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
- 格式:ppt
- 大小:155.50 KB
- 文档页数:14
第十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考情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关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确认和计量,历年考试多以客观题形式考核,一般分值在 3 分左右。
但个别年份中本章内容可以作为主观题中的已知条件。
各位考生在复习本章时应关注公允价值计量和账面价值计量的区别及账务处理。
近三年平均分值为 4 分。
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一)货币性资产的概念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资金及将来对应一笔固定的或可确定的货币资金量的资产。
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等。
(二)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该类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不固定或不可确定。
如: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股权投资等。
【提示】非货币性资产有别于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
【2018 •多选题】下列各项资产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有()。
A.银行存款B.预付款项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D.应收票据【答案】 AD【解析】货币性资产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或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
选项B和C,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资产(即补价),简称以物易物。
【2016 •多选题】甲公司为一家互联网视频播放经营企业,其为减少现金支出而进行的取得有关影视作品播放权的下列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A.以应收商业承兑汇票换取其他方持有的乙版权B.以本公司持有的丙版权换取其他方持有的丁版权C.以将于 3个月内到期的国债投资换取其他方持有的戊版权D.以作为其他权益工具投资核算的权益性投资换取其他方持有的己版权【答案】 BD【解析】商业承兑汇票与 3个月内到期的国债均属于货币性项目,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中华会计网校会计人的网上家园注册税务师考试辅导《财务与会计》第十章讲义15非货币性资产交换10.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1.货币性资产的概念所谓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资金及将来对应一笔固定的或可确定的货币资金量的资产,包括: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2.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所谓非货币性资产,是指在将来不对应一笔固定的货币资金量的资产。
如:固定资产、存货、无形资产、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股权投资等。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所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资产。
也可以将其称为以物易物。
4.有补价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界定当补价占整个交易额的比重小于25%时,该交易仍被定性为非货币性交易。
否则,应被定性为货币性资产交换。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收补价方的判断标准:补价额÷收到补价方的换出资产的公允价<25%支付补价方的判断标准:补价额÷(支付补价方的换出资产的公允价+支付的补价)<25%【要点提示】如何界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本节的重点。
经典例题-1【2010年多选题】下列各项非关联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有()。
A.以账面价值300万元的应收账款换入公允价值为280万元的设备,并收到补价20万元B.以账面价值为200万元的准备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换入账面价值为260万元的存货,并支付补价60万元C.以公允价值为32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入公允价值为220万元的专利权,并收到补价100万元D.以公允价值为360万元的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换入账面价值400万元的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并支付补价40万元E.以公允价值为300万元的设备换入公允价值为350万元的房屋,并支付补价50万元[答疑编号6312100801]『正确答案』DE『答案解析』选项A,应收款项属于货币性资产,该项交易属于货币性交易;选项B,持有至到期投资属于货币性资产,该项交换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选项C,补价比例=100/320=31.25%,高于25%,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一控制下非货币性交换探析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规定(1)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涵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非经常性的特殊交易行为,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不涉及货币性资产,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通常以涉及的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是否低于25%作为判断标准。
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惠转让,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发行股票过程中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也不适用非货币交换准则。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模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采用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两种计量模式计量,决定是否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该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人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否能够可靠计量。
商业实质的判断依据也有两个:一是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二是换人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除上述规定外,准则还特别提出了要对关联方之间非货币性交换的商业实质进行特别关注。
同一控制下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存在的问题(1)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选择问题。
以账面价值进行计量。
计量是会计的核心,因此计量方式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非货币性交易中,如果采用账面价值进行计量,则交易双方都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计量,且双方都不会产生损益。
但是在同一控制下,以账面价值计量就可能会产生一个利益输送的问题。
假设A母公司同时控制了B和C两家公司,且B公司是上市公司。
如果母公司让B公司的优良资产与C公司的劣质资产进行非货币性交易,且以账面价值进行计量,这样A公司就侵占了上市公司利益,且不会产生税收成本。
如果B上市公司是国有股控股的公司,这样就很容易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在同一控制下,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交易双方选择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时,企业间的交易看似实现了公允,但实际上,更可能成为企业间盈余调控的工具。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简介作者:财政部会计司来源:《财会通讯》2007年第10期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概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通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有时也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高于25%(含25%)的,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等其他相关准则。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共三章十条,规范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着重解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资产的成本确定和相关损益的确认问题。
二、换入资产成本的计量基础(一)公允价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一是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二是换人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人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
首先是商业实质的判断。
企业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根据换入资产的性质和换入企业经营活动的特征等,换入资产与换入企业其他现有资产相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用,从而导致换入企业受该换人资产影响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换出资产明显不同,表明该项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其一,换人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会计相关知识学习笔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十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相关概念(一)非货币性资产的概念资产按未来经济受利益流入(表现形式是货币金额)是否固定或可确定,分为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货币性资产而言的。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收取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资金的权利,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
非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如存货(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生产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长期股权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有别于货币性资产的最基本特征是其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
如果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固定的或可确定的,则该资产是货币性资产;反之,如果资产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即货币金额)是不固定的或不确定的,则该资产是非货币性资产。
(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企业主要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定义可以看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如下特征:第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交易对象主要是非货币性资产。
企业用货币性资产(如现金、银行存款)来交换非货币性资产(如存货、固定资产等)的交易最为普遍;但是在有些情况下,企业为了满足各自生产经营的需要,同时减少货币性资产的流入和流出,而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
第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交换的行为。
交换,通常是指一个企业和另一个企业之间的互惠转让,通过转让,企业以让渡其他资产或劳务或者承担其他义务而取得资产或劳务(或偿还负债)。
