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 格式:pdf
- 大小:269.34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高中化学研究性实验教课策略肇庆加美学校高中部杜宁纲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己经在我省睁开到了第八个年头,此中最重要的就是重申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接受式学习为研究性学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中心的科学,睁开研究性实验教课能够为学生创建一种研究学习的条件,使他们在主动参加实验教课获取悉识的过程中,培育研究能力。
本文联合高中化学实验教课,提出了研究性实验的几点教课策略。
重点词:高中化学研究性实验教课策略《一般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修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敬和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取将来发展所必要的化学知识、技术和方法,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改变过去教课中接受性学习、照本宣科、持续训练的传统模式,倡议学生主动参加、乐于研究,培育学生收集和办理信息的能力。
皮亚杰所倡议的建立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经过教师教授获取,而是学习者在必定的情形中,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经过意义建立的方式获取。
新课程下,研究性实验教课是培育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剖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
那么怎样在详细高中化学教课中进行研究实验教课呢?一、创建讲堂气氛,提升学生参加踊跃性在高中化学实验教课中教师一定注意创建讲堂气氛,指引学生主动从化学实验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方案进行研究活动,让学生研究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赞同他们依据自己的方案进行研究活动,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经受挫折的磨炼,极大程度地调换学生研究的主动性,使其体验研究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比如教课研究实验: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互相转变的研究。
目的:研究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互相转变的条件。
试剂:·L -1FeCl3溶液、·L-14KSCN溶液FeSO溶液、新制氯水、铁粉、要求:1、请依据氧化复原基来源理,提出相关铁化合物和亚铁化合物互相转变的条件的假定。
高中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的探讨正文:今年是我省新教材课改的第一年,新教材是在新课标、新课程理念下编写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地理解它。
如:了解每个模块的编写思路,明确重点知识的化学内涵,揭示化学核心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规律;根据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对知识结构作适当调整;合理开发课程资源,适当增加新的化学学习素材,使之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发展需要。
这样,我们高中化学教学的质量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新教材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地强调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
现就化学新课程实验教学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看法:1. 要重视新教材中化学实验的重要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里指出:“要突出化学学科特征,更好地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对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作了如下说明:①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
②通过典型的化学实验事实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和规律。
③利用化学实验史实帮助学生了解化学概念、化学原理的形成和发展,认识实验在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2. 要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图表、图例和栏目的问题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
而引起学生兴趣的规律有两条:一是当所学知识能解决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疑问时;二是当所学知识揭示了自己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的新的涵义时。
这说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应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二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切入学习问题。
教学源于生活,尤其是化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而化学实验更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化学学科具有可以利用的资源优势。
新课标教材编排非常新颖,教材图文并茂,并附有[思考与交流]、[科学探究]、[学与问]、[实践活动]等栏目。
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图例和栏目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化学,理解化学。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程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通过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目前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质量。
本文将探讨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方法。
一、存在的问题1. 实验设备和材料不足在很多学校的化学实验室中,实验设备和材料的配备并不充分,甚至有些学校的实验室设备陈旧,甚至损坏严重。
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探究性实验课程中无法充分展开实验,不能获取足够的实验数据,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 实验操作技能薄弱很多学生在接触化学实验之前并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实验操作技能培训,导致在实验课程中操作技能薄弱,容易出现操作失误,严重影响了实验效果和学生的实验兴趣。
3. 实验课程缺乏趣味性一些教师在实验课程中只是单纯地完成实验目标,课堂缺乏趣味性和吸引力,导致学生对实验课程缺乏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缺乏实验设计和实验报告能力探究性实验的核心是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和撰写实验报告,很多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不足,导致他们在探究性实验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5. 实验安全风险在化学实验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如果学生和教师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就会容易发生事故,影响到学生的安全。
二、应对方法1. 提高实验设备和材料的配备学校应该重视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实验室设备和材料的充足配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
2. 进行实验操作技能培训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技能培训课程,让学生在实验课程中能够熟练地操作实验设备,提高实验技能。
