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

  • 格式:pdf
  • 大小:287.00 KB
  • 文档页数:3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结构
1st FYP 2nd FYP 63-65 3rd FYP 4th A 7.1 11.3 17.6 10.7 9.8 L 6.4 6.4 3.9 4.4 5.8 H 36.2 54.0 45.9 51.1 49.6 O 50.3 28.3 32.6 33.8 34.8
产业比重
52 Agri. Indu. Other 57.7 19.5 22.8
新发展理论
• 发展政策的目标应该是提升要素禀赋结 构,因为:
– 要素禀赋结构在任何一个固定时点是给定的, 它同时决定该时点的总预算和各种要素的相对 价格。 – 要素禀赋结构从长期动态来说则是可以改变的 – 要素结构的提升同时会导致技术/产品/产业结 构的升级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要素结构的提升
• 要素禀赋指的是一个经济体中资本、劳动 和自然资源的总量。 • 要素禀赋结构指的是资本、劳动力和自然 资源的相对丰裕程度。 • 经济中,要素结构的升级主要取决于资本 积累。
57 46.8 28.3 24.5
62 48.1 32.8 19.2
65 46.2 36.4 17.4
70 40.4 41.0 18.6
75 37.8 46.0 16.2
就业结构
52 57 65 78
Agr. 83.5 81.2 81.6 73.3
Ind. 6.0 5.9 6.4 12.5
Other 10.5 12.9 12.0 14.2
30000 100 25000 20000 15000 60 10000 5000
80
40
200 0Western Europe Western Offshoots Eastern Europe 第 季 第 季 America 季 第 季 一 度 二Latin 第 度 Asia四 度 度 三 Former USSR
Africa World
19 50 19 53 19 56 19 59 19 62 19 65 19 68 19 71 19 74 19 77 19 80 19 83 19 86 19 89 19 92 19 95 19 98
日本和四小龙经济奇迹的竞争性假说
• • • • • •
日本的特殊性 儒家文化 冷战 自由市场:让价格机制发挥作用 政府干预:不让价格机制起作用 鼓励出口的政策
赶超战略和传统经济体制
采纳计划体制的动机 • • • • 重工业和强国梦 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的工业Fra Baidu bibliotek经验 依赖理论 发展经济学
重工业的特性
• 建设周期长 • 关键的机器设备需要进口 • 巨大的一次性投资
一个低收入国家的特性 • 剩余少,资本短缺 • 剩余少,可出口产品少,外汇短缺 • 剩余少,分散,很难动员资金
urban 100 126.3 212.6
是否存在可替代的发展战略?
• 发展中国家期望赶上发达 国家是一种自然的、正当 的想法。 • 但几乎所有采取赶超战略 的发展中国家最终都没有 赶上发达国家 • 日本和东亚经济是唯一的 例外 • 日本和东亚经济的经验是 否对成功经济发展提供了 另一种可行的路径?
资本积累的决定因素
• 经济中剩余的多少
– 社会性生产活动,私人生产,以及寻租行为 – 经济的竞争力与经济中剩余的规模
• 积累的意愿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和要素结构的升级
•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与赶超战略相比,可以 提高经济的竞争力 • 比较优势战略不存在扭曲,私人性生产活 动和社会性生产活动统一 • 比较优势战略与发展中国家的储蓄意愿
比较优势的变化和技术升级 • 拉力:成本结构的变化和节约成本的动机 • 推力:竞争和技术变迁的压力
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的速度
• 短期内,赶超战略可以建立更多资本密集 的产业。 • 在长期,赶超战略是不可持续的,比较优 势战略可以产生更快的追赶。
比较优势战略和市场机制
• 企业的决策是基于要素价格 • 要使企业的产业/产品/技术决策能反映经济 的比较优势的话,要素价格应该体现要素 禀赋结构中各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 市场竞争是使要素价格反映要素禀赋结构 中各要素相对丰裕程度的唯一途径。
传统发展战略的问题
• 传统发展战略把技术、产品和产业的赶超作为直接的目标 来追求。 • 传统战略与自生能力问题 • 政策性负担和政策性支持 • 政策性支持的例子 – 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 – 贸易壁垒和垄断 – 对利率、汇率和其他要素价格的扭曲 • 价格扭曲和资源的计划、行政配置 • 寻租、裙带资本主义和预算软约束
比较优势战略与出口导向
• 比较优势战略比赶超战略可以产生更多的 出口和进口。 • 出口导向是比较优势战略的结果,而不是 一个有意要采取的政策。
政府在比较优势战略中的作用
• 信息 • 协调 • 外部性的补偿
为什么赶超战略在德国取得成功,而在中国、 印度却失败了? • 用1990年美元作为计价单位,德国1820、 1870年时的人均收入分别为 1058 与 1821,分别是同期英国人均收入的 62% (1707)和 57% (3191)。 • 用1990年美元作为计价单位,1955年中国 和印度的人均收入分别只有 575 和 676, 只有当年美国10879人均收入的 5% 和 6% 。
1955 1089 7
日 本
2772
韩 中 印 国 国 度
105 4 575 676
1965
1341 9
5934
129 5
706
771
1975
1628 4
11349
316 2
874
897
为什么东亚经济改变了它们的发展战略? • 东亚经济在1950年代也和其他发展中经济 一样采取赶超战略。起原因在于,赶超战 略效率低,需要有很大的可动员的资源来 支持,可维持的时间长短决定于:
• 人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 • 人口规模的大小
流动资金占资产总量份额
China India Korea Japan England USSR
1981 1979 1963 1953 1970 1972
32.7 27.9 7.0 19.9 12.6 29.5
生活水平指标
GNP 1952 1957 1978 100 153.0 453.4
Consumption Nation rural 100 100 122.9 117.0 177.0 157.6
自生能力
• 一家正常经营的企业如果在自由进出的竞争性市 场上可以赚到社会可接受的预期利润的话,就说 它是具有自生能力的。 • 对于不具有自生能力的企业而言,它的建立和持 续经营需要政府或其他外部机构的补贴和扶持。 • 对于正常经营的企业而言,是否具有自生能力取 决于它的技术、产品、产业选择。
在单产品经济中的技术选择
人均收入与汽车产业政策的成功或失败
• 日本在1960年代中采取 汽车优先发展战略获得 了很大的成功 • 中国和印度在1950年代 中推行汽车产业优先发 展政策却遭遇到很大的 失败 • 韩国在1970年代中推行 汽车产业优先发展政策 成败互参 • 同一个汽车优先发展政 策为何有如此不同的绩 效
美 国
宏观政策环境
• • • • 压低利率 高估汇率 压低原材料和中间品价格,压低工资水平 压低生活必需品价格
资源配置机制
• 计划 • 行政配置资源
公司治理
• 国有化 • 剥夺厂长经理的经营自主权
农业制度
• • • • 农产品的统购统销 合作化 地区粮食自给自足 户籍制度
积累率
1st FYP (53-57) 2nd FYP (58-62) 63-65 3rd FYP (66-70) 4th (71-75) 24.2 30.8 22.7 26.3 33.0
在单产业经济中的产品、技术选择
在多产业经济中的技术、产品和产业选择
自生能力和比较优势
• 在开放经济中,自生能力的概念与比较优 势的概念高度相关。自生能力指的是企业 的预期利润率,而比较优势指的是一个产 业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两者都 是由经济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 • 自生能力的概念在开放和封闭经济下都可 以适用,而比较优势的概念只适用于开放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