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分类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14
绪论1、微生物的分类2、甲类法定报告传染病:鼠疫,霍乱3、发展史巴斯德:巴氏消毒法,研制鸡霍乱、炭疽和狂犬病疫苗郭霍:郭霍法则弗莱明:青霉素汤飞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观察细菌的大小和形态,应选择适宜生长条件下的对数生长期细菌为宜。
2、细菌的基本结构3、细菌细胞壁缺陷型(L-型细菌)高渗环境中可生长典型菌落:油煎蛋样菌落可恢复为原菌4、细菌的特殊结构5、细菌芽胞并不直接引起疾病,只有在芽胞发芽成为繁殖体后,才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
6、芽胞不包含质粒。
7、细菌的抵抗力比较:有芽胞,选芽胞;无芽胞,选金黄色葡萄球菌。
8、细菌的生长繁殖(1)个体的生长繁殖二分裂;代时:15~30分钟(2)群体的生长繁殖9、细菌合成代谢产物致病作用:热原质,毒素(外毒素和内毒素),侵袭性菌鉴别作用:色素,细菌素治疗作用:抗生素,维生素噬菌体1、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2、噬菌体具有病毒的基本特性:①个体微小,无细胞结构;②严格胞内寄生;③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④抗原性;⑤抵抗力3、噬菌体的化学组成:核酸,一种,DNA或RNA,遗传物质;蛋白质,保护核酸,识别宿主菌4、噬菌体分类①毒性噬菌体增殖过程: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
吸附的原理:受体、配体特异性结合②温和噬菌体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上的噬菌体基因称为前噬菌体。
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三状态两周期:三状态,①游离的具有传染性的噬菌体颗粒;②宿主菌胞质内类似质粒的噬菌体核酸;③前噬菌体。
两周期: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毒性噬菌体只有溶菌性周期。
细胞的变异与遗传1、细菌基因组的组成:细菌染色体、质粒、整合在染色体中的噬菌体基因组、转座元件2、质粒的特征:①自我复制;②编码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的特征;③可自行丢失与消除,非必需;④具有转移性;⑤相容性与不相容性3、细菌由野生型变为突变型,经过第二次突变恢复野生型的性状,称为回复突变;往往是表型回复突变,即第二次突变没有改变正向突变的序列,只是在其他位点发生突变,从而抑制了第一次突变的效应,称为抑制突变。
微生物分类的方法
1.形态学分类: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根据其核酸类型、壳体结构、基因组大小和结构等特征分类。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古菌):通过显微镜观察它们的形态如形状、排列方式(杆菌、球菌、螺旋菌等)、染色反应(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鞭毛结构以及特殊结构(芽孢、荚膜等)来初步分类。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菌、原生动物等):根据孢子形态、菌丝构造、繁殖方式等进行区分。
2.生理生化特征:
-进行一系列生化实验,例如糖发酵试验、氧化酶试验、触酶试验、脂肪酸组成分析等,以确定微生物在新陈代谢上的差异并据此分类。
3.分子生物学方法:
-DNA-DNA杂交技术:比较不同微生物间全基因组或者特定基因序列的相似度,以此作为分类依据。
-16SrRNA基因测序:这是细菌和古菌分类的金标准,通过分析16Sr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关系进行分类。
-基因组学分析: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对微生物全基因组进行测序,通过比对基因组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实现更精细的分类。
4.生态分布与功能特性:
-微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的分布、生存策略及所起的生态功能也是分类的重要参考因素。
《微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知识点绪论一.微生物概念微生物是一种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分布广泛、增值迅速、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几百倍、乃至数万倍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二.微生物的分类1.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的一类微生物,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多数由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
2.原核型细胞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膜和核仁等结构,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等。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细胞结构,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内有细胞器(如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行有丝分裂。
三.正常菌群和条件治病菌人体的表面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口、鼻、咽部、肠道等)中都存在大量种类不同的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都是无害的,称为正常菌群。
但其中有一部分微生物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故被称为条件致病性微生物。
