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顺义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顺义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顺义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顺义一模试卷及答案

北京顺义区2018届高三一模

语文试卷 2018.3

一、本大题共9小题,共26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9题。

材料一

文创产品,顾名思义是文化创意产品,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天赋和文化积淀,对文化资源、文化用品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利用,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而产出的高附加值产品。一个新鲜的创意让一件产品附加上超出用户期待的文化艺术价值、智慧创意价值,使大众心甘情愿地接受并产生购买行为,便是文创产品通行天下的理由。这些年,有一些相当“火”的文创产品,不但“萌萌哒”地让人脑洞大开,还精致典雅、霸气十足,相当接地气。

2014年,故宫设计的一款“入耳式”朝珠耳机一夜间成了被热捧的“爆款”潮品。这款耳机样子酷似清代朝服上的朝珠,有红黄两色珠子装饰,使用时佩戴在脖子上即可。朝珠是清代朝服上的珠串,形状与和尚胸前挂的念珠相似,是地位和身份的标志之一。朝珠耳机的创意则是将这一清代宫廷特有的物品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材料为仿蜜蜡,佩戴时外观为整圈朝珠,肩部两侧延伸出入耳式耳机,底部为插口接头,体现出复古、时尚、实用的特点。

2013年,台北故宫博物院一款“朕知道了”纸胶带以其霸气、幽默、集文物知识与时尚趣味于一身的独特气质风靡海峡两岸,引发网友热烈讨论。

“朕知道了”是台北故宫首次推出的皇帝朱批纸胶带,以康熙帝御笔朱批真迹印刷而成,共有黄、白、红三款颜色。其创意源于2006年,院长冯明珠曾策划过一个朱批奏折展,其中有康熙朱批的“知道了”三个字,后来又截取康熙在其他朱批中的“朕”字,联合运用到胶带纸上。借电视剧《甄嬛传》风行的契机,至2014年3月即售出139000组,取得共计2660万元的惊人成绩。现在到台湾观光的大陆旅客,这款胶带几乎是必买的纪念品。

(取材于新华网、人民网资料)

1.下列对“材料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独特的创意是文创产品通行天下的重要因素。

B.念珠同朝珠一样是和尚地位身份的标志之一。

C.冯明珠对藏品资源进行了创造性的开发利用。

D.台北皇帝朱批纸胶带成功借助影视东风热卖。

2.文中“脑洞大开”的意思是想象丰富,下列成语中可与之替换的一项是(2分)

A.波诡云谲

B.游思妄想

C.浮想联翩

D.想入非非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或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顾名思义:“顾”与“眷顾”一词中的“顾”同意。

B.朝.珠:“朝”读zho,是古代朝服上的一种饰物。

C.风靡:“靡”读mí,与“靡有朝矣”中读音相同。

D.契.机:“契”读qì,指事物转化的关键;也指机会。

材料二

台北故宫博物院近年推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并且充分挖掘和利用了文创衍生品的宝贵资源,结合现代资源开发理念,优化、升级相关产业,使博物馆资源重新焕发了生机。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授权机制以图像授权为基础。博物馆往往不仅对所辖区域的文创产品具有管理权,而且对自己拍摄的文创产品图片享有知识产权。博物馆通过有偿授权的方式转让给相关部门使用,以此实现本博物馆的开发价值。众多的研究表明,这种开发模式也是世界大多数博物馆的通行策略。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在营销渠道上的开发一般分为两种方式,即委托承销以及品牌授权。其中委托承销包括了台湾手工业推广中心、台北故宫馆员工组织、消费合作社等多个单位或者部门。而品牌授权主要包括了通过授权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由合作品牌专卖店营销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文创商品。这种授权合作,必须缴纳销售回馈金,同时还要缴纳商标授权金,以便能在商品包装上印制“双品牌”商标,如法蓝瓷、Alessi、琉园等。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的管理在强大的专业人才支持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现代自动化管理设备,利用互联网技术,与相应的监控设备连接,实时调取各个细节的资料,查漏补缺,及时改进、完善营销方案,尽可能地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与此同时,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注重“以人为本”,其管理机制具有强大的可调节性,根据文创产品开发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应管理人员的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针对实际问题,如文创产品营销问题(供大于求或者供不应求等),及时在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国外先进的营销经验,发展有自己特色且具有浓郁区域色彩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进而全面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博物馆商业利益与社会公益价值的双赢。

总而言之,博物馆资源的文创产品开发模式,必须结合当地特点、经济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探究所出独具特色的开发模式,提升核心价值与市场竞争力,才能维护博物馆文创产品资源的科学合理运用,实现商业利益与公益价值的平衡发展。

(取材于岳妍、李梦婷的文章)

4.根据“材料二”,不属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创产品开发要素的一项是(3分)

A.有偿授权

B.多渠道营销

C.强化管理

D.价值双赢

5.根据“材料二”,不能直接给博物馆带来经济利益的一项是(3分)

A.优化、升级相关产业

B.转让图片知识产权

C.合作品牌专卖店营销

D.印制“双品牌”商标

6.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文创产品营销要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积极听取专家指导

B.结合国外实践经验

C.凸显产品区域特色

D.调整价格避免风险

材料三

博物馆的竞争力不仅体现在馆藏资源总量和展览设计上,文创产品开发能力也是影响其地位的一大因素。一些博物馆领域的佼佼者,如大英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自然博物馆等,它们的文创产品开发能力也是首屈一指的。

