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6
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根据《环境保护法》,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环境质量负责的是DA、个人B、企事业单位C、生产经营者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2、关于破坏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犯罪行为,表述错误的是DA、具有非法出售行为B、具有非法收购运输行为C、具有非法猎捕、杀害行为D、具有非法人工繁育行为3、关于环境影响评价,表述正确的是DA、环境影响评价是一种回顾评价B、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C、未依法进行环评的建设项目已经开工的,可以补办环评手续D、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符合经批准的环评文件的要求4、关于海域利用与保护,表述错误的是CA、海域属于国家所有B、海域使用人不得擅自改变经批准的海域用途C、我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中所称的海域不包括内水D、海域使用权人依法使用海域并获得收益的权利受法律保护5、关于排污许可管理,表述错误的是DA、排污申报C、监督管理排污许可证6、下列不属于国际环境法主体的是BA、国家C、联合国环境规划署7、重污染天气发生时,错误的应对措施是A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C、责令有关企业停产或者限产D、停止幼儿园和学校组织的户外活动8、我国《土地管理法》确立的基本国策是DA、对土地实行特殊保护B、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C、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9、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除了赔偿损失,还应当AA、排除危害B、处以罚款C、限期改正D、恢复原状10、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控制对象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BA、原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环境污染问题D、生态破坏问题11、根据《水污染防治法》,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部门是CA、渔业部门B、海事部门C、生态环境主管部门D、卫生部门12、国际环境法实施措施中,属于〃命令与控制措施〃的是CA、保险B、补贴C、环境标准D、联合履约1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不包括AA、政策B、综合性规划C、专项规划D、建设项目14、我国水资源的管理体制是DA、流域管理B、区域管理C、用途管理D、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15、根据违法行为主体的不同类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行政责任可以分为BA、惩罚性和补救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B、环境资源保护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C、财产性和非财产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D、环境资源保护行政强制措施与行政强制执行16、根据《环境保护法》,关于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表述错误的是CA、公民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B、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依法公开环境信息C、公民个人可以提起环境行政公益诉讼D、重点排污单位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17、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有权批准建立海上自然保护区的部门是AA、国务院B、国务院海洋主管部门C、保护区所在的省级政府D、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18、关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表述错误的是CA、国家实行探矿权、采矿权有偿取得的制度B、国家对矿产资源勘查实行统一的区块登记管理制度C、我国实行国家所有与集体所有并存的矿产资源权属制度D、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的监督管理工作191992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成果中不包括CA、《21世纪议程》B、《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D、《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20、某化工厂将污水排入王某的果园,造成果园的果树全部死亡,王某起诉要求化工厂赔偿经济损失关于此案正确的说法是BA、王某要求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为2年B、法定免责事由的举证责任应由化工厂承担C、化工厂非故意排污造成损害不需要承担责任D、化工厂排污行为与果树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证明责任由王某承担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21、某法学院6名师生共同起诉某化工厂污染河流,请求法院判决化工厂治理污染对此表述正确的是BEA、法院必须受理该案B、本案原告不符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条件C、本案原告符合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条件D、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E、符合法定条件的社会组织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22、体现环境法受益者负担原则的制度有BCA、循环经济制度B、排污收费制度C、生态补偿制度D、清洁生产制度E、环境信息公开制度23、适用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活动有ABCDEA、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的活动B、在我国管辖海域内从事科学研究等活动C、在我国管辖海域内从事生产、旅游等活动D、在我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探、开发等活动E、在我国管辖海域外,造成我国管辖海域污染的活动2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浓度限值的大气污染物是ABDEA、二氧化硫B、二氧化氮C、二氧化碳D、臭氧E、PM2、525、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应当做到ABCDA、分类投放B、分类收集C、分类运输D、分类处理E、分别管理26、负有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义务的主体是ACA、土地使用权人B、地方人民政府C、土壤污染责任人D、林业草原主管部门E、自然资源主管部门27、李某在明知王某没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以每车300元处置费的价格委托其处置化工厂的有毒物质,王某将有毒物质倾倒于市区下水道中关于此案说法正确的是ADEA、李某和王某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B、污染环境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死刑C、只有王某可能构成污染环境罪,李某不构成D、如果本案未严重污染环境,则不构成污染环境罪E、如果本案构成污染环境罪且情节严重,可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28、可以申请环境行政复议的情形有BCDA、李某对某市发布的《环境保护条例》不认可B、某企业对生态环境局作出罚款的行政处罚不服C、李某对生态环境局作出责令停产停业的决定不服D、李某认为环境资源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其履行环境资源保护义务E、李某对某市生态环境局任命王某为综合监督处副处长的决定不服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29、简述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答1妨害人类正常生活并导致人类心理和感官上对环境和自然舒适性认识的降低;2导致人类生命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和自然环境破坏;3导致环境质量下降造成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退化以及历史和文化遗产价值的逸失;4造成自然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减少30、简述预防原则的意义答首先,采取预防措施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获得较大的环境效益其次,采取预防措施有利于扭转我国环境保护的被动局面31、简述国际环境合作原则的含义和意义答国际环境合作原则是指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应广泛开展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的原则国际合作原则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国际社会所有成员都应当并且有权参与保护和改善国际环境的行动;二是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成员普遍的参加和合作32、简述突发环境事件的定义与分类答突发环境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和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将突发环境事件分为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生物物种安全事件,辐射环境污染事件三类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分为特别重大环境事件,重大环境事件,较大环境事件和一般环境事件四级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33、论公众参与原则的含义和实施该原则的制度措施答公众参与原则也称环境民主原则,是指公众对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开发决策、建设项目有相应的知情、参与决策和监督的权利参与的主体是公众,参与的对象是影响到公众的建设项目,参与的方式是通过法定程序进行,参与的内容包括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决策权与监督权实施公众参与原则的制度措施有1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2环境行政许可和环境行政处罚中的公众参与制度3建立环境信息公开与披露制度4鼓励各类非政府环保组织代表公众参与环境决策5建立公众参与的司法保障制度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34、2018年6月,一头亚洲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多次闯入A 村,毁坏了该村大量庄稼,造成该村村民严重经济损失村民李某年满16周岁损失最为严重,李某为防止亚洲象再次毁坏庄稼地便将该头亚洲象杀害问1李某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2A 村村民遭受的损失能否得到补偿?补偿主体是谁?为什么?3亚洲象的所有权归属于谁答1李某是否构成犯罪?为什么?