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会诊制度及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35.25 KB
- 文档页数:8
多学科会诊制度及流程(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欢迎下载)作者:------------------------------------------日期:------------------------------------------急诊综合病区多学科会诊制度一、需多学科会诊人员:1.凡患者病情涉及多个学科2.需要多专业协同诊治的病例;3.入院3天诊断未明的疑难病例;4.危重病例;5.恶性肿瘤患者;6.有医疗纠纷倾向的病例;7.某些特殊患者。
二、会诊申请:1.急诊综合病区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病情超出本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须申请科间会诊,并提前开展科室内会诊、讨论。
2.急诊综合病区必须将各种资料准备齐全,时间允许时将科内讨论结果书面报医教科。
3.会诊经科室主任同意提出。
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时间、地点和拟邀请人员(原则上应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或科主任)上报医教科(上班时间)或医疗总值班(下班时间),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
三、会诊要求:1.会诊时由医教科或医疗总值班主持召开,管床医师要详细汇报病情、可能诊断,提出会诊目的,做好会诊记录。
会诊中,会诊医师要详细诊查,提出明确会诊意见。
医教科(医疗总值班)原则上应该参加,指定参加会诊人员中学术资历最高者作总结归纳,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
2.临床科室按照要求填写多学科会诊效果评价反馈表,医教科定期对多学科会诊进行效果评价、分析、汇总、反馈。
四、会诊绩效考核1.对需申请会诊的病例而未申请会诊的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2.申请科室要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完善与诊治有关的各项检查、病历打印、病情汇报、科内讨论等。
急诊综合病区科主任、责任组组长、管床医师至少两人参加,违者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3.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正常的会诊邀请,如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因故不能及时到场,须请科内其他同级医师或上级医师代为会诊,违者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急诊综合病区多学科会诊制度一、需多学科会诊人员:1.凡患者病情涉及多个学科2.需要多专业协同诊治的病例;3.入院3天诊断未明的疑难病例;4.危重病例;5.恶性肿瘤患者;6.有医疗纠纷倾向的病例;7.某些特殊患者。
二、会诊申请:1.急诊综合病区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病情超出本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须申请科间会诊,并提前开展科室内会诊、讨论。
2.急诊综合病区必须将各种资料准备齐全,时间允许时将科内讨论结果书面报医教科。
3.会诊经科室主任同意提出。
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时间、地点和拟邀请人员(原则上应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或科主任)上报医教科(上班时间)或医疗总值班(下班时间),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
三、会诊要求:1.会诊时由医教科或医疗总值班主持召开,管床医师要详细汇报病情、可能诊断,提出会诊目的,做好会诊记录。
会诊中,会诊医师要详细诊查,提出明确会诊意见。
医教科(医疗总值班)原则上应该参加,指定参加会诊人员中学术资历最高者作总结归纳,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
2.临床科室按照要求填写多学科会诊效果评价反馈表,医教科定期对多学科会诊进行效果评价、分析、汇总、反馈。
四、会诊绩效考核1.对需申请会诊的病例而未申请会诊的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2.申请科室要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完善与诊治有关的各项检查、病历打印、病情汇报、科内讨论等。
急诊综合病区科主任、责任组组长、管床医师至少两人参加,违者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3.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正常的会诊邀请,如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因故不能及时到场,须请科内其他同级医师或上级医师代为会诊,违者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4.多学科会诊要求至少提前一天将病人病情摘要、详细辅助检查、入院诊断、治疗情况、邀请会诊科室、各科室会诊目的、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详细写明,将电子版发至医教科科长内网邮箱及会诊科室主任邮箱,通知医教科时需将以上资料纸质版送达医教科。
