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4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与新特征2012-03-15内容摘要:在成功实现经济起飞二十多年、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当前传统增长潜力正逐步耗竭,我国能否成功迈进由“创新优势—高端制造+服务业—创新+消费”推动的第二次增长浪潮,实现内生式增长,面临重大挑战。
“十二五”时期,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世界政经格局处于次贷危机后续的调整期,内部释放内需、转换引擎面临一系列体制性制约。
关键词: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GDP总量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1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9.9%。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发展的成就为世界瞩目。
同时,进入新世纪以来,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障碍,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如果说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围绕经济总量增长为核心的话,未来将是总量与结构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增长与发展并行的伟大变革时期。
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判断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有人均收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等,总体判断,我国处于由工业化中后期迈向工业化后期、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向中上等国家的阶段。
在成功实现“低成本优势—中低端制造业—投资+生产”推动的第一次增长浪潮之后,我国面临能否成功迈进由“创新优势—高端制造+服务业—创新+消费”推动的第二次增长浪潮的重大机遇期,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绩效工资);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三个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的背景(一)、科学发展观历史地位:五个是(二)、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时代背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来的,十七大全面阐述的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GDP三十万亿,居世界第四位。
人均GDP2006年$2040、2007年人均$2500、2008年人均$3000,财政收入6万亿。
但这种发展是基于以GDP为核心的片面发展,或者叫做“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先富论;分配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血染的GDP、信仰、道德、资源、生态)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的矛盾却日益突出。
现实基础立足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
改革开放三十年开辟了一条道路;形成了一个理论体系(三个具体理论)根本依据两个没有变:一是基本国情没有变,一是主要矛盾都没有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绩效工资);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我国在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而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
2、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要适应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3、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加快经济增长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成就。
但是,由于一些国家在社会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弊端,由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不重视社会发展,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忽视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致使世界发展遇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我国不能重复其他国家走过的老路,而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和发展要求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系统理论,也是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理论。
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总体要求“十五”期间,伊金霍洛旗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重大项目为支撑,以培育主导产业为突破,认真贯彻“城乡统筹,…三化‟互动,构筑四大产业,实现三个翻番”的总体发展思路,经济社会取得长足发展,提前完成“十五”计划确定的主要发展目标,为“十一五”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阶段我旗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为:一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快速提升。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9.7亿元,人均GDP达到7200美元,是2000年的5倍,年均增长38.2%;财政收入完成13.5亿元,是2000年的7.6倍,年均增长50.2%;五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34.2亿元,年均增长41%。
成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之一。
二是发展环境显著改善。
电力、交通、土地、水、人才资源等要素的建设不断加强,有效缓减了基础性要素的制约。
以210国道为骨干,包茂高速东苏段、成陵旅游专线、巴苏线改造完工通车,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陆路交通网;鄂尔多斯飞机场迁建、东乌铁路、109国道新建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使我旗正从一个区域交通端点城市逐步转化为一个节点城市。
邮电通信覆盖全旗,固定电话普及率9.9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30部/百人。
生态建设步伐加快。
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率分别达到31.8%和86%。
三是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4:58.6:27.4调整优化为2005年4:41:55,显现出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快的特点。
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加快,煤炭、电力、建材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交通运输、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
四是人民生活快速跃升。
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旗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乡居民收入分别由2000年的5012元和2338元提高到2005年的11020元和4742元,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02%,农牧民恩格尔系数为42.19%,比2000年分别下降了8.2和11.4个百分点。
关于“十二五”规划民生问题的探讨1 引言“十二五”规划的五年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阶段性特征的五年。