李某构成犯罪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属于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李某主观上存在杀害亚洲象的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行为,因此构成非法捕猎、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2A村村民遭受的损失能否得到补偿?补偿主体是谁?为什么?能得到补偿补偿主体是当地政府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因保护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或者其他损失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3亚洲象的所有权归属于谁?归属于国家,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第3条规定,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35、2010年,李某经当地政府批准在沿海滩涂上经营了一个鲍鱼养殖场自2016年5月开始,当地的几家化工厂将产生的污水经鲍鱼养殖场所在滩涂流入大海2018年5月,李某发现鲍鱼大面积死亡,造成经济损失100万元经相关部门监测,鲍鱼死亡的直接原因是养殖海域内存在大量有机物经环保部门对养殖场附近排污企业监测,发现总共有两家排污企业排放有机物其中,A化工厂排放有机物严重超标,B化工厂排放的污水虽然未超标,但污水所含物质仍为有机物问1假若李某想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相关污染企业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应以谁作为被告?为什么?2若李某2020年5月才向法院提起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是否已过诉讼时效?为什么3若A 化工厂所在地甲市乙县生态环境局针对其超标排放行为作出了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A化工厂对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哪些部门提起环境行政复议?请说明理由答1假若李某想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相关污染企业赔偿自己的经济损失,应以谁作为被告?为什么?A化工厂和B化工厂都可以作为本案被告企业承担环境污染赔偿责任不以排污是否超标作为判断依据,A化工厂和B化工厂的行为皆构成环境侵权2若李某2020年5月才向法院提起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诉讼,是否已过诉讼时效?为什么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根据《环境保护法》第42条的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计算3若A化工厂所在地甲市乙县生态环境局针对其超标排放行为作出了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A化工厂对此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哪些部门提起环境行政复议?请说明理由乙县人民政府和甲市生态环境局环境资源保护行政相对人认为针对其的行政处罚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向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向其上一级行政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全国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9分)1."按自然法则处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关系,就可使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这一观点最早出现在我国( A )A.先秦思想家荀况的《王制》B.秦朝的《田律》C.《唐律》D.西周的《伐崇令》2.环境权理论是由哪个国家的环境法教授提出的。
( B )A.日本B.美国C.法国D.中国3.排污单位应根据当地环保部门的缴费通知单,在几天内向指定银行缴付排污费( A )A.20B.30C.60D.904.珍稀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属于( B )A.资源开发许可证B.资源利用许可证C.资源进出口许可证D.养殖使用证5.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追究环境损害引起的民事责任时,只需具备什么要件,即可追究民事责任( C )A.故意B.过失C.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危害结果D.违法行为6.负责灯塔的主管部门在执行职务时,因疏忽造成海洋污染损害的,由谁承担责任( B )A.船舶所有者B.该主管部门C.两者共同承担D.不存在责任的承担7.某工厂超标排污致使下游的河水变色,幸发现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未产生重大后果。
对该工厂的环境违法行为应追究( A )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8.某村办皮革厂的职工历来有节俭的传统,常常将厂里的边角料皮革带回家做燃料,废物利用,致使村里经常弥漫着一种怪味。
该行为违反了( B )A.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B.大气污染防治法C.水污染防治法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9.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谁可以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本行政区域内各类噪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 D)A.国务院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C.国务院或省级以上人民政府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10.依《草原法》规定,哪些开发利用活动是被禁止的( C )A.在草原上割灌木、挖药材、挖野生植物、刮碱土等B.采集草原上的珍稀野生植物C.在半荒漠草原挖灌木D.在草原上拉肥土11.对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作出最全面规定的是( D )A.《日内瓦海洋法公约》B.《伦敦倾倒公约》C.《马波尔公约》D.《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2.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多少倍的树木?( B )A.5倍B.10倍C.15倍D.20倍1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什么文件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 B )A.环境影响报告书重大影响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登记表影响很小D.环境现状评价书14.环境方法标准的作用是什么?( B )A.确定环境标准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B.是确定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环境纠纷中有关各方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C.是标定环境监测仪器和检验环境保护设备性能的法定依据D.是认定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15.根据我国《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名录》,把我国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分为( B )A.珍稀种,濒危种,稀有种B.濒危种,稀有种,渐危种C.珍稀种,稀有种,普遍种D.濒危种,渐危种,普遍种16.谁是对船舶污染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 B )A.各级政府的环保部门B.各级交通部门的行政机关C各级人民政府的水利管理部门 D各地卫生行政部门17.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行政复议不服的,诉讼时效为( A )A.15天B.30天C.2个月D.3个月18.《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赔偿公约》适用于什么所产生的油污( C )A.客轮B.货轮C.油轮D.一切船舶19.谁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 B )A.国务院B.省级以上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8分)1.我国对污染源管理的主要内容有( ABCDE )A.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B.征收排污费制度C.限期治理制度D.水污染事故E.对水污染物排放企业实行现场检查2.开采矿产资源,必须缴纳( AC )A.资源税B.所得税C.资源补偿费D.资源利用费E.资源开发费3.我国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分类主要有( ABCE )A.土地利用规划法B.环境利用防治法自然保护法C.自然保护法D.环境标准法E.环境管理保护法4.目前我国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是( AB )A.征收自然资源税B.征收自然资源费C.出售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特许权D.向收益者收费E.征收自然资源税和征收自然资源费5.在下列环境纠纷中,当事人有仲裁协议的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 ABCDE )A.船舶污染B.海上石油开发勘探C.涉外经济贸易D.涉外运输E.其他海事纠纷6.从我国大气环境的现状分析,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为( BC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硫C.烟尘D.氮氧化物E.铅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将固体废物分为( BCD )A.可降解废物B.工业固体废物C.城市生活垃圾D.危险废物E.不可降解废物8.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有( AE ) 9.A.树种和森林类型繁多B.可再生性C.生长的周期性D.易受人类开发利用的影响E.森木覆盖率低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树种和森林类型繁多;林产独特丰富;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林地和木材蓄积量少;森林分布不均匀,不利于发挥其环境效能;林种结构不够合理;森林生长率低,生产量小9.下列社会组织中哪些属于国际环境法的主体( ABCD )A.国家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C.欧洲联盟(EU)D根据环境条约建立的国际组织E非营利性的环保组织国际环境法的主体国际法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参加国际关系,直接在国际法上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具有独立进行国际求偿能力者。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与答案(2分义10=20分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1、我国在( )首次提出排污收费。
