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光学实验(整理)精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181.68 KB
- 文档页数:2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实验单实验名称:光的反射与折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了解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器材:1. 平面镜2. 直尺3. 透明玻璃板4. 光源(如激光笔)5. 直角三棱镜实验步骤:实验一:光的反射1. 将平面镜竖直放置在桌面上。
2. 将光源置于平面镜的一侧,并打开。
3. 用直尺作为光线的入射线,调整直尺的角度,使光线射向平面镜。
4. 观察光线射向平面镜后的反射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二:光的折射1. 将透明玻璃板固定在桌面上。
2. 将光源置于透明玻璃板的一侧,并打开。
3. 用直尺作为光线的入射线,调整直尺的角度,使光线射向透明玻璃板。
4. 观察光线射向透明玻璃板后的折射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三:光的色散1. 将直角三棱镜放置在桌面上。
2. 将光源置于直角三棱镜的一侧,并打开。
3. 用直尺作为光线的入射线,调整直尺的角度,使光线射向直角三棱镜。
4. 观察光线射向直角三棱镜后的色散现象,并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实验环境光线暗淡,以便观察光线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现象。
2. 保持实验器材的清洁,以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 实验结束后,关闭光源并及时清理实验场地。
实验结果分析:1. 实验一观察到光线射向平面镜后发生反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实验二观察到光线射向透明玻璃板后发生折射,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遵循折射定律。
3. 实验三观察到光线射向直角三棱镜后发生色散,不同波长的光线被折射的角度不同,使光线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实验结论:1. 光的反射是光线遇到界面时发生的现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 光的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发生的现象,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遵循折射定律。
3. 光的色散是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不同波长的光线被折射的角度不同,使光线分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光的反射、折射和色散现象,进一步认识了光的传播规律。
初中八年级物理光学家庭小实验汇总光是神奇多彩的,光学实验室奇妙的,一些在实验室里完成的实验,在家仍然可以很好的完成。
笔者就光学家庭小实验进行简短汇总,期待抛砖引玉。
一、观察小孔成像实验原理:光的直线传播实验仪器:一支削得很尖的铅笔,一张硬纸片,一支蜡烛,火柴。
实验步骤:(1)把一支削得很尖的铅笔,在一张硬纸片的中心部分扎一个直径约三毫米左右小孔。
(2)拉上窗帘,使室内的光线变暗。
(3)用火柴把蜡烛点燃,放在靠近墙面的地方。
(4)把做好的小孔放在蜡烛和墙面之间。
这样,你就会在墙面上看到一个倒立的烛焰。
探究像的变化:(1)前后移动小孔,瞧瞧烛焰的像有什么变化。
当小孔离墙面比较近的时候,像小而明亮;当小孔慢慢远离墙面的时候,像慢慢变大,亮度变暗。
(2)改变小孔的大小,再来观察蜡烛的像有哪些变化。
二、小孔成像的应用──自制针孔眼镜实验原理:小孔成像实验器材:两个直径30—40 毫米的软塑料瓶盖,大头针,打火机实验步骤:(1)用打火机把大头针烧红,在瓶盖中间扎一个小孔(直径约1 毫米)。
(2)再在瓶盖两侧各扎两个小孔,用线穿起来就是一副眼镜。
实验用途:戴上这副眼镜,便能看清楚周围的一切。
奇怪的是,不管是300 度、500 度的近视眼,还是远视眼,戴上它都能看清楚物体。
实验解析:运用了小孔成像原理。
当光线通过小孔后,不管光屏远近,成像总是清晰的。
人眼睛的视网膜,就好像是个光屏,一般情况下近视眼的人,成像在光屏之前;远视眼的人,成像在光屏之后。
成像不在光屏上,所以看不清楚。
加了小孔之后,不管近视远视,都能在视网膜上成像了,所以看得清楚了。
此技术已经进入日常生活。
三、观察光的反射实验器材:平面镜一块实验步骤:选择一个晴天的中午,手拿平面镜,镜面对着太阳,调节镜面,在镜面的所指的墙面上便出现了一个亮斑。
四、光的折射实验器材:碗一个,水,币一枚(筷子也可)实验步骤:把硬币放入碗内,慢慢向碗内注入水观察到硬币仿佛浮起来了实验解析:当硬币放在空碗中时,硬币反射的光线在空气中沿直线射入人的眼里,看到了硬币当碗内注满水时,我们在硬币上取点A,从A点斜射到水面2条光线AO1,AO2并在水与空气的界面上发生折射,两条光线在空气中传播时,远离法线,如图,光线O1B,O2C,人眼延折线光线O1B,O2C的反向延长线看去两条光线交于A’点,我们的视觉就感到折射光线是从它的反向延长线A’点发出似的。
小专题 (一)光学实验1专题概括光学实验主要包含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色、研究光的折射规律.1.研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常常考察考证三线共面、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入射角变化时反射角的变化规律总结、光路可逆性的考证等.解答时从实验器械的特色下手,经过折纸板的翻折考证出三线共面、依据两角的大小关系得出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2.研究平面镜成像特色时,要理解几个重点点:一是等效代替法的应用.实验中,用玻璃板而不用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立像的地点;实验中为了确立像的地点和比较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取的是完好同样的蜡烛来研究,这样使得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类方法在物理学中称为“等效代替法”.二是实验需要多次重复进行,目的是更好地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色.3.研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常常考察两角的辨别、两角的大小关系、实验数据的剖析、光路可逆性的考证等.解答时以实验现象为切入点,以实验数据为重点点得出所需考证的结论.2专题训练种类 1研究光的反射定律1.