第十章细菌学概论一.细菌的大小和形态1.细菌的测量单位:通常以微米(μm)为测量单位2.细菌的基本形态:1)球菌:单球菌、双球菌、链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2)杆菌3)螺形菌:分为弧菌和螺菌二.细菌的细胞结构(一)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是维持细菌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结构,是各种细菌细胞共同具有的结构。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及细胞质内的内容物等。
1.细胞壁的主要功能:赋形、保护、纳泄、抗原作用。
2.胞质颗粒:细菌细胞内的一些颗粒状内含物,多为细菌贮存的营养物质,也有的属于细菌的代谢产物。
(二)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某些细菌细胞在一定情况下才有的结构称为特殊结构。
包括荚膜、芽胞、鞭毛、菌毛。
1.荚膜的主要功能:抗吞噬作用、黏附作用、抗有害物质的杀伤作用、抗原性。
2.芽胞:休眠结构。
3.鞭毛:细菌的运动“器官”。
分为四种——单鞭毛、双鞭毛、丛鞭毛、周鞭毛。
4.菌毛: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性菌毛与细菌的遗传物质有关。
微生物学知识点微生物学知识点协议一、微生物的定义与分类1、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指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生物和某些藻类等。
2、微生物的分类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等。
真核微生物: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生物(草履虫、变形虫)等。
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类病毒、朊病毒等。
二、微生物的特点1、体积小,面积大微生物个体微小,但其比表面积大,有利于物质交换和代谢活动。
2、吸收多,转化快微生物能迅速吸收营养物质,并在短时间内完成代谢和生长繁殖。
3、生长旺,繁殖快大多数微生物在适宜条件下能快速生长和繁殖,数量呈指数增长。
4、适应强,易变异微生物能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且容易发生遗传变异,产生新的性状。
5、分布广,种类多微生物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其种类繁多,估计有数百万种以上。
三、微生物的营养1、营养物质碳源:提供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碳元素,如糖类、有机酸等。
氮源:提供氮元素,如铵盐、硝酸盐、蛋白质等。
无机盐:包括钾、钠、钙、镁、铁、锰等元素。
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嘌呤、嘧啶等。
水:作为溶剂和生化反应的介质。
2、营养类型光能自养型: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如蓝细菌。
光能异养型:利用光能和有机物作为碳源,如红螺菌。
化能自养型:通过氧化无机物获取能量,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如硝化细菌。
化能异养型:利用有机物作为能源和碳源,大多数微生物属于此类。
四、微生物的生长1、生长曲线迟缓期:微生物适应新环境,代谢缓慢,细胞数量基本不变。
对数期:细胞快速分裂繁殖,生长速率最大,代谢旺盛。
稳定期:细胞生长速率与死亡速率相等,活菌数达到最高水平,代谢产物大量积累。
衰亡期:细胞死亡速率大于生长速率,活菌数逐渐减少。
2、影响生长的因素温度:每种微生物都有其适宜的生长温度范围,分为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
pH 值:不同微生物对 pH 值的要求不同,大多数细菌在中性或微碱性环境中生长良好。
微生物学知识点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科学领域,涵盖了对微生物的分类、结构、生理、遗传、繁殖、生态等方面的研究。
微生物是一类极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环境中,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一、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按照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可以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几大类。
1. 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形态多样,可以是球形、杆状、螺旋形等。
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空气等环境中,有些细菌对人类有益,如参与食物发酵和分解有害物质,而有些细菌则是人类的致病菌。
2.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的微生物,包括酵母菌、霉菌等。
真菌可以通过孢子繁殖,广泛存在于土壤、植物、动物体内等环境中。
真菌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可以引起人类的疾病。
3. 病毒:病毒是一类非细胞的微生物,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病毒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才能进行繁殖,它们可以感染细菌、植物和动物等生物体,引起各种疾病。
4.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包括阿米巴、锥虫等。
它们广泛存在于水体、土壤和动物体内,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食物链成员。
二、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各异,适应了不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1. 细菌结构与功能:细菌通常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等组成。
细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发酵作用等代谢过程。
有些细菌还能产生酶、激素等物质,对环境有调节作用。
2. 真菌结构与功能:真菌通常由菌丝、菌核和孢子等组成。
真菌通过菌丝在有机物上进行分解和吸收,起到分解有机物和循环养分的作用。
同时,真菌还能产生抗生素、酶和食物等。
3. 病毒结构与功能: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