博物馆馆藏文化艺术品是其文创产品开发的重要宝库。欧美发达国家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开发大多遵循从藏品中获得灵感的原则。国内也有从藏品资源获得创意灵感的例子。吉林省博物院设计的双陆棋调料盒以馆藏双陆棋棋盒为蓝本,盒身为瓷质,盒底为实木材料,于2015年9月向观众正式推出,由于其有较好的实用性,并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才入市便得到了观众的大量好评。

现在,许多博物馆尚未建立完备的文创团队,文创人员严重不足,甚至没有专业的文创人员。但是博物馆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作为文创灵感的捜集者,尤其是展览设计部和藏品部的人员。文创带头人可以整合馆内人力资源,定期开展文创金点子活动,每期提供几件或者几类藏品,供参与者创意,或者由参与者自行选择院藏产品,设计文创产品,限定上交时间,并请同行专业人士进行评比。被选中的创意作品,给予一定物质奖励。作品如果参与展览或销售,都要标注作者名字,甚至用作者的名字给作品命名,用以鼓励更多的人参与,组建创意“智囊团”。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2014年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中说:“以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以时代前沿科技为依托,以学术研究成果为支撑,是故宫博物院创意产品开发的原则。”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故宫博物院一改过去产品研发的“沉闷”局面,突破了文创产品研发的瓶颈。例如,当今,手机已成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人在用手机,故宫博物院就以此为契机,研发了一百多款符合各类品牌手机的外壳,深受观众喜爱。此外研发产品还有朝珠耳机、朱门金钉旅行箱等群众平时生活中用到的产品。截止2014年8月,共计研发文创产品675项,据相关工作人员透露,产品基本上生产一组卖出一组。所以博物馆文创产品应该倾向于老百姓喜闻乐见,又融合历史文化元素的产品,这样才能让文创产品真正融入群众生活。

(取材于连冠、杨贵峰的文章)

7.根据“材料三”,与提升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竞争力无关的一项是(3分)

A.从馆藏资源中寻求创意灵感

B.不断丰富壮大文化创意队伍

C.整合资源,奖励观众的参与

D.与时代接轨,更新设计理念

8.“材料三”谈及从藏品中获得“灵感”。下列诗句中,对“灵感”的描述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B.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

C.得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

D.句句夜深得,心从天外归。

9.某红学博物馆拟用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开发文创产品。如果请你参与,你将设计哪些必要的开发、营销流程?请结合上述材料作简要说明。(5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5题。

建中四年,李希烈陷汴洲。既又将盗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玉帛,俘累其男女,以会于陈州。

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贼之人耶?”众皆泣,许之。乃徇曰:“以瓦石中贼者,与之千钱;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周而均。使侃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皆笑。有飞箭集于侃之手,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上,不犹愈于家乎!”侃遂忍之,复登陴。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项城之人无伤焉。刺史上侃之功,诏迁绛州太平县令。杨氏至兹犹存。

妇人、女子之德,奉父母、舅姑尽恭顺,和于姊姒,于卑幼有慈爱,而能不失其贞者,则贤矣。辨行列,明攻守,勇烈之道,此公卿大臣之所难。厥自兵兴,朝廷宠旌守御之臣,凭坚城、深池之险,储蓄山积,货财自若,冠胄服甲、负弓矢而驰者,不知几人!其勇不能战,其智不能守,其忠不能死,弃其城而走者,有矣!彼何人哉!若杨氏者,妇人也!孔子曰:“仁者必有勇。”杨氏当之矣!

赞曰:凡人之情,皆谓后来者不及于古之人。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及其有之,与古人不殊也。若杨烈妇者,虽古烈女,其何加焉!予惧其行事湮灭而不传,故皆叙之,将告于史官。

(取材于唐代李翱《杨烈妇传》)

注:李希烈:唐德宗时为淮西节度使,建中三年称王,公然反唐。

10.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力不足,死焉,职也职:本分

B.不如亟去亟:赶快

C.侃遂忍之,复登陴陴:城墙

D.率其徒将超城而下超:超过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

重赏以令死士,其必济!

B.君如逃,则谁守

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C.以瓦石中贼者

有以弱弓射贼者

D.力不足,死焉,职也

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

12.对下面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兵与财皆无,将若何?

既无兵又无钱,怎么办?

B.百姓皆其战士也

老百姓都是你的战士

C.虽然,岁满则罢去

尽管县令是一城之主,但是任期一到就会离开

D.贤者古亦稀,独后代耶?

古代有贤德的人也不多,岂止是后代少?

13.下列对原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希烈叛军攻取项城,县令李侃无计可施,其妻杨氏勉励他应忠于职守,为国尽责。

B.杨氏认为仓廪之积、府库之财及全城百姓,都是抵抗叛军进攻可以凭借的有利条件。

C.杨氏以项城百姓“义不为贼”、誓死抵抗的信念晓谕叛军,从而遏制了叛军的气焰。

D.作者认为,杨氏以妇人之身,而能明辨行列、攻守,她的勇、智,堪比宠旌守御之臣。

14.把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君不在,则人谁肯固矣?

若杨烈妇者,虽古烈女,其何加焉!

15.文中称杨氏为“仁者”,《论语·颜渊》中,孔子释“仁”为“爱人”。请结合文意,概述杨氏的哪些行为体现了孔子所说的“仁”。(5分)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6—20题。

九月九日登玄武山蜀中九日

卢照邻王勃

九月九日眺山川,九月九日望乡台,

归心归望积风烟。他席他乡送客杯。

他乡共酌金花酒,人今已厌南中苦,

万里同悲鸿雁天。鸿雁那从北地来?