医院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一、目的实施多学科诊疗,解决疑难、危重及特殊患者诊断、治疗问题,做到尽早诊断,规范诊疗。
二、内容(一)会诊时机:当患者病情复杂,诊断不明确,治疗难度大,需要3个或3个以上的学科共同参与诊治时,提交多学科会诊。
(二)组织:1.急重症病例(1)多学科会诊时,科室电话通知医务处(中午及夜间通知医疗总值班)。
(2)医务处(或医疗总值班)即刻组织会诊。
(3)会诊地点:申请会诊科室医生办公室。
2.复杂疑难病例(1)提交多学科会诊申请前必须先进行科室内讨论,明确会诊原因、目的及会诊科室(专家),至少提前1天填写《院内多学科会诊申请表》,科主任审核后交医务处,并电话通知。
(2)医务处负责组织多学科会诊,通知被邀请会诊科室主任(或指定专家),并发送《院内多学科会诊申请表》电子版至被邀请会诊科室主任(或指定专家)。
(3)参加人员:多学科会诊由会诊申请科室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需具备医院授权资质,而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同时到场参加会诊讨论。
(4)记录:申请会诊科室负责记录、整理会诊内容,并如实记录在电子病历中,主持人审核签字,同时将电子版上报医务处;认真执行会诊意见,并在科室《院内多学科会诊登记表》中登记。
(5)执行:申请会诊科室认真执行会诊意见(6)监管:医务处负责对院内多学科会诊进行监管。
三、质控与考核;(一)各科室应高度重视院内多学科会诊工作,认真组织研究《院内多学科会诊制度》,申请科室提请将申请表交到医务处,执行会诊意见﹔应邀科室安排符合本制度规定资质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到达会诊地点,上述纳入科室质量考核内容。
科室每季度对院内多学科会诊情况进行总结、整改。
(二)医务处每半年检查和总结多学科会诊工作的执行情况,提出持续改进的具体措施。
多学科会诊制度及流程多学科会诊制度是指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医疗专家团队共同研究和处理病患的医疗问题,从而达到最优治疗效果的一项制度。
其过程包括病例评估、会诊讨论、制定治疗计划和定期随访等步骤。
以下是多学科会诊制度的详细流程:一、病例评估1. 患者基本情况:患者的年龄、性别、家庭住址、职业等基本信息,以及主要症状、发病时间及症状变化等详细资料。
2. 病史收集:患者既往病史、家族病史、个人生活习惯等相关病史资料。
3. 检查结果:患者已完成的各种检查报告和影像学资料等。
4. 诊断和治疗情况:患者已经得到的专业认证和基础治疗情况、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等。
二、会诊讨论1. 会诊组成员:由相关专业的医生、药师、营养师、物理治疗师、心理医生等多学科医疗专家组成。
2. 会诊议程:议程包括患者资料简介、病情分析、问题列表等。
3. 会诊过程:会诊过程可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在会议室面对面沟通等方式进行。
各学科专家依据各自领域知识分析病情、讨论诊断和治疗选项等。
4. 会诊结果:经过讨论,制定出具体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包括治疗目标、药物选择、用药方案和疗效评估方法等。
三、制定治疗计划基于会诊结果,确定对患者的治疗计划,包括:1. 用药方案:确定药物种类、用量、用药途径、用药时间。
2. 治疗目标:明确治疗的目标,如缓解症状、缩小病变区域、减轻患者痛苦等。
3. 疗程安排:确定治疗周期、频率和疗程安排,同时关注副作用以及用药期间的营养、心理护理等。
四、定期随访在治疗过程中,随时关注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药物剂量,同时了解患者的情况,以及监测患者是否出现副作用等问题。
定期随访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体验,增强其信心。
门诊MDT多学科会诊制度1. 什么是门诊MDT多学科会诊制度?门诊MDT多学科会诊制度是一种医疗服务模式,通过多学科团队的协同合作,对患者的疾病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建议。
MDT是多学科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的缩写,由不同学科的医生和其他医疗专业人员组成,包括但不限于内科、外科、放射科、病理科、放射治疗科、护理等。
门诊MDT多学科会诊制度旨在提供更加综合、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2. 门诊MDT多学科会诊制度的流程2.1 患者就诊患者首先在门诊部进行初诊,由主治医生进行初步评估和诊断。
如果患者病情复杂或需要多学科协同治疗,主治医生会建议患者参加MDT多学科会诊。
2.2 MDT多学科会诊安排主治医生将患者的病历、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相关资料整理,并安排MDT多学科会诊。
会诊时间、地点、参会人员等事项由主治医生协调安排。
2.3 MDT多学科会诊MDT多学科会诊由主治医生主持,会议通常包括以下环节:• 2.3.1 病历介绍:主治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介绍,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等。
• 2.3.2 学科专家发言:各学科专家依次发言,就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治疗建议。