病毒通过感染细胞进行繁殖,对宿主细胞产生破坏作用,引起各种疾病。
4. 原生动物结构与功能:原生动物通常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
它们通过摄食和吸收等方式获取营养,同时也是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
微生物分类
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生物和病毒等多种类型。
在自然界中,微生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健康。
对微生物进行分类是对它们进行科学研究和认识的基础,也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利用微生物资源。
1. 细菌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一般包括在原核生物中。
根据细菌的形态、代谢方式和环境特点,可将细菌分类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革兰氏阳性菌指细菌细胞在革兰氏染色中染色后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指细菌细胞在革兰氏染色中染色后呈粉红色。
此外,根据细菌对氧气的需求程度,也可以将其分为厌氧菌和需氧菌等不同类型。
2. 真菌
真菌是一类多细胞或单细胞的微生物,其细胞壁富含壁脂多糖,具有真核细胞核。
真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两大类。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常见的有酿酒酵母和贝克曼酵母等;霉菌是多细胞真菌,以生长在有机物上的菌丝体为特征。
3. 原生生物
原生生物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中间类型,其细胞结构简单,无细胞壁,同时也缺乏真核细胞核。
原生生物包括原生动物和原生植物两个界,常见的有隐孢子虫和原生质虫等。
4. 病毒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由核心蛋白质衣壳和核酸组成。
病毒依靠寄生于宿主细胞内才能生存和繁殖,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
病毒根据其核酸类型和外壳结构可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
综上所述,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原生生物和病毒四大类,每类微生物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通过对微生物的分类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微生物的生物特性、生长环境和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助于合理利用微生物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关于微生物的知识点1. 微生物定义: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肉眼无法直接看见,需借助显微镜观察的生物群体,包括但不限于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藻类以及一些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2. 生物分类地位:微生物涵盖了多种生物分类,其中包括:- 原核生物界:细菌(如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放线菌、蓝藻菌(蓝绿藻)等。
- 真核生物界:真菌(如酵母菌、霉菌)、原生生物界中的原生动物和部分藻类。
- 病毒界:非细胞生物,仅含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依赖宿主细胞复制。
3. 生物学特性:- 体积微小:大多数微生物大小在微米级别,甚至纳米级别。
- 结构简单/复杂:原核微生物结构相对简单,没有真核膜和复杂的细胞器;真核微生物和病毒结构有所不同,前者有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后者结构更为简化。
- 种类繁多:地球上已知微生物种类数以百万计,且随着技术发展还在不断增加。
- 分布广泛:几乎存在于所有生态系统中,包括极端环境如极寒、高温、高压、酸碱极端等地都有微生物存在。
- 繁殖迅速:微生物具有极高的繁殖速度,可在短时间内大量增殖。
- 易变异:由于遗传物质的复制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异,导致微生物种群具有较高的进化速度和广泛的适应性。
4. 应用与功能:-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到重要作用,参与地球物质循环、氮素循环、碳循环等生命过程。
- 在医药工业上,微生物用于抗生素生产、疫苗研制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
- 在食品工业中,微生物发酵被广泛应用,如酿酒、制醋、乳制品加工等。
- 在环保领域,微生物可用于废水处理、有机废物降解、生物能源生成等方面。
- 在农业生产上,有益微生物可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防治病虫害等。
5. 具体微生物实例:- 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在不利条件下形成芽孢保护自己,条件好转时又能恢复生长。
- 破伤风芽孢杆菌为厌氧菌,只能在缺氧环境下生存,其感染会导致破伤风病症。
- 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既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也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发酵产生酒精。
七年级上册微生物知识点微生物是一类不可见的微小生物体,它们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不仅能造成疾病,还能生产大量的有用物质。
在生产、医学、环保等领域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微生物方面的知识点。
一、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分类主要有三大类:细菌、真菌和病毒。
细菌是一种单细胞微生物,真菌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真核生物,病毒是一种无细胞结构的微生物。