【注释】玄武山:蜀地山名。金花酒:菊花酒。那:奈何,为何。

16.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两诗都写九月九日登高远望,是因为自古就有此日登高、饮菊花酒的习俗。

B.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远在异地他乡,思念故土而又不得归去的怅惘之情。

C.“归心归望”“他席他乡”,一写心中情,一写眼前事,两句可谓天然巧合。

D.两人一在南,一在北,虽然相隔万里,地点不同,然而却有着同样的感情。

17.请对卢照邻诗中“归心归望积风烟”中“积”字的用字之妙作简要分析。(4分)

18.两首诗结尾都提到“鸿雁”,但诗人心中由“鸿雁”引发的感受、想法却有同有异。试作简要分析。(6分)

19.登高远望,总能令人看到不同寻常的景色,产生特殊的感受。如王勃登上滕王阁这座“天人旧馆”,就看到了“层峦耸翠,;,下临无地”的景色。辛弃疾登上京口北固亭,便发出了“舞榭歌台,”的感慨(3分)

20.上面王勃诗中“台”“杯”“来”是韵字,杜甫的《登高》也用到这几个韵字,请写出其中与王诗韵字相同的两句。(2分)

四、本大题共6小题,共2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1—26题。

进入

院子里有一棵朴树,是从什么地方移植过来的,已经显出苍老之相。为防止倒伏,工人在树干上钉了许多大钉子,用木架支撑着。几次下来,树干上就集中了不少锋利的钉子。早先叫工人来拔过一次,无奈钉子扎得太深,有一枚钉子的头拔了出来,身子却永远留在里边,这让我很不舒服。一日,见到一架木梯,便找来羊角锤、老虎钳,由自己来处理钉子问题。当几枚钉子成功地取出,从高处扔下,发出清脆的声响,我从摇摇晃晃的木梯下到地面,不禁满心欢喜。如果不是一个人感同身受觉得疼痛,对一棵树表示怜悯,那么这棵朴树至死都将身怀钉子——一棵有能力长到摩天的大树,对于扎入体内的钉子,居然无能为力,只能靠不断壮大自己的方式,使钉子变得渺小。

钉子是最易于进入对方内部的一种物质,它尖锐、坚硬,一有来自外在的力量,就突兀而起,紧紧咬住一个地方不放,而要拔出来又特别困难。也许那个钉钉子的人也觉得不妥,想着日后要把它拔出来,但时日一过,往往忘得一干二净。

今日的木匠已经不是鲁班的传人,他们荒疏了榫卯组合的功夫,总要借助钉子。打钉机一梭子过去,木板就相拥在一起,这真的加快了工作进度。早先请一个木匠到家,管他吃住,把一些曲里拐弯歪瓜裂枣般的木头疙瘩扔给他,让他做这个做那个。木匠不吝惜汗水,却吝惜一枚小小的钉子,又是锯又是刨,又是凿孔,又是做榫头,一个进入,一个含纳,严丝合缝,然后,他才像庖丁解牛后那般,轻松地坐下,点一支烟,歇着。

钉子是机械的产物,各种形式的钉子天文数字般地生产,天文数字般的房屋正在装修,如果像旧日木匠那般,速度会慢得让人受不了——尽管慢生活会使人放松,但是慢到做了两年还没完结,就会让人怀疑慢生活的合理性。现在参观一些古建筑,讲解员说木料的组合找不出一枚钉子,参观者并不为之感动,也不觉得因此就有美感——他们对两种材料如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不在意,更不以榫卯组合为一门艺术。如此,钉子的盛世就到来了。

越来越多的人用钉子——一枚小小的钉子居然有如此大的力量,它的身体钻入墙里,仅仅露出一个头,就可以挂一个沉沉的镜框,或者一袋重物。一堵墙就是一个储存器。钉子,除了不占地面,又远离了地面的潮湿,使人觉得再方便、巧妙不过。人们根据物的重量选择钉子的承受度,粗细和长短是有比例的,各有不同的功能。会用钉子的人,分寸感很强,否则,不是太长打穿,就是太短不起作用。那时每家都有一把羊角锤,一面钉进去,一面拔出来。当人们拿起锤子时,钉子的价值就产生了。

和钉子不同的是螺丝钉,它不是直接进入,而是借助螺丝刀,螺旋式地进入。与普通钉子不同,它以慢速度进入,更坚韧有力,更有耐性,绝不迁移。慢在这个时候显示出了力量,如同一个人徐缓进展的人生。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螺丝钉被赋予革命性的含意——每个人都是渺小之至的,但钉在一处就可以产生作用,其中就含有了特定的意味。我几十年间服务于一个单位,不生游移之心,其中也受到这一理论的影响,它肯定了这个职业的价值,自行其道,是很有乐趣的。如今,时日匆匆,把这种观念吹老了。更多的人反螺丝钉的固定而行,不断地弃旧迎新,哪一个槽口也不能留他太久。这也使他们充满探魅的活力,不断探索前路,体验新鲜,感受陌生,挑战角色,直到一把年龄,才乐意稍稍驻足。像孔夫子,五十多岁,历聘诸国十四年,皆在奔走中,直到六十八岁回到鲁国。此时,他坐了下来,捶着已不灵便的腿,不走了。那么,删《诗》《书》,系《周易》,作《春秋》吧。

以前我觉得树木是大地的钉子。它的生长是天意的,也许是风把种子刮到这里,或者飞鸟把粪便中的种子排泄到那里。它们生长起来后,抽枝散叶越发茂盛,风雨是撼不动的,就算雷劈火烧,也是原地生原地死。后来我的想法变了——拔钉子的人来,先挖坑,接着动用吊车,即便一棵树再蟠龙奇崛、虬干坚实,也抵不过吊臂的伟力,有如旱地拔葱,那些隐秘的地下根须,带着泥块,裸露在眼前。此时,任由人去摆弄了。

