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作物上寄生性天敌的主要类群
- 格式:pdf
- 大小:189.55 KB
- 文档页数:3
天敌在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病虫害是常见且严重的问题,给庄稼的生长和丰产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地控制病虫害,人们提出了许多防治方法,其中使用天敌来进行生物防治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手段。
天敌在病虫害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一、天敌的定义和分类天敌是指在自然界中和病虫害生物之间形成特定相互关系的一类生物。
它们通过捕食病虫害或寄生害虫的方式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根据其生活习性和捕食能力的不同,天敌可以分为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两种。
捕食性天敌主要包括蜻蜓、蚂蚁、蜘蛛、蚊子等昆虫,以及鸟类、蜥蜴、猫头鹰等脊椎动物。
它们通过主动捕食害虫来控制其数量,起到调节生态系统平衡的作用。
寄生性天敌则是一些小型昆虫,如寄生蜂、寄生蜇蛛、寄生菌等。
它们以害虫体内或体外寄生的形式来完成生命周期,从而控制和杀死害虫。
二、天敌在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天敌在病虫害防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害虫数量:捕食性天敌通过捕食害虫来控制害虫数量,起到了天然的生物防治作用。
它们能够主动寻找害虫,追击和吞食害虫,有效地减轻了害虫对作物的侵害,降低了害虫的繁殖速度。
2. 减少农药使用:利用天敌进行病虫害防治,可以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污染。
天敌能够在自然界中维持害虫的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使得病虫害防治更加环保可持续。
3. 维持生态平衡:天敌与病虫害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相互关系,它们在自然界中构成了一种动态平衡的生态系统。
天敌能够调控害虫的数量,防止害虫爆发,保持农田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天敌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利用天敌进行病虫害防治的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如天敌引入不当、适应度低、天敌和害虫的种类不匹配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解决:1. 选择合适的天敌引种:在引入天敌时,需要选择适应力强、捕食效果好的天敌品种。
农业害虫天敌的利用与生态控制在农业生产中,害虫一直是困扰农民的一大难题。
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害虫数量,但也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如农药残留、害虫抗药性增强以及对非靶标生物的危害等。
而利用农业害虫的天敌进行生态控制,则是一种更为环保、可持续的解决之道。
一、农业害虫天敌的种类农业害虫的天敌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
(一)捕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就像是农业害虫世界中的“猎手”。
例如瓢虫,它们中的许多种类是蚜虫的天敌。
一只七星瓢虫一天可以捕食大量的蚜虫,对控制蚜虫种群数量起着关键作用。
草蛉也是常见的捕食性天敌,其幼虫和成虫都具有捕食害虫的能力,能够捕食蚜虫、粉虱等多种小型害虫。