不同微生物的特点和功能也不同。
二、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的基本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染色体和质粒等组成。
其中,细胞壁是细菌区分于其他微生物的主要标志,可以保护细菌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三、病菌的传播细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空气、水和土壤等途径进行。
如空气中的霉菌孢子、水中的肠道杆菌和土壤中的炭疽杆菌等都是常见的细菌传播途径。
四、微生物对我们的影响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既有有害的影响也有有益的影响。
细菌可造成多种疾病,如痢疾、肺炎和炭疽等。
而真菌则可以造成人体的皮肤病、呼吸道感染和肠胃炎等。
病毒则可以引起感冒、乙肝、艾滋病等疾病。
但是,微生物也有其有益的方面。
细菌能够分解废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制作酸奶和酱菜等食品也需要细菌的帮助。
真菌则可以通过制作食酵母、酒、面包和奶酪等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而病毒也可以通过基因治疗带来新的医学领域的希望。
五、微生物的应用微生物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工业上的酶和抗生素生产就需要细菌。
真菌可以用于含氮废水的处理,也可以作为食品工业中的酵母菌。
医学领域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制备也需要微生物的参与。
总之,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我们应该适当地了解微生物的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第一章微生物概述一.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是一类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具有形体微小、结构简单;繁殖迅速、容易变异;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等特点。
二. 微生物的分类:根据微生物有无细胞基本结构、分化程度、化学组成等特点,可分为三大类。
1. 非细胞型微生物无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由单一核酸(DNA/RNA)和蛋白质衣壳组成,必须在活细胞内增殖。
病毒属于此类微生物。
2.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只有DNA盘绕而成的拟核,无核仁和核膜。
这类微生物包括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3.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能进行有丝分裂。
如真菌、藻类等。
三. 微生物的作用及危害1. 微生物的作用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和动物是有益的,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酿造、化工、制革、石油等行业,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如酸奶、酒类、抗生素、疫苗等。
2. 微生物的危害微生物中也有一部分能引起人及动、植物发生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
如人类的许多传染病(感冒、伤寒、痢疾、结核、脊髄灰质炎、病毒性肝炎等),均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
从药品生产的卫生学而言,微生物对药品的原料、生产环境和成品的污染是造成生产失败、成品不合格的重要因素。
第二章微生物的类群和形态结构一. 细菌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分裂方式无性繁殖的原核微生物,分布广泛。
1.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观察细菌最常用的仪器是光学显微镜,其大小可以用测微尺在显微镜下测量,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细菌按其形态不同,主要分为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类。
(1)球菌多数球菌直径在1微米左右,外观呈球形或近似球形。
由于繁殖时分裂平面不同可形成不同的排列方式,分为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八年级上微生物知识点微生物,也称为微生物体,是指那些太小而具有生命现象的生物体。
它们是可以裸眼看不见的,只能用显微镜观察。
一、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可以分为原生动植物、细菌、真菌和病毒四类。
1. 原生动植物:包括原生动物和原生植物,能自由地在液态和半固态的环境中进行运动和分裂繁殖。
2. 细菌:是单细胞有机体,生活在各种环境中。
它们可以分解废弃物和污染物,在自然界和工业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有些细菌也是人类和动物的病原体,会引起各种疾病。
3. 真菌:真菌有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种形态,它们是分解组织的重要角色。
但是有些真菌也可以导致各种疾病。
4. 病毒:病毒是非细胞性有机物,不属于生物界,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中生存和繁殖。
病毒是人类和动物的病原体,它们会引起各种疾病。
二、微生物的生活方式微生物的生活方式有自养和异养两种方式。
1. 自养:指微生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来合成自身所需的有机物质。
2. 异养:指微生物必须通过对有机物质的吞咽和分解来获取营养。
三、微生物对人类的影响微生物对人类可以有利也可以有害。
1. 有利:微生物可以分解垃圾、净化水源、制药等。
2. 有害:微生物可以传播各种疾病,如结核病、肺炎、感冒等。
四、微生物的防治为了防止微生物的传染和病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
2. 接种疫苗:接种疫苗可以增强人体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