A、1978年《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C、1982年《排污收费暂行办法》D、2003年《排污收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2、依据组成环境的物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环境可以分为( )A、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C、天然环境(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人工环境)D、室内环境、村镇环境、城市环境3、地方环境标准的制定机关是(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省级人民政府C、地方各级环保机构D、省级环保机构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送审批之前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能少于()A、5 日B、10 日C、15 日D、20 日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形式是( )A、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B、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登记表C、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D、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说明6、《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由低到高分别是()A、蓝色、黄色、橙色、黑色B、黑色、红色、黄色、蓝色C、红色、橙色、黄色、蓝色D、蓝色、黄色、橙色、红色7、环境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执法检查或采取制裁措施的依据是()A、环境行政处理B、环境行政处罚C、环境行政许可D、环境行政强制执行8、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多长时间内作出处理决定()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6个月9、在控制固体废物转移入境的有关法律规定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家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B、国家限制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C、国家禁止进口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D、国家并不禁止进口未列入可以用作原料进口的固体废物的目录的固体废物10、下列关于我国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B、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如属于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则仍适用我国国内法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C、国内环境法的效力优于国际环境条约;D、国际环境条约在我国境内直接适用,不需要国内立法机关将它转换为国内法(4分义5=20分备选项中有2—4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全部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1、清洁生产的“清洁”主要表现在( )A、清洁的技术标准B、清洁的能源C、清洁的生产过程D、清洁的产品2、关于我国环境监测机构的论述正确的是( )A、全国环境监测机构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置B、全国环境保护系统设置三级监测站,即国家级、省级、市级监测站C、各级环境监测站受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领导,并在业务上接受其指导D、各级监测站是技术事业单位3、下列哪些行政责任形式属于财产性的环境资源行政责任?( )A、责任停业B、罚款C、没收违法所得D、行政赔偿4、将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的方法是( )A、经济刺激方法B、直接管制方法C、间接管制方法D、行政处罚方法5.根据污染的特性,污染可分为( )A、生物污染危害B、化学污染危害C、物理污染危害D、放射污染(5分义4=20分)1、什么是绿色消费?其包含哪三个层次?2、环境法的特点3、什么是自然资源保护?简述其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全国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代码】00228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的定义限定在(C)A、社会因素范畴内B、经济因素范畴内C、自然因素范畴内D、人文因素范畴内2、作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客体的环境利用行为分为(A)A、本能利用行为和开发利用行为B、本能利用行为和自然资源利用行为C、环境容量利用行为和自然资源利用行为D、环境功能利用行为和自然资源利用行为3、根据《水法》的规定,处理单位与个人之间发生的水事纠纷,错误的是(A)A、当事人不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B、在水事纠纷解决前,当事人不得单方面改变现状C、当事人可以申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调解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调解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4、关于我国危险废物的管理,错误的是(A)A、国家实行危险废物名录和认证制度B、转移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C、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环境保护标准要求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D、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5、秦某未经许可擅自砍伐公益林数额巨大,构成滥伐林木罪,检察机关以社会公共利益受到损害为由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关于此案说法错误的是(C)A、检察机关可以要求秦某补植复绿恢复原状B、本案中检察机关是以公益诉讼人身份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C、秦某辩称自己是林木的实际经营者和所有权人,有权砍伐,故不构成犯罪D、秦某的行为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致使社会公共利益遭受到损害,应当承担生态修复责任6、H公司在正对张某住宅的购物中心外墙上设置LED显示屏播放广告,产生的强光直射进入张某的住宅居室,导致其夜间无法睡眠,影响正常生活。
全国202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代码】:0022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初步形成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D】A:产生时期B:强化时期C:改革完善时期D:发展时期2:不属于我国自然资源法律体系的是【D】A:《水法》B:《森林法》C:《草原法》D:《海洋环境保护法》3:我国将公众参与原则制度化的第一部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是【A】A:《环境影响评价法》B:《环境保护法》C:《循环经济促进法》D:《政府信息公开条例》4:根据污染物的性质,属于环境污染中能量污染的是【D】A:固体废物污染B:化学物质污染C:废弃物污染D:噪声与振动污染5:甲某趁乙某不备,将乙某种植在自留山上的2株红豆杉砍伐,经查该被砍伐的红豆杉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甲某的行为涉嫌构成【A】A:非法采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B:非法毁坏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罪C:盗伐林木罪D:滥伐林木罪6: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禁止新建、改建、护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的区域是【B】A:饮用水水源涵养林B: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C: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D: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7: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负责监督管理海洋倾倒区的使用,组织倾倒区环境监测的部门是【C】A: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B:国家海事行政主管部门C: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D:省级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8:关于节能管理的表述,错误的是【B】A:实行能效标识强制标注制度B:实行强制性节能产品认证制度C:国家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节能标准D:禁止生产、进口、销售国家明令淘汰或者不符合强制性能源效率标准的用能产品、设备9:关于环境与资源行政处罚的表述,正确的是【A】A:罚款是最常用的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处罚方式B: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为3个月C:环境与资源行政处罚的程序包括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复议程序D: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可视情况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10:关于环境监管失职罪的表述,错误的是【A】A:本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B:本罪的主体为负有环保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因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导致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构成本罪D:构成本罪的,对负有环保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11: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不属于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原则的是【C】99-A:保护优先B:规范利用C:预防为主D:严格监管12:海洋自然保护区可根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状况和保护需要划为【B】A:核心区、过渡区、实验区B: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C:绝对保护区、缓冲区、实验区D:核心区、缓冲区、相对保护区13:根据《森林法》的规定,占用林地的单位应缴纳【D】A:环境保护税B:资源税C:生态补偿金D:森林植被恢复费14:《水法》的保护对象不包括【C】A:河流B:湖泊C:土壤含水D:地下水15:根据《渔业法》的规定,负责批准发放内陆水域捕捞许可证的是【B】A: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主管部门C: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16:国际环境法最主要的渊源是【D】A:国际环境习惯B:一般法律原则C:公法家学说D:国际环境条约17: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公约是【B】A:《巴塞尔公约》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C:《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D:《外层空间公约》18:关于《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A:国家对所有大气污染物实行排污权交易B:国家建立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C:排放大气污染物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D:国家对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的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淘汰制度19: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是【C】A:1年B:2年C:3年D:4年20:下列环境与资源是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国际环境法客体的是【D】A:北极B:公海C:大气层D:长城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在生态系统中,低位营养级的生物所提供的能量,上一位营养级生物通常只能利用其(B )A. 1/20B. 1/10C. 1/5D. 1/22•“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出自(C )A.