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新医改方案全文
- 格式:docx
- 大小:29.20 KB
- 文档页数:9
国务院2009年4月6日发布新医改意见,从今年起,中国逐步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卫生服务三十年的医改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终于有了新突破,3月初的“两会”期间,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新医改方案推出将以日为单位,广大民众都在翘首等待新医改方案的落地。
3月28日,在新医改方案即将推出的前夕,陈竺部长与凤凰网财经频道进行了独家对话。
凤凰网财经:凤凰网财经频道针对此次全民关注的新医改制作了重点专题,想听听部长您的声音。
陈竺:深化医改是我们国家政府重视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尤其是在当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们国家影响的形势下,中央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指导下,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今后三年投入8500个亿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困难,来做好医疗的保障,让人民群众少得病,我想无论是对于人民的福祉还是对于刺激经济、拉动内需都有特殊的、非凡的意义。
凤凰网财经:新医改方案推出后,“以药养医”局面将得以改善,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将由哪些部分组成?陈竺:“以药补医”改革只是整体改革当中的一个部分,也要分步骤来做,目前主要还是在基层而且要配套进行改革。
凤凰网财经:新医改方案实行后,医生收红包等灰色收入现象能否杜绝?陈竺:红包现象我们现在就要坚决反对和打击,在医改当中要从制度上、源头上进一步治理我们医疗领域的不正之风。
凤凰网财经:新医改方案实行后,公立医院就医的诊疗费用会不会增加?医改只有大幅度提高医生的待遇和把药价降到合理水平,医改才能成功。
更多>>陈竺:公立医院在这次改革中是一个试点,未来三年先做一个试点,摸索经验,摸清我们改革的路径,当然大方向是确定的,公立医院要体现公益性,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发挥积极性,把医疗卫生系统同志们的积极性、创造力、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精神弘扬起来,工作的环境要改善,价值观要朝着公益性的方向引导,当然也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医保最高支付额增至平均工资6倍设药品处方费2009年04月06日 17:23新华网【大中小】【打印】已有评论179条新华网北京4月6日电题:世界性难题的中国解决方案——透视医改方案中的创新之处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江国成、周婷玉、韩洁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
2009年新医改方案全文(详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切实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问题。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具有改革阶段性的鲜明特征。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
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改革初期首先着力解决公平问题,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逐步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统筹利用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增强改革的可操作性,突出重点,带动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的关键环节。
五项重点改革涉及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药品供应保障、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医疗卫生投入机制、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医药卫生管理体制等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落实2009年医改任务做好农村卫生服务有
关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卫生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卫办农卫发[2009]115号
【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2009.07.13
【实施日期】2009.07.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落实2009年医改任务做好农村卫生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
(卫办农卫发[2009]11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精神,根据国务院和我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相关工作任务,现就做好2009年农村卫生服务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落实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
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意见》有关要求,主动争取当地人民政府的支持,加强与
有关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
已制定补助政策的23个省(区、市)要抓好落实,进一步完善补助政策,其中补助标准较低的地方,应适当提高补助标准。
尚未制定补助政策的8个省(区、市),要制定具体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和补助标准。
各省(区、市)在研究制定促进基本公。
《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核心内容: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
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
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
3年内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
3年内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500亿元。
《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医改方案要点★五项改革从2009年到2011年,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3年内使城镇医保及新农合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今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
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解读【基本药物】数百种基本药物将强制首选在前日召开的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工作会议上,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介绍,中央政府正在统一制定并将于今年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包含了防治多种疾病必需的数百种药物,这些药物经大量的临床研究证明安全有效,且价格合理,使用方便,同时有一部分是简便验廉的中药。
在基本药物目录公布同时,国家将制定每种基本药物的零售指导价,同时要求各省级人民政府建立基本药物的生产供应保障体系,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对基本药物实行招标采购、统一配送,以减少中间环节,保障群众用上价格合理的基本药物。
此外,各省级政府须规范基本药物的临床使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要将基本药物作为首选药物并确定使用比例。
2009年新医改方案全文2009医改新方案全文(来源:新华社)4月6日,备受社会关注的新医改方案在百姓的热切期盼中新鲜出炉。
建立新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政府如何加大财政投入,并管好用好这些资金,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有关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认为,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的最终目标是要推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
医改方案明确提出,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实施的重大转变。
贾康说,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所提供的,是最低收入阶层也能获得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惠及全民、人人受益的公共产品。
对于这种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财政是责无旁贷的,因为公共财政最基本的定位,就是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其公益性、公平性。
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财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解决包括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内的民生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医改方案,标志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整合,也标志着公共财政建设进入了一个具有新高度的新阶段。
财政3年将投入8500亿元,支持医改五项重点改革最近几年,是政府卫生投入增长最快的时期。
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全国财政安排医疗卫生支出2826亿元,比2007年增长42.01%。
其中,中央财政安排854.45亿元,高于2003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总和。
2003年至2008年6年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27.74%,大大高于同期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
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医疗卫生支出1181亿元,比2008年预算数增长38.2%。
新出台的医改方案,对政府卫生投入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