还有蜘蛛,农田中的蜘蛛种类丰富,它们织网或者游走在作物间,捕食各种害虫,像飞虱、叶蝉等都是蜘蛛的盘中餐。
(二)寄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则采取了一种更为独特的生存策略。
寄生蜂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它们会将卵产在害虫的体内或者体表,幼虫孵化后就在寄主体内生长发育,以害虫的身体组织为食,最后导致害虫死亡。
例如赤眼蜂,它能够寄生在多种害虫的卵内,有效地控制害虫卵的孵化,从而减少害虫的后代数量。
茧蜂也是常见的寄生蜂,它可以寄生在鳞翅目害虫的幼虫体内,让害虫成为自己后代成长的“温床”。
二、利用害虫天敌进行生态控制的优势(一)环保无污染与化学农药相比,利用害虫天敌进行生态控制不会在农产品和土壤中留下农药残留。
这对于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
人们食用没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能够减少因农药摄入而引发的健康问题。
也不会对土壤、水源等农业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有助于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可持续性害虫天敌在自然界中是一个天然的存在,它们与害虫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
只要我们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这种平衡就能够持续下去。
而化学防治往往会打破这种平衡,导致害虫的再次爆发或者产生新的害虫问题。
利用天敌进行生态控制,是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害虫管理策略,可以长期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控制害虫的生物方法生物防治是一种可持续、环保的害虫管理方法,通过利用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以维持生态平衡。
天敌是指那些以捕食其他动物为生的生物,它们在自然界中起到了重要的食物链调节作用。
在农业生产中,合理利用天敌可以减少农药使用,并有效降低害虫对作物的危害。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生物防治方法及其应用。
一、天敌的分类天敌按其捕食对象可以分为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
寄生性天敌将卵或幼虫寄生在害虫体内,利用其为食繁殖,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
常见的寄生性天敌有蜂类、蚁类等。
而捕食性天敌则直接捕食害虫,如瓢虫、蜻蜓等。
这些天敌在农田中被广泛应用,对于害虫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寄生性天敌的应用寄生性天敌通过寄生在害虫体内,从而控制其数量。
在寄生性天敌的应用中,关键是进行有效的引入和增殖。
首先,选择适宜的害虫和天敌种类。
根据农田中的害虫种类和繁殖方式,选择对应的寄生性天敌。
例如,可选择寄生性蜂类来控制某种害虫的数量。
其次,正确的引入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引入时应注意天敌的种群密度和配比,避免过量引入导致天敌间资源竞争,影响控制效果。
同时,引入的天敌也需要经过一定的适应培养,以提高其存活率和控制效果。
最后,为了保持天敌的种群密度和稳定性,需要进行定期的增殖。
可以通过提供合适的繁殖条件,如害虫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宿主,来促进天敌种群的增长。
此外,还可以采取监测和调控措施,及时发现天敌种群的增减情况,以保证其正常的生态功能。
三、捕食性天敌的应用与寄生性天敌相比,捕食性天敌通过直接捕食害虫来控制其数量。