荀况的《王制》B.秦朝的《田律》C.西周的《伐崇令》D.《韩非子内储说上》3.在国际环境法历史上,第一个因跨国界污染引起环境责任的案例是(B )A.太平洋海豹仲裁案B.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C.核试验案D.加拿大金枪鱼案4.下列各项中,制定环境质量标准时不必考虑的因素是(B )A.环境基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经济上的合理性D.技术上的可行性5.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研究报告是(A )A.《我们共同的未來》B.《内罗毕宣言》C.《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D.《人类环境行动计划》6.具有正反两方面刺激作用的经济刺激制度是(A )A.税收B.财政援助C.低息贷款D.征收排污费和自然资源补偿费7.下列选项中,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B )A.天然气B.淡水C.太阳能D.钳8.有关防治环境污染特别是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法律规定,其生态学依据主要是(D )A. “物物相关”律B. “负载有额”律C. “相生相克”律D. “能流物复”律⑴“物物相关”律:即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改变其中的一个事物,必然会对其他事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它要求人们在开发利用坏境时应当注意调查研允和统筹规划。
⑵“相生相克”律:即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生物种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具有特定的作用,它们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
物种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动植物检疫等法律。
⑶“能流物复”律:即在生态系统中,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物质在不停地循坏。
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关于发展生态农业以及鼓励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活、生产方式的规定。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课程代码0022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L根据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不同,一般将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OA.衍生环境问题B.次生环境问题C.第一环境问题D.生态环境问题2 .据《全上古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记载,夏代规定“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已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略,以成鱼鳖之长”。
这一 *规定体现了O A.天人合一的朴素自然观 B.将自然资源作为财产C.政府通过立法的手段保护环境D.维持自然资源持续开发利用的思想3 .以下我国环境法的渊源中,效力等级最高的是()A.《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B.《环境保护法》C.《防止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D.《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4 . 1968年,萨克斯教授出版了《保卫环境-公民行动战略》- -书,首次提出了()A. “环境权”理论B. “循环经济”理论C.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论D. “绿色消费”理论5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江西省环境质量负责的主体是()A.江西省各省辖市人民政府B.江西省人民政府B.江西省环保厅D.江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6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原则的目标是()A.改善民众生活质量B.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C.保护环境D.环境保护优先7 .我国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机关是()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地方各级环保机构C.省级人民政府D.省级环保机构8 .《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对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形式是()A.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B.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登记表C.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D.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说明9 .我国现在对主要污染物或重点污染物实施总量控制的领域不包括()A.大气污染防治B.水污染防治C.环境噪声污染防治D.海洋污染防治10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需要向海洋倾倒毒性大的物质,应当()A.远离海岸B.事先取得特别许可证C.获得紧急许可证D.倾倒在试验倾倒区11 .在我国,负责危险化学品公共安全管理的行政机关是()A.环境保护主管部门B.公安机关C.交通运输主管部门D.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12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其批准单位是当地的()A.人民政府B.环境保护主管部门C.卫生部门D.公安机关13 .我国现行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有六部,即《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和()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C.《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法》D.《放射性污染防治法》14 .下列关于海岛开发利用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无需申请和审批B.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可以在岛上建造建筑物或设施C.开发利用无居民海岛的,应当依法缴纳使用金D.无居民海岛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物应进行环保处置15 .某化工厂违法排放污染物,环保部门对其处以罚款,并贵令改正。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试题姓名:一、名词解释(40分)环境: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环境退化:生态:环境规划:环境许可:环境监测:环境民事诉讼:二、简答题(30分)1.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2.环境法包含哪些基本制度?3.生态保护法的制度有哪些?4.环境监测法的主要制度有哪些?5环境刑事诉讼的特点是什么?三论述题(30分)1.简述环境损害的种类和特点2.简述生态保护中的许可制度3.简述环境信息法的基本原则一、名词解释(40分)环境: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环境保护:为了解决现实和潜在的环境损害,处理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维护、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同自然的固有秩序之间的关系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实施的各种行为的总称。
可持续发展:寻求满足现代人的需要与欲望,而又不损坏后代人满足其需要和欲望的能力。
自然资源:存在与自然界中并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用于生产和生活或用来改善生产和生活状态的物质和能量。
环境退化:自然环境发生的那些由人为因素引起的不利于人类的缓慢的持续的变化。
生态: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在其生化过程中与环境的关系。
规划:人们通过思考事先安排其行为的过程,是一个以最优方式达到目标而制定未来行为的决策过程。
环境许可:国家为保护环境而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施加必要干预的制度。
环境监测:特定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的程序要求,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间接或连续监测环境质量状况与污染物变化趋势、规律及其对环境应的全部过程。
环境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对平等主体之间有关环境权利义务的争议,按照门市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和裁判的活动。
二、简答题(30分)1.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协调发展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公众参与原则。
2.环境法包含哪些基本制度?答:环境规划制度、环境预防制度、环境规制制度、环境经济制度、环境引导制度、环境救治制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A. 环境保护法和资源保护法B. 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C. 法律体系和法规制度D. 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2. 下列关于环境法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环境法律制度是指法律、法规和文件等构成的环境法体系B. 环境法律制度只包括环境保护法律体系C. 环境法律制度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制度D. 环境法律制度包括民法、刑法等各类法律体系3.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本任务是()A. 研究环境科学与法学的融合B. 研究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的解决C. 研究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D. 研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保障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特点之一是()A. 程序性B. 综合性C. 高度规范性D. 技术性5. 环境资源评价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基础,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A. 环境影响评价和资源开发评价B. 环境风险评价和生态系统评价C. 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效益评价D. 环境可持续评价和资源利用评价二、简答题1. 解释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任务。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环境保护法和资源保护法,旨在研究环境问题与资源问题的解决途径。
