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小读者》读书推荐课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3
《寄小读者》阅读教案————————————————————————————————作者:————————————————————————————————日期:2《寄小读者》整本阅读指导教案主备人:宋海花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也是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着眼点。
就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来看,学生不会在众多中外文学作品甄选课外书;也不会运用语文课上所学过的一些读书方法去阅读课外书;更不会及时总结课外读物的思想内容、写作特征和阅读技巧,总是匆匆走场,浅尝辄止。
为此,我校推开以好书推荐、读法指导、心得交流和阅读总结四种课型为主干的整本阅读指导,来巩固语文学法,指导文本鉴赏,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一课时好书推荐教学目标:1、通过好书推荐,了解作者及作品特点,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冰心的博爱思想,并制定计划按时开展,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及作品特点,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片冰心在玉壶”——你了解冰心吗?冰心(1900-1999年)原名谢婉莹,冰心是她的笔名,取自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
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后结集为《繁星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3年毕业干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独特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她的三部曲《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
《寄小读者》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冰心的《寄小读者》,让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童真、母爱等主题的深情描绘。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优美的文字表达,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再寄小读者》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冰心的背景,感受她对童真的赞美,体会文字中的关爱之情。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如何通过文字表达她对童真的喜爱。
2. 第二章:《小读者回信》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阅读与思考的能力,理解读者对作者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读者回信中汲取启示,学会珍惜亲情与友情。
3. 第三章:《寄小读者(通讯三)》教学重点:欣赏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分析作者如何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4. 第四章:《寄小读者(通讯七)》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母爱的深情描绘,理解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汲取对母爱的感悟,学会珍惜母爱。
5. 第五章:《寄小读者(通讯九)》教学重点:分析作者对童真的关爱,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文章中体会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作者的文字表达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表达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后作业、课堂提问等方式进行评价。
2.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后练笔、作文等方式进行评价。
3. 学生关爱他人、珍惜亲情的态度,通过小组讨论、课堂表现等方式进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寄小读者》原著,供学生阅读、参考。
2. 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3. 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六、教学章节:《寄小读者(通讯十)》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以及对成长过程中的感悟。
《寄小读者》读书推荐课教学设计第周星期第课时累计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冰心,领悟冰心的博爱思想。
2.初步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本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一、“ー片冰心在玉壶”一一你了解冰心吗?冰心(1900199年)原名谢婉莹,冰心是她的笔名,取自王昌龄的诗句“片冰心在玉壶。
”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皊村人。
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后结集为《繁星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3年毕业干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独特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她的三部曲《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
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其中《纸船》被评为现代诗终生荣誉奖。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土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
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1946年赴目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
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間主席等职。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二、爱的经典一一《寄小读者》1.谈谈你对这部书的了解2.小结:《寄小读者》共ニ十九篇,是冰心于1923年至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其中有二十一篇是作者赴美留学期间写的,当时曾陆续刊登在北京的《晨报》副刊上。
通讯内容大都是报道自己赴美途中,和身居异乡时的一些生活感受,表达她出国期间对祖国的关注和深切怀念。
《寄小读者》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寄小读者》,让学生了解冰心的生平事迹及文学成就,感受冰心的博爱精神。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习冰心的写作手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4. 增强学生对家乡、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寄小读者》的阅读与理解。
2. 冰心的生平事迹及文学成就的学习。
3. 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分析。
4. 课文主题思想的探讨。
5. 阅读拓展与实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寄小读者》,了解冰心的生平事迹及文学成就,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感悟课文主题思想。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冰心的博爱精神,培养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冰心的写作手法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了解冰心的生平事迹及文学成就,阅读《寄小读者》选段。
