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考点、答题技巧和例题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8
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一、文章的主要容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容。
答题技巧:(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概括文章主要容的途径及格式:格式1:1 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即谁做了什么。
2 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
3 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
格式2:略式:人物+事件详尽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谁+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谁+在什么时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二、线索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白礼赞》,以白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贯穿全文。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如《藤野先生》,以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在东京的见闻和感受——到仙台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离别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技巧:注意题目、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议论抒情的句子明线与暗线所谓明线,就是由作品中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
它可以是一条或几条,也可以是主线或副线。
所谓暗线,就是由作品中末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
暗线大都是副线,有时也可以是主线。
一般情况下,暗线只有一条,与明线构成有机的情节整体,为刻画人物性格、深化作品主题服务。
记叙文答题技巧(四)——举例分析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一、记叙文开头的作用:内容上:(1)开篇点题;(2)点明中心;(3)与下文……形成对比(用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 (4)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构上:(1)总领全文(全段、全层)(2)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内容作铺垫;(3)与后文……相照应;举例分析: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朱自清《背影》)答: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抒发了作者的怀念之情。
2、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
如果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还给这世界留下了许多,那就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个难得的好人。
(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答:开篇点题,奠定文章的赞扬的感情基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写牧羊人的伟大做铺垫。
同时点明文章主旨。
3、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
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答:结构上:开篇点题,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勤劳的一生”是文章的感情线索,总领全文,引出下文的回忆。
内容上:既交代了文章写作缘由,还揭示了文章中心。
4、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鲁迅《故乡》)答:开头写现实中的故乡景象,给人衰败,萧条、冷落的感受,为全文奠定了凄楚、悲伤、抑郁深沉的感情基调,烘托人物悲凉和失望的心情,暗示故乡人物的不幸命运。
二、记叙文中间语段的作用: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总结上文,承接下文。
结构严谨。
举例分析1、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记叙文阅读常考知识点+答题模板Ol题型:辨析题目的含义及作用1、含义:先分析基本义,再揭示比喻义、引申义、象征义。
2、作用:贯穿全文线索;概括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主旨(情感或哲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注意、思考、兴趣等)02内容题型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格式:某人或某物+干什么(怎么样)方法指津:抓住记叙的六要素一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题型二:分析故事的情节叙事散文:起因、经过、结果小说: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方法指津:如有示例,一定要严格按照示例的字数、结构等要求,归纳出与此形式相类似的情节题型三:分析文章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①开篇:开篇点题;开门见山;开宗明义;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季节、天气);交代故事发生的原因;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②中间:表现了……人物的……形象特点(或性格特点、心理活动、思想感情、精神品质);与上文……相呼应,与上文……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③结尾:画龙点睛;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升华主旨;耐人寻味,留下想象的空间;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给读者以深刻印象;激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
03主旨题型一:概括文章的主旨1、答题模式:内容+主旨(情或理)本文记叙了(描写了、叙述了、介绍了) .......... (人或物) ....... 的故事(事件、事迹、经过),表现了(表达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讽刺了) ......... 的感情(现象、感悟)。