其基本任务是研究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建立与完善,以及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法律保障。
它既关注于环境科学与法学的融合,又注重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中环境与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2. 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特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具有以下特点:- 程序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注重研究问题的解决程序和方法,旨在确保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综合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
- 高度规范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的对象是法律规范,因此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指导性。
- 技术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需要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技术等来解决实际问题。
全国2009年1月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228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按照环境的形成,可以将人类环境分成人工环境和( C )A.生物环境 B.生活环境C.自然环境D.生态环境2.下列罪名中不属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是( A )A.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渎职罪B.非法处置固体废物罪C.盗伐林木罪D.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3.狭义的环境问题也称次生环境问题,仅指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 B )A.人文环境的破坏B.自然环境的破坏C.大气质量水平的降低D.水体污染广义的环境问题包括: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自然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两类。
狭义的环境问题仅指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
环境科学主要研究第二环境问题。
第二环境问题又可以分为两类:自然环境的破坏: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或进行大型工程建设,使自然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引起一系统环境问题。
环境污染:主要是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把大量污染物排入环境。
.我国的取水许可制度,不适用于( D )A直接从地下取水的用户B直接从江河取水的用户C直接从湖泊取水的用户 D为家庭生活、畜禽饮用取水5.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主要包括: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和()A.以人类为中心 B.突出和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C.以环境为中心D.以国家经济发展为中心6.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由挪威前首相布兰特朗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其一份报告中提出的,该报告是( C )A.《里约宣言》 B.《21世纪议程》C.《我们共同的未来》 D.《斯德哥尔摩宣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最初是由挪威前首相布兰特朗夫人领导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于1987年在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先提出的。
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7.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有: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和( D )A.保护和有效利用资源B.以人为本C.切实保护环境D.公众参与8.环境法中的“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 )A.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B.同时规划、同时投资、同时验收C.同时规划、同时投资、同时建设 D.同时投资、同时建设、同时验收9.环境保护基本制度中的经济刺激措施有财政援助、税收和( B )A.征收排污费B.低息贷款C.征收超额排污费 D.政府拨款10.在我国,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有法定取得、强制取得和天然孳息与( A )A.自然添附 B.继受取得C.原始取得D.传来取得1、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取得:法定取得、强制取得、天然孳息和自然添附。
全国2005年10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一、单项选择题1.环境法中有关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 )A.“物物相关”律B.“协调稳定”律C.“相生相克”律D.“负载有额”律2.新中国成立后,对防治工业污染作出规定的第一个法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B.《工厂安全卫生规程》C.《关于防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D.《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3.广义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主要是指( )A.污染控制与资源利用相结合B.污染预防与治理相结合C.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相结合D.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生产力布局等的关系4.我国宪法规定自然资源和某些重要的环境要素属于( )A.开发者个人所有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C.谁开发谁所有D.全民所有5.我国首次明确规定“开展对现行政策和法律的全面评价,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突出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的规范性文件是( )A.1986年的《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B.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C.1994年的《中国21世纪议程》D.2000年的《立法法》6.在发放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管理程序中,最为核心的工作环节是( )A.排污申报登记B.确定本地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分配污染物总量削减指标C.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发放D.排污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和管理7.1973年《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创新之处是在全球范围内确立了( )A.贸易清单制度B.事前通报制度C.登记制度D.许可证制度8.在国际环境法历史上第一个因跨界污染引起环境责任的案例是( )A.太平洋海豹仲裁案B.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C.核试验案D.加拿大金枪鱼案9.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对在用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的场所是( )A.机动车停放地B.高速公路收费站C.机动车行驶的道路D.公共停车场10.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环保部门在批准设置入海排污口之前,除了必须征求海洋、海事和渔业部门的意见外,还必须征求意见的部门是( )A.建设部门B.规划部门C.水利部门D.军队环保部门11.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
环境资源法学试题(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1 环境:《环境保护法》所称“环境”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矿藏、土地、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2 无过错责任: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也要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3排污收费制度: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超过规定的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依照国家法律和有关规定按标准交纳费用的制度。
4清洁生产: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材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通过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产方式,在科学而严格的管理措施下进行清洁产品的生产。
5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惜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异议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体术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定义理解错误是(C )A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是维护生态平衡,协调人类同自然的关系。
