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研究_王新娜

  • 格式:pdf
  • 大小:200.4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研究】

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研究

○王新娜1,2

(1.烟台大学经管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2.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025)

内容提要: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作用过程与结果,这决定了对于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方法也纷繁复杂、多种多样。目前,学界采用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两大类。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选择后者,并采取主成分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等各种方法进行估算评价。对于不同的评价方法及其结果,根据多配对样本的K e n d a l l协同系数检验和I C C检验,评价标准及其结果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城市化;单一指标法;复合指标法;一致性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92-04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了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国内学界对城市化的讨论也异常热烈。由于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作用过程与结果,因此国内学者采用繁多的方法进行测度,以期能全面综合反映真实的城市化水平,而这也是城市化研究的逻辑起点和计量基础。本文试图理清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方法,并采用单一指标法、复合指标法(主成分法、熵值法、层次分析法)来比较各种方法测度结果是否一致。

一、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之争

当前国内学界对于城市化水平的测度方法众多,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两大类方法的争论反映了从单一的人口城市化到城市化质量提高和城乡一体化,从城市化的量变到质变的关于城市化内涵理解的演进路径。

(一)单一指标法

城市化的基本标志是大量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并集中地进行工业生产、服务等社会活动[1]。H.E l d r i d g e认为“人口的集中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C.G.C l a r k则将城市化视为“第一产业人口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人口不断增加的过程”[2]。单一指标法抓住了城市化的这一本质特征———人口城市化,来对城市化水平进行度量。

这类方法主要采取城市人口比重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和城市用地比重指标,其中最为常用的是前两种。但是由于从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通过并实施以来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一直实行严格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控制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因此早期的城市化衡量方法基本上是采用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来反映城市化水平。而这种衡量方法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确反映了中国城市化的真实水平和状况。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户籍制度的逐渐放宽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力流动性的不断增强,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持续的、大规模的涌入,形成了在城市居住、工作、生活却又被隔绝于城市非农业人口统计之外的暂住人口群体。同时农村改革的成功推进,形成了乡镇企业主导下的农村城市化,使我国城市化的内涵进一步扩展并愈加复杂化。我国市镇的建制标准也多次发生变化,例如1980年实行的撤县建市、撤乡建镇以及市带县的体制,使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标准不一,以非农人口户籍统计数据作为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标准显得愈发不合时宜,有失偏颇。城市暂住人口、流动人口是城市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应该归入城市人口,这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国内学者在实际操作中选取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建国以来进行的5次人口普查。一方面,5次人口普查只有节点数据没有时序数据;另一方面,5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统计口径也频繁变化,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采用市镇行政辖区的总人口作为城镇人口,1964年二普时则改用市镇行政辖区的非农业人口,1982年三普的标准是市镇行政辖区的总人口,1990年四普的口径为设区的市采用区的总人口而对不设区的市和镇采用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人口,2000年进行的五普口径进一步改变,这给学术界的理论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二)复合指标法

正如文章开篇所言,城市化是一种复杂的、多维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的作用过程与结果,其内涵的多维复杂性决定了单一指标法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从而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采用复合指标法,在人口、经济、社会、文化与景观等诸多方面选取若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指标,通过一定的计量方法,来全面反映城市化水平。

复合指标法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指标的选择与指标体系的构建。当前国内学界没有一个选取指标和构建指标体系的统一标准,大多是根据自身的研究目的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来构建指标体系。张耕田(1998)认为城市化水平是由人口集聚规模和人口构成、生产经济集聚规模及构成、交通便利程度等7个要素来反映的,并据此选取9个指标构成反映城市化水平的指标体系[3];都沁军等(2006)选取经济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地域景观城市化水平、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以及环境状态城市化水平五大类29个指标[4]。二是评价方法的选择问题,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都是国内学者经常采用的方法。此外,国内学者还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灰色方法等对城市化水平进行了评估。华中、牛慧恩(2003)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及各态历经假说

对深圳市特区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5]

。安琳等

(2007)采用改进的熵值法对西部12个省区的城市化水平给予了综合评价[6]。

二、城市化水平衡量方法的比较

(一)数据的选取

本文研究选取1991—2008年间的数据,分别采用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估算出中国城市化水平。

在单一指标法中,本文选取两类指标:城市人口比重指标、非农业人口比重指标。前一指标表示为U p=城市人口/总人口,后一指标表示为U n=非农产业从业人口/从业总人口(见表1)。数据(包括复合指标法中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历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历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以及《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

表1 单一指标法下的中国城市化率(%)

年份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 U p26.9427.4627.9928.5129.0430.4831.9133.3534.78 U n40.341.543.645.747.849.550.150.249.9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 U p36.2237.6639.0940.5341.7642.9943.9044.9445.68 U n50505050.953.155.257.3859.1660.44 在复合指标法中,根据城市化的内涵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并依据全面性、动态性、可评价性等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如下:

人口城市化水平:人口城市化率、非农产业从业人口占城市从业总人口比重、城市人口密度;

地域景观城市化水平: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均道路铺装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经济城市化水平:G D P、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第二产业产值占比、城市第三产业产值占比、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生活方式城市化水平:用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医生数(城市地区)、每万人拥有公交车辆、集中供热面积、生活垃圾清运量;

社会文化城市化水平:公共图书馆数量、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

(二)数据处理与城市化水平估计

确定了指标体系后,相应的衡量方法我们选取了以下三种:

1.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是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较少信息的前提下把多个原始变量转化为少数几个不相关的综合指标,来解释原始变量所包含的主要信息。

由于各个样本与变量不属于同一量级,且量纲也大不相同,因此本文采取标准化方法(ZS c o r e s)首先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和无量级化处理:

x'i j=

x i j-x j

σj

(1)

其中σj=(x i j-x j)2/n,为样本各指标的标准差;x i j为第i 个样本的第j指标的观测值;x j为第j个指标的算术平均数;n为观测值个数;x'i j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由此得到的是n×p数据矩阵,对此数据矩阵运用S P S 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R及其特征根、方差贡献率和累积方差贡献率,则主成分i为:

y i=a i1X1+a i2X2…+a i p X p(2) y i的贡献率为λi/΢jλj,代表该主成分对所研究的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刻画程度。前m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m

i=1

λi/

p

i=1

λi,当少数几个主成分的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85%时,可以认为这几个主成分可以代表原来的多个变量来反映城市化水平的综合特征。则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值为:

F=∑W i y i(3)其中W i为权重,综合评价的具体结果见表3。

2.熵值法

熵值法是利用指定指标的信息熵值来判断该指标的有效性和价值。在应用多个指标对事物进行综合评价时,对于某个指标,若各个体的值没有太大的区别,则该指标在综合分析中所起的作用不大;反之,若对某个指标而言,各个个体的值有很大波动,即该指标的离散程度很大,则这个指标在评价中影响力就高。利用信息熵值来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应用于多指标综合评价,可以保证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设有m个待评价主体,n项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数据矩阵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