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927现代教育技术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 格式:pdf
- 大小:121.21 KB
- 文档页数:2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待送审)《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待送审)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执笔人:杨世伟审核人:陈坤华课程编号:1114107总学时数:32.0 (其中讲课学时:32学时)学分:2.0一、本大纲适用专业地理科学,对外汉语,汉语言,汉语言文学,历史学,美术学,生物科学,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学,音乐学,英语,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二、考试目的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基本理论,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媒体等基本概念,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的基本常识等主要知识点,以及Office系列软件的操作技能的学习情况。
三、考试内容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革新1、考试知识点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现代信息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等重要概念的定义、范畴、内涵及应用领域,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改革的关系,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师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传播的演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CAI阶段和ITAI阶段的特点,我国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现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概念、本质与核心、目标与原则、具体实施的方法。
2、考试要求能够用明确的语言表述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应用相关的重要概念,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教学领域的重要性,能够说清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概念、本质与核心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第二章现代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1、考试知识点现代教学媒体的概念、分类、特性、功能、选择与使用的要点。
视听教学的经典学说——“经验之塔”视觉媒体技术、听觉媒体技术及视听觉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要点。
多媒体CAI相关概念,MCAI模式的选择、系统构成、教学应用的优势与局限性。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多媒体网络教室、校园网以及Internet的教学应用方法。
2、考试要求理解重要概念,能用基本正确的语言描述相关的概念及基本方法。
第三章信息化教学设计及其评价1、考试知识点教学设计的基本定义与层次、教学设计的一般模式与应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思想,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模式。
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26地理基础综合一、考试要求系统掌握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认识区域的特征,能够深入地认识中国和世界的主要地理问题,把握区域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特点、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区域发展方向,全面理解和掌握不同时空尺度的区域人地关系、地表结构、区域差异,运用区域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中国和世界的区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具备相应的区域分析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考试内容(一)中国地理1.中国的地理区位、疆界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区位与疆界,我国的陆地国土与海洋国土;2.中国资源环境结构与基本特征中国的地表结构,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风景旅游资的源结构及评价;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人口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水利及其开发建设,矿业发展与能源工业,工业建设与布局,交通建设与运输邮电业,旅游业,城乡建设;4.土地退化、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对策不同区域的土地退化特征,自然灾害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防灾减灾对策;5.中国地理区域划分、地域分异规律地域分异规律与景观划分,自然区划,经济区划,综合区划;6.中国典型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特点辽吉黑地区、京津冀地区、沪苏浙皖湘鄂赣地区、粤桂闽港澳地区、内蒙古地区、晋陕甘宁地区、川渝地区、云贵地区、新疆、青藏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及可持续发展。
(二)世界地理1.全球地表形态与气候内力作用下的全球地表形态、全球气候带和气候型及其分布规律、地表环境异常引发的全球性自然灾害问题;2.全球陆地自然带的基本格局及理论研究陆地自然带的形成与分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差异性特征和地域分异规律;3.全球海洋及不断发展的海洋人类活动全球海洋的分布与洋流系统、海洋自然资源的开发、大陆架资源开发与海洋环境保护;4.全球人类活动的基本地域格局人类文化活动的地域格局、人口发展的地域格局与城市化、人类经济发展的地域格局;5.亚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亚洲的工业化与日本、韩国等代表性工业化国家,印度、东南亚、中亚、西亚等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6.欧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等欧洲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7.非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非洲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8.美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美国、巴西等美洲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9.大洋洲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澳大利亚等大洋洲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概况。