B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要调整的是人们(包括组织)在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同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有关的各种社会关系及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C 国内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环境与资源保护的定义。
D环境与自然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一般包括(C )A 物B 精神财富C 物和行为D 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3.我国第一次对环境保护作出明确规定的宪法是(C )A 1945年宪法规定B 1975年宪法C 1978宪法D 1982年宪法。
4.为了贯彻“防治结合”的原则,我国确立了(B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三同时”制度C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D 排污许可制度。
5.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许可证是(D )A 规划许可证B开发许可证C 建设许可证D排污许可证。
202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课程代码:00228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
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这一规定包含的内涵是A.将资源作为财产保护B.维持自然资源持续开发利用C.生态学的“以时禁发”D.生产与保护、开发与抚育2.首次明确提出“请求将全人类健康和福祉不受灾难侵害的环境享受权利,以及当代人传给后代人的遗产中包括自然美在内的自然资源享受权利作为基本人权之一种,并将该原则在法的体系中予以确立”的环境权主张的是A.《东京决议》B.《海牙公约》C.《蒙特利尔条约》D.《联合国宪章》3.关于环境公益诉讼错误的是A.检察机关能够提起环境诉讼B.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公民诉讼C.只适用于民事诉讼D.《民事诉讼法》为环境公益诉讼提供了法律依据4.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特征之一的综合性表述正确的是A.政策与法律的融合B.自然与社会的融合C.公法与私法的融合D.立法与司法的融合5.最有效、操作性最强的环境预防措施是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清洁生产制度C.循环经济制度D.三同时制度6.按照我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标准主要包括A.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监测方法标准B.环境基础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C.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标准样品标准D.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7.关于强制性环境标准的表述正确的是A.强制性环境标准虽属于技术性规范,从法的角度来看其规范性是确定的B.各国制定、适用和解释环境标准的权力一般均由立法机关享有C.对强制性环境标准的司法审查应该尊重专业判断D.强制性环境标准只需经过立法确认即可以具有相应的法的拘束力8.根据《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超标排污的,按照应缴纳排污费数额A.1倍以上3倍以下处以罚款B.1倍以上5倍以下处以罚款C.2倍以上5倍以下处以罚款D.3倍以上5倍以下处以罚款9.对环境污染实行的限期治理制度最早见诸于1979年的A.《环境保护法(试行)》B.《大气污染防治法》C.《水污染防治法》D.《海洋环境保护法》10.我国第一部以海洋环境污染防治为主要内容的专门法律是A.《海洋环境保护法》B.《水污染防治法》C.《防止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D.《海洋倾废管理条例》11.根据海洋污染防治法相关立法规定,符合并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情形是指A.违反规定设置入海排污口的B.违反规定不按照指定区域进行倾倒废弃物的C.使用含超标准放射性物质进行海洋工程建设项目的D.未获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拆除海洋工程环保设施的12.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当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时,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以前的法定期限之内,向工程所在地的有关部门提出申报,该期限是指A.7 日B.10 日C.15 日D.30 日13.不属于《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对生产经营者实施清洁生产要求的是A.指导性B.自愿性C.强制性D.规范性14.根据《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管理办法》规定,海滨风景旅游区属于A.一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B.二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C.三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D.四类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15.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A.占本行政区内耕地的 70%以上B.占本行政区内耕地的 75%以上C.占本行政区内耕地的80%以上D.占本行政区内耕地的 85%以上16.根据《森林法》的规定,森林可以划分的类别数量是A.四B.五C.六D.七17.针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的违法行为者适用频率最高的法律责任形式是A.民事责任B.刑事责任C.行政责任D.经济责任18.在环境与资源保护行政处罚中最常用的处罚方式是A.警告B.罚款C.责令停产整顿D.没收违法所得19.当前我国的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及其刑事责任的立法模式属于A.刑法典模式B.附属刑法模式C.特别刑法模式D.混合型立法模式20.第一个旨在防止海洋污染的国际条约是A.《联合国海洋法公约》B.《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C.《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D.《国际干预公海油污事故公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全国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1分,共24分)1.下列可以作为环境法律保护对象旳是( )A.太阳B.阳光C.生物圈D.自然环境2.所谓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里具有一定构造和功能旳综合体系,它由( )A.生物环境和空间环境共同构成B.生物群体按照自然规律构成C.生物群体和一定旳空间环境共同构成D.生物群体和非生物群体构成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承认,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旳法律规范旳总称,其内容是有关保护与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开发运用与( )A.提高人类生活水平B.保护自然资源C.保护生态环境D.保证资源旳可持续运用4.最早使用“公害”一词旳是日本在1896年颁布旳( )A.《河流与港口法》B.《矿业法》C.《制碱业管理法》D.《河川法》5.1987年,由挪威前首相布兰特朗夫人领导旳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旳汇报《我们共同旳未来》中,初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旳概念,其对“可持续发展”旳解释是( )A.一定要努力满足世界上贫困人民旳基本需要B.既满足现代人旳需要,又不对后裔人满足其需要旳能力构成危害旳发展C.人类应享有与自然友好旳方式过健康而富有成果旳生活旳权利,并公平地满足今世后裔在发展和环境方面旳需要D.应当将经济发展与生态旳可持续性有机旳结合起来6.环境管理是国家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多种影响环境旳活动进行规划、调整和监督,目旳在于( )A.保护自然资源B.防治环境污染C.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旳关系,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D.体现国家旳行政管理职能7.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不少国家总结了治理阶段“先污染后治理”旳经验教训后来,变化了单纯治理旳被动政策,采取了( )A.“防止为主,综合防治”措施B.“边污染,边治理”措施C.“限制污染,及时治理”措施D.“浓度控制,净化处理”措施8.我国旳都市规划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种是总体规划,一种是( )A.村镇规划B.土地运用规划C.综合运用规划D.详细规划9.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将环境影响评价旳范围分为两大类,即( )A.单项和综合环境影响评价B.综合规划和专题规划C.规划和建设项目D.现实状况评价和预断评价10.在我国,自然资源集体所有权旳获得重要有三种方式,除法定获得外,还有( )A.天然孳息和开发运用获得B.继受获得和天然孳息C.天然孳息和自然添附D.自然添附和开发运用获得11.国际原则组织(ISO)制定旳系列环境管理原则是( )A.ISO14000系列原则B.ISO9000系列原则C.GB14000系列原则D.GB9000系列原则12.大气污染旳形成重要取决于排入大气中污染物旳( )A.种类B.浓度C.排放源旳高度D.来源13.海洋环境污染旳特点中,除污染种类繁杂和污染扩散范围大之外,还有( )A.污染危害持续性较差B.污染危害持续性强C.污染危害难以控制D.污染危害对人类影响不大14.我国《水污染防治法》旳合用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旳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地表水体和( )A.地下水体旳污染防治B.海水旳污染防治C.雪山、冰川旳污染防治D.管道水体旳污染防治15.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在都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旳,必须事先向当地主管机关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方可进行。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标准练习题(一)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规定.在立法目的上我国采用()A.“目的一元论”B.“目的二元论”C.“目的三元论”D.“目的多元论”2、世界上有名的公害案件大都发生于环境法的()A.孕育阶段B.产生阶段C.发展阶段D.完备阶段3、西周时期颁布了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如不令者,死无赦”。
()A.《王制》B.《盐铁论注》C.《伐崇令》D.《田律》4、城市的土地属于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的以外,由所有。
()A.国家国家B.国家个人C.集体个人D.国家集体5、《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的制定主体是()A.全国人大B.国务院C.北京市人民政府D.国家环保总局6、在环境和资源保护法中之所以有“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学依据是()A.“物物相关”律B.“相生相克”律C.“能流物复”律D.“时空有宜”律7、狭义的环境管理是指()A.污染控制B.自然保护C.污染控制和环境保护D.水土保持8、村镇规划的关键是()A.搞好基础设施B.保护基本农田C.布局合理D.兼顾基本设施和农田9、环境影响评价属于()A.回顾评价B.现状评价C.预断评价D.以上皆不正确10、城镇居住用地的出让期限是()A.30年B.50年C.70年D.80年11、根据《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的规定,对于直接责任人员的罚款,最高不得超过本人月工资的()A.15%B.20%C.25%D.30%12、中国环境立法中的“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概念,其本质含义可作解释。