2、方法指津:抓关键句,抓关键词如:标题、开头段,结尾段、过渡句(段)、抒情句、议论句、反复出现句、标题相关句、照应句题型二:分析段落在内容上的作用答题示例:点明主旨,揭示主题,升华主旨,深化中心。
04结构题型一:划分文章的段落,并概括内容方法指津:(1)按事件的发展过程(2)按空间的转换(3)按时间的变化(顺序、倒叙、插叙)(4)按感情的变化(5)按内容的逻辑变化(如总分总)(6)按表达方式的变换(叙事、抒情、议论)题型二:分析文章的线索1、类别:人物线索、事件线索、事物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情感变化线索、明暗两线2、方法指津:①文章的标题;②文中段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句;④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行踪3、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一、记叙文的阅读意识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文本意识――以文解文,问题答案文本中找;语境意识――依托提示语、关键词、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抒情议论句、修辞句、含蓄句等,准确、深入理解;要点意识――抓关键词,要点全,简洁回答。
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常见考题:题型1:请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模式:时间(季节、年代)+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归纳文章的中心常见考题:请结合文章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答题模式:(1)写景类:本文通过描绘…的景色,展现了…(景物)…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景物)的赞扬和喜爱之情。
(2)写人记事类:本文通过记叙…事件,歌颂了…(人物)…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人物)的赞扬和敬佩之情。
(事件+情感)(3)哲理类:本文通过记叙…事件,启发我们…四、文章的思路常见考题:题型1:请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分析思路时,首先按以下方法对文章进行分析,理清文章脉络:(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词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词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4)按人物的情感变化(找表示情感的词句);(5)总分总。
然后,用清楚明白的语言将文章思路概述出来。
五、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类型:(1)人物;(2)事物;(3)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变化;(7)人物的见闻感受。
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把握线索常用的方法有:(1)标题入手。
标题是每篇文章的眼睛,从标题中可以大致看出文章所要描述的内容,反映的文章主旨。
(2)抓关键物。
在记叙文中,一些小物件一旦被有机地组织进作品就常常产生异乎寻常的艺术功用作品,在文中反复出现,对刻画人物性格和深化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记叙文阅读考点及答题技巧纵观近几年各地市的语文中招试卷,不难发现现代文阅读试题是稳中有变,它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要求更高,因此加强学生的文学积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学生除了平时多积累提高文学素养外,能掌握住各类题型及答题技巧对学生的成绩那就是锦上添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特将现代文阅读中的记叙文和说明文的题型和答题技巧总结如下,以供同仁们参考。
一题目的考点考点一:本文为什么要以xx为题(包括作用和含义)答题思路:(1)吸引读者的兴趣(2)贯穿全文的线索(3)概括文章内容(4)揭示文章主旨(5)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
(6)反衬(侧面、衬托)(7)表明写作对象。
示例(一):本文为何要以“一张船票的温暖”为标题?(2011河南语文B 卷)参考答案:(1)设置悬念,引起阅读兴趣。
(2)是串联本文的线索。
(3)表现文章的主题(考主旨)(4)暗示情节(考内容)示例(二):这篇小说可取名为“借钱”或“凑钱”但作者却以《那年冬天好大雪》为题,请说出这样拟题的用意。
(2011南宁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天气状况,构成故事特有的环境氛围,(2)反衬出农民工兄弟在艰辛中互帮互助的温暖,(3)喻指农民工生活的困苦艰辛。
示例(三):结合全文,说说题目“桥在水上”的作用。
(3分)(2012河南省)参考答案:①指架在水面上的桥,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
②指架在善良的人们与落难者之间的桥,点明主题。
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富有诗意,为全文营造美好的氛围。
(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3分) 考点二本文题目的含义是什么?答题思路:(1)表层义(实指)(2)蕴含义(感情、主题)示例(1):选文题目有什么含义? (题目《光明行》2011年沈阳市)参考答案:(1)即指刘天华的二胡曲《光明行》(2)也指女孩对”我”的帮助让“我”坚强自信,重新获得光明,“我”也由此感到人间真情如阳光般光明美好。
示例(2):联系全文,简要说说题目“翻浆”的含义是什么?(2011成都市)参考答案:指我在弄清事情的真相后灵魂受到的震动和心里的不平静。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3篇一、概括内容要素归纳法(抓住“二主要”:人+事)(2)做了什么事或怎么了(3)补充起因、结果、时间、地点(有必要交待哪个便交待哪个)要求:语言简洁。
可以用反推文章内容的方法检验正确与否。
答案模式:××人+为了××目的(在××情况下)+××时间××地点+做了××事+结果二、明确中心(1)看标题(2)看首尾(3)看议论、抒情句三、记叙的线索(1)时间(2)行踪(3)人物(4)物件(5)事件(6)情感变化(7)见闻和感受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一些词语或一些事物;抒情议论句出现的关键语句。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答题模式: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四、分析词的含义和作用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五、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即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果的时间顺序来写。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一些最突出、最重要的情节提到前面来写,然后顺着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次序往下记叙。
