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疾病与防治
- 格式:doc
- 大小:84.00 KB
- 文档页数:21
药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摘要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其危害性仅次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医务人员要警惕各类药物可能产生的药源性疾病,控制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药源性疾病预防治疗提高临床安全用药水平首先了解患者的过敏史或药物不良反应史,这一点对有过敏倾向和特异体质的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这类患者服用常量或低于常用量药物就可发生过敏反应。
年龄:老年人病多,用药品种也多,应提醒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孕妇用药应特别慎重,尤其是妊娠初期前3个月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若用药不当有可能致畸。
由于一些药物可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而引起不良反应,故对哺乳妇女用药应慎重选择。
授乳母亲禁用青霉素、链霉素。
肝病、肾病患者,除应尽可能选择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的药物,还应适当减少剂量。
多数药物在肝代谢、肾清除,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由于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及清除率减低,使药物的血浆半衰期延长,血液浓度增高,易引起不良反应。
用药要有明确的指征,对症用药,即要符合适应证,也要排除禁忌证,切忌随意用药。
应采取小剂量、少品种、短疗程、多观察。
选用药物时要权衡利弊,尽量做到个体化给药,并要注意用量、用法。
根据所选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即药效学与药动学规律,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用药品种应合理,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同时,还应了解患者自用药品的情况,以免发生药物不良相互作用。
药物不良相互作用会造成药物治疗作用减弱,导致治疗失败。
同时也会使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强或治疗作用过度增强而损害机体。
应用新药时,须掌握有关资料,如药效学与药动学的知识。
慎重用药,严密观察。
病人用药的安全监护,新药上市后的安全性监督,在病人用药过程中,了解病人的家族病史、过敏史。
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必要时进行回顾性或前瞻性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以便判断。
应用对器官功能有损害的药物时,须按规定检查器官功能。
用药过程中,应注意发现akr的早期症状,以便及时停药和处理,防止对患者的进一步损害。
药源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1重视药源性疾病的危害性目前人们获得药物的途径增多、方便、容易,部分人群医药知识缺乏,医护人员还没有完全认识药源性疾病的危害,这样就会增加药源性疾病的发生率。
因此,广大医药人员及社会各界必须重视药源性疾病的危害性,掌握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及时排除药物的危害,用药过程中严密观察,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2加强药源性疾病的监督与管理工作2.1严格药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1963 年瑞典建立了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1965 年全世界成立了国际性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组织,我国80年代初开展此项工作。
《药品管理法》规定“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时,相关单位必须在24 h 内向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要坚决杜绝假冒伪劣药品和不成熟药品上市或应用,按照《药品管理法》规定,“医疗单位发现假劣药品及药品中毒事故,必须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1999年11月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终止药源性疾病。