当然,大地最大的钉子是建筑,无数的水泥桩钉入地下,几十米,几百米,许多高层在这些桩上矗立起来,可扪星月。这些巨大的钉子展示了一个城市的繁华,人居其中感受到它的富足,还有拥挤、嘈杂,尤其是它的坚硬,使城市的柔和大为削弱,婉曲不再。人们在坚硬中生,坚硬中长,在坚硬中久居,已成了必然,就是见了电梯作垂直起降的坚硬气味,也习以为常。外出,到偏僻山乡欣赏老房子,全木质结构,

气息安和,让人觉得和祖先近了,说好啊好啊。可是黄昏来了,回去的心就急切起来,没有人愿意住下,觉得还是城里的坚硬更让人快活。

在如同钉子一般疯长的楼市面前,那些阻碍房地产进展的人家理所当然被称为“钉子户”。钉子户的出现,多由拆迁补偿引起。顺从者都搬走了,余下的就是钉子户。有关部门为拔钉子费神费力,房地产公司干脆断水断电,使钉子户成为孤岛。岛上的人孤独和怨恨日长,但最终也不免妥协。当然也有胜利的,他们的要求被接受,尝到了作为钉子的快乐。可是无论如何,没有哪个钉子户是屹立不移的。刘禹锡说过:“风行草偃,其势必然。”在汹汹的房地产开发的大潮里,一枚钉子实在是微不足道……

每当看到钉子,我都不由得想到,自己所处的天地间,有多少坚硬的钉子,正在深深地钉进去,又有多少钉子,正在拔出来。夜静更深,万籁阒寂之际,我仿佛听到了它的声音。

(取材于朱以撒同题散文)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文章的线索,“钉子”引发了作者丰富的联想。

B.写为树木取出钉子,其主要目的是表现作者的怜悯。

C.鲁班发明的榫卯组合工艺,属于传统慢生活的典型。

D.处身城市而又向往山乡,是现代人心灵的两歧困境。

22.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榫卯:中国传统建筑、器具制造中的结构方式。榫,音sn。

B.庖丁解牛:出自《庄子》,此处形容木匠的轻松。庖,音páo。

C.虬干:此处形容像虬龙一样屈曲、盘绕的树干。虬,音qiú。

D.万籁阒寂:形容所有东西都安静下来。阒:全,都;音jù。

23.根据文意,回答:钉子的盛行,有哪些原因?(5分)

24.写出螺丝钉“革命性含义”的具体内容。(5分)

25.作者写孔子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4分)

26.“风行草偃”一词,出自《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请写出你对《论语》这句话的理解及作者在文中用以表达的意思。(6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7. 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

《进入》第一段结尾说:“一棵有能力长到摩天的大树,对于扎入体内的钉子,居然无能为力,只能靠不断壮大自己的方式,使钉子变得渺小。”这句话,能体现出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抗争。小说《红岩》中,也有这样的人和事。请你选取一例,结合情节,作简要述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

现在,游历、研学成为一种新的学习时尚,请联系自己的经历,对其作出评价。

高一新入学的同学为提高写字水平,准备成立毛笔书法学习小组,请你推荐一本字帖。你将向他们推荐哪一本?说明理由。要求: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28.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进入》第二段中说钉子“尖锐、坚硬”,能“紧紧咬住一个地方不放”。雷锋也曾在他的日记中提倡“挤”和“钻”的钉子精神。请联系生活实际,以“说‘钉子’精神”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顺义区2018届高三第一次统练

语文试题答案

1.(3分)答案:B(朝珠不是和尚的饰品,是官员地位身份的标志)

2.(2分)答案:C(波诡云谲jué:意思是好像云彩和水波那样,千姿万态,不可捉摸。形容事物变幻莫测。游思妄想:胡思乱想。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想入非非:①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②胡思乱想)

3.(2分)答案:D(顾名思义:顾,看。眷顾:顾,挂念。朝珠,朝,读cháo。靡有朝矣,靡读mǐ)

4.(3分)答案:D(“双赢”是开发的结果)

5.(3分)答案:A(于原文无据)

6.(3分)答案:D(文中没有这个意思)

7.(3分)答案:C(原文没有)

8.(2分)答案:B

9.(5分)参考答案:组建文创智囊团队;明确产品特色,即“通灵宝玉”与现代时尚的结合,力求精致典雅、实用性强;收集新鲜创意;委托承销以及品牌授权商销售;在专家的指导下,借鉴国外先进的营销经验;利用现代自动化管理设备、互联网技术及时调整营销方案。

【评标】每一点1分;“通灵宝玉与现代时尚的结合,力求精致典雅、实用性强”必须答,1分。其他答出任意四点即可。要注意流程顺序:组队(人力资源)——构画产品特色——收集创意——委托营销——管理:优化调整。

10.(3分)答案:D(超:跨越)

11.(3分)答案:A(第一个“其”:他的;第二个“其”:表推断语气)

12.(3分)答案:B(老百姓都将成为叛军的士兵)

13.(3分)答案:C(从“贼皆笑”一句可知,未能遏制。)

14.(4分)参考答案:

①你若不在,那么谁还肯在城上坚守呢?

②像杨烈妇这样的人,即使是古代的烈女,又有谁能超过她呢!