以下图,在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搁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2) 假如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搁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 ________( 填“能”或“不可以”)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3)为了便于丈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为了获得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广泛规律,应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另一起学将体现反射光芒的右半边活动板沿中线向后折,活动板上________( 填“能”或“不能” ) 看到反射光芒,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 F 沿 BO射到 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 ________方向射出,这说了然反射现象中________.2. ( 山西中考 ) 如图是小明研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搁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能够绕 ON转折的 E、 F 两部分构成.(1)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以为纸板与平面镜的地点关系是________( 填“垂直”或“不垂直”) .实验时,在纸板前不一样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__反射.(2) 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 E 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 F 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依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余同学的结论其实不一致.请你剖析小明丈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 20°70°2 30°60°3 50°40°(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察看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芒、入射光芒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能否合理并说明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类 2研究平面镜成像特色3. ( 泰州中考 ) 小华用两个完好同样的棋子 A 和棋子 B,在水平桌面上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色,实验装置如图.(1)不论如何在桌面上挪动棋子B,都没法使它与棋子 A 的像完好重合.出现这类状况的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除问题后,挪动棋子B,使它与棋子 A 的像完好重合,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能确立棋子 A 经平面镜所成像的地点,同时还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 关系.(2)用铅笔划出平面镜及棋子 A 和棋子 B 的地点,并画出棋子 A 和棋子 B 地点的连线,经丈量发现:两棋子的连线与镜面 ________,两棋子到镜面的距离相等.(3) 移去棋子B,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棋子 B 所在的地点,察看到白卡片上没有棋子 A 的像,说明棋子 A 经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像.(4) 用木板紧贴玻璃板反面,挡住玻璃板后的光,人眼在玻璃板前________( 填“能”或“不可以” ) 看见棋子 A 的像.4. ( 广东中考 )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色”的实验中,如图 1 所示.(1)现有厚度分别为 5 mm和 2 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玻璃板取代平面镜的原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于研究平面镜的成像特色.(3) 若白纸上每方格长度是5 cm,将点燃的蜡烛由 A 点移至 B 点,此时它与挪动后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的距离是 ________cm,不论用光屏在玻璃板后边如何挪动,在光屏上都________( 填“能”或“不可以”)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__ 像.(4)如图 2 甲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墙上的时钟的像,请在乙图上画出时钟的实质时间.5. ( 长沙中考 ) 小红为小鹏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用一块透明的薄玻璃板将桌子切割成甲、乙两个地区后,再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地区切割成两部分.小红在甲地区内搁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淹没着一支蜡烛A,并在乙地区挡板后的指定地点搁置蜡烛 B. 准备就绪后,小红请小鹏坐在乙地区一侧的某点P( 以下图 ) ,并快速将乙地区已准备好的蜡烛 B 点燃,在小红一只手麻利地在小鹏眼前绕过的同时,另一只手静静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空隙MN.当小鹏沿着小红的手盼望向蜡烛 A 时,奇观出现了:蜡烛 A 居然在水中焚烧了!(1) 若实验中完好同样的蜡烛 A 和 B 到薄玻璃板的垂直距离分别为s1和 s2,则 s1________s 2( 填“>”“<”或“=” ) .(2) 小鹏之因此能看到“水火相融”的奇观,是因为他看到的焚烧的蜡烛是蜡烛 B 经过薄玻璃板所成的等大、 ________的 ________像.种类 3研究光的折射规律6. ( 云南中考 ) 某小组采纳了图甲中光源、水、水槽、可折转的光屏( 带刻度 ) 等器械,用于达成研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折射规律”.(1) 使用可折转的光屏,是为了察看折射光芒和入射光芒能否在____________ .(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点为 O点,不停改变入射角,读出刻度盘上对应的折射角,将实验结果画在图丙中,此中 1 和 1′、 2 和 2′ 4 和 4′分别表示各次入射光芒和对应的折射光芒的地点.由此可得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__,且折射角 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_度.7.在研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一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事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以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地点( 如图甲所示 ) ;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地点,再经过剖析便可获得实验结论.经议论,同学们以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研究实验.