2.2加强药物安全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大力发展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学工作,加强药物流行病学研究,收集药物安全信息,提高信息的质量和数量,加速信息的交流。
目前临床药学的任务很重要,一方面对临床药师及医师提供合理和及时准确的医药信息,对于国家新药的种类、应用、临床实际用药情况分析,已有药物的质量及疗效、开发等;另一方面,要促进临床医师和药师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共同开展临床用药的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针对病人不同病情选用药物及剂量等,避免不合理用药和滥用药。
建立医院等用药单位系统的药物不良反应的调查分析制度。
当一种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报道后,及时向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社会大众反馈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保护人民用药安全。
临床用药前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制定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药物情报的收集、咨询等。
由于医学科学发展水平、新药临床试验规模等条件的限制,许多药品的不良反应情况在审批时难以完全了解。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57药源性疾病的防治与
临床合理用药
备注:红色选项为正确选项
药源性肾损害的诊断与防治
1、急性间质性肾炎无感染征象者,给予激素泼尼松治疗无效后应该加用()。
A、青霉胺
B、环磷酰胺
C、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D、乙酰唑胺
2、锂相关肾病的临床特征主要是()。
A、尿浓缩功能受损
B、肾功能损害伴有高血压、高尿酸、高血钾、低镁血症
C、发热、微血管病
D、肾病综合症
3、急性肾小管坏死通过及时的治疗,肾小管滤过功能可在()左右恢复。
A、三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4、药源性肾损害的防治原则错误的是()。
A、选择药物的时候,尽量选用等效的肾毒性小或者没有肾毒性的药物。
第一章总论1.药源性疾病:在防治疾病过程中,所用药物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药物使用引起的机体某个(或几个)器官或局部组织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与体征的疾病;2.诱发因素:(1)患者因素:1) 年龄早产儿、新生儿某些生理性物质缺乏;药物代谢酶发育不全;①小儿皮肤黏膜相对表面积大于成人;血脑屏障发育不全;肾血流量、肾小管滤过和分泌功能较小;生理功能减退,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异常;②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用药频繁,品种多,数量大;2)性别女性>男性,如药源性红斑狼疮,保泰松引起的粒细胞缺乏症,氯霉素引起的再障;3) 遗传遗传基因的差别造成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导致红细胞对不能抵抗氧化损伤;4) 疾病疾病状态,药动学及药效学发生改变;2.药物因素1) 药物本身的作用;2)相互作用;3)药物应用:主要为不合理用药包括无适应症用药或适应症不符,剂量、用药间隔、疗程途径等的不符;以及联合用药或使用药物品种过多;3.分类1)按病因分类:A型反应:指由于药理作用增强导致和剂量相关的药源性疾病;特点:发生率高;病死率低;与剂量相关;B型反应:药物的异常与免疫反应继而遗传药理学相关;特点:发生率低;病死率高;与剂量无关;2)按发病的快慢和病程分类:急性药源性疾病、慢性药源性疾病3)按受损器官分类4)按病理改变分类:功能性改变、器质性改变4.引发药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用药。
其次为个体体质和遗传原因;5.诊断1)追溯病史;2)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特点和病人的症状确认发病在用药的相关时间内;3)排除药物以外其他因素是否能造成该临床表现;4)辅助检查可否能提供依据;5)是否符合药源性疾病的反应特征;6)停药后是否减轻;7)从多种药物中找到致病药;8)“除激发”和“再激发”;6.治疗原则:1)停止所用药物;2)找出致病药物;3)对症治疗;4)预防为主;第二章药源性肝脏疾病1.药源性肝病:指在药物使用过程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伤及肝脏对药物或药物的代谢产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2.损伤机制包括药物本身对肝脏的损伤和机体对药物的特异质反应;3.相关因素:1)药物因素药物本身具有肝脏毒性;酶诱导和酶抑制;2)个体因素。
