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进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医疗器械市场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检总局第95 号《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办法》已经2007 年 5 月30 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
局长二00七年六月十八日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以下简称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一)对医疗器械进口单位实施分类管理;(二)对进口医疗器械实施检验监管;(三)对进口医疗器械实施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管理。
第三条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主管全国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组织收集整理与进口医疗器械相关的风险信息、风险评估并采取风险预警及快速反应措施。
国家质检总局设在各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简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所辖地区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收集与进口医疗器械相关的风险信息及快速反应措施的具体实施。
第二章医疗器械进口单位分类监管第四条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医疗器械进口单位的管理水平、诚信度、进口医疗器械产品的风险等级、质量状况和进口规模,对医疗器械进口单位实施分类监管,具体分为三类。
医疗器械进口单位可以根据条件自愿提出分类管理申请。
第五条一类进口单位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严格遵守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质检总局的相关规定,诚信度高,连续5 年无不良记录;(二)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获得ISO9000 质量体系认证,具备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进口报检、进货验收、仓储保管、质量跟踪和缺陷报告等制度;(三)具有2 名以上经检验检疫机构培训合格的质量管理人员,熟悉相关产品的基本技术、性能和结构,了解我国对进口医疗器械检验监督管理;(四)代理或者经营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的进口医疗器械产品的,应当获得相应的证明文件;(五)代理或者经营的进口医疗器械产品质量信誉良好, 2 年内未发生由于产品质量责任方面的退货、索赔或者其他事故等;(六)连续从事医疗器械进口业务不少于 6 年,并能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七)近2年每年进口批次不少于30批;(八)收集并保存有关医疗器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医疗器械的法规规章及专项规定,建立和保存比较完善的进口医疗器械资料档案,保存期不少于10 年;(九)具备与其进口的医疗器械产品相适应的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能力,或者约定由第三方提供技术支持;(十)具备与进口医疗器械产品范围与规模相适应的、相对独立的经营场所和仓储条件。
全球不同地方的计量和认证要求摘要:I.引言- 介绍全球计量和认证要求的多样性II.计量和认证的重要性- 说明计量和认证对于国际贸易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性III.各国的计量和认证要求- 概述世界各地的计量和认证要求及其特点1.北美地区- 美国的计量和认证要求- 加拿大的计量和认证要求2.欧洲地区- 欧盟的计量和认证要求- 非欧盟成员国的计量和认证要求3.亚洲地区- 中国的计量和认证要求- 日本的计量和认证要求- 印度的计量和认证要求4.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澳大利亚的计量和认证要求- 新西兰的计量和认证要求5.非洲地区- 非洲各国的计量和认证要求IV.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分析全球计量和认证要求的不一致性所带来的挑战- 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合作方式V.结论- 总结全球计量和认证要求的多样性及其对国际贸易和科技创新的影响正文: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各国之间的贸易和科技交流越来越频繁。
在这个过程中,计量和认证的要求成为了影响国际贸易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
全球不同地方的计量和认证要求各具特点,给跨国企业带来了诸多挑战。
计量和认证对于国际贸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国际贸易中,商品和服务的质量、安全性和环保性等方面都需要得到认证,以确保贸易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此外,计量是贸易结算的基础,只有确保计量的准确性,才能保证贸易的顺利进行。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的计量和认证要求差异较大。
以北美地区为例,美国的计量和认证要求严格,且各州的要求可能有所不同。
加拿大的计量和认证要求与美国类似,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在欧洲地区,欧盟的计量和认证要求具有较高的影响力,非欧盟成员国也各有各的要求。
亚洲地区的计量和认证要求同样呈现出多样性。
我国的计量和认证要求严格,且近年来不断加大改革力度,简化认证流程。
日本的计量和认证要求也较为严格,特别是在电子产品和汽车等领域。
印度的计量和认证要求相对较低,但近年来也在逐步完善。
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计量和认证要求相对较低,但依然有一定的规范性。
各国检测试剂准入条件美国美国将体外诊断产品划入医疗器械大类,必须取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证才可以在美国本土市场进行销售。
