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教学设计及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13.22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园中班《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竹篱笆和牵牛花,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 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牵牛花爬竹篱笆的过程。
3. 学习用废物材料制作牵牛花和竹篱笆。
4. 进行牵牛花爬竹篱笆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视频等。
2. 材料:废旧报纸、彩纸、剪刀、胶水等。
3. 环境:户外花园或阳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引导幼儿认识竹篱笆和牵牛花,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关系。
2. 讲解:讲解牵牛花爬竹篱笆的过程,让幼儿了解牵牛花的生长习性。
3. 操作:引导幼儿用废旧报纸、彩纸等材料制作牵牛花和竹篱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 实验:让幼儿在户外花园或阳台上进行牵牛花爬竹篱笆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制作牵牛花和竹篱笆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观察幼儿在实验中的观察力和合作精神。
3. 收集幼儿制作的牵牛花和竹篱笆,评价其美观性和创意性。
4. 调查幼儿对牵牛花和竹篱笆的认识程度,了解教学效果。
六、教学活动1. 户外观察:带领幼儿到户外花园或阳台,观察真实的竹篱笆和牵牛花,让幼儿亲身体验,增强对自然环境的感知。
2. 创作时间:给每个幼儿发放制作材料,引导他们动手制作自己喜欢的牵牛花和竹篱笆,鼓励幼儿发挥创意,装饰自己的作品。
3. 实验观察:让幼儿将自己制作的牵牛花放置在竹篱笆旁边,观察牵牛花是否真的能爬上竹篱笆,并记录观察结果。
七、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2. 实践操作: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和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境创设:创设真实的户外环境,让幼儿在自然情境中观察和学习,增强学习体验。
中班语言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一、教学目标:1. 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言,体验散文诗带来的想象意境。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散文诗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3. 发挥想象,创造性地表现散文诗的意境美。
二、教学重点: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
2. 理解散文诗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散文诗中比喻和拟人手法的理解。
2. 创造性地表现散文诗的意境美。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图片。
2. 散文诗文本。
3. 画笔、画纸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散文诗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些图片有什么联系?”2. 散文诗欣赏: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读散文诗,引导幼儿感受散文诗优美的语言。
3. 理解散文诗内容:教师逐句讲解散文诗,帮助幼儿理解散文诗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4. 感受散文诗意境: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体验散文诗的意境美。
5. 创作活动:教师鼓励幼儿用画笔和画纸表现散文诗的意境,创作自己的画作。
6. 展示和分享: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想法。
7.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强调散文诗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以及幼儿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
8. 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散文诗《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内容和意境。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通过家长群或家访形式,与家长沟通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并鼓励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继续阅读类似的散文诗,培养幼儿对文学的兴趣。
2. 环境创设: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散文诗《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相关主题,如挂出幼儿的作品,摆放相关的绘画材料,营造浓郁的文学氛围。
七、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朗读、回答问题和创作活动的积极性。
2. 教师评估幼儿对散文诗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比喻和拟人手法的掌握情况。
3. 教师收集幼儿的画作,评价幼儿在创作活动中表现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竹篱笆与牵牛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和认识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表达能力,以及手工制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竹篱笆与牵牛花》:让幼儿通过故事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观察和描述:让幼儿观察牵牛花和竹篱笆,学会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3. 手工制作: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小篱笆和牵牛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讲述《竹篱笆与牵牛花》的故事,引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法:带领幼儿观察牵牛花和竹篱笆,引导幼儿用语言进行描述。
