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 格式:doc
- 大小:659.00 KB
- 文档页数:4
《中药化学》教学大纲《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一)课程目标及地位《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和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他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
学习中药化学有利于探索中药防病治病的作用机理,有利于控制中药及中药制剂的质量,可提供合理炮制的依据,有利于改革中药剂型及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中药真伪鉴别的科学依据,有利于开辟新药源。
中药化学是中药专业和中药国际交流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学生在掌握四大化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学习《中药化学》课程,可以为后续的中药药剂、中药分析、中药炮制、中药鉴定等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中药化学》课程的知识内容是中药现代化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本课程是中药专业与中药国际交流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是大药学类其它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学生掌握好本课程的知识内容,可以让学生毕业后很快适应相应中药类生产、经营、质量控制、检测、中药制剂、中药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对于今后从事中药类研究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因此,对于学生今后工作、学习的自信心的建立起到极大的帮助。
本课程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掌握主要是通过理论课学习与实验课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理论作为指导、实验作为理论的巩固与技能的提高手段。
在重视理论课学习的基础上重视实验课的实践,两者相结合学好本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一般安排在第5学期,本课程重点是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原理方法;在掌握各类化学成分结构和性质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对特定中药的分析,从而制定具体的提取分离方法;难点是中药的化学结构复杂、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且有交叉现象,要达到目的必须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加强实验课的学习、从更多的感性中去领悟。
重点章节是第二章、第六章、第十章。
难点章节是第二章、第十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中药化学》教学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启发、引导的教学活动。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课程名称中药化学二、课程编码1002371三、课程性质必修课四、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104总学分:6.5实验学时:44五、适用专业中药学专业六、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天然药化教研室编.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七、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药化学实验是中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必须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实验课,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印证并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掌握由中药中提取、分离、精制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鉴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作风。
八、实验课的基本理论1. 掌握各类主要中药化学成分(如生物碱、糖苷类、黄酮、蒽醌、苯丙素、萜类、强心苷、皂苷等)的基本结构类型、结构特征;了解各类主要化学成分中的重要中药;熟悉各类主要化学成分中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
2. 掌握各类主要化学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理化性质与化学成分分子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熟悉不同的理化性质在提取方法的设计和化学结构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3. 掌握各类生物活性成分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和技术;了解提取分离方法和处理条件对化学成分结构的影响及后生产物形成的可能性。
4. 了解各类主要化学成分的波谱特征;了解化学成分结构研究中典型的降解反应及衍生物的制备;掌握各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特征定性反应、化学结构鉴定研究的步骤和采取的主要方法。
九、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每次实验课以小组进行教学:每组24人,由1位教师指导进行实验操作或课堂讨论。
对中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操作技能和方法采取首先观看教学录像或操作动画,同时指导教师详细讲解每一步的操作方法和原理,然后再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点评。
十、考核方式与评分方式根据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考试综合评定。
平时实验70%,实验考试30%。
竭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十一、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提要以人为本诚信务实勇于创新乐于奉献。
中药化学教学大纲(完整版)中药化学教学大纲中药化学教学大纲应该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课程名称:中药化学授课人:张老师课程时长:32学时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中药化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中药的成分、结构、性质、提取分离、质量控制等方面。
授课内容:主题1:中药化学概述内容:介绍中药化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内容和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资源:PPT、教材、案例分析。
评估方法:课堂讨论、作业、考试。
主题2:中药的成分内容:介绍中药中常见的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苯丙素类、生物碱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等。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操作。