(1)要实现研究目标,他们应选择以下图中的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 两图的实验.(2)由 (1) 中 A、 D 两图的实验 ________( 填“能”或“不可以” ) 得出结论,原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正的确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地点如图乙所示,经剖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 ________对光的偏折本事较大.参照答案小专题 ( 一)光学实验1. (1) 显示光路(2) 不可以(3) 用笔在纸板上沿着光路将其描绘下来(4) 改变入射角多次进行实验(5) 不可以反射光芒、入射光芒和法线在同一平面(6)OA光路可逆 2.(1)垂直漫(2) 把反射光芒与镜面的夹角当作了反射角(3) 不合理.应将纸板 F 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察看纸板上能否还可以看到反射光 3.(1)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搁置像与物的大小(2) 垂直(3) 虚(4) 能 4.(1)2防备厚玻璃板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成效(2) 便于察看和确立像的地点(3)20不可以虚(4) 5 .(1) =(2) 正立虚 6.(1) 同一平面内(2) 增大小于0 7.(1)B 、 D (2) 不可以没有控制液面的高度同样(3) 油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把两个物重同样的实心铁球和铝球,淹没在水中,它们遇到的浮力A.相等B.铝球的比铁球大C.铝球的比铁球小D.浮力都等于重力2.甲、乙、丙三个正方体,边长之比为1: 2:3 ,质量分别为3g、24g、36g,已知它们是同一资料制成的,但有一个是空心的,则空心的正方体是: ()A.甲B.乙C.丙D.没法判断3.小军做凸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5cm的凸面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面镜双侧,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如图。
物理中学生光学原理实验光学原理实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能够理解光的传播、折射、反射等光学原理,并能够掌握相关实验操作技巧。
二、实验器材1. 光源:可用小型激光器或白炽灯代替。
2.凸透镜和凹透镜各一枚。
3.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支架各一件。
4. 平面镜1块。
5. 实验纸1张。
6. 尺子1把。
7. 透镜架1件。
8. 白纸若干张。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1. 折射实验(1) 将光源置于实验架上,点亮光源,并将凸透镜固定在透镜架上。
(2) 将实验纸固定到实验台上,用尺子在实验纸上连续画出一组平行直线。
(3) 将凸透镜固定在实验纸上方,移动凸透镜,观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是否会产生折射现象,并观察折射光线与平行直线的相对位置关系。
(4) 尝试改变凸透镜与实验纸的距离,观察折射角的变化情况。
2. 反射实验(1) 将平面镜放置在实验台上,并固定好。
(2) 将光源置于实验架上,点亮光源。
(3) 将实验纸固定在实验台上,用尺子在实验纸上连续画出一组平行直线。
(4) 将实验纸放置在平面镜前方一段距离处,观察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情况,并观察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
3. 成像实验(1) 将凸透镜和凹透镜放置在实验架上,并调整其位置使之稳定。
(2) 将白纸置于透镜架的射线方向上方。
(3) 点亮光源,观察在不同位置放置物体时,透镜上形成的图像的变化情况。
(4) 记录下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以及成像距离,并观察其数值关系。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 折射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可发现光线在凸透镜表面折射时,其折射光线与平行直线呈现一定的偏移关系,偏移的方向与凸透镜的形状有关。
当凸透镜越靠近实验纸时,折射角度也会越大。
2. 反射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可发现光线在平面镜上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且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呈现对称关系。
3. 成像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可发现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下,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以及成像距离存在一定的数值关系,具体数值关系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进行计算。
物理光学实验操作物理光学实验操作教案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器材三、实验原理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 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
- 清洁实验台面,确保实验环境整洁。
- 检查实验光源的亮度和位置是否适合实验要求。
2. 实验步骤一:光的折射实验- 将一块玻璃板放置在实验台上,调整其角度使得玻璃板的一侧完全贴着实验台面。
-将一束光线通过玻璃板射入,观察光线在玻璃板中的路径变化。
- 调整入射角度,再次观察光线的变化。
- 记录光线的路径变化,并分析其折射规律。
3. 实验步骤二:光的干涉实验- 将一个狭缝装置放置在实验台上。
-调整光源和狭缝的位置,使得光线通过狭缝后呈现出干涉现象。
- 调整狭缝的宽度和光源的亮度,观察干涉现象的变化。
- 记录观察到的干涉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4. 实验步骤三:光的衍射实验- 将一个小孔装置放置在实验台上。
-调整光源和小孔的位置,使得光线通过小孔后呈现出衍射现象。
- 调整小孔的大小和光源的亮度,观察衍射现象的变化。
- 记录观察到的衍射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光的折射实验中,实验者应该能够观察到光线在不同角度入射时的路径变化,并能够解释折射的基本规律。
光的干涉实验中,实验者应该能够观察到干涉现象,并且能够解释干涉的原理。
光的衍射实验中,实验者应该能够观察到衍射现象,并且能够解释衍射的原理。
六、实验总结根据本次实验的结果和分析,总结光的折射、干涉和衍射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同时,提出自己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思考和展望。
七、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实验台面整洁,避免杂物干扰实验。
- 实验者在操作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观察强光直视造成眼睛伤害。