3. 实践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小篱笆和牵牛花,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竹篱笆与牵牛花》的PPT或视频。
2. 实物:牵牛花和竹篱笆的图片或实物。
3. 手工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讲述《竹篱笆与牵牛花》的故事,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观察:展示牵牛花和竹篱笆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观察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特点。
3.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竹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关系,让幼儿理解相互依存的概念。
4. 制作:发放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制作小篱笆和牵牛花,鼓励幼儿发挥创意。
5. 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6. 总结: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描述和动手能力,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增强环保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聆听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度,评估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幼儿在观察和描述环节中是否能准确地用语言表达出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
3. 考察幼儿在手工制作环节中的动手能力和创意表现。
4. 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以及对环境保护的认知和表达。
幼儿园中班优秀语言公开课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竹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美好情感。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3.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1.活动重点: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竹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美好情感。
2.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活动准备1.教具准备:故事课件、竹篱笆和牵牛花图片、画纸、画笔。
2.环境准备:整洁的教室、舒适的座位。
四、活动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竹篱笆和牵牛花吗?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今天,老师就来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
2.讲述故事师:请小朋友们仔细听,故事的名字叫《竹篱笆和牵牛花》。
故事讲述了一个竹篱笆和牵牛花相互陪伴、共同成长的过程。
在故事中,竹篱笆为了让牵牛花更好地生长,不惜牺牲自己,为牵牛花提供支持。
而牵牛花也不负所望,为竹篱笆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3.故事讨论幼儿1:我觉得竹篱笆很有爱心,它为了牵牛花的生长,不惜牺牲自己。
幼儿2:我觉得牵牛花也很棒,它为了让竹篱笆不那么单调,为它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师:说得很好!竹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情感就是相互关爱、共同成长。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会关爱他人,共同成长。
4.观察竹篱笆和牵牛花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拿出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图片,观察它们的特点。
看看竹篱笆的形状、颜色,以及牵牛花的花瓣、颜色。
幼儿观察并分享观察结果。
5.绘画活动师:请小朋友们用画笔和画纸,画出你们心中的竹篱笆和牵牛花。
可以画一株牵牛花,也可以画一片竹篱笆。
画完后,可以跟小伙伴们分享你们的画作。
幼儿绘画并分享作品。
师:今天,我们通过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学会了关爱他人,共同成长。
希望小朋友们能够在生活中,像竹篱笆和牵牛花一样,相互关爱,共同成长。
五、活动反思1.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对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幼儿园中班语言——竹篱笆与牵牛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篱笆、牵牛花和各种小动物的特点。
2. 学会正确运用“伸、长、爬、越、乐”等词语。
3. 能够参与角色扮演,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竹篱笆与牵牛花》:讲述了一堵篱笆墙上各种小动物的活动,以及牵牛花给它们带来的快乐。
2. 生词:伸、长、爬、越、乐等。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片。
2. 生词卡片。
3. 角色头饰。
4. 画有篱笆、牵牛花和小动物的图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孩子们观察课件或图片,引导他们注意篱笆、牵牛花和各种小动物。
2. 讲述故事,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中篱笆、牵牛花和各种小动物的特点。
3. 学习生词:通过生词卡片,让孩子们认读、跟读、拼读,巩固记忆。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现故事情节。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篱笆、牵牛花和小动物,分享故事中的快乐。
2. 家长协助孩子用词语“伸、长、爬、越、乐”进行家庭小故事创作。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倾听、表达、互动等。
2. 评估孩子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程度,包括篱笆、牵牛花和各种小动物的特点。
3. 检测孩子们对生词的掌握情况,包括词语的认读、拼读和运用。