它们通常具有较强的捕食行为和适应能力,能够迅速地捕食并消灭害虫。
在农田中利用捕食性天敌进行生物防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创造适宜的生境条件。
捕食性天敌需要适宜的生境环境才能更好地繁殖和捕食害虫。
因此,在农田中可通过合理的土壤调理、植物配置和垃圾清理等方式创造适宜的生境条件,以促进捕食性天敌的活动和生长。
植物保护中的天敌利用教案。
一、天敌的定义和分类天敌,即自然界中的食肉性生物,能够通过控制和消灭害虫来保护农作物。
天敌按照其生物学行为可以分为寄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微生物性天敌。
(一)寄生性天敌寄生性天敌是指那些以寄生害虫为生的天敌,这些害虫包括瑞蚨、蚜虫等。
寄生性天敌是以他们的卵、幼虫和成虫寄生的方式来控制害虫。
寄生性天敌在形态上通常与它们的宿主非常相似,因此难以对其实施分辨。
寄生性天敌在对害虫进行寄生控制时,一般会使宿主虫群数量低级别,但对植物本身没有直接的危害。
(二)捕食性天敌捕食性天敌是指那些以捕食害虫为生的天敌,捕食性天敌通过主动或被动地捕食害虫来控制害虫数量,防止害虫繁殖和病毒传播。
常见的捕食性天敌包括螳螂、蜻蜓、蓟马等。
(三)微生物性天敌微生物性天敌是指那些能够产生毒素、病原体等微生物来控制害虫数量和病毒的传播。
常见的微生物性天敌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菌等。
二、植物保护中天敌利用的方法天敌利用是一种生态防治措施,是通过调节害虫与天敌之间的比例关系控制害虫数量,从而达到保护农作物的目的。
天敌利用的方法主要有下面几种:(一)引进法引进法是指在害虫侵害前或初期,引入对害虫有天敌的天敌种群,以抑制害虫繁殖和发展,以达到生态平衡的目的。
引进法主要根据其本地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等自然条件来筛选天敌物种。
(二)增殖法增殖法是指大量繁殖天敌并投放在受灾区,以扩大天敌的作用范围和对害虫数量的控制作用,使害虫的繁殖和种群数量被天敌控制。
增殖法主要要依靠科学的人工培养技术,以及优化生长环境。
(三)开发利用局部已有的天敌种群开发利用局部已有的天敌种群,是指发掘和挖掘植物保护中已存在的天敌物种。
利用局部已有的天敌种群具有区域化和适生性强的特点。
三、天敌利用的优点1、环保,对生态系统无污染。
2、对于害虫数量的控制和删除比化学防治更为彻底。
3、对提高农作物质量和增产,更有优势。
4、可保证农作物的生理机能正常发挥,逐渐形成植物与害虫的自然调节机制。
寄生性天敌和对害虫寄主的选择性差异寄生性天敌是常见的一类寄生性昆虫,属膜翅目。
其形态特征包括2对薄而透明的翅;主要类群包括金小蜂科、姬蜂科、小茧科等靠寄生生活的多种昆虫;主要寄主: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等昆虫的幼虫、蛹和卵;寄主致命因子:寄生和取食。
寄生蜂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小蜂、赤眼蜂、姬蜂、茧蜂、土蜂等。
寄生于寄主的不同发育阶段,因此要根据害虫的发生期选择和确定寄生蜂的种类。
卵寄生--如赤眼蜂:身体极小,体长0.36~0.9mm;复眼、单眼均为红色而得名;世界性分布,寄生昆虫多达24科,151种,主要是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的昆虫;繁殖快,10-12天/代(25℃);产卵在松毛虫、玉米螟、二化螟及甘蔗螟等害虫卵中,幼虫就以寄生卵中的营养物质为食,致使寄主死亡。
幼虫寄生蜂—如椰甲截脉姬小蜂:原产于巴布新几内亚和西萨摩亚;椰心叶甲4龄幼虫寄生蜂;发育历期较短,28℃,15 d左右1代;多寄生,一条被寄生的僵死的幼虫最多出蜂量可达140只。
幼虫-蛹寄生蜂--如姬蜂:在被寄生昆虫幼虫、蛹上产卵,也能在其成虫体内产卵;寄生于四十多种鳞翅目昆虫;袭击地老虎时,把卵产于它的头后方,使之结实地嵌在其上,孵出幼虫的头用大颚咬穿寄主吸吮其体液,而且每蜕一次皮,就往下层探一点,直至把寄主吃光。
成虫寄生蜂—如小茧蜂:先用触角探探蚜虫的身体,然后弯曲腹部,射出纤状的产卵器,刺入蚜虫体内产卵。
蚜虫刚开始时似乎没什么感觉,但不久便身体膨胀如球,变成黄褐色死去。