【评标】①固:坚守,固守。此处错扣1分。②虽:即使。加:超过。错一点扣1分。

15.(5分)参考答案:爱自己的丈夫:为丈夫分析形势,指出他的责任;提出守城的办法;鼓励他带伤参战。爱百姓:为他们分析形势,鼓舞斗志;亲自为他们做饭,周到而公平。

【评标】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6.(3分)答案:D(从卢诗注解和王诗题目看,两人都在蜀地)

17.(4分)参考答案:“积”字用得好,既写出风烟浓重,迷茫一片,是眼前的实景,又写出诗人心中思乡之情的浓厚,情景紧密交融一起。【评标】景与情各2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参考答案:相同:鸿雁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不同:卢诗看到鸿雁“守信”,在秋季南飞回乡,而自己却客居异地,有家难回,不禁悲从中来。王诗是写自己已经厌恶南方,而质问鸿雁为何非要飞到这里,以此表现思乡之切。

【评标】每一点各3分。意思对即可。

19.(3分)答案:上出重霄飞阁流丹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评标】每句1分。错一字则此句不得分。

20.(2分)答案: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不尽长江滚滚来【评标】答出任意两句即可,每句1分。错一字则此句不得分。

21.(3分)答案:B(主要目的是引出钉子)

22.(2分)答案:D(“阒”,读qù,寂静)

23.(5分)参考答案:榫卯结构太慢,跟不上生活的节奏,也不被人看好;钉子加快了节奏,方便巧妙,被更多的人接受。【评标】与榫卯对比(慢,不被看好),2分;钉子价值高(节奏快、方便巧妙、被接受)3分。意思对即可。

24.(5分)参考答案:人很渺小,但只要不急躁,坚韧有力,有耐性,绝不迁移,就有价值。

【评标】每一点各1分。意思对即可。

25.(4分)参考答案:写孔夫子在周游列国奔走之后,删《诗》《书》,系《周易》,作《春秋》,是为了说明人不一定像螺丝钉一样,仅仅钉在一处,不断地弃旧迎新,也是可以的。【评标】从反面否定螺丝钉精神,2分;正面说出态度,2分。意思对即可。

26.(6分)参考答案:《论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的品德好比风,小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比喻道德文教能感化人。作者在这里的意思是说在拆迁风潮滚滚的社会大背景下,谁也顶不住这种风潮的影响。【评标】准确说出对《论语》原句的理解,2分;指明道德教化的作用,2分;说出作者的用意,2分。意思对即可。

27.微写作(10分)

【评标】

①有原著故事(人物、事件),且叙述准确、清楚,3分;能体现人在命运面前的无奈与抗争,4分;分析合理,表述清楚,3分。酌情给分。

2020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文 本试卷共10 页,150 分。考试时长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18 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 。 材料一 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的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月球背面。人类在地球上始终无法看到月球背面。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人类此前的所有登月活动都是在月球正面完成的,嫦娥四号创造了历史。 嫦娥四号着陆于月背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与相对平坦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地形更为复杂,几乎全是环形山和古老的陨石坑,更接近月球最原始的面貌。玉兔二号在月背巡视,开展地形地貌测量、浅层结构和矿物成分探测,将为人类研究月球矿物质结构和太阳系起源提供更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由于月球自身对月背形成天然的屏障,没有来自地球的各种辐射干扰,可以为各类天文观测提供难得的纯净环境,填补地面射电观测的诸多空白。

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背之前,前苏联与美国虽然已完成了月背的成像工作,但一直没有航天器造访这片古老的神秘之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障碍。由于月球自身的阻挡,地球上的测控站无法与月背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也就无法对着陆月背的航天器进行测控。为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建立一座连接地球和月背的通信基站。经过专家们的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在环绕“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 Halo轨道上放置一颗“鹊桥”中继星。“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地月系统中的五个平动点之一,位于地球至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固定。L2点特殊的动力学特性和在三体问题中相对固定的几何位置,决定了它在停泊中转、中继通信、天文观测、星际转移等深空探测任务中,具备独特的工程应用价值。 “鹊桥”中继星是我国也是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的专用中继卫星,2018 年 5 月 21 日发射后,在地面的控制下,完成了地月转移、月球借力转向、Halo轨道捕获等关键控制,成功实现了沿 Halo轨道的飞行。在完成在轨精度和指向测试后,“鹊桥”具备了实现地面测控站和月背数据中继的能力。这座通信桥梁的架通,使我国航天器的月背软着陆最终从美好的设想变为现实。 (取材于李潇帆、武勇江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嫦娥四号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在艾特肯盆地着陆的探测器。 B.月背更接近月球的最原始面貌,因此更有利于天文观测。

2018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2018年北京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5分)已知集合A={x||x|<2},B={﹣2,0,1,2},则A∩B=()A.{0,1}B.{﹣1,0,1}C.{﹣2,0,1,2} D.{﹣1,0,1,2} 2.(5分)在复平面内,复数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3.(5分)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A.B.C.D. 4.(5分)“十二平均律”是通用的音律体系,明代朱载堉最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半音比例,为这个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音程分成十二份,依次得到十三个单音,从第二个单音起,每一个单音的频率与它的前一个单音的频率的比都等于.若第一个单音的频率为f,则第八个单音的频率为() A. f B. f C. f D.f