作用: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使行文曲折,增强文章的生动性;突出中心;内容集中,对比鲜明;(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补充交待了……,使叙述更加充分,内容更充实;为下文的……做铺垫。
插叙和倒叙的区别:(1)把中心事件的结局或一些重要情节提到前边来,然后再顺着中心事件的发生、发展的次序往下记叙,是倒叙。
这种写法是先倒叙,后顺叙。
如果全文的结构是顺叙,中间插入了另一件事,显然它也可能是以前发生的事,但在全篇中仅是一个片段,而不是全文的中心事件,那么插入的这段事情就是插叙部分。
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汇总8篇)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1)1、先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或思想品质,再结合具体事例分析。
答题技巧:主要事件中表现的品质、文中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对人物的称呼、隐喻的事物。
2、不同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主人公:(判定谁是主人公)答题技巧:对表现中心的作用。
配角:对主人公起到什么作用、对情节发展起到什么作用、对表现中心起到什么作用。
3、根据文章内容简介某一人物答题技巧:基本情况、主要事件、简评人物性格、品格或自己对人物的感情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2)1、线索。
2、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
3、作者感情的触发点。
标题含有人物或者事物,一般是指文章的线索,表达作者的感情或者具有象征义。
如《藤野先生》《邓稼先》《背影》,既指线索,又饱含感情。
4、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
标题含有哲理和议论的成分,一般是揭示文章的中心。
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再塑生命》的深层含义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正是文章的主旨,文题点明主旨。
5、概括文章内容。
叙事类的题目,一般是概括文章内容。
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
如《智取生辰纲》《最后一课》。
6、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标题中出现矛盾现象,一般是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如《二月三十号》。
标题中出现修辞手法,主要是揭示文章的中心,有时候也是文章的线索。
如《像向日葵一样灿烂》。
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3)(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专题07 记叙文阅读★知识划重点★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记叙文常见考点及对策如下: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文段)的内容。
首先要明白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要素,然后根据“(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或者“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组织语言。
要准确、清楚、简洁,不要把概括内容变成了原文复述。
尤其要抓住核心要素----人物+事件+结果。
同时,要注意题目是否有字数方面的限制,在字数范围之类,尽可能详细,字数超过要删去次要信息。
21·世纪*教育网2.记叙文的人称及作用: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可以增添文章的真实感。
第二人称,如同作者和读者对话,读起来给人一种亲切感。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从多方面自由叙述。
21*教*育*名*师3.记叙的详略:回答的基本格式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人物关系不大,所以略写。
或者是什么内容与什么中心或中心人物关系密切,能够更好的表达什么中心或更好的表现什么中心人物,所以详写。
”21-cnjy*com4.记叙的顺序及其作用:常见的有四种: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
顺叙的作用是:按事情的发展为序,使叙事的层次更清楚。
倒叙的作用是:构成强烈的悬念,吸引读者阅读下文。
插叙的作用是:对主要的情节起纯托或补充作用。
补叙的作用是:起补充、丰富、深化叙述的作用,使叙事更严谨,有时也起到突处强调的作用。
5.记叙的线索:记叙的线索可分为:以人为线,以物为线,以事为线,以人物思想感情变化为线(考查的较多),以时空转移为线。
(这类题时常以填写题目出现)回答此题的关键是看文章的标题,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全文的线索;其次是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语一般也就是文章的线索。
6.记叙文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
一般是以这样的题型出现:怎样的人物形象?对人物刻画的具体方法?并用例句进行分析其作用是怎样的?(比如:“————”句就是通过什么描写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7.记叙文里的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以自然环境描写考查的居多)自然环境的作用:表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气氛;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考点及答题技巧一、考点归纳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章的中心及主题。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3、根据要求提取信息。
4、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5、品味语言,赏析表达技巧。
二、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一)内容概括,整体把握。
题型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题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答题技巧:(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二)题目理解,把握中心。