医改政策文件目录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3月17日)2、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3、医改配套文件:国家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财社[2009]66号)4、医改配套文件:国家卫生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中医药局关于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卫农卫发〔2009〕68号)5、医改配套文件: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意见(卫妇社发〔2009〕70号)6、医改配套文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察部关于妥善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等医疗保障有关问题的通知7、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二○○九年八月十八日)8、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2009年6月29日)9、卫生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监察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10、民政部财政部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民发〔2009〕81号)1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全面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09〕35号)1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09年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函〔2009〕75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3月17日)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2009年度公开最新医改方案全文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着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肩负着繁重的任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
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部署09年医改工作安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21年工作安排的通知国办函〔2021〕7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21年工作安排?〔以下简称?工作安排?〕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要明确方向,统筹规划,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工作安排?围绕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三年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提出了2021年推进改革的10项任务,并明确了牵头部门。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进一步分解工作任务,细化工作安排,切实抓好落实。
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医改工作的统筹协调,指导和催促地方推进改革。
年底前,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将对?工作安排?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国务院办公厅二○○九年七月二十二日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21年工作安排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21〕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21-2021年〕的通知?〔国发〔2021〕12号〕精神,为切实推动改革,加强催促检查,确保开好局、起好步,现提出2021年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的工作安排。
一、加快推进根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一〕扩大根本医疗保障覆盖面。
主要工作目标:1.城镇职工根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以下简称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到达3.9亿人,比2021年增加7200万人。
做好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大学生、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参保工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2.解决607万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和依法破产国有企业、中央和中央下放地方政策性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的参保问题。
指导和催促地方解决其他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参保问题。
( 2009年4月8日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7日发布。
《实施方案》明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
分别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政府投8500亿元抓好五项医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三年内,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参保率均提高到90%以上■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调剂金制度。
基金收支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推广参保人员就医“一卡通”。
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今年初公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加强药品质量监管,定期质量抽检并公布结果■今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使用基本药物健全基层医卫服务体系■三年内中央重点支持2000所左右县级医院(含中医院)建设■制定并实施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和招聘执业医师计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从今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增加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加强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能力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推行医院信息公开制度,接受社会监督■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得接受药品折扣■公立医院改革2009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新医改方案,也就是全称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配套方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分别于4月6日和7日正式出台。
新医改方案被媒体誉为‚中国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远大目标的纲领性文件‛,其意义可谓重大。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名义发出的这个《意见》及配套方案,将从现在起的3年内以至更长时间,深刻影响中国人民的生产、生活,进而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产生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医改方案的实质是什么?它能为全国城乡13亿人口带来怎样的影响?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的回答直接切入主题:‚新方案实施后群众看病自付比例会降低,药价会大幅下降。
‛生老病死,是人一生要经历的过程,谁也无法回避。
其中生、老、死都是必然,唯独‚病‛是因人而异,而‚病‛从来离不开‚医‛。
医疗条件好,人的精神就会愉悦,人的寿命可能延长。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曾长期实行公费医疗制,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虽然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普遍不高,但公费医疗制(包括乡村合作医疗及遍布自然村落的赤脚医生制)有效地保障了劳动者看病就医的问题。
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公费医疗制还是惠及大众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
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及社会体制机制的变化使旧有的公费医疗制与现实生活产生了矛盾,于是有了医改。
就像房改在破旧时未能很好立新而致使房价飞涨一样,医改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时生发出许多新问题,诸如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矛盾加剧以及卫生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等等。
近几年看病难、看病贵的矛盾从离退休人员逐步传导到整个社会,治一次感冒要花上六七百元的情形到了令人无法忍受的程度。
因此,要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呼声愈加迫切。
医改新方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
这份历经3年、中间曾多次征求各界意见的方案,其所具备的‚纲领性‛应该不言而喻。
它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将自己所拟定的目标落到实处,让人们在3年后也就是2011年底,不再把上医院看病视作畏途,不再因治一次感冒而花上小半个月的工资。
第五节:2009年的新医改方案一、新医改方案出台的背景及历程(一)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家对看病难这一民生问题的重视深化医改是我们国家政府重视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尤其是在当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对我们国家影响的形势下,中央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政策指导下,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今后三年投入8500个亿来解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困难,来做好医疗的保障,让人民群众少得病,我想无论是对于人民的福祉还是对于刺激经济、拉动内需都有特殊的、非凡的意义。
1、将医院推向市场化的初衷没有错,但存在一定问题80年代刚刚起动卫生改革的时候,当时最主要的矛盾是缺医少药,是资源奇缺,是体制僵化,是效率低下,当时的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发展卫生事业,壮大卫生资源,改善医疗服务。
但是在当前,当时那种经济极端薄弱的情况下,靠什么发展呢?完全靠政府不行,我记得1980年的全国财政收入1100亿,当年的卫生的投入,只有50亿,靠50亿要解决全国,那时候恐怕也有10亿多人了,医疗卫生问题不可能。
所以当时的卫生的改革,我觉得,我起一个名字叫做效率主导性,就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卫生的发展,扩大医院的自主权,把医院推向市场,希望医院通过在医疗服务中能够壮大自己,发展自己,我觉得这是当时的改革所解决的重点问题。
这个导向你说它对不对呢?现在看来好像有些问题,但是我觉得,如果我们设身处地的从当时的客观环境来讲,我认为是对的,因为没有一些基础条件,没有这个庞大的一个医疗卫生队伍,什么样的再好的体制,也不会体现的,为群众这个医疗保健服务上,经过这20几年的发展,中国的卫生事业的面貌确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医疗市场化导致看病贵是改革缺陷其实在2003年以前,大家也都意识到了,这个医疗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它发展得很快,但是有一些非常应该注意的问题,第一城乡差距扩大。
因为它是个市场导向,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都要往那些大城市,大医院去集中。