• 2.3.3 讨论和决策:各学科专家就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共同制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在讨论过程中,可以针对疑难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不同意见并进行协商。
• 2.3.4 撰写会诊报告:MDT多学科会诊结束后,主治医生根据会议讨论结果撰写会诊报告,并反馈给患者。
2.4 患者治疗根据MDT多学科会诊的结果,主治医生与患者共同制定治疗计划,并安排相应的治疗措施。
各学科专家根据自己的职责和角色参与治疗过程,密切协作,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 门诊MDT多学科会诊制度的优势3.1 综合评估MDT多学科会诊能够充分利用不同学科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评估。
多学科会诊制度及流程多学科会诊制度在医疗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通过协同专业知识和经验,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综合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多学科会诊的定义、目的、流程,并探讨其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的作用。
一、多学科会诊的定义与目的多学科会诊是指医疗团队由不同专业背景的医生组成,通过共同研究患者病情和诊断结果,提供综合性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
其目的在于整合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以提供最佳的诊疗策略。
二、多学科会诊的流程(1)病例讨论多学科会诊的第一步是病例讨论。
主治医生将收集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结果、实验室检验和影像学资料等,并与会诊团队分享。
会诊团队成员针对患者情况提出问题和观点,进行初始化讨论。
(2)专家评估在确定讨论问题后,各学科的专家开始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独立评估。
通过对病情的深入剖析和评估,专家可以提供更具体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3)讨论与决策在完成专家评估后,会诊团队成员再次集合,共同讨论和决策。
在这个过程中,专家们共享各自的观点和建议,讨论利弊、风险和效果等方面的问题,以达成一致意见。
(4)制定治疗方案根据多学科会诊的讨论和决策结果,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
该方案应包括治疗目标、实施步骤、药物选择和手术安排等细节,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
(5)沟通与执行制定治疗方案后,主治医生负责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并解释诊断和治疗计划。
在患者同意后,医疗团队开始执行治疗程序,并定期进行随访和评估。
三、多学科会诊的作用多学科会诊在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性诊断与治疗多学科会诊通过整合多个专业的知识和经验,能够提供更综合、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不同学科的专家可以共同分析病情,避免单一学科的片面性和偏差,从而提高了医疗决策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提高医疗效率多学科会诊通过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能够加快病情评估的速度,减少重复测试和冗余的诊疗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急诊综合病区多学科会诊制度一、需多学科会诊人员:1.凡患者病情涉及多个学科2.需要多专业协同诊治的病例;3.入院3天诊断未明的疑难病例;4.危重病例;5.恶性肿瘤患者;6.有医疗纠纷倾向的病例;7.某些特殊患者。
二、会诊申请:1.急诊综合病区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病情超出本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须申请科间会诊,并提前开展科室内会诊、讨论。
2.急诊综合病区必须将各种资料准备齐全,时间允许时将科内讨论结果书面报医教科。
3.会诊经科室主任同意提出。
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时间、地点和拟邀请人员(原则上应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或科主任)上报医教科(上班时间)或医疗总值班(下班时间),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
三、会诊要求:1.会诊时由医教科或医疗总值班主持召开,管床医师要详细汇报病情、可能诊断,提出会诊目的,做好会诊记录。
会诊中,会诊医师要详细诊查,提出明确会诊意见。
医教科(医疗总值班)原则上应该参加,指定参加会诊人员中学术资历最高者作总结归纳,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
2.临床科室按照要求填写多学科会诊效果评价反馈表,医教科定期对多学科会诊进行效果评价、分析、汇总、反馈。