()A.环境破坏B.公害C.环境污染D.与“公利”相对13.在我国国家大气环境标准体系中,其核心是()A.《环境空气质量标准》B.《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4.下列不适用《水污染防治法》的是()A.江河污染B.湖泊污染C.运河污染D.海洋污染15.城市污染集中处理设施的污水处理收费,管理以及使用的具体方法,由规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我国的一部重要法律,以下哪一年出台的?A. 1979年B. 1989年C. 1999年D. 2009年答案:C. 1999年2.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A. 加强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B. 促进经济发展,忽略环境问题C. 鼓励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D. 限制国内企业的发展答案:A. 加强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3. 根据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以下哪种行为是违法的?A. 随意排放工业废水B. 合法开采矿产资源C. 使用环保设备减少污染排放D. 私人种植花草树木答案:A. 随意排放工业废水4.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鼓励采取的措施包括:A. 节约资源,优化产业结构B. 不限制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C. 放宽对企业的环保标准D. 鼓励非法的野生动物贸易答案:A. 节约资源,优化产业结构5.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定,对恶意破坏环境和资源的行为,可以进行以下哪种处罚?A. 行政处罚B. 没有任何处罚C. 警告一次,再犯进行起诉D. 暴力处罚答案:A. 行政处罚二、问答题1. 请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护优先,合理利用;依法管理,加强监督;公众参与,信息公开。
这些原则确保了环境和资源保护工作的规范和可持续性,促进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请简要解释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作用。
答案: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计划、方案和政策等可能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
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预测和评估环境变化,减少环境破坏;提供参考意见,优化方案设计;促进公众参与,增加决策透明度;促进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和环境的关系。
3. 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对企业的管理措施。
答案: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对企业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加强企业的环境管理;设立环境保护基金,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制定并执行环境标准,明确企业的环保要求;推行经济手段,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加强对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多项选择题1. 国家对环境与资源管理除了遵循国家管理的一般性原则外,还应遵守的特殊原则有( A. 综合性原则 B. 区域性原则 C. 规划和协调性原则 D. 预测性原则E. 技术性原则2. 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必须( )A. 由政府政策决定 B. 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特有 C. 体现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之中 D. 适用于所有的法律部门 E. 对环境与资源保护行为具有普遍的指导性3.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其具体规定包括( )A. 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B. 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C. 可能造成轻度环境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D. 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E. 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应当向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进行申报登记 4. 适用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固体废物包括( )A. 工业固体废物B. 城市生活垃圾C. 置于容器中的气态废物D. 危险废物E. 放射性固体废物5. 依照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污染海洋环境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可以由行使海洋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代表国家对责任者提出损害赔偿要求的生态破坏情形是()A.破坏海洋生态 B.破坏海洋工程 C.破坏海洋保护区 D.破坏海洋水产资源 E.破坏海岸工程6. 自然资源的特征包括( )A. 可使用性 B. 相对性 C. 整体性D. 地域性 E. 有限性7. 依照我国《水法》规定,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使用的水资源是( )A.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的地下水 B. 流经农村集体组织的河流中的水 C. 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修建管理的水库中的水 D.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在地的湖泊水E.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中的水8. 国际环境法实施手段中的“命令-控制措施”包括( )A.环境标准 B.环境影响评价 C. 风险评估 D. 许可证 E. 限制或禁止性措施二、单项选择题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保护的环境要素范围是( )A. 与人类生存发展有直接或者间接关系的一切环境要素B. 科学研究证明对人类生存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环境要素C. 以整个生物界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空间和物质构成的环境要素D. 对人类生存发展有影响且人类行为可以影响、调节或支配的环境要素2. 率先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文献是( )A. 《里约宣言》B. 《我们共同的未来》C. 《21世纪议程》D. 《增长的极限》3. 我国《宪法》第一次规定重要的自然资源为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是在( )A. 1954年 B. 1972年 C. 1978 D. 1982年4. 我国第一个综合性的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 )A.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B.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C.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 《固体废物综合排放标准》5.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属于专项规划的是( )A. 海域建设规划B. 土地利用规划 C. 城市建设规划 D. 区域开发规划6. 单位或个人通过自然资源使用权的买卖、出租、承包等取得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方式属于( )A. 确认取得 B. 授予取得 C. 转让取得 D. 开发利用取得7. 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是( )A. 环境质量标准B. 污染物排放标准 C. 环境方法标准 D. 环境基础标准8. 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污染危害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行政处理和司法解决等程序。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2010-09-03 10:19:07 阅读27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课程代码:00228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是指国家采取强制手段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或个人支付一定费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3.环境污染:是指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直接或间接的进入环境,导致对自然的有害影响,以至于危及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损害或者妨害舒适性和环境的其他合法用途的现象。
4.动植物检疫:是指为防止动植物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和外来物种的侵入而对特定区域或者进出特定区域的动植物和其他物品实施的调查、检测、检验和监督活动.5.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在国际法上,国际环境合作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国际社会所有的成员都应该并且有权参与保护和改善国际环境的行动;二是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成员普遍的参加和合作。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下列可纳入环境法律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包括( D )。
A.太阳B.人工培育的良种C.马戏团里的驯兽D.自然遗迹2.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 C )年颁布的。
A.1979B.1982C.1989D.19903.关于污染者负担费用的范围,国际上大多认为不包括( C )。
A.治理污染源费用B.恢复被污染的环境的费用C.排污费D.环境污染受害者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赔偿费用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先产生于( B )。
A.中国三同时制度B.美国C.法国D.日本5.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哪类许可证?( D )A.规划许可证B.开发许可证C.建设许可证D.排污许可证6.关于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不正确的是( B )。
A.确认取得B.强制取得C.授予取得D.转让取得一、我国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取得通常有四种方式:(1)确认取得。