4.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孩子们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以及家长对教学活动的看法。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孩子们进行户外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的篱笆、牵牛花和小动物,增强他们的直观感受。
2.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活动,共同进行角色扮演,增进亲子关系。
3. 开展绘画活动,让孩子们绘制自己心中的篱笆、牵牛花和小动物,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孩子们关注故事中的细节,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2. 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中班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含反思-幼儿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能够听懂简单的中文话语,包括词语和简单的句子;2.能够理解故事情节,记忆故事主要人物和事件发生顺序;3.能够说出故事中简单的词语和短语。
(二)能力目标1.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听、说的活动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2.培养幼儿的情感沟通能力,通过参与交流和相互合作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三)情感目标1.能够体验故事中的情感,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和人物关系的变化;2.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二、教学内容(一)教学材料•《竹篱笆和牵牛花》绘本;•课堂教具:棕色纸板、彩色便签纸、颜色笔。
(二)教学策略•情感启发策略;•直观感知策略;•团体活动策略。
(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1. 故事导入(时间:10分钟)1.教师向幼儿们介绍绘本《竹篱笆和牵牛花》;2.请幼儿们谈论有关竹篱笆、牵牛花的事情和自己和朋友之间的事情。
2. 故事阅读(时间:15分钟)1.教师朗读绘本《竹篱笆和牵牛花》;2.教师呈现故事主要情节(竹篱笆们和牵牛花的故事,不断变幻的情感)。
3. 分组交流(时间:20分钟)1.教师组织分组活动,让同组幼儿合作完成一件任务;2.让小组挑选一段故事情节,选出重要的词语,表达这段故事情节;3.幼儿依据任务描述进行完成。
4. 情感延伸(时间:1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们品读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2.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得出这个童话寓意的感悟;3.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运用课堂教具表达对故事的感悟。
5. 反思总结(时间:5分钟)1.教师与幼儿总结整节课程;2.采用幼儿园语言适用的点评方式,鼓励幼儿们表达自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自学能力;3.面向幼儿,让他们表达对今天课堂的感悟。
三、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教师尝试采用了“情感启发策略”、“直观感知策略” 和“团体活动策略”,结合具体实例让孩子们学会参与学习、思考、交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悟,尝试把学科内容与幼儿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教学更加有趣、生动和实际。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互动关系。
2. 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学习词语:美丽、篱笆、牵牛花、互相、感谢、成长。
4.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善于观察和发现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讲述故事。
2. 学习词语:美丽、篱笆、牵牛花、互相、感谢、成长。
难点:1. 理解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互动关系,学会关爱和互相帮助。
2. 能够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故事情节和角色特点。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竹篱笆和牵牛花》。
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3. 音乐CD《种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发现美丽的牵牛花。
2. 故事分享:讲述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互动关系。
3. 活动一:角色扮演。
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篱笆和牵牛花,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角色特点。
4. 活动二:创作环节。
引导幼儿用画笔、彩泥等材料创作篱笆和牵牛花,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5. 活动三:音乐欣赏。
播放音乐CD《种花》,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美妙,并结合故事内容进行舞蹈表演。
五、作业:1. 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的主要情节。
2. 观察周围的植物,发现它们的成长变化,并和家长一起记录下来。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故事导入法,激发幼儿兴趣。
2. 运用角色扮演法,增强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3. 创作环节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
4. 音乐欣赏法,培养幼儿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是否积极发言、主动参与活动。
2. 故事讲述:评估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能否流畅地讲述故事情节。
3. 创作作品:评价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作品的想象力、美观度以及表达能力。
4. 音乐舞蹈:观察幼儿在音乐欣赏和舞蹈表演中的表现,评估其艺术素养和协调能力。