- 确保实验光源的亮度和位置适合实验要求,方便实验者进行观察和记录。
以上就是物理光学实验操作的教案,通过该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光的折射、干涉和衍射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并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动手操作和观察,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提高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能力。
物理实验方案初中光学实验物理实验方案——初中光学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在初中阶段进行光学实验,让学生了解光的基本性质、光的传播方式以及反射、折射等现象,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观察力。
实验仪器与材料:1. 光源:手电筒或白炽灯2. 物体:不透光平面物体、凸透镜、平面镜、透明玻璃板等3. 其他:直尺、白纸、画笔、水实验一:直线传播与波阵面的特性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暗室环境,确保实验条件的恒定。
2. 利用手电筒或白炽灯作为光源,在一张白纸上面的某一点点亮并固定光源,作为发光点。
3. 用直尺连接点亮的光源和白纸上的另一点,得到一直线。
4. 在直线上选择若干个点,利用画笔在每个点上作上垂直于发光点连线的线段。
5. 观察每个点上的线段,分析其等长和平行的特点。
6. 整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并写下实验报告。
实验二: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平滑的玻璃板作为反射面。
2. 在玻璃板上选择一个入射点,并用直尺连接该点与玻璃板上的某个观察点。
3. 利用手电筒或白炽灯作为光源,使其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入射点上,同时观察玻璃板上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4. 根据观察结果,移动入射点并记录下不同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数值。
5. 对于同一入射角,不同观察点上的反射光线有何特点?整理实验数据并分析。
6.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三:折射定律的验证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板或者水缸,作为折射介质。
2. 在玻璃板上选择一个入射点,并用直尺连接该点与玻璃板上的某个观察点。
3. 利用手电筒或白炽灯作为光源,使其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入射点上,观察光线从玻璃板中出射后的方向。
4. 根据观察结果,移动入射点并记录下不同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数值。
5. 对于同一入射角,不同观察点上的折射光线有何特点?整理实验数据并分析。
6.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四: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凸透镜。
2. 在透明平面之上选择一个物体,并用直尺连接物体上的某一点与凸透镜的顶点。
【光的反射实验】1.可折叠光屏的作用:(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2)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量角器的作用: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3.光屏和镜面要垂直放置的目的:能够在光屏上看到反射光线4.如何探究三线是否共面:将反射光线所在面的光屏向后转一个角度,看光屏上是否有反射光线5、在倾斜放置或者向后偏转的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理由: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不在纸板这一平面上6、不断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获得普遍性规律【平面镜成像】1、用成像的镜子是玻璃板(茶色),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位置;2、将光屏置于玻璃板后,不能看到像,说明平面镜成虚像(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3、玻璃板需薄一点,这样做是防止产生多个像;4、玻璃板应与桌面垂直,这样是为了物体与像重合,若不重合则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5、实验中刻度尺的作用: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量角器的作用:测量像与物连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垂直);6、实验中使用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这样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等效替代法);7、实验使用一只点燃的蜡烛和一只未点燃的蜡烛,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找到像的位置;8、应该在光线较暗的室内进行试验,可以较清楚的看到镜中的像;9、眼睛应该从物体一侧观察像的位置;总结:正立、等大、等距、垂直、虚像【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实验中应调整蜡烛火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高度目的: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2)摆好实验器材后,凸透镜位置不变,无论如何调节蜡烛和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是:火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不在同一水平高度(3)若“像”在光屏的上方,可操作的方法:光屏向上调整、蜡烛向上调整或凸透镜向下调整(物体与像移动方向相反,透镜与像移动方向相同)(4)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虚像:物远像远像变大,物近像近像变小(5)实验中,光屏上呈现清晰完整的像,若此时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遮住,可观察到的现象:能呈现清晰的像,但成像变暗(6)当物体在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实像,此时如果保持凸透镜不变,将物体和光屏互换位置,则在光屏上观察到倒立放大实像(光路可逆,1u +1v。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精选1. 平面镜成像1.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玻璃板的目的是 。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蜡烛的目的是 。