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大纲 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现代教育技术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内涵:理论与实践是教育技术的两种研究形态,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是教育技术的两个研究对象,教育及时的研究范畴包括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教育技术是在视听教育、视觉教育、教育传播的基础上发展取来的。
我国:是在电化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发达国家教育技术发展的四个阶段:视觉教育阶段、视听教育阶段、视听传播阶段、教育技术阶段。
戴尔的经验之塔基本观点:1、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抽象。
2、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下手,逐步升到抽象。
3. 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
4.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学习更为具体,从而导致更好的抽象。
5.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并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其他直接经验方式之不足。
理论基础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2、认知主义3、构建主义二、教学理论三、教育传播学理论教育传播的基本方式:1自学传播2个别传播3课堂传播4远程传播教育传播的基本原理:1共同经验原理2抽象层次原理3重复作用原理4信息来源原理四、系统科学理论教学设计概述概念: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教学设计结果的评价1、诊断性评价2、总结性评价3、形成性评价现代媒体发展阶段:1语言媒体阶段2文字媒体阶段3印刷媒体阶段4电子媒体阶段5新一代媒体阶段现代教学媒体的特性:1重现力2表现力3传播力4参与性5可控性多媒体概念: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即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是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技术学基础》考试大纲Ⅰ考试科目代码、名称及适合专业考试科目代码:833考试科目名称:教育技术学基础适合专业:045114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位),078401教育技术学Ⅱ试卷满分、考试时间及答题方式试卷满分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Ⅲ参考教材1.《现代教育技术》,张松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2.《教育技术学》,何克抗、李文光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Ⅳ考查目标、试卷结构和考查内容一、考查目标要求考生能了解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并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具备较强的分析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要求考生:1. 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了解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和最新发展趋势。
2. 掌握信息化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掌握信息化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等知识和技能。
3. 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
二、试卷结构包括名词解释题,简述题,论述题等。
三、考查内容(一)教育技术概述考试内容: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等基本概念;教育技术学学科研究领域及范畴;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戴尔经验之塔媒体教学理论;香农韦佛传播模型;信息时代对教育人才的要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考试要求:1.掌握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学等基本概念,明确这些概念的联系和区别;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的关系有正确的认识。
2.掌握教育技术学学科的研究领域及范畴;了解教育技术的研究热点和最新发展趋势。
3.掌握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能够利用上述学习理论进行实际教学问题的解决。
4.掌握戴尔经验之塔媒体教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明确该理论对于教育教学的相关启示。
5.掌握香农韦佛传播模型中涉及的传播要素,能够利用该模型解释分析教育教学现象;6.明确信息时代对教育人才的相关要求;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相关文件精神。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352 口腔综合
一、考试要求
考查考生对于口腔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二、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口腔内科学(包括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和口腔黏膜病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口腔解剖生理学组成。
三、试卷结构(题型分值)
1.本科目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题型结构