教学资源:PPT、实验指导书、实验器材。
评估方法:实验报告、考试。
主题3:中药的结构与性质内容:介绍中药中常见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等。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操作。
教学资源:PPT、实验指导书、实验器材。
评估方法:实验报告、考试。
主题4:中药的提取分离内容:介绍中药中常见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膜分离法等。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操作。
教学资源:PPT、实验指导书、实验器材。
评估方法:实验报告、考试。
主题5:中药的质量控制内容:介绍中药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包括指纹图谱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中专医用化学教学大纲中专医用化学教学大纲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医用化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以化学知识为基础,化学原理为指导,为后续课程提供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医用化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今后从事医疗工作打下必要的化学基础。
二、课程学习任务与目标1.掌握医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药用化学》课程教学大纲根据学院《中药制药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本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学时数:课程学分数:适用专业: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药用化学是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的必修课,职业基础课。
为适应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发展的需要,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四个模块与药学类各专业的实际应用融合在一起,形成药用化学。
本课程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让学生从基础课就与专业相联系、掌握专业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药用化学与中药制药技术专业等的关系,理解药用化学对学好其它专业课的重要性,并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为学生学习中药提取分离技术、中药制剂检测技术、中药制剂技术等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奠定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得以提升技能,拓宽视野,为学生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药用化学的基本理论素质。
学生应熟悉药用物质的名称、结构、理化性质、生物学功能,并能利用物质的理化性质做物质鉴定;能够掌握滴定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及其在药物鉴定、检验中的实际应用;熟练计算试样含量,学会数据处理和分析评价。
(二)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本专业所需的基本实验技能。
学生应学会溶液配制、物质鉴定、含量测定、化合物的合成等技能;具备化学物质分析、提取、分离、纯化操作和相关设备使用的能力。
(三)态度目标在培养学生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技能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学以做人、学以致知、学以致用、学会合作。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团队精神,从而较快适应医药行业第一线岗位的需要。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溶液教学内容:1、溶液浓度2、分散系3、表面活性剂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列举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使用公式正确计算溶液浓度;正确描述分散系,比较并区别各类分散系;说出表面活性物质的性质,列举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
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中药化学课程是针对中医药专业学生进行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药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中药化学基础知识、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研究方法、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药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2. 掌握中药化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3. 熟悉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研究方法。
4. 掌握中药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1. 中药化学基础知识a. 中药化学的概念和发展历史b. 中药的来源和分类c. 中药的药效和副作用d. 中药的制备工艺和贮藏方法2. 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研究方法a. 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及其化学结构b. 中药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方法c. 中药质量评价的化学方法3. 中药质量控制a. 中药质量控制的意义和目标b. 中药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c. 中药质量检测的常用仪器和方法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授中药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中药化学的基本框架。
2. 实验授课:开展有关中药化学的实验教学,通过实践操作,帮助学生熟悉中药化学的实验技巧和实验方法。
3. 讨论与互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互动,促使学生思考和探究中药化学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等。
2. 期中考试:考察学生对中药化学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1. 《中药化学》(教材)2. 《中药学原理与应用》(参考书)七、教学资源1. 实验室:提供中药化学相关的实验设备和器材。
2. 电子资源:提供中药化学相关的电子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料。
八、其他备注1. 学生需提前准备相关实验器材和实验用品。
2.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需严格遵守实验安全规定,确保人身安全和实验环境的安全。