2. 第二课时: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探讨课文主题思想。
4. 第四课时:交流分享读后感,总结课程收获。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冰心的生平事迹及文学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寄小读者》选段,感受冰心的文字魅力。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探讨课文中的感人之处。
4. 写作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冰心的写作手法,如描绘手法、修辞手法等。
5. 主题探讨:深入剖析课文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学习冰心的博爱精神。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讨论、分享、写作等环节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4.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情感态度,评价学生的爱国情怀。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寄小读者》选段。
《寄小读者》教案一、教案概述教案名称:《寄小读者》教案教学对象:小读者(学生)教学内容:文学鉴赏、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培养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寄小读者》这篇文章,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 课文《寄小读者》2. 教师备课资料3. 学生练习册4. 黑板和粉笔三、教学步骤与内容Step 1:导入1. 向学生简要介绍《寄小读者》这篇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Step 2:预习1. 学生阅读《寄小读者》这篇文章,并回答以下问题:a.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b. 文章中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是什么?c. 文章中有哪些描写与说明?Step 3:文学鉴赏1. 回顾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文学特点和风格。
2. 鼓励学生发表对文章的个人看法和感受,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兴趣。
Step 4:阅读理解1. 教师提问,帮助学生理解并回答以下问题:a. 文章中的"寄"字是指什么?b. 作者如何与小读者建立起联系?c. 文章中描述了哪些小读者的情况?d. 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Step 5:写作训练1. 要求学生以《寄小读者》为主题,写一篇100字的读后感。
鼓励学生表达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
四、课堂作业1. 完成课堂上的写作训练,并交给教师批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寄小读者》这篇文章,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与此同时,通过课堂作业的布置,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文学创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读更多的文学作品,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
《寄小读者》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寄小读者》,让学生感受冰心的文学魅力,体会作者对儿童教育的关爱和关注。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善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习冰心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寄小读者》的背景及作者简介了解《寄小读者》的成书背景,了解作者冰心的生平事迹,感受作者对儿童教育的热情。
2. 第二章:作品主题与风格分析《寄小读者》的主题思想,探讨作品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体会冰心文学的魅力。
3. 第三章:阅读与讨论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进行深入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4. 第四章:写作技巧分析分析《寄小读者》中的写作技巧,如寓言、拟人、比喻等,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5. 第五章:实践与拓展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尝试模仿冰心的写作风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寄小读者》的背景、作者简介、作品主题与风格等。
2.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看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意见,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五、教学安排:1. 第一章:《寄小读者》的背景及作者简介(2课时)2. 第二章:作品主题与风格(2课时)3. 第三章:阅读与讨论(2课时)4. 第四章:写作技巧分析(2课时)5. 第五章:实践与拓展(2课时)六、教学内容:6. 第六章:深入解读作品选取《寄小读者》中的重要篇章,如《小桔灯》、《再寄小读者》等,进行深入解读,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儿童教育的思考和关爱。
7. 第七章:作品影响与现实意义探讨《寄小读者》对当代儿童教育的影响,分析其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文学和教育的兴趣。
《寄小读者》赏析课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1、关于课外阅读指导:在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上这样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老师要加大指导课外阅读力度,重视学生的语言文化积累。
学生语言文化的积累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需要有恒心和毅力,我们要运用阅读教学时指导精读课文方面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去独立阅读和思考,举一反三,形成知识迁移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增强文学素养,提高鉴赏水平。
2、关于阅读赏析的方法:以往的阅读赏析课存在着思想认识的误区,未能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
一篇优秀文学作品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围绕考试的某一知识点,教师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作剖析。
教师唱着独角戏,鉴赏头头是道,滔滔不绝,但学生并没有带着要研究的问题去深入反复的思考,思维处于被动状态。
其所谓的文学鉴赏活动,学生没有成为真正研究意义上的主人。
所以,教师要少讲或精讲,引导学生自己多品味,多鉴赏,多感悟。
教师点拨文学鉴赏知识只是引路子,要相信学生,让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来鉴赏作品,讲出自己真实的感悟和思想。
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利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习鉴赏也将会事半功倍。
3、贯穿课堂教学的“博爱”的主线:结构复杂、程序繁杂、氛围嘈杂是近年来阅读教学比较常见的课堂景观,这样的教学冲淡了语言的学习和感悟,那么如何实现教学流程的简洁流畅呢?我们必须学会删繁就简,整体架构,或是以课文中的情感变化、或情节发展、或文章结构、或文章内涵等为主线,抓住一两个重点内容进行板块式教学。
冰心写给孩子们的作品蕴含着博大而深沉的爱,可以说“博爱精神”是贯穿着《寄小读者》的灵魂。