中班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精选5篇)中班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篇1教学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竹篱笆和牵牛花各自从难过到高兴的原因。
2.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出故事。
1.这是谁?你见过它吗?2.陈老师在公园的一个角落里看见一个伤心的竹篱笆,它为什么伤心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观察图片,在猜测中理解故事内容。
1.猜想故事第一段。
你看到竹篱笆是怎样的表情?你猜猜它为什么很伤心、难过?2.猜想故事第二段。
接着又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看。
提问:(1)竹篱笆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2)看到牵牛花在哭,竹篱笆会问它什么?牵牛花又会怎样回答?(请幼儿自由表述,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及看法。
)3.猜想故事第三段。
提问:竹篱笆会帮助牵牛花吗?是怎样帮助它的?是谁帮助了它?4.猜想故事第四段。
提问:看到了什么?他们开心吗?竹篱笆帮助了别人,它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引导幼儿说出帮助别人很快乐。
)三、完整欣赏故事。
1.边看图片边听录音完整欣赏故事一遍。
竹篱笆与牵牛花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和你猜的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吧。
2.通过提问,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并表演故事情节。
(1)讨论:牵牛花开始时为什么哭?是谁帮助了它?竹篱笆是怎样帮助它的?牵牛花的愿望实现了吗?(2)老师和幼儿一起表演竹篱笆与牵牛花的对话。
(3)竹篱笆开始时为什么不高兴?可以用什么词来表示?后来竹篱笆为什么会高兴?竹篱笆做了什么感觉自己很幸福?他是怎么说的?3.教师小结:哦,原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帮助别人真快乐。
四、幼儿组织讨论,拓展经验。
你帮助过小伙伴吗?是怎样帮助他的?帮助他,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中班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篇2一、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竹篱笆和牵牛花各自从难过到高兴的原因。
2.愿意帮助别人,知道帮助别人也能使自己快乐。
二、活动准备1.ppt “竹篱笆与牵牛花”。
中班语言故事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相互关爱和互相帮助。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 能够自主阅读故事,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感知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相互关爱和互相帮助。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难点:1. 能够自主阅读故事,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竹篱笆和牵牛花》2. 故事图片:篱笆、牵牛花、小鸟等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关系。
2. 欣赏故事:教师讲述《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互动。
a. 故事中的篱笆和牵牛花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b. 篱笆和牵牛花是如何相互帮助的?c. 你觉得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感情是怎样的?4. 表达情感: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中篱笆和牵牛花之间感情的看法。
5. 绘画活动:给幼儿发放画纸和彩笔,让他们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篱笆和牵牛花。
五、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并讨论故事中的情感。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于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关注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幼儿的作业,评估他们回家后的分享和讨论情况。
七、教学反馈:1. 根据教学评估的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2. 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 针对幼儿的兴趣和需求,设计后续的教学活动,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
八、教学延伸:1. 开展关于植物生长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亲手种植牵牛花,体验种植的乐趣。
2. 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共同制作篱笆,增强家庭亲子关系。
中班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外形、形态和习性2.通过学习诗歌,培养幼儿欣赏诗歌的能力3.通过诗歌,引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4.通过生动的课堂活动,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二、教学准备1.画有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图片2.录有《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诗歌3.牵牛花的种子和土4.相关的电子器材三、教学内容1、引入本节课通过引入诗歌《竹篱笆和牵牛花》,以及相关的教学图等,引发幼儿对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认知,营造感性体验的情境。
2、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外形、形态和习性在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外形、形态和习性之前,向幼儿讲述一些植物的基本知识,如:种子、根、叶、花、果实,以及花的颜色。
接着,让幼儿自由观察图片上的竹篱笆和牵牛花,并让他们描述它们的外形、形态和习性。
比如,竹篱笆是植物的一种,不仅可以当隔离物,还可以防风洒绿;牵牛花原来是南美洲的一种植物,它的花色非常漂亮,有红色、白色等几个颜色。