新冠病毒检测试剂属于第二类:需要上市前的报告,指经微生物学控制的(Microbiologically Controlled)体外诊断产品。
1、上市前的报告[Premarket Notification,510(k)],是产品生产者向FDA提交的,证明产品安全有效的报告。
报告中包含以下信息:(l)方法学:例如放免法(2)分析(检测)项目:例如类风湿因子(R)F(3)标本类型:例如全血、血清、尿(4)测试类型:例如定性、定量(5)产品类型:例如仪器、试剂(6)测试结果的目的(7)性能测试的数据:例如准确度、特异性、灵敏度和精确度(8)产品包装标签和说明:包括使用目的、标本处理、结果解释、操作程序、质量控制、原理以及性能指标(灵敏度、精确度等)2、FDA要求试剂的生产遵循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System Regulations,QSRs),前身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以确保不同批次产品的质量。
体外诊断试剂的生产质量管理遵循ISO9000标准,医学实验室管理有ISO/DIS15189标准。
3、参与向美国出口公司需要填写FDA2891表格进行企业注册。
同时把出口的产品通过填写FDA2892表格向FDA进行登记。
同时在产品于美国上市前至少90天,提交510(K)的申请文件予FDA审核。
4、EUA(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紧急使用授权)情况下的要求:企业需向FDA提出产品进行EUA审查的申请。
FDA在2020年2月29日发布了新的法规,允许检测试剂盒在还未获得EUA授权之前,也可以销往美国特定的CLIA(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s )实验室如美国尼尔森实验室(Nelson Labs),然后这些实验室可以做一些验证实验,并在15天内申报FDA获得批准后,就可以使用这些试剂盒展开检测。
多国医疗器械准入概览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国之间的医疗器械准入标准也逐渐趋于一致。
本文将介绍几个主要国家的医疗器械准入概况,包括美国、欧洲、中国和日本。
首先,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器械市场之一,其医疗器械准入流程相当严格。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负责医疗器械的准入审批。
在美国上市的医疗器械需要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并根据其风险级别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类医疗器械是低风险产品,如体温计等,只需要填写简单的注册表格即可上市。
二类医疗器械是中风险产品,如心脏起搏器等,需要进行临床试验并获得FDA的510(k)预先市场通知批准。
三类医疗器械是高风险产品,如人工心脏瓣膜等,需要进行更严格的临床试验并获得FDA的批准。
其次,欧洲市场的医疗器械准入流程由欧洲联盟(EU)负责。
欧洲共同体认证(CE认证)是欧洲市场医疗器械的标准准入要求。
申请CE认证的医疗器械需要按照欧洲医疗器械指令(MDD)或欧洲医疗器械规例(MDR)的要求进行评估。
评估过程包括风险分析、技术文件审核和产品检测等。
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医疗器械可以分为四个类别,从低风险(I类)到高风险(IV类)。
对于特定的高风险产品,还需要通过欧洲委员会的专家评估。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医疗器械制造市场之一,其医疗器械准入流程由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原CFDA)负责。
在中国上市的医疗器械需要获得“注册证书”,证明其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要求。
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医疗器械在中国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从低风险(I类)到高风险(III类)。
一类医疗器械是低风险产品,如口罩等,只需要填写简单的注册申请表格即可上市。
二类医疗器械是中风险产品,如血糖仪等,需要进行技术评价并获得注册证书。
三类医疗器械是高风险产品,如人工关节等,需要进行临床试验并获得注册证书。
最后,日本的医疗器械准入流程由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负责。
在日本上市的医疗器械需要获得“医疗器械批准”(MA)或“医疗器械许可”(ML)证书。
医疗器械进口许可证申请流程一、申请准备医疗器械的进口许可证是进口商在从国外进口医疗器械时必须取得的一种证书。
根据相关法规,下面是医疗器械进口许可证申请的流程及所需准备的材料。
1. 申请人资格条件申请人应为在规定领域内有合法经营资格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并提供营业执照、入库备案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
2. 产品准备准备进口产品的完整的技术文件,包括产品注册证明、产品规格参数、生产工艺、质量控制要求等。
同时,还需要提供产品的国际标准和认证标志等相关信息。
3. 代理申请如果申请人无法直接前往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申请,可以委托专业的代理机构进行申请。
委托书和代理机构的合作协议也是必备的申请准备文件之一。
二、申请流程1. 编制申请材料申请人根据相关法规和要求,按照规定的模板编制申请材料,包括申请表、委托书、产品的技术文档等。
2. 递交申请材料申请人将编制好的申请材料递交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窗口,通常为省级以上的药品监管机构。
3. 补充材料如有需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能会要求申请人补充相关材料。
4. 审核评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对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审核评价,包括对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并进行现场检查。
5. 许可证颁发经过审核评价并符合相关要求的申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颁发医疗器械进口许可证。