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了线型设计的方法,教学时紧扣住作品“博爱”的内涵,确定训练点后,运用不同的赏析的方法,将一些离散的“珍珠”,用一条主线串联起来,形成一条有机联系、前后衔接的“训练链”,最后再运用了学习方法的迁移,体现了教学的整体性。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寄小读者》导读设计《寄小读者》一、作者介绍冰心,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二、内容简介《寄小读者》是冰心在1923年-1926年美国学习期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共二十九篇。
其中有二十一篇是她赴美留学期间写成的,主要记述了海外的风光和奇闻异事,同时也抒发了她对祖国、对故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其余八篇主要记叙了在美国生病期间的寂寞的生活。
《寄小读者》语言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被读者称为“冰心体”,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冰心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
1951年冰心回国后,出版了《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多数描写的是她游历各地的见闻,抒发对祖国的赞美之情,鼓励儿童好好读书。
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母爱、童真。
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三.怎么读?1首先要关注这本书的序和目录。
这样,我们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这本书的大概内容,写作顺序。
《寄小读者》是1923年到1926年写的,《再寄小读者》讲的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祖国解放以后的事了。
提纲挈领的把握整本书的结构、掌握了冰心奶奶成长的经历,读起来也就知道了,作者为什么要写到这些事物,她在抒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其次要熟练运用默读与精读结合的读书方法。
根据阅读目的的不同,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比如默读,要求读者有选择的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或者只对阅读目的的关系不太紧要或不精彩的内容进行浏览,以求抓住文章的梗概,从而提高阅读的速度。
而当我们遇到一些重要的词句章节,表达的人物形象生动优美时,我们可以采用精读的方法,深入细致的逐字逐句的理解,分析,感悟。
3再次要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做好两种批注:标注不理解的词句和写得优美的词句。
幼儿园大班语言寄小读者教案教案标题:《寄语小读者——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4.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1. 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2. 提高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1. 识字教学:a. 通过图画和文字的结合,教授幼儿一些简单的常用字词。
b. 引导幼儿运用所学字词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c. 创设情境,让幼儿运用所学字词进行语言交流。
2. 绘本阅读:a.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绘本,鼓励幼儿主动参与阅读活动。
b. 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理解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c. 引导幼儿通过绘本中的故事和人物,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语言游戏:a. 利用游戏的形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b. 运用幼儿喜欢的游戏元素,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c. 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进行语言交流和合作。
教学方法:1. 故事情境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幼儿参与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幼儿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语言交流,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本绘本的封面,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爱。
2. 激发兴趣:利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参与到语言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识字教学:通过图画和文字的结合,教授幼儿一些简单的常用字词,引导幼儿进行语言表达。
4. 绘本阅读: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绘本,引导幼儿观察图画,理解故事情节,进行语言交流。
5. 语言游戏:利用游戏的形式,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创设情境进行语言交流和合作。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语言活动,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寄小读者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份关于如何寄小读者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的方案。
通过这个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们提高阅读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并且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
接下来,我将结合实际情况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个教学设计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和思考能力;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培养他们对文本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互助学习的意识;5. 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兴趣爱好选取适合的书籍,并告诉学生阅读这本书的意义和目的;2. 学生开始阅读整本书,然后进行讨论和分享。
可以按章节或者内容设计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演绎等;3. 学生可以通过绘画、写日记、写读后感等方式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验;4.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分析和解读,培养他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5.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书本内容相关的项目任务,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创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1. 个别指导法: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和个体差异,给予适当的个别指导;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互助学习的意识;3. 提问法: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4. 情感教育法: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1. 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可以进行口头或书面评价,给予及时的反馈;2.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他们对自身阅读能力的认识;3. 教师可以进行讨论和总结,促使学生对整个阅读过程有更深入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 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内容,例如书籍封面、作者介绍、阅读素材等;2.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阅读资料,如词汇表、阅读指南等;3.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或者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补充阅读。