四、会诊绩效考核1.对需申请会诊的病例而未申请会诊的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2.申请科室要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完善与诊治有关的各项检查、病历打印、病情汇报、科内讨论等。
急诊综合病区科主任、责任组组长、管床医师至少两人参加,违者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3.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正常的会诊邀请,如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因故不能及时到场,须请科内其他同级医师或上级医师代为会诊,违者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4.多学科会诊要求至少提前一天将病人病情摘要、详细辅助检查、入院诊断、治疗情况、邀请会诊科室、各科室会诊目的、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详细写明,将电子版发至医教科科长内网邮箱及会诊科室主任邮箱,通知医教科时需将以上资料纸质版送达医教科。
多学科综合诊疗制度【1】
一、对需要多学科会诊的患者,首先科室进行相关检查,积极治疗,对效果做出评价,科室讨论后认为诊治方面还需要多学科会诊,向医务处提出申请,医务处根据科室提出的问题,组织相关科室专家进行会诊。
二、讨论内容包括:患者目前的诊断、治疗方案是否准确、适宜,需要进一步进行的相关检查,目前患者最需要紧急解决的问题,并发症的处理,预后分析,确定今后诊疗方案,最后讨论结果记录于病历中。
三、受邀请参加会诊的学科必须仔细阅读会诊材料,了解本次讨论内容,对诊断、临床分期、病理诊断、预后评估、治疗方案等做出判断。
应派出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参加会诊。
四、组织讨论科室必须按照讨论结果意见,认真执行,并及时将诊治情况反馈相关科室,以便评价治疗效果。
五、多学科联合查房,科室根据患者病情决定需要由多学科联合查房时,向医务处申请,并将患者病历资料发送至相关科室。
医务处协调相关专家并派人参加查房,做好记录。
查房时按照三级医师查房标准进行,查房后认真讨论,得出下一步诊疗方案。
六、受邀请学科严格按照邀请学科确定的时间、地点准时参加,对于紧急情况下发出的
多学科联合会诊,按照急会诊时限要求(10分钟到达现场)。
多学科综合诊疗流程。
多学科会诊制度及流程(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可以编辑,欢迎下载)作者:------------------------------------------日期:------------------------------------------急诊综合病区多学科会诊制度一、需多学科会诊人员:1.凡患者病情涉及多个学科2.需要多专业协同诊治的病例;3.入院3天诊断未明的疑难病例;4.危重病例;5.恶性肿瘤患者;6.有医疗纠纷倾向的病例;7.某些特殊患者。
二、会诊申请:1.急诊综合病区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病情超出本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须申请科间会诊,并提前开展科室内会诊、讨论。
2.急诊综合病区必须将各种资料准备齐全,时间允许时将科内讨论结果书面报医教科。
3.会诊经科室主任同意提出。
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时间、地点和拟邀请人员(原则上应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或科主任)上报医教科(上班时间)或医疗总值班(下班时间),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
三、会诊要求:1.会诊时由医教科或医疗总值班主持召开,管床医师要详细汇报病情、可能诊断,提出会诊目的,做好会诊记录。
会诊中,会诊医师要详细诊查,提出明确会诊意见。
医教科(医疗总值班)原则上应该参加,指定参加会诊人员中学术资历最高者作总结归纳,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
2.临床科室按照要求填写多学科会诊效果评价反馈表,医教科定期对多学科会诊进行效果评价、分析、汇总、反馈。
四、会诊绩效考核1.对需申请会诊的病例而未申请会诊的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2.申请科室要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完善与诊治有关的各项检查、病历打印、病情汇报、科内讨论等。
急诊综合病区科主任、责任组组长、管床医师至少两人参加,违者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3.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正常的会诊邀请,如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因故不能及时到场,须请科内其他同级医师或上级医师代为会诊,违者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多学科会诊制度及流程一、多学科会诊制度:患者病情涉及多个学科,需要多专业协同诊治的病例;入院3天诊断未明的疑难病例;危重病例;恶性肿瘤患者;有医疗纠纷倾向的病例;或某些特殊患者等应进行多学科会诊。
(1)申请会诊科室必须将各种资料准备齐全,并在科内先讨论,时间允许时将科内讨论结果书面报医务科。
(2)会诊经科室主任同意提出。
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时间、地点和拟邀请人员(原则上应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或科主任)上报医务科(上班时间)或医疗总值班(下班时间),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