三、申请流程注意事项1. 编制材料准确完整申请人在编制申请材料时,要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材料中不得漏填、错填或虚假填报。
2. 合理安排时间申请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申请时间,避免因时间紧迫导致材料不全或错误。
3. 提前了解法规要求在进行申请前,申请人应提前了解相关的法规要求,确保申请材料的合规性。
4. 选择可靠的代理机构如果委托代理机构进行申请,申请人需要选择可靠的代理机构,并与其签订合法有效的合作协议,确保申请的顺利进行。
总结:医疗器械进口许可证的申请流程需要申请人准备完整的申请材料,并按照要求进行递交和补充。
医疗器械国外的注册和认证流程需要做哪些准备资料医疗器械的注册和认证是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以便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和使用。
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注册和认证要求,但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目标市场的法规要求:首先,您需要了解您的目标市场对医疗器械注册和认证的要求。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法规和标准,您需要确保您的产品符合当地的要求。
2.准备技术文档:注册医疗器械通常需要准备一系列技术文档,这些文档应该详细描述产品的设计、功能和性能,以及适应用途和预期的效果。
具体需要的文档可能包括技术规范、产品描述、使用说明书、实验报告等。
3.进行技术评估和实验:在提交注册申请之前,您可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技术评估和实验,以证明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这些评估和实验可能包括材料分析、功能测试、生物相容性测试、电磁兼容性测试等。
4.准备注册申请材料:在完成技术评估和实验后,您需要准备注册申请材料,这些材料可能包括技术文档、实验报告、生产工艺流程、质量管理系统文件等。
一些国家还可能需要您提供产品样品,以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和评估。
5.提交注册申请并支付费用:准备好注册申请材料后,您需要将其提交给国家或地区的医疗器械管理机构,并支付相应的注册费用。
一些国家可能还需要您提供额外的信息或文件。
请注意,注册费用和处理时间可能会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6.进行审查和评估:一旦您的注册申请被接受,医疗器械管理机构将对您的申请进行审查和评估。
他们可能会要求您提供进一步的信息或文件,并可能进行现场审核或抽样检测。
整个审查和评估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
7.发放注册证书:如果您的申请被批准,医疗器械管理机构将向您发放注册证书。
这项证书是在目标市场销售和使用医疗器械的必要证明,它通常需要定期更新和维护。
医疗器械进口与出口贸易部门的审批流程医疗器械进口与出口贸易部门的审批流程是确保医疗器械进出口合规性和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医疗器械的分类与注册、进口与出口的审批程序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为您详细介绍医疗器械进口与出口贸易部门的审批流程。
一、医疗器械的分类与注册医疗器械根据其风险级别被分为三类,分别是一类、二类和三类。
1. 一类医疗器械:一类医疗器械为低风险产品,其注册要求相对简单。
申请人在国家药监局网站上下载注册申请表格,并填写相关信息。
申请人还需提供医疗器械产品的技术规格、性能评价报告、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文件。
审批部门将对申请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在符合要求后颁发一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2. 二类医疗器械:二类医疗器械相对于一类医疗器械来说,其注册要求更为严格。
在申请注册时,申请人除了需要提交与一类医疗器械相同的材料外,还需要提供更多的相关技术资料,如临床试验结果、材料成分等。
审核部门将对申请的材料进行综合评估,并在通过审核后发放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3. 三类医疗器械:三类医疗器械是高风险产品,其注册要求最为严格。
申请人需要提供大量的技术资料和临床试验数据,并提交完整的生产工艺流程、质量管理体系以及产品合规性评估报告等。
国家药监局将组织专家对申请资料进行评审,并在通过审核后发放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
二、医疗器械进口的审批程序医疗器械进口的审批程序涉及到多个部门和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申请委托进口:进口单位需向国家药监局提交进口委托申请,并提供医疗器械的注册证书、产品说明书、代理商授权书等相关文件。
2. 申请进口许可证:国家药监局对进口委托申请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颁发进口许可证。
3. 缴纳关税及进口环节税费:进口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关税和税费标准缴纳相关费用。
4. 海关查验:医疗器械抵达中国海关后,海关将对货物进行查验,并核实相关文件的真实性。
5. 入库与监管:医疗器械经过海关查验后,进口单位需将产品入库,并接受国家药监局的监管。
标题:东盟医疗器械市场调研参考资料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发展,东盟国家作为新兴市场,逐渐受到国际医疗器械企业的关注。
本文旨在对东盟医疗器械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市场现状、发展趋势、竞争格局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为我国医疗器械企业拓展东盟市场提供参考。
二、东盟医疗器械市场现状1. 市场规模东盟医疗器械市场近年来保持稳定增长,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2018年东盟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2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4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6%。