药源性疾病及其防治一、选择题1、肝病患者注射利多卡因,可引起严重的()[单选题] *A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B室性早搏C室性心动过速D中枢神经毒性√E胃肠道毒性答案解析:利多卡因是局部麻醉药和抗心律失常药,主要治疗快速型室性心律失常,其不良反应是中枢神经毒性。
2、下列药源性疾病中,其诱因主要是‘病理因素’的是()[单选题] *A灰婴综合征是氯霉素在新生儿体内蓄积所致B假胆碱酯酶遗传性缺陷者应用琥珀胆碱产生呼吸暂停C肝硬化患者应用利多卡因,可引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D月经期服用常规剂量的避孕药和地西泮、药理效应增强E慢乙酰化者服异烟肼半衰期由为45~110min延长至2~4.5h3、与药源性疾病有关的药理作用因素不包括()[单选题] *A副作用B药物过量C继发反应D配伍禁忌√E后遗效应答案解析:副作用、药物过量、继发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都可能引起药源性疾病,这些问题都是药物的药理作用所引起。
配伍禁忌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不属于药物的药理作用。
4、下列药源性疾病中,其诱因主要是‘遗传因素’的是()[单选题] *A口服避孕药致阿米替林清除率下降B灰婴综合征是氯霉素在新生儿体内蓄积所致C假胆碱酯酶遗传性缺陷者应用琥珀胆碱产生呼吸暂停√D肝硬化患者应用利多卡因,可引起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E肾病患者清除减慢,服用呋喃妥因血药浓度升高,可引起周围神经炎5、引起药源性疾病的因素:庆大霉素直接静脉注射易引起呼吸抑制,属于()[单选题] *A不良生活方式B药物相互作用因素C药物制剂因素D药物使用不当√E与药理作用有关的因素6、排钾利尿剂与强心苷类药合用容易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属于()[单选题] *A不良生活方式B药物相互作用因素√C药物制剂因素D药物使用不当E与药理作用有关的因素7、阿司匹林中的副产物能引起哮喘、荨麻疹,属于()[单选题] *A不良生活方式B药物相互作用因素C药物制剂因素√D药物使用不当E与药理作用有关的因素8、口服避孕药所致心肌梗死在吸烟妇女中发生的危险性加大,属于()[单选题] *A不良生活方式√B药物相互作用因素C药物制剂因素D药物使用不当E与药理作用有关的因素官方教辅-曼珠沙华2020-5-26 19:19:459、容易造成溶血,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患者禁用的药物是()[单选题] *A环丙沙星B磺胺甲噁唑√C罗红霉素D亚胺培南E头孢氨苄答案解析:磺胺类药物可以破坏红细胞,造成溶血,禁用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患者。
药源性疾病的防范与合理用药一、∙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药源性肾损伤根据用药与发病的关系可分为( )种类型B∙关于防治药源性肾损伤实现安全用药的描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最容易受到药物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损害D∙()属于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药物B∙药源性肾损伤一般不为()D∙使用干扰素的肾损伤多发生于用药后()D∙关于药源性肾损伤用药原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关于造影剂渗透压对肾损害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药物均有肾毒性,肾毒性强度最大的为()A二、∙对于药源性肝损害病人,应给予()的饮食D∙治疗药物所致肝内胆汁淤积的首选药是()C∙根据病理变化分型,药源性肝脏疾病不包括()C∙人体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B∙治疗前无肝损害或肝损害不明显,治疗后出现肝损害,支持药源性肝损害的证据是()B ∙下列哪项不是药源性肝脏疾病的影响因素()C∙以胆汁淤积为主的药源性肝病的特点是()A∙对于以过敏反应为主的药源性肝病,药物接触史一般为()A∙药源性肝脏疾病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A∙确诊药源性肝脏疾病后,应立即()A三、∙下列哪项药物()可以导致血糖升高D∙下列哪项不是类固醇糖尿病的高危人群()B∙下列哪项不是药源性高血糖的危害()D∙关于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D∙关于正常人血糖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B∙下列哪项不是血糖的来源()C∙下列关于药源性低血糖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D∙下列关于药源性高血糖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关于水杨酸类药降低血糖的作用,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A ∙关于药源性血糖异常的防治,下列说法哪项不正确()A。