(3)会诊时由医务科或医疗总值班主持召开,管床医师要详细汇报病情、可能诊断,提出会诊目的,做好会诊记录。
会诊中,会诊医师要详细诊查,提出明确会诊意见。
医务科(医疗总值班)原则上应该参加,指定参加会诊人员中学术资历最高者作总结归纳,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
二、补充规定:为进一步完善会诊制度,规范会诊管理,切实落实会诊各项要求,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结合我院目前会诊工作开展的情况作如下规定:(一)严格按照核心制度中会诊制度要求进行会诊1、申请科间会诊的科室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病情超出本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须申请科间会诊,并提前开展科室内会诊、讨论。
2、临床科室按照要求填写多学科会诊效果评价反馈表,医务科定期对多学科会诊进行效果评价、分析、汇总、反馈。
(二)对于适合介入治疗的疾病需请介入科会诊1、外伤:尤其是多发伤、严重的骨盆骨折合并腹膜后出血等;2、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3、具有潜在大量出血风险的疾病或手术;4、血管性疾病:各种血管畸形、动静脉狭窄(心、脑血管除外)、动静脉瘘、动静脉血栓等;5、其他出血性疾病:消化道出血、产后大出血等。
(三)会诊绩效考核1、对需申请会诊的病例而未申请会诊的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2、申请科室要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完善与诊治有关的各项检查、病历打印、病情汇报、科内讨论等。
多学科综合诊疗制度及流程流程一:患者初诊1.患者首先前往医疗机构进行初诊,将自己的病情和症状描述给主治医生。
2.主治医生进行初步检查和询问,根据患者的病情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或转诊给其他科室。
流程二:跨学科讨论1.主治医师将患者的病情资料和检查结果整理成病历报告,并提交给相关学科的专家组。
2.多学科专家组进行会诊,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制定最佳的诊疗方案。
3.会诊过程中,各学科专家根据自己的专长提供建议和意见,讨论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治疗或手术等。
流程三:制定治疗计划1.专家组根据会诊结果,综合各专科的意见,制定最佳的治疗计划。
2.治疗计划需要考虑患者的个体差异和病情特点,同时综合医疗资源和医保政策等。
流程四:治疗执行1.治疗计划确定后,由相应的学科专家负责治疗执行。
2.在治疗过程中,各学科专家根据需要进行协同工作,并随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控制和改善。
流程五:复诊和随访1.对于需要长期治疗或随访的患者,主治医生将定期检查和复诊的信息传达给相关学科专家。
2.各学科专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随访和调整治疗方案。
流程六:评估和总结1.多学科综合诊疗过程结束后,医疗机构进行治疗效果的评估和总结。
2.对于治疗效果良好的患者,根据需要进行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
多学科综合诊疗制度的实施需要医院有良好的组织架构和协作机制,涉及到各学科的专家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合作。
此外,还需考虑到诊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医疗费用的管理。
通过多学科综合诊疗制度,可以更好地发挥各学科专家的优势,提高诊疗效果,提供个性化和综合性的医疗服务。
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制度综合门诊会诊是现代医疗体系中重要的一环,通过不同专科医生的协作与沟通,使得患者能够得到更全面、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旨在介绍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制度,包括会诊的流程、参与的专科、沟通方式和好处。
通过建立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制度,医院可以提升患者的就诊效果,提高诊疗水平,促进医务人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1. 会诊制度的流程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制度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会诊申请、会诊安排、会诊讨论和会诊意见反馈。
首先,医生或患者家属提交会诊申请,并提供相关的病历和检查报告。
接着,医院综合门诊管理部门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会诊安排,确定参与会诊的专科医生。
在会诊讨论环节,各个专科医生就患者的病情进行交流和讨论,并提出诊断和治疗建议。
最后,综合门诊管理部门将会诊意见整理好,并及时反馈给患者或主治医生。
2. 参与的专科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制度涵盖了多个专科领域的医生,包括但不限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疾病情况和需要,确定参与会诊的专科医生,以确保会诊讨论的全面性和专业性。