3、学习诗歌让幼儿一起朗读《竹篱笆和牵牛花》,让他们体验到诗歌带来的美好感受,同时培养他们欣赏诗歌的习惯,并引导他们从诗歌中发挥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4、种植牵牛花在学了诗歌后,提醒幼儿在家中寻找种子和土,同时,在教室里给每个孩子一个小花盆,指导他们如何将土和种子培植牵牛花。
在课后,让幼儿观察牵牛花的生长变化,并记录下来。
5、语言表达作为对诗歌学习和植物了解的巩固和深化,我们可以通过一些语言表达的过程,让孩子们练习他们的语言能力。
比如,我们可以让幼儿们展示他们刚刚种植的牵牛花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的生长状态。
此外,也可以设计一些趣味小游戏,让他们可以在游戏过程中运用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式本节课采用活动性、体验性、趣味性、接触性、情感性和综合性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主线,注重幼儿的主动性和合作学习。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教学评估是通过观察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检查他们记录的牵牛花数据、以及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综合考虑。
幼儿园中班语言——竹篱笆与牵牛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情节,能够简单描述故事内容。
2. 学会用恰当的词语形容牵牛花的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竹篱笆与牵牛花》的阅读与理解。
2. 牵牛花的特征及其与竹篱笆的关系。
3. 环境教育的相关知识。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竹篱笆与牵牛花》。
2. 图片或实物展示牵牛花和竹篱笆。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孩子们观察教室里的植物,引导他们发现牵牛花和竹篱笆的关系。
2. 故事分享:讲述《竹篱笆与牵牛花》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牵牛花的特点及其与竹篱笆的共生关系。
3. 讨论环节:提问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引导他们用词语形容牵牛花的特点。
4. 绘画活动: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心目中的牵牛花和竹篱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5. 总结:引导孩子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并和家长分享故事《竹篱笆与牵牛花》的内容。
2. 家长协助孩子记录观察到的植物特点,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故事分享环节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并与同伴交流。
2. 在绘画活动中,评估学生对牵牛花和竹篱笆的观察力及绘画表现能力。
3. 课后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观察和分享情况,以及对故事的理解和感悟。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带领学生到公园或植物园观察牵牛花和竹篱笆,亲身体验它们之间的关系。
2.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进行观察和记录,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八、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2. 对于学生在绘画活动和观察记录中的亮点,进行展示和分享,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幼儿园中班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课程背景本课程是针对幼儿园中班儿童进行的语言教学,主要通过教授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让儿童发展口语表达和语感,并通过观察比较两者的特点,增加他们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2.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掌握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名称和特点;•学会口头表达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差异;•建立观察比较和分类的能力。
2.2 能力目标•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儿童分类、观察、归纳和的能力。
2.3 情感目标•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增强对绿植的执着情感;•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和自信心。
3.教学内容•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名称和特征;•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差异。
4.教学过程4.1 教学前的准备•教师观察了两种植物的特点和名字,准备好相应的教材;•准备好音响设备以及幼儿园园内或附近的观察植物的场地;•让家长提前知道学校有此次活动,鼓励家长在家和孩子一同观察植物。
4.2 教学过程4.2.1 导入环节1.教师展示两种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说出他们观察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教师让学生观察植物,描述植物形态和特点。
4.2.2 第一练习环节1.带领学生前往幼儿园或者附近的园地进行实地观察。
2.教师让学生观察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特别注意形态和特征。
3.教师询问学生对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看法和感受,并引导他们从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4.2.3 第二练习环节1.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2.每个小组预备三分钟左右,介绍他们对于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知识和观察成果。
3.教师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和倾听,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感。
4.2.4 第三练习环节1.教师邀请学生完成相应的作品,比如小卡片、海报、模型等。
2.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自行思考如何利用语言描述来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和特点。