3. 增加实验课程的趣味性教师在设计实验课程时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实验,或者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4. 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报告能力学校和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报告能力进行培训和指导,让学生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撰写实验报告。
浅谈高中化学探究性教学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建构,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强调“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这些新的课程理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落实和实施,都离不开化学实验。
我们采用的鲁科版教材中设置了“活动探究”、“观察思考”和“交流研讨”等栏目,不仅给教师带来了发展空间,同时也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现结合本人的教学,谈一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认识和实践。
1.贯彻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经历实验探究过程1.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活动探究”探究,而化学教学要重在“做”,只有学生亲自做了,亲身经历了,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
今年我们进入了新课程改革,作为化学教师,认真领会新课程理念,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条件,根据鲁科版教材中提供的“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或其他形式的探究活动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以揭示化学科学的奥秘。
1.2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的意识实验中实验者是教师,而认识的主体是学生,虽能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和理解化学之间的规律,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所以将某些操作简易、现象明显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如在《钠和钠的化合物》一节的教学中,将学生分组,利用事先准备好的仪器、药品,让学生自己设计探究na2co3和nahco3性质异同的方案,再由各组代表阐述方案,师生共同讨论。
可行的给予肯定,不可行的给予指导改进,当然不可一棒子打死。
在实验过程中指导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观察、分析、推理、探索,归纳总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的异同,并完成实验表格,这样体现了“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思考;给他们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耕耘”的教学思想。
或者在课堂上找学生来做演示实验,下面的学生通过观察该生的操作,可以指出一些错误操作,而且还思考了实验中的一些问题,并且还可以轮流培养某些学生的操作能力,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
高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化学实验探究是高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化学实验,学生可以亲身参与和观察化学变化,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
因此,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关键。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些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方法和策略。
一、提供充足的理论知识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化学原理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巩固。
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展示、实物模型和示意图等方式,形象生动地向学生解释化学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目的和原理。
二、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实验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实验。
这些实验既有一定的难度,又能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自己选取实验条件、控制实验参数、分析实验结果的实验项目。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将不断思考、探索,并逐渐培养起自主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化学实验探究往往需要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
因此,教师在组织实验时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共同制定实验方案、分工合作、讨论实验结果,并互相帮助解决问题。
团队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合作意识和集体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效果和学习体验。
四、注重实验数据的分析与总结在进行实验探究时,学生需要搜集、整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数据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图表、统计和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通过分析数据,学生可以从中得出结论,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实验数据的理解,还提高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五、鼓励学生的创新实践在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探究能力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
学生可以根据已有的实验结果和知识,创造性地设计实验方案,开展新颖的实验探究。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度,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索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高中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转变。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成为新的教学模式。
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自主思考和发现问题,实现知识与技能的融会贯通。
高中化学课程以知识填鸭式教学组织为主,缺少实践操作部分的教学。
然而,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实践性很重要。
因此,如何设计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从而使学生更加透彻理解化学知识,是本研究的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本课题旨在探究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研究内容1. 研究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原理和特点;2. 设计并实施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3. 分析并探讨探究性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4. 适用调查问卷、观察法、实验法等科学研究方法进行数据分析,探讨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四、研究方法1. 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深入研究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原理和特点;2. 选择实验课程和实验内容,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教学活动;3. 进行实验教学活动,并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4. 适用问卷等调研方式,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估,分析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五、研究意义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探索,有助于改善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实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的能力,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的概念和原理,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研究摘要:高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是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对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活动谈一点看法。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性一、探究性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严格来讲,高中阶段的化学实验教学完全是对己有的并且被充分证明了的自然知识作用过程的重现,并没有达到真正科学探索所做实验的高度,因此,会被很多人轻视和忽略。
