的活化能。
二、预习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理论基础;
3、反应速率常数的意义;
4、化学反应活化能的意义
5、速率常数与活化能的关系;
6、如何使用作图法求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级数和反应的活化能;
7、计时秒表的使用;
8、恒温水浴槽的使用;
三、基本操作: 四、实验原理:
在水溶液中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为:
(NH 4)2S 2O 8 + 3KI === (NH 4)2SO 4 + K 2SO 4 + KI 3
其离子反应为: S 2O 82- + 3I - === SO 42- + I 3- (1) 反应速率方程为: n
I m O S c kc r --⋅=28
2
式中r 是瞬时速率。
若-28
2O S c 、-I c 是起始浓度,则r 表示初速率(v 0)。
在实验中只能测定出在一段
时间内反应的平均速率。
t
c r O S ∆∆-=
-
28
2
在此实验中近似地用平均速率代替初速率:
t
c c
kc
r O S n I m
O S ∆∆-=
=-
-
-28
2
28
20
为了能测出反应在△t 时间内S 2O 82-浓度的改变量,需要在混合(NH 4)2S 2O 8 和KI 溶液的同时,加入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Na 2S 2O 3溶液和淀粉溶液,这样在(1)进行的同时还进行着另一反应:
2S 2O 32- + I 3- === S 4O 62- + 3I - (2)
此反应几乎是瞬间完成,(1)反应比(2)反应慢得多。
因此,反应(1)生成的I 3-立即与S 2O 32-反应,生成无色S 4O 62-和I -,而观察不到碘与淀粉呈现的特征蓝色。
当S 2O 32-消耗尽,(2)反应不进行,(1)反应还在进行,则生成的I 3-遇淀粉呈蓝色。
从反应开始到溶液出现蓝色这一段时间△t 里,S 2O 32-浓度的改变值为:
)O S )O S )O S O S c c c c 始始终(((23
223
223
223
2][----=--=∆
再从(1)和(2)反应对比,则得:
2
(23
2
28
2
)
O S O S c c 始--=
∆
通过改变S 2O 82- 和I -的初始浓度,测定消耗等量的S 2O 82- 的物质的量浓度-∆28
2O S c 所需的不同时间
间隔,即计算出反应物不同初始浓度的初速率,确定出速率方程和反应速率常数。
五、实验步骤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按下表各溶液用量进行实验。
2.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按上表实验Ⅳ的药品用量,在高于室温10℃,15℃,2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
其它操作步骤3.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按实验Ⅳ药品用量进行实验,在(NH 4)2S 2O 8溶液加入KI 混合液之前,先在KI 混合液中加入2滴Cu(NO 3)2(0.02mol/L)溶液,搅匀,其它操作同实验1。
4.思考题及答案
思考题1:反应液中为什么加入KNO 3、(NH 4)2SO 4?
思考题2:取(NH 4)2S 2O 8试剂量筒没有专用,对实验有何影响?
思考题3:(NH 4)2S 2O 8缓慢加入KI 等混合溶液中,对实验有何影响? 思考题4:催化剂Cu(NO 3)2为何能够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
思考题1:答:实验中(NH 4)2S 2O 8、KI 溶液不足量,分别用(NH 4)2SO 4、KNO 3补足,目的是使反应液中
的离子强度不变。
思考题2:答:(NH 4)2S 2O 8会与KI 提前反应,会与Na 2S 2O 3发生副反应,无法保证各自的初始浓度。
思考题3:答:不能保证(NH 4)2S 2O 8的初始浓度,测得的反应速率减慢。
思考题4:答:Cu(NO 3)2此时为正催化剂,可减小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从而使化学反应的速率加快。
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事项:
1、量筒取药品不得混用,做好标记,KI 、Na 2S 2O 3、淀粉、KNO 3、(NH 4)2SO 4可使用同一个量筒量取,(NH 4)2S 2O 8必须单独使用一个量筒。
2、KI 、Na 2S 2O
3、淀粉、KNO 3、(NH 4)2SO 4混合均匀后,最后将(NH 4)2S 2O 8溶液迅速倒入上述混合液中(防止过二硫酸铵与硫代硫酸钠相互作用),同时启动秒表,并且搅拌,溶液刚出现蓝色立即按停秒表: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先将各试剂混合,KI 、Na 2S 2O 3、淀粉、KNO 3、(NH 4)2SO 4混合液和(NH 4)2S 2O 8溶液要分别浴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再合并。
3、恒温箱温度与反应溶液温度略有差别,从室温依次升高至预定温度再进行实验。
温度大致依次升高10℃、15℃、20℃,不一定很准确,只需准确记录实际反应的温度,代入计算即可。
七、深入讨论
1、如何根据所得实验数据计算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常数?
n
I
m O S c kc r --⋅=28
2 两边取对数: k c n c m r I O S lg lg lg lg 28
2++=--
当-I c 不变(实验Ⅰ、Ⅱ、Ⅲ)时,以v lg 对-28
2lg O S c 作图,得直线,斜率为m 。
同理,当-28
2O S c 不
变(实验Ⅰ、Ⅳ、Ⅴ)时,以r lg 对-I c lg 作图,得n ,此反应级数为m+n 。
利用实验1一组实验数据即可求出反应速率常数k 。
2、如何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反应活化能?
RT
E A k a
30.2lg -
=
测出不同温度下的k 值,以k lg 对T
1
作图,得直线,斜率为R E a 30.2-,可求出反应的活化能E a 。
八、测试题
测试题1:改变反应温度,能显著影响反应速率()A. 正确;B. 错误;
测试题2:本实验操作中记时是否准确,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A. 正确;B. 错误;
测试题3:实验中加入KNO3、(NH4)2SO4以保持实验溶液中离子强度不变()A. 正确;B. 错误;测试题4:实验中待反应溶液出现蓝色时,说明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终止()A. 正确;B. 错误;测试题5:本实验除了可以用过二硫酸铵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之外,也可用I-,SO42-,及I3-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A. 正确;B. 错误;
测试题6:如果实验中先加(NH4)2S2O8溶液,最后加KI溶液,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A. 正确;B. 错误;
答案: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