药源性疾病的危害与预防分析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既有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又有对人体造成损伤的副作用。
如果用药不当,这种副作用发生率就会不断上升,从而导致人体新的疾病既药源性疾病。
了解药源性疾病的危害,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提高生命质量。
标签:药源性疾病;治疗疾病;造成损伤随着药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可供临床用药的品种越来越多,人们对药物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然而因为用药的不科学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由药物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心律失常、弥漫性肺炎、肺纤维化,暴发型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肾病综合征或肾功能衰竭、皮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精神错乱、消化道出血和癌肿等,均为明确的病症。
1药源性疾病的概念药源性疾病又称药物诱发生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由于药物作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或组织结构损害,对人体造成的新的疾病,就是“药源性疾病”[1]。
一般不包括药物逾量导致的急性中毒。
近年来,药源性疾病有明显增多趋势,因此一定要重视各类药物可能产生的药源性疾病,合理使用药物,争取把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减少到最低限度。
2药物作用的两重性2.1药物的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
如对因治疗:针对病因治疗称为对因治疗,也称治本。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对症治疗:用药物改善疾病症状,但不能消除病因,称对症治疗,也称治标。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
2.2 药物的毒副作用副作用就是药物在常用量时所发生的与治疗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
毒性反应就是用药剂量过大或时间过长所发生的不良反应。
还有过敏反应由于受抗原或半抗原物质的刺激,引起机体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所发生的不正常免疫反应,继发性反应,耐受性,成瘾性,致畸作用,致癌作用等等。
3药源性疾病的危害3.1 药源性疾病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由于药物副作用、剂量过大导致的药理作用或由于药物相互作用引发的疾病。
第二类为过敏反应或变态反应或特异反应。
第34卷第4期吉林医药学院学报V01.34N o.4 2013年08月J our nal of Ji l i n M edi cal C ol l e ge A ug.2013的前室间沟中间点绕左心室至后室问沟中间点的距离、心脏的前室间沟中间点绕右心室至后室间沟中间点的距离相关;手掌心绕小指掌指关节处到手背中心的距离与心脏的前室间沟中间点绕左心室至后室间沟中间点的距离、心脏的前室间沟中间点绕右心室至后室间沟中间点的距离相关;手掌的宽度与手掌的长度、手掌心绕大拇指掌指关节处到手背中心的距离、手掌心绕小指掌指关节处到手背中心的距离、心脏的左右径、心脏前面主动脉起始处到心尖的距离、心脏的前室间沟中间点绕左心室至后室间沟中间点的距离相关;手掌的长度与手掌的宽度、手掌心绕大拇指掌指关节处到手背中心的距离、手掌心绕小指掌指关节处到手背中心的距离、心脏的左右径、心脏前面主动脉起始处到心尖的距离、心脏的前室间沟中间点绕左心室至后室间沟中间点的距离和心脏的前室间沟中间点绕右心室至后室间沟中间点的距离相关;心脏的前室间沟中间点绕左心室至后室间沟中间点的距离与心脏的前室间沟中间点绕右心室至后室间沟中间点的距离相关;心脏前面主动脉起始处到心尖的距离与心脏的前室间沟中间点绕左心室至后室间沟中间点的距离相关;主动脉升部的长度与主动脉升部中间的周长相关。
根据心脏与手的这些相关性可以看出,人体外部器官的形态与其内部器官的形态有一定对应关系,并且具有相关性。
本研究获得的手与心脏相关性的结果,可以在解剖教学中加以利用,使学生从手的外形就可以了解心脏的解剖形态结构,并且可以进行对比理解记忆,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解剖结构相关性的研究。
