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枪鱼围网渔业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金枪鱼围网渔业
发布时间:2011-10-31信息来源:《中国渔业资讯网》
围网是一种捕捞集群鱼类、规模大、产量高的渔具,它具有积极追踪。包围鱼群的特点,因此,在进行作业时需具备的条件是:捕捞对象集群范围比较小,密度比较高;鱼群需要在表层游动,游速较慢,行动较迟缓;对鱼群动向的判断无误。同时要求作业渔船性能具有快速、回转快,能安置大量网具并能迅速收绞网具的设备等。围网渔具是捕捞鱼群密集的中上层鱼类,如鳀、沙丁鱼、鲱、鲐、鲹等,有着很高的效率。根据金枪鱼的生物学特性,应用围网渔具捕捞的效果开始并不理想。因此,围网捕捞历史虽较久,但长期处于以捕捞近海金枪鱼的历史过程。特别是美国,虽然很早就使用单船围网捕捞近海金枪鱼类,但其规模有限,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成功地发展了大洋金枪鱼围网渔业,这是与渔船、渔具材料、捕捞设备等的重大革新直接有关。
1970年美国建造了世界第一艘1800吨级大型围网渔船“阿波罗”号,围捕大洋金枪鱼类取得成功后,引起世界远洋渔业国家和地区巨大反响,并掀起了争相建造大型围网渔船的高潮,使世界金枪鱼类的捕获量有了很大的增长。目前世界上有大型金枪鱼围渔船400余艘,主要从事金枪鱼围网作业的国家和地区有美国、日本、中国台湾省、韩国、西班牙、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墨西哥等。世界主要金枪鱼的产量,其中约有70%左右围网类渔具捕获。目前金枪鱼围网渔场主要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西非海域(见图5-14)。图5-14为世界围网作业渔场示意。目前金枪鱼围网的主要捕捞对象为:鲣和低龄的黄鳍金枪鱼,因为它们的聚群等状况,更适宜于围网捕捞,促使这两类鱼的年渔获量均超过100万吨,特别是鲣已达197.64万吨(1999年),这是与金枪鱼围网渔业的发展有关。由此看出,金枪鱼类的其他作业方式,如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等,仍将有着广阔的前景。
金枪鱼围网操作技术
金枪鱼围网是以捕捞鱼群比较密集的一种方法,根据金枪鱼集群鱼群的不同,分为自由游泳鱼群(简称自由群)和人造流木等的集鱼鱼群(简称流木群)两种,因流木群集群需要相当长时间,一般每天清晨前后只能作业一次,而自由群则不受限制,但鱼群侦察要求高。虽然大部分金枪鱼类都有集群洄游的习性,但是集群的大小范围,是否符合围网捕捞作业的要求,并不是非常普遍和容易,有时虽有较小群体出现,也不能作为金枪鱼围网的捕捞对象。现将金枪鱼围网捕捞操作技术简述如下:
(一)鱼群侦察技术
鱼群侦察方式通常分两大类:一类是渔场资源调查和预报,属远景侦察;另一类是生产现场探索,属作业侦察。前者是在渔汛前期的大范围侦察,着重于渔场水文要素。饵料组成和分布,以及捕捞对象的生物学特性的调查,结合有关历史资料,分析渔场海况、捕捞对象群体组成等。后者是作业过程寻找捕捞鱼群的小范围侦察。两者有内在联系,不可分隔。
目前金枪鱼围网生产中常用的作业侦察方式有:目视侦察、仪器侦察和生物学侦察、飞机侦
察等。
1、目视侦察
目前金枪鱼围网作业,主要是捕捞起水鱼群。起水鱼即鱼类因生理条件和水域环境等原因,浮于水表面或水下数米水域,人眼能直接观察到鱼群。有经验的瞭望员,在桅斗或其他高处,可以根据鱼群在水表面游动和形成的形状、大小以及颜色等特征,判断鱼群的种类、数量和动向。
(1)根据鱼群标志判断鱼群在水面游动激起一片片波纹,或在水下数米处游动,呈现出与海面不同颜色,群体越大颜色越浓。常见的现象有如下几种:
1)“白沸”:鱼群在表层捕食饵料时,水滚动像开水沸腾的形状,可以根据“白沸”面积的大小,确定鱼群多少。
2)“水波”:指鱼群在水面下游动形成水面的振动波,它具有与周围海面不同的波形,海水色泽也有异常现象,例如,在一大片波浪中或在较平静的海面上,有一小块小波或出现小的浪花,或者在一大片灰蓝色水面中出现一小片另一种色彩如紫黑色、黄褐色、紫红色等。这些异常波形和异常的色泽,便是鱼群在靠近海面活动的征兆。
3)“海火”:指在夜间观察海面有没有发现荧光之外,海洋中有能发光的浮游生物,鱼群在夜间游动时,能发光的夜光虫等受到冲击后发光,形成“海火”现象,根据“海火”的面积大小,鱼群的多少。