5.(5分)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此四棱锥的侧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 数为() A.1 B.2 C.3 D.4 6.(5分)设,均为单位向量,则“|﹣3|=|3+|”是“⊥”的()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5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记d为点P(cosθ,sinθ)到直线x﹣my﹣2=0的距离.当θ、m变化时,d的最大值为() A.1 B.2 C.3 D.4 8.(5分)设集合A={(x,y)|x﹣y≥1,ax+y>4,x﹣ay≤2},则()A.对任意实数a,(2,1)∈A B.对任意实数a,(2,1)?A C.当且仅当a<0时,(2,1)?A D.当且仅当a≤时,(2,1)?A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5分)设{a n}是等差数列,且a1=3,a2+a5=36,则{a n}的通项公式为.10.(5分)在极坐标系中,直线ρcosθ+ρsinθ=a(a>0)与圆ρ=2cosθ相切,则a=. 11.(5分)设函数f(x)=cos(ωx﹣)(ω>0),若f(x)≤f()对任意的实数x都成立,则ω的最小值为. 12.(5分)若x,y满足x+1≤y≤2x,则2y﹣x的最小值是. 13.(5分)能说明“若f(x)>f(0)对任意的x∈(0,2]都成立,则f(x)在

2018高考语文北京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 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 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 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 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 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 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 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 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 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 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 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

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27分) 一、本大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活性炭韬光养晦冗.(rǒng)长恪.(kè)尽职守 B.协奏曲咄咄逼人怆.(chuàng)然怙恶不逡.(qūn) C.威慑力暇不掩瑜攫.(jué)取唾.(chuí)手可得 D.笑咪咪按图索骥荒谬.(niù)返璞.(pú)归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 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 ....。 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 ....,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 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晚霞浸染,鸿 雁南飞,江河日下 ....,诗意油然而生。 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9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 兵不血刃 ....,最终以3︰0取得胜利。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板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首诗

2018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

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卷 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東,将本试卷、答题卡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学校在圆明园举行“牢记历史,缅怀先烈”主题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1-5题。 1.圆明园曾有著名的“四十景”,它们的命名多富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意味。其中,“上下天光”一景的命名就出自北宋文学家的《岳阳楼记》。(1分) 2.下面是圆明园中“武陵春色遗址”景观说明牌上的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共2分)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①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②”。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作出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 A. 摹(mú)“巨”字的笔顺是: B.摹(mú)“巨”字的笔顺是: C.摹(mò)“巨”字的笔顺是: D.摹(二声)“巨”字的笔顺是: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词语,全都正确确的一项是(1分) A.①叠②世外桃源 B.①迭②洞天胜境 C.①迭②世外桃源 D.①叠②洞天胜境 3.在圆明园大水法遗址前,学生会主席准备给同学们讲述圆明园被英法联军毁灭的历史。阅读他的发言稿,完成(1)(2)题。(共4分)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被园内琳琅满的珍宝震惊了,争先恐后,大肆抢夺。园内能拿走的东西,他们统统掠走【甲】实在运不走的,他们就疯狂打砸。据粗略统计,被掠夺的文物【乙】上至先秦下至清朝的各种奇珍异宝有100多万件。为了销毁罪证,侵略者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就这样,英法联军连抢带砸,使圆明园遭受了毁灭性的破。 (1)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分号【乙】冒号 B.【甲】分号【乙】破折号 C.【甲】逗号【乙】冒号 D.【甲】逗号【乙】破折号 (2)画线的句子作为这段文字的总结句,有一处表达欠妥,请你加以修改。(2分) 修改 4. 同学们看到了陈列在圆明园展览馆里的“雨果的一封信”。下面是这封信中的部分内容,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 成(1)(2)题。(共4分)

(完整word版)2018北京高考语文必背篇目

2018北京高考语文背诵默写篇目 (一)古文(23篇) 1.子路曾晰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天将降大任……而死于安乐也”)《孟子》3.劝学《荀子》4.曹刿论战《左传》5.烛之武退秦师(“夜缒而出……乃还)《左传》6.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7.逍遥游(“北溟有鱼……之二虫又何知”)《庄子》8.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庄不得击”)《史记》9.出师表诸葛亮10.陈情表(“伏惟圣朝……不能废远”)李密 11.桃花源记陶潜 12.归去来兮辞(不包括“序”)陶潜 13.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岂不痛哉”)王羲之14.滕王阁序(“豫章故郡……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15.师说(“嗟乎……其可怪也欤”)韩愈 16.陋室铭刘禹锡17.小石潭记柳宗元18.阿房宫赋(“一人之心……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 19.岳阳楼记范仲淹20.醉翁亭记欧阳修21.前赤壁赋(“壬戌之秋……托遗响于悲风”)苏轼 22.游褒禅山记(“于是余有叹焉……此余之所得也”)王安石23.爱莲说周敦颐 (二)诗词曲(22首) 1.氓《诗经》2.国殇屈原 3.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6.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8.春夜喜雨杜甫 9.蜀相杜甫 10.登高杜甫 11.琵琶行(不包括“序”)白居易12.泊秦淮杜牧 13.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14.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15.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16.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17.书愤陆游 18.钗头凤(红酥手)陆游

19.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20.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 21.窦娥冤(节选:[滚绣球])关汉卿 22.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一)必背古文23篇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róu)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yòu)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曹刿论战(《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刿(guì)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fú)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

2018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精华版】

2018 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23 分. 1.(23.0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材料一 当前,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木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 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 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 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 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台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用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数