3.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一种能够杀死细菌的药物,但是过度使用会导致细菌的抗药性。
4. 加强环境监测:定期对生活和工作环境进行清洁和检测,防止微生物泛滥。
五、结语微生物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们的繁殖、分解和感染等过程都离不开科学家们的研究和探索。
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微生物知识,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微生物知识点整理微生物知识点整理协议一、关键信息1、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指个体难以用肉眼观察,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的分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放线菌等。
3、微生物的特点:体积小、结构简单、生长繁殖快、代谢类型多样、适应能力强等。
4、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自养型和异养型。
5、微生物的生长曲线:迟缓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
二、微生物的形态结构1、细菌11 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12 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
13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等。
2、真菌21 形态:单细胞真菌(酵母菌)和多细胞真菌(霉菌、蕈菌)。
22 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3 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3、病毒31 形态: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32 结构:由核酸(DNA 或 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33 繁殖方式:吸附、侵入、复制、装配、释放。
三、微生物的生理特性1、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
2、微生物的营养方式:21 自养微生物: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所需的有机物。
22 异养微生物: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作为营养物质。
3、微生物的代谢类型:31 产能代谢: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等。
32 合成代谢:合成蛋白质、核酸、多糖等生物大分子。
4、微生物的生长影响因素:温度、pH 值、氧气、渗透压等。
四、微生物的遗传变异1、微生物的遗传物质: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部分病毒以RNA 作为遗传物质。
2、微生物的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染色体畸变等。
3、微生物的基因重组:转化、转导、接合等方式。
4、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菌种选育、疾病诊断和防治等。
五、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1、有益方面11 工业应用:发酵生产食品、药品、化工产品等。
12 农业应用:生物肥料、生物防治病虫害等。
13 环境保护:污水处理、土壤修复等。
基础微生物学知识点微生物学是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学科学,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古菌等各种微生物。
微生物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参与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天气变化等自然现象。
在医学方面,微生物包括病原体和有益微生物,对人类健康和疾病有着重要的影响。
1.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分类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包括细菌和古菌;真核生物包括真菌、原生动物和病毒。
2.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微生物繁殖方式多种多样,包括二分裂、生殖孢子形成、芽孢形成等等。
微生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温度、酸碱度、氧气含量、营养物质、水分等等。
3.细菌的结构及其功能细菌是一种单细胞的微生物,其大小大约在0.2-2微米之间。
细菌的结构主要包括细胞质、细胞壁、紫质体、核糖体、菌毛和鞭毛等。
细菌的功能包括代谢、运动、分泌、附着、繁殖等等。
4.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细菌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生长速度、代谢产物、色素等等。
不同种类的细菌都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
5.细菌的分类细菌的分类主要基于形态、生长条件、代谢特性等等。
常见的细菌分类包括属、种、菌株等级别。
6.细菌的代谢与营养需求细菌代谢方式千差万别,包括厌氧代谢、有氧代谢、无氧代谢等等。
细菌的营养需求包括:碳源、氮源、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等。
细菌可以分类为:营养型菌和非营养型菌。
7.真菌的分类与结构真菌是一种多细胞的微生物,包括子囊菌、担子菌和接合菌等。
不同种类的真菌结构、生长方式、菌丝和菌落的特征都不相同。
8.真菌的功能与特性真菌有多种功能,包括分解生物体、生产有用化合物等等。
真菌的特性包括菌丝生长、有环化合物的形成、生物降解等等。
9.病原体的分类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等。
不同类型的病原体对机体的伤害也不相同。
10.病原体感染的过程病原体引起感染的过程包括:接触、侵入、增殖和病理效应等。
不同的病原体在感染过程中的特点也不相同。