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将 移动。
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1) 用平面镜做实验(填“能”与“不能”)(2)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
3..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 在玻璃板后的纸面 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 的像完全重合(图甲)。
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 与蜡烛A 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
(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
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
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凸透镜成像1.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如图): ⑴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整.⑵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 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⑶使烛焰向右移动2cm ,此时应该将光屏向(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 “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实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
①现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放在如图16所示的光具座上进行实验。
若图中C 位置上放置光屏,则B 位置上应放置______。
初中物理创新小实验精编版实验一:电流感应磁场材料:大麦片盒,头针,铜线,板钳,铁钉,电源,灯泡步骤:1. 从大麦片盒的一侧剪出一小段,并在中心处钻一个直径大约为铜线的孔。
2. 在头针上弯曲一段铜线,将铜线的两端插入大麦片盒的两侧。
3. 将板钳固定在铁钉上,并将铁钉插入大麦片盒的中心孔中。
4. 将铜线与电源相连,并观察灯泡的情况。
结果:当电流通过铜线时,灯泡发亮。
当铜线的两端靠近铁钉时,灯泡变得更亮。
这说明通过电流产生了一个磁场,铁钉被磁化,并产生了一个额外的磁场,这个磁场增加了总的磁感应强度,并导致灯泡更亮。
实验二:自制电磁铁材料:铁丝,铜线,9伏电池,短钉,绕线器,开关1. 将铁丝弯曲成U形,然后将一个短钉绕在铁丝的一侧。
2. 将铜线包在铁丝上,并将线的两端连接到开关(或电池)上。
3. 打开开关(或连接电池)并观察。
当开关打开时,电流通过铜线并在铁丝附件产生一个强磁场,导致短钉被吸住。
当开关关闭时,磁场消失,并释放短钉。
实验三:风能发电材料:风扇,小电灯,万用表,导线,电木板,拉簧1. 用电木板将小电灯固定到拉簧上,并将导线连接到小灯泡的正极和负极端。
2. 打开风扇并将其靠近小电灯。
3. 测量电流和电压。
当风扇吹过小灯泡时,灯泡会发光,而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值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这表明风的动能可以用来发电,因为通过灯泡并测量的电能来自于风扇的动能。
材料:塑料水管,水龙头,水轮,小电灯,导线,电池1. 将水管钻一个小孔,以便将水龙头和小水轮安装在水管的一侧,确保水龙头中的水可以流动到小水轮上。
当水流经小水轮时,小电灯会发光,这表明水的动能可以被用来发电。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们可以了解水力发电的原理,并了解水对环境的影响。
初中光学知识点实验总结实验原理:光学是研究光的产生、传播、变化以及光现象的学科。
光学实验室是初中学生学习光学知识的重要场所,通过实验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光学知识,并且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实验装置:在光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实验装置有光路实验装置、透镜实验装置、光学仪器等。
实验内容:一、光路实验1. 平面镜的光反射规律实验步骤:(1) 将一块平面镜放在光线的方向上,通过转动镜子,观察反射光线的变化。
(2) 对比实验,分析反射光线的方向和角度变化。
实验结果:观察到平面镜的反射规律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
2. 凸透镜的光折射规律实验步骤:(1) 用一束平行光线照射凸透镜,在观察屏上观察光线的方向。
(2) 调节透镜的位置和角度,观察折射光线的变化。
实验结果:观察到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焦点处。
二、透镜实验1. 用凸透镜成像实验步骤:(1) 在平行光线照射凸透镜的一侧,观察焦点处的成像情况。
(2) 调节物体的位置和凸透镜的位置,观察成像的变化。
实验结果:观察到凸透镜能够使平行光线经过折射后聚焦成一个点。
2. 用凹透镜成像实验步骤:(1) 在平行光线照射凹透镜的一侧,观察虚焦点处的成像情况。
(2) 调节物体的位置和凹透镜的位置,观察成像的变化。
实验结果:观察到凹透镜使入射的平行光线经过折射后,成为发散的光线,形成虚焦点。
三、光学仪器实验1. 用凸透镜放大物体实验步骤:(1) 将一个放大镜放在一个物体的前方,观察成像的变化。
(2) 调节放大镜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变化。
实验结果:观察到物体在凸透镜的前方,能够放大成一个倒立的实像。
2. 用凹透镜缩小物体实验步骤:(1) 将一个凹透镜放在一个物体的前方,观察成像的变化。
(2) 调节凹透镜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变化。
实验结果:观察到物体在凹透镜的前方,能够成一个虚像,且物体被缩小。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光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光现象,探索光的本性和规律。
在初中阶段学习光学时,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来加深对光的认识和理解。
下面为大家介绍几个初中物理光学实验。
1. 确定光的传播路径实验材料:一根直线光源、直尺、白纸和笔实验步骤:1. 将白纸固定在直尺上,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2. 将光源固定在白纸上面,使光线垂直于白纸;3. 沿着直尺移动光源,使光线碰到白纸上的直线,记录下光线的传播路径;4. 将光源移动到不同的位置,重复上述步骤。
实验原理:当光经过物体时,它会沿着一定的路径传播。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光的传播路径,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光线的不可逆性。