2018年北京高考卷数学(理科)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数学(理工类)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若集合{} 2A x x =<,{} 2,0,1,2B x =-,则A B =I (A ){}01, (B ){}-101,,(C ){}-201,,(D ){}-1012,,, 2.在复平面内,复数 i 1i -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 A . 1 2 B .56 C .76 D .712 4.“十二平均律”是通用的音律体系,明代朱载堉最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半音比例,为这个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音程分成十二份,依次得到十三个单音,从第二个单音起,每一个单音的频 率与它的前一个单音的频率的比都等于.若第一个单音的频率为f ,则第八个单音的频率为( ). A B C . D . 5.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此三棱锥的侧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6.设a b ,均为单位向量,则“33a b a b -=+”是“a b ⊥”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记d 为点()P cos ,sin θθ到直线20x my --=的距离.当,m θ变化时,d 的最大值为 (A )1 (B )2 (C )3 (D )4 8. 设集合(){},|1,4,2A x y x y ax y x ay =-≥+>-≤,则

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

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 页,150 分。考试时长150 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共7 小题,共23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 题。 材料一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 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 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 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 分钟内回

“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营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 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2019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エ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材料二 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 科学家正努力掲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力之强着

2018年度北京高考物理卷及标准答案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在核反应方程41417 278He + N O + X →中,X 表示的是 A .质子 B .中子 C .电子 D .α粒子 14.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气体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无关 B .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 .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D .分子间的引力总是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增大 15.用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得到白光的干涉条纹,在光源与单缝之间加上红色滤光片后 A .干涉条纹消失 B .彩色条纹中的红色条纹消失 C .中央条纹变成暗条纹 D .中央条纹变成红色 16.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P 、Q 两质点平衡位置相距0.15 m 。当P 运动到上方 最大位移处时,Q 刚好运动到下方最大位移处,则这列波的波长可能是 A .0.60 m B .0.30 m C .0.20 m D .0.15 m Q P v

17.若想检验“使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力”与“使苹果落地的力”遵循同样的规律,在已知月地距离约为地球半径60倍的情况下,需要验证 A.地球吸引月球的力约为地球吸引苹果的力的1/602 B.月球公转的加速度约为苹果落向地面加速度的1/602 C.自由落体在月球表面的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1/6 D.苹果在月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约为在地球表面的1/60 18.某空间存在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一个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初速度射入该空间后,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仅撤除电场,则该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因素与完成上述 两类运动无关 ..的是 A.磁场和电场的方向B.磁场和电场的强弱 C.粒子的电性和电量D.粒子入射时的速度 19.研究与平行板电容器电容有关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ray A.实验前,只用带电玻璃棒与电容器a板接触,能使电容器带电 B.实验中,只将电容器b板向上平移,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小 C.实验中,只在极板间插入有机玻璃板,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 D.实验中,只增加极板带电量,静电计指针的张角变大,表明电 容增大 20.根据高中所学知识可知,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但实际上,赤道上方200 m处无初速下落的小球将落在正下方位置偏东约6 cm处。这一现象可解释为,除重力外,由于地球自转,下落过程小球还受到一个水平向东的“力”,该“力”与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成正比。现将小球从赤道地面竖直上抛,考虑对称性,上升过程该“力” 水平向西,则小球 A.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B.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不为零 C.落地点在抛出点东侧 D.落地点在抛出点西侧

2018北京高考语文默写试题模拟

分)道题)(8一)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限选其中4 (①陶渊明身在宦海心系田园,因此他在《归园田居》中运用比喻、对偶手法,写出了”的诗句。,“ 《滕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初唐诗人王勃野鸭高飞、秋霞绚丽的优美环境,②身临天阔水远、。”,王阁序》中的名句“ ③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令人叹为观止。”和“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 ”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④杜甫在《登高》中发出“ 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⑤当经历了艰辛万苦,终于看到了奇景异观时,我们会想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然力不足者,亦不能””的慨叹,感佩王荆公““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至也”和“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的独到见解。 10分)(二)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或相关文学常识。(,写孔子哂笑子路的原因的句子:《论语?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第二段中,通过描写听众的反应来侧面突出琵琶女演奏技艺高超的句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浓的诗愁思之深之用人》中,形象的比喻抒写煜③李《虞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行迷之未远”等诗句,》中,以“悔相道之不察兮”屈原在抒情长诗《__________④ 表达了自己后悔当初不曾看清前途、趁着迷途未远赶快罢休的思想感情,诗人追。作者名)则化用其诗句写下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__________(表达了相似的思想感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怀古诗以历史事件、人物、陈迹为题材,主要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⑤ “故赤壁怀古》中就有托古讽今、寄托个人情怀等目的。如苏轼《念奴娇·到感慨兴衰、”的诗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国神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也有“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 8分)(三)在横线处填写出诗文原句或相关文学常识。(“莫春①在《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中,曾皙描绘了自己理想的政治图景,”,咏而归。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一②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 。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③在《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认为作战要善于抓住时机,应在敌军“再而衰,三而,”之时,出兵作战。竭, ④(朝代)大诗人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 昨非”两句,明确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生活的觉悟。 ⑤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有一次文人雅集,史称“兰亭集会”。文人们在集会上“一觞一咏”,“畅叙幽情”,最后由大书法家。为之作序,总述其事,是为《兰亭集序》 ⑥初唐诗人王勃在《》一文中,用生花妙笔,写下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 天一色”的千古名句。 ⑦《阿房宫赋》是“赋”中名篇,杜牧借秦皇的悲剧,警告唐朝统治者,如果“后人哀之而