2. 市场需求东盟国家人口众多,医疗需求不断增长。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此外,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进一步推动了医疗器械市场需求的增长。
3. 市场结构东盟医疗器械市场以进口产品为主,尤其是高端医疗器械产品。
东盟国家在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方面相对较弱,主要依赖进口。
此外,医疗器械市场主要集中在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家用医疗器械市场尚未充分开发。
三、东盟医疗器械市场发展趋势1. 政策支持东盟各国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医疗器械研发创新,提升本土产业竞争力。
例如,新加坡政府推出了“医疗科技2020”计划,旨在将新加坡打造成全球医疗科技中心。
2.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器械行业正朝着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东盟国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发展本土医疗器械产业,以满足市场对高端医疗器械的需求。
3. 区域合作东盟国家间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通过共同研发、技术交流、人才培养等方式,提升整体竞争力。
例如,东盟医疗器械协调委员会(ADCC)致力于推动成员国在医疗器械法规、标准和认证等方面的协调与合作。
四、东盟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格局1. 国际企业主导东盟医疗器械市场主要由国际大型医疗器械企业主导,如美敦力、强生、西门子等。
这些企业在技术、品牌、渠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占据市场份额较大。
rcm,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引用的产品安全认证标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贸易伙伴,共同致力于确保市场上的产品安全和符合相关标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两国引入了一个共同的产品认证标识——RCM(Regulatory Compliance Mark)。
RCM 标识是产品符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法规要求的重要标志,所有被销售进入两国市场的产品必须经过RCM认证。
这一标识的引入,不仅加强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监管,也进一步促进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
在本文中,将主要探讨RCM标识的定义、使用范围以及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关于产品安全认证的相关规定。
首先将详细介绍RCM标识的含义和相关要求,包括其在两国法规中的具体规定和标准。
其次,将重点讨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产品安全认证制度,包括认证流程、认证机构和认证标准等方面。
通过对两国制度的比较和分析,将进一步说明两国引用的产品安全认证标识的优势和重要性。
最后,文章将得出结论,总结RCM标识在产品安全认证中的重要性,并阐述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引用的产品安全认证标识的优势。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产品安全认证在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国际贸易以及提升产品质量方面的重要性。
同时,对于企业和制造商来说,了解并遵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产品安全认证要求,并获得RCM标识是进入这两个市场的必要步骤,也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2. 正文2.1 RCM标识2.1.1 定义2.1.2 使用范围2.2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的产品安全认证2.2.1 澳大利亚的产品安全认证2.2.2 新西兰的产品安全认证3. 结论3.1 RCM标识的重要性3.2 新西兰与澳大利亚引用的产品安全认证标识的优势该文章的正文将主要围绕RCM标识和新西兰与澳大利亚的产品安全认证展开。
首先,介绍RCM标识,包括其定义和适用范围。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
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其目的,一、疾病的诊断、预防、监护、治疗或者缓解;二、损伤的诊断、监护、治疗、缓解或者功能补偿;三、生理结构或者生理过程的检验、替代、调节或者支持;四、生命的支持或者维持;五、妊娠控制;六、通过对来自体的样本进行检查,为医疗或者诊断目的提供信息。
产品原理、结构、功能等与医疗器械类似,但不属于《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有关医疗器械定义的产品,货物属性使用“38-非医疗器械”申报。
进口医疗器械进口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的格式为“国械注进>xxxx3xxxxxxx x”;进口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的格式为“国械注进xxxx2xx> x”;进口一类医疗器械备案证书编号的格式为“国械备xxxxxxxx号”。
(中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医疗器械注册证书为“国械注许”字)(一)资质要求1.准入要求禁止进口过期、失效、淘汰等已使用过的医疗器械。
2.医疗器械备案或者注册(1)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备案管理,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实行产品注册管理。
(2)进口的医疗器械应当是已注册或者已备案的医疗器械。