●标题的含义和作用:(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5)文章线索;(6)文眼;揭示文章中心;(7)吸引读者、新颖;(8)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题型1:结合全文,说说题目“XX”的作用。
题型2:题目“XX”的含义是什么?题型3:文章以“XX”为题,有哪些好处?答题技巧:1、题目的含义:要从表层义和深层义两方面来谈。
深层义:(1)把握象征意义;(2)语带双关。
2、题目的作用(好处):①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②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③交代了描写对象;④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⑤点明线索;⑥揭示文章主旨。
注意:题目中运用修辞的,要还原它的本义后再分析作用。
(三)阅读语段,体会作用。
题型1: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题型2:第14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题型3:文章第三自然段引用《XX》中的诗文,在文中有何作用?答题技巧:1、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A、重要段落的作用①开头段: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②过渡段:承上启下。
③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深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言有意而意无穷,画龙点睛,与首段相照应。
记叙文阅读中12种常考题型答题技巧总结一、概括文章(段落)内容常见题型:(1)简答题问法,①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②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填空题常要求在表格中、横线上填写主要内容。
方法:1.根据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即: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强调:通过这件事,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或感情。
答题格式:A+B+CA.本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
8.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讽刺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C.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二、划分文章(或者文段)层次并归纳内容常见题型:(1)简答题如:本文(段)可划分成几个部分(层次)?每个部分(层次)写了什么内容?(2)填空题常要求在表格、横线或方框中填起止段落及主要内容。
方法:(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件发展过程划分(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
三、辨识记叙线索并分析其作用常见题型:简答题:本文以什么为叙事(记叙)的线索?其作用是什么?方法:(1)把握线索标志:贯穿全文,反复出现。
(2)了解常见线索(明线和暗线)-- 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时间、地点、作者的情感变化。
(3)掌握线索的一般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四、为文章拟标题常见题型:让考生直接在题目位置的横线上填写自己拟定的标题;如:根据本文内容,你认为拟写一个怎样的标题最合适?方法: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
依据有:(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作者情感。
五、品味题目或者标题的好处常见题型:要求回答:题目的好处、题目含义或这个题目换成另一个好不好,为什么。
方法:(1)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品味:A.内容上;B.主题上;C.线索上;D.设置悬念上。
记叙文答题方法与技巧(共五则)第一篇:记叙文答题方法与技巧记叙文答题方法与技巧该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从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1)记叙(2)说明(3)议论(4)描写(5)抒情2、某句段对人物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或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一问,从五种里面选,有几种写几种:(1)外貌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描写(5)心理描写。
第二问,一般最后都要从情感、性格上分析(如果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要先说其动作、语言上的特点)。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写出了某某人的某某感情(或某某性格)。
3、自然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一般是两点以上:(1)点明某某季节/某某时间/某某地点/某某天气;(2)渲染某某气氛或突出某某环境的恶劣;(3)反衬(或烘托)某某人的某某心情/品质。
(4)为下文某某情节发展作铺垫(或预示了下文的某某情节,或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如果是文中的第二或第三处自然环境描写,则可能还有一点作用:(5)交代了时间的推移变化,与上文某处景物描写相照应或形成对比。
4、该文段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明确:记叙顺序常用三种:(1)顺叙;(2)倒叙(在开头)(3)插叙。
最常见的在前半部分文段,是插叙,答题格式是:(1)交代了某某背景、情况(要根据文意概括);(2)为下文某某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
如果是最后一段,则是补叙,答题格式:(1)补充交代某某情节(要根据文意概括);(2)照应上文,解开悬念,让故事真相大白(3)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如果在开头第一段,多为倒叙,答题格式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5、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作用是什么?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题目;(2)时间或空间的变化;(3)具体的人、事物或某句话;(4)某某人物感情的变化。
作用:贯穿全文,结合文中的人物、事,使文章条理清晰。
6、为什么某某事情叙述得详,某某事情叙述得略?可从以下方面考虑:(1)照应文题的要详写;(2)最能体现某某中心思想的要详写;(3)读者不太熟悉的要详写。