4.2.5 课程反思环节1.教师带领学生和家长进行评价和分享,让孩子 Show 自己的作品和观察成果。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学反思3篇《竹篱笆和牵牛花》教学反思1《竹篱笆和牵牛花》这一语言活动我们进行了两个课时的教学。
由于我班幼儿对于竹篱笆和牵牛花还不熟悉,所以在开展第一课时时我先出示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图片,先为幼儿做介绍。
接着,我借助录音让幼儿结合图片完整欣赏故事。
幼儿听完一遍故事都知道了牵牛花和竹篱笆为什么不开心的原因,接着我再让幼儿观察图片,根据听到的录音尝试讲述一下。
幼儿能够简单的讲述并且也会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基本了解了故事的内容但是对于“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个道理幼儿虽然会完整地表达了,但是其中的意思还没有完全领会。
于是我把这一情感目标放在了第二课时中。
在开展第二课时时我和幼儿一起讨论了“自己什么时候需要别人的帮助?”和“你接受过谁的帮助?”等问题,加深幼儿对这个道理的理解,从一件事情深化到自己的情绪体验中来。
从而理解故事,达到教学目标。
在开展《竹篱笆和牵牛花》这一教学活动时也存在着很多不足:1、幼儿回答问题时,有的很积极,有的不但不发言,还不会倾听。
2、在集体阅读时也不够积极,还有少数的人不在随着老师一起讲。
所以以后进行集体阅读时应明确讲述和倾听的要求,以便促进幼儿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3、活动中要给予幼儿交流的时间,并提醒幼儿有秩序发言,在别人发言时注意保持安静倾听。
《竹篱笆和牵牛花》教学反思2我先以一张牵牛花图片来吸引幼儿的兴趣,让幼儿观察牵牛花的表情,然后问幼儿牵牛花开心吗?为什么不开心,让幼儿大胆猜测牵牛花之所以伤心的原因。
接着出示伤心的竹篱笆的图片,让幼儿猜测他们之间出现了什么事情,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
然后通过完整欣赏故事,进行集体阅读。
幼儿听完一遍故事都知道了牵牛花和竹篱笆为什么不开心的原因,但是对于“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个道理幼儿虽然会完整地表达了,但是其中的意思还需要幼儿在生活中真正领会,因此,和幼儿一起讨论了“自己什么时候需要别人的帮助?”和“你接受过谁的帮助?”等问题,加深幼儿对这个道理的理解,从一件事情深化到自己的情绪体验中来。
幼儿园中班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含反思-幼儿园语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竹篱笆”、“牵牛”、“花”,增强幼儿对于生活中物品的认知能力;2.能够听懂、理解短文,并表达出自己的理解;3.能够感受到竹篱笆和牵牛花在文中的作用,培养幼儿的想象和感性认识能力;4.能够通过绘本的形式了解自然和生活,引导幼儿爱护自然,体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二、教学内容1. 课前启动老师出示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图片,并与幼儿交流,询问幼儿对于这些物品的认知和了解程度。
2. 教学重点通过绘本《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形式,带领幼儿了解两种物品的特点,掌握相关词汇,同时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老师与幼儿们一起唱儿歌《小兔子乖乖》。
3.2. 朗读绘本老师给幼儿讲述绘本《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情节,适时朗读短句,指引幼儿跟随阅读。
在讲述过程中,老师注重指出生活中的细节,带领幼儿了解生活和自然中丰富多彩的事物。
3.3. 交流讨论老师引导幼儿交流关于绘本故事情节、人物表现及环境形象的感受,引领幼儿讨论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形态特征以及它们在大自然中的作用。
3.4. 唱歌和游戏老师带领幼儿唱儿歌《牵牛花开啦》,边唱边表演花朵的开合;老师和幼儿一起模拟竹篱笆,摸索构建属于自己的“竹篱笆世界”,增强幼儿的空间想象和手眼协调能力。
4. 课程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对于学习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幼儿表达出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同时提供适当的评价和肯定,激励幼儿获得成就感。
三、反思与后续教师应根据幼儿学习情况及反馈信息,对本节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可以结合生活场景和情境,引导幼儿继续探索竹篱笆和牵牛花在我们生活中的形象和意义,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中班语言公开课竹篱笆和牵牛花教案及反思目标:通过本次公开课的教学,让中班的孩子们认识竹篱笆和牵牛花这两种植物,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一、教学准备1. 准备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图片或实物,以及相关的故事书籍。
2. 将教室布置成植物的生长环境,可以放置一些花盆或小树木。
3. 查阅相关的知识,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和生长环境。
二、教学过程1. 介绍竹篱笆和牵牛花首先,老师可以向孩子们展示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图片或实物,让他们观察和感受。
然后,通过讲故事或播放相关的视频,向孩子们介绍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观察植物的生长环境接下来,老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到教室外或学校附近的环境中,观察各种植物的生长环境,让他们了解植物的生存条件和所需的养分。
3. 制作手工在回到教室后,老师可以让孩子们用纸板、颜料和小树枝等材料,制作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手工作品,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互动游戏最后,老师可以组织一些与植物相关的游戏或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加深他们对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认识和理解。
三、反思通过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我发现孩子们对植物的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观察、制作手工和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都表现得非常投入和积极。