但这种思想上的轻视会导致相当严重的后果。
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正是这些基本化学实验所想要达到的目标,缺少教学过程中的实验保证,这些能力的培养只能是空中楼阁。
教学中的实验作为真实科学实验的一种“微缩”形态,准备和反应的过程完全是真实科学实验的简化写照,所经历的过程是完全相同的,即“提出问题,假设结果,设计操作过程,进行实验并观察,分析所得结果、结论”等。
虽然高中阶段化学实验的结果都能够准确得出(实验操作过程正确的前提下),但是它和真正科学实验的逻辑起点是相同的,都是基于探索性思维的运用,在充分保证实验前提条件无误的情况下得出符合预先构想的结论。
即使所的结论并非理想,实验者也能够通过充分准备的实验过程寻找出今后实验所需的完善之处。
因此,提倡在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中进行探究式化学实验教学,通过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实验解决,充分调动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完成高中化学教学的要求。
二、设计探究性化学实验要注意的问题考察我们当前的实验教学的现状发现,不少课堂上,学生们也在忙于收集数据,解释并求证结果,但是如何根据有限的线索确定证据收集的方向,如何在不止一个可能合理的解释面前做出决策呢?这对于学生至关重要,但这个环节常常被教师替代,缺乏真正意义上的探究。
因此,实验设计要具有探究性,所设计的实验包含的化学规律往往隐藏在较深的层次,需要学生去挖掘;实验的条件和结果之间往往存在较大的距离,需要学生去跨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往往不太明确,需要学生通过尝试错误,得出假设并验证假设来寻找。
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高中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实验可以直观地观察和验证化学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适合高中化学课堂的探究性实验。
一、溶解度实验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溶质在一定量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量,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通过溶解度实验,可以研究不同溶剂对不同溶质溶解度的影响,从而探究溶解度与溶剂性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溶质和溶剂,如盐和水、酒精和水等。
2. 取等量的溶剂,分别加入不同的溶质中,搅拌均匀。
3. 观察每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记录下实验结果。
4. 总结实验结果,分析不同溶剂对溶质溶解度的影响。
二、酸碱滴定实验酸碱滴定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滴定溶液中的酸碱溶液,可以计算出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通过进行酸碱滴定实验,可以让学生理解酸碱滴定的原理,并掌握滴定的技巧。
实验步骤:1. 准备待测酸碱溶液和标准酸碱溶液,使用容量管分别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和标准溶液。
2. 将待测溶液倒入滴定瓶中。
3. 用滴定管滴加标准溶液,每滴加一滴后轻轻摇匀。
4. 当待测溶液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时停止滴定,记录下滴定的体积。
5. 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待测溶液中酸或碱的浓度。
三、气体生成实验气体生成实验可以让学生观察气体的性质和反应过程,了解气体的生成条件和反应原理。
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对气体的兴趣,培养其动手实验和观察现象的能力。
实验步骤:1. 准备与气体反应的试剂,如酸和碱、金属和酸等。
2. 将试剂放入反应瓶或试管中,并根据实验需要加热或激发反应。
3. 观察反应现象,记录下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的性质和数量。
4. 根据反应条件和反应方程式,解释气体生成的原理。
通过进行探究性实验,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化学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探究性实验也能增加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浅谈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中的探索摘要:新课程高中化学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内容,只要在教学实践中认真开发实验素材,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注重引导,正确创设研究氛围,注重实验教学的启发性、扩大实验教学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并通过亲自实验,体验到成功的乐趣,特别是一些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气氛中,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大大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热情,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探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教学的基石。
新课程下的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化学实验正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为了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方面的功能,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实验改革意识:一、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化学教学中学生观察品质的培养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是人从现实中主动积极获得感性认识的活动形式。
化学科学的发展是以实验观察为基础的,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学生观察品质的培养,意义更显重要。
观察是感知的特殊形式,通过化学实验观察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帮助学生理解那些不易掌握的知识,激发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实验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提高。
因此,培养学生正确客观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因为演示容器大小、药品用量、观察位置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无法观察到完整的实验现象。
如果有条件,可以利用实物投影仪,把反应中表现出来的现象清晰地展现在屏幕上,有利于学生认真、细腻、有序的观察。
比如在演示钠与水的反应实验时,我们通过实物投影仪,全班的学生都可以真实、清楚地观察到钠块在水中反应的现象。
这样既增强了观察效果,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的能力。
浅议高中化学如何进行实验探究教学探究教学最鲜明的特点是问题性。
由于实验探究活动中要寻找证据,学生不但要形成假设,还要通过设计方案收集证据的过程把假设变为行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深化、展示、明确自己的认识,因而保证了学习的深刻性。
例如氧化剂还原剂部分的学习,如果只记住了概念是没有用处的,很难保证学习达到理解水平和应用水平。