2. 测量透镜的焦距实验材料:光源、透镜、白纸、万用表实验步骤:1. 将光源放置在透镜的一侧,使它与透镜的光轴垂直,调整光源位置,使光线从透镜中心穿过;2. 将白纸放置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白纸,直到可以看到一个尽可能小的清晰像;3. 使用万用表测量透镜到白纸之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即为透镜的焦距;4. 重复上述步骤几次,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原理:透镜是一种光学器件,当光线穿过透镜时,会被透镜聚焦或发散。
通过测量透镜的焦距,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透镜的特性。
3. 观察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材料:光源、玻璃板、白纸实验步骤:1. 将玻璃板放置在白纸上面,调整它的角度,使来自光源的光线能够穿过玻璃板并直线传播到白纸上;2. 观察光线在玻璃板上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实验原理:当光线从一个介质通过到另一个介质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通过本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观察光线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折射现象。
总之,光学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光学实验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认真听讲、勇于实践,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物理学习水平。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总结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光学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光的性质和规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初中物理中常见的光学实验。
一、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是光学的基本原理之一。
为了验证这一原理,我们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
实验器材:蜡烛、带有小孔的硬纸板、光屏。
实验步骤:1、将蜡烛、带有小孔的硬纸板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同一直线上,且小孔位于蜡烛和光屏之间。
2、点燃蜡烛,观察光屏上的成像情况。
实验现象:光屏上出现了倒立的蜡烛的像,而且像的大小和形状会随着小孔与蜡烛、光屏之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
这个实验生动地证明了光沿直线传播的特性。
在实际生活中,日食、月食的形成,以及皮影戏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
二、光的反射实验光的反射定律是光学中的重要定律,包括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器材:平面镜、激光笔、量角器、白色硬纸板。
实验步骤:1、将白色硬纸板平铺在水平桌面上,把平面镜垂直放置在硬纸板上。
2、用激光笔沿着硬纸板的表面射向平面镜,观察反射光线的位置,并在硬纸板上标记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路径。
3、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4、改变入射角的大小,重复上述步骤。
实验现象:无论入射角如何改变,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始终等于入射角。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验证了光的反射定律,还了解到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
镜面反射的反射面光滑,反射光线平行;漫反射的反射面粗糙,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
生活中,镜子的反射是镜面反射,而我们能够从各个方向看到书本,是因为书本表面发生了漫反射。
三、光的折射实验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器材:玻璃砖、激光笔、量角器、白色硬纸板。
实验步骤:1、将白色硬纸板平铺在水平桌面上,把玻璃砖放在硬纸板上。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步骤详解光学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进行光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光的传播规律、光的反射、折射等现象。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个常见的初中物理光学实验步骤。
实验一:光的传播直线性实验目的:验证光沿直线传播的特性。
实验器材:亮度均匀的白光源、黑卡纸、光屏。
实验步骤:1. 将白光源放置在实验台上,并保证其亮度均匀。
2. 在白光源的前方放置一张黑卡纸,用作光源的遮挡模式。
3. 将黑卡纸瞬间移开,使光线通过一个小孔射向光屏。
4. 观察并记录光屏上的亮暗图案,判断光线是否沿直线传播。
实验二:光的反射定律实验目的:验证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
实验器材:白光源、光屏、反射板。
实验步骤:1. 将白光源放置在实验台上,并保持其亮度均匀。
2. 将光屏放置在白光源的一侧,作为接收屏幕。
3. 在反射板上选择一个角度,将其倾斜放置在光源边缘,使光线射向反射板。
4. 观察并记录光线在反射板上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并确定它们是否相等。
实验三:光的折射定律实验目的:验证光的折射遵循折射定律。
实验器材:白光源、光屏、折射板。
实验步骤:1. 将白光源放置在实验台上,并保持其亮度均匀。
2. 将光屏放置在白光源的一侧,作为接收屏幕。
3. 在折射板上选择一个角度,将其倾斜放置在光源边缘,使光线射向折射板。
4. 观察并记录光线在折射板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并利用折射定律判断它们是否符合关系:折射率1 ×入射角1 = 折射率2 ×入射角2。
实验四:凸透镜成像特性实验目的:观察凸透镜的成像特性。
实验器材:凸透镜、物体、屏幕。
实验步骤:1. 在凸透镜的一侧放置一个物体,并保证凸透镜与物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2. 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置一个屏幕,用于接收光线。
3. 调整物体的位置和凸透镜的位置,观察并记录屏幕上的物体成像情况。
4. 根据成像情况,分析并总结凸透镜的成像特性。
通过以上实验,初中生可以深入了解光的传播规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以及凸透镜的成像特性等内容。
初中物理光学实验光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光的发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偏振等现象。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光学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光学实验。