而农村和社区长期发展不起来,政府的投入跟不上,它本身的自我发展能力又很弱,所以它很难为群众提供一些令人满意的服务,群众意见很大的。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09]56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河南省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二○○九年七月二十八日河南省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精神,根据我省实际,现制定河南省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一)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
2009年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5%以上,参保人数达到90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80%以上,参保人数达到1000万人。
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发展成果,参合率继续保持90%以上。
责任单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卫生厅、财政厅。
(二)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范围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8〕119号),制定《河南省高等学校在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意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2009年9月新学年开学时所有高校及时开展大学生参保工作,年底前将全省高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责任单位:省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4月67日)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医药卫生事业关系亿万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投入加大,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发展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对此,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
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
2009年新医改方案全文(详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切实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问题。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具有改革阶段性的鲜明特征。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
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改革初期首先着力解决公平问题,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逐步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统筹利用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增强改革的可操作性,突出重点,带动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的关键环节。
五项重点改革涉及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药品供应保障、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医疗卫生投入机制、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医药卫生管理体制等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各省。
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
国务院各部委。
各直属机构:现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本地区。
本部门实际。
认真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二00九年三月十八日。
中文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时间,二00九年三月十八日。
性质,国家法规。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
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
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
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切实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方便群众就医。
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
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
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问题。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
旨在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
具有改革阶段性的鲜明特征。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
需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
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在改革初期首先着力解决公平问题。
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
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逐步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
2009年新医改方案全文 2009医改新方案全文(来源:新华社)4月6日,备受社会关注的新医改方案在百姓的热切期盼中新鲜出炉。
建立新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政府如何加大财政投入,并管好用好这些资金,让百姓真正得到实惠?记者在第一时间采访有关专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读。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认为,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的最终目标是要推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提高民众的健康水平。
医改方案明确提出,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这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实施的重大转变。
贾康说,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所提供的,是最低收入阶层也能获得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惠及全民、人人受益的公共产品。
对于这种公共产品的提供,公共财政是责无旁贷的,因为公共财政最基本的定位,就是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其公益性、公平性。
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财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为将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解决包括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内的民生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医改方案,标志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整合,也标志着公共财政建设进入了一个具有新高度的新阶段。
财政3年将投入8500亿元,支持医改五项重点改革最近几年,是政府卫生投入增长最快的时期。
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08年,全国财政安排医疗卫生支出2826亿元,比2007年增长42.01%。
其中,中央财政安排854.45亿元,高于2003年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总和。
2003年至2008年6年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年均增长27.74%,大大高于同期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
2009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医疗卫生支出1181亿元,比2008年预算数增长38.2%。
新出台的医改方案,对政府卫生投入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使居民个人基本医疗卫生费用负担有效减轻;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
2009年新医改方案全文(详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以下简称《意见》),2009-2011年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着力解决群众反映较多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将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切实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
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方便群众就医,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使全体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努力解决群众“看好病”问题。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具有改革阶段性的鲜明特征。
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艰巨而长期的任务,需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
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在改革初期首先着力解决公平问题,保障广大群众看病就医的基本需求,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逐步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之间的衔接问题。
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发展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服务,统筹利用全社会的医疗卫生资源,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推进五项重点改革,旨在增强改革的可操作性,突出重点,带动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是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医药卫生体制全面改革的关键环节。
五项重点改革涉及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药品供应保障、医药价格形成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医疗卫生投入机制、医务人员队伍建设、医药卫生管理体制等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