(2)根据非鱼群标志判断根据与鱼群有关的海鸟等生物的活动现旬,间接判断鱼群动向,常见的现象如下:
1)海鸟活动:指海鸟在海面活动情况,海鸟常接近海面捕食小型鱼类。当小型鱼类集中出现的海面,往往是金枪鱼和鲣鱼群追逐索饵之处,因此,如见到海面有大群海鸟活动之处,即是金枪鱼鱼群的活动之处。海鸟活动现象的观察,不仅是目视侦察的重要目标,而且是仪器侦察的重要目标。
2)鱼跃现象:指海面否出现鱼类跳跃,在天气变化、气压降低时,鱼类会跃出海面,有时金枪鱼鱼群在水下活动追逐小型鱼类进食,也会引起鱼跃现象。因此,如发现鱼跃现象,应进一步细心观察,或用探鱼仪结合观察和判断。
3)他船动态:指同一渔场生产渔船的活动状态,观察这些渔船的作业状态和效果,借以推断鱼群动向。
2、仪器侦察
主要是指应用水平的垂直探鱼仪探察鱼群,根据探鱼仪所记录的鱼群映象,可以估算鱼群的大小,鉴别鱼的种类,判断鱼群活动状态。除探鱼仪外,应用海鸟雷达,探索海鸟和鱼群,也是仪器侦察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日本金枪鱼围网渔船,均安装海鸟雷达1~2台。
3、生物学侦察
生物学侦察与目视侦察和仪器侦察不同,是在捕到鱼群后进行生物学测定(鱼种、鱼体组成、胃饱满度和性腺成熟度等),根据测定的结果判断中心渔场和鱼群去向的一种经验性方法。
4、飞机侦察
应用飞机侦察鱼群的优点是探索范围大、探索时间快。一种是捕捞渔船直接由本船的直升飞机配合侦察,但这种金枪鱼围网渔船不太多;另一种是基地式,由基地派出飞机在一定范围的渔
场中侦察,将侦察的结果通报有关渔船。
(二)放网操作技术
1. 放网前的准备
网船在放网前必须做好放网的一切准备工作,将网具放置在网台上,依次将网翼端、中部和取鱼部盘置好。下纲置于左舷,上纲置于右舷,网衣叠放于两者之间,底环依次置于左舷台阶或穿于专用铁杆上,括纲端穿过底环,括纲引纲固定在带网头的大工作艇上,网头绳端部亦以弹钩固定在大工作艇上,另一端连接后网头并锁入网船右舷弹钩;跑纲连入跑纲绞机,大工作艇置于船尾网具上方(见图5-26),形成待命放网状态。放网前的关键技术为网船船首方向的选择和放网超前距离的选择。
(1)网船船首方向的选择它是指网船放网完毕后网船船首方向与流向或风方的夹角。美式金枪鱼围网作业一般采用逆时针方向放网,为了借助风流的作用力使网具充分展开,避免网衣被风流推向作业舷(左舷)而影响操作。
一般在风大(风力大于4级或以上)和流缓时,应以风为主,网放毕后船要位于网的下风,并使左舷受风;通常风从船的左前方来,应与船首成50°~80°交角为宜。当风小(3级以下)和流急(2节以上)时,主要考虑流对网具的影响,网放毕后网船应位于网的上流位置,并使右舷受流。
(2)放网超前距离的选择指开始放网时网船与鱼群的距离。保持该距离是为了避免惊吓鱼群,放网超前距离的选择,与鱼群范围大小、鱼群游动速度、网具长度等有关。围捕金枪鱼类时,因鱼群行动迅速,如网具长度足够时,超前距离可大一些,一般为50~80米。
2. 放网操作
系指前网头下水到靠拢带网头大工作艇的操作。船长下令放网前,首先将2、3号工作艇放下水(见图5-26中的2),待下令放网进,放下大工作艇,并将网头部也拖入水中(见图5-26中的3),网船全速包围鱼群并放出网具,大工作艇向相反方向行驶,2、3号工作艇各有包围和阻拦鱼群(见图5-26的4),协助网船放网。网船放网并逐步放松括纲,待离大工作艇约150米时,网船慢速或停车前进,并放出一定长度的跑纲。网船靠拢大工作艇的左舷接回网头绳和括纲引纲,完成放网任务。图5-26为金枪鱼围网放网示意。
网船放网和松放括纲速度的控制,是放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放网速度快,鱼群逃逸的可能性减少。但高速度放网容易发生事故,同时噪声对鱼群有惊吓作用,因此,在不影响捕捞效果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放网速度。
括纲松放的速度靠括纲绞机的刹车器控制,括纲松放速度对网具沉降性能有一定影响。括纲松放慢,括纲张力大,网具下纲因受括纲的牵制不易下沉,所以从沉降速度考虑,可使括纲在不受制动力的情况下松出。但无约束的松放,将减少括纲对网具底部的收缩作用,不能保证下纲在外,括纲在内,容易引起网衣与括纲的纠缠,因此,括纲的松放速度要适中。一般放网初期括纲宜松弛,以使网具迅速下沉。待网具长度放出约40%时,括纲松放可稍紧,使括纲在网衣的内圈,以防止网衣纠缠括纲;当投放网具接近完毕时,括纲应放松控制,以便网船顺利地接近带网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