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光的传播一般是直线传播,但在介质之间发生折射时会发生弯曲。
为了证明光的直线传播,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在实验室中设置一组固定的障碍物,通过光源射向障碍物,观察光的传播情况。
实验中应注意光源的位置和障碍物的形状,以保证观察效果。
2. 光的反射实验光在平面镜上的反射是光学中的基本问题。
为了证明光在平面镜上的反射规律,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在实验室中设置一个光源和一个平面镜,通过调整光源和平面镜的位置,观察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和反射角的关系。
实验中应注意光源、平面镜和检测器的位置,以保证观察效果。
3. 光的折射实验光在介质之间传播时会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可以计算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
为了证明光在介质之间的折射规律,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在实验室中设置一个光源、一个玻璃棱镜和一个检测器,通过调整光源和玻璃棱镜的位置,观察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
实验中应注意光源、玻璃棱镜和检测器的位置,以保证观察效果。
4. 光的干涉实验光的干涉现象是光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可以用来研究光的波动性质。
为了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在实验室中设置两个光源和一个屏幕,通过调整光源的位置和相位差,观察干涉条纹的分布情况。
实验中应注意光源、屏幕和检测器的位置,以保证观察效果。
5. 光的衍射实验光的衍射现象是光学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它可以用来研究光的波动性质。
为了观察光的衍射现象,可以进行以下实验:在实验室中设置一个光源、一个孔和一个屏幕,通过调整孔的大小和位置,观察衍射图案的分布情况。
实验中应注意光源、孔和屏幕的位置,以保证观察效果。
光学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精神。
物理中的光学实验主题:物理中的光学实验引言:光学实验是学习和理解光学原理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光学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光的特性和现象,加深对光学知识的理解。
本教案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光学实验,帮助学生掌握光的基本特性和光学原理。
一、干涉实验干涉是光的波动性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学生可以通过干涉实验观察到干涉现象,加深对干涉的理解。
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干涉现象,了解光的干涉性质。
2. 实验材料:激光器、玻璃片、干涉条纹板。
3. 实验步骤:a. 将激光器靠近玻璃片,使激光通过玻璃片产生折射。
b. 将干涉条纹板放在激光的路径上,观察条纹现象。
4. 实验结果:观察到干涉条纹,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
5. 实验讨论:解释干涉条纹的产生原理,并描述干涉条纹的性质和特点。
二、衍射实验衍射是光的波动性的重要现象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衍射实验观察到衍射现象,了解光的衍射规律。
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衍射现象,了解光的衍射性质。
2. 实验材料:激光器、狭缝、光屏。
3. 实验步骤:a. 将激光器靠近狭缝,使激光通过狭缝形成光源。
b. 将光屏放在狭缝后方,观察衍射现象。
4. 实验结果:观察到在光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衍射条纹。
5. 实验讨论:解释衍射现象的产生原理,并描述衍射条纹的性质和特点。
三、折射实验折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的现象。
通过折射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折射现象,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2. 实验材料:激光器、玻璃棱镜。
3. 实验步骤:a. 将激光器照射到玻璃棱镜的入射面上。
b. 观察激光经过玻璃棱镜后的折射现象。
4. 实验结果:观察到激光在入射面和出射面之间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5. 实验讨论:解释折射现象的原理,并描述折射现象的规律和特点。
四、光的偏振实验偏振是光波的一个重要特性。
通过光的偏振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偏振光的特点和现象。
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偏振现象,了解光的偏振特性。
初中物理实验有关光学实验摘要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光学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通过光学实验,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光的特性和光的传播规律。
本文将介绍几个有关光学的初中物理实验,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
每个实验都附带详细的操作步骤和实验原理,旨在帮助初中学生更好地理解光学实验。
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并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实验器材•光源(如手电筒)•不透明屏•白色纸•直尺实验步骤1.将光源(手电筒)放置在桌子上,并打开。
2.在光源的前方放置不透明屏,使光线只能从一侧透过。
3.在光线透过的位置放置一张白色纸,用于观察光的传播。
4.在纸的另一侧放置一个直尺,用于观察光线是否直线传播。
实验原理当光线从光源发出时,它会直线传播。
通过放置白色纸和直尺,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线的传播路径。
如果光线从光源到纸的位置,以及从纸到直尺的位置都是直线传播的,那么我们可以确认光线在传播过程中保持直线传播。
2. 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并验证光的折射现象。
实验器材•光源(如手电筒)•不透明屏•透明介质(如玻璃块)•白色纸实验步骤1.将光源(手电筒)放置在桌子上,并打开。
2.在光线的传播路径上放置透明介质(玻璃块),使光线从介质中通过。
3.在光线透过的位置放置一张白色纸,用于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实验原理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它会发生折射现象。
通过放置透明介质和白色纸,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线的折射路径。