在13常生活和医疗临床中,发现手的有关变化就可以推断心脏的有关疾病,从而使学生把复杂难学的心脏解剖结构完全掌握,同时联系心脏有关临床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心脏解剖结构的兴趣。
参考文献:[1]中国解剖学会体质调查委员会.中国人体质调查续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中国解剖学会体质调查委员会.中国人解剖学数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中国解剖学会体质调查委员会.中国人体质调查第三集[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9.(收稿日期:2012—12—10)文章编号:1673-2995(2013)04-0252-02经验交流药源性疾病及其预防艰丽萍(国电吉林热电厂职工医院,吉林吉林132021)、\\\关键\。
药源性肝脏疾病与防治1、治疗前无肝损害或肝损害不明显,治疗后出现肝损害,支持药源性肝损害的证据是()A、治疗后原发疾病加重,伴肝损害B、在原来的药物停用后,肝损害减轻C、在原来的药物停用后,肝损害不好转D、血清γ-GT明显升高,AST/ALT升高2、下列哪项不是药源性肝脏疾病的影响因素()A、性别和年龄B、原发病的影响C、经济条件和文化程度D、药物疗程、剂量和给药方式3、人体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A、十二指肠B、肝脏C、胰腺D、胃脏4、对于药源性肝损害病人,应给予()的饮食A、低热量、低蛋白和低脂B、低热量、高蛋白和低脂C、高热量、低蛋白和低脂D、高热量、高蛋白和低脂5、根据病理变化分型,药源性肝脏疾病不包括()A、肝细胞型B、肝内淤胆型C、肝外淤胆型D、肿瘤型6、药源性肝脏疾病最常见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是()A、血清转氨酶增高B、血清碱性磷酸酶降低C、白蛋白增多D、凝血酶原时间缩短7、对于以过敏反应为主的药源性肝病,药物接触史一般为()A、4周以内B、4~6周C、6~8周D、2月以上8、治疗药物所致肝内胆汁淤积的首选药是()A、甘草酸二胺B、多烯磷脂酰胆碱C、熊去氧胆酸D、门冬氨酸钾镁9、以胆汁淤积为主的药源性肝病的特点是()A、主要表现有黄疸、血清碱性磷酸酶的增加和瘙痒B、肝功能一般不能恢复C、大多数病人出现胆管消失并伴慢性进展性过程D、常见胆管损害不可逆而进展为胆汁性肝硬化10、确诊药源性肝脏疾病后,应立即()A、停用引起肝损害的药物或可疑药物B、使用促进肝细胞再生的药物C、使用护肝药物D、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药源性血糖异常与防治1、下列哪项不是血糖的来源()A、食物糖B、肝(肌)糖原C、脂肪和氨基酸D、非糖物质2、下列关于药源性低血糖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药源性低血糖的症状与体征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及脑功能障碍;血糖低于2.78mmol/LB、药源性低血糖的高危人群是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糖尿病患者C、不同药物致低血糖症状不同,主要表现在致病程度的差别D、对于一些老年病人经常发生“无症状低血糖”,因为老年病人的α受体数目下调,同时神经兴奋的阈值是升高的,在发生低血糖的时候,即使有了器官的损害,他们却不一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3、下列哪项药物()可以导致血糖升高A、水杨酸类药B、NSAIDsC、奎宁和奎尼丁D、糖皮质激素4、下列哪项不是药源性高血糖的危害()A、进一步发展为糖尿病,属于除了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和妊娠型糖尿病之外的其他特殊类型B、长期高血糖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C、严重时可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D、严重时可致昏迷甚至死亡5、关于正常人血糖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A、正常人的空腹血糖浓度是4.4-6.1mmol/L(80-110mg/dL)B、正常的非空腹血糖浓度是4.4-11.1mmol/L(80-200mg/dL)C、正常的非空腹血糖浓度是4.4-7.8mmol/L(80-140mg/dL)D、正常人体内存在一套精细的调节糖代谢的机制,在一次性食入大量的葡萄糖以后,血糖水平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和持续升高6、关于水杨酸类药降低血糖的作用,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A、以10岁以下小儿多见B、对糖尿病患者或有肝肾功能障碍的非糖尿病患者,单用此药也可发生致命性低血糖昏迷C、可能与降低肝糖原的生成和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D、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时,由于两者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都很高,可以竞争性的结合血浆蛋白,而将游离药物置换出来。