2009新医改方案全文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为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现就改革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
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幸福,是重大民生问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药卫生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着成就,覆盖城乡的医药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形成,疾病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保障覆盖人口逐步扩大,卫生科技水平迅速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明显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
尤其是抗击“非典”取得重大胜利以来,各级政府加大投入,公共卫生、农村医疗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加快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同时,也应该看到,当前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医药卫生工作肩负着繁重的任务。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改善医药卫生服务将会有更高的要求。
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等,都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一系列新的严峻挑战。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加快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途径,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医药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我国人口多,人均收入水平低,城乡、区域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在明确方向和框架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探索,才能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医药卫生体制。
二、医药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
医药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着眼于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健全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鼓励社会参与,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二)基本原则。
医药体制改革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医药卫生事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宗旨,以保障人民健康为中心,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
坚持立足国情,建立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体制。
坚持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总结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实践经验,准确把握医药卫生发展规律和主要矛盾;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与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相适应;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地方积极性,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坚持公平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
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促进公平公正;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提高医疗卫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坚持统筹兼顾,把完善制度体系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
从全局出发,兼顾供给方和需求方等各方利益,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正确处理政府、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
既着眼长远,创新体制机制,又立足当前,着力解决医药卫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既注重整体设计,明确总体改革方向目标和基本框架,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三)总体目标。
医药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
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四大体系相辅相成,配套建设,协调发展。
(四)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并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确定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明确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增加服务内容,细化服务和考核标准。
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和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央规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进一步明确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职能、目标和任务,优化人员和设备配置,探索整合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有效形式。
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对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慢性病等疾病的预防控制和监测。
加强城乡急救体系建设。
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
医疗卫生机构及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要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等媒体,加强健康、医药卫生知识的传播,促进公众合理营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将农村环境卫生与环境污染治理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推动卫生城市和文明村镇建设,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卫生环境。
加强卫生监督服务。
大力促进环境卫生、食品卫生、职业卫生、学校卫生和农民工卫生工作。
(五)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防治结合、技术适宜、运转有序,包括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各类医院在内的医疗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加快建立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县级医院作为县域内的医疗卫生中心,主要负责以住院为主的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并承担对乡村卫生机构的业务技术指导和乡村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等工作;村卫生室承担行政村的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等工作。
有条件的农村可以实行乡村一体化管理。
加快实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和能力建设,政府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室建设,大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初级诊疗服务。
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坚持主动服务、上门服务,逐步承担起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
健全各类医院的功能和职责。
优化医院布局和结构,充分发挥城市医院在急危重症和疑难病症的诊疗、医学教育和科研、指导和培训基层卫生人员等方面的骨干作用。
有条件的大医院按照区域卫生规划要求,可以通过托管、重组等方式促进医疗资源合理流动。
建立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
城市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式,带动社区卫生健康持续发展。
同时,采取改善服务能力、降低收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等综合措施,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
整合城市卫生资源,充分利用城市现有一、二级医院及国有企事业所属医疗机构等基层医疗资源,发展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充分发挥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
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院建设,组织开展中医药防治疑难疾病的联合攻关,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
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扶持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医药继承和创新。
建立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医疗卫生工作的制度。
发达地区要加强对口支援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医疗卫生事业。
城市大医院要与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县级医院建立长期稳定的对口支援和合作制度,采取临床服务、人员培训、技术指导、设备支援等方式,帮助其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
(六)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以基本医疗保障为主体,其他多种形式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为补充,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同组成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乡困难人群。
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提高保障水平。
建立国家、单位、家庭和个人责任明确、分担合理的多渠道筹资机制,实现社会互助共济。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筹资水平和统筹层次,缩小保障水平差距,最终实现制度框架的基本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