11.免疫系统和免疫反应免疫系统是机体行动的一种方式,包括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方面。
微生物种类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生物体,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多种类型。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对于生命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关于微生物种类的介绍和分类:细菌细菌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简单,没有真核细胞的细胞器。
细菌按形态和生理特性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不同类型。
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有益菌和致病菌都是细菌。
益菌可以参与分解有机物质、固氮等生态功能,而致病菌则可能引起疾病。
真菌真菌是一类多细胞的微生物,其细胞结构包含细胞核,并具有真菌壁和分支的菌丝体。
真菌包括霉菌、酵母菌等多种类型。
真菌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参与分解和循环有机物质,促进土壤肥沃等作用。
病毒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
病毒依靠寄生在其他生物细胞内才能复制自身。
病毒具有高度的感染性,可以引起多种传染病,如流感、艾滋病等。
其他微生物除了细菌、真菌和病毒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微生物,如原生动物、蓝藻等。
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的微生物,常见于水体中,起着捕食、寄生等作用。
蓝藻是一种原核生物,具有光合作用能力,对水体的氮磷循环有一定影响。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了有机物质的分解、循环以及能量转化等过程。
微生物还可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土壤肥力、水体清洁等方面。
同时,一些微生物还可以作为生物防治和生物修复的工具,发挥着重要的环保作用。
综上所述,微生物种类繁多,各具特点,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应当重视微生物的保护和研究,促进与微生物的和谐共生,共同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于微生物的知识1、微生物的六大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容易变异。
2、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①非细胞型微生物最轻,并无典型的细胞结构,并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就可以在活细胞内生长产卵,核酸类型为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有,病毒属于之。
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始核呈dsdna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dna和rna同时存在,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属之。
③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备,真菌属于之。
3、细菌的细胞壁:①g+和g-细菌细胞壁的共计组分为肽聚糖,g+细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共同组成,g-细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共同组成。
②g+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磷壁酸。
③g-细菌细胞壁的特定组分为外膜,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共同组成,脂多糖由脂质a、核心多糖、如上所述多糖三部分共同组成,即g-细菌的内毒素。
脂质a就是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
④细菌l型:细胞壁受损的细菌能够生长和分裂者叫细菌l型。
细菌l型的四大特点:高度多形性、高渗、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可恢复到有细胞壁的状态。
4、质粒:细菌细胞内一种自我复制的环状双链dna分子。
能够平衡地单一制存有于染色体外,并传达至子代,通常不资源整合至宿主染色体上。
现在常用的质粒大多数就是经过改建或人工构筑的,胆星抗生素抗性基因,就是重组dna技术中关键的工具。
5、异染颗粒:胞质颗粒中有一种主要成分是rna和多偏磷酸盐的颗粒,嗜碱性强,用亚甲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叫异染颗粒或纡回体,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
6、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叫做核质或核糖体。
7、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8、微生物学两小经典染色:①gram染色:标本固定后,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结晶紫-碘复合物,此时不同细菌均被染成深紫色。
七年级生物微生物知识点微生物是生命的基本单位之一,其内部结构简单,体积小,但其种类繁多,功用卓越。
微生物不仅对人类生命健康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还有着巨大的经济意义。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七年级生物微生物知识点。
一、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主要分为五大类: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植物。
其中,细菌和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真菌、病毒和原生动植物属于真核生物。
其分类主要是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等进行分类。