【北京卷】2018届高考语文全国统一考试压轴卷【附答案】

2018北京卷高考压轴卷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 -7题。 材料一 过去30 年来,人类已经从激动人心的技术进步中获益匪浅。但说起人工智能,大家一定对阿尔法狗和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的人机围棋大战记忆犹新:阿尔法狗以大比分赢了。此战之后,阿尔法狗声名大噪。怎样更好地开发应用“人工智能”,人们各抒己见,各施良策。 当前,以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已开始在人工智能上发力,在“互联网+”时代,这二者的结合将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呢? 一、智能家居———舒适、便捷家居新体验 智能家居运用物联网技术,将家庭中的设备连接在一起,使多个设备形成联动,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于一体,从而给用户带来最大程度的方便、高效、安全与舒适。 试想一下: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你可以通过手机对家中的一切进行预先设定,空调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电饭煲、饮水机开始工作……当你踏入家门时,就可以享受到舒适的温度和美味的饭菜。当你准备睡觉时,通过遥控器的控制,窗帘渐渐合上,卧室内的床头灯亮起,其他不使用的灯光和用电设备同时断电,室内安防系统开始运作。 这将是多么美好! 二、智能汽车—— 智能汽车在普通汽车的基础上更加智能化。它首先要有一套导航信息资料库,存有全国道路及各种服务设施的信息资料;其次要配备几个智能系统:GPS 定位系统,以确定行驶方向;道路状况信息系统,及时了解前方道路状况信息,必要时改变行驶路线;车辆防碰系统,控制与其他车辆的距离,在探测到障碍物时及时减速或刹车,并把信息传给指挥中心和其他车辆;紧急报警系统,出事故后自动报告指挥中心进行救援;无线通信系统,用于汽车与指挥中心联络;自动驾驶系统,用于控制汽车的点火、改变速度和转向等。 以往在科幻大片中才能见到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已离我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近了。 三、智能设备—— 智能设备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而开发出的可穿戴设备的总称。通过这些设备,人可以更好地感知外部与自身的信息,能够在计算机、网络甚至其他人的辅助下更为高效率地处理信息,实现无缝交流。 咕咚手环是首款基于百度云开发的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用户可将该手环戴在手腕上,当处于运动模式时,该手环能24 小时记录佩戴者的活动情况,以里程、步数和卡路里为单位,令佩戴者明晰地知晓一整天内运动了多远距离、消耗了多少卡路里,能为热衷减肥和运动的用户提供实时监测服务;切换至睡眠模式时,除了能监测睡眠质量,手环还将根据使用者睡眠深浅状态,在应该叫醒的时间段中的浅睡状态下,通过震动来唤醒佩戴者。 以上提到的仅仅是“互联网 + 人工智能”应用的部分事例。在未来的日子里,二者的有机结合将会在更广、更深的领域里影响和改变我们的生活。 (取材于韩倩茜、王笑《“互联网+”与人工智能》) 1.对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A.获益匪浅:匪,读音为fi。 B.记忆犹新:犹,“仍然,还”之意。 C.声名大噪:噪,形声字,左右结构,声旁从“喿”。 D.各抒己见:己,第二笔应为“—”。

2018北京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理)(北京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已知集合A ={x |x |<2},,B ={-2,0,1,2},则A ∩B =( ) A .{0,1} B .{-1,0,1} C .{-2,0,1,2} D .{-1,0,1,2} (2)在复平面内,复数 i -11 的共轭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 A . 2 1 B . 6 5 C . 6 7 D . 12 7 (4)“十二平均律”是通用的音律体系,明代朱载堉最早用数学方法计算出半音比例,为这个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十二平均律将一个纯八度音程分成十二份,依次得到十三个单音,从第二个单音起,每一个单音的频率与它的前一个单音的频率的比都等与122。若第一个单音的频率为f ,则第八个单音的频率为( )

A .f 32 B .f 322 C .f 1252 D .f 1272 (5)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此四棱锥的侧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6)设a ,b 均为单位向量,则“|a -3b |=|3a+b |”是“a ⊥b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记d 为点p (cos θ,sin θ)到直线x -my -2=0的距离。当 θ,m 变化时,d 的最大值为( ) A .1 B .2 C .3 D .4 (8)设集合A ={(x ,y )|x -y ≥1,ax +y >4,x-ay≤2},则( ) A .对任意实数a ,(2,1)∈A B .对任意实数a ,(2,1)?A C .当且仅当a <0时,(2,1)?A D .当且仅当a ≤3 2 时,(2,1)?A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设{a n }是等差数列,且a 1=3,a 2+5a =36,则{a n }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______. (10)在极坐标系中,直线ρcos θ+ρsin θ=a (a >0)与圆ρ=2cosθ相切,则a =________. (11)设函数f (x )=cos (ωx - 6π),若f (x )≤f (4 π)对任意的实数x 都成立,则ω的最小值为______. (12)若x ,y 满足x +1≤y ≤2x ,则2y -x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

最新2018年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文档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共10页,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营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2018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职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确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营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 1.下列对材料一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B.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2.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C.“中文房间”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D.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3.根本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B.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材料二 2018年5月,谷歌Duplex人工智能语音技术(部分)通过了“图灵测试”。这个消息进一步引发了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思考:当机器人越来越像人,我们应该怎样做? 在人工智能的开发过程中,设计者会遇到伦理问题的挑战。比如著名的“隧道问题”:一辆自动驾驶的汽车在通过黑暗的隧道时前方突然出现一个小孩,面对撞向隧道还是撞向行人这种进退维谷的突发情况,自动驾驶汽车会怎么做? 自动驾驶汽车依靠的是人工智能“大脑”,它会从以往案例数据库中选取一个与当前情景较相似的案例,然后根据所选案例来实施本次决策。当遇到完全陌生的情景时,汽车仍然会进行搜索,即在“大脑”中迅速搜索与当前场景相似度大于某个固定值的过往场景,形成与之对应的决断。如果计算机搜索出来的场景相似度小于那个值,自动驾驶汽车将随机选择一种方式处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