但是在教学中,我也注意到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教学内容的设计可以更加生动有趣,让孩子们更好地参与其中;同时,我也应该更多地倾听孩子们的意见,让他们在学习中更加活跃和主动。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植物教育的重视,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的活动内容,让孩子们在玩中学,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同时,我也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学习和进步,为中班孩子们带来更加丰富和有趣的教育体验。
抱歉,我目前的能力限制在长文中提供更多的信息。
不过我可以帮您修改或润色您已经写好的内容。
如果您有任何其他问题或需要其他帮助,也可以随时告诉我。
中班语言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
2. 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
3.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听懂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情感交流。
2. 学会分享和关爱,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或图书《竹篱笆和牵牛花》。
2.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故事课件或图书《竹篱笆和牵牛花》,引导幼儿观察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述故事: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感。
3. 讨论故事: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美好情感,如友谊、分享、关爱等,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主题。
4. 活动:1. 画出自己喜欢的牵牛花或竹篱笆。
2. 幼儿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讲述自己画中的故事。
6. 音乐欣赏:7. 结束活动: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绘画活动,共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竹篱笆和牵牛花”主题展示区,展示幼儿的作品,激发幼儿的自豪感。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2. 评估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如想象力、创造力、绘画技能等。
3. 搜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以便更好地指导幼儿成长。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教学方法、活动设计等。
2. 针对教学不足,制定改进措施,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九、课后作业:1.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观察身边的美好情感,如家庭成员间的关爱、朋友间的分享等。
2. 家长与幼儿一起完成一幅以“关爱”为主题的绘画作品,感受亲情和友谊。
幼儿园中班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身体方面:(1)能够较精准地仿照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形态,感受它们的美妙与奇妙。
(2)能够较精准地仿照竹篱笆和牵牛花在空间上的运动轨迹,磨练身体的协调性和快捷度。
2. 智力方面:(1)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外形和特点,培育察看力、记忆力和联想本领。
(2)通过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生命的意义,感悟生活的美好。
3. 情感方面:(1)培育幼儿的审美情感,引导他们赏识美丽的自然风景和艺术形式。
(2)激发幼儿的爱心和关注,学会敬重生命,珍爱自然。
二、教学过程:1.引入:(1)通过一些引导性的问题,让幼儿了解今日要学习的两个主角——竹篱笆和牵牛花。
(2)播放一段竹篱笆和牵牛花的视频,引导幼儿通过视频看出两者的形态和特点。
2.主体活动:(1)剪纸活动:给每个幼儿发一张白纸和一剪刀,让他们仿照竹篱笆或牵牛花的形态,将白纸剪成相应的形状。
(2)体育活动:选取一些动感的歌曲,让幼儿仿照竹篱笆和牵牛花的动作,跳舞、做体操等。
(3)手工活动:给幼儿供给肯定数量的纸杯和颜料,让他们自由发挥,制作本身的牵牛花或竹篱笆。
(4)讲故事:叙述《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引导幼儿思考生命的意义,感悟生活的美好。
3.总结:通过幼儿自我认得和互动交流,归纳总结今日的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
三、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我们选取了剪纸活动、体育活动、手工活动和讲故事等多种教学形式,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培育了幼儿的学习本领、制造力和想象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例如,在讲故事环节中,有些幼儿无法专注听讲,需要更多有趣味的互动和视觉辅佑襄助,才能真正理解故事的内涵。
此外,在体育活动环节中,有些幼儿的体力和协调本领有些欠缺,需要更加关注个别差异,供给个性化的教学引导。
总之,本次教学活动收获颇丰,也发觉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竹篱笆和牵牛花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和作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和作用。
难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图片、视频、实物等。
2. 环境准备:户外活动场地、种植园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引出本课主题。
2. 认识竹篱笆:教师展示竹篱笆的实物或图片,介绍竹篱笆的特点和作用。
3. 认识牵牛花:教师展示牵牛花的实物或图片,介绍牵牛花的特点和作用。
4. 观察与表达:教师带领幼儿户外观察竹篱笆和牵牛花,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所感。
5. 想象力拓展: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关于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让幼儿认识到大自然的美好。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附近的植物,并用画笔记录下来。
2.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种植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种植的乐趣。