记叙文材料的特点考点以及解题技巧(精选14篇)篇1:记叙文材料特点考点和解题技巧记叙文材料特点考点和解题技巧记叙文的特点及解题技巧,讲了记叙文的选项特征、记叙文文章的特点、记叙文可能出现的考点以及记叙文解题应该重视的原则。
记叙文的内容一般为记叙人物经历,故事、事物发展过程、游记等;记叙文的选项特征1.提供大量细节,选项中经常有时间名、地点名、人物名。
2.选项基本是完整的句子主语常为he / she / the man / the women3.选项多位叙述性的'句子,比一般说明文来的长4.选项符合时间顺序,但没有逻辑关系记叙文的文章特点1.人物简单,事实清楚,中心明确2.故事情节相对完整3.故事本身无主题无重点4.写作方法一般有顺叙和倒叙两种,以顺叙为主倒叙为辅5.叙述顺序一般有两种:时间顺序和事务发展顺序记叙文可能出现的考点1.考主题前三句后两句2.考原因3.考转折4.考顺序,时间顺序,事物发展顺序5.考对话,可在选项旁边适当做笔记如:a选项是tom说的那就在a旁边写个t,反之如果选项是人名,那么就在每个人名边上写下这人说的话中最关键的一词篇2:记叙文材料的特点考点以及解题技巧记叙文的特点及解题技巧,讲了记叙文的选项特征、记叙文文章的特点、记叙文可能出现的考点以及记叙文解题应该重视的原则。
记叙文的内容一般为记叙人物经历,故事、事物发展过程、游记等记叙文的选项特征1.提供大量细节,选项中经常有时间名、地点名、人物名。
2.选项基本是完整的句子主语常为he / she / the man / the women 3.选项多位叙述性的句子,比一般说明文来的长4.选项符合时间顺序,但没有逻辑关系记叙文的文章特点1.人物简单,事实清楚,中心明确2.故事情节相对完整3.故事本身无主题无重点4.写作方法一般有顺叙和倒叙两种,以顺叙为主倒叙为辅5.叙述顺序一般有两种:时间顺序和事务发展顺序记叙文可能出现的考点1.考主题前三句后两句2.考原因3.考转折4.考顺序,时间顺序,事物发展顺序5.考对话,可在选项旁边适当做笔记如:a选项是tom说的那就在a旁边写个t,反之如果选项是人名,那么就在每个人名边上写下这人说的话中最关键的一词记叙文解题应该重视的原则1.听即原则,尤其重视重读、重读现象2.主题原则,段首往往是考点3.特别重视三类标志词:因果转折时间4.光明原则:事情一般都是逢凶化吉的5.偏怪小原则:事情结局一般总是出人意料的,如果没听清楚切忌按常理推断,要猜也要猜最偏最怪的那个篇3:记叙文考点分析记叙文考点分析考点一:概括内容情节1、直接概括:主要人物+主要事件(起因、经过)+事件结果答案示例:我游敦煌回来,和母亲交谈,意外得知母亲曾抱着我走过安西的往事。
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及套路(一)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1)、先读题后读文。
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2)、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3)、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4)、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记叙文的有关考点和技巧一、在题目上设题:1.问题目的含义:从表层义、深层义、蕴含的情感、主题等几个角度考虑。
2.问题目的作用:除了上述的几个角度外,再从结构上考虑是否是线索。
二、在情节上设题1.概括事件:找准主要人物,主要事件。
按照"他(她)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的模式进行概括。
2.概括部分情节概括故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或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思路:先划分出情节的各个阶段,再进行概括。
防止出现误将高潮当作结局,或把经过当作结果的情况。
3. 概括情节的变化:这类题大致有三种情况:(1)有提示性填空(2)只给几个空,不做其他提示(3)空也不给,不做任何的提示思路:全局考虑,分析结构,划分情节发展的阶段,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或自己概括来填空。
三、在人物形象上设题1.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
思路: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用赞扬(或批判)的情感,用积极向上(或贬斥)的语言概括出人物身上的优秀(或低俗)的品质或性格。
2.辨识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思路:这句话运用了……(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的描写手法(或写法),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3.评价人物形象这类题常有两种类型:有模板;没有限制。
思路:(有模板,可以模仿模板的句式、语言风格)先写出人物的优秀品质,再加以赞美。
景物描写的作用手法使用+解释分析+内容作用+主旨作用+表达效果景物关注修辞,意象,画面,声色,动静,描写观察角度,意境等。
渲染特定气氛,交代事件背景,为内容、情节铺垫,奠定感情基调。
作用烘托人物感情,衬托人物性格,预示人物命运,展示社会风貌,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展开情节,转换情节,推动情节),揭示文章主题。
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二、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三、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周围的环境,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
四、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作品中描写景物,作者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
五、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打铺垫六、酝酿诗情画意,深化作品主题景物描写的作用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周围的环境,能够展示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答题技巧:通过描写...,烘托了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母亲的哲学浩渺若尘①家里母亲读书最少。
可是,母亲的话语,却是用一生来验证的哲学。
②小学教室的侧面,是一片宽阔的河堤,种着成片的油菜苗。
③冬去春来。
阳光施展魔法,在碧翠的油菜上,撒上金灿灿的黄金。
春风吹拂,油菜满身的黄金佩饰,像金色的波浪,徐徐地卷舒。
小蜜蜂勤劳地在花间穿梭,飞过的风中,带着浓郁的香甜;蝴蝶上下翻飞,亲吻油菜花的额头,又怕人看见,扇动着美丽的翅膀作掩护,又躲到别处。
④那扇动的翅膀,是蝴蝶向我招手;翩翩的舞姿,挑逗我的好奇心。
我轻轻地踮起脚尖走过去,屏住呼吸,拇指和食指张开,慢慢地向蝴蝶靠近。
蝴蝶突然飞起,我抓了个空,一次、二次………可它依然扇动翅膀,扑腾在油菜花中间。
我依然双手空空。
⑤“挨抽的蝴蝶,我削掉你的得意!”我气急败坏,找来两根竹枝,对着油菜花上飞舞的蝴蝶狂抽。
⑥竹枝飞舞,呼呼作响。
蝴蝶像丧家犬,四处逃窜;油菜花七零八落,遍地金黄点点。
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总结第1篇记叙文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记叙文的主要特点是以记叙为主,采取综合表达的方法,包括记叙中的描写。