多学科的参与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病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建议,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3. 沟通方式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制度中,医生之间的沟通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会议讨论、病历交流和电话讨论。
对于一些常规的病例,医生可以通过会议的形式进行集体讨论,讨论病情和治疗方案。
对于紧急情况或需要及时沟通的病例,医生可以通过电话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
此外,医生还可以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进行病历的共享和交流,方便各个专科医生查看患者的病情资料。
4. 好处医院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制度带来了许多好处。
首先,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可以提升患者的就诊效果。
不同专科医生的参与,能够提供全方位的诊断和治疗方案,避免了狭隘性诊断的问题,使得患者能够得到更准确、综合的医疗服务。
其次,会诊制度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急诊综合病区多学科会诊制度一、需多学科会诊人员:1.凡患者病情涉及多个学科2.需要多专业协同诊治的病例;3.入院3天诊断未明的疑难病例;4.危重病例;5.恶性肿瘤患者;6.有医疗纠纷倾向的病例;7.某些特殊患者。
二、会诊申请:1.急诊综合病区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病情超出本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须申请科间会诊,并提前开展科室内会诊、讨论。
2.急诊综合病区必须将各种资料准备齐全,时间允许时将科内讨论结果书面报医教科。
3.会诊经科室主任同意提出。
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时间、地点和拟邀请人员(原则上应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或科主任)上报医教科(上班时间)或医疗总值班(下班时间),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
三、会诊要求:1.会诊时由医教科或医疗总值班主持召开,管床医师要详细汇报病情、可能诊断,提出会诊目的,做好会诊记录。
会诊中,会诊医师要详细诊查,提出明确会诊意见。
医教科(医疗总值班)原则上应该参加,指定参加会诊人员中学术资历最高者作总结归纳,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
2.临床科室按照要求填写多学科会诊效果评价反馈表,医教科定期对多学科会诊进行效果评价、分析、汇总、反馈。
四、会诊绩效考核1.对需申请会诊的病例而未申请会诊的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2.申请科室要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完善与诊治有关的各项检查、病历打印、病情汇报、科内讨论等。
急诊综合病区科主任、责任组组长、管床医师至少两人参加,违者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3.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正常的会诊邀请,如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因故不能及时到场,须请科内其他同级医师或上级医师代为会诊,违者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4.多学科会诊要求至少提前一天将病人病情摘要、详细辅助检查、入院诊断、治疗情况、邀请会诊科室、各科室会诊目的、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详细写明,将电子版发至医教科科长内网邮箱及会诊科室主任邮箱,通知医教科时需将以上资料纸质版送达医教科。
多学科会诊制度及流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急诊综合病区多学科会诊制度一、需多学科会诊人员:1.凡患者病情涉及多个学科2.需要多专业协同诊治的病例;3.入院3天诊断未明的疑难病例;4.危重病例;5.恶性肿瘤患者;6.有医疗纠纷倾向的病例;7.某些特殊患者。
二、会诊申请:1.急诊综合病区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病情超出本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须申请科间会诊,并提前开展科室内会诊、讨论。
2.急诊综合病区必须将各种资料准备齐全,时间允许时将科内讨论结果书面报医教科。
3.会诊经科室主任同意提出。
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时间、地点和拟邀请人员(原则上应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或科主任)上报医教科(上班时间)或医疗总值班(下班时间),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