医疗机构因临床急需进口少量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的,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府批准,可以进口。
进口的医疗器械应当在指定医疗机构内用于特定医疗目的。
(3)提供给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作为生产资料生产医疗器械的零部件,不需单独办理医疗器械备案或者注册。
3.捐赠医疗器械向中国境内捐赠医疗器械的境外捐赠机构,须由其或者其在中国的代理机构向海关办理捐赠机构及其捐赠医疗器械的备案。
必要时,海关总署将组织实施装运前预检验。
国家特殊需要的,由民政部商海关总署做特殊处理。
1、2013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分析过去12年来,中国医疗器械市场销售规模由2001年的179亿元增长到2012年的1700亿元,剔除物价因素影响,12年间增长了近9.4倍。
据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医疗器械分会抽样调查统计,2013年前10月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总销售规模达到1410亿元,预计全年销售规模达到2120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大关,预计比上一年度增长21.19%(如图1)。
统计显示,世界排名前10位的医疗器械企业分别是强生、西门子、GE医疗、美敦力、百特医疗、飞利浦医疗、波斯顿科学、碧迪、史赛克、贝朗医疗,2004年这10家公司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4.5%,2010年增长到44.8%。
2013,中国本土医疗器械企业中,迈瑞医疗、康辉医疗、鱼跃医疗、万东医疗、威尔科技、九安医疗、东软股份、乐普医疗、威高股份、微创医疗、阳普医疗、长峰股份、威达医用、新华医疗、万杰高科、中国医疗、上海医疗等是相对领先的企业品牌。
全球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消费比例约为1:0.7,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达到1∶1.02,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已占据国际医药市场总规模的42%,并有扩大之势。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总规模2013年预计达到2120亿元,医药市场总规模预计为10372亿元,医药和医疗消费比为1:0.2。
可以判断,医疗器械仍然还有较广阔的成长空间。
中国医械产业呈现“多、小、高、弱”的特点。
第一是生产企业多,截至2012年底,全国共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14928家;第二是企业规模小,2012年医疗器械产业市场总产值为1800亿元,平均每个企业产值约1200万元;第三是产品集中度高,医疗器械产品种类3500多种,平均每种产品十多个注册证。
国内的医疗器械市场不管在生产还是在销售领域,集中度都比较低。
2013年上半年22家医疗器械上市企业的收入仅为100亿元,仅占到行业总规模的5%左右。
而在医疗器械零售市场上,目前还没有一家上市企业,在国内销售医疗器械的主要渠道是药店及专业的医疗器械店。
医疗器械的进口与出口政策解读随着全球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医疗器械的进口与出口政策备受关注,对于各国医疗领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医疗器械的进口与出口政策进行解读,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医疗器械进出口的相关要求与规定。
一、医疗器械的进口政策1. 市场准入许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医疗器械的进口需要获得市场准入许可,该许可文件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或类似机构颁发。
该许可证明了医疗器械在进口国家市场上的合法地位,并对产品使用、销售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2. 注册和审批:进口医疗器械需要进行注册和审批手续,包括提交产品说明书、技术要求、实验报告等材料,以确保医疗器械符合质量和安全要求。
审批通过后方可获得进口许可证。
3. 技术要求和风险分类:不同类型的医疗器械根据其技术要求和安全风险进行分类管理,进口时需满足不同的要求和标准。
一般来说,高风险的医疗器械具有更严格的要求和监管。
4. 品质管理和质量控制:进口的医疗器械需要进行品质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一般要求制造商提供相关的生产、检测和销售过程的文件。
二、医疗器械的出口政策1. 出厂许可证:医疗器械的出口需要取得出厂许可证,由国家相关监管机构颁发。
该许可证明了出口医疗器械符合出口国家的质量和安全要求。
2. 质量认证和检验:出口医疗器械需要进行质量认证和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出口国家的相关法规。
一般要求出口商提供产品的技术文件、测试报告等。
3. 目的国市场准入:出口医疗器械需要符合目的国家市场的准入要求,包括注册和审批流程。
出口商需了解目的国的法规要求,将产品定位于合适的市场。
4. 术语与标签要求:出口医疗器械需要使用目的国的语言在产品上标注相关信息,包括产品型号、性能参数、生产商等。
此外,一些国家还有特定的标签要求,出口商需提前了解并遵守。
三、医疗器械进出口政策的影响与展望1. 对医疗器械企业的影响:医疗器械的进出口政策直接影响到医疗器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医疗器械销售到南美洲有什么要求医疗器械销售到南美的要求可能因国家而异,但一般来说,你需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有医疗器械生产线和符合国际标准的管理体系1;∙有样品送去第三方进行检测和认证,如CE或FDA12;∙编写技术文档,包括产品性能、安全性、临床说明等12;∙申请自由销售证明和使馆公证2;∙指定当地代理人或注册商标23。
你想销售到哪个国家呢?不同的国家可能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医疗器械销售到巴西的要求巴西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医疗器械市场,但也有一些比较复杂的法规要求。