记叙中的说明。
记叙中的议论和抒情等。
下面是记叙文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概括文章内容和归纳文章中心思想技巧:找出中心句,中心句通常在文章首、尾的议论抒情句中。
二、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按照情感变化过程分(找表达情感词)5、总分总(掐头去尾)三、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种类: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线索判断技巧:看题目,看议论抒情句,看多次出现的字眼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示例:(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
(2)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
(3)以中心事件为线索。
(4)以思想感情为线索。
(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
(6)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
四、为文章或文段拟标题记叙文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总结第2篇题型1 直线运动问题题型概述:直线运动问题是高考的热点,可以单独考查,也可以与其他知识综合考查。
单独考查若出现在选择题中,则重在考查基本概念,且常与图像结合;在计算题中常出现在第一个小题,难度为中等,常见形式为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
思维模板:解图像类问题关键在于将图像与物理过程对应起来,通过图像的坐标轴、关键点、斜率、面积等信息,对运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对单体多过程问题和追及相遇问题应按顺序逐步分析,再根据前后过程之间、两个物体之间的联系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分析求解,前后过程的联系主要是速度关系,两个物体间的联系主要是位移关系。
题型2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题型概述: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是指物体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但受力不断发生变化的问题。
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一般是三个力作用下的平衡问题,但有时也可将分析三力平衡的方法推广到四个力作用下的动态平衡问题。
第01讲:标题的含义(讲解)【技法说明】文章的标题,通常被称作文章的“题眼”,既然是“眼睛”,那一定是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即文章的精要内容的提炼、概括、与浓缩。
因此,理解文章的标题有助于我们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倾向。
标题的含义一般分为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两层。
深层含义与文章的中心挂钩。
【常考题型】1.谈谈你对标题“XXX”的理解。
2.题目“XXX”有何含义?【技巧点拨】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深层含义需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解答。
答题格式:既指(表层含义)......,也指(深层含义)方法一:分析标题的关键词即从理解标题中关键词的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例文分析:高贵的慈善李良旭母亲在街头摆了个小摊卖茶叶蛋:一个小火炉,钢精锅里煮着热气腾腾的茶叶蛋,袅袅香味在街头弥散开来。
路过的人们,常常被这扑鼻的香味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过来,买上一两个茶叶蛋,呵着热气,吃着香喷喷的茶叶蛋,感到特别的温暖和舒坦。
一块钱一个茶叶蛋,物美价廉,很受消费者青睐。
母亲70多岁了,本该在家好好享受清福了,可母亲却闲不住,硬要到街头去卖茶叶蛋。
母亲说,一个茶叶蛋赚不了几分钱,但看到人们喜滋滋地品尝她煮的茶叶蛋,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看到母亲喜欢干这件事,我们做儿女的也只好由着她了。
就这样,在街头卖茶叶蛋,成为母亲生活中最快乐的一件事。
每天收摊回来,母亲总是将一小袋硬币倒在桌子上,认真地清理着。
不经意地,我发现母亲总是从一堆硬币中清理出几块放在旁边。
我问母亲,这几块硬币为什么不和其他硬币放在一起?母亲笑了笑,说道,这是几块类似1元硬币的游戏币,不是钱。
我拿起一块仔细一看,还真是游戏币呢。
我说道,那您以后要注意了,不要总收到这种游戏币。
母亲笑道,我早知道是什么人给的这种游戏币,不过我从没有说过他。
我一愣,问道,您知道是谁给的,为什么不说呢?母亲说道,这是一个捡破烂的老人给的。
记叙文的15种题型及答题方法一、概括文章内容题1. 题型特点- 通常会问“请概括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之类的话。
2. 答题方法- 找人物(谁)、事件(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了)。
可以按照这样的句式来回答:“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比如说,文章讲小明在一个下雨天,为了给生病的奶奶买药,跑了好几家药店,最后买到药并且奶奶的病慢慢好了。
二、分析人物形象题1. 题型特点- 像“请分析文中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这种问题。
2. 答题方法- 从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入手。
如果文中说“小明皱着眉头,握紧拳头说:‘我一定要战胜这个困难。
’”那从他的动作“皱着眉头,握紧拳头”和语言“我一定要战胜这个困难”就能看出他是个坚毅的人。
也可以从人物做的事情来判断,要是他经常帮助别人,那就是个热心肠的人。
三、理解标题含义题1. 题型特点- 问“标题有什么含义”或者“标题有几层意思”。
2. 答题方法- 先看标题的字面意思,再思考有没有深层含义。
比如标题是“那盏明灯”,字面就是一盏实实在在的灯,深层可能是指在主人公迷茫时给他指引方向的人或者信念。
四、分析标题作用题1. 题型特点- “标题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问题。
2. 答题方法- 可能有这些作用哦。
一是点明文章的中心,像标题直接说出了文章要表达的主要情感或者道理;二是作为文章的线索,故事围绕这个标题展开,比如标题是“那条红围巾”,文章就一直在讲红围巾的来历、它和主人公的故事等;三是吸引读者的兴趣,像“会飞的猪”这种标题就很奇特,让人想读下去。
五、赏析句子题(从描写角度)1. 题型特点- “请赏析文中的某句话”。
2. 答题方法- 如果是外貌描写,就说这个外貌描写刻画了人物的形象,让读者能想象出人物的样子。
比如“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闪亮”,生动地写出了她眼睛的明亮,表现出她的灵动。