即自然资源的现实使用人依法向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申请登记,由其登记造册并核发使用权证的情况。
(2)授予取得。
即单位和个人向法定的国家机关提出申请,国家机关依法将被申请的自然资源的使用权授予申请人的情况。
(3)转让取得。
即单位或个人通过自然资源使用权的买卖、出租、承包等形式取得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情况。
在我国,自然资源使用权的转让有许多限制条件。
(4)开发利用取得。
即单位和个人依法通过开发利用活动取得相应自然资源的使用权。
二、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取得:⑴国家所有权的取得。
法定取得、强制取得、天然孳息和自然添附。
⑵集体所有权的取得。
法定取得、天然孳息、开发利用取得。
⑶个人所有权的取得。
在我国,基本上没有完整意义的自然资源个人所有权,只存在某自然资源个别部分的个人所有权。
自然资源个人所有权的取得方式主要是开发利用和继承,而不存在法定取得和强制取得。
7.关于我国环境标准的制定,不正确的是( D )。
A.对于国家排放标准未作规定的项目,地方可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对于国家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地方可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C.向已有地方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D.环境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在我国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8.下列不属于破坏自然资源的犯罪有( D )。
A.非法占用耕地罪B.非法采伐森林罪C.非法捕捞水产品罪D.擅自进口固体废弃物罪废物9.大气污染物中的原发性污染物不包括( C )。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硫酸雾D.悬浮颗粒物10.我国领海的宽度为( C )。
A.6海里B.9海里C.12海里D.15海里11.《水污染防治法》不适用于( B )的污染防治。
A.湖泊B.海洋C.水库D.内陆地下水12.被称为感觉性公害的是( C )。
A.大气污染B.水污染C.噪声污染D.放射性物质污染1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所指的固体废物不包括( C )。
A.工业固体废物B.城市生活垃圾C.陨石D.有关危险废物14.假农药是指( D )。
A.以非农药冒充农药B.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C.失去使用效能的D.混有导致药害等有害成分的15.关于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B )。
A.环境保护范围大于自然资源保护范围B.环境保护范围小于自然资源保护范围C.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各有侧重D.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保护正趋向统一16.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不包括( C )。
A.土地补偿费B.安置补助费C.房屋拆迁费D.青苗补偿费17.开垦禁止开垦坡度以下,( A )度以上的荒坡地,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A.5B.10C.15D.20限制坡地垦荒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其余5度。
开垦禁止开垦坡度以下,5度以上的荒坡地,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18.我国《草原法》所称草地不包括( A )。
A.典型草地B.天然草地C.改良草地D.人工草地19.我国《渔业法》关于渔业养殖和捕捞作业的管理规定不包括( B )。
A.实行渔业养殖使用证制度B.实行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制度C.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D.鼓励和扶持外海和远洋捕捞20.关于我国的矿产资源所有权,正确的是( A )。
A.单一国家所有权B.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并存C.单一集体所有权D.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所有权并存21.根据我国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下列行为合法的是( C )。
A.在集贸市场上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产品B.携带犀牛角C.为科学研究目的收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且经过省级以上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D.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且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第二十四条出口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进出口中国参加的国际公约所限制进出口的野生动物或者其产品的,必须经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批准,并取得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核发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
海关凭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查验放行。
涉及科学技术保密的野生动物物种的出口,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办理。
22.自然保护区不包括以下哪种特殊区域?( D )A.国家公园B.资源管理保护区C.自然古迹保护区D.自然遗迹地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主要有:资源管理保护区、自然古迹保护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管理保护区、文化景观保护区。
23.下列不属于文化遗迹地的是( D )。
A.生物化石产地B.古树名木C.古建筑D.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区24.下列国际环境纠纷案例中,发生在国际环境法框架基本形成期的是( C )。
A.多瑙河大坝争议案B.太平洋海豹仲裁案C.墨西哥金枪鱼案D.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2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订于( C )。
A.1956年B.1972年C.1982年D.1992年1972年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导致同年《伦敦倾倒公约》、《奥斯陆倾废公约》以及1973年的《马波尔公约》的出台。
对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作出最全面的规定的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我国有关法规中规定的经济刺激手段包括( A、B、D )。
A.财政援助B.低息贷款C.征收排污费D.税收E.无息贷款经济刺激普遍采用的几种形式是:财政援助、低息贷款、税收(包括征收排污费)。
2.环境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 A、B、C、D )。
A.违法行为B.主观过错C.危害后果D.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E.以上均无3.海洋环境污染的危害包括( A、B、C、D、E )。
A.损害海洋生物资源B.危害人体健康C.妨碍渔业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动D.损害海水使用素质E.减损环境质量4.下列形式的取水,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有( A、B、E )。
A.为家庭生活取水B.为畜禽饮用取水C.工业用水D.商业用水E.其他少量取水5.关于环境噪声污染,正确的是( C、D、E )。
A.环境噪声污染不会发生二次污染B.环境噪声与环境噪声污染属同一概念C.生活噪声虽然与工业噪声相比危害较小,但仍可构成噪声污染D.环境噪声污染是超标排放的环境噪声E.对于未达到污染标准的环境噪声的受害人,仍可依据相邻关系的有关规定得到保护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2条第1款对“环境噪声”的概念作了立法解释,就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环境噪声:是由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发生的振动造成的,具有无形性和多发性。
它不可能在环境中发生物理或化学等变化导致二次污染。
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对于在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的数值以内排放的噪声可称为环境噪声。
对于超过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的数值排放噪声及其产生了干扰现象的,则称为环境噪声污染。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简述征收排污费制度的含义、目的和作用。
答:(1)征收排污费制度是对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国家排放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按照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根据规定征收一定的费用。
(2)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和改善环境。
(3)作用: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从外部给企业一定的经济压力,使排污量的大小同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
明显促进了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和污染治理。
2.简述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作用。
答:(1)它有利于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
(2)它有利于为开发新的资源筹集资金,并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恢复;(3)它有利于保障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简述我国有关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规定的主要内容。
答:(1)对产生工业固体废物的建设项目执行环境污染防治基本法律制度。
(2)界定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
(3)制定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以推广使用能够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
(4)建立、健全企业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
(5)建立专用储存设施、场所。
(6)禁止擅自关闭、闲置或者拆除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实施、场所;确有必要关闭、闲置或者查处的,必须经所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核准,并采取措施,防止污染环境。
4.简述国际环境法中有关外层空间环境保护的主要规定。
答:(1)应为所有国家谋福利和利益,一切国家都可以不受歧视地、平等地、自由地进行外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