“十二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在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的情形下,“十二五”规划关于民生方面的问题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本文从富民、住房和综合发展方面对民生发展进行了简单探讨,阐述了民生的重要性。
2 民生问题在“十二五”规划中的地位“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坚持了民生优先的原则,要让全国各族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2.1 指导思想的渗透在前不久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简称“十二五”规划)指导思想中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1]。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十二五”规划以指导思想为核心,第八章提出“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民生优先,完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2.2 主要目标的定位为了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十二五”规划中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民生方面目标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全国总人口控制在13.9亿人以内,抑制人口膨胀。
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更高阶段的表现新常态是我国经济运行度过增速换挡期、转入中高速增长的阶段性特征。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符合后发追赶型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后发优势的内涵与强度、技术进步模式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其实质是追赶进程迈向更高阶段出现的新变化新特征。
后发优势是追赶型国家可以长期保持较高经济增速的根本原因。
在追赶进程的不同阶段,后发优势的具体表现、蕴藏的增长潜力不同,从而带来经济增长速度、增长动力和经济发展方式的相应变化。
根据追赶型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实践,可以将追赶进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起飞阶段。
在制度变革或外部环境触发下,后发国家经济摆脱低水平均衡,向持续高增长转换。
这一过程通常较快完成,但也有一些国家会持续较长时间。
二是高速增长阶段。
这个阶段的基本特点是高投资、高增速,产业结构、居民消费结构、城乡结构、出口结构迅速优化升级。
这个阶段市场需求空间大,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供应充分,通过购买设备和其他技术引进渠道,企业很容易组织并扩大生产;在增量扩能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大幅增加,大量剩余或闲置资源被有效利用,或从生产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向生产率较高的非农部门,生产率和人均资本存量快速增长。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高增长就是处于这一阶段。
三是中高速增长阶段。
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技术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的难度加大、成本提高。
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消费、出口等需求增速逐步下降。
生产要素供应紧张、价格显著上涨,早期简单外延式扩张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效率提高更多依靠模仿创新和行业内企业间优胜劣汰实现。
四是中低速增长阶段。
追赶的后期,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均GDP水平进一步接近,大部分后发优势已经释放。
传统市场空间饱和,生产要素价格大幅上涨,依靠技术引进和模仿创新很难消化企业投入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
企业开始尝试前沿创新,通过创造全新商品和技术路线、构建新商业模式等获取高额利润。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与新特征作者:任泽平张立群来源:《新经济导刊》2012年第04期在成功实现经济起飞二十多年、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当前传统增长潜力正逐步耗竭,我国能否成功迈进由“创新优势—高端制造+服务业—创新+消费”推动的第二次增长浪潮,实现内生式增长,面临重大挑战。
“十二五”时期,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世界政经格局处于次贷危机后续的调整期,内部释放内需、转换引擎面临一系列体制性制约。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
GDP总量由1978年的364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0.1万亿元,跃居世界第二位,按不变价格计算,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9.9%。
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我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发展的成就为世界瞩目。
同时,进入新世纪以来,实现我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障碍,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如果说建国六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主要围绕经济总量增长为核心的话,未来将是总量与结构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增长与发展并行的伟大变革时期。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判断判断经济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有人均收入、消费结构、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城镇化水平等,总体判断,我国处于由工业化中后期迈向工业化后期、由中等收入国家迈向中上等国家的阶段。
在成功实现“低成本优势—中低端制造业—投资+生产”推动的第一次增长浪潮之后,我国面临能否成功迈进由“创新优势—高端制造+服务业—创新+消费”推动的第二次增长浪潮的重大机遇期,处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定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科学内涵: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3、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1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2毛泽东思想含义: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实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成就了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3中国特色社义理体系: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和建设相结合产生的,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论述题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有与时俱进的关系?1含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的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相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2毛泽东思想含义: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实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成就了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的阶段性特征”与我们社会的演进2010-04-29 10:47:10 作者:辛鸣来源:《北京日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
这个“新的阶段性特征”究竟是什么?它对中国社会来说又意味着什么?怎么科学认识、深刻把握、正确应对这个“新的阶段性特征”?我认为,这个“新的阶段性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变化来理解和把握。