以上是关于中药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可以全面了解中药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今后的中医药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药化学学时:126(72/54)学分:7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为中药学专业四年制、中药制药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中药中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概念、基本化学结构及分类、重要理化性质、常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重要类型化学成分(如黄酮、蒽醌等)的波谱特征及结构确定方法,某些常见中药(如麻黄、黄连、洋金花、槐米、黄芩、葛根、秦皮、五味子、大黄、人参、甘草等)所含主要成分的结构类型、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
为学习后继其它专业课奠定基础,为学生将来从事中药的研究、生产、检验等工作,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奠定化学成分方面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学时)掌握中药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熟悉中药化学的作用,了解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5学时)掌握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方法;熟悉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一般程序及波谱法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了解中药化学成分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第三章糖和苷类化合物(6学时)掌握苷类化合物的含义、结构特点、重要理化性质,苷类成分一般提取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苷类分类及代表成分,糖的结构与分类,多糖的重要性质和提取方法,苷类化合物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及方法;了解糖类的生物活性和分布,苦杏仁苷结构及重要性质。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6学时)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重要性质、提取分离、检识和结构研究方法,大黄所含主要醌类成分的类型和提取分离方法;熟悉醌类化合物的分类,除蒽醌以外的其它醌类化合物的一般性质,丹参所含主要醌类成分的结构类型和提取分离方法;了解醌类化合物的分布、活性;紫草所含主要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及主要性质。
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6学时)掌握香豆素的基本结构、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波谱特征和结构研究方法,秦皮、五味子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结构及理化性质;熟悉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分类,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含义、结构特征、重要性质;了解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常见木脂素类型的主要波谱特征,前胡、连翘、细辛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
《中药化学》教学大纲(供四年制中药专业使用)前言《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运用化学及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是中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
因此,本课程应紧密结合中医药理论、中药的临床功效及其所含化学成分的化学结构、性质与药理作用等进行教学。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中药中所含有效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所含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为学好其它后续相关课程和就业后从事中药现代化研究和研制新药等奠定必要的基础。
《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其教学内容要突出为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服务的指导思想,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既要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情况相适应,又要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和时代感,充分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就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和技术进步在本学科中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本课程总学时为96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实验48学时。
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明确《中药化学》学科性质、研究的内容和在本专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学习《中药化学》的目的意义,了解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等。
【教学内容】1.中药化学的任务和研究范围及其在本专业中的地位。
2.中药化学在中医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
3.当前中药研究概况、研究方法和今后发展的趋势。
【教学方法】讲授第二章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一般方法【目的要求】1.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类型、一般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的一般方法。
2.了解中药化学成分生合成及结构鉴定的一般方法。
【教学内容】1.中药中所含各类化学成分及生合成简介。
2.提取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溶剂提取法、水蒸气蒸馏法、升华法、超声波提取法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
3.分离中药有效成分常用的方法:系统溶剂分离法、两相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盐析法、分馏法、结晶法及各种色谱法等。
《中药化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适用对象]环境科学、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学时] 36学时一、实验教学任务和目的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因此中药化学实验课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等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训练严格的科学的工作态度。