三、会诊要求:1.会诊时由医教科或医疗总值班主持召开,管床医师要详细汇报病情、可能诊断,提出会诊目的,做好会诊记录。
会诊中,会诊医师要详细诊查,提出明确会诊意见。
医教科(医疗总值班)原则上应该参加,指定参加会诊人员中学术资历最高者作总结归纳,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
2.临床科室按照要求填写多学科会诊效果评价反馈表,医教科定期对多学科会诊进行效果评价、分析、汇总、反馈。
四、会诊绩效考核1.对需申请会诊的病例而未申请会诊的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2.申请科室要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完善与诊治有关的各项检查、病历打印、病情汇报、科内讨论等。
急诊综合病区科主任、责任组组长、管床医师至少两人参加,违者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3.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正常的会诊邀请,如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因故不能及时到场,须请科内其他同级医师或上级医师代为会诊,违者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4.多学科会诊要求至少提前一天将病人病情摘要、详细辅助检查、入院诊断、治疗情况、邀请会诊科室、各科室会诊目的、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详细写明,将电子版发至医教科科长内网邮箱及会诊科室主任邮箱,通知医教科时需将以上资料纸质版送达医教科。
多学科综合门诊诊疗会诊制度
1、多学科综合门诊由门诊部牵头,各临床科主任协调,各相关学科的专家参与,对一周中遇到的疑难和复杂病例进行讨论,共同拟定患者的诊断,为其制定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
2、多学科综合门诊实行首诊医师负责制。
对不能确诊的疑难重患者或经复诊仍不能确诊者,首诊科室对患者诊治全面负责,严禁推诿,互相扯皮,贻误病情。
3、对科室之间“临界病人”应由首诊科室负责诊治。
4、多学科综合门诊出诊医师要求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资质。
5、会诊病人必须携带门诊病历、检查报告、化验结果等全部资料如约提前抵达指定地点,等候会诊专家问诊与体检。
6、现暂行规定每周一次,每周二下午(14:30—17:00)开诊。
门诊部将结合一周会诊实际工作安排和患者病情灵活机动处理,无法进入会诊的患者则安排到下周。
7、为了满足特殊或病情较重的患者需要,门诊部有权根据实际情况临时组织增加会诊,望各科室积极配合。
8、《多学科综合门诊会诊申请表》中的“会诊结果”一栏由首诊医师负责完成。
多学科会诊制度及流程随着医学领域的进步与发展,疾病的治疗和管理日益复杂,单一医学专业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
为了提供更全面的医疗服务和提高诊疗效果,多学科会诊制度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多学科会诊制度的概念、意义及其流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制度的运作。
一、多学科会诊制度的概念及意义1. 概念:多学科会诊制度是一种多个专业医生共同参与提供诊疗方案的医疗模式。
它通过医生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充分发挥各个专业的优势,共同制定最合理的治疗方案,提高了诊疗水平和患者的治疗效果。
2. 意义:a) 全面诊断:多学科会诊可以汇集不同学科的专家,通过各自的知识与经验,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提供更准确、全面的诊断。
b) 综合治疗:通过多学科会诊,专家可以就不同学科的治疗方案进行讨论与研究,从而制定出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c) 互相学习:多学科会诊是不同学科专家相互交流与学习的平台,促进了医学知识的交叉与融合,提高了专业医师的综合素质。
二、多学科会诊制度的流程1. 患者评估与申请当疑难复杂病例需要多学科会诊时,由主治医生或患者家属向医院提交会诊申请,描述患者的病情资料、检查结果以及已经实施的治疗措施等。
2. 会诊团队组建医院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要,邀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与会诊,组成会诊团队。
团队成员应包括涉及到患者病情的各学科专家,如内科、外科、放射科、病理科等。
3. 会诊讨论会诊团队成员在约定的时间地点集中讨论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会诊讨论采用面对面或远程视频会议的形式进行,以确保各专家的参与和讨论效果。
4. 讨论结果与治疗方案制定会诊讨论结束后,各专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会诊讨论的结果,综合患者的病情与个体差异,制定出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5. 治疗执行与效果评估治疗方案制定后,主治医生负责向患者和其家属介绍方案,并实施治疗。
治疗的过程中,会定期召开会诊评估会议,评估治疗的效果,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6. 治疗结束与后续跟踪当患者病情稳定或恢复后,主治医生负责向会诊团队汇报治疗结果。
急诊综合病区多学科会诊制度
一、需多学科会诊人员:
1.凡患者病情涉及多个学科
2.需要多专业协同诊治的病例;
3.入院3天诊断未明的疑难病例;