根据我查到的信息,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你的产品需要通过INMETRO认证,这是一项针对电子医疗器械的强制性认证12;∙你的产品需要在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ANVISA)注册,这是一个涉及产品测试、技术文档、BGMP检查等多个环节的过程34;∙你需要指定一名经ANVISA认可的巴西注册持证人作为你在当地的代表,负责提交许可申请和技术文件5。
医疗器械销售到阿根廷的要求阿根廷也是一个有前景的医疗器械市场,但同样需要遵守当地的法规要求。
根据我查到的信息,你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你的产品需要在阿根廷国家药品、食品和医疗技术管理局(ANMAT)注册,这是一个涉及产品测试、技术文档、GMP认证等多个环节的过程12;∙你需要指定一名经ANMAT认可的阿根廷授权代表(AAR)作为你在当地的代表,负责提交许可申请和技术文件12;∙你的产品需要符合南方共同市场(MERCOSUR)的标准和要求12。
The requirements for selling medical devices to South America varydepending on the country. Some of the common requirements are:∙ A Certificate of Free Sale (CFG) or a Foreign Sales Certificate (FSC) issued by the country of origin1.∙ A registration dossier with technical and clinical data, labeling information, quality system certificates and other documents23.∙ A local representative or distributor who can submit the registration and handle post-market surveillance23.Are you interested in a specific country or region?To sell medical devices in Brazil, you need to:∙Obtain approval from the Brazilian Health Surveillance Agency (ANVISA)123. ∙Classify your device according to the risk level (I, II, III or IV) based on Annex II of Resolution RDC No. 18524.∙Choose a registration pathway (Notificação, Cadastro or Registro) depending on your device class43.∙Have a local Brazilian Registration Holder (BRH) who can submit your technical files and handle post-market activities13.The difference between Notificação, Cadastro and Registro is:∙Notificação is a simplified registration route for low-risk Class I devices that does not require review by ANVISA12.∙Cadastro is a registration route for low-to-medium risk Class I and II devices that requires a technical dossier and a review by ANVISA12.∙Registro is a registration route for medium-to-high risk Class III and IV devices that requires a more extensive technical dossier, clinical data and a review by ANVISA12.The higher the risk class and the registration pathway, the more time and cost it takes to get approval2The time it takes to get ANVISA approval depends on your deviceclassification and registration pathway. According to a study1, the medianapproval time for medical devices approved by ANVISA between 2013 and 2016 was 795 days. However, this includes both agency time and company time. The target total time for ANVISA registration is up to 365 days1. Another source2 states that the average approval times are 15 to 18 months for drug products and 24 months for fixed-dose combinations.These are only estimates based on past data and may not reflect the current situation. You can download a free Brazil regulatory chart from Emergo3 for a more detailed look at ANVISA registration timelines.。
澳洲当地设备的合规要求-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本文将重点探讨澳洲当地设备的合规要求。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设备的合规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澳洲,设备合规要求是确保产品安全性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它涉及到制造商、供应商和消费者等多个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和义务。
设备合规是指设备符合规定的标准、法规和技术要求,同时能够满足安全性、可靠性、持久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的要求。
通过设备合规,可以有效避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危害。
澳洲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对设备合规有着严格的要求。