同时通过实验可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
在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浸渍法、渗漉法、煎煮法、回流法、连续回流提取法、两相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结晶法、薄层色谱、纸色谱、柱色谱的基本操作技能。
熟悉它们在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检识和鉴定中的应用。
由于中药中所含化学成分复杂,一些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等特点,实验中着重训练主要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检识方法。
使学生具有初步设计提取中药中主要类型成分的能力。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中药化学实验教学在本门课的教学中占重要地位。
学生可通过上实验课对理论课讲授的内容加以验证,掌握中药中各种不同成分的提取、分离、鉴定、结构测定和必要的结构改造,加深对理论课所讲内容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内容实验一氧化铝的活性测定1、实验目的和要求本实验要求了解吸附剂活性测定的目的,掌握吸附剂活性测定的原理及方法,练习薄层层析及柱层析的基本操作。
2、实验内容利用薄层层析和毛细管层析法测定氧化铝的活度。
3、实验仪器层析槽,玻璃板,毛细管,量筒,小试管,滴帽。
4、实验学时3学时实验二防己中生物碱的提取、分离与鉴定1、实验目的和要求学习生物碱类成分的一般提取分离法,通过实验要求:(1)掌握生物碱的溶剂提取法和粉防己碱与防己诺林碱的分离方法。
(2)熟悉生物碱的一般理化性质。
(3)熟悉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的检识方法。
(4)掌握回流法、萃取法、结晶法等的基本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
2、实验内容粉防己中总生物碱的提取,亲水性生物碱和亲脂性生物碱的分离,亲脂性生物碱中酚性和非酚性碱的分离,叔胺碱的纯化,粉防己碱和防己诺林碱的分离及一般的鉴定方法。
中药(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大纲目录前言第一章总论第二章糖和苷第三章苯丙素类第四章醌类化合物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第六章鞣质第七章萜类化合物第八章三萜及其苷类第九章甾体及其苷类第十章生物碱第十一章天然药物的开发实验课学时分配实验课内容与要求前言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技术研究天然产物中生物活性物质的一门学科,是药学专业、药剂专业、药分专业及相关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是国家职业药师(中药学)资格考试必考课程。
本课程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合物波谱学、药用植物学、中药学等课程的基础上,重点讲授天然产物中具有生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生理活性、中药开发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天然药物方面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能力,为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输送人才。
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是通过讲课和实习两种方式进行的,讲课要以启发为主,重点阐明各类化学成分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对其它部分可适当联系或指导自学。
在实习课中以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操作为主。
本门课共130学时,其中理论课60学时,实验课70学时,周学时8学时,理论课与实验课比例约1:1.2。
讲课内容用" "符号表示重点,重点讲授;" "表示难点,详细讲授;" "表示既是难点又是重点,其余一般讲授。
理论课学时分配内容学时第一章总论6第二章糖和苷类6第三章苯丙素类4第四章醌类化合物2第五章黄酮类化合物8第六章鞣质2第七章萜类化合物6第八章三萜及其苷类 6第九章甾体及其苷类 6第十章生物碱10第十一章天然药物的开发4合计60理论课内容与要求回目录第一章总论(6学时)(一)目的要求:掌握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和天然药物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原理及方法,了解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及采用的方法,天然药物化学的发展及其在药学专业中的地位(二)内容:1、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内容2、溶剂提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的原理、操作及其特点3、中草药有效成分分离方法的原理,重点讲解各种层析方法(硅胶、聚酰胺、葡聚糖凝胶、离子交换树脂、大孔树脂法及分配层析)和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及方法4、熟悉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主要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结构研究的主要程序及采用的主要方法5、了解天然药物化学发展史、现状及未来和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重要意义6、了解用波谱法测定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的一般方法回目录第二章糖和苷(6学时)(一)目的要求:要求掌握糖和苷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性质、苷键裂解的规律及波谱的基本知识(二)内容:1、单糖的绝对构型、端基差向异构体、构象的基本知识。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英文):Chinese Medicine Chemistry Practical Technology 课程类型/性质:必修课/专业课总学时:90 (理论和实践)学分:7适用专业: 药物制剂技术专业药学专业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开课系部:药学系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见图1。
图1 本课程与药学相关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二、课程内容简介《中药化学实用技术》课程主要介绍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及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着重培养学生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同时注意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
为将来从事中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及中药及其制剂质量控制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任务、教学目标在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中承担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