农业科普了解农作物的有害天敌农作物是人类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有害天敌,它们可能会给农作物带来严重的损害。
因此,了解和掌握农作物的有害天敌,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朋友来说至关重要。
一、什么是有害天敌?有害天敌是指那些以农作物或者其他农产品为食物的生物,它们通过捕食或寄生的方式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有害天敌的种类繁多,包括了各种昆虫、真菌、病毒等。
二、常见的农作物有害天敌1. 昆虫类有害天敌昆虫是最为常见的农作物有害天敌,它们以农作物的叶子、茎、果实等为食,不仅会造成农作物的直接损害,还可能传播疾病。
常见的昆虫有害天敌包括蚜虫、飞虱、小菜蛾等。
蚜虫是一种吸食农作物汁液的昆虫,它们会导致农作物的叶片黄化、卷曲、生长受限等问题,严重时还可能造成农作物的死亡。
飞虱是一种以汁液为食的昆虫,它们可以在野外之间传播病毒,导致农作物感染病毒病害,极大地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小菜蛾是一种以蔬菜为食的昆虫,它们的幼虫会在农作物上进行蛀食,导致农作物的叶片被破坏,形成蛀斑,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严重的威胁。
2. 真菌类有害天敌真菌是另一类常见的农作物有害天敌,它们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具有强大的寄生和侵染能力。
真菌类有害天敌主要通过侵染农作物的叶片、茎、果实等部位,引起农作物的病害。
常见的真菌有害天敌包括霉菌、锈菌、黑斑病等。
霉菌是一类常见的真菌,它们主要寄生在农作物的叶片上,引起农作物的霉病。
霉菌感染后,农作物的叶片会出现白色或灰色的霉斑,导致农作物的叶片枯萎甚至死亡。
锈菌是一种以农作物为寄主的真菌,主要侵染谷物和菜类作物。
锈菌感染后,农作物的叶片会出现明显的锈斑,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寄生在水果和蔬菜上。
黑斑病感染后,农作物的果实表面会出现黑色的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的斑点,降低农作物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三、应对农作物有害天敌的方法为了保护农作物免受有害天敌的侵害,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病虫害防治中的天敌与益虫利用病虫害是农作物生产中的常见问题,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都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农民和科研人员都在积极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
天敌与益虫利用是一种生物防治的方法,通过引入天敌和益虫来控制害虫和病原体的繁殖,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一、天敌的作用与分类天敌是指以害虫或病原体为食的动物,如蜻蜓、蜘蛛、寄生蜂等。
天敌通过捕食或寄生的方式,有效地控制了害虫的数量。
根据天敌对害虫的捕食方式和习性,可以将天敌分为主动捕食型天敌和被动寄生型天敌两大类。
1. 主动捕食型天敌主动捕食型天敌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能主动捕食害虫。
其中,常见的主动捕食型天敌有蜻蜓、大头蜂、捕蝇草等。
它们通过捕食害虫来维持自身生存,并且能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
2. 被动寄生型天敌被动寄生型天敌是指通过寄生害虫来控制其数量的天敌。
这类天敌主要包括寄生蜂、寄生蜱等。
它们会选择害虫的卵或幼虫作为寄生对象,寄生在害虫体内,并最终杀死害虫。
二、益虫的作用与分类益虫是指那些对农业生产有利的昆虫。
