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基本级
- 格式:docx
- 大小:13.51 KB
- 文档页数:2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设计、建造、使用、维护、改造和拆除等全寿命周期各阶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及其室内外环境的适宜性和健康性,从而保障人类生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建筑。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标识评价等级标准及原则,以推动绿色建筑的建设和应用。
一、建筑设计阶段1. 基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合理选用可再生能源,充分考虑被动式设计和自然通风采光等设计要素,提高建筑的节能性和通风透光性。
2. 采用环保建材,降低建筑材料的污染排放,提高维护和改造阶段的可持续性。
3. 注重绿色景观设计,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高绿色空间和室外活动空间的舒适性。
二、建筑施工阶段1. 严格控制施工废弃物的产生,推行可循环再利用的施工废弃物处理方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2. 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采用节水设施和技术,减少施工中的用水量,降低施工对水资源的消耗。
三、建筑使用阶段1. 提供良好的室内环境,保证室内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并加强室内环境调节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室内空气清新。
2. 引导建筑用户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提高建筑使用阶段的可持续性,鼓励绿色建筑认证,促进建筑节能减排。
3. 强化室内外环境监测,确保环境质量达标,提高建筑使用阶段的健康、舒适性。
四、建筑维护改造阶段1. 采用环保材料进行维护和改造,减少对原有建筑结构的破坏,提高维护改造的可持续性。
2. 合理利用现有设施和资源,尽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维护改造过程中的资源利用效率。
3. 强化对维护改造施工过程中施工废弃物的管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五、建筑拆除阶段1. 采用绿色拆除技术,减少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及污染,确保拆除过程中安全、清洁。
2. 加强对拆除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回收利用,尽可能减少对资源的浪费。
3. 优化拆除规划,降低拆除带来的社会经济影响,推动建筑拆除的可持续性发展。
总体来说,我国绿色建筑标识评价等级标准及原则包括了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维护改造和拆除等全寿命周期,在不同阶段均有相关要求和指导原则。
绿色建筑(基本级)设计和审查要点AA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编制说明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中规定“当满足全部控制项要求时,绿色建筑等级应为基本级”。
2、根据控制项所有内容,按照建筑规划、建筑、景观、暖通空调、给排水、电气等专业进行了划分,整理成《绿色建筑(基本级)设计和审查要点》,便于设计人员设计及施工图审查。
3、各条的评价方法参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条文说明。
表一建筑专业(规划、建筑、景观共25项)
续表一建筑专业(规划、建筑、景观共25项)
续表一建筑专业(规划、建筑、景观共25项)
表二结构专业(共4项)
表三暖通专业(共10项)
表四给排水专业(共7项)
表五电气专业(共12项)。
绿色评分等级划分标准
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其中一星级的评分标准是55-69分,二星级的评分标准是70-84分,三星级的评分标准是85分及以上。
1、当满足全部控制项要求时,绿色建筑等级为基本级。
2、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满足本标准全部控制项的要求,且每类指标的评分项得分不应小于其评分项满分值的30%;
3、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的绿色建筑均应进行全装修,全装修工程质量、选用材料及产品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评价分数的计算是根据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材料选择、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绿色施工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物的可持续性,保障人类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七类绿色建筑评价指标
1.节能性能:该指标评估建筑的能源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的措施,包括建筑材料的选择、隔热和通风系统的设计等。
2. 水资源管理:该指标考虑建筑的节水措施,包括收集雨水、
回收废水和使用低流量设备等。
3. 室内环境质量:该指标评估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噪声和光
线等环境因素,以确保住户的舒适和健康。
4. 土地利用和生态系统保护:该指标考虑建筑在土地利用和生
态系统保护方面的影响,包括对野生动植物的影响、土地污染和绿化等。
5. 废物管理:该指标评估建筑的废物管理方案,包括废弃物的
分类和回收、减少废物产生和安全处置等。
6. 可持续交通:该指标考虑建筑周围的交通设施、交通方式和
可持续性,包括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
7. 社会责任:该指标评估建筑的社会责任,包括员工福利、社
区关系和贡献等。
- 1 -。
第五节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的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建筑师具有绿色设计理念,并采取相应的设计方法,还需要管理层、业主都具有较强的意识。
这种多层次合作关系的介入,需要在整个过程中确立明确的评价及认证系统,以定量的方式检测建筑设计生态目标达到的效果,用一定的指标来衡量其所达到的预期环境性能实现的程度。
评价系统不仅指导检验绿色建筑实践,同时也为建筑市场提供制约和规范,引导建筑向节能、环保、健康、舒适、讲求效益的轨道发展。