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四、参考书目
《口腔颌面外科学》张志愿主编,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口腔修复学》赵铱民,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口腔正畸学》傅民魁,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口腔解剖生理学》王美青主编,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牙体牙髓病学》樊明文主编,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牙周病学》孟焕新主编,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口腔粘膜病学》陈谦明主编,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一、考试性质《现代教育技术》是在职攻读教育技术学教育硕士(EdM)专业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教育技术学位的特点,科学、公平、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质,以利于选拔有实践经验和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信息技术的专业人才。
本科目考试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教育技术基础理论、过程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要求要求考生能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知识,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掌握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并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具备较强的分析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本科目考试范围主要围绕现代教育技术导论、现代教育技术媒体与教学运用、媒体组合教学设计三大部分进行。
主要考查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基础知识、教育技术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并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具备较强的分析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1章绪论考试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概述,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趋势;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研究对象和范围、功能和作用;考试要求:1、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AECT的由来;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2、阐述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功能和作用;了解我国“现代教育技术”概念的发展脉络;第2章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考试内容: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基础、教学理论基础、方法论基础);考试要求:1、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理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意义(重点: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及其意义);2、视听教育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3、教学信息的传播及其制约传播效益的因素。
第3章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概述考试内容:现代教育技术媒体概述(媒体的分类、媒体的特性与教学功能、教学媒体本质及其效果原理)考试要求: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分类、特性与教学功能;媒体的本质(理解)及其效果原理(重点:重复作用原则、最小代价原则)。
学前教育专业《现代教育技术》复习大纲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技术发展的初级阶段是()A.19世纪末、20世纪初B.1918—1942C.二战时期D.1945-19552、在我国教育技术的出现是以哪一项内容的出现为标志()A.计算机辅助教育B.网络技术应用C.电化教育D.虚拟技术3、在美国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的实践和研究领域而出现是始于下列哪一项内容()A.计算机辅助教育B.网络技术应用C.程序教学法D.视听运动4.大约在何时我国已开始进行幻灯教学实验()A.19世纪末B.1922年C.20世纪20年代D.1936年5.哪位学者最早提出使用教学机解决教学问题()A.戴尔B.斯金纳C.克劳德D.加涅6.程序教学法是强调以什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A.教学资源B.学习者C.系统设计思想D.教学实践7.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计算机用于教学和训练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B.20世纪60年代早期CAI系统主要用于模仿传统的课堂教学,代替教师的部分重复性劳动C.当前,CAI系统在学校的广泛应用说明个别化教学已成为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D.早期的CAI系统的产生曾受到斯金纳程序教学的强烈影响8.下列说法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以前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基本是各自独立发展的B.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中的概念和模式相互影响C.教育技术是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整合形成的一种分析、解决教育或教学问题的综合技术D.20世纪70年代,由视听教学方法、程序教学方法、系统化教学方法三种概念结合的教育技术的实践已广泛应用9.教育技术发展为一门专业和学科,大约经历了多少年()A.80年B.70年C.60年D.50年10.在视听教学运动背景下,教育技术基本定义的错误表述是( )A.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B.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开发和教学设计C.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D.