它们不仅可以控制害虫和病原体的繁殖,还能为农作物的传粉授粉,促进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根据益虫对农作物的作用和习性,可以将益虫分为传粉益虫和捕食益虫两大类。
1. 传粉益虫传粉益虫主要是指那些可以进行花粉传播的昆虫,如蜜蜂、蝴蝶、食蚜蝇等。
它们帮助农作物进行传粉,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2. 捕食益虫捕食益虫是指那些以害虫为食的昆虫,如瓢虫、蜻蜓幼虫、蚜虫榨汁蜂等。
它们通过捕食害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起到了生物防治的效果。
三、天敌与益虫的利用方法天敌与益虫利用可以通过引入和保护两种方式来实现。
1. 引入天敌与益虫为了增加农田中的天敌与益虫数量,可以采取人工引种的方式。
人工引入天敌与益虫的种群,帮助它们适应环境并发挥害虫防治的作用。
比如,可以引入蜻蜓、瓢虫等天敌来控制农田中的害虫数量。
2. 保护天敌与益虫的栖息环境为了促进天敌与益虫的生存和繁殖,农民可以合理调整农田的耕作措施和农药使用。
不同作物上寄生性天敌的主要类群
一、水稻: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害虫种类多,防治害虫的药剂达到100多种,然而在水稻田中,天敌的自然种群数量很大,天敌数量丰富,据调查广东省水稻有67种寄生蜂,隶属16科;毗邻杂草地中有96种寄生蜂,隶属l9科。
广东稻田中稻螟和褐飞虱卵期寄生蜂群落由缨小蜂科和赤眼蜂科的6个属、共l9种卵寄生蜂组成。
其中,稻虱缨小蜂、长管稻虱缨小蜂和拟稻虱缨小蜂是群落中的优势种群。
重庆稻田寄生蜂种类有42种,分属l2个科。
主要寄生的害虫种类是:二化螟l6种、大螟11种、稻纵卷叶螟29种、稻苞虫l8种、稻螟蛉l0种、稻眼蝶2种、黑尾叶蝉3种、飞虱类7种、稻蚜类4种、稻褐蝽1种。
二、小麦:
小麦是种植普遍的粮食作物,麦田的天敌也非常丰富,例如粘虫的寄生性天敌主要为粘虫广肩小蜂和寄生蚜虫的茧蜂。
各个地区天敌的优势种类不同,例如保定夏季麦蚜盛发期以燕麦蚜茧蜂为优势种,秋季和初春麦田以烟蚜茧蜂为优势种;廊坊以燕麦蚜茧蜂为优势种;张家口市蔚县以燕麦蚜茧蜂和麦蚜茧蜂为优势种。
三、棉花:
棉田的天敌主要是棉铃虫齿唇姬蜂、中红侧沟茧蜂和斑痣悬茧蜂;中红侧沟茧蜂是寄生棉铃虫等害虫低龄幼虫的优势天敌,该寄生蜂在棉铃虫等害虫的关键的1龄末2龄初寄生,在害虫3龄期蜂幼虫钻出体外结茧,致使害虫死亡;另外蚜虫的寄生蜂等。
四、林果:
林果园属于多年生作物,害虫种类相对稳定,长期的适应和自然选择,建立相对比较稳定的害虫-天敌的互作关系,例如蚜虫:蚜茧蜂、蚜小茧蜂两大类,如苹果黄蚜茧蜂、瘤蚜茧蜂、梨蚜茧蜂和蚜虫金小蜂等;介壳虫:粉蚧短角跳小蜂、龟蜡蚧跳小蜂等;鳞翅目:小蜂(赤眼蜂)、绒茧蜂、小茧蜂、姬蜂、种腿蜂类和跳小蜂等。
桔绵蜡蚧:8种,属于跳小蜂科和蚜小蜂科。
橘小实蝇:主要为茧蜂科、姬小峰科、小蜂科和匙胸瘿蜂科。
如阿费氏茧蜂、凡氏费氏茧蜂、长尾全裂茧蜂和弗氏短背茧蜂、的印啮小蜂、的吉氏角头小蜂和的柔匙胸瘿蜂。
松突圆蚧:惠东黄蚜小蜂、带恩蚜小蜂、友恩蚜小蜂、长缨恩蚜小蜂、中华四节蚜小蜂。
假眼小绿叶蝉:卵寄生蜂2种,三棒缨小蜂属是优势种。
栗瘿蜂:l4种,其中长尾小蜂科2种,广肩小蜂科4种,旋小蜂科1种,刻腹小蜂科2种,大痣细蜂科1种,金小蜂科2种,啮小蜂亚科2种。
五、蔬菜田:
蔬菜种类丰富,种植方式多样。
品种更新较快,害虫种群波动大,导致天敌色种群和数量不稳定,目前在温室蔬菜生产中,除了利用自然的天敌外,正在推广和实施天敌繁殖和释放技术,增加菜田或者温室的天敌种类和数量,蔬菜主要害虫如粉虱的天敌有22种,分别隶属蚜小蜂科的恩蚜小蜂属1 9种和桨角蚜小蚌属2种、广腹细蜂科1种。
如:双斑恩蚜小蜂、浅黄恩蚜小蜂、丽蚜小蜂、海氏浆角蚜小蜂等;鳞翅目害虫:60种,姬蜂科19种,茧蜂科20种,赤眼蜂科9种,跳小蜂科4种,其它科8种。
如螟黄赤眼蜂、卷蛾分索赤眼蜂、菜蛾盘绒茧蜂和半闭弯尾姬蜂等;美洲斑潜蝇:4个科,39种。
其中茧蜂科6种,姬小蜂科
24种,金小蜂科6种,瘿蜂科2种。
如潜蛾姬小蜂和丽潜蝇姬小蜂、底比斯釉姬小蜂、丽灿姬小蜂和潜蝇茧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