这是为了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防止低质量、不安全的产品进入市场,从而保护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澳洲的设备合规要求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电子产品、机械设备、医疗器械、化学制品等。
本文将针对澳洲当地设备合规的要求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我们将重点介绍澳洲设备合规的基本原则、标准和流程。
同时,还将探讨澳洲设备合规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通过深入了解澳洲当地设备合规的要求,制造商和供应商可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合理规划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确保产品符合澳洲的法律法规和质量标准。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在购买设备时更加了解产品的合规性,选择更加安全、可靠的产品。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澳洲当地设备合规的要求,包括法规概述、标准要求、测试评估和认证程序等方面的内容。
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遵守澳洲的设备合规要求。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可以着重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在本篇长文中,文章结构可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主要部分。
引言部分(1.1 概述、1.2 文章结构、1.3 目的)主要用于引入文章的主题和背景,说明文章的目的和意义。
正文部分(2.正文)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其中包含了对澳洲当地设备的合规要求进行详细探讨。
在2.1 澳洲当地设备的合规要求这个小节中,将分为2.1.1 第一个要点和2.1.2 第二个要点两个子小节,分别对澳洲当地设备合规要求的关键要点进行详细阐述和分析。
附件2:医疗器械进出口及通关检测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宗旨与依据)为规范医疗器械进出口管理、保证进出口医疗器械的质量安全,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以下简称《条例》、《海关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涉及医疗器械的进口备案、报关、检验及监督等事务,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备案的产品及概念)本办法所称进口备案,是指进口单位拟申请办理Ⅱ类、Ⅲ类医疗器械进口时,向口岸所在地设区的市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称口岸药监部门)申请办理《进口医疗器械通关单》的过程,其中列入《高风险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的还应按《进口医疗器械检验通知书》的要求进行检验。
第四条(高风险医疗器械及其分类定义)本办法所称的高风险医疗器械产品,是指对人体生命健康可能构成较大伤害的;或者使用量大,可能导致群发性公众健康安全事件的;或者储存、运输过程中,易于损坏或发生质量变化的医疗器械产品,包括:(一)植入人体的医疗器械;(二)介入人体的医疗器械;(三)用于支持、维持生命的医疗器械;(四)含药、生物制品或动物源性的医疗器械;(五)使用量大,可能引起重大公众健康安全事件的医疗器械;(六)储存、运输过程中,易于损坏或发生质量变化的医疗器械;(七)国家食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局认为有必要严格控制的其他医疗器械。
第五条(高风险医疗器械的分类)依据高风险医疗器械的风险程度将其分为A、B、C三个类别予以区别管理。
1)A类高风险医疗器械,是指极高风险的医疗器械产品。
这类产品通关前必须完成抽样检测,合格后方可通关放行。
2)B类高风险医疗器械,是指风险高、需要事前予以风险控制的医疗器械产品。
这类产品通关后予以抽样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上市销售。
3)C类高风险医疗器械,是指风险相对可控,可以在检测结果尚未出来前先行上市的产品。
这类产品通关后再行抽样检测,但无需等待检测结果出来即可先行上市销售。
第六条(高风险医疗器械目录动态调整规则)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每两年对《高风险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参见附录:《高风险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实行动态调整,依据该类产品的通关检测结果及不良事件监测情况,可调整高风险分类目录级别。
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相关知识
一、澳大利亚认证介绍
1、治疗商品管理局(TGA)是澳大利亚政府健康和养老部门的一个机构。
主要的治疗商品必须在进入澳大利亚市场之前进入澳大利亚治疗商品注册名单(ARTG)。
ARTG是在澳大利亚使用的或从澳大利亚出口的关于人用的治疗商品的信息数据库。
(TGA认证)
(1)治疗用途是指:
•防护、诊断、养护或缓和病痛、疾病、残疾或受伤;
•影响、抑制或者改变某个生理过程;
•检测人体对某个疾病的感受性;
•影响、控制或抑制受孕;
•检测怀孕;
•改变或修改解剖的某个部分。
(2)对治疗商品供应的控制主要通过三方面的途径:
•生产厂商品质的审核与评审;
•商品的入市前评审;
•商品入市后对标准的符合性监控。
(3)对医疗器械的规范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医疗器械基于不同风险等级的分类;
•对其品质、安全和性能的一系列基本要求得符合性评价;
•对医疗器械生产过程的相应法令控制;
•在ARTG中包含该医疗器械;
•包含某个广泛警告系统和事故报告机制。
1、澳大利亚认证为SAA认证,SAA是一个独立的公司,与政府没有直接的关系,尽管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是它其中的成员。
然而,由于在任何一个国家的技术基础设施中的重要性意味着同政府的密切合作和是非常必要的
2、SAA和联邦政府之间有一个理解备忘录承认SAA是澳大利亚的非政府标准机构的最高组织。