【知识目标】1.掌握中药活性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2.掌握中药主要活性成分的概念、结构特征及分类3. 掌握中药主要活性成分的理化性质4.能依据中药主要活性成分的结构分析理化性质5.掌握中药主要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和鉴定方法6.能根据中药主要活性成分的性质理解提取分离工艺7.能根据中药主要活性成分的性质改进和设计提取分离工艺8.掌握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的一般方法9.掌握中药提取车间以下岗位的标准操作程序10.熟悉某个岗位的技术要求及操作【能力目标】21.具有对中药材进行煎煮、浸渍、渗漉、回流、连续回流和水蒸气蒸馏等提取操作的能力2.具有对提取液进行进一步纯化、分离的能力3. 能将提取、分离的基本操作技能,灵活地运用于具体中药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中4. 能熟练地利用图书馆、电子期刊、网络课程等资源,查阅药学相关专业文献资料5. 能熟练使用中药提取机械设备,具有简单维护和保养的能力【素质目标】1.树立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热爱医药卫生事业;2.培养科学严谨、勤奋踏实的学风和乐于奉献、创新实干精神;3.培养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和竞争拼搏的优良品质;4. 培养和提高学生职场协调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5.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科技写作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中药化学》实训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性质:课程类别:实训学时:适用专业:中药学开课单位、教研室:实训项目总数:实训目的通过实训,加深对中药化学在中药学专业地位与作用的理解,学习化学成分提取、分离与鉴定的基本技术,锻炼实践能力,为以后从事中药成分提取、分离和鉴定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
实训内容与要求实训一:秦皮中七叶内酯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实训目的】1.学习七叶内酯的提取方法。
2.学习七叶内酯的重结晶纯化方法。
3.学习七叶内酯的检识方法。
【实训内容】1.通用试剂法提取七叶内酯。
2.溶剂极性调节法重结晶七叶内酯。
3.七叶内酯的检识。
秦皮为木犀科白蜡树属植物白蜡树( Fraxinus Chinensis Roxb.)或苦枥白蜡树(F.rhyncho phylla Hance ) 或小叶白蜡树(F.bungeana DC )的树皮。
味苦,性微寒。
具有清热、燥湿、收涩作用。
主治热痢疾、目赤肿痛等症。
秦皮中含有多种内酯类成分及皂苷、鞣质等,其中主要有七叶苷,七叶内酯、秦皮苷及秦皮素等,多有抗菌消炎的生理活性,七叶内酯对细菌性痢疾、急性肠炎有较好治疗效果,兼有退热作用,毒付作用小,几无苦味,适于小儿服用。
1.秦皮中主要成分的结构及性质(1)七叶苷(aesculin),又叫马粟树皮苷,白色粉末状结晶,mp205—206℃,易溶于热水(1:13),可溶于乙醇(1:24),微溶于冷水(1:60),难溶于乙酸乙酯,不溶于乙醚、氯仿,在稀酸中可水解,水溶液有蓝色荧光。
OOHOgluO(2)七叶内酯(aesculetin):黄色针状结晶,mp276℃,易溶于沸乙醇及氢氧化钠液,可溶于乙醇, 乙酸乙酯,稍溶于沸水,几不溶于乙醚、氯仿。
(3)秦皮苷(fraxin):mp 205℃cH3(4)秦皮素(fraxetin):mp227—228℃O OHOOHCH3O2.实验原理七叶苷、七叶内酯均能溶于沸乙醇,可用沸乙醇将二者提取出来,利用在乙酸乙酯中二者的溶解性不同而分离之。
《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药化学学时:126(72/54)学分:7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本课程是为中药学专业四年制、中药制药专业四年制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中药中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概念、基本化学结构及分类、重要理化性质、常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重要类型化学成分(如黄酮、蒽醌等)的波谱特征及结构确定方法,某些常见中药(如麻黄、黄连、洋金花、槐米、黄芩、葛根、秦皮、五味子、大黄、人参、甘草等)所含主要成分的结构类型、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
为学习后继其它专业课奠定基础,为学生将来从事中药的研究、生产、检验等工作,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奠定化学成分方面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学时)掌握中药化学课程的主要内容,熟悉中药化学的作用,了解中药及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研究方法(5学时)掌握中药化学成分提取分离的一般方法;熟悉中药化学成分结构研究一般程序及波谱法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了解中药化学成分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第三章糖和苷类化合物(6学时)掌握苷类化合物的含义、结构特点、重要理化性质,苷类成分一般提取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苷类分类及代表成分,糖的结构与分类,多糖的重要性质和提取方法,苷类化合物结构研究的一般程序及方法;了解糖类的生物活性和分布,苦杏仁苷结构及重要性质。
第四章醌类化合物(6学时)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重要性质、提取分离、检识和结构研究方法,大黄所含主要醌类成分的类型和提取分离方法;熟悉醌类化合物的分类,除蒽醌以外的其它醌类化合物的一般性质,丹参所含主要醌类成分的结构类型和提取分离方法;了解醌类化合物的分布、活性;紫草所含主要醌类化合物的结构及主要性质。
第五章苯丙素类化合物(6学时)掌握香豆素的基本结构、重要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检识方法、波谱特征和结构研究方法,秦皮、五味子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结构及理化性质;熟悉苯丙素类化合物的分类,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含义、结构特征、重要性质;了解苯丙素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常见木脂素类型的主要波谱特征,前胡、连翘、细辛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
“中药化学实验技术”实验教学大纲实验 大黄中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的提取、分离和鉴定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1) 掌握pH 梯度萃取法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2) 学习硅胶柱色谱法分离精制大黄素。
(3) 学习离心薄层色谱法、快速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精制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
(4) 了解高速逆流色谱法的分离原理和方法。
(5) 学习羟基蒽醌类化合物的鉴定方法。
二 实验原理大黄记载于《神农本草经》等许多文献中,用于泻下、健胃、清热、解毒等。
自古以来,大黄在植物性泻下药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一味很早就被各国药典所收载的世界性生药。