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我国第一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建科[2005]199号文),作为国家纲领性、技术性文件,对绿色建筑进行了诠释,包括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的内涵,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框架提供了依据。
之后,我国以“四节一环保”为核心与框架,编制了《绿色建筑设计标准》GB/T50378-2006,2019年进行修订,形成新版《绿色建筑设计标准》GB/T50378-2019,也是我们国家目前通用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
在此之前,我国在绿色建筑评价方面,也有相应的成果,如2001年开发的《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2004年为奥运开发的《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2005年为世博会开发的《上海世博会绿色建筑标准》等。
此外,针对不同类型建筑我国也有一系列标准。
针对不同地域,许多省市也纷纷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标准。
总之,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针对不同建筑类型的评价标准;二是针对建筑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评价的相关规范;三是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统一的评价框架下,各地推出的适合当地的绿色建筑标准。
绿色建筑的“绿色化”具有很强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对绿色建筑进行效果评价即可定量的检验“绿色化”目标达到的效果,用量化指标来衡量其所达到的预期环境性能实现程度。
1.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下面简单介绍我国于2019年8月1日起实施的GB/T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绿色建筑等级划分《绿色建筑等级划分》一、绿色建筑等级划分1.1 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绿色特点,把建筑物划分为绿色建筑一级、二级、三级。
1.2 绿色建筑一级指建筑物能够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提高使用效率,并具有明显的绿色特性和节能技术,以及特殊的节能设计概念,如智能建筑、太阳能利用、能源循环利用等。
1.3 绿色建筑二级指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一定程度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思想和节能技术,如水源循环利用、再生能源利用、节能及节能照明、绿色建材等。
1.4 绿色建筑三级指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采用一定程度的绿色设计思想,如景观设计、环境设计、建筑材料环保管理、节水管理等,以及某些环保技术,如节能新材料、传统能源的节能应用、建筑废弃物的重复利用、降低空气污染等。
二、绿色建筑等级划分的标准2.1 绿色建筑一级:项目必须满足以下标准:(1)采用了明显的节能技术;(2)节约资源,采用可再生资源;(3)节能利用既有资源,如水源,风源,太阳能等;(4)提高建筑物的耐用性,减少运行维护成本;(5)提升使用效率,保证建筑物安全健康,有效控制室内温度;(6)具有环保意识,减少水污染,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污染等;(7)采用绿色建材,保护生态环境,清洁室内空气。
2.2 绿色建筑二级:项目必须满足以下标准:(1)采用了一定程度的可持续发展设计思想和节能技术;(2)节约资源,采用可再生资源;(3)节能利用既有资源,如水源,风源,太阳能等;(4)采用节能照明技术,减少用电量;(5)采用节能材料,提升耐用性;(6)提升使用效率,保证建筑物安全健康,有效控制室内温度;(7)具有环保意识,减少水污染,噪音污染,空气污染,垃圾污染等。
一、编制背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
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
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
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组二〇〇六年二月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
1.0.3 评价绿色建筑时,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 评价绿色建筑时,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进行评价。
1.0.5 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标准,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术语2.0.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为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3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 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5 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6 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对无法进行再利用的材料通过改变物质形态,生成另一种材料,实现多次循环利用的材料。
3 基本规定3.1 基本要求3.1.1绿色建筑的评价以建筑群或建筑单体为对象。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组二〇〇六年二月1 总则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旅馆建筑。
1.0.3 评价绿色建筑时,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 评价绿色建筑时,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建筑所在地域的气候、资源、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等特点进行评价。
1.0.5 绿色建筑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标准,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术语2.0.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 热岛强度heat island intensity城市内一个区域的气温与郊区气象测点温度的差值,为热岛效应的表征参数。
