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一、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1、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也叫做政治社会化,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使国家或政治集团的政治思想、政治原则、政治制度,为社会成员认同和接受。其目的在于培养过敏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明确公民的权利和责任,培养忠诚于国家并且适应本国文化的“合格的公民”。

2、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根据美国重视品质同盟会的研究,信赖、敬重、责任、公平、关怀和公德,是道德教育赖以建立的支柱,目标在于培养具有共同品格的合格的美国公民。

3、爱国主义教育

虽然美国没有在学校中设立爱国主义课程,但是一直很注重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其他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树立美利坚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自豪感。

4、历史教育

美国一直都很注重通过历史教育来培养美国人的民族品格和民族自豪感,将美国的价值观以及其政治制度的优越性融入到历史教育中。学校是历史教育的主要承担着,美国在法律中都明文规定了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美国历史课,为了使学生们都能更好的接受历史教育,更对不同级别学校的历史教学内容都实现了层次化。

5、法制教育

美国的法制教育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法制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教育其公民都必须守法。其法制教育的核心便在于美国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所以美国严格保护美国宪法的根本大法地位及其权威性,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美国宪法,不得以任何形式违背。

二、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一)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流派

1.政治社会化理论

从个人角度研究政治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人通过学习政治文化,发展政治自我的过程。伊斯顿和丹尼斯把政治社会化看作是“个人获得各种政治倾向所经历的那些发展过程”。这一过程,根据个人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如幼儿期、学龄初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而不同的时期,对个人政治自我的形成有着不同的影响。政治自我的形成和发展,是通过多种方式共同完成的。可能是通过教育和训导;可能是通过个人的模仿、观察和识别;还可能受个人各种政治经验的影响。

从社会角度研究政治社会化,强调的是政治社会化对社会产生的结果,即研究社会如何维护、改变以及创造政治文化的。社会实现政治文化的维护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许多不同的政治化机构完成的。这些政治化机构,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初级群体”;二是“次级群体”。“初级群体”主要有家庭和同龄群体。初级群体对个人政治自我的形成有极大的帮助。因为一个人生下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通过与这类群体进行交往而获得政治信息和掌握政治技能的。而正是在此时期内,形成了政治自我的基础。“次级群体”主要有政党、工会、教会、学校、大众媒介等。这一类群体表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广泛的社会性。这些机构与政府有密切的联系,便于统治者控制。目前,在向个人传授社会“政治制度准则和信念方面”,“学校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众媒介对人们获得政治经验、政治知识,形成或改变政治态度起了很大的作用。但这里还涉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各种不同的政治社会化机构,应当协调起来,发出共同的政治信息,“如果社会……想要有意识地来塑造其年轻的公民,建立各种社会化机构之间的一致性是首要的促进因素”。

2.人本主义理论

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是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兴起为先导的。人本主义的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把侧重点放在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个人特性的关注,强调学生的兴趣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概括地说,就是“以人性为本位”。因此,这种教育是以完整的人的发展为最基本的价值取向的,以培养充满活力、和谐发展的人为最基本的教育

目的。

(二)特点

1.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

早在殖民地时期,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虔诚的、有学问的、举止端正的青年”。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大学十分强调“培养民族精神”。后来,美国把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爱国精神,能对国家尽到责任和义务的公民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强调学生必须具备美国“国民精神”,使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倾向于认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当一名美国人比当其他国家的国民更好”,要时时处处为美利坚的强大而自豪和尽责,并把不断涌入的移民“美国化”。1987年,里根总统在国情咨文中强调:“学校要培养美国人的…国民精神‟,主要是指爱国、修养、诺言、恢复伦理精神、纪律等。”在美国人眼里,“国民精神”的培养,要先从责任心与合作精神的养成开始。1992年春天,美国一些行政组织与研究机构共同拟定了一份《阿斯彭品格教育宣言》,呼吁学校恢复传统的品格教育模式,认真向学生传授“尊重、责任心、可靠、关心、公平、正义、公民美德与公民素质”等核心价值观。

2.注重道德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渗透

美国高校道德教育很少在课时计划中得到反映,学校一般不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因为在一些教育家眼里,教师虽然把道德问题编排到课程中,但是由于其标准的绝对性和授课的灌输型,使之在促进学生理智思考道德问题时暴露出局限性。他们更加倾心于以“渗透”为特色的间接、综合的教育方式,把道德教育的许多方面归于隐性课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样不易引发逆反心理,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在美国高校为学生开设的其他课程中,实际上也负有道德教育的责任。如宗教学、伦理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学、公民学、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等有关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学生能够从这些课程中获得思想熏陶,从而提高道德判断力和选择的自觉性,增强对美国文化和精神传统的体验和理解。一句话,“在美国,学校的所有课程都可以成为道德教育的载体”。

3.宗教

宗教在美国人的精神生活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美国有90%的人信仰宗教,

宗教可以约束美国人的行为举止,规范其道德操守。在美国的很多旅游景点、街道,经常可见各种语言译本、各种版本的圣经和宗教书籍免费派送。很多教徒经常义务传授教义,免费接送信徒到教堂做礼拜。

三、美国思想政治存在的问题

独立战争之前的美国一直是欧洲各国殖民开发的重要场所,从17世纪开始,英国逐渐成为北美的主要殖民势力,在北美建立了若干个殖民点,这些殖民点在18世纪逐渐发展成为各自独立的13个殖民地。独特的社会历史背景使欧洲启蒙思想当中天赋人权及自由平等观念很容易被北美人民所接受,也逐渐形成比较一致的政治信仰和政治态度。

由于美国在独立之前长期受到殖民地的压迫剥削,1775年的《独立宣言》便道出了美国人渴望自由、民主、平等的心声,“天赋人权”之说出现。至此也奠定了美国今后民主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