二、细菌的生态角色细菌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处于很多生物的共生状态,也有些是病原菌。
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参与着有机物分解、氮素固定、生物吸附、土壤肥力调节等重要过程,其作用不可替代。
三、微生物的作用微生物在生态环境中有着很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1. 氮素的固定:细菌,如根瘤菌、酸化硝化菌能够将氮气转化为可吸收的氨氮等物质,为植物提供氮素。
2. 有机物的分解:细菌分解有机物质,生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物等物质,是土壤的重要有机质来源。
3. 沉淀反应:细菌帮助沉淀硫酸盐、碳酸钙等物质,形成石灰岩、硬质硫磺等。
4. 协同作用:放状菌和蓝绿藻共同形成葫芦藻、圆状蓝藻和菜球藻等初级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协同作用。
四、病毒的结构和作用病毒是非细胞生物,由核酸、蛋白质等组成,生活在细胞之内。
病毒通过寄生于其他生物体细胞内进行自身的复制。
在生态环境中,病毒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有着重要的危害作用,如流感、艾滋病等疾病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五、种植微生物的意义种植微生物是应对生态平衡与健康的一个重要途径。
人类已经开始在生态系统中进行微生物的定向种植,以提高土壤质量,保护环境等。
六、微生物的应用微生物不仅有着重要的生态学功能,还有着巨大的经济意义。
下面列举一些微生物的应用:1. 生物防治:微生物可以用于农业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等领域的生物防治。
2. 产酶合成:微生物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生产药物、发酵酱油等。
微生物的概念及其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录入时间:2011-4-15 11:11:57 来源:中国食品商务网1.1 微生物的概念微生物(Microorganism, microbe)一词并非生物分类学上的专门名词,而是指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
因此,微生物通常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它们的大小和特征见表1-1。
表1-1.微生物形态、大小和细胞类型微生物大小近似值细胞特征病毒0.01~0.25μm非细胞的细菌0.1~10μm原核生物真菌2μm~1m 真核生物原生动物2~1000μm真核生物藻类1μm~几米真核生物但是有些例外。
如许多真菌子实体、蘑菇等常肉眼可见;相同的,某些藻类能生长几米长。
一般来说,微生物可以认为是相当简单的生物,大多数的细菌、原生动物、某些藻类和真菌是单细胞的微生物,即使为多细胞的微生物,也没有许多的细胞类型。
病毒甚至没有细胞,只有蛋白质外壳包围着的遗传物质,且不能独立生活。
1.2 微生物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在生物发展的历史上,曾把所有的生物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两大类。
而微生物,不仅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而且它们中间有些类型像动物,有些类型像植物,还有些类型既有动物的某些特征,又具有植物的某些特征,因而归于动物或植物都不合适。
于是,1866年海克尔(Haeckel)提出区别动物界与植物界的第三界——原生生物界。
它包括藻类、原生动物、真菌和细菌。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应用,尤其是电子显微镜和超显微结构研究技术的应用,发现了生物的细胞核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没有真正的核结构,称为原核,其细胞不具核膜,只有一团裸露的核物质;另一种是由核膜、核仁及染色体组成的真正的核结构称为真核。
动物界、植物界及原生生物界中的大部分藻类、原生动物和真菌是真核生物,而细菌、蓝细菌则是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不仅细胞核的结构不同,而且其性状也有差别,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性状的比较内容将在第二章详细介绍。
根据核结构的不同,1969年魏塔科(Whittaker)提出五界系统,即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
五界系统的生物都有细胞结构。
病毒作为一界被提出的较晚,主要原因是①病毒和类病毒是生物还是非生物,是原始类型还是次生类型是长期争论未决的问题;②病毒不是用双命法,分类不用阶元系统。
但经过长期研究发现,病毒和细胞型生物是有共同特性:①遗传物质是DNA(部分病毒是RNA);②使用共同的遗传密码。
在此基础上,我国学者于1979年提出将无细胞结构病毒立为病毒界,从而建立了六界系统。
细胞型生物动物界(Animalia)植物界(Plantae)原生生物界(Protista):原生动物、大部分藻类及粘菌真菌界(Fungi):酵母、霉菌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等非细胞型生物:病毒界(Vira)微生物分类纲要录入时间:2012-8-14 8:38:03 来源:原创原核分类系统纲要原核界特点:单细胞及集合/基因组无膜包裹/二等分裂增殖无减数分离/无膜隔细胞器/无细胞质流现象/为70S核糖体/壁含肽聚糖等真核分类系统纲要真菌界特点为分解吸收式营养/具独特发达菌丝体和子实体/壁含几丁质成分/胞质无叶绿体线粒简/ 粗内质网松散/组织化程度低/核分裂方式简一、原核微生物伯杰氏分类系统:《伯杰氏细菌鉴定手册》、《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古生菌域中三界与代表属古生菌域中三界为:古古生菌界、泉古生菌界、广古生菌界微生物的分类系统录入时间:2006-10-19 14:57:39 来源:其它微生物的分类系统这里仅简述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的分纲体系。
1 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1)光能营养原核生物门Ⅰ蓝绿光合细菌纲(蓝细菌类)Ⅱ红色光合细菌纲Ⅲ绿色光合细菌纲(2)化能营养原核生物门Ⅰ细菌纲Ⅱ立克次氏体纲Ⅲ柔膜体纲Ⅳ古细菌纲2 真核微生物(Eucaryotic microbes)真核策生物主要包括各类真菌,还有粘菌等。
真菌划分各能分类单位的基本原则是以形态特征为主,生理生化、细胞化学和生态等特征为辅。