六、教学策略:1. 直观演示:通过图片、视频和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幼儿清晰地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特点。
2. 互动讨论: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增强课堂互动性。
3. 观察实践:组织幼儿户外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亲身体验和参与活动。
4. 创意表达:鼓励幼儿通过绘画、讲故事等形式,表达自己对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理解和想象。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向幼儿传授关于竹篱笆和牵牛花的相关知识。
2. 互动提问法: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参与课堂讨论。
3. 观察实践法:教师组织幼儿户外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亲身体验和参与活动。
4. 创意表达法:教师鼓励幼儿通过绘画、讲故事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想象和创作能力。
《竹篱笆和牵牛花》中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学会观察和描述周围环境中的植物。
3.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绘画出篱笆和牵牛花。
4. 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学会与同伴一起完成任务。
二、教学内容1. 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通过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篱笆和牵牛花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观察周围环境: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观察学校周围的植物,让幼儿学会用肉眼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
3. 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绘画出篱笆和牵牛花,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情节,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绘画出篱笆和牵牛花,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画纸、画笔、颜料等。
2. 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室,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课件,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进入学习状态。
2. 讲述故事:教师讲述《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3. 观察活动:带领幼儿走出教室,观察学校周围的植物,让幼儿学会用肉眼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
4. 绘画活动:教师示范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绘画出篱笆和牵牛花,引导幼儿动手绘画,培养幼儿的绘画能力。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幼儿对《竹篱笆和牵牛花》故事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收集幼儿在观察活动中的描述,评价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 通过课堂互动和提问,了解幼儿对《竹篱笆和牵牛花》故事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绘画活动,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创作,增进亲子关系。
语言《竹篱笆和牵牛花》教学设计及反思活动目标:
1、欣赏童话,了解故事内容。
理解词语:“孤零零”“寂寞”。
2、通过看课件和讨论,感知、理解故事中竹篱笆和牵牛花的情绪变化。
3、懂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体会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牵牛花与竹篱笆图片
2、PPT《竹篱笆和牵牛花》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教师:这是什么?你们见过吗?这个篱笆是用什么做成的?竹篱笆怎么了?你觉得它为什么难过呢?
讨论: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他变得高兴起来吗?
“咦?竹篱笆听到了一阵哭声,是谁呢?”(牵牛花图片)
“牵牛花怎么哭啦?竹篱笆会和牵牛花说些什么呢?”(幼儿讨论)
“竹篱笆和牵牛花到底说了些什么,我们一起来听故事《竹篱笆和牵牛花》。
”
二、欣赏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完整欣赏。
提问:故事中有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牵牛花为什么哭?是谁帮助了它?
竹篱笆是怎么帮助牵牛花的呢?我们一边看图片一边听老师讲故事。
2、分段欣赏。
(1)播放前部分PPT。
提问:“竹篱笆一开始心情怎么样?为什么难过?”(引
导学习孤零零、寂寞)“牵牛花又为什么哭?它的愿望是什么?”“竹篱笆是怎么问牵牛花的?牵牛花又是怎么回答的?”(集体学习对话)“谁来帮助牵牛花呢?竹篱笆是怎样帮助它的呢?一起再听老师讲故事。
”
(2)播放后部分PPT。
提问:“牵牛花的愿望实现了吗?竹篱笆是怎么帮助牵牛花的?现在牵牛花的心情怎么样?竹篱笆还难过吗?它为什么感到幸福极了?它是怎么说的,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集体学说对话)
教师小结:哦,原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别人快乐了,自己也快乐了。
就像竹篱笆一开始孤零零的,很寂寞,没有朋友,后来它帮助了牵牛花,让牵牛花得到了快乐,自己也感到幸福极了。
3、再次完整欣赏故事,掌握对话。
“小朋友,让我们一边看图片,一边学一学竹篱笆和牵牛花是怎么的对话的。
”
三、联系生活实际,讲一讲自己助人为乐的故事。
1、“竹篱笆帮助了牵牛花感到很幸福,懂得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道理,那你帮助过别人吗?是怎样帮助他的?帮助他,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请个别幼儿说一说)
2、“今天我们听到的故事叫什么?小朋友想不想拿着图片自己表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