非互惠的非货币性资产转让不属于本章所述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企业捐赠非货币性资产等。
中级会计实务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级会计实务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项重要的会计交易。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对价进行交换的情况,这些非货币性资产可能是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长期股权投资。
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企业需要正确处理这些交易,以确保会计报表的准确和真实。
首先,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需要确定交换对价的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可以以合理价格交易的金额,它反映了交易双方在交易时间点上对交换资产的价值认定。
在确定公允价值时,企业可以参考市场价格、专家评估和其他可获得的市场信息,以确保公允价值的准确和可靠。
其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需要对原始资产和获得的新资产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
对于原始资产,企业需要按照资产的分类加以处理,例如,将实物资产进行折旧摊销、将无形资产进行摊销或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
对于获得的新资产,企业需要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确认和计量。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除了确定公允价值和进行会计处理外,还需要注意相关的税务影响和法律合规性。
企业在进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需要确保合规,遵守相关的税法和法律法规,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纳税风险和法律争议。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企业并购和重组。
在企业并购和重组过程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一种常见的交易方式,它可以帮助企业以资产作为对价进行交换,提高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某公司计划收购一家竞争对手,双方达成一致,在交易中确定以公司股票作为对价进行资产交换。
根据交易协议,被收购企业将以其所持有的一批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交换,公司将发行相应数量的股票给被收购企业作为对价。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需要确定交易日的股票公允价值,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将被收购资产纳入公司的会计报表。
此外,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还可以发生在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和资源共享中。
例如,某公司与一家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双方同意进行资产交换,以提高资源互补性,降低生产成本和风险。
《企业会计准则第7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06-10-20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通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有时也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本准则;高于25%(含25%)的,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其他相关准则。
二、商业实质的判断企业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
根据换入资产的性质和换入企业经营活动的特征等,换入资产与换入企业其他现有资产相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用,从而导致换入企业受该换入资产影响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换出资产明显不同,表明该项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根据本准则第四条规定,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一)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
这种情况通常包括下列情形:1.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
此种情形是指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总额相同,获得这些现金流量的风险相同,但现金流量流入企业的时间明显不同。
2.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
此种情形是指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时间和金额相同,但企业获得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3.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
此种情形是指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总额相同,预计为企业带来现金流量的时间跨度相同,风险也相同,但各年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存在明显差异。
(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第十四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考点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其处理思路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1.定义:货币性资产,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
货币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非货币性资产,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股权投资以及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2.涉及补价的判断指交易双方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
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判断标准:①收到补价的企业收到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25%或:收到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收到的补价)<25%②支付补价的企业支付的补价/(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支付的补价)<25%或:支付的补价/换入资产公允价值<25%简单来讲,补价比例=补价/较高一方的公允价值。
注意:◆2010年新教材在计算上述比例时,分子和分母均不含增值税,即补价为不含增值税的补价。
◆补价比例高于25%(含25%)——是货币性资产交换,按《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等相关规定处理。
注意:本准则不涉及的交易和事项1.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惠转让。
如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财产股利),政府无偿提供非货币性资产给企业建造固定资产等。
2.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和发行股票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
【例题1】下列项目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的有()。
A.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票投资B.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债券投资C.持有至到期投资D.贷款E.可转换公司债券『正确答案』ABE『答案解析』选项A和B,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定是非货币性资产;选项E,要将债券投资转换为股权投资,一般不涉及现金,即使涉及,也与转股价的计算有关,所以是不固定的,因此它不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例题2】下列交易中,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是()。
第十八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内容框架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历年真题分析本章与其他章节内容结合的兼容性极强。
本章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事项为平台,可以对前述基础性章节的内容进行综合运用。
考试时,既可以在客观题中考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辨析,也可以在主观题中与会计差错更正结合考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账务处理;甚至,还可以与合并财务报表结合。
本章考试分值通常为2~4分,几乎每年都会在客观题中考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方法 & 技巧★学习本章时,首先应知晓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其次,要掌握不同计量基础之下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原则是什么?切记:当在合并财务报表考题中出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如需编制抵销分录的话,通常暗藏内部交易抵销的陷阱。
另外,在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因处置有关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处置损益应记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
第一节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概念◇知识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2018年单选、多选;2017年单选、多选;2016年单选、多选;2015年单选;2014年多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主要以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货币性资产是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是货币性资产;预付账款是非货币性资产;预收账款是非货币性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比较特殊(外币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属于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外币其他债权投资属于外币货币性项目)。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资产中,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有()。
A.预付款项B.应收票据C.银行存款D.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正确答案』BC『答案解析』选项A、D,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以下交易或事项:(1)与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惠转让(如以非货币性资产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政府无偿提供非货币性资产给企业等);(2)在企业合并、债务重组中取得和发行股票取得非货币性资产。
⾮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主要以存货、固定资产、⽆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货币性资产进⾏的交换。
该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其中,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额收取的资产,包括现⾦、银⾏存款、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以及债券投资等。
⾮货币性资产,是指货币性资产以外的资产。
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额的⽐例低于25%作为参考。
⽀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例低于25%(不含25%)的,视为⾮货币性资产交换;⾼于25%(含 25%)的,则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货币性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