在备忘录中指出,标准的制定要与WTO的要求一致,为此,有协议指出当合适的国际标准已存在时,就不用制定新的澳大利亚标准。
3、澳大利亚是联邦国家,电器安全及能耗要求的认证、控制和管理工作由各个州或地区的监控部门(Regulatory Authority)按照本州/地区的认证程序进行,各州及地区的相关部门清单请间表1。
任何一个州颁发的证书在其他州/地区同样有效,不许任何附加手续,这已经由立法的形式规定下来,此外,SAA标准制定机构的全资子公司QAS(Quality Assurance Services Pty Ltd.)是澳大利亚的NCB(National Certification Body),其出具的证书也到了各个州或地区的承认,有同等的效力。
表1 澳大利亚各个州或地区的监控部门
州或地区部门
Queensland Electrical Safety Office ,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Relations
Western Australia Technical and Safety Division ,office of Energy
New South Wales Safety and Standards Branch, Department of Fair Trading
Victoria Office of the Chief Electrical Inspector
Tasmania Office of the Electricity Regulator
South Australia Energy Division ,Department of Mines and Energy
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 Regulation ,Department of Urban Services
Northern Territory Power and Water Authority
4、澳大利亚的标准以“AS”开头,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联合标准为“AS/NZS”标准。
澳大利亚的标准与新西兰的标准基本与IEC一致(目前澳大利亚的标准有33.3%完全与国家标准一致),存在一些国家差异,如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某些产品的标准(如风扇)规定必须按热带气候来考虑。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推行标准的统一和认证的相互认可,产品只要取得一个国家的认证后就可在另外一个国家销
售。
二、产品安全认证
1、澳大利亚没有统一的安全认证标志,各个州或地区都先后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对电器产品的管理方法。
虽然名称及颁布的日期不尽相同,各个州或地区关于电气安全立法的内容基本一致。
电气产品分为管制类电气(prescribed product)和非管制类产品(Non-prescribed product)。
2、管制类电气产品根据AS/NZS4417.2划分,包含电热设备、制冷设备、电动工具、零部件等。
目录在政府的公报上公布,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
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及维多利亚州在认证进程中最为活跃。
以昆士兰州为例,电力法(the electricity Act 1994)宣布了电器认证、销售及使用的详细规定。
(1)管制类电器:管制类电器强制必须取得由监控部门颁发的认可证书(certificate of approval),并且规定标识(必须打上证书号)。
应当注意的是,认证程序只针对安全性而非性能或品质,除非与安全性相关。
证书号的第一个字母显示该证书由哪个州或地区颁发。
如:
Q91610(昆士兰)
W2015(Western Australia 西澳大利亚)
V90263(Victoria 维多利亚)
N10422(New South Wales 新南威尔士)
(2)非管制类电器:非管制类产品虽然不强制取得认证,但其安全性由销售商/生产商负责,可以自愿申请认证。
监控部门将为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颁发符合性证书(Certificate of Suitability).取得符合性证书的电器产品可以打上证书号,证书好最后的字母显示该证书由哪个州或地区颁发,如:CS/431/Q(昆兰式)
CS/108/N(新南威尔士)
3、RCM标志:目前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正在引入RCM标志(Regulatory Compliance Mark),以实现电气产品的统一标识,该标志是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监管机构拥有的商标,表示产品同时符合安规和EMC要求,是非强制性的。
在产品取得安全认证和电磁兼容注册后,可通过颁发安全认证的监管机构或“RCM Registrar”(Standards Australia)申请使用RCM标志。
StandardsMark标志:是由QAS颁发的产品安全标志,这个标志是非强制的。
三、能耗标签
尽管在大部分州与地区对白家电与家用空调的能耗都有类似的强制要求,各个州的强制认证产品目录不尽相同。
目前昆士兰州与维多利亚州的产品目录最为齐全。
任何一个州的登记在其他的州与地区也同样有效。
能耗要求适用于下列家用电气:
电冰箱与制冷器(测试标准:AS/NZS 44741.1、AS/NZS 4474.2)
洗衣机(测试标准:AS/NZS 2040.1 、AS/NZS2040.2)
干衣机(测试标准:AS/NZS2442.1、AS/NZS2442.2)
洗碗机(测试标准:AS/NZS 2007.1、AS/NZS2007.2)
单向家用空调(测试标准:AS/NZS3823.1.1、 AS/NZS3823.1.2、AS/NZS3823.2、AS/NZS3823.3)申请人必须向监控机构提交申请表并附上完整正确的测试报告及能耗标签的样本。
测试报告必须由经认可的实验室出具,自签发日起三年内有效。
四、电磁安全性要求
1、在澳大利亚电磁兼容性由ACA(Australian Communications Authority)监控,在澳大利亚的EMC体系下,产品分为三类,供应商在销售二、三类产品前必须在ACA注册申请使用C-TICK 标志。
一类产品:对使用无线频谱的设备干扰辐射较低的产品,如手动开关、简单的继电器、单向鼠笼式电感电机、电阻等。
这类产品在生产销售时可自愿申请使用c-tick标志。
二类产品:对使用无线频谱的设备干扰辐射较高的产品,如开关电源、电焊机、调光器、大部分的家用电器等。
三类产品:对使用无线频谱的设备干扰极高的产品,即CISPR11与CISPR22覆盖的产品。
由于在ACA注册申请使用C-TICK标志的申请人只限于在澳大利亚或新西兰的注册公司,可通过澳大利亚或新西兰的买家或在澳大利亚或新西兰由分支机构/合作伙伴的认证机构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