根据实验观察结果,可以验证折射定律(即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3. 光的反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并验证光的反射现象。
实验器材•光源(如手电筒)•镜子•白色纸实验步骤1.将光源(手电筒)放置在桌子上,并打开。
2.放置一面镜子在光线的传播路径上,使光线从镜子上反射。
3.在光线的反射位置放置一张白色纸,用于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和反射角度。
实验原理当光线从光源照射到镜子上时,它会发生反射现象。
通过放置镜子和白色纸,我们可以观察到光线的反射路径。
一、光的反射:
例: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某同学将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纸板ENF放置在平面镜上,如图甲所示
1、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2、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观察到了反射光;接着他让白纸沿ON折叠90°,这时他只观察到了入射光,而反射光在纸上看不到了,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3、其中使用可绕ON转动的纸板的目的是①呈现反射光线;②验证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4、使一束光贴着纸板EON沿某一角度入射到O点,纸板FON上没有观察到反射光,原因可能是纸板EON与FON不在同一平面上(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
5、正确操作实验,并在纸板上记录每次光的径迹,如图乙所示.取下纸板,接下来进行的操作是测量入射角和对应反射角的大小,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
6、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应当改变入射角大小,进行多次实验,进行多次测量.
7、实验中,放置平面镜和白纸的顺序是:先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一块长方
形木板上,然后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使白纸边缘紧贴平面镜放置,而不
是先放白纸再把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因为法线与镜面垂直,所以先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然
后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使白纸边缘紧贴平面镜放置,这样能准确确定白
纸的镜面的垂直关系,而先放白纸再把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若桌面不是水
平的,那么白纸和平面镜就不一定垂直,因此不是先放白纸再把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
二、平面镜成像:
进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1)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立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
(2)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后所成的像完全重合,并用笔在白纸上标记出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3)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前面的步骤;
(4)用刻度尺分别测量蜡烛A和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在此实验中:
1、用玻璃棒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光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从而确定像的位置,同时,比较了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3、实验中用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4、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重复进行实验的目的是:多次进行实验,避免偶然性,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当蜡烛A的位置改变时,蜡烛A的像大小不变
5、实验中他发现无论怎样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其原因是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
6、细心的小明透过玻璃观察蜡烛的像时,看到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太厚.(实验时应选(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7、如果实验中采用厚玻璃板,观测到蜡烛A通过玻璃板在不同位置成了两个清晰的像,且测得两个像之间的距离为0.8cm,则玻璃板的厚度为0.4cm.
8、将完全相同的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 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9、为探究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将一块不透明的白板竖放在玻璃板与蜡烛B之间,从蜡烛A侧观察,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__反射__形成的;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接收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应在玻璃板后(前/后)侧观察光屏上是否有A的像。
10、实验中玻璃板与水平桌面保持垂直,若不垂直则物与像不能完全重合。
11、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后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玻璃板向点燃蜡烛方向倾斜(2分)。
(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给1分)。
12、若在平面镜与B间放一块纸板,仍可以看到像。
13、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14、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眼睛通过玻璃板看到烛焰顶端”的光路图.
15、用未点燃的蜡烛B与虚像重合的实验方法为等效替代法,蜡烛B的作用:确定虚像的位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16、实验应在较暗的地方进行,原因是所成的像较为清晰,便于观察
17、比较棋子和蜡烛:比较蜡烛和灯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