南古小学语文课时备课学校:翔雁班级:五一班教师:吴玲玲时间:9、13 课时总编号:5 课题好书共享——冰心《寄小读者》项目备课内容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3、在活动中进行团结互助的思想品质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1、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及散文集《寄小读者》,激发阅读的欲望。
2、使学生学会选择健康有益的书进行阅读。
教具学具准备1、散文集《寄小读者》数本,并打印几份目录。
2、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
教学过程1、导入,激起学习欲望。
同学们好!很高兴又和大家在一起读书。
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还记得关于书籍的一些名人名言吗?(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托尔斯泰也曾说过“理想的书籍是开启智慧的钥匙。
”)从这些名人名言中,我们看出书的确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就应该和大家分享!今天我们要进行的阅读活动是——好书共享(教师板书课题)板书:好书共享2、班内互相交流好书活动1)师述,激发兴趣。
我知道咱们班同学都很爱看书,最近看了什么好书?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想。
那么就请你赶快把你的书介绍给同学们吧。
2)小组交流。
咱们先在小组内介绍,选出你们最喜欢的书再向全班介绍。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好书及好的发言作好记录,及时点出不太健康的书籍。
)3)班内交流.激发求知欲望。
引入:我刚才在你们中间巡视了一下,听了部分同学的推荐发言。
发现了你们的口才越来越棒了,并且你们手上都有一本很好的书。
下面咱们一起分享各小组最受欢迎的书。
(指名,随着介绍而让学生板书书名。
)4)小结:听了他们的介绍,我发现大家的确读了一本好书。
寄小读者课外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培养小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拓展知识面,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教学内容:1. 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段小读者的经典文学作品。
例如,对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富有情节、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对于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如《小王子》、《安娜·卡列尼娜》等。
2. 设计相关主题,并结合教学大纲的要求,选择相关教学内容。
如通过阅读《小王子》,教授友谊、成长、勇敢等主题,并让学生通过作文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
通过引发学生对主题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2. 阅读教学。
老师可以选择课堂阅读、小组阅读或个人阅读等形式,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课堂情况进行选择。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进行问题导引,引导学生思考故事情节、人物性格、主题等方面的内容。
3. 开展主题讨论。
通过小组活动或课堂讨论,让学生展开对作品的深入探讨,并练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分析能力。
4. 作文实践。
根据教学主题,设计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
如对于《小王子》,可以设计“如果你是小王子”或“你给小王子写一封信”等作文题目。
通过作文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5. 总结回顾。
通过总结和回顾,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思考能力、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2. 通过作文的评阅,评估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能力和对故事的理解。
3. 监测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的变化。
教学资源:1. 分级读物和经典文学作品。
2. PPT或课件,用于辅助教学和引导学生思考。
3. 作文纸、铅笔等写作用具。
教学建议:1. 在设计课外阅读教学时,要注重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能力的作品,避免过难或过简的内容。
2.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教学主题和相关内容,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3.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寄小读者》整本阅读指导教案主备人:宋海花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也是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着眼点。
就目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来看,学生不会在众多中外文学作品甄选课外书;也不会运用语文课上所学过的一些读书方法去阅读课外书;更不会及时总结课外读物的思想内容、写作特征和阅读技巧,总是匆匆走场,浅尝辄止。
为此,我校推开以好书推荐、读法指导、心得交流和阅读总结四种课型为主干的整本阅读指导,来巩固语文学法,指导文本鉴赏,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第一课时好书推荐教学目标:1、通过好书推荐,了解作者及作品特点,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冰心的博爱思想,并制定计划按时开展,初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及作品特点,激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教学过程:一、导入“一片冰心在玉壶”——你了解冰心吗?冰心(1900-1999年)原名谢婉莹,冰心是她的笔名,取自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
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后结集为《繁星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3年毕业干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独特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她的三部曲《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
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其中《纸船》被评为现代诗终生荣誉奖。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
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寄小读者》阅读教案第一篇:《寄小读者》阅读教案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寄小读者》名著赏析教学目标:1.理解《寄小读者》的内容,了解通讯这种文体,了解作者在这些通讯中与小读者们谈了哪些内容。
2.体会通讯中表达的冰心热爱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体会冰心的博爱情怀。
3.课外选读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作品。
教学重难点:作者在这些通讯中向小朋友们谈了几方面的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体会文章中表达的冰心热爱儿童、热爱生活的情感,并结合具体的语句有理有据地阐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爱的主旋律1.播放冰心《雨后》的动漫学生欣赏,简单谈谈自己对冰心的了解 2.师总结投影:冰心一生钟爱儿童教育事业,有大量的“为儿童而写”的作品。