在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技术方法11.教育技术领域的最后定义是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哪一年作出的( ) A.1972 B.1973C.1977 D.199412 美国学者把教育技术应用于解决教学问题的基本指导思想()A.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资源和运用系统方法的整合应用B.依靠开发、使用学习资源与学习者相互作用来提高人的学习质量C.因为学习者的情况对于选择目标、确定步骤、确定评价性质等许多教育决策产生影响,必须重视分析、研究学习者的特点D.进行一系列的教育开发工作,即进行有效教学资源的开发13 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学习资源( )A.信息和人员B.材料和设备C.设计和制作D.技巧和环境14.下列哪一内容不属于教育开发职能( )A.组织和管理B.评价和使用推广C.设计和制作D.供应和使用15.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1994年关于教育技术定义结构的内容是( ) A.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B.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C.理论与实践;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为了促进学习D.关于设计、开发、利用;关于管理和评价;关于过程与资源;为了促进学习16.下列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教学技术和教育技术是同一概念B.教学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下属概念C.教学技术应用范围广,包含了宏观、中观与微观不同层次D.教育技术是微观层次的教学实践,17.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 )A.媒体技术B.资源开发技术C.教育技术D.教学方法与手段18.教育技术学的的基本理论是()A.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B.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C.媒体开发理论和教学管理理论D.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19.我国于哪一年开始了广播电视大学教育试点( )A.1954 B.1960C 1978 D.198020. “媒体炉”的含义是( )A.在教学中只使用一种媒体B.将多种媒体在教学中使用C.多种媒体融合为一体D,媒体不再发挥作用21.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是( )A.香农一韦弗模式B.施拉姆循环模式C.香农一施拉姆模式D.贝罗模式22.在香农一韦弗模式中,噪声产生于哪一部分( )A.编码B.信道C.解码D.接受者23.施拉姆循环模式在香农一韦弗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 )A.译码B.反馈C.干扰D.信号24.在施拉姆循环模式中,增加了反馈,表明了传播的( )A.单向性B.简单性C.双向性D.复杂性25.贝罗模式是香农一韦弗模式在哪一方面的一个发展( )A.教育学B.媒体理论C.社会学D.传播学26.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信息的因素( )A.信号B.符号C.内容D.处理27.编码的过程是( )A,信息转换为符号B.信息转换为信号C.符号转换为信号D.信号转换为符号28.译码的过程是( )A.符号转换为信号B.信号转换为信息C.符号转换为信息D.信号转换为符号29.媒体使用的符号系统中不包括哪一类( )A.数序符号B.形状符号C.模拟符号D.控制符号30.谁提出了“媒体是人体的延伸”( )A.香农B.韦弗C.贝克D.麦克卢汉31.谁提出了“经验之塔”( )A.香农B.麦克卢汉C.戴尔D.施拉姆32 在经验之塔中,最高层是( )A.言语符号B.视觉符号C.观摩示范D.设计的经验33.媒体根据什么标准可分为电声类媒体、光学投影类媒体、电视类媒体、计算机类媒体()A.物理性能B.传播范围C.呈现的形态D.使用方式34.最便于重现的媒体是( )A.教科书B.幻灯投影C.无线广播D.电影电视录像35 .接触面最广的媒体是( )A.教科书B.幻灯投影C.录音和计算机D.电视和无线广播36.戴尔“经验之塔”强调的是( )A.做的经验B.观察的经验C.抽象的经验D.给学习者的刺激37.布鲁纳的“贴标签教学活动方案”强调的是( )A,智力活动B.动作C.形象D.抽象38.哪类媒体的出现,开创了人类信息传播的新篇章( )A.语言B.文字和纸C.印刷术D.电子媒体39. 哪类媒体的出现,引起了教育的一次重大变革( )A.语言B.文字和纸C.印刷术D.电子媒体40.我国教育家陶行知1917年回国后,为推行平民教育活动,举办千字课教学试验,用什么媒体作为教授工具( )A.幻灯B.电影C.电视D.计算机41.计算机在教学上主要应用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和( )A.利用计算机自学B.计算机辅助设计C.计算机联网D.计算机管理教学4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媒体终将取代传统媒体B.传统媒体将得到发展和完善C.电子媒体的功能越来越强D.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促进43.传播按方式可以分为大众传播和( )A.教育传播B.经济传播C.娱乐传播D.人际传播44.传播过程是一种信息传送和什么的过程( )A.反馈B.交换C.编码D.解码45.第一个传播过程模式是谁提出的( )A.香农B.韦弗C.施拉姆D.贝罗46.表征信息的符号有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包括口头语言符号和( ) A.符号B.图形符号C.目视符号D.文字符号47 在传播过程中,传递的是( )A.信息B.信号C.符号D.意义48.施拉姆循环模式强调了( )A.在传播过程中只有去除噪声,传播才能完成B.在传播过程中,只有加入了反馈,传播才能完成C.只有信息源与接受者的经验有重叠的共同经验部分,传播才能完成D.只有变成社会学的传播,传播才能完成49.由于媒体的什么特性,一些专家提出了“地球村”的概念( )A.固定性B.扩散性C.重复性D.能动性50.只要实现了什么传递,都属媒体范畴( )A.信号B.符号C.信息D.内容51.下列哪一个不是电子媒体发展引发的结果( )A.传播得以实现B.增进了信息的存储C.增进了人类的传播能力D.提高了传播的效率52 电影放映机是由谁研制的( )A.莫尔斯B.爱迪生C.卢米埃尔D.古腾堡53.金属活字印刷法是谁发明的( )A.毕升B.莫尔斯C.爱迪生D.古腾堡54.教学媒体能够把丰富的教学经验逐渐积累并传递下去,是因为教学媒体的() A.固定性C.扩散性B.重复性D.组合性55.戴尔“经验之塔”的第一层是( )A.直接有目的的经验B.设计的经验C.演戏的经验D.观摩示范56.非投影视觉材料的共同特点是( )A.寓教于乐B.形式简练C.成本低廉D.图像逼真57.目前学校中最有弹性和最经济的展示平面是( )A.黑板和粉笔B.布板C.磁板D.电子白板58.在图示材料中,表示年代、数量、层次等抽象关系的图形是( ) A.简略图B.图表C.统计图D.广告画59.使用最广泛的非投影视觉材料是(A.实物和模型教具B.参观旅行C.印刷材料D.图示材料60.某一机器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是( )A.简略图B.图表C.统计图D.图片61.表示事物程序或过程的流程图是( )A.简略图B.图表C.