浅谈药源性疾病的预防及治疗随着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上研制出了多种新药及老年性保健用药,药物作用到人体发挥药理作用时,有时产生一些与治疗作用无关的反应,进而造成机体产生某些病理性变化,在临床上表现出各种症状,这种疾病叫做药源性疾病。
在我国不合理用药约占用药者的12%~32%,每年因药物不良反应而住院者约有200多万人,其中每年有19.2万人死于药源性疾病,其数量是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1],可见药源性疾病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和健康,为了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查阅大量文献及工作中的积累总结其预防和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1 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及原因1.1 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①遗传因素:长期服用异烟肼,快乙酰化易使异烟肼转化为酰肼,后者可生产肝脏损害;慢乙酰化型则易发生周围神经炎。
②性别:药品不良反应在妇女的发生率要比男子高,如保泰松和氯霉素引起的粒细胞缺乏为男子的3倍;对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为男子的2倍。
③年龄:如老年人应用地高辛、哌替啶后血药浓度较高,半衰竭期较长;应用肝素过程中易导致出血;应用硝西泮治疗量即易致脑功能紊乱;保泰松和普萘洛尔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用抗胆碱药和抗震性麻痹药易致尿潴留。
婴儿用氯霉素易发生灰色综合征;磺胺和维生素K可引起或加重黄疸;对耳毒性抗生素较为敏感等[2]。
1.2 导致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原因①对患者的既往史了解不详细未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史、药物反应史及特异性体质,不注意询问原有疾患及一些重要器官功能状态,而导致过敏或其他药源性疾病。
如对青霉素类过敏者用氨苄西林。
②忽略特殊人群的用药包括老年人、儿童、孕妇。
如老年人服用地高辛,因体内平衡作用的减退,致使部分药物容易产生毒性反应。
儿童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则对患者的骨组织发育有影响。
孕妇服用阿司匹林,可致新生儿出血,肝、肾损害及致畸[3]。
③抗生素、激素、维生素乱用、滥用严重以抗生素滥用程度最为严重。
临床常见药源性疾病与防治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DID):又称药物性疾病,简称“药物病”,为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系指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使用引致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疾病。
可诱发药源性疾病的药物包括很多种类,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资料证实,不仅化学合成药、生物制品,也涉及植物药、中成药,而且很多是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如抗菌药、激素、解热镇痛药等;药物可引起100多种药源性疾病和(或)综合征(个例),有的可以给患者造成不可逆性损害,甚至死亡。
药源性疾病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区别。
药物不良反应特指药物在正常剂量和正常用法下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机体的反映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呈现状况不一,多为一过性,也有时间较长和严重反应者。
药源性疾病不仅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因误用、超剂量应用、错用及应用不合理和药物中毒等情况所引发的疾病,一般呈现反应较严重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有些伴随终生。
事实上,药源性疾病就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