大黄的种类繁多,优质大黄是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clm L ),药用大黄(R. officinale Baill )及唐古特大黄(R. tangutium Maxim .et Regll)的根茎及根,大黄中含有多种游离的羟基蒽醌类化合物以及它们与糖所R 1 R 2 名 称晶 形 熔 点 -H -COOH 大黄酸(Rhein) 黄色针晶 318~320℃ -CH 3 -OH 大黄素(Emodin)橙色针晶 256~257℃ -H-CH 2OH 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橙色细针晶 206~208℃ -OCH 3 - CH 3 大黄素甲醚(Physcion) 砖红色针晶 207℃ -H -CH 3 大黄酚(Chyrsophanol)金色片状结晶196℃OOHOHR 2R 1酸性强弱:大黄酸>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 极性强弱: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甲醚>大黄酚 三 实验方法 1 酸水解取大黄粉10g ,加20%的硫酸水溶液100ml ,直火加热1小时,过滤,滤饼水洗中性,干燥。
2 总羟基蒽醌苷元的提取干燥的滤饼置索氏提取器中,加入乙醚,回流提取2.5小时,得乙醚提取液。
3 pH 梯度萃取法分离大黄中的蒽醌苷元分三次)碱液 盐酸调pH=2 350ml (分三次)沉 淀 (大黄酸)碱液 乙醚液 盐酸调360ml(分四次)沉淀(大黄素) 碱液沉淀(芦荟大黄素) 碱液 乙醚液(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萃取效果以TLC 来确定。
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中药化学是中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全面地介绍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其相关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对中药化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的掌握能力。
二、教学目标1. 掌握中药基本化学知识,包括中药的化学成分与分类;2. 熟悉中药药理作用及其机制,了解中药的药效评价方法;3. 掌握分离鉴定中药成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4.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中药质量控制与安全评价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 中药的化学成分与分类1.1 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类和特点;1.2 中药常见的化学成分,如生物碱、多糖、黄酮类、苷、酚酸类等;1.3 中药药材中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方法。
2. 中药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2.1 中药药理学的基本概念;2.2 中药的常见药理作用,如抗炎、抗菌、抗氧化等;2.3 中药药理作用的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2.4 中药药效评价方法及药效学研究。
3. 中药成分的分离鉴定技术3.1 中药成分的色谱分离技术,包括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3.2 中药成分的质谱分析技术,包括质谱仪的基本原理与操作;3.3 中药成分的核磁共振技术,包括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等;3.4 中药成分的紫外可见光谱技术。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1. 中药化学实验:包括中药成分的提取与分离、药效评价方法的实验操作;2. 中药分析实验:利用色谱、质谱等仪器进行中药成分的分析与鉴定实验。
五、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与参与度:包括课堂积极性、讨论参与、实验室纪律等;2. 平时作业:包括课堂小测验、实验报告等;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中药化学知识和实验操作的理解与掌握。
六、参考教材1. 《中药学教程》(王增荣、陈军主编,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 《中药化学》(陈通明、孙静军、刘伯锐等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3. 《中药化学与分析学》(王燮业、陈艳红编著,浙江科技出版社)。
七、教学团队本课程由中药学专业教师承担,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科研背景,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和指导。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学时:32 学分:1.5
一.实验课的性质,任务本与目的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实验是本门课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
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中药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掌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技术,了解和掌握用化学方法分析和测定中药中各种有效成分的基本技能,并对结果进行简单处理,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授课对象是农学类的三年制大专学生。
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
《中药化学实用技术》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培养学溶剂提取法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及应用,应用。
进一步掌握化学常规测定方法应用于中药各有效成分提高。
同时为相关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验方式及基本要求
1.由指导教师讲解实验的基本要求,目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2.每个实验2学时,基本操作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
3.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严格遵守实验课守则,认真实验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考核。
四.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方法
1.每次实验必需由指导教师点名,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
2.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批改,评分。
3.考核与课程同步,实验考核考分占课程总分的60%
六.本实验课程配套教材或实验指导书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1998
化学工业出版社中药化学实用技术2013.9
执笔人:刘红云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系主任审核签字:。
中药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一、实验课程名称
中药化学
二、课程编码
1002371
三、课程性质
必修课
四、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104
总学分:6.5
实验学时:44
五、适用专业
中药学专业
六、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
天然药化教研室编. 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讲义.