丝状真菌主要根据其孢子产生的方法和孢子本身的特征,以及培养特征来划分各级的分类单位。
一些病原真菌的鉴定,寄生和症状也可作为参考依据。
真菌可分以下四纲:Ⅰ藻状菌纲菌丝体无分隔,含多个核。
有性繁殖形成卵孢子或接合孢子。
Ⅱ子囊菌纲菌丝体有分隔,有性阶段形成子囊孢子。
Ⅲ担子菌纲菌丝体有分隔,有性阶段形成担孢子。
Ⅳ半知菌纲包括一切只发现无性世代未发现有性阶段的真菌。
粘菌也可分为四纲,即Ⅰ网粘菌纲自细胞两端各自伸出长的粘丝并接连形成粘质的网络——假原质团。
Ⅱ集胞粘菌纲分泌集胞粘菌素,形成假原质团。
Ⅲ粘菌纲形成原质团,腐生性自由生活。
Ⅳ根肿病菌纲形成原质团,专性寄生。
亦有将之归于真菌类。
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录入时间:2006-10-19 14:55:17 来源:其它微生物的分类依据1. 形态特征(1)个体形态镜检细胞形状、大小、排列,革兰氏染色反应,运动性,鞭毛位置、数目,芽孢有无、形状和部位,荚膜,细胞内含物;放线菌和真菌的菌丝结构,孢子丝、孢子囊或孢子穗的形状和结构,孢子的形状、大小、颜色及表面特征等。
(2)培养特征1)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colony)和斜面上的菌苔(lawn)性状(形状、光泽、透明度、颜色、质地等);2)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穿刺接种培养的生长情况;3)在液体培养基中混浊程度,液面有无菌膜、菌环,管底有无絮状沉淀,培养液颜色等。
2.生理生化特征(1)能量代谢利用光能还是化学能;(2)对O2的要求专性好氧、微需氧、兼性厌氧及专性厌氧等;(2)营养和代谢特性所需碳源、氮源的种类,有无特殊营养需要,存在的酶的种类等。
3.生态习性生长温度,酸碱度,嗜盐性,致病性,寄生、共生关系等。
4.血清学反应用已知菌种、型或菌株制成抗血清,然后根据它们与待鉴定微生物是否发生特异性的血清学反应,来确定未知菌种、型或菌株。
5 噬菌反应菌体的寄生有专一性,在有敏感菌的平板上产生噬菌斑,斑的形状和大小可作为鉴定的依据;在液体培养中,噬菌体的侵染液由混浊变为澄清。
噬菌体寄生的专业性有差别,寄生范围广的谓多价噬菌体,能侵染同一属的多种细菌;单价噬菌体只侵染同一种的细菌;极端专业化的噬菌体甚至只对同一种菌的某一菌株有侵染力,故可寻找适当专化的噬菌体作为鉴定各种细菌的生物试剂。
6 细胞壁成分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含肽聚糖多,脂类少。
革兰阴性细菌与之相反。
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细胞壁含丙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2,6-氨基庚二酸,而含有阿拉伯糖是诺卡氏菌属(Nocardia)的特征。
霉菌细胞壁则主要含几丁质。
7 红外吸收光谱利用红外吸收谱技术测定微生物细胞的化学成分,了解微生物的化学性质,作为分类依据之一。
8 GC含量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是核酸,核酸组成上的异同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就一种生物的DNA来说,它的碱基排列顺序是固定的。
测定四种碱基中鸟嘌呤(G)和胞密啶(C)所占的摩尔百分比,就可了解各种微生物DNA分子不同源性程度。
亲缘关系接近的微生物,它们的G+G含量相同或近似的两种微生物,不一定紧密相关,因为它们的DNA的四个碱基的排列顺序不一定相同。
9 DNA杂合率要判断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须比较它们的DNA的碱基顺序,最常用的方法是DNA杂合法。
其基本原理是DNA解链的可逆性和碱基配对的专一性。
提取DNA并使之解链,再使互补的碱基重新配对结合成双链。
根据能生成双链的情况,可测知杂合率。
杂合率越高,表示两个DNA之间碱基顺序的相似越高,它们间的亲缘关系也就越近。
10 核糖体核糖酸(rRNA )相关度在DNA相关度低的菌株之间,rRNA同源性能显示它们的亲缘关系。
Rrna-DNA分子杂交试验可没定Rrna的相关度,揭示Rrna 的同源性。
11 rRNA的碱基顺序RNA的碱基顺序由DNA转录来的,故完全具有相对应的关系。
提取并分离细菌内标记的16SrRNA,以核糖核酸消化,可获得各种寡核苷酸,测定这些寡核苷酸上的碱基顺序,可作为细菌分类学的一种标记。
12 核糖体蛋白的组成分析分离被测细菌的30S和50S核糖体蛋白亚单位,比较其中所含核糖体蛋白的种类及其含量,可将被鉴定的菌株分为若干类群,并绘制系统发生图。
13 其它如脂类分析、核磁共振(NMR)谱、细胞色素类型以及辅酶Q的种类(所含异间二烯侧链的长度)等。
微生物的分类单位与命名录入时间:2006-10-19 14:48:57 来源:其它生物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species)、其上是属(genns)、科(family)、目(order)、纲(class)和门(phyllum)等。
门、纲、目、科、属名的字首字母要大写,除属名外不印成斜体字。
属、种名印刷用斜体字下划线。
如酿酒酵母在分类系统中的归属情况为门:真菌门Eumycophyta纲:子囊菌纲Ascomyeetes亚纲:原子囊菌亚纲Protoascomycetes目:内孢霉目Endomyctales科:内孢霉科Endomycetaceae亚科:酵母亚科Sacchromycetoideae属:酵母属Sacchromyces种:酿酒酵母S.cerevisiae Hansen微生物的命名,与其他生物一样,采用国际上通用的双名法,学名通常由一个属名加一个种的加词构成。
出现在分类学文献中的学名,往往还加上首次定名人(外加括号)、现名定人和现名定名年份,但在一般使用时,这几个部分总是省略的。
例如,由Ehrenberg于1838年定名为Vibrio subtilis(枯草弧菌)的细菌,到1872年,Cohn发现弧状不是该菌的特征,它的特征是杆状具芽孢,故将它转到芽孢杆菌属,称为枯草芽孢杆菌(简称枯草杆菌),其学名为Bacillus subtilis(Ehrenberg)Cohn1872。
再如,可使许多科的植物生肿瘤的土壤杆菌属细菌称为根癌土壤菌,学名为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Smith&Townsend)Conn1972;寄居于温血动物肠道下部的埃希氏菌属细菌称为大肠埃希氏菌(简称大肠杆菌),其学名为Excherichia coli(Migula) Castellani&Chalmers1919;葡萄球菌属呈金黄色葡萄球菌,学名为Staphylococcus aureus Rosenbach1884;呈铜绿色的假单胞菌(即绿脓杆菌)学名为Pseusomonas aeruginosa(Schroeter)Migula1920。
有时,从自然界分离到的某一微生物纯种,与典型的特征不完全符合,而不相符的这一特性又是稳定的,则将这种微生物称为典型种的变种(variety,简称v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