冰心奶奶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我们,从1923年到1926年三年的时间里为我们写了29篇通讯——《寄小读者》,从1958年开始,冰心又写了《再寄小读者》20篇,继续关注孩子们。
今天,我们就来赏析《寄小读者》,看看从这些通讯中冰心奶奶都和我们谈了些什么。
3.冰心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出示巴金的话4.过渡: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本读了使人年轻的书吧!二、品读通讯,体会爱的旋律(一)品读《通讯二》,体会冰心对小动物的爱1.冰心对小动物的爱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们一起走进《通讯二》感受冰心的内心世界出示:从冰心的描述中,你感觉这是一只怎样的老鼠?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冰心对小老鼠的爱?2.学生自由读书 3.交流读后感受4.在这则通讯中冰心向我们讲述了她为一只老鼠流泪,那么,冰心小时候还为哪些动物流过泪呢?学生交流,师出示:我小时曾为一头折足的蟋蟀流泪,为一只受伤的黄雀呜咽;我小时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的眼中是一般大小的。
在这则通讯中,冰心主要向我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师板书:对小动物的爱(二)品读《通讯十七》,体会对蒲公英的爱1.过渡:冰心爱小动物,爱大海,爱湖泊,就连路边最不起眼的蒲公英,冰心奶奶也要为她加冕,让她在美人头上照耀几点钟。
寄小读者阅读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探索性阅读促进小读者的阅读兴趣一、引言阅读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当今数字化的世界中,孩子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对阅读感兴趣。
为了培养小读者的阅读兴趣,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有趣且富有效果的教学方法。
本文介绍了一种寄小读者阅读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探索性阅读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二、目标设定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小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通过探索性阅读,我们希望孩子们能够主动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通过阅读来拓宽知识面和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阅读推荐与引导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提供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推荐。
通过简短的介绍和阅读体验分享,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孩子们学会通过书籍封面和简介等信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
2. 阅读小组活动将小读者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本共同感兴趣的书籍。
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们可以在一起探索并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
他们可以互相讨论、提问,并通过合作建构更深层次的理解。
3. 阅读活动设计为了提高小读者的参与度,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
例如,让学生们根据阅读的内容创作漫画或故事,或者组织阅读分享会。
这些活动将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增强他们与书籍之间的互动性。
4. 知识拓展除了阅读书籍,教师还可以引导小读者拓展阅读内容。
例如,根据书中的背景知识展开相关的讨论,或者进行相关主题的研究。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内容,同时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四、评估方法1. 阅读反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们撰写一份阅读心得或读后感,以了解他们对所读书籍的理解和感受。
这些反馈可以帮助教师评估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并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指导。
2. 阅读表现观察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阅读速度、流畅度以及对内容的理解程度。
这样可以帮助教师判断学生在阅读能力上的进步,并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寄小读者》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寄小读者》,让学生了解冰心的生平事迹及作品风格。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寄小读者》选段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冰心的生平事迹及作品风格,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自读: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3. 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重点,帮助学生理解。
4. 讨论:分组讨论,交流阅读感悟。
5. 汇报: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分享阅读心得。
6. 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寄小读者》及作者冰心。
2. 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300字。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冰心的生平事迹及作品风格的了解程度。
2. 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情况。
3. 学生朗读、感悟、表达能力的提升。
4.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寄小读者》的情况。
5. 学生读后感的质量。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采用分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运用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七、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阅读《寄小读者》,了解课文内容。
2. 课初导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3. 新课导入: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4. 课文讲解:分析课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
6. 汇报交流:各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全班交流分享。
7.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8.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资源1. 课文:《寄小读者》选段。
2. 冰心的生平事迹资料:图片、文字等。
3. 读后感范文:供学生参考。
4. 写作指导:提供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完成读后感写作。
九、教学反馈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寄小读者》读书推荐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初步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领悟冰心的博爱思想。
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本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片冰心在玉壶”——你了解冰心吗?