但是如果概念学习后给学生一个用氧化剂还原剂知识探究某个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的活动,就会使得学生将概念转化为研究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能力,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建立思路、运用方法,要能够把事实、实验和概念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够深化学生的氧化还原认识,还能够使概念迁移为应用。
从这一点来讲,实验探究教学能够支持核心知识的理解和能力转化。
另外,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学生还要解释实验事实与证据、假设、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样就要求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学习内容,同时还要将实验前后的思考认识打通整合,进行深层的思维加工。
所以越是核心知识、越是重难点内容,越值得采用实验探究教学。
因而课程标准的活动探究建议往往都是在核心知识内容上建议搞活动探究,各版本教材也往往会在核心知识点上开发活动探究栏目。
探究性教学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实验探究”和“问题探究”两种基本模式。
“实验探究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根据自己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探索进行积极主动的分析和思考,去探求未知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主要步骤包含:①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②提出问题或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明确问题;③根据自身已有的认知经验提出解答问题的猜测和假设;④搜集资料或收集必要的材料设计实验,验证假设;⑤作出判断,形成结论,并进行合理的评价并与他人交流。
下面我就实验探究步骤以两个实验为例作一下说明:关于《原电池原理》教学,我曾经设计过这样一节课。
首先演示铜、锌、稀硫酸可以构成原电池,然后提出问题“是否只有铜、锌、稀硫酸才能构成原电池,铜、锌在原电池中的作用是什么,是否一定要使用稀硫酸?”教师为学生提供如下材料和试剂:电极材料――碳棒、锌板、铜板、铁钉、塑料片;溶液――硫酸、硫酸铜、氯化钠、蒸馏水、酒精;西红柿和灵敏电流计等。
浅谈高中化学课中的实验探究式教学【摘要】在化学教育中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把学生从“课堂上被动的听老师,课外埋头于书本,专心做大量与实际生活严重脱离的练习”中摆脱出来,还给他们应有的自由时空,让他们快乐健康地度过青少年时期,让他们睁眼看自然界、看社会、看生活。
【关键词】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不断的在追求、努力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探讨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化学社会发展相关的知识。
以教材的基本为依托,实施化学学科内的探究性学习是非常有价值的。
一、转变思想在实验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1、.扭转实验的学术化倾向化学实验是侧重于为培养未来的专家服务,还是侧重于为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质的未来社会的公民服务,则是在培养目标的两种不同价值取向。
目前的化学实验,无论在实验课题和内容的选择上,实验方案的设计上,还是在教学的要求和评价上,实验的学术化倾向都较为明显。
过分侧重于学科训练的实验。
不仅功能过于单一,而且未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诱发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2、拓展实验的功能从体现和落实培养科学素质这一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双重目标来看,非常有必要对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重新进行审视。
就当前的化学实验改革而言,有三个问题尤为突出。
一是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式实验。
化学课中验证性实验过多,探索性实验偏少,二者比例关系失衡,导致各自的发挥受到限制,这肯定是不适合的,因此有必要增加探索性实验,或将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
在探究式的教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激发,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原动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二是化学实验技能训练问题。
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训练,是化学实验的功能之一,但不是惟一功能。
过分强调实验技能和熟练化,进行专门训练的做法既枯燥,效益又不高,是需要加以扭转的。
为此,应将实验技能的训练与培养置于实验探究活动中,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浅谈高中化学教学实验探究【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获得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别是探究性实验在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a)-0136-011 背景分析在国家颁布的《化学课程标准》中要求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新课程“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高中化学新课程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倡导“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重视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随着高中新课程,化学实验探究教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
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化学新课程改革,其突出特征就是强调科学探究。
高中化学新课程给予化学实验更充分而全面的关注。
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无论是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还是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中,都对实验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2 高中新课程模块的实验探究内容分析科学探究内容的教学和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在内容标准中对各个主题的学习都提出了探究活动的具体建议,这就为教师理解和实施“科学探究”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指导。
对于“活动与探究建议”中的探究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以便于教师把握。
新教材的必修模块突出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尽可能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化学知识。
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16-09-07T15:28:37.51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6月上作者:周红荷
[导读]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手段。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可以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巩固所学的化学知识。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本手段。
在教学中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现象、掌握原理,让学生在实验中构建知识,获得问题能力的培养。
这样,枯燥的知识记忆变成丰富的实验探究,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主要谈谈在新课改条件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化学;实验教学
目前的高考模式下,学生学的科目多、时间紧,学校精细化、目标化管理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化学实验课都是重视理论而实践操作很少,甚至是基本上不开设实验。
有的教师认为只要考试的时候能把实验题答对做出来就行,化学实验做不做是无所谓的。
当然,有的高中学校一是基础设施本来就比较薄弱,教育部门也不是很重视实验室的建设。
二是有的化学教师自身专业素养还不高,害怕做实验,所以导致高中化学实验不能很好地落实,学生接触实验的机会也比较少,就更别说亲身体验学生实验了。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新的要求,对教师的专业素养也有了新的要求──学生的活动是教学的主体。