统计图D.图片62.某公司每天销售额的柱形图是( )A.简略图B.图表C.统计图D.图片63.某一运动过程的系列照片是( )A.简略图B.图表C.统计图D.图片64.在教学中用幽默和讽刺的图示材料来强化重点和指出易犯的错误是( ) A.简略图B.图表C.广告画D.漫画.65.引导学生爱护花草、保护环境的图示材料是( )A.简略图B.图表C.广告画D.漫画66.图示材料是一种什么样的视觉图像( )A.真实化B.组织化C.类比化D.形象化67.实物与模型是一种什么样的视觉图像( )A.真实化B.组织化C.类比化D.形象化68.统计图是数据资料的什么表示( )A.真实化B.组织化C.类比化D.形象化69.常用的表格是( )A.简略图B.图表C.统计图D.图片70 投影视觉媒体最主要的特点是( )A.静止画面B.动态显示C.视觉材料放大D.声画并茂71.投影媒体利用的是什么原理( )A.化学成像B.光学成像C.光化反应D.实物成像72.投影器的集光系统不包括( )A.放映物镜B.螺纹透镜.C.新月镜D.凹面反射镜73.投影器的成像部件是( )A.反射镜B.凸透镜(放映物镜)C.菲涅尔透镜D.新月镜74.投影器投影成像的位置决定于( )A.反射镜B.凸透镜(放映物镜)C.菲涅尔透镜D.新月镜75.投影器容易产生图像梯形畸变,解决的方法是( )A.让银幕前倾B.让银幕后倾C.让银幕上移D.让银幕下移76.如果已在银幕上呈清晰的投影图像,但图像较小,应将投影器( ) A.前移B.后移C.上移D.下移77.关于投影的指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用指示棒指示银幕B.可以用手指示银幕C.可以用指示棒指示投影片D.可以用手指示投影片78.复合投影片一般不超过几张投影片( )A.3 B.4C.5 D.679.投影片的制作方法中,最快的是( )A.复印法B.印刷法C.摄制法D.手绘法80.使用最广泛的幻灯机类型是( )A.单片幻灯机B.卷片幻灯机C.显微幻灯机D.立体幻灯机81.下列关于幻灯片在片盒中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图像正立,药膜面面向光源B.图像正立,药膜面背向光源C.图像倒立,药膜面面向光源D.图像倒立,药膜面背向光源82.制作幻灯片主要采用( )A.摄影冲洗法B.微泡片法C.重氮片法D.自由基片法83.教学中摄制幻灯片常用的相机是( )A.135相机B.120相机C.110相机D.100相机84.幻灯片的片框尺寸为( )A.30mm~30mm B.40mm~40mmC.50mmX 50mm D.60mm~60mm85.下列成负像的胶片是( )A.黑白正片B.彩色负片C.彩色正片D.彩色反转片86,关于光圈系数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数字越小,光圈越小B.数字越大,光圈越小C.数字越大,景深越短D.数字越小,景深越长87.亮度最高的银幕是( )A.玻璃微珠幕B.无光泽白屏幕C.铝箔屏幕D.布银幕88.散射角最大的是( )A.玻璃微珠幕B.无光泽白屏幕C.铝箔屏幕D.布银幕89.幻灯机与银幕大约相距几米左右( )A.5 B.6 C.7D.890.如照相机镜头上标有30mm一90mm,则变焦比为( )A.30mm B.60mmC.90mm D.391.投影器和幻灯机的成像原理基本相同,但对于教师来说投影片是正放的而不是倒放的,这样有利于教师的教学,这是因为投影器增加了( )A.螺纹透镜B.平面反射镜C.新月镜D.玻璃平台92.投影器和幻灯机相比,最明显的优点是( )A.明亮B.目光接触C.灵活操作D.可自制材料93.如果投影成像时,在银幕上的成像,边缘出现色彩畸变,需要调整( ) A.反射镜B.调焦旋钮C.银幕D.色散调整拨盘94.如果教师要投影一个图表,使用的投影片类型是( )A.单片B.基图片C.复合片D.活动片95.投影片的制作方法中,可用于大量生产的制作方法是( )A.手绘法B.复印法C.印刷法D.摄制法96.幻灯机与银幕的距离,要求和银幕的高度比一般大约为( )A.1:1 B.2:1-C.3:I D.4:197.照相机的成像部件是( )A.镜头B.快门C.取景器D.调焦装置98.使用投影媒体时,学习者的座位一般安排在( )A.2~6倍银幕宽度之间B.2—6倍银幕高度之间C.3—5倍银幕宽度之间D.3~5倍银幕高度之间99.如果在一个狭长的房间里使用投影,最适宜的银幕类型是( )A.玻璃微珠幕B.布银幕C.铝箔屏幕D.无光泽白屏幕100 下列关于实物投影器的说法,正确的说法是( )A.实物投影器和投影器、幻灯机的工作原理不同B.由于实物投影器可以投影不透明材料,在教学中非常常用C.实物投影器光源亮度大,功率高,投影效果好。
青岛大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化学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14化学基础综合(含无机化学、普通化学
原理)
一、考试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青岛大学学科教学(化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主要内容包括物质的状态、原子结构、化学键与
分子结构、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元
素化学、配位化合物的基础知识。
要求考生熟悉基本的化学学习方
法和策略,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技能。
要求考生具有分
析处理一般化学问题的能力、独立进行化学实验和自学一般化学知
识、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以后从教和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
业化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考试内容
(1)物质状态
(2)原子结构
(3)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4)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
(5)电解质溶液
(6)氧化还原反应
(7)元素化学
(8)配位化合物
精都考研()——全国100000考研学子的选择。
青岛大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学科教学(地理)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26地理基础综合
一、考试要求
系统掌握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认识区域的特征,能够深入地认识中国和世界的主要地理问题,把
握区域资源环境条件、经济发展特点、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区域发
展方向,全面理解和掌握不同时空尺度的区域人地关系、地表结构、
区域差异,运用区域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分析中国和世界的区
域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具备相应的区域分析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中国地理
1.中国的地理区位、疆界
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区位与疆界,我国的陆地国土与海洋国土;
2.中国资源环境结构与基本特征
中国的地表结构,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风景旅游资的源结构及评价;
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特征
人口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土地利用与大农业开发,水利及其开发建设,矿业发展与能源工业,工业建设与布局,交通建设与运输