冰心(1900-1999年)原名谢婉莹,冰心是她的笔名,取自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原籍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
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1919年开始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
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后结集为《繁星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
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23年毕业干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其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独特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她的三部曲《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
她的作品还有诗集《繁星》、《春水》其中《纸船》被评为现代诗终生荣誉奖。
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
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
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
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
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
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二.爱的经典——《寄小读者》
1.谈谈你对这部书的了解
2.小结
《寄小读者》共二十九篇,是冰心于1923年至1926年间写给小读者的通讯,其中有二十一篇是作者赴美留学期间写的,当时曾陆续刊登在北京的《晨报》副刊上。
通讯内容大都是报道自己赴美途中,和身居异乡时的一些生活感受,表达
她出国期间对祖国的关注和深切怀念。
《寄小读者》可以说是中国近现代较早的儿童文学作品,冰心女士也因此成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奠基人。
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冰心女士又分别发表了通讯集《再寄小读者》和《三寄小读者》。
三部通讯集虽然发表的时间不同,但主题都是自然、童真。
这样的主题恰好显现了冰心女士创作的思想内核:爱的哲学。
母爱,是冰心作品一以贯之的主题。
虽然冰心奶奶睡去了,而她的文章还活着。
品读她的作品,你可以感受到她伟大的灵魂,触摸到她博大的爱心。
她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柔美、委婉的笔触,表达了对祖国、对自然、对母亲、对孩子、对所有人无尽的爱。
正如冰心所说:“有了我的爱,便是有了一切。
”在这些信中,冰心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将自己在异地他乡的见闻和感受真切动人地一一告诉小读者,内容丰富多彩,突出歌颂了母爱、童真、自然美。
读一读,看看作者所反复颂扬的母爱有着怎样的含义,它在文中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三、初识本书
1.情境引入:冰心给我们讲述着这样的故事:
师导读文中段落
有一次,幼小的冰心忽然走到母亲的面前,仰着脸问她母亲:“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放下针线,用她的面颊抵住冰心的前额,温柔地、不迟疑地说:“不为什么,因为你是我的女
儿。
”——多么无私的爱啊,这种爱不需要理由,不附加任何条件。
她告诉我们,每当提笔写信,“母亲的笑脸便涌现”在“眼前”,“母亲的爱是永远的”,“她爱我的肉体,她爱我的灵魂,她爱我的前后左右,过去、将来、现在的一切,母爱不因万物的毁灭而变更”。
“她的爱不但包围我,而且普遍的包围着一切爱我的人。
而且因着爱我,她也爱了天下的儿女,她更爱了天下的母亲。
”
冰心奶奶一向爱孩子,她认为“除了宇宙,最可爱的只有孩子”。
在《通讯一》里,她就向小读者明白表示:“我是你们天真队伍里的一个落伍者——然而……我从前也曾是一个小孩子,现在还有时仍是一个小孩子。
”她希望自己永远怀着一颗童心,她认为童心最真诚、最可贵。
她把不愿意对成人讲的心里话告诉小朋友,在她的笔下,无论国内的想用长竹竿戳穿地球看看姐姐的小北,还是坐在水边树下做针线活儿的小女孩,也无论国外的幼儿阿历,还是其他金发蓝眼的活泼的少女,都“煞是可爱”。
2.谈谈你听了片段之后的感受
3.小结
《寄小读者》就是这样一部爱的经典,希望同学们用心读读这部作品,从中感受爱,学会爱,成为因为爱而幸福的人。
四、学生翻读目录了解全书主要内容
五、简介姊妹篇
1958年开始,冰心开始写《再寄小读者》,本系列共由20篇通讯组成。
文章开始,冰心告诉小朋友们她将继续为儿童写作,继续为小朋友们写通讯的心愿及兴奋的心情。
然后,作者回顾了三十年的生活经历中见证的祖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巨大变迁,表达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强烈情感。
1978年至1980年又创造了《三寄小读者》,登载于著名的《儿童时代》上。
冰心先生以通讯的方式与少年儿童谈理想、谈生活、谈学习,回忆过去,讴歌新时代。
这些文章文笔优美,言辞简练,影响了一代人。
读读它们吧,相信对你的锤炼字词、提高文学修养定会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