一分类药源性疾病尚无统一的分类及分类标准,常见以下分类方法:(一)按病因学分类1. A型反应涉及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及药物类型差异所致的各种情况。
指由于药理作用增强所导致和剂量相关的药源性疾病,如在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异常升高,引起有关器官的不良反应;或由于肝脏首过效应的改变与局部组织亲和能力增大,可引起蓄积作用;经肾排泄的药物,当肾清除率降低时亦可使体内药物浓度改变;药物在大循环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使药物浓度升高等。
A型反应特点为发生率高(70%~80%),病死率低。
2.B型反应主要由药物的异常性与病人的免疫反应和遗传药理学因素相关。
前者包括药物、辅料及附加剂的分解代谢产物,如降解的四环素可引发类似范可尼综合征。
后者主要指病人特异遗传素质,如红细胞中G-6-PD缺乏、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
特点为发生(20%~30%)虽低于A型反应,但病死率高且难预测。
(二)按发病的快慢和病程分类分为急性药源性疾病和慢性药源性疾病。
(三)按受损器官系统分类如肝脏药源性疾病,肾脏系统药源性疾病,呼吸系统药源性疾病等。
药源性疾病除了发生在肝脏、肾脏、心脏、肺等重要脏器外,还可引起血液病、眼损害、耳损害、药疹、神经损害、致畸和性功能损害等,此分类与临床结合较紧密。
(四)按病理改变分类1. 功能性改变如抗胆碱和神经节阻断药可引起无力性肠梗阻,利血平引起心动过缓等。
2. 器质性改变与非药源性病无明显差别,也无特异性,因此,鉴别诊断主要依靠药源性疾病诊断要点。
包括有炎症型、增生型、血管型、血管栓塞型、赘生型等。
药源性肝脏疾病与防治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药物进入人体一般都要在肝脏微粒体酶的催化代谢反应。
药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损害肝细胞。
药源性肝脏疾病是指在治疗过程中,药物和(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
药物直接引起的肝损伤或由药物引起其他因素间接导致的肝损伤均属于药源性肝脏疾病的范围。
一、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生机制(一)药源性肝损害的基本原理肝脏是药物在体内最主要的代谢场所。
绝大多数药物在肝脏经过生物转化而被清除,而且从许多途径摄入的药物,均需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
肝脏具有解毒功能,能将有毒物质代谢代谢为无毒物质;也会使若干无毒的母体药物经肝脏代谢后,成为有毒的反应性中间代谢产物,并使肝脏首先受损。
药物所致的肝病,一方面可能是因为药物本身具有肝毒性,或是因为肝脏增毒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药物造成其他因素间接损伤肝脏的结果。
(二)药物在肝脏的生物转化药物大多数为非极性大分子,具有亲脂性与脂溶性,很容易越过生物系统的膜屏障;在血浆中他们常与脂蛋白结合,不易从肾小球滤过,即使滤过以后,由于其亲脂性,极易被肾小管重吸收,而不经过肾脏排泄。
非极性物质必须在肝内进行代谢,即生物转化。
由非极性变为极性,由脂溶性变为水溶性,然后才能经肾脏或胆汁排泄。
有人根据实验室数据计算,脂溶性的巴比妥类药物,如不经过肝脏的生物转化,其生物半衰期可长达100年以上。
由此可见,药物在肝内生物转化的重要意义。
(三)药物代谢酶系统药物在肝脏内的生物转化,主要是在药物代谢酶系统(简称药酶系统)催化下进行。
药酶系统存在于微粒体内,含有多种成分,又称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mixed function oxidases,MFO)系统。
该系统包括:①细胞色素P450是MFO 最重要的功能部分,能与氧结合,催化底物的单氧加合作用。
②辅酶I(NAD)细胞色素还原酶及辅酶Ⅱ(NADP)细胞色素还原酶,总称P450还原酶,在单氧加合作用中,他们作为氢的载体,起电子传递作用。
上述三种成分总称为P450酶系统。
由于P450酶系统的遗传多态性,造成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可能影响药物的药效、不良反应和致癌易感性。
一些药物和食物可诱导P450酶的作用。
年龄、性别、妊娠、营养状态等均可影响P450酶的作用。
药物在P450酶系统催化下,遵循I相反应与Ⅱ相反应途径进行代谢。
(四)药物在肝脏的代谢途径1、I相反应(phase I reaction)通过氧化还原或水解反应途径,给母体分子引入某种极性基团,如羟基(-OH)、羧基(-COOH)、氨基(-NH2)或巯基(-SH)等,改变药物的结构,从而增加母体分子的极性或水溶性,为Ⅱ相反应提供药酶作用的合适底物。
2、Ⅱ相反应(phase Ⅱreaction)以I相反应生成的代谢产物为底物,在转移酶类作用下,底物的极性集团分别与葡萄糖醛酸、甘氨酸、硫酸以及谷氨酰胺等结合,形成水溶性更强的最终排泄物。
药物在I相反应与Ⅱ相反应代谢过程中生成反应性代谢产物,常可造成肝损害。