邮电业,旅游业,城乡建设;
精都考研()——全国100000考研学子的选择。
基础概念与理论1.技术的概念和内涵∙技术起源于人类劳动中对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机器代替了手工艺和技巧。
∙科学知识不但高度地外化在客观物质上,形成各种工具设备,而且也高度地内化在劳动者身上,形成高的劳动素质。
可以将技术分为物化形态技术(硬技术)和智能形态技术(软技术):前者指各种物质手段,即工具、机器和设备等,后者指运用各种物质手段达到一定社会目的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等。
我国辞海(1980)将技术定义为(1)泛指根据生产实践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2)也包括相应的生产工具和其他物质设备,以及生产的工艺过程或作业程序、方法。
2.什么是AECT94定义“教学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3.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4.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教育资源的设计和开发参与开发各类学校所需的各种教与学的多媒体软件,远程教学软件,网络学习系统。
∙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对教育资源进行评价、收集和整理,为教育资源的推广和利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对广大教师进行相应的教育技术培训∙教学系统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开发运用相关教育技术所提供的方法,参与学校教育、远程教育和企业团体的教学与培训工作,与广大教师一同设计、优化和促进教学∙开展教育研究,开拓教育技术发展的新领域开展新媒体、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观念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5.什么是电化教育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活动,以实现教育过程的最优化6.e-Education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研究与人类学习行为有关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活动规律,以促进学习的理论与实践7.e-Learning和数字化学习,以及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特征∙e_Learning是指通过因特网或其他数字内容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
第一章绪论1.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学效率与效益。
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技术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教学系统设计技术。
(P2)2.现代教育技术的目标是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最优化不是理想化,而是在现有条件下有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大的效果。
(P3)3.我国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p3)4.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p3)5.1922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借助幻灯、投影推广植棉技术,是我国高校电化教育的开始。
(P4)6.电化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设电化教育课程;二是开展电化教育活动。
(p4)7.1993年,我国将“电化教育”专业更名为“教育技术”专业;1998年,我国把现代教育技术确立为现代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
(P5)8.教育信息化从技术层面看,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化的特征,从教育层面看,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的特征。
各种特征的具体含义。
(P5-6)“数字化”——使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
“网络化”——使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
“智能化”——使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交互自然化、繁杂任务代理化。
“多媒化”——使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
“开放性”——使教育社会化、终生化、自主化。
“共享性”——使丰富的教育资源能为全体学习者共享。
“交互性”——能实现人-机之间的双向沟通和人-人之间的远距离交互学习,促进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其他人之间的多向交流。
“协作性”——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多的人-人、人-机协作来完成任务的机会。
9.信息网络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直接目的;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支柱,是教育信息信息化的驱动力。
青岛大学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927现代教育技术
一、考试要求
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有效的学习环境,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与评价,利用多
媒体辅助,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了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
变革,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等理念,具备
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教育技术与教师能力
(2)教育技术应用理论
(3)信息化教学环境设计与应用
(4)多媒体辅助教学
(5)开放教育资源与远程教育
(6)信息化教学设计
(7)信息化教学评价
(8)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
(9)信息技术发展热点问题研究
三、试卷结构(题型分值)
1.本科目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题型结构
精都考研()——全国100000考研学子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