一、新课改实验教学内容的变化
1.化学实验探究化
加强化学实验的探究化设计,学生能真正地参与到实验探究的活动过程中来。
这更有利于发挥化学实验的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主动、全面的发展。
我们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对于物质性质的掌握,加深对物质性质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可以将一些陈述性的知识、枯燥的化学方程式转变为直观、神奇的化学实验。
这样,学生可以真正投身于化学的知识海洋之中。
通过化学实验还可以将一些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通过化学实验生动地展现出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化学实验生活化
从生活中学化学,用化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的问题,使学生能更好地体会化学的魅力。
化学实验生活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身边处处有化学。
尤其是用身边的最简单的一些日用品,就可以设计实验,拉近高大上的学科知识和生活的距离。
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
同时,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走进生活。
加强所学文化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科学文化之美。
培养学生基本的化学素养知识,最有效的两条途径就是实验探究与走进生活中的化学。
而将生活与化学实验结合起来却能够最大地利用我们现有的知识与条件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化学知识。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难以转变传统的教学习惯和理念
虽然全国已经开始广泛推行新课改,但多年来传统的旧式高中化学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想要改变一个人尤其是想要改变一大批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师的教学技能,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实现的。
当前化学教师已经习惯依赖教材进行教学,完成教材要求的考试内容就可以完成教学目标,并通过大量的针对性练习与考试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来达到教学的目的,这不仅是削弱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也更加加剧了教师不愿去做实验探究的心态;从长远来看这是有违素质教育,也严重影响学生个体今后的发展。
学生在传统的以成绩评价学习成果的教学模式影响下,慢慢习惯被动接受科学知识,缺乏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的创新思维和科学探究实践能力,缺少经受挫折甚至是失败的考验,缺失的却是我们这个国家的发展未来。
2.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学习兴趣不高
在新课改背景下,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种,不仅设置了独立的化学实验教学主题和实验教学模块,从而使得化学学科的特征得以体现,而且还以各种方式将化学实验渗透到化学与性质、物质结构、生活等各个领域中。
这样做的目的应该是还原化学学科的本质,体现化学学科作为科学的一种表现。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将本节课需要做的实验安排在本节课理论知识讲解后再进行,并且在操作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实验的次数比较少,也不是很贴近学生。
3.学校实验教学资源缺乏
随着这新课改的进行,实验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受到各方面原因的限制,许多学校化学实验资源严重不足影响了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到资金和货源各个方面的影响,化学实验室药品和器材严重不足,造成了满足不了实验教学的现状。
二是陈旧的实验设备不能满足新课改对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
三是专业的实验教师不足(大部分化学教师缺乏实验操作的经验或专业培训)。
四是学校的相关领导不够注重化学实验的开展,教育的功利化太重。
三、提高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措施
1.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化学实验具有生动性,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但是过分强调化学教材中的记忆和规律,会使化学实验显得没有吸引力。
所以,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材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重要工具,它的效力不容忽视。
教师应让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身边,化学是有趣的、有用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化学。
在充满兴趣和求知欲的前提下,使学生理解所学化学知识的用途及其应用。
特别注重化学实验教学的生活化与探究化。
2.转变角色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主导课堂,是知识的权威,不容置疑;学生俯首倾听,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填鸭式”教学中进行知识的死记硬背和训练应试能力与应试技巧。
新课程标准要求转化师生角色,教师要从严肃、呆板的师长变成亲切、和蔼的伙伴,从知识的强行灌输转化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引导,从课堂的主体者转变为知识的引领者。
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真诚、平等的沟通,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索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最重要的是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具有较高化学素养的人才。
3.开放实验室,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化学新课程要求学生以实验室的活动为手段,自己去设计实验、选择仪器、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总结规律、得出结论,并允许学生到实验室补做或复习尚未熟练的实验内容。
在开启课本实验的前提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进行家庭小实验和课外实验,让学生去查阅资料,根据获得的信息设计实验,动手操作实验,观察、记录现象,分析原因,归纳总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结合
高中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是并非所有的化学实验都适合进行课堂演示和学生操作。
比如,一些危险系数高、操作难度大、反应现象不明显、会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些纯粹的验证性实验等就不适合实际操作,这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教学各有利弊,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适当取舍。
演示实验直观、形象、生动,可以让学生现场观察化学元素的反应情况、理解化学反应的进程和化学原理的规律。
但是一些有毒有害、难于掌控、不易操作的实验不适宜现场演示和实际操作,这时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就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在实际条件受限的情况下,同样可以观察和感受到化学反应的利弊。
总之,只有切实落实新课改,不让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流于形式,才能落实新课程改革,将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和实际应用有效巧妙的结合,在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发扬探究科学本质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陈爱香.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4.
[2]王二利.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3]杨娟.“绿色化学”理念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08.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大荆中学 32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