在正常情况下,反应性代谢物的生成速率与清除速率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如果生成速率增加或清除速率减慢,则可在肝内蓄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造成肝损害。
(五)药源性肝损害的发病机制肝脏常能适应低水平的肝毒性,当药物代谢过程中形成的毒性代谢产物超过其安全排泄的速率时就会产生肝损伤。
药源性肝损伤的机制还包括药物本身的毒性、免疫过敏机制、影响肝实质摄取和干扰胆盐及有机阴离子的转运和排出等。
药物在肝脏内,主要通过肝细胞光面内质网上的微粒体内一系列的药物代谢酶代谢,包括细胞色素P450家族酶、细胞色素C还原酶以及胞质中的辅酶Ⅱ等。
1、药源性肝损伤的非免疫机制有些药物能够损害肝细胞的亚微结构,可产生直接肝损害,先后影响内质网、线粒体和溶酶体等细胞器。
如四氯化碳、无机磷及一些重金属盐类。
某些药物在肝内P450酶作用下可转化为毒性代谢产物,产生亲电子基和氧自由基,引起肝内谷胱甘肽耗竭,并与蛋白质、核酸和脂质等大分子物质共价结合,引起脂质过氧化,破坏线粒体、细胞骨架、微管、内质网及细胞核功能,结果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凋亡和对非实质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及炎症介质的敏感性增高等。
如果药物及其代谢物引起肝窦底侧膜的摄取障碍、肝细胞分泌胆汁功能破坏和毛细胆管膜上的转运器的功能障碍,则可导致药物性胆汁淤积。
某些药物能够干扰肝细胞的血供应从而产生肝损害。
药物诱导的肝细胞血液供应应减少可能通过以下途径造成:①原发性或继发性的肝损害均可伴有肝血管闭塞;②局部的(如肝硬化)或全身的(心功能衰竭、休克)因素,均可能导致非阻塞性血供不足;③缺氧特别好发于小叶中央区,因为小叶中央区肝细胞最后从血供中获取氧及其他营养物质;④某些治疗药物(如普萘洛尔)具有干扰血流的副作用,在已有肝血流受损的病人中,应用此类药物应慎重;⑤降低心肌收缩力的药物。
可因加重充血性心衰而导致肝静脉淤血。
因此,已有充血性心衰的患者,应避免应用此类药物。
药物导致的肝血管损害,除血管闭塞性疾病之外,其因果关系尚未完全阐明。
2、药源性肝损伤的免疫机制反应性代谢产物可通过改变肝细胞的蛋白质形成新抗原、以半抗原复合物形式获得抗原性、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等启动细胞免疫和(或)体液免疫反应,造成免疫街道的肝损伤。
二、药源性肝病的症状和体征可见发热、右上腹不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深褐色尿、白色大便、皮疹、黄疸和搔痒等。
体检可见,肝脏轻度肿大并有压痛,淋巴结、脾肿大及关节炎等。
药源性肝病出现黄疸时有5%-30%是致命的,无黄疸者死亡的情况少见。
血清检查可见肝酶升高。
三、影响药源性肝损害的相关因素(一)药物因素有些药物本身就具有肝脏毒性,可直接或间接地造成肝脏损害。
例如四氯化碳、对乙酰氨基酚等。
这些药物广泛地地损伤包括肝脏在内的多个器官。
药物经代谢产生亲电基、自由基和氧基等毒性产物,干扰或破坏干细胞的正常代谢或正常结构,导致肝细胞变性坏死或胆汁淤积。
这些药物不仅引起肝脏损害,还可使胃肠、肾、胰等多种脏器受损。
还有些药物。
如四环素影响肝脏脂肪代谢过程而导致肝脏脂肪变性;甲氨蝶呤、6-巯嘌呤等选择性地干扰肝实质细胞代谢的某一环节,影响肝脏蛋白质合成;西咪替丁和普萘洛尔使肝脏血流减少引起肝脏解毒功能障碍;利福平和新生霉素干扰胆红素向胆小管排泌或由血中摄取,而引起淤胆型肝炎;这些药物均可通过不同途径间接地造成肝脏损害。
某些药物还诱导P450的活性,例如酒精诱导P450 2E1,能增加四氯化碳、对乙酰氨基酚反应性代谢物的生成速率,从而增加其肝毒性。
另有些药物如氯霉素、异烟肼、甲苯磺丁脲等,具有药酶抑制作用,使这些药物体内半衰期延长,反应性代谢物不能及时清除,以致长期服用可引起肝损害。
(二)个体因素遗传性特异质体质或遗传因子的编译均可使某些人对一些药物的敏感性增加。
例如一些与药物代谢相关的酶类(如P450同工酶)的遗传多态性差异导致药物在某些个体中的代谢的特异性,而使药物变成有毒物质引起肝损害,这种个体差异可能与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有关。
如异烟肼在肝内经乙酰化后分解为异烟酸和乙酰肼,乙酰肼与肝内大分子共价结合造成肝细胞坏死。
由于个体乙酰化酶数量和活性的差别,使得某些个体乙酰肼产生过多过快,而使其肝毒性增大。
药物或其他代谢物作为半抗原与肝特异蛋白结合成为抗原引起变态反应性炎症损伤。
因此,过敏体质或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更易发生药源性肝损害。
(三)原发病的影响原有慢性肝病、肾功能不全、免疫功能紊乱和营养不良的患者均可增加机体对药物毒性的易感性。
例如结核病患者中HbsAg阳性的携带者在应用抗结核药物治疗时发生肝损害的概率比无HBV感染者高3倍以上;肾功能损害能增加对四环素、别嘌呤醇的易感性;风湿热及类风湿关节炎增加对阿司匹林的易感性;AIDS增加对增效磺胺甲基异戊唑的易感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增加对四氯化碳的易感性等。
肝硬化患者对许多药物的代谢作用均降低,以致药物易蓄积在肝内,造成肝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