七、实验课的任务、性质与目的
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中药化学实验是中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必须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高度重视实验课,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印证并加深理解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掌握由中药中提取、分离、精制有效成分,并对其进行鉴别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独立动手、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研作风。
八、实验课的基本理论
1. 掌握各类主要中药化学成分(如生物碱、糖苷类、黄酮、蒽醌、苯丙素、萜类、强心苷、皂苷等)的基本结构类型、结构特征;了解各类主要化学成分中的重要中药;熟悉各类主要化学成分中的重要生物活性成分。
2. 掌握各类主要化学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理化性质与化学成分分子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熟悉不同的理化性质在提取方法的设计和化学结构鉴定中的重要作用。
3. 掌握各类生物活性成分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和技术;了解提取分离方法和处理条件对化学成分结构的影响及后生产物形成的可能性。
4. 了解各类主要化学成分的波谱特征;了解化学成分结构研究中典型的降解反应及衍生物的制备;掌握各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特征定性反应、化学结构鉴定研究的步骤和采取的主要方法。
九、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每次实验课以小组进行教学:每组24人,由1位教师指导进行实验操作或课堂讨论。
对中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操作技能和方法采取首先观看教学录像或操作动画,同时指导教师详细讲解每一步的操作方法和原理,然后再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点评。
十、考核方式与评分方式
根据平时实验成绩和实验考试综合评定。
平时实验70%,实验考试30%。
十一、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提要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实验要求实验类型计划学时每组人数主要仪器设备所在实验室
1 薄层板的制备、活度测定及
应用
1.薄层板的制备
2.吸附剂的活度测定
3. 薄层层析的应用
必做验证 2 24
药学院四楼
中药化学实验室
2 辣椒素的柱层析1.氧化铝柱的准备
2.辣椒素的分离
必做验证 2 24
药学院四楼
中药化学实验室
3 掌握掌叶防已碱的提取及
硫酸延胡索乙素的制备
1. 巴马汀提取及延胡索素的
制备
2.黄藤中生成碱的检识
必做综合12 24
药学院四楼
中药化学实验室
4 芦丁的提取、分离与鉴定1.芦丁的提取分离
2.芦丁的精制
3.芦丁的水解
4.芦丁和槲皮素的鉴定
必做综合16 24
药学院四楼
中药化学实验室
5 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和鉴别1.薯蓣皂苷元的提取
2.薯蓣皂苷元的鉴定
必做综合8 24
药学院四楼
中药化学实验室
6 中草药成分鉴别法1.生物碱的鉴别
2.苷类(蒽苷、黄酮苷、强心
苷、皂苷、香豆精苷和氰苷)
的鉴别
3.挥发油的定性鉴别
4.鞣质类化合物的鉴别
必做设计 4 24
药学院四楼
中药化学实验室
以人为本诚信务实勇于创新乐于奉献
以人为本诚信务实勇于创新乐于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