第一,从讲“团结”到讲“和谐”:社会结构日趋多元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现在说“团结”这个词的少了,说“和谐”这个词的多了,为什么?因为社会结构变了。
所谓社会结构,就是社会群体在社会中的分布状况。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结构很单一,约定俗成的说法是“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而知识分子阶层属于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在这样的状况下,只要把工人、农民这两大阶级的事情办好就行了。
更重要的是,这两个阶级之间没有直接的矛盾和对立,所以这两个阶级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当时中国社会的高度组织纪律性恰恰就是来源于社会结构的异常单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和社会群体,比如民营企业家阶层、职业经理人阶层、科技经营者阶层等等。
中国社会的状态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这几年东南沿海闹“民工荒”,这是因为20多年来东南沿海地区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一直都很低。
按理说,一个地区的劳动力价格应该随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应提升,但这里工人的工资水平却一直提高不起来。
为什么?因为东南沿海的那些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其主要竞争优势就是廉价的劳动力,如果给工人加工资,民营企业家的利润就少了。
这种状况如果发生在改革开放前是不可想象的,敢对工人兄弟不好,企业还想不想办下去啊?政府一声令下,说加多少就得加多少。
但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是不可能那样做了。
因为劳动力的价格要接受市场的调节。
此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政府突然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向民营企业家们施加这样的压力了。
进入新世纪,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这些特征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
还不强,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
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3.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
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
4.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
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5.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
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6.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对
文化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7.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
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8.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
开放要求更高。
【专题名称】国民经济管理【专题号】F10【复印期号】2011年05期【原文出处】《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1期第1~7页【英文标题】New Physical Features in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作者简介】宋林飞,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教授、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南京210013【内容提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工业化处于中期后阶段,向集约型增长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从投资导向转为创新导向的过渡阶段,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处于上升阶段,开放型经济处于向资本输出阶段的过渡时期,城市化处于加速阶段,信息化进入中等发达阶段,生态现代化处于初期后阶段,社会发展进入利益调整期与矛盾凸现期。
只有正确把握新的阶段性特征,才能科学决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
I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periods, world and country situation continue to undergo profound changes, andsalient features are presented in the stage of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y are mainly:industrialization is in middle and later period, transition phase from extensive to intensive growth,from an investment orientation to innovation driven transition phase, and contribution of consumption toeconomic growth is on rising stage, from opening economy to capital outflow transition phase,urbanization is in the acceleration phase, and information comes into moderately developed stage,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t an early stage, social development enters into interest adjustment andcontradictions protruding period. Only correctly grasping new phased characteristics can we have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and lead scientific 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1)01-0001-07中共中央十七届五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世情、国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
”只有正确把握新的阶段性特征,才能科学决策、善于领导科学发展,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防范与化解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一、工业化处于中期后阶段2002年前后,我国工业化总体进入中期阶段。
之前,我国重工业增速持续高于轻工业增速;之后,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型化特征更加明显。
从产业集中度来看,我国重化工业集中度不断提高,2008年已经达到44%。
重化工业对资源的过高消耗,很大程度是由于生产技术水平低和增长方式粗放造成的。
但重化工业具有提高技术含量和技术创新的空间,也可能保持较持久的增长状态。
重化工业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水平并不一定就比轻工业和其他产业高,因此要促进重化工业加快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向“高投入、中消耗、低污染”转变。
提升重化工业的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和附加值,进而带动整个传统产业的升级。
在重化工项目的选择上,必须坚持先进性原则,不能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从产业贡献率来看,目前我国工业对GDP的贡献率占据主导地位,不过工业对GDP的贡献率不断下降,从1990年代中期的近6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50%。
根据国际流行标准,当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10%以下,第二产业比重上升到最高水平后开始下降,工业化进入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