2.0.3 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2.0.4 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5 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在不改变所回收物质形态的前提下进行材料的直接再利用,或经过再组合、再修复后再利用的材料。
2.0.6 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对无法进行再利用的材料通过改变物质形态,生成另一种材料,实现多次循环利用的材料。
3 基本规定3.1 基本要求3.1.1绿色建筑的评价以建筑群或建筑单体为对象。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编制说明一、编制背景在建筑的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
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50%以上的物质原料用来建造各类建筑及其附属设备。
这些建筑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又消耗了全球能量的50%左右;与建筑有关的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等占环境总体污染的34%;建筑垃圾占人类活动产生垃圾总量的40%。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导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建筑理念。
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中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
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
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绿建基本级预评价60分的相关要求绿色建筑是一种以提高建筑物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改善使用者的生活质量为目标的设计理念。
而绿色建筑基本级预评价60分则是对建筑物在绿色设计、建造和运行方面的基本要求进行的评价,是建筑行业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节水性能要求1.1 水资源配置合理,在室内设施上应采用低流量和超低流量水龙头、淋浴头等设备,水使用效率应达到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
1.2 设施的排水系统应合理设计,能有效避免雨水混入污水管网。
二、节能性能要求2.1 建筑物应设计并采用低能耗设备和设施,满足当地气候条件下的节能要求。
2.2 采用合理的建筑材料和技术,提高建筑的隔热、保温和通风性能。
2.3 采用可再生能源设施,如太阳能发电、地源热泵等设备,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
三、室内环境性能要求3.1 室内环境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自然采光,确保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
3.2 室内装饰材料、家具等应符合当地环保标准,减少VOCs排放和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
四、材料和资源利用性能要求4.1 在建筑和室内装饰中尽量采用可持续利用和回收的材料,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4.2 在施工和装修过程中,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
五、综合评价5.1 以上内容可以按照标准的评分方式进行评价,满足相应要求则能够获得相应的分数。
5.2 具体分数要求和评价细则可以根据《绿色建筑基本级预评价技术规范》和当地相关政策标准进行具体查阅。
总结回顾:绿建基本级预评价60分的相关要求包括节水、节能、室内环境和材料利用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对建筑物在设计、建造和运行中的多方面考量,提高建筑物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对环境的影响,同时改善使用者的生活质量。
满足预评价的相关要求能够获得相应的分数,更好地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和应用。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趋势和方向,绿建基本级预评价60分的相关要求不仅仅是一项评价标准,更是对建筑业发展方向的指引和推动力。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基本级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基本级是我国推广绿色建筑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主要内容如下:
1. 节水设计: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地理条件,采用节水型洁具、减少水的流失、回收雨水等手段,减少用水量并提高用水效率。
2. 能源设计:通过科学规划建筑能源系统,采用高效节能的供暖、制冷、通风、照明等系统,降低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并增加采光和保温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
3. 材料选择:优先选用无毒、无害、可回收、资源节约的材料,同时也要考虑到材料来源、加工和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4. 室内环境:根据人体健康需要创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包括通风设计、采光设计、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环境噪声在内的多方面内容,提高居住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5. 土地利用:合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不占用农用地和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建设绿意盎然的生态公园、城市花园、屋顶花园等。
基本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旨在促进建筑室内外环境及能源、材料等方面节约和环保措施的推广,降低对大自然的影响,增加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