如果是动作描写,就说准确地表现出人物的行为特点,像“他像一阵风似的冲了出去”,“冲”这个动作就写出了他的急切。
八年级记叙文阅读常见考点、答题技巧及实战练习一、题型汇总(10种)1、题目理解2、句段作用3、环境描写4、概括内容5、人物形象6、品味语言7、表现手法8、主旨探究9、补写内容10、主观迁移二、答题技巧1、题目的理解1)、题目含义:①找双关意a、表层含义b、深层含义②挖比喻义③结合中心2)、题目作用:①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②暗示或点明文章中心。
③新颖别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④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⑤交代写作对象、时间、地点和环境。
2、句段作用(1)开头段作用:①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
②渲染气氛,奠定全文的基调③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或思考。
④为下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
⑤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⑥渲染气氛,埋下伏笔(2)中间段作用(过渡段):①承上启下②承上(总结上文)③启下(领起下文)结尾段作用:①总结全文②呼应开头或题目.结构完整③深化主旨,升华情感④言有尽而意无穷.⑤抒情议论,点明主旨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⑦启发联想,象征、暗示或揭示(4)句子作用①中心句或点睛句:概括段落或全文中心(内容)、揭示主旨、画龙点睛。
②议论抒情句:揭示作者一定的观点、情感和态度,直抒胸臆。
③矛盾句:字面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深刻地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④引用或文学性强的语句:创造文化氛围,富有文学色彩,思路开阔。
再结合语境分析。
3、环境描写的作用:1)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设置背景,为人物活动和事件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
2)表现或烘托人物的心情、性格。
3)渲染出强烈的气氛,增加感染力。
4)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社会环境。
5)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6)为下文埋下伏笔或做铺垫。
7)暗示文章主旨4、概括内容(1)题目扩展法。
有的文章题目就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对它稍加扩展充实,就得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2)要素归纳法。
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或说)什么事(或话),最终结果怎样.答题技巧:谁+ (地点时间)+事+结果(3)段意合并法。
记叙文阅读考点考点之一:叙事线索考查类型:直接让考生回答"本文的线索是什么?"线索: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③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④事件线索:中心事件⑤时间线索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考点之二:表达方式的考查[类型1]、直接考查某个具体句子或文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
对策:了解表达方式的几种类型: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类型2]、本段(本句)运用了哪些描写?简要说明这些描写的作用?对策:1、了解描写的几种形式(1)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2)以动衬静,动静结合(3)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4)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5)环境描写2、重点了解几种描写的作用及答题格式。
①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②语言(对话)描写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③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④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社会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类型3]、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用一段话描写人物此刻的心理活动。
对策:联系前后文,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紧扣语境展开描写考点之三:表现手法[类型]:直接让考生归纳文段的表现手法及在文中的作用对策:1,了解衬托象征、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常见的表现手法。
2,2,掌握几种重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衬托(侧面烘托):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设制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考点之四、含义作用题型[类型1]、直接让考生回答人称在文中的作用对策:了解人称的作用,再根据具体内容答题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便于刻画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第二人称:便于情感交流第三人称:显得客观,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类型2]、让考生直接回答文段或句子在结构或内容上起什么作用对策:了解文段或句子在文章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开头: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后文打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中间:呼应前文,承上启下段末起总结作用;(总结上文;引出下文)结尾:照应开头;篇末点××题;总结全文,深化××中心;首尾呼应;回味无穷。
[类型3]、对具体句子的品析。
对策:联系前后文,在句子的前后找答案。
注重抓中心词、关键词、有关议论抒情描写等词句。
在句子前后找答案可以用原文回答,有些需要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类型4]、记叙文中议论句段的作用?对策: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类型5]、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对策: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考点之五、结构层次给文段划分层次结构,并归纳层意或段意对策:1、划分段落层次的方法(1)按时间划分(找表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2、概括层意的方法(1)摘句法:在文中找出中心句作为段意(有时要中心句进行适当的删改)。