4.危重病例;
5.恶性肿瘤患者;
6.有医疗纠纷倾向的病例;
7.某些特殊患者。
二、会诊申请:
1.急诊综合病区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病情超出本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须申请科间会诊,并提前开展科室内会诊、讨论。
2.急诊综合病区必须将各种资料准备齐全,时间允许时将科内讨论结果书面报医教科。
3.会诊经科室主任同意提出。
将会诊病例的病情摘要、会诊目的、时间、地点和拟邀请人员(原则上应为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或科主任)上报医教科(上班时间)或医疗总值班(下班时间),由其通知有关科室人员参加。
三、会诊要求:
1.会诊时由医教科或医疗总值班主持召开,管床医师要详细汇报病情、可能诊断,提出会诊目的,做好会诊记录。
会诊中,会诊医师要详细诊查,提出明确会诊意见。
医教科
(医疗总值班)原则上应该参加,指定参加会诊人员中学术资历最高者作总结归纳,力求统一、明确诊治意见。
2.临床科室按照要求填写多学科会诊效果评价反馈表,医教科定期对多学科会诊进行效果评价、分析、汇总、反馈。
四、会诊绩效考核
1.对需申请会诊的病例而未申请会诊的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2.申请科室要做好会诊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完善与诊治有关的各项检查、病历打印、病情汇报、科内讨论等。
急诊综合病区科主任、责任组组长、管床医师至少两人参加,违者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3.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正常的会诊邀请,如被邀请科室的会诊医师因故不能及时到场,须请科内其他同级医师或上级医师代为会诊,违者扣除当月绩效考核5分/人次。
4.多学科会诊要求至少提前一天将病人病情摘要、详细辅助检查、入院诊断、治疗情况、邀请会诊科室、各科室会诊目的、会诊时间、会诊地点详细写明,将电子版发至医教科科长内网邮箱及会诊科室主任邮箱,通知医教科时需将以上资料纸质版送达医教科。
会诊效果评价反馈表,会诊后3天内交至医教科,同时汇报会诊后疗效,违反规定扣除当月绩效考核3分/人次。
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 2018年8月10日
急诊综合病区多学科会诊流程图
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 2018年8月10日
关于成立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
急诊综合病区多学科会诊工作组的通知
各科室:
为规范急诊综合病区多学科会诊工作,确保会诊质量,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成立成立吉木萨尔县人民医院急诊综合病区多学科会诊工作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长:解玉涛(医教科主任)
副组长:张小飞(医教科副主任)
成员:张军(内一科主任)
四、2015年多学科会诊汇总
(一)2015年全院共进行246例多学科会诊,如图4-1
分析:由图4-1可见,1-12月份全院多学科会诊例数上半年基本呈上升趋势,下半年呈下降趋势。
10月份尤为下降显著,分析原因主要与科室危重病人减少,节假日有关。
(二)2015年外科体系共进行181例多学科会诊,主要与定期组织的骨科大会诊有关。
如图4-2
图4-2 2015年1-12月份外科体系多学科会诊例数
(三)2015年非手术体系共进行65例多学科会诊,如图4-3
图4-3 2015年1-12月份非手术体系多学科会诊例数
五、多学科会诊存在问题
1.有些科室需进行多学科会诊病历,未及时申请多学科会诊;
2.进行多学科会诊前,大部分科室未进行科内讨论;
3.多学科会诊申请单书写不认真,缺少入院诊断及详细的检查,疾病的诊断不准确,缺少入院后治疗效果,责任组上级医师未认真审查会诊申请单的内容及书写质量;
4.个别申请多学科会诊病历,会诊价值不大;
5.有些科室病人住院多天,病情之前已有加重或治疗效果不好,未及时提前申请会诊,多临时提出多学科会诊,并要求在当天进行;
6.还有个别科室多学科会诊申请前未认真评估患者病情,申请后临时性、随意性增加会诊科室;
7.没有记录会诊后患者治疗效果,没有认真及时执行会诊意见;
8.申请会诊的科室会诊后反馈表未及时交至医教科,多学科会诊反馈表书写不认真、不完善;
9.急诊综合病区多学科会诊制度要求参加多学科会诊的医师技术职称为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大部分科室均能按制度指派医师参加,但仍有不符合急诊综合病区多学科会诊制度的医师参加多学科会诊,2015年参加多学科会诊共1045人次,主治医师参加的34人次,占会诊总人次的3.25%,住院医师参加的
有4人次,占会诊总人次的0.38%.
整改措施:1)严格按照急诊综合病区多学科会诊制度,要求会诊科室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及时邀请相关疾病的科室会诊,并认真书写会诊申请单,科室上级医师认真审查会诊申请单并签字;
2)科室进行多学科会诊前,在科室先进行科内讨论后,有针对性邀请其他科室会诊;
3)管床医师认真听取会诊意见,认真记录,及时反馈,观察疗效,并及时与会诊医师沟通患者的治疗效果。
4)多学科会诊后,参加会诊的医师及时了解患者治疗后效果;
5)要求会诊科室会诊后3天将会诊反馈表及时上交医教科,若未及时上交,按补充规定纳入绩效。
6)急诊综合病区多学科会诊制度要求参加多学科会诊的医师技术职称为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特殊科室除外)。
医教科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