“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化从中期向后期过渡的特征将更加明显。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由51∶21∶28调整为10∶48∶42。
但是,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失衡的问题仍然存在。
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过大,即不仅严重依赖第二产业,而且对第一产业依赖程度也过高;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偏小、发展滞后,远低于世界三次产业比例的平均水平(3∶28∶69)①。
我国产业结构仍以工业为主导,资源环境压力加重等问题突出,产业结构急需调整。
通过国际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十一五”初期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指标对应于美国工业化后期阶段,但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对应于美国工业化初期阶段,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对应于美国工业化初期水平,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也没有超过美国工业化初期的水平。
② 这种失调现象主要是由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因此必须加快城市户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不仅仅表现为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构成处于较低水平,同时也存在于三大产业的内部。
农业中高科技农业所占比重较小,工业中战略性新兴工业所占比重较小,第三产业中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小。
同时,工业中处于产业链末端的深加工制成品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产业先进、环节低端”的现象还没有根本转变,工业在相当程度上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比重过低。
产业结构低度化是抑制产业转型升级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十二五”期间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将是我国由工业化中期向工业化后期加快转变的时期。
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可能提高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将成为拉动GDP增长的主要力量。
大力发展服务业,用现代服务业拉动先进制造业是我国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必须抓早、抓紧、抓实。
二、向集约型增长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大量资源的高消耗,靠大批廉价劳动力的使用,靠大量的物质资本投入与积累来实现的。
近几年来,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开始加快转变,但是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
按照国际流行的标准,科技进步贡献率30%以下,为粗放型增长方式阶段;科技进步贡献率30-50%,为半粗放半集约型(准集约型)增长方式阶段;科技进步贡献率50-70%,为集约型增长方式阶段;科技进步贡献率70%以上,为高度集约型增长方式阶段。
目前,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42%左右,为半粗放半集约型(准集约型)增长方式阶段,处于向集约型增长阶段转变的重要阶段。
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从“一五”时期的19.9%提高到目前的51%以上,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我国东部一些先发展地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超过50%,例如江苏201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4%,开始进入集约型经济增长阶段。
近年来,为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而保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投资保增长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决策。
但是,主要依靠物质资本的扩张刺激经济增长的经济效益不高,而且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事关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问题。
因此,要从主要依靠投资基础设施支撑的增长模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增长模式上来。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将加快转变,通过增加资源投入和消耗来实现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将逐步转变为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的集约型增长方式。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是依靠科技进步、依靠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与管理创新促进经济发展。
特别是需要发展以国内市场为主、本土企业为主的科技服务业,但当前科技服务业基数低,需要加快发展。
信息技术服务、生物技术服务、数字内容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知识产权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等知识和人才密集、附加值高的科技服务业,应进一步渗透到技术、资本、人才、经营、销售等要素中,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牵线搭桥,为企业增强科技实力服务。
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必要的配套,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推动本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三、从投资导向转为创新导向的过渡阶段近几年来,我国科研经费投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有力地推动了自主创新。
我国的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达到1.7%左右,正在接近创新型国家的一般标准2%。
在发展中国家行列,我国创新基础设施与创新投入指标方面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但是在教育投资方面,投入产出效率比较低。
据研究测算,“十一五”初期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分为41.18分,与日本(57.12分)相比相差15.94分③。
美国、日本、芬兰等国家被公认为是世界上的创新型国家,这些国家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自主创新上存在明显的差距。
主要是自主创新不足,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有效转化的创新驱动还没有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最近,美国商务部负责知识产权的官员戴维·卡波斯指出,美国一直将科学及技术创新视为国家经济未来发展的关键。
美国产业新技术和产品服务的诞生都离不开科研创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经济增长有75%来自产业创新和技术革新。
从1990年到2007年,创新产业的工资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5倍。
迈克尔·波特指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经历四个阶段:一是生产要素导向,二是投资导向,三是创新导向,四是富裕导向。
按照这种分类,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世界处于中游水平,即将进入创新导向阶段。
到2010年,我国将基本建成创新型国家。
增强创新驱动,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途径。
政府应通过制度创新与制度安排,促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内资企业与中间组织等创新参与者的协同,充分发挥国家创新体系在知识创造、扩散、使用与科技转化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