(2)概括法:例1:(记叙的段落)记叙了+××人(组织或单位)+××时××地+何种情况下+做××+结果。
(注意原文强调的是什么)例如2:(描写的段落)描写了+××景物+××特征。
例如3 :(抒情的段落)抒发了怎么样的感情。
(3)叠加法:有些文段有两个以上的主要内容,就要把表达这些内容组合成句就行。
考点之六、内容及中心的概括[考查1]直接复述故事或概括内容对策:了解内容概括方法:①文章标题法;②叠加法(把文章主要段落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③一线串珠法④六要素法[考查2]直接让考生概括人物性格对策:1、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2、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3、遵循"找原文——细分析——得结论"思维的过程。
[考查3]直接让考生概括主旨对策:1、掌握概括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2、注重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刻画了)……的故事(事迹,经过等),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的思想(性格、精神),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提示: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考点之七、语言赏析[类型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对策:(1)了解用词之美——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比喻意、引伸意、双关义。
[类型2]找出文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对策: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①修辞之美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 特点。
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②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作用: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
疑问句造成悬念,反问句加强语气,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③哲理之美——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
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
(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
)④内容之美——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
(作用:全面新颖,能很好地为中心服务。
(2)注意答题格式:我喜欢xx 句,因为它xx.考点之八。
知识拓展题[类型1]、人物事件拓展。
如:本人主人公是一个爱国将领,你还能举出哪些?对策:弄清人物身份、性格,或把握事件的性质,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寻找合适答案。
类型2]、仿照文中某个句子再写两个句子。
对策:1、分析文段中的句式特点、表达方式、修辞及感情色彩;2、展开联想,梳理大脑中储备的相关信息进行仿写,力求形神兼备。
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格式禽流感是随着家禽饲养业的发展而广泛传播的禽类传染病。
尽管历来的禽流感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严重损失,但是最近在亚洲爆发的禽流感却仍令人高度关注。
目前,人们对禽流感的发生、发展和遏制方法的认识仍待继续深化。
答:不能,因为疫情是先“发生”,再“发展”,最后得到“遏制”,这样排序符合人们认识规律和疫情自身进展的规律(或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蛙善捕害虫,有益农事,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而蛙还是一位田园音乐家。
乡村的夏夜,便是蛙的世界。
当太阳一落山,黄昏的薄雾像轻纱一样笼罩着田野的时候,蛙声便逐渐热闹起来了。
这时候,人要是从田埂上经过,就会听见路两旁扑通扑通的声音。
蛙儿们纷纷跳入稻田里去了,蛙声也暂时停息,但是人刚一走过,它们又扯开嗓子,放肆地叫起来了:呱呱……一到夜里,又高又蓝的天空稀疏地缀着宝石一样的星辰,天边时时扯起鬼眼似的火闪,空气里弥漫着泥土、雾露和稻子的清新气息。
夏夜特有的像梦幻一样的安谧(mì),使得一切生物朦胧入睡了,虽有金铃子一类的草虫的丝丝叫声,但声音那样细弱、遥远,也像是在说梦话呢!而这时候,蛙们却叫得起劲极了。
无边的田野,一片蛙声,如沸如腾,如鼓角齐鸣,如风迸涌。
千万只各自歌唱,却组成了一部和谐、动人的乐曲。
这乐曲深沉、宏大、雄浑,殷殷洪洪,排盖一切……古人称蛙鸣为蛙鼓,我想,只有富于战斗性的鼓励声,才能组成这样壮丽的乐曲。
它给人感情上的影响是健康、饱满、乐观,是和平与劳动的欢愉,是秋后丰收的喜悦。
辛弃疾《西江月》词中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然而也有人听不来蛙鸣,嫌它“聒(guō)噪”,例如韩愈便有“黾(mǐn)蛙鸣无谓,阁阁只乱入”的诗句。
我以为这样的人,实在是不懂得田园生活的。
1、文章中多处把蛙当作人来写,如“蛙儿们纷纷跳入稻田里去了……”、“蛙儿们都叫得起劲极了……”等等,请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阳光照在波光细细的湖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绿缎。
红艳艳的太阳光在山尖上时,雾气像幕布一样拉开了,城市渐渐地显现在金色的阳光里。
欧阳懿如果你有50千克重,那么,水就占了40千克。
水,在人体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都不能直接“长”在身体上。
它们必须经过液体的溶解和加工,才能被身体吸收和利用。
嘴、胃、肠、肝脏等器官里就有各种帮助消化的液体。
血液、淋巴液昼夜不停地在体内循环,把氧气和营养运到各个内脏器官;尿液、汗液又把废物排出体外。
这就是新陈代谢....的过程。
呼吸、排泄和出汗还能带走热量,使人的体温一直保持正常。
要知道,人一昼夜产生的热量,可以煮沸20千克的水,多亏水来调节帮忙。
嘴巴又说又吃,工作繁重,眼睛也要东张西望不停地活动。
唾液、泪水滋润着口腔和眼球,嘴巴、眼睛完成任务才有保证。
腹泻可以排去不洁的食物,眼泪能冲刷掉飞进眼里的灰尘。
如果没有水时刻警惕守卫,怎能把这些“入侵者”清除?“液”“汗”“泪”“泻”“尿”这些字都带“水”,水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水是技艺高超的化学师,水是优秀的运输兵,水是体温的调节器,水是良好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