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有效整合

  • 格式:docx
  • 大小:14.62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有效整合

一、改变地理知识的呈现方式

信息技术在课程学科运用后,可以将原来的教师直接的口授讲解或绘图讲解等知识呈现途径单一化或只有有限的几种,转变为知识呈现途径的多样化或综合化。这种知识传授途径的多样化,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高效的学习效果。利用信息技术的显示功能,缩短板书所需时间,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在地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中,为方便学生理解,有时要补充大量的知识,因此有时需要大量的板书内容。例如“地质灾害”这一专题,由于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较为抽象,如果只靠口头讲述,容易出现词不达意,再加上是短时记忆,学生印象不深,理解有相当的困难。而如果采用传统的板书,消耗大量的课堂时间,效果甚微。在这节整合课的处理中,采用最先进的网络技术与地理学科整合,制作“地质灾害”专题网站,融火山、地震等大量视频、图片于其中,多方位立体的展现主干知识,力争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网络技术的整合,将原本枯燥的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动态教材,把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改变地理知识来源的单一化

学生受限于条件和时间的制约,地理知识的来源大多靠教师言传身教,来源相对单一。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实施整合后,单一的由教师作为知识来源的局面将被逐渐打破,学习者可以直接从信息化环境和数字资源中获取知识,同时信息技术的交流功能使得地理教师已不

再是获得地理知识的唯一知识源。教师可以针对学科目标,合理设置问题,通过互发E-mail等形式进行地理问题的讨论,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教师不再只是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和根据认识的需要处理信息的方法。

三、提供资源支撑,促进多元化学习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以提供资源环境。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不仅渗透了各行各业及家庭生活,也已经向教育提出了挑战。计算机网络教学实现了资源共享,多媒体教育资源库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这在以前的传统教学中都是无法实现和不可想象的。网络环境下的学科资源的特点:信息资源永远开放,传播媒介交流多向,传递系统多媒体化,知识跨越时空限制。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各种教学资源都可以从internet上直接获取,信息技术可以为地理学科教学提供强大的资源环境。如在“环境保护”学习中,不同学习水平、不同理解水平、甚至于学习兴趣取向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在“环境保护”专题网站,这个强大资源支撑环境,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并获取这方面的知识。这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将出现多元化,知识结构和构成也出现多元化的趋势,不再局限于教科书上所提供的共有知识,学生的技能和能力也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可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工具,让学生运用多媒体手段化静为动,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融会贯通。信

息技术利用的一个目的就是用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形成的过程,用自己的思维学习地理.通过教学资料、信息的检索、分析、处理、归纳和综合, 不断产生错误,不断纠正错误,这个过程有时要反复多次,最终获得正确的地理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有效地学习地理的基本特征,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同时对知识的理解也比单纯由教师讲述来得深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呈现课程内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手段。利用信息技术呈现课程内容,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动手操作,同时调动视觉、听觉、触觉三种感官刺激,这样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远远大于单一地听老师讲课效果更佳。信息和知识是